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货源分类
微商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微商货源 > 微商最火 >  消费主义是如何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消费主义是如何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发布时间:2019-09-03 17:18:57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最近一句话非常火,“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当孙宇晨以及一众币圈老哥还没从虚拟货币的炒作营销以及击鼓传花的游戏里退出,一众更年轻的玩家又疯狂涌入了AJ圈。一双Air Jord
消费主义是如何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最近一句话非常火,“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当孙宇晨以及一众币圈老哥还没从虚拟货币的炒作营销以及击鼓传花的游戏里退出,一众更年轻的玩家又疯狂涌入了AJ圈。

一双Air Jordan 1 Retro High Satin Black Toe 女款红丝绸,发售价格为1299元,而最高交易价格一度达到12000元,而且供不应求,仍遭疯抢。

1. “中产无产阶级”

对于球鞋这种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品,使用属性和设计成本早已经足够透明,却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而且依然有足量的购买力消化库存。

简直魔幻。

魔幻之处在于两点。其一,为什么一双鞋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其二,为什么大家愿意支付购买。

难道大家的购买力水平如今已经这么高了么?为什么有这么多“有钱人”?

很多人说,年薪20万是步入中国中产阶级的门槛。那年薪20万在中国是什么水平呢?

按照数据,夫妻两个人的两口之家,个人月收入不到两万,一年二十万出头,家庭收入一年四十万出头,算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家庭”。

那么这个高收入家庭全国一共多少人口呢?1000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71%,还不到1%。而超过70%的中国家庭,家庭年收入不到9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如果你年薪20万,已经可以合理估计你是全国收入前1%的人了。而这样的收入,买一双AJ,也得动用将近一个月的收入。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拿出一个月甚至更多的工资去买一双保值属性低下、稀缺性早就被工业化生产压到最低的球鞋呢?

这个问题就跟“为什么我年薪20万,在北上广生活的还跟狗似的”一样。

因为你落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说通俗点,就是只知道买买买,更惨的是,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挣钱。以为吃穿用跟上层阶级一样,就能步入上层似的。

中产阶级的脆弱就在于此。明明不掌握生产资料,却非要模高档资产阶级。

我认为“中产阶级”这个词带有很强的迷惑性。让人误以为比底层高一等,以为买了香奈儿卡地亚就能比底层优越。

其实与底层一样,都没有如资产阶级一样的生产资料和巨额资本来实现稳定变现的能力和渠道。

人家用银行里的月利润买一个几万的包,和你用一年的CBD里加班钱买一个包,能是一回事么?

这种非理性消费的劳动力群体,我们叫做“中产无产阶级”。

2. 完美的消费主义闭环

消费主义早就为所谓中产们设计好了一套完美的闭环,让中产们乖乖把本金掏出来,愉悦地享受购买。而失去本金的中产们为了维持“优越”,只能继出卖劳力,被资本压榨。

而这闭环的第一步,就是营销洗脑。

所谓“美好”、“个性”、“优雅”都是虚妄。

商品化的时代里,每一个商品都商家有意识地借用了这些抽象的意义。

到底什么是“美好”?很难定义是不是?咖啡品牌商曼士德告诉你,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到底什么是“爱情”?也很难定义是不是?珠宝品牌商告诉你,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到底什么是“个性”?球鞋品牌商AJ告诉你,拥有AJ,就是拥有个性。

好像只有买了他们的产品,才能获得美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精神产品以及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另外,人们总是倾向于、甚至热衷于模高档上层阶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是需求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

简言之,消费主义就是在告诉你: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消费主义依靠这种机制,不仅在制造消费,甚至是在制造消费欲、批量制造消费者。

所以,营销加上顶层人物背书,不知不觉我们就被洗脑,心甘情愿掏出钞票。

我们在不知不觉就被中产了。

当你掏出出卖劳动力换来的本金购买了所谓“上层社会通行证”后,资本消化了库存获得了利润,而你永远无法实现最初的资本积累,永远沦为为资本打工的“中产无产阶级”,只能继续出卖劳动力。

计划通。

这就是消费主义完美的闭环。

3.如何破局

消费主义的起源,与生产力的提高和产品过剩大有关系。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产品的过剩,如何消化产品就成了资本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消费者的欲望对商品交换价值的实现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鼓励和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成为了必然。

我不是批判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而是消费主义在今天,已经泛滥了,危害到了个人的财富积累与人生幸福。之前网上曝光的大学女生裸贷就是赤裸裸的案例。

当面对每个月还不完的花呗和信用卡,当买再多包和鞋也无法解决职业焦虑,当抱怨为什么别人又买了第二套房,而自己却除了一串朋友圈旅行照片动态和轻奢种草打卡之外还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反思,如何在短期欲望和长远规划之间作出平衡甚至选择。

破局的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简而言之:克制消费欲望。不会理财不会投资不要紧,先学会存钱

叔本华说“生命没有本质的意义,它仅依赖欲望和幻觉得以运转。”私以为非常正确。

当你开始存钱、规划收支,不再为那些消费环境里营造出的欲望和幻觉裹挟时,你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

当你能节省下来本金,就已经完成了资本跳跃的第一步,然后我们再思考如何用钱生钱,逐渐脱离劳动力变现,陆续实现资产收入稳定。

贫穷并不可悲,富有也未必可喜。我是在教你如何拥有独立和自由。

—THE END—

本文首发于本人公众号“浅墨日记”,本帖欢迎分享转载。如需更多授权,请与本人取得联系。微信号:qianmoyuan

搜索微信公众号 “浅墨日记” 关注我,一起分享温暖与理性的文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得先问个问题:你们不快乐的时候会干什么?逛街吃喝看电影?还是去图书馆看一天的书?

这是去年我在西方社会学课上的《美丽新世界》的读书报告里问出来的问题,下面我节选了我的报告讲稿中一段,是我对于消费以及消费满足的理解。

感谢老师推荐这本书给我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阿道斯·赫胥黎这本《美丽新世界》,写于80多年前,与《1984》《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这本书在国内远不如奥威尔的《1984》那么出名。但是这些年,人们发现《1984》的那种压抑恐怖的世界并不是那么可能会发生,相反地,我们正朝着《美丽新世界》的方向走去。因为1984的那种专制和控制是人们一直都非常警惕的,但是美丽新世界真的让人无可奈何。人们可以抵御恐惧痛苦,却不能抵御幸福,不能抵御快乐。

在《美丽新世界》,那里的人们的幸福是被定义的,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不是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得来的。

消费满足是《新世界》人们的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在这个制度中,幸福来自对消费的充分享受,人们享受香水、音乐、障碍高尔夫、感官电影、离心汪汪狗游戏,尤其是性放纵的滥交和保证供应的“索麻”。

美丽新世界的幸福工程,它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无须思考,而只是令人飘飘然的“温馨有爱、色彩绚丽”的快乐感。这样的快乐既不是精神或智力上的愉悦,也不是自由思想和艺术创造带来的丰富感受和智慧满足。这样的快乐是人在没有自觉意识的状态下的愉悦和陶醉。

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的快乐是精神或智力上的愉悦,是自由思想和艺术创造带来的丰富感受和智慧满足吗?你的快乐是在没有自觉意识的状态下,受他人的感染而产生的吗?或者说?你的幸福快乐有没有被人定义?被谁定义了呢?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幸福就被定义过,被我的父母。我上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看闲书,所以成绩就一直上不去嘛,我爸妈就苦口婆心地劝我说,你在学校好好学习,考试考好了,我们高兴了,就不唠叨你了,你也高兴,这样不好吗?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呢?

