如何看待浙江大学 27 岁女博导刘琬璐,本科毕业6年内发表20余篇SCI论文,成浙大最年轻教授?
举例两位真?大神,北大微电子黄芊芊和普林斯顿计算机王梦迪,都在30岁前拿了国家优青或NSF Career Award,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国际奖项。
北大黄芊芊(89年),研究方向是后摩尔时代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及其在逻辑电路、神经形态计算等领域的应用。拿了19年全球3人获奖的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arly Career Award(IEEE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第二位来自中国科研单位的获奖者)和18年国家优青。
普林斯顿王梦迪(89年),研究方向是data-driven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machine and reinforcement learning。拿了18年中国区MIT Tech Review 35-Under-35 Innovation Award,17年NSF Career Award和Google Faculty Award,目前是普林斯顿最年轻的终身副教授。
附上两位大神的介绍:
黄芊芊(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_百度百科先上个人主页
刘琬璐-浙江大学个人主页首先,我不是生物专业的,但是基本的一些道理我还是看得懂的。
生物这种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文章的人数多,一篇文章10个作者,不信的自己看她的主页,基本上每篇文章都是10个左右的作者。所以如果一个人写2篇的话,一个组10个人每个人就有20多篇了,这个女生待的是大组,老师手下一大把学生和博士后,自然可以挂的文章多,所以评价科研水平得看"一作",结果发现是共同"一作"的一共有5篇,这5篇里没有一篇是独立一作,有一篇甚至有4个共同作者,只有一篇共一是第一位的。经评论区这个专业的朋友介绍,5篇共一也算很有含金量的,我已经把他的回复放到推荐评论里了。我之前说感觉她是走后门进的浙大,有失偏颇,其它部分我觉得没问题,暂时不打算修改。
我回答抨击的重点,主要是这个文章吹的部分,我也认为我自己的逻辑没有问题。
第一点,她说因为汶川地震想学医学治病救人,但是浙大是以工科出名,医学院并不是强项,学医的话有更多好的选择,比如四川大学,她还是四川本地人,既然想学医学为什么要去浙大?浙大是按照大类招生,分理科,工科,社科,建筑和医学。理科工科和社科都能选到很好的专业,分数较高,医学应该是分数最低的一个,所以我个人感觉她是被调剂过去的,而不是什么真正的想学医学。有人说浙大临床8年分数很高,但是这个女生上大学是10年前,而且读的是基础医学。
第二点,不管你在中国的大学还是美国的大学,上课是一个教授最基本的责任!这就像厨师要切菜,保安要巡逻一样,是最最基本的责任。并且,所有的老师都应该好好备课,现在反而好好备课成了一个宣传的重点了,也只能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悲剧了。
第三点,就是挑战人类下限的一句话,这个老师每准备一节50分钟的课,平均要花9个半小时的时间!一般来说,教课的准备时间是1比2到1比3,也就是你教1小时的课大概要准备2小时到3小时。然而,这个女老师,教课的准备时间是1比10。。。。。。有这个时间准备,我怀疑你给一个本科生这么长时间都可以把课讲好。另外,这个老师是今年刚入职浙大的,之前没有教课的经验,这学期要上3门课,我就算她一门课一周只上2次(2小时),按照这个虚假的准备时间,她一周花在教学上的时间要有65+个小时。虽然我极度怀疑她的工作时间一周有没有65个小时,但是还是好奇她把时间都花在教学上了,科研咋办?
