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
蒸的么?
如果不是假的。
本世纪末 ,我国可能会建成地日空间经济区 。
重复一下此前的想法
长征5号可靠性解决了吗?长征9号进度怎么样了?载人登月计划立项了吗?月球返回取样成功了吗?都没那吹啥?这等于是一个英语还没过关的初中生说将18岁上哈佛剑桥读到博士啥的。我喜欢谦和低调,反感狂妄浮夸。不要看一带一路、进口博览会等炒的火热于是航天部门也想蹭热点捞一把。
豪言壮语谁都会说,我只想强调一下从成本等上讲月球开采的资源基本都会在地外就地利用,运回地球则无法和地球自产资源竞争,当然不排除某些稀有元素的价值。至于氦3,等掌握氦3聚变技术时去巨行星轻而易举,还看得上月球上这点难开采的氦3?
总结一下,月球资源是用来建设大型空间设施、飞船等用的不是运回地面用。月球矿物可以用来建造巨型天基太阳能发电站解决地球能源问题、在日-地拉格朗日L1点部署遮阳系统缓解气候变暖等。很多事不能简单照搬地球上的历史,要与时俱进的具体分析。怎么去做去用自己都没想清楚就贸然抛出大数字唬人,一股几十年前大跃进的味道。
先把长征5号可靠性解决再来吹,要吹好歹列明细研究例如具体产业、基建成本、回报、怎么估算等有根据的完整图表。而不是编个大数字打鸡血,科学不是写科幻。爱浪漫爱夸张大数字完全可以去当科幻作家、编剧嘛。
航天部门、中科院等的搞潜心技术的科学家、工程师值得尊敬,但是在外胡乱吹嘘打鸡血的就让人感觉很浮夸,加上媒体的炒作就容易带来负面印象。毕竟科学是强调实事求是的,客观事实规律是不为主观意志所动的,不是演艺圈。
2050年,能在太空利用非地面原料生产一颗螺丝钉算我输
ps,评论区不信的,不防赚我点小钱
正常。
我国历史上多次出现惊世骇俗的高指标,在当年完全无法做到,是浮夸风的表现,但后来其中一部分指标被当年没有估计到的形势解决了。例如钢产量超英赶美。
年产值10万亿美元或许2050年做不到,但后来做得到。也可能由于技术奇点的影响提前做到。这不是重点。他说开发地月空间的空间资源,没有说要依靠去月球上挖矿送回地球那种扯淡操作嘛。
近地空间、月球引力空间和地月转移空间的空间资源,主要是太阳光。10万亿美元里起码3万亿是发电量的贡献应该不过分。美元通货膨胀率按3%计算,30年后的3万亿美元约为现在的12360亿美元,北美电价现在一度约0.1美元,这就是说2050年地面上接收太空电站微波照射的设备输出的发电量要达到12.36万亿度。我国对微波输电设备从太空射到地球上的接收器的估计效率目前最高为84%,将接收的大量微波转换为电能的估计效率目前最高为90%,经过变电、输电等损耗后效率约80%,综上得微波平均输出要达到约2.33太瓦,聚焦到一座城市的话相当于每秒投掷558吨TNT炸药——约等于150架轰6可携带的全部常规炸弹的装药量。而考虑到回旋管功率的冗余空间、为长时间运转设计的微波设备的轮班工作,整个系统的最大功率可能要达到23.3太瓦。
你直接说要往太空铺设23.3太瓦激微波回旋管阵列,友邦惊诧莫名,不好处理。现在这样吹整个太空居住区的价值,观感要好得多。
看来航天穷的都开始说胡话了。
太阳系够大,足够容纳xx两个国家。
看到这个新闻,我高档佛看到航天工作者为了经费,不得不像个寻求投资的创业者一样,费了老命的吹嘘自己的项目,以至于不惜吹牛和胡扯。
果然,还是穷啊。
什么时候,航天如果能有钱了,能不为经费发愁了,能不用强行让自己保持成功率了,估计这些航天工作者也不会和商人们一样,为了自己的项目,而满嘴跑火车了。
总有一天,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贾跃亭再就业方向找到了。
想看看是“地月空间经济区”和“全面兼容安卓的跨平台形式化验证的AI云操作系统鸿蒙OS”哪个先成功造出来
相同内容最早出现在一年之前的《中国科技报》上。“地月空间经济区”的概念最早在2016年出现在两会报道上。中国航天长期以来“以运载火箭为导向”。最重视的运载火箭项目长5几次三番的跳票,现在航天说啥都没公信力,有印度人民“PPT强国,PS兴邦”的嫌疑。
空间经济的几个主要发展方向:
微重力材料,21世纪是材料的世纪!主要成果都是在美苏争霸时期做的。近年文献要么来自“《我们爱科学》”之类的少年儿童科普读物,要么发表在IF很低的期刊,被引0、1、2。看90年代初的论文,如果有这方面的想法,至少要频繁的进行空间实验。利用空间站和返回式卫星,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天宫二号碲化锌晶体生长实验也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空间发电,这个领域我很关心。该技术在没有大气层衰减太阳能的外太空利用光伏发电,转换成微波传输回地球,再由接收装置接收并传换为电力。根据段宝岩院士的论文提供的长距离电力无线传输实验数据,日本50米距离实验传输效率14.7%,川大1.6公里实验传输效率8%,西电与五院距离11米的微波暗室内传输实验效率高达16%。目前,该技术仍然存在很大的理论障碍。
基于地面大型电磁发射装置和电火箭、液体火箭的发射体系……论证开展了约十年左右了,进度不详。已故的隧道专家王梦恕院士曾经透露,有一个长达数百公里的电磁发射装置计划,可以用20G的加速度(?)不间断把6吨重的荷载发到轨道,一年能发射7000多万千瓦装机的光伏发电设备。然而发的电怎么传回来,这是个问题。
大家都在吹牛的环境下,航天行业出来吹个牛也很正常。
多年前,大家还经常吹一个萝卜千斤重,两个淋道拉不动呢。
梦(chui)想(niu)总要有的嘛,万一实现了呢?