《美丽新世界》中的伯纳曾经说过:“一句话重复了六百二十四万次就变成了真理。好一群白痴!”

从小学开始我爸妈就说你考好了我们大家都高兴,一直说到高中。而且我爸妈管我管的很严,什么跟同学出去玩啊,看动漫啊,吃好吃的啊,那都是考好了才有的,所以我当时的幸福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成绩好。所以我高中三年过的很不开心。我还很傻逼的认为这都怪我没有好好学习。

等我上大学了,我爸妈不管我了,这次总没人定义我的幸福了吧,所以我马上就变得很开心了,即使我这三年看的书甚至没有我高中一个月看得多。因为手机太好玩了。我幸福的来源从书转移到了手机,转移到了淘宝,微博,QQ,和各种视频APP,就像在座的各位同学一样。但是当我读完《美丽新世界》后,我发现这些幸福也是被定义的,被这个社会,被资本家们,以及被自己的欲望和懒惰定义的。

在继续这个话题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自己的幸福有没有被人定义呢?或者换个方式,你们快乐吗?当你们觉得不快乐的时候,你们要如何排解呢?

方案一:去看场电影,去K歌,去光谷逛一天,吃一顿超级丰盛的大餐,或者把购物车里早就想要的东西买下来。

方案二:起一个大早去图书馆看一天的闲书,待到夕阳西下,你走出图书馆,广场上有人玩滑板,大活里有人在跳舞,有人在弹吉他,头顶是漫天晚霞,你深吸一口气,然后回寝室。

大家觉得哪个方案更可行,哪个方案是你经常采用的呢?

  下面我想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一个女孩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忙碌而又孤单地穿梭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她很疲惫,也经常感到空虚,可有一天她终于存够了钱,买了一个LV的包,她挎着包挤在地铁中,感觉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我也曾听新传院的金老师讲过他小时候的故事,有一次他考砸了,呆在学校不敢回家,一想到回去要挨打就感到万念俱灰,这时我们的金老师看向窗外,夕阳慢慢落下,撒下漫天霞光,这时候他突然觉得这世上根本没什么好怕的了,无论发生了什么,太阳照常升起 。于是这位小学生毅然决然地回家了,感觉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最后这两个人都感到生活又充满了希望,你更欣赏哪种方法?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种?

为什么在这个社会,美食和购物让人快乐,读书和仰望星空却不能让人快乐了呢?

比如说有同学觉得读书报告好烦啊,做完了要去看场电影犒劳一下自己。而我觉得能和大家交流想法这个机会十分难得,于是我周末在寝室写报告而不是出去看电影。

我们的快乐为什么不一样呢?

我在这里只提问,不回答,我也没有办法回答。因为幸福快乐实在是一个太深奥的学问,希望同学们读完这本书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快乐。

回到《美丽新世界》,既然消费满足是新世界人们的幸福的主要来源,那么关于消费满足问题,赫胥黎是这样说:

找到大众的欲望、恐惧和焦虑将这种欲望与恐惧投射在要销售的商品身上,然后以语言或符号的象征构建起一座桥梁消费者穿过这座桥梁,便能将事实转化为补偿性的迷梦,做了这个梦,消费者便产生幻觉,以为一旦购买了此商品便能美梦成真。

这段话的描述是不是很熟悉,想想我们现在所处的消费社会,我们买的不是食品,而是健康的安慰;我们买的不是汽车,是经销商给我们创造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社会地位的幻想;我们买的不是书,而是一种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知识的错觉。

统治者先强行定义人们的幸福,再把这些幸福快乐给他们,让人们满足于自己所过的幸福生活,从而不再忧患,不再思考。这就是我认为的美丽新世界的问题所在。

报告用的ppt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消费和幸福快乐画等号,人们想要追求快乐,就必须消费一一这样就构成了消费文化,而抵御消费文化诱惑的方法就是独立思考。

毕竟是读书报告,要在全班面前讲的,所以我从比较感性的角度谈了谈对消费文化的理解。(第一段是用了b站up主“李好帅的黄金屋”的台词做的引入)

作为一个苦逼新传考研人,从比较正经的角度的话,我觉得消费文化是这样的:

●现代社会的消费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和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消费。

●购买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

●消费传播体现出“差异化”特点,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风格传播”突出。

●流动性越来越强,流行周期越来越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 各种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

●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以上,完毕。

最后碎碎念一句,《传播学教程》太难了,我太难了……

一一一一一一

天哪撸,刚开始玩知乎的小透明回答突然有了这么多赞。作为从金融跨考到新闻传播的人,其实我对消费、文化和消费文化还是蛮有话说的,无奈考研太忙了没时间写……干脆把报告的结尾也放出来吧:

  大家听完读书报告,是不是觉得热血沸腾,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错觉了呢?所以最后的最后,我还要给大家一个警告,越是知识分子,越不要被看似高尚的观点迷惑。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 知识分子吸收二手的、无法证实的信息比一般人来得多;

  第二,他们总觉得需要对一些重要的事情或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格外需要借助宣传提供的一些现成看法;

  第三,他们会把不知不觉中接受的宣传误以为是自己的“独立判断”,自以为是,往往生吞活剥,食而不化,对宣传的说法添油加醋,标新立异。

  就连我正在做的读书报告,你们也不要全盘接受,因为这并不是你们的观点,在这个展示的过程中,比起大家都坐在底下点头,我更愿意看到有人站起来反驳我。

  那我为什么还要推荐大家多读书,多听听一些知识类的节目呢?是因为他们经常有不一样的观点。重点不是他们的“观点”,而是他们“不一样”。否定性、批判性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现成的,与众不同的观点。

  不盲从,不狭隘,不受制于制度,也不被自己的欲望俘获。不管这个社会将走向1984还是美丽新世界抑或两者都不是,我都希望大家可以保持思想的完整和独立,毕竟社会还是由人构成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P.S. 三点原因是来源于徐贲老师《美丽新世界》的书评。(毕竟是选修课的读书报告,全部都自己写还是不太行……)

如果大家想找书来看的话,我推荐《重访美丽新世界》,除了小说正文,赫胥黎又写了好几篇关于新世界的补充和思考,还有徐贲的序言,非常引人深思。

另外《美丽新世界》所表达的思想之深远,远远不止我写的消费满足,读书报告水平有限,希望有兴趣的各位去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与见解。

还是图书馆好啊,淘宝上似乎绝版了

Emmmm最后比比几句呀,昨天刷知乎围观罂粟花骂江南老贼,突然看到热榜上这个问题我可以答一答,就顺手把大三上学期写的报告复制粘贴上去了,没有到就火了……

我毕竟是个门外汉,选修课的作业也难免有些仓促幼稚,所以看到其他人的回答与评论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无奈现在是考研的关键时期,所以评论和私信我不能太频繁回复。但还是谢谢知乎的各位愿意驻足看一看我的回答,考试结束后我会多来知乎冒冒泡的

分享理财专家Money King对消费主义和财富自由关系的解读:

1、商家的胜利

最近几年消费主义盛行,不少同龄人,甚至00后还没挣钱,就已经学会了一千种花钱的方式。

什么猫抓杯、椰子鞋、Dyson吸尘器……

什么精致生活、轻奢主义、匠人制造……

一样样网红爆款,一个个消费概念,成功让人用肉疼的消费,来赢取彰显价值的勋章。

没有LV包包,没有TF口红,没有Lamer面霜,总感觉自己很廉价。

生活、工作的快节奏,金钱、教育的压力,让人难以静下心来去思考这样买买买的意义在于何处?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商家们就抓住了这个心理,广告里夹带的价值观就是只有买了他们的产品,才能获得美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以及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这两年经济不景气,但大家剁手的冲动依然高涨,这让电商们业绩亮眼。

阿里巴巴最新的一期财报显示,营收增长42%,净利润309亿,增长54%,这么大的巨无霸,还有这么高的增速,着实可怕。

京东、腾讯、拼多多不甘人后。

特别是拼多多最新季报大超市场预期,总营收72.9亿元,增长169%;月均活跃用户为3.66亿人,增长88%。

昨晚一举超越百度,成中国第五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更不用说已然“飞天”的茅台……

2、消费金融的狂欢

除了懂你的商家,还有懂你的消费金融公司。

花呗、借呗、微粒贷、白条、信用卡已俨然成为标配,每个月工资还没焐热,就都用来还欠款了,接着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信用卡分期背后的坑,谁用谁知道。看似低廉的月手续费背后,有着深不可测的套路。

根据汇丰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12万+。

不少人已经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透支-借钱-还钱-透支”,无穷尽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们赚得盆满钵满。

2017年和2018年,个人消费贷款都新增2.3万亿以上,这是增量啊,老铁们!

2018年,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合计盈利超过40亿元,排在第一的捷信金融爆赚14亿。

这些利润就源于大家超前的消费理念,爽快的消费分期。

这届年轻人真敢穷,月薪3千,欠款3万都已司空见惯。

在超前消费加持下,你用最快的速度,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过上“不将就”的人生。

3、尊重金钱,财富才会向你靠近

真正的富豪其实特别“冷漠”。

他们不关心别人开的车、穿的衣服以及买的东西,对所有消费品都表现出高度冷漠。

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的成就就是彰显价值的勋章,根本没有必要向外界展示任何能凸显自己地位的东西。

正是这种冷漠,让他们将收入转化为财富。

我们常常把收入和财富划等号——高收入的人必定是有钱人。

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当我们使用“财富”这个词时,指的是一个家庭的净资产,即所有资产减去所有负债。

举个例子,一个人年收入是100万,同一年里花了120万,那么他的财富是负债20万。

因此,只有量入为出才能真正的积累财富。

台湾首富王永庆也说过:你赚的钱并不是你的钱,能存下的钱才是你的钱。

月光族哪来的资本去成为百万富翁,不啃老已经是烧高香了。

一些收入不菲的金融白领、4A广告人都有类似的现象。

名字必须英文的,穿戴必须牌子的,包包最好限量的,外卖不能重样的。

一个月工资拿到手,交够房东或是还完房贷的,扣除还信用卡的,留足人情往来的,剩下就没剩几个钱。

想要获得财富,就必须要尊重金钱,这是财富自由的前提。

不管是真精致还是伪精致,在花钱之前,请先问问自己,这笔钱值不值得花出去,别被消费主义洗脑,这是对金钱最基本的尊重。

泻药。

不吹,下面这篇文章应该可以解决你对消费主义和奋斗逼方面的大多数困惑。

这几天密集答了两个相关题目,都在下面了。

大学男生如何护肤?

这是讲护肤品的,里面引了不少论文,讲了一下伪需求是如何被创造的,商家的手段和目的。

如何看待目前疯狂的球鞋市场泡沫?

这是题主提到的炒鞋,基本能分析的都给你分析的明明白白了。

有兴趣深度了解消费主义的朋友还可以在护肤那篇文章里的链接里看我的《资本主义个人反抗(二)》,专门讲消费主义。

这三篇量大管饱,可以看一天了。

心理学有哪些知识点是有利于个人成长的?

这里我讲了一下真正的幸福在哪里,如果你不遵从社会的教导,应该怎么做。

关于我自己的实践在这里:

断舍离的人后来会变成怎么样?

同样是拥有100块钱,花钱有乐趣,不花也有乐趣,你应该做的是多开发不花钱的乐趣而非花钱的乐趣,因为这能让你剩下100块钱。

下面这篇我讲了讲为什么我们的消费行为是虚无的,中产阶级和贵族的消费是因何有实质不同的。

中专、大专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关于从高消耗高收入转换向低消耗低收入(包括储蓄)可以看下面这篇。

24岁一事无成,该怎样走出这失败的人生?

这篇里提到的反抗系列八。

资本主义个人反抗指南(八)奋斗逼:内卷的老百姓和宫女的小确幸

再来个中年失业?这里大概讲了讲要注意青春饭的问题,因为(敲黑板)奋斗逼、消费主义、中年失业一般都是一体三面的事情。

奋斗逼才为没有回报的东西拼命,消费主义才导致你缺乏保障,而一切都构成了中年失业后的危机。

40岁的中年失业人 怎么活下去?

与此同时,直面结构性暴力(反抗系列第二章有详细科普)绝对不是我们的任务,这里我倒有一些取巧的办法介绍给大家。

女孩收入达到多高时可以购买奢侈品?

但如果你已经消费上头入坑了小贷,尤其是714可以看看下面这篇。

但是注意,虽然文章里说的极端一点,但我绝不是让你撸小贷的意思,而是714这种实际上是不用还的,无论强制上岸还是走法律程序(这样可以免掉24%以上的),我主要还是讲了一下小贷的运行模式。

714高炮网贷要不要还?

然后关于债务更全面的在下面这篇,前半部分科普了债务的来源,后面带一些实战。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91925845/

(感觉以后再有相关问题我直接发这个答案就可以了…)

大家可以长期收藏我这个答案,我每分析一个类似护肤品或者炒鞋的行业,都会把答案链接塞进来。以前讲过p2p和网贷,有空也会一并塞进来。

人民日报曾对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做出总结

“能买吸尘器就不用扫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口红两三只不够,要集齐全套;租房得独立厨卫,还要带落地窗。”

在知乎逛久了,连我的消费观都出现了一点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有那么一点“拜金”,更爱财了。

这些鼓吹消费主义的人,竟然也能放出来一套他们的理论。

你知道你为什么穷吗?你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舍不得花钱的人怎么能赚到钱呢?你不改变你的思维,将来怎么可能有钱呢?

这套理论看起来漏洞百出,不合逻辑,但是洗脑效果却很强。

多少人因此就把自己“贫穷”的原因怪到了所谓的(偷换概念过的)“穷人思维“上,就开始大肆买买买,美名其曰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非思想、能力上的投资)。为了摆脱“贫穷”,来学习如何“消费”。

每年六一八双十一丽人节新势力周年货节,你又总能看见他们透支消费买买买的身影。到现在,又是汉服又是Lolita还有球鞋“文化”。一件件贵的不得了,却都齐刷刷把手伸向消费者的钱包。

那么多有底蕴有历史的文化,不见有资本汇入,有流量鼓吹。搞这些东西说弘扬什么xx文化,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一个“钱“字。


我们来看看消费主义的历史,很有趣。

我们直到近代才能负担的起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其他商品。消费主义的历史能将我们领向一个更明智的未来吗?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861783307493376


对于我来说,某呗额度每一次提高我都会提高警戒,生怕哪天为了一时之爽买个什么东西,最后还要借钱还某呗。

所以,不要掉进“消费主义陷阱”,把钱存起来,或者拿钱多学些东西投资自己的爱好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一定要量力而行。


新西兰银行的这支温情广告,告诉人们,人的欲望何其多。

唯有懂得拒绝小的诱惑才能获得巨大的收益。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860938243272704


所以那些所谓的“文化”,只不过是商家想要从你口袋中骗走他们想要的钞票的一种手段罢了。

最有名的“钻石骗局”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么小块东西,如果说稀有到全世界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拥有,我最次的卖你个万八千的一颗你说过分吗?