第四点,“第一个教师节,刘琬璐收到了一封她第一个博士学生写给她的万字长信”,这个老师是19年到浙大的,所以学生肯定也是19年才入学的,教师节是9月10日,浙大的开学典礼是9月8日,虽然有可能提前一段时间就来导师的实验室搬砖。但是这个博士生才跟这个女老师多长时间,就要写一万字的长信,讲述人生经历以及对老师的感谢?我要是导师,学生一入学给我写个万字长信,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学生是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疾病,而不是非常感动。另外,这个女老师除了每周花在教学上的时间特别多以外,还特别喜欢和学生唠家常,经常和学生谈心。文章里是这么写的,“开始自己给自己“加戏”:从八月开始,刘琬璐每周都会写一封长长的信发给实验室的同学们,到目前,已经写了十几封,有几封甚至多达三千字。”每周给实验室的学生写信,就算是发邮件这一周也得写几个小时啊(一般学生高考作文800字都得写一个小时,还有模板),知道的以为你是博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心理咨询的老师。
加一点,说浙大医学分高的,看看浙大招生网就知道了,过去10年浙大医学进步很大,即使这样,现在的浙大医学分数还是不如浙大普通录取分数线高,更不要说10年前了。
2018年浙江大学各省投档分数线再加一点,有人说她的学历是一流的,浙江大学本科,UCLA PhD。来看一下这个专业PhD申请的难度,这个是这个女老师所在的专业,现在是和爱丁堡大学合办的,叫生物医学专业,以前应该是叫基础医学专业。这个专业在医学专业里相对来说是分数比较低的,在绝大部分(如果不是所有)学校里不如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数高(不能当医生,只能搞研究,大部分人学医还是想当医生的),绝对可以算是调剂专业。我们从招生网上可以看到这个专业一年大概是有20个本科生。
生物医学然后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去了哪
往届毕业生 | zje12级20个本科生,这里列了18个人的去向,我就认为剩下2个人是转行了,在这18个学生里,有一个去了Harvard,一个去了MIT,一个去了Princeton,两个去了Cornell(我个人认为这几个学校都比UCLA要好),剩下的人里有6个去了爱丁堡大学读PhD(我对英国的水平不了解,但是感觉爱丁堡的学术水平跟UCLA不会差太多),有5个去了美国其他学校读PhD(这5个人里去向最差的是UNC,你看他们把这个学生放到最后就知道了,然而UNC也是综排专排都有美国30名的学校,不会比UCLA差太多(UCLA的综排和生物专排大概是美国20名的水平),剩下几个人去的都是和UCLA一个级别的学校)。所以在你去一个分数比较低的专业的前提下,gpa达到所在专业的前80%就有希望申请到UCLA这个级别的PhD。即使考虑到这个申请结果有和爱丁堡大学联合办学的影响,申请到UCLA PhD大概也就是浙大这个专业中等水平的样子。
总结一下,浙大调剂专业,gpa在同学里大概是20%-50%,本科毕业后去UCLA一个导师手下挂了15篇文章,和别人合写了5篇文章,靠着发了一篇Nature子刊一作进了浙大当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博导,入职以后除了上课就是给学生写信,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当学生的知心大姐姐,年薪50万起,21世纪是属于生物专业的,欢迎大家来入坑。
其实仔细看看的话,这个年龄也比较正常——有些地方可以比较早上小学,按文章描述女主5岁上小学,16岁上大学,到本科毕业也就20岁,美国PhD五年正常毕业也就25岁,还有两年可以用来博后,如果按照科研圈正常18岁上大学的比较优秀的人对照一下,其实也正常。
另外女主本人是做生信的,按我的理解这个方向实际上更接近CS,以算法开发为主的话文章周期就算仍然比CS长,相对于纯粹的湿实验方向肯定还是要短很多的,所以出文章多也比较正常。同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文章都是共同一作——生信本来也不是自己能造数据的方向,你要拿做实验的人的数据来分析,怎么可能挂单独一作?