总产值10万亿美元以上,为啥是美元不是人民币,大国自信呢?
我很开心啊,我国体制内的科研工作者终于学会了。
干啥重要么?干成啥重要么?
重要
但你也得先有钱啊
先把牛皮吹出去拿钱在想别的。
这是正确的。
东半球最好的手机,
让我们为梦想窒息。
充分证明了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反观体制内真搞大事那些。。。。。。
政府投钱就是打水漂,我也乐于看到政府给航天而不是锤子
因为航天那些人他们真的懂航天。而老罗真的就懂个锤子
提倡实事求是,不要谎报,不要把别人的猪报成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麦子报成四百斤。今年的九千亿斤粮食,最多是七千四百亿斤,把七千四百亿斤当数,其余一千六百亿斤当作谎报,比较妥当。人民是骗不了的。过去的战报,谎报战绩只能欺骗人民,欺骗不了敌人,敌人看了好笑。有真必有假,真真假假搞不清。偃师县原想瞒产,以多报少,也有的以少报多。《人民日报》最好要冷静一点。要把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当成重点,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
──毛泽东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九日、十日) 文集,第七卷
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你们不会相信,我也不相信。
──毛泽东 《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一日) 文集,第八卷
做
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
矛盾有正面,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群众运动有主流,有支流。到下面去看,对运动的成绩和缺点要有辩证的观点,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绝对化。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极一面。比方瞒产,我对隐瞒产量是寄予同情的。当然,不说实话,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瞒产?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多吃一点,值得同情。瞒产,除了不老实这一点以外,没有什么不好。隐瞒了产量,粮食依然还在。瞒产的思想要批判,但是对发展生产没有大不了的坏处。
虚报不好,比瞒产有危险性。报多了,拿不出来。如果根据多报的数字作生产计划,有危险性,作供应计划,更危险。
──《记者头脑要冷静》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文集,第七卷有正面,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群众运动有主流,有支流。到下面去看,对运动的成绩和缺点要有辩证的观点,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绝对化。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极一面。比方瞒产,我对隐瞒产量是寄予同情的。当然,不说实话,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瞒产?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多吃一点,值得同情。瞒产,除了不老实这一点以外,没有什么不好。隐瞒了产量,粮食依然还在。瞒产的思想要批判,但是对发展生产没有大不了的坏处。
虚报不好,比瞒产有危险性。报多了,拿不出来。如果根据多报的数字作生产计划,有危险性,作供应计划,更危险。
──毛泽东 《记者头脑要冷静》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文集,第七卷
怕啥,只管吹。
反正到时候申请的人,批准的人,花钱的人十有八九都不在了。
我在成都会议上就曾经说过,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现在就有这个危险。……中国是个大国,但是个大穷国。今年大跃进,但即使根据现在汇报的数字,全国农民年平均收入也只有70元上下,全国工人每月平均工资也只有60元左右。现在有些县委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苦战三年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不是发昏说胡话?
……
我们有些同志头脑发热,想抢在苏联前头过渡,这很不好。苏联同志建设社会主义已搞了41年,我们才搞9年,就想当先锋,还不是头脑发昏?人有少青中老,水有溪河湖海。事情都有一定的量度,有相对的规定性,从量变到质变要有一个过程,不能随意想过渡就过渡。
长征5号YF77发动机听说没有做1500秒长程试车?12月发射能保证吗?捏一把汗。如果这次再失败,那么中国的航天事业问题就大了。
不多逼逼。直接算下市场。
现在欧洲蜜月游,费用是5~10w。澳洲蜜月差不多也这价,国内中产阶级市场还是支撑得起消费的。马尔代夫这种海岛蜜月,加全家亲友机票,司仪钱,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
这事吧,国内中产阶级市场,还是有一批有情怀的人,个人估算各种理工爱好者,理工男,小资文青,愿意花几十万飞次太空甚至去次月球的不再少数。
如果达到单人/单次,太空几日游,月球1小时游,价格控制在50w~百万量级,市场还是蛮庞大的。
估计微商先行。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实现高可靠、低成本、航班化的运输系统。
这个地月空间的范围不包括月球表面。
在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推断出,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
近地轨道构建大型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到时候会因为过于老旧而废弃)
地月间实现通勤,反正这一块需要消耗的△V也不大
同时地月L1点有可能构建轨道太阳能反射面,直接反射日光至指定地区。
月球轨道附近构建规模稍小的空间站作为通勤终端(类似美国“月球门户”)
月球表面构建小型的、临时性的前哨基地作为延伸段(较大的可能)
因此至少会存在三种运载火箭:
天地通勤运载火箭两种,分为载人型与不载人型。
载人型有可能是921火箭的复用版;
不载人型有可能是长征八号火箭的拉皮版;
大质量载荷月球输送火箭一种,长征九号。
道阻且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