被曝光有巨大储量,可以人均20克拉?后面还出现人工合成钻石了?

没关系,人工的能跟天然的比较吗,只有天然的才能衬托出你对爱情的真心。

储量巨大?没事,我们有可以区分出极品,一万起步上不封顶。你说贵?越贵才能展现你对爱情的忠贞。

将钻石捆绑到爱情,然后卖出天价,可笑的是人们还趋之若附。

物依稀为贵,当时钻石骗局也是从这一点出发,然而实际呢,我们来看一下钻石的储量。

1克拉的钻石,很多人都买不起,但是如果把地球上已知的钻石都挖出来,足够地球上60亿人每人都分20克拉!

注意“已知”二字。

也就是说钻石的储量根本不足以支撑的它高昂的价格。

但是在可以人工制造不逊于天然钻石的今天。

钻石商仍旧用天然钻石来捆绑爱情,使它仍旧卖出高价。

但是钻石肯定也有价格之分,钻石商的套路很简单,越贵的钻石越能呈现出真情。

单独看是不是很匪夷所思,爱情用物质去衡量。

但放眼望去,这个观念几乎可以说根深蒂固在人们心中。

甚至很难转变过来让青年男女去购买人工钻石,他们甚至会觉得人工钻石玷污了他们纯粹的爱情。

不得不承认,钻石商这个营销做的很成功,让人佩服。

伪造节日文化:七夕、520、圣诞节、情人节……纷纷变成了炮节,炮节也需要仪式感,仪式感怎么来,花钱啊,消费啊。这个稍微隐秘点,相当于泡良。

伪造消费文化:6.18、8.18、双11,双12,这个就比较赤裸裸了,相当于诱奸。

伪造圈层文化:无论是包装还是广告语,都是在明里暗里告诉你:买了我你就是XX类人。包括不限于古风一族(汉服)、萝莉小组(萝莉装)、嘻哈团体、旅游达人、知道分子(知识付费)、无法定位的话就叫品味一族,相当于传销。

伪造流行文化:各种网红食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大小网红流量艺人,没有其它的含义,就是潮流,你不想OUT就来吧,相当于骗小孩。

伪造品牌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联名款、定制款,一个手机壳本来只卖20块钱,印上一个LOGO,200,一件T恤本来只卖30块钱,印上一个图案,300,还限量,你买到还觉得占多大便宜似的,相当于抢劫。

伪造标签文化:你买我这个东西就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斜杆青年,买那个玩意就是岁月静好宠辱不惊森女一族,广告和文案传递给你的心理暗示唬的你一愣一愣,相当于仁波切。

伪造礼品文化:以前农村经常刮一阵风,突然流行给某个特定亲戚送特定东西,比如外甥给舅舅送伞,姑姑给侄子送鞋,就是当地商贩造的势。现在与时俱进了,变成爱他(她)就给他(她)啥玩意,或者换成父母、领导,相当于脑白金。

伪造收藏文化:典型的比如炒鞋、手办,名为收藏实为投机,我怀疑有专门的策划机构操盘,相当于割韭菜。

这是对年轻人,对中年人则用伪精英伪禅学伪断舍离伪养生伪国学伪茶学伪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标签来欺骗。对老年入采取恐吓+亲情主义,就是大家熟知的卖保健品套路。

谈不上欺骗。

消费主义的盛行,固然与商家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脱不了干系,但在某些时候,它几乎完全是人们自发的选择。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纹身。

你见过哪个纹身店在电视、网络上疯狂打广告了?可不还是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

在旧时的社会语境中,纹身就等于罪犯。但经过几百年人文主义,尤其是科学、民主、自由的熏陶——做自己,爱自己,为自己而活的思想已经成为绝对主流。

一切陈旧的封建思想,都在近百年来的一波波冲击中房倒屋塌。

随之而来的,就是年轻人不再愿意为传统道德而活——既然身体是自己的,那只要喜欢,为何不能纹身?

既然我是自由的,那大家各取所需,约炮、一夜情又有何妨?

既然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我花我的钱管你什么事?


消费主义的浪潮,就这么跟在传统坍塌的身后,占领了世界。

在以前,人们买东西是为了使用。(这当然也有经济水平不足的缘故)

而今天,人们买(某些)东西就只是为了买它。冲动消费、远超自己收入水平的消费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

得益于思想解放,这其中的逻辑是很自然的:

第一, 我是为自己而买,实用与否不重要。我买了开心,这就够了。

第二, 我的钱我想怎么花怎么花,我有这个自由。

于是,人们消费时,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不再是第一考虑,物品附带的社交意义、心理满足成为了最终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旧时代的传统思想约束了人们对消费的要求。很多东西,是你想做而不敢做,想买而不敢买的。

而今在思想解放及城市化的浪潮之下,年轻人纷纷勇敢地脱离了宗族、父母的桎梏,那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

为所欲为。

月薪三千买一万的包怎么了,我自己用得开心你管的着吗。

一双AJ一万块怎么了,我觉得它好看值这个价就是要买。

——认真地说,你敢告诉父母,你买一双鞋花了一万多吗?(真富二代当我没说)


而更可怕的是互联网。

在网络能轻易触达世界每个角落的今天,资本家能为每个人量身定做广告轰炸机。

你打开知乎微博抖音B站头条……到处都是广告、软广告、大数据广告。(更不必说购物网站了,整个一广告博览会)

你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在商家的数据库里,是一张张精准画像。

还有,七十余年的世界和平,和中国飞速增长的GDP,也为消费主义助了一把力,浇上了最大的一把火——所有人都相信工资会涨,面包会大,未来会更好。

既然如此,我先借点钱花又有何妨?



有钱的时候,再高的消费也不是消费主义,没钱的时候,再低的消费也是奢侈乱花钱。

消费主义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是无法逃避的——你总不能为了防止陷入“消费主义”而不吃不喝不用。

一万块的鞋、五千块的鞋、一千块的鞋、五百块的鞋……到底多少才算合理?

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为了喜爱的事物所付出的金钱到底有没有越界。


.