另外,“美女”在科研圈确实只是噱头,但是“年轻”可是真正的实打实的优势—— @贱贱 老师已经给大家科普过很多次科研圈规则了,什么年纪干什么事,一步错过步步落后,然而人家25岁博士毕业,比正常22岁本科毕业27岁PhD/直博毕业的普通青椒凭空多出两年时间,这显然才是真正的优势所在。
谢邀,人在杭州,刚出浙大
不谈这位女博导,其他回答对这个分析的已经很透彻了,单纯谈谈网红浙~
先说结论:这种浙大宣传部弄出来的热搜和文章就看一乐乎,不愧是浙江网红带学
浙大最乐此不疲的就是“造星”,以便于它xx的宣传,用来打造它的网红身份~
看看往期浙大微信公众号推得有关个人成就的文章,那吹的是一个天花乱坠,你可能几年才碰一次的东西愣是会被当成一个优点大力宣传。
曾经有过调侃,如果拿了数学建模全国一奖会怎样?答案是会被包装成“爱跑步的数学男孩”,文章会被一顿狂吹~
zju宣传部真的是全力打造网红标签
宣传网红食堂-学生食堂学生没饭吃
宣传网红粉黛-游客把粉黛踩死
。。。
怎么会有一所大学会觉得网红是个褒义词?宣传推广文几次出现网红字眼。官q更甚,下面评论都不知道批了几轮了~
所以啊,这种浙大买的热搜就看一乐乎,仔细去推敲,里面会有多少不合理之处。如果这次博导宣传事件翻车,宣传部该扣工资了吧
知乎校园邀请回答的一个问题,算是一个补充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806310/answer/886636343
这种营销套路在知乎99%要被喷,大家看都看烦了,能不能来点新鲜的。。。
27岁太正常了,本科直博顺利毕业就是这个年纪,成果还不错就能找到职位,年龄有个毛好吹的?在美国27岁拿名校PI的不是大多数,但数量也不少了,人家都忙着科研呢,没时间营销。
董方卓19岁就加盟曼联了,瓦尔迪25岁还在踢业余比赛,所以董方卓牛逼,瓦尔迪憨憨?年轻的时候可以吹年轻,老了吹啥?
再跟这个回答一对比:31岁读博,很喜欢科研,毕业刚好35,如何才能赶上末班车进入高校继续科研?
谁没有不再年轻的时候,国内这种吹年龄的风气真的是好事?这不就是年龄歧视吗。。。
观网一众赞叹之声,红得发紫。然后知乎果然就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了。
这不过就是遗传学界泡沫里的又一个黑色幽默。不是生物学界的。
我酸一个,对,我是酸柠檬,我嫉妒,我盼着人家不好。
我觉得现在就是这位刘教授的个人学术巅峰了。从刘教授的学术成就看,主要还是一贯的套路:坐在电脑前面分析别人的数据。操作不难,并不需要高级的仪器或者独门的技巧。那么实际上课题组的名头就变得很重要,这样才能拿到好数据发顶刊。刘教授之前在大组,讲一句不好听的,仗着论文最后一两位作者的名头,顶刊灌水真的不难。然而她现在到了浙大,浙大本身医学院不强势,她又是独立博导,没有大组的荫蔽,即使以前没问题,之后再想顶刊灌水就会变得很难。
刘教授的谷歌学术资料里似乎只显示了一篇名字排第一位的论文,那么...
依旧是共一。这位刘教授似乎没有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过一篇文章。
浙大医学系推出这位刘教授当网红,就是想割普通人韭菜,懂行的不会上当的。
这是准备在学术圈选小鲜肉么?“ Hello,我是练习时长6年的博士生,擅长发science,nature,cell。” ???
即使从高中开始全年24小时接触科研,27岁时面对浩如烟海的人类知识宝库也不过是蝼蚁一般,我们需要的榜样不是年轻有为,而是终身学习,花白胡子仍然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自得其乐!仍然做研究时两眼放光!发这种新闻不过是在增加焦虑,急功近利,太浮躁了,搞研究是一辈子的事业,静下心,几十年的精心打磨,才可能真正出好的成果。
人在海院,刚下鲨鱼
----———————————————————————)
分享一个浙大式男神/女神模板:
GPA 全学院第一
会跳舞或者一样以上乐器或者都会
会摄影(并附上美图若干)
发表若干论文
去过很多地方(附上美图若干)
国外名校 国外xxx大赛(美图若干)
乐观开朗
-------------------------------------------------
评论区:
哇,xxxxxx学长/学姐/师兄/师妹太强了〔/点赞〕
他/她还没有对象 学长/学姐就帮到这里了
名校的学生就是不一样[/点赞][/点赞]
为我浙骄傲[/玫瑰花]
——————————————————————————
不针对浙大学子,学霸还是学霸,确实优秀,我只是反感学校的宣传,片面强调少数人的优秀,难免让人心生浮躁。我害怕长期宣传这种模板式的优秀,真的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真的影响了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体系,最后大家都争着去做“千篇一律浙大人”。
11.9更新
我在想除了这些模板外,还有什么能够定义优秀?
学习正常,但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浙大学子,他她其实也很优秀。
投身创业,早早敢去市场拼搏的学长学姐,我觉得他们也很优秀。
研究生学长学姐,二战才考入浙大,静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们的专注也是一种优秀。
甚至有的同学他们在校成绩一般,在学校游戏打得挺好,平时开开心心,考试前复习两个晚上过了考试,最后在自己老家找了一份工作,过上稳定的生活,他也可以很优秀。
一位学长告诉我:大学也要学会做减法,对于普通人,大学里能把哪怕一件事做得好,做得极致,也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了。
————————————————————————
三更:
随便一写的答案居然有1000多赞,震惊,谢谢大家。。。
其实写完我也反思,这么说是否以偏概全了。我重新翻看了浙大公众号的内容,再与复旦交大的公众号进行比较后,感觉浙大其实在人物宣传上已经有一些改变了,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面孔比如投身军旅的浙大学子,但是总体上还是偏向于网红气质。我想,主要原因在于浙大公众号缺少对群体的宣传,浙大的宣传重心在于一个个优秀的个人,而不在于一个普适性的群体,所以很难与一般人形成共鸣。而长期对于优秀个人的宣传也渐渐让大家感觉浙大有一个“优秀的阶层”,渐渐有了“别人的浙大”的断层。
浙大选择拥抱流量,就必须要接受流量的反噬,无论怎么打造网红,最后学生报考专业看的还是那个硬排名,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网红教授博导
她是做生信的。做生信的人懂得都懂,没有一个好平台,做的再给力再猛也发不了非常高的,感觉差不多cancer immunology或者更好一点的就到顶了。如果有一个好平台,拿到稀少的资源和样本,大价格啥高通量都整上,那就真的上不封顶了可以。这些都是跑pipline做一些分析的基础上,如果是更硬核的写包建库,那就更惨了,bioinformatics或者Oxford bioinformatics走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杂志但是分就远远不如之前这种了。今天早上看到 @彪哥 回复我工作后这些技能没啥用了除非有好平台有感。。。。
人一生中有很多选择,只有非常幸运才能达到一个自己想要的层次,努力反而还在其次了。这么多博士,很多人非常努力,甚至智商努力程度都达到更高的水平,可是最后发的只是4,5分的小文章,这能怪他们吗?
27岁美女博导,发表论文20余篇。已经掀不起什么大波浪了。
下次浙大想造网红,就造一个:
七岁美女博导,发表论文两万余篇。指导的博士生竟是她父亲!
这样话题点击率就上去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浙大当年的FAT老师?
别了,浙大44岁的fat教授 终身未婚 捐出全部遗产做奖学金 - 杭州新闻中心 - 杭州网他是计算机系博导, 诊断出胰腺癌后在正常教学之外开始关注临床研究,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或者算法开发人发了两篇JCI。
现在的生物科学数据量越来越大,产生的垃圾已经达到了10PB级别。大部分组学内容的结果都是尚未注释的,需要开发新算法分析,挖掘。这方面机会比较多,位置也比较多。
最后挖掘出来的数据还是需要湿实验落地的,干实验部分可以同时多课题并行等湿实验的结果,爽得很。
中科院的杨力,陈玲玲夫妇也是如此。 当然女导师总是在聚光灯之下的。。。
回到问题,她的背景真的很强,有这个简历这个老板,在美国可以找到很好的位置,top30问题不大; 去药厂也可以有很好的工作。
形势比人强,现在计算的分量越来越大,能同时精通计算及背后的意义,还是女性,就是香饽饽。
杰青、优青、青千、学校官网优秀青年教师……成千上万人,如果按这个套路都能吹一遍,只是媒体挖掘信息的能力太弱。
不吐不快啊。
国内的年龄歧视/学历崇拜是不是太over了?