消费主义没有伪造文化,实际上,消费主义造就的从来就不是真正的文化,而是潮流。

潮流的传播是一种波状行为,由上而下,从有钱有闲者逐渐扩散到普通百姓的模高档行为,当这种潮流达到一定市场占有率之后,再通过新的与众不同的潮流,重新替换市场。

在不久前流行的黄太吉,丧茶这些是不是文化?有一段时间,朋友圈里到处都能看到黄太吉的点餐票,有媒体形容其已经成为了文化的载体。

当然事实只是贻笑大方而已。一转眼,黄太吉已经没几个人想起了,文化之类更是别提。

所谓消费主义的骗局,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学陷阱。在托斯丹1899年的《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中认为,购买服饰等物是中上阶级炫耀性消费的一部分,是完全必须的行为。本雅明1982年出版的《拱廊计划》中讲到,“时尚是商品形式的胜利,身体在其中成为尸体,成为被迷恋的物品。”自一百年前,商人们就注意到,大量统一物品的消费行为可以带动更疯狂的统一消费行为,并将其称为“时尚”。在这些统一消费行为中,引领消费的人被打造成高高在上的明星,而其他消费者则会认为自己通过消费行为而与这位明星人物有了共同之处,进而取得心理上的认同及精神上的愉悦。其实,这完全是羊群效应而已。

把这种周期性的短期消费行为称为文化,是一种偷换概念的做法。文化是稳定长期的东西,中华文化,埃及文化,两河文化等等,再次一些,瓷文化,书画文化这些,如果再要细化,比如天津煎饼果子这种长期传承的食物也可以称为一种文化。但如果说黄太吉就是煎饼果子文化的载体,那就是偷换概念了,而商家非常喜欢这一手。从这点来说,这确实可说是一种伪造。

潮流是带有巨大消费动能的,但是潮流的流行需要一个引爆点。比如说丧茶,这个丧字就是为了取得压力年轻人的共鸣而加的。实际上这个奶茶会不会让人喝了就丧?当然不会,只会让人喝了更胖而已。大家去喝它,去传播丧茶的名号,只不过是求取共鸣而已,当足够多的人参与进去后,就会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足够炫耀性的行为,有反抗,有标榜,最重要的是这茶还是甜的~进而加入传播人群。

潮流多是面对年轻人的,年轻人希望成长,希望自立,需要大量证明自己的东西和行为。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其中一条就是将自己推入社会,向其他人宣称,我已经是这个社会的一员了!当然,出社会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没点真本事之前,很多年轻人出社会的方式只能是是去买个小猪佩奇……这时,潮流就会提供一种错觉,大家(社会群体)都这样,那么,我也这样,我就成为了大家(社会群体)的一分子。而在年轻人收获认同感的同时,消费主义收获了钱。

其实,伪造文化并非消费主义最大的罪恶。消费主义最大的罪恶是不停地废止旧潮流,几年前,一双松糕鞋可能是靓妹的标配,但转过一两年,还穿着松糕鞋就会被看做落伍。事实上,没有哪种流行时尚是不会飞快过时的,蛤蟆镜,喇叭裤,蓬蓬头,杀马特等等莫不如此。如果不让旧的流行过时,那么就不会有新的热点。

最近老罗的小野电子烟又被推上了风口,大家一顿怒骂,一下子无数人都得知,罗老师开始做电子烟了!接下来想必是道歉加换包装了吧?这就是消费主义的传播学了。当然,罗老师的刚硬是别人比不了的,也许他就能扛住不换也说不定。

消费主义从来就没有文化,只有消费。但能被潮流裹挟进去的年轻人也要看看自己,不要只责怪消费主义伪造了文化。毕竟如果一个人有文化,任何伪造的文化都不会让他上当。

?先说一个古老的无从查证的故事:

1

1768年,库克船长即将开始他的第一次航海之行。

他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去观察“金星凌日”现象。

与他同时被派出去的,还有其他几只船队。

有很多人没有能够最终返回家乡。

因为在当时,有一个对远航而言十分致命的“杀手”。

在长期的航行中,很多水手会患上一种疾病,变得慵懒昏沉、心情沮丧,牙龈等软组织还会出血,直到恶化、死亡。

这种疾病就是坏血病。

但正是在这次载入史册的远航中,库克船长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发现,荷兰的船员很少得坏血病。

进一步对比后发现,荷兰人的船上有一样东西是其他国家船上没有的——酸菜。

荷兰人认为,自己的船员之所以不得坏血病,是因为有上帝的庇护,圣光护佑。

库克船长认为,忽悠个屁啊,你们之所以没有得坏血病,很可能是因为口味重,喜欢吃酸菜。

于是在出发前,他命令水手们往船上搬了很多酸菜。

问题在于,当时的酸菜真的很重口,而他的船员,不喜欢吃酸菜。

库克想了一个办法,他宣布只有高级船员和有地位的人才能吃酸菜。

后来,又批准个别表现好的船员可以吃酸菜,这让很多普通水手很嫉妒。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库克才松口说:普通水手每周有一天可以吃酸菜。

最终,他如愿以偿地让船上所有人都吃上了酸菜。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得坏血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吃酸菜防坏血病,只是因为酸菜里保留了蔬菜的维C。

因为成功在船上掀起了吃酸菜的风气,所以在库克船长的航行途中,很少有水手因坏血病而死去。

接下来的10年里,世界上大部分海军采用库克船长首倡的海上饮食,拯救了无数的水手和乘客的生命。


2

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已经很难考证了。

但这个看起来和消费主义八杆子打不着的故事,却恰恰揭示了一种广泛存在的从众心理。

人们总是倾向于甚至热衷于模高档上层阶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就像中国古代那个“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一样。

库克船长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挽救了他手下船员们的性命。

如何让原本不喜欢吃酸菜的船员心甘情愿甚至抢着吃酸菜,和现代社会里如何让普通人进行高消费本质都是一样的。

不是需求本身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

这样的心理,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被不断释放、放大,最终演变成了一股消费主义的滚滚洪流。

记得我小时候,看课外读本之类的,经常会讲到中国人喜欢存款,还举例说正因为中国不像国外那么喜欢消费,所以经济发展没有别人快。

但现在,我看到的新闻却几乎是相反的说法。

2016年的新闻,还在强调“中国人均储蓄超4万元,为什么你还不敢花钱?”

到了2017年底,变成了“中国人均存款才1.9万,钱都去哪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居民人均贷款逐年攀升。2017年,居民贷款已经在当年全部贷款中占比超过了50%,这还不包括那些乱七八糟的地下贷款。

事实上,这些年,我们的钱大部分都去了两个地方。


一是早买房。理由很简单,买到就是赚到。

二是高消费。理由更简单,买不起房,还不如好好享受。


所以,我们看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上涨,亲眼见证一年又一年“双11”购物狂欢刷新的消费纪录。

在这两个“无底洞”的不断吞噬下,许多年轻人实际上早已过上了入不敷出的生活,成为了传说中的“无产中产阶级”。



就在不久前,我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

截至今年上半年,内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不仅远远低于预期,而且创下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

这意味着在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开始萎缩。

一向崇尚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中国人,终于被掏空了。


3

房价的问题,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考虑被删风险,我很可能只会在小号“李栩然”上发,你可以搜索“superlixuran”,提前关注一波)。

这里,先聊一聊我们是怎么被消费主义带到沟里去的。

《奢侈带来富足》里说:

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在道德上常常鄙夷,因为它是多余的,代表了社会分配不公;另一方面,人性的本源内心并不排斥奢侈品的享受。

但很长时间里,我并不十分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奢侈品。

在刚工作不久的时候,我的一位女领导,家里很有钱。

手上戴着一个金光灿灿的手镯。

我当时觉得,领导也太土豪了,整这么大个圈子,少说也得四五十克黄金,上万元一只吧。

后来无意中和同事聊起来,才知道这个金光灿灿的镯子一只就要5万元。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个镯子其实是18K金的,克数并不高。

它之所以卖这么贵,是因为它的牌子叫卡地亚。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品牌,也是第一次亲身知道什么叫奢侈品。

用同事的话说,这个牌子的东西,就算是不锈钢刷一层漆,都能比多少黄金饰品还要值钱。

同事的话我当时并不太相信,直到后来看到了Tiffany上千元的回形针,以及85000元一个的真·毛线球。

我才知道,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有人花了好几万买了一件香奈儿的衣服,结果洗掉色了,到专卖店后,解释说:我们的产品设计时没有考虑过洗涤的情况。