前面高赞回答很多人都说到点子上面了。
我再补充一下:
1,前段时间,我很无聊,就去考了一个证书,汉办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很简单,复习了一周,笔试面试过了,拿到了证书。
2,不要问我为什么要考,算是机缘巧合吧,目前我也用不上,这也不重要。
3,然后,我有一天偶然在汉办的官网上看到了这个项目:
好的,不花什么力气,就考到了这个对外汉语资格证。
然后,就可以免语言成绩,免掉推荐信。提交一些基本材料,就可以直接申请这个项目了。
我当时就惊了。一直知道哥大不少水项目,不过这个也太水了吧!
说实话,这项目目测竞争不会太强啊?
哥大啊!
听起来很牛逼是不是!
那个谁谁谁,谁谁谁,都是哥大毕业的。(不用我举例子了吧,你们随意搜索)
不懂行的人,就会觉得哇塞,好厉害啊,他哥大毕业的!
不懂行的人,会知道教育学院申请难度和其他学院比是如何的吗?
他们只看你的学历,只看你的学校。
所以说,看一个人的水平,就是要同行去评价。因为其实即使是顶级名校,不同专业不同学院不同学历含金量真的不一样。
比如说,一个哥大本科的人,和一个哥大研究生的人,在我眼里含金量就是不同。哥大的水项目还少吗?
(哥大学生别打我,每个学校都有水项目哈!)
这位女博导,在同行眼里的评价如何?
这才是评价其水平的标准。
所谓年龄多少,有何关系?
所谓男女,有何关系?
所以高赞回答的评价都很中肯,因为他们懂行啊!
再加一条,用年龄去吹在我看来就是很low。
年轻优势能保存几年,但是几年后,是真金白银还是昙花一现,很明显的。
我以前,有一点成就,就蹦跶。
现在,我总想着,我先憋个大新闻吧。
这位27岁的博导,为了她的未来,我建议少发些通稿,即使是配合学校PR,也应该拒绝。
不然,未来不出彩,尴尬的是自己。
当然,如果混得开,学术界里取巧的方式很多。
现在还讲硬核实力的,都是真才子。
我愿做一个真才子。
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学术从业者,说实话对于国内媒体这种报道风向非常不屑,甚至非常反感。
年龄、美貌成为卖点,试问一个更年轻、更漂亮的人做出的相同成果就一定比更老的、不那么漂亮的人好吗?这不是活生生的年龄歧视、外貌歧视吗?
更重要的是这种宣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这种报道就像是不断在用高音喇叭喊着“出名要趁早”。可真正的学术是需要沉淀的,那些真正的学术大牛之所以令人敬佩,正在于他们做出的成果熬过了时间的考验,他们的人格历经了岁月的煎熬,如此,我们才会充满敬意地称呼他们一声,先生。
学术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它是自己向内寻求宁静,向外追求真理的过程。既然是一生的事业,又干嘛赶那个早集?
中国当下国情下,混江湖的营销套路罢了,三天两头都是这种新闻。
在不掌握核心科技的情况下,非要用“年轻、美女、网红”等标签才能彰显出“厉害程度”,诓骗平均学历二本以下的非高知人群,提升群体自信心和对“严肃话题娱乐化”的期待,才是最好的。
譬如:
90后创业领袖,马云湖畔大学首期学员,扶不死XX版(其实是个山寨版福布斯,类似北大和北大青鸟的关系)30位新锐商业领袖;
95后连续创业者,XX圈大佬,曾经5岁XXX,10岁XXX,和XXX和XXX等大佬合过影,参加过XX峰会;
00后女孩蝉联“最年轻的科学家”,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XX女明星原来是建筑大牛!参与设计的XX作品获得国外顶尖大奖。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知乎的一个好处是,通过这几年的启蒙运动,逐渐揭开了这种江湖套路。老韭菜们,大多有了思辨能力,早先你打个什么95后00后年轻牌,名校牌,网红牌,还能忽悠一下,现在呢?So What?
你年轻你就你牛逼了?
你95后,你00后又能怎么样?做出的成绩撑不住你的鼓吹啊,你要是扎克伯格,不用你鼓吹,直接上1时代周刊封面。
你名校你就能为虎作伥了?
真正的牛人根本不屑提自己的学校,只会谈论自己正在干的事情,混得失败且自知的人,也羞于提自己的母校,只有混得失败,且爱装逼的,才会毕业多少年还把学校Title挂在社交网络账号或者日常的交流中;
你是网红就能红到天长地久了?
很多网红,之所以红,只是在特殊的时间点和他自身的气质相符,但是进化能力很差,因此短则三五个月,多则两三年,也就过气了,影响力再大也没用,就好像《超级女声》拿到现在简直和80年代春晚不相上下。
也就是说,这些表面光鲜的东西,其实保质期都很短,在老江湖眼里,也就是一层窗户纸。
看过《泰坦尼克号》的朋友可能都会记得这样一个桥段,Rose她妈对她说:你父亲给我们留下的仅仅是贵族的头衔,留下的一点遗产马上要花光了,如果你不能马上和这个土豪结婚的话,下一步我就要去纺织工厂当女工了。
20世纪初的贵族头衔如果是窗户纸,如今江湖圈子的那些Title,怕是连大白兔奶糖外面那层糯米纸都比不上。
换言之,稍微经历一点世事的人都会明白,如今混江湖仅仅靠着Title或者名头,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迟早要凉凉。
最典型的,比如美国那个女乔布斯——伊丽莎白福尔摩斯,19岁白手起家创立血液检测公司,和马云、克林顿谈笑风生,中国创投圈子的这些猫猫狗狗,跟她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藤校,美女,名媛世家,大佬背书。
什么美国财长,前国务卿都是她的座上宾,比你们这些山寨峰会,二三流大佬的背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最后还是凉了。因为血液检测在现阶段,工程技术上完全不可行。
或者有一线希望,但是她的知识结构完全无法驾驭,这里你就可以看出马斯克的稀缺之处。
如此强的Title,和混圈的能力,到最后都塌了,不要说中国现在各种江湖圈子的这些弱Title了,唯一的能力也就是割割韭菜,还必须是那些最嫩的韭菜。
毕竟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SCI论文一作、二作、三作的区别,你问她们,会回答你:大概就是饭圈里面追的某个团体里面成员的排名吧~ 比如TfBoys:一作王俊凯,二作王源,三作易烊千玺,差别也就一点点吧。都是三作也不错啦,反正都是学霸,我们连SCI的全称都不知道呢....
饭圈式认知的广大韭菜人群的行为和基建狂魔疯狂的对同一条道路的反复拆建,共同构筑起GDP的主体部分。
所以,这些人也不傻,都是在采取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策略。
但是切记:真正的牛人都在闷声发大财,真正的天才科学家你在主流媒体上也几乎看不到。
屠呦呦这种,隐姓埋名了多少年,拿到诺奖的时候,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
中国最顶尖的,也就前两年的清华特奖可以一看。
对了,那几年的几个风云人物,其中有一个前段时间刚在美国拿到教职,比这个刘琬璐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可是你根本看不到报道,原因自然不必多说。
至于刘婉璐,未必是她自己炒作,也有可能是为了树典型,被动的搬出来,身不由己罢了,以后的中国大学,会提高毕业难度,增加理工科的比例,所以美女教授的广告,背后的涵义还是很严峻的。
对了,说到科研界的混圈能力,刘婉璐肯定不如钱璐璐。
这两个人很有意思,混科研圈如果是创业的话,那么钱璐璐的专业素质虽然被前者完爆,但是最后的纸面成就会高出很多。一个从二本一路爬到加州理工的女人,对于男人的掌控,不亚于邓文迪。
还是前面说的,如果你的Title远远高于实力,那么抱大腿也是唯一的出路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璐璐的联姻不过也就是100年前泰坦尼克号发生的事情一样,历史的重演罢了。
真论水平这人远不如我二阶朋友圈里27岁phd毕业拿stony brooks数学的ttap的大佬牛,甚至长相也不如。
然而大佬没有把自己炒作成网红,所以回国以后去武大干了三年发现自己是个特聘副研究员。
这样宣传的确不好,但是这跟被宣传者有什么关系?大家在反对浮夸宣传的同时能不能注意措辞一些?