还看到过一个段子,有人问如何判断大牌包包的真假?答:背半年,质量差的是真的,质量好的是品牌的。

卡地亚也好,香奈儿也罢,奢侈品之所以成为奢侈品不是因为质量好,也不是因为性价比,更不是因为实用。

而是因为总有上层人士为它们背书或者站台。

说白了,奢侈品就是库克船长的酸菜。

不管是不是口味重、好不好吃,只要有人相信这个东西是上层人士喜欢的就行。

《人类简史》里提出,人类之所以能够形成庞大的群体,核心就在于人类学会了一种独特的技能“想象”。

比如隔壁老王相信人是女娲捏出来的,楼上陈大爷也这么认为,那他们就能天然形成一个群体。

你要是觉得:屁,人是猴子变的。就注定要被他们排斥。

大众传播,互联网加速了这种想象的形成。

我们现在打开电视,视频,甚至公众号的文章,满眼都是那些明星、大V们在不遗余力的渲染着所谓的高品质生活,在告诉你要过更精致的生活。

而实现的办法,就是远远超出自身需求或收入的消费。

信,所以成真。

一个包或者一块表,并不能让你真正跨越一个阶层。

我们以为买了一个奢侈品包包就跨越了阶层;其实,我们只是在给身边同一阶层的人看,同时为这种想象中的跨越,缴纳高昂的“阶层智商税”。

4

很火的抖音上,有一个很火的女孩叫温婉。

火到连我这个从来没有装过抖音的人都知道。

她的成名作就是在车库里唱了一段魔性的歌,内容就是两个奢侈品牌:gucci gucci prada prada……

然后,大概吸引了几百万人的关注。

不久之后,温婉被封了,但在抖音/快手或者其他直播平台上,像她这样的女孩还有很多。

在这样的直播平台里,满屏的小哥哥小姐姐,花样地炫耀着他们的名牌包包,名牌化妆品,奢侈的衣服/手表,乃至豪车别墅……

很难想象,会有多少得年轻人将会被他们所影响,做起下一个温婉的梦。

学习多苦啊,读书多苦啊,人家发发视频就比考上北大清华还有名有利,当网红、赚钱、整容、傍大款才是人间正道。

对这样的现象,有网友说的特别好:

十七岁的年轻人最应该干的,是酒吧蹦迪社会摇,还是备战高考上大学?
如果你家境优渥,又碰巧有自我做主的能力,前一种人生当然无可非议。但是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命”,又有多少人做着同样的“梦”?

向往更好的生活,想买更好的东西,这样的心理其实很好理解。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提过一个例子:一对厨子,饭馆打烊后,他们在后厨,自己给自己炒了盘菜,找点小酒,很惬意的饮食一番,舒服那一两个时辰。

古龙说:他们还活着,就是因为一天还有那么一两个时辰。

如果你购买的奢侈品能真正让你感到开心,而不是在买了之后感到心虚,那节衣缩食一段时间后的奢侈一把是无可厚非的。

怕的就是你被各种各样的洗脑言论带歪,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

把人生所有的幸福都寄托在消费上。

有的小姑娘,秉承着“做一个精致女孩”的宗旨,用名贵化妆品,吃穿用的东西都印满了大牌logo,过着买买买,拍拍拍,朋友圈发发发的日子。

一个月的工资消费的七七八八,张口闭口衣服鞋子包包,好像能进同样的餐厅吃饭,选同样的自拍角度,就迈进了社会精英的大门,从此开启了一个独立精致的新女性道路。

但问题是,消费所带来的幸福感是边际递减的。

开始时,买一支几百块的口红都能开心很久,到之后大几千的包包也觉得就那么回事,再到最后上万的饰品也就能心动一小会儿了。

人的欲望是内心里躁动的巨兽,一旦释放出来,内心反而会感到更加的空虚。

很多时候,当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和所购买的物品不匹配的时候,你以为穿在身上是身份的标签,其实是扭曲心理的沉重枷锁,是外化的欲望。

还记得之前搞得沸沸扬扬的“裸贷事件”吗,有多少人在欲望的驱使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消费层级,长期寅吃卯粮,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在面对所有的消费冲动时,你更应该求诸本心地认真想一想:这东西究竟是为了让我获得了长久的身心愉悦,还是仅仅只是想为我短暂地贴上一个名不副实的标签?

5

奢侈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上一个百年只有王族才有资格使用的奢侈物,也许不过是下一个百年寻常百姓家的必需品。

这个世界上,真正具有长久价值、最昂贵的奢侈品就是健康、时间和知识。

偏偏无论穷富,前两件东西都是人人都有,而后一样东西,你拥有的越多就越会感到自己的浅薄。

在二十多岁最需要积累的年纪,被消费主义影响,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用在研究和购买一些非必须的东西上。

你以为你在提高生活品质,其实,本质就是在库克船长的忽悠下心甘情愿地吃酸菜。

不同的是,库克船长的酸菜拯救的是无数人的生命,而不必要的消费透支的却是自己的未来。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曾引用了胡润《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里的一些数据。

在这个报告里,胡润还统计了千万富翁们喜欢的娱乐方式,并且列了一张表。


你会发现,对真正的富豪们而言,更倾向于把时间和金钱,花费在那些从长期来看更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

甚至在娱乐上都是这样,比如旅游、看书、品茶、家庭活动……

而不是像我们想象的,有钱之后只剩买买买、玩玩玩了。

所以,与其学习那些明星/大V们宣扬的有钱人消费方式,不如学一学这些真富豪们的生活方式。


将金钱和精力能更多地用于投资自己,而不是做那些短时间满足虚荣心的东西。

归根到底,消费主义就是个纸老虎,只要我们不被盲目的攀比蒙蔽了双眼,不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牵着鼻子走,更不被内心的欲望所支配,就一定能发现和找到更有意义的生活。

人生就像是一条蜿蜒向上的阶梯,真正的高品质,是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断地约束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制定目标计划,不断攀爬的过程。

而不是躺在半道上,假装自己已经到了山顶。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告有文化。

举个例子吧。

白裙公主、老爷车、马车、百年古堡,

“水中贵族=百岁山”

一提到矿泉水,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夫山泉、康师傅、娃哈哈等品牌。然而现在打着“水中贵族”旗号的百岁山却成功超越康师傅、娃哈哈等传统瓶装水品牌,跻身瓶装水行业市场的前三甲!这与百岁山所打造的品牌营销策略不无关系。

百岁山的“贵族水”品牌烙印是在2013年推出了第一支没有人看懂的广告开始。

百岁山广告片中有白裙公主、老爷车、马车、百年古堡等,其广告画面唯美、格调雅致,巧妙的结合笛卡尔邂逅瑞典公主克里斯的故事,营造出“贵族水”的气氛。

故事看不懂没关系,我们就看出了高贵!