好多回答在喷她文章不行,颜值一般,选浙大医学院是因为分低,只是站在风口上的猪靠老板发的文章。
大家能不能善良点?一个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因为媒体的捧杀就应该被骂成这样?
我并不认识她。我也不是生物信息领域的,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她的学术水平。
她是否优秀?我认为是的。
是否有比她更优秀的?肯定的。
她的水平够不够浙大博导?我不知道,而且能不能当博导,文章只是一部分。即使不够,那也是浙大的责任。
宣传有没有不实的地方?暂时好像没有。
宣传有没有浮夸的地方?有,但没有证据这是她的责任。
谢邀
说句老实话,我觉得,相对于这个问题下一众吐槽为主的回答,我个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从宣传角度来说,浙大这次做的非常成功。
对学术圈内人士而言(这里我首先说明,我只是客观评价,对刘老师无任何主观的态度),这是一个正常直博后拿到教职的学者,颜值高,同时学术水平在圈内不算特别顶尖但也很优秀,到了一个不算特别顶级但也很不错的学校拿到教职,这很正常,同时大家也知道学术圈内混看的是成果不是年龄和颜值,所以大家吐槽一下这个宣传的浮夸也就各自散了,该推式子的推式子,该烧炉子的烧炉子,该杀耗子的杀耗子。浙大用这种稍微引发一些吐槽但又不至于引发冲突或者争论的方式无害地吸引到了学术圈的注意力。
对学术圈外人士而言,这不过是又一个供他们吃的瓜而已,让圈外人觉得学术圈好牛逼,人人都是神仙,浙大好厉害等等,当做个娱乐新闻看过就忘了。对于圈外人而言,scientific reports和science没什么区别,“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问题”与“任何单连通闭的三维流形一定与三维球面同胚”也没什么区别,反正都看不懂。浙大又用这种造神的方式吸引了学术圈外的目光和流量。
所以我说,这对浙大来说,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宣传,网红大学的建设真的一帆风顺。
但是有一些人就苦了,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还处在迷茫期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尤其是浙大的学生,一方面自己向往高等的学府,一方面又感觉浙大这样的气质不是自己心中洁净的象牙塔该有的样子;一方面有的同学向往学术的纯粹,另一方面学术的殿堂先向浮躁的网红时代投降了,这不得不让人感觉到极度违和。同时考虑到浙大同学多次反映过的学校只注重宣传,却对校内的一些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不管不顾,同时对学生的培养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真的很让人担忧了。
唉,俗话说的好,这个世界上有两个浙大,一个是当年那个为保一丝文脉,艰苦长征求是之魂永不灭的浙大,一个是现在这个为了光鲜形象,花样百出创新思维到处使的浙大。孰优孰劣,千秋功过,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了。
想不到这个问题又被推上了热榜。。。看得我都疲劳了
这种高颜值年轻女教授一次又一次的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并不是什么好的现象,渐渐地人们的关注点从一开始的惊讶称赞感叹,变成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争论和批评。
就比如说我昨天回答的这个问题中提到的。
如何看待各类「美女博导」、「美女博士」的宣传,围绕科研工作者颜值进行宣传是否弊大于利?有弊的是,千篇一律的报道模式容易让大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这种报道是没有营养的,不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他们的关注点永远只会停留在那些娱乐化的标签上而忽视了科研本身,这是不利于提升我国国民科研素质的。