我本人是看了这广告,别的水喝起来就没意思了。但是细想想,这水和凉白开有什么区别吗?有钱人的快乐,往往就是这样朴实无华,且枯燥。没钱也没关系,要的就是这副尊耀。

消费主义塑造了一种伪精英主义下的崇拜,将这种崇拜变成了文化层面上的图腾,这种对于伪精英主义的图腾式崇拜自然而然就取得了文化上的话语权,我拖拖拉拉写了老久的一篇文章就是在讲这个问题,摘抄一点

现代性废墟中孕育出来的精英主义实则是一种伪精英主义,在这种资本堆砌出的乌托邦式景观之中所有的古老和新潮都具有了可视性,虽然这种集体意识看似萌发了新秩序的征兆,但其实只是来自远古崇拜的一种精神上的回溯,实质无法逃离神话叙事[1],修正过的辩证意象反而为崩溃后的精英主义找到了激发乌托邦潜能的理由,这让本应该在崩溃后的精英主义复活,最终成为了一个披着精英主义皮的怪物,“每个时代不仅梦想着下一个时代,而且还在梦想时推动了它的觉醒。它在自身内孕育了它的结果”[2],但如今本该得到推动的下一个时代却只是上一个时代的共生体

“日常生活”( la vie quotidienne)成为精英主义崩溃后的主要载体,在塑造出来的仪式中消磨时间和精力[3],物体转换为被使用的货物[4],人们看似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商品,其实这是一种假象。实质是此时的社会是一个下层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更大程度地满足的社会,但是他们的满足是和官僚机构以及控制官僚机构的各种力量的要求和利益相一致的[5],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利用“虚假的需求”促使人们去消费,去购买不断更新的商品,去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求,并使人们陶醉在物质享受中而不能自拔,心甘情愿地被商品所“俘获”,最终把物质需求当作自己生存的理由和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些物质欲求并不是人们真正的需求,“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6]

最开始,资本利用消费主义抓住人们内心最想要的,用塑造的形象来规训,而当规训到了一定的时期,资本就撕破了看似老好人的面具,选择的权力就不再是你选择资本,而是资本选择你,所以资本想给你蔡徐坤就可以给你蔡徐坤,想让你看到什么你就得看到什么,当一开始选择信任资本给出的苹果的时候,实际就已经把套索勒在了脖子上,消费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控行为”,是一种交流体系,也是一种“语言等同物”,作为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编码基础之上的交流过程,消费行为能够在其中得以实现并获得意义,一般而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能指与所指组成的符号结构形成一种意义秩序,通过对比替换,意义被无限制地生产出来,形成一种系列关系,与语言结构类似,消费也是一种符号系统,物品通过符号变成功能性物品,它们实质上割裂了符号与实体的关系。物品在其使用价值的客观功能性方面,与物本身的特征或属性内在相关,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功能性的符号意义体系中,物品只具有符号价值,变成了可以被随意替换的东西[7]

精英主义在现代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失去了话语权,而消费主义却用利用精英主义长期对于话语权的掌控形成的崇拜来完成对于图腾的塑造,在广告和短视频的大力宣传下终于完成了精英主义崩溃后的伪精英主义,人群崇拜精英主义,但精英主义恰恰死于消费主义,人群真正崇拜的是消费主义塑造出来的伪精英主义景观,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8],但是本质的人性降格为通常的人性,降格为作为功能化的肉体存在的生命力,降格为凡庸琐屑的享乐,劳动与快乐的分离使生活丧失了其可能的严肃性;公共生活变成了单纯的娱乐;私人生活则成为刺激与厌倦之间的交替,以及对新奇事物不断的渴求,而新奇事物是层出不穷的,但又迅速被遗忘,没有前后连续的持久性,有的只是消遣[9],我们越是想拓殖未来,未来便越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10],异化已经不再只是一种基于一定社会结构之上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机构,人与社会习俗,人与神话世界,人与语言等之间的一系列的关系[11](说真的,这种论述在西马里面太多了,我也写过太多了,有些滥了,不如自己去看书)

电影《猜火车》中,有一段经典对白表达了对消费主义的痛斥: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他妈的大电视机,选洗衣机、汽车、CD播放器、电动开罐器,选择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选择低利息贷款,选择房子,选择朋友,选择休闲服和搭配的行李箱,选择分期付款、三件式的西装,用他妈一系列的布料,选DIY,星期天早上还怀疑自己干啥,选择坐着,看着令头脑麻木,让心灵破碎的猜谜节目,嘴里塞满他妈的垃圾食物,最后整个人腐烂到底,在悲惨的家里生一堆自私的混蛋小孩,反思自己,不过是难堪罢了,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活,但我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我选择不选择的人生,我选别的,理由呢?没有理由,有XXX,还需要什么理由?”

这部1996年的老电影对消费主义的讽刺放到今天,依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是消费主义伪造文化欺骗年轻人?

不不,消费主义想要做的从来不是伪造什么文化。

而是成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符号化,并且已经成功的做到了。

鲍德里亚认为,今天的消费早就不是商品满足使用价值等价交换的理性系统了。

而是一种在符号系统制造出来的话语体系中,对符号价值游戏的积极参与。

比如豪车、别墅、珠宝、汉服、球鞋,这些消费概念都变成了符号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建起一个符号话语体系。

而你个人的成功、荣誉、威望,以及你的性格、品德都需要通过这个符号体系才能够被表达出来。

不仅如此,这个符号话语体系的霸道之处还在于:

你必须把这些对符号的消费再“符号化”,才能进入符号构建的话语体系。

简单地说,你买了豪车、别墅、珠宝、汉服、球鞋还不够。

你还需要把买来的这些东西符号化,发到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之类的平台上去展示炫耀。

获得熟人和陌生人的观赏、点赞、分享、评论,才算是实现了符号消费的价值所在。

这样才算是完成了符号话语体系中获得荣誉、威望、成功、性格、品德的全部过程。

炫耀对消费品的占有,才能进入拥有重要权利的符号话语体系。

消费什么产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等同于你就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

那么,现在可以说:消费主义则是人格的符号化。

如果把每个人身上所有的衣食住行的品牌logo放大十倍,你会看到一个神奇的景象:

全世界每个人都是众多品牌的拼贴画,我们都是免费的移动的广告牌。

拼贴的讽刺,来自纽约的拼贴艺术家Kalen Hollomon,图片来源于网络
拼贴的讽刺,来自纽约的拼贴艺术家Kalen Hollomon,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用消费表达自己,我们用消费评判他人,我们又在他人的消费中借鉴完善自己。

我们用消费追逐拼贴的人生,然后消费就遮蔽了我们自己。

除了消费我们还有什么呢?

我想我们不过是又一次成为了《猜火车》的人。

有时候,我们所处的阶段也很有关系。很多年轻人开始工作,才刚刚获得经济上的自主权,他们还没有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消费自由,没有学会如何控制和使用这种自由。

摆脱了父母的管束,手里有一点属于自己的钱。他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某种欣喜若狂,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买心头好了!