可以从这个问题下面看出来,大家的关注点几乎不在这位教授的求学经历和研究成果,都在质疑这种围绕着“美女博导”“美女博士”还有这种烂俗的报道方式,这会严重影响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国民心中的形象。
而且,通常这些年轻有为的科研工作者多数出身于生物领域,大多又是搞表观遗传、结构生物学方向的,因为这些方向研究人口基数大,而且是现在的研究热点,所以很容易出成果,就出现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但是聚光灯都打在他们的身上,让其它学科的研究者怎么想,近几年对生物类专业的质疑越来越多,认为生物专业没有什么含金量成果都是水出来的,盲目质疑完全不考虑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每次有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被报道都会引来大量的质疑声,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这种报道方式引发的弊病之一。
这是我在上次出现类似报道的时候写的回答
如何评价28岁女博士李琳获聘大学教授博导?完全可以原封不动的放在这里来,原本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觉得没什么意思,但是看到问题下面一片质疑声我就也想说一说了,真的希望各位媒体能把这样娱乐化猎奇式的标签从科研上剥离开来,让报道和大众的注意力回归到科学研究本身,现在这种报道已经开始严重影响科研在国民心中的形象了。
投必得每周一篇研究生科研经验分享,每周五篇文章教你写SCI论文,欢迎关注专栏:
投必得科研软件安装使用手册; 投必得:SCI期刊介绍与选择; 投必得,教你写论文;投必得统计分析大讲堂
这里是论文编辑润色专家,输出科研干货的投必得,我们下个回答再见ヾ( ̄▽ ̄)Bye~Bye~
投必得特约编辑:阿七
原本以为贩卖焦虑、贩卖成功学只在朋友圈、微商中流行,没想到学术圈也是这个德行。
27岁就成了教授、博导,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但是很多高校教师,默默无闻地教学、科研,一直到退休都是副教授。
他们难道不值得宣传?浙大为什么偏偏拿出一个27岁的教授博导出来宣传?有点匪夷所思。
浙大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是宣传姿势令人不喜。作为普通人,我们已经被焦虑文、成功学轰炸过太多次了,已经本能地心生反感,比如:
“当你盯着电脑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愁眉发呆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的诗和远方焦虑文
又比如:“同一个宿舍的同学,有的已经年薪百万,有的却在抢两块钱的红包乐此不疲”的嘲讽穷人焦虑文
又比如“套现15亿的摩拜女神胡炜”似的成功学
还比如“年薪百万在北京不过是穷人”的故作惊人之语。
俗话说,喝了再多鸡汤,也过不好一生。鸡汤文被打出原型后,没有市场后,焦虑文开始应运而生。
焦虑文本质上是一种高级鸡汤文,骨子里是成功学和人格歧视的幽灵在飘荡。焦虑文毫不掩饰地嘲讽、歧视穷人、普通人,对成功人士毫不掩饰地跪舔。
然而大多数人终究是普通人,普通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即便再焦虑也无法跳出现状。
有时候,我在想,贩卖焦虑到底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后来看到一个个大V靠贩卖焦虑赚的盆满钵满,就明白了。焦虑能够带来流量,而流量在网上几乎等于金钱。焦虑让人失去理智,盲目冲动消费。
最擅长制造焦虑的莫过于售楼小姐,当她们说出全盘只有这一套,五分钟内不下单就没了的台词时,你焦不焦虑?失智不失智?冲动不冲动?掏不掏钱?
学术圈本来是个安安静静做学问的地方,大家比拼的是教学功力、科研成绩,又不卖商品,也不需要流量,实在没必要搞这些乌烟瘴气的宣传,搞得一个个都很社会。
还是别把宁静的学术圈搞成焦虑的微商圈、朋友圈的好。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