就像一个七岁的儿童,跑到一个应有尽有的超市里, 当你允许他可以自己决定可以要什么。他哪里会去慢慢考虑这个那个买了实不实用,会不会超支?当然先满足了自己再说。

当我刚开始赚到一点钱,我也是这样,有一种“乍富”的沾沾自喜,买东西也从不考虑价格,大买特买,召朋唤友,吃喝玩乐。那时候消费主义的文章还没有如此盛行,所以喜欢花钱,有时候就是人的本能。

但是时间久了,我就觉得大买特买的生活,并没什么意思。我之前去超市,都是一麻一麻袋地买各种零食饮料,吃多了,后来再也不喜欢吃乱七八糟的东西了,觉得什么都一鼓香精色素味,喝水我都是喝白水。我之前和小伙伴在一起玩手机,还不愿呆家里玩,非要找个茶馆,咖啡馆,酒吧泡着。

后来我想想,我去花这个钱,还不如少搬几块砖更舒坦。消费带来的快乐,是短促的。有种暴饮暴食后的麻木与食不甘味。

我开始相信人生其实有更多有趣的追求。比如追求一个兴趣,看它一点一点精进。追求一份事业,看它一天一天变好,甚至追求账户上的数字,看它一点点变多……所有这些都比消费带来的快乐,充实与持久啊。

从追求物质,到返朴归真,这是一个人成长必经之路。有些人买着买着,就会像我这样会觉得没意思了。

但是也有些人会一直深陷消费主义的泥潭里。与其说他们深受消费主义的洗脑无法自拔,我认为,其实根源在于,他们在其他方面找不到信仰和存在感。

他们需要用消费来满足自己和成就自己。

买贵的东西,会让他们有我很成功,我过得很好,我比别人有价值的感觉。

比如一万块的AJ,放眼望去,整条街也只我有一个人穿,所以我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消费带来的,不仅仅是满足感,还有一种自我接纳,自我认可的荣誉感。他们是在高消费中,追求一种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人生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们快乐。

因为人活着是需要意义的,有些人以创造更多价值为意义。有些人以不断提升自己为意义,而有些人追求物质,当物质当作衡量世俗成功的指标,其实这也很正常。

而且每个人都以自身阶层的消费能力来做评价标准。

理发店的店员们可以用谁买得起最新款的苹果手机,来评价谁是他们当中的人生赢家。

白领们以谁用更新款的名牌名牌鞋子,来评价谁是他们当中的人生赢家。

穷学生们也可攀比一下谁在用了YSL的口红,谁就成为大家艳羡的对象……

所以,你发现没有,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买买买,其实是渴望得拥有自己所在圈子的成功和被认可的感觉。

过度追求物质,其实是对自我的轻视和贬低,认为自己身上已经没有可以让人羡慕的了,所以要通过外物的价值来增加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度。

所以年轻人想要打败消费主义,归根结底,要做的是建立有自己的成功评价体系,不要受外界的价值观牵着鼻子走。毕竟人是需要成长的,不能永远像个七岁孩子一样,一辈子为自己拥有小伙伴没有的新玩具沾沾自喜。

我,没有YSL口红,没有任何名牌包包,也没有AJ,但是我写过四本书,写过几百万字。我不以我消费过什么为荣,我以我创造过什么为荣。

成就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的,从来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消费品。就如冯唐所说,如果我只能追求一种名牌,我一定追求教育上的名牌:上最好的大学,读最有名的名著。教育以外,我能再追求一种名牌,我就追求工作的名牌,去最知名的公司和机构工作,不问工资不惜力气。

最后,那些在朋友圈晒鞋晒包的都没什么了不起,我就比较厉害:

还有去年的:

慈善才是最有诚意的炫富

首先,我们还是先讲一个笑话


一个傻瓜觉得自己是个玉米,在精神病院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自己治好了。治愈的标志是他终于知道自己是个人,而不是一个玉米。于是大夫让他出院了。但是不久他又回来了,说:“我遇到了一个老母鸡,我担心他会吃了我。”大夫努力使他平静下来,说道:“你害怕什么?你知道你不是一粒玉米,你是一个人!”那个傻瓜回答道:“我当然知道!但那个老母鸡知道我还是那颗玉米吗?”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今天的消费主义幻觉正像是这个故事中的傻子。今天的人们心里可能非常明白,名牌包和非名牌包的实际区别可能是微乎其微。但是当她要参加一个重要场合的聚会时。即使实在没有钱,她也必须要买一个“品牌”名牌包去参加这个聚会。并时刻担心和忧虑,自己会被其他人发现,自己佩戴的这件服装或首饰其实是品牌的。


显然,在如今的流行体系中,信仰其实是一种同义反复。当我决定买一个名牌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个名牌背后孕育了多么了不起的价值,也不是因为这个名牌具有一种任何与众不同的实际性的价值要素。而就是因为他是名牌。换句话说,我们买名牌,仅仅是因为他被认为是名牌。


所以当一个服装或是其它任何消费品成为潮流以后,他并不需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消费者需要相信他是潮流。他只需要说:“这就是今年夏天的潮流”。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其实也不需要知道这个潮流背后的多少文化故事和客观要素。他只需要相信别人也相信,这件消费品确实是这个夏天的潮流就足够了。


这里没有任何阴谋诡计,这就是简单的同义反复“这个名牌是潮流,潮流就是这个名牌。”而男孩女孩们之所以选择追随这个潮流,是因为这就是潮流!


当导购员,说这是“这是今年的流行款!大家都在买”。而你也确实相信他说的这句话。那么他就可以把商品卖出去了。更奇妙的是,当所有人都相信这是流行款的时候,那么这个东西也就自我实现般的真的变成了流行款。


但是如果你再多问一句:“为什么这是今年的流行款?为什么在去年没有流行?为什么去年的另一款是流行,而今年就不是流行!为什么有的款式在今年流行,有的在去年流行!是什么让他在今年流行,而不能在去年流行,或是在明年流行呢?又是谁来认定他是流行的呢?流行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导购员一定会嘴里笑嘻嘻,同时在心里骂你是“大杠精、大穷逼”。或者认为你是对门店来砸场的,说不定直接把保安叫过来。


这种现象,就是齐泽克所说的“律令即律令”


”别问,买就对了!”

“问,就是穷逼!”

“呃……”

对消费主义一定要持批判态度吗?

BBC有一部关于消费的评分高达9.3分的纪录片(影片链接放在最后)其实这个纪录片的名字,也可以翻译成——到底是谁在pian我们花钱!

首先,年轻人才是营销的重点

作为相对理性的成年消费群体,按理说,是不容易被营销人员忽悠的。“成年消费群体的问题是,他们想得太多,这是营销人员最不想看到的。”



相对年轻人,营销成熟的成年人太费劲,所以干脆调整营销策略,专门针对年轻人。

你是否看到过以下标题的文章:

  • 心情三分靠打拼,气氛靠shopping~
  • 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
  • 20岁的时候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没有任何意义!!!
  • 越会花钱的人越有钱,月节省的人越没钱,钱不是攒出来的!!!

所有的这些,都是针对年轻人的营销话术,而且在风格上也都喜欢魔性、二次元等元素。


惊人的商业操控

你有没有想过,就连看似合理的消费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有预谋的商业操控。

早在1924年,几家全球最大的电气公司,就偷偷签了个机密协议:缩短灯泡使用寿命,从2500小时,缩短到1000小时,要是谁生产的灯泡使用寿命长,还要被罚款!!!

这看似不可理喻的操作,就是为了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次数。



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你买的东西,一旦过了保修期就要坏了吧~

你以为这就结束啦?太天真~


计划报废了解一下

洗衣机中的加热元件、打印机的墨盒、无法更换的电动牙刷……都有计划报废的属性。



这些产品早在生产的时候就是冲着不让你重复利用去的

就连大家最爱的苹果产品,也暗藏玄机。

2004年,就有人发现iPod的电池寿命,只有18个月,到期后还不能换,只能砸钱送去维修。

买个新iPod,花了400刀,维修旧iPod,居然要225刀!



不少人认为与其修还不如买个新的,这正是商家们想看到的结果~

然而也有人想自己动手换电池,结果发现,连苹果手机的电池后盖,都特意设计了特殊螺丝.

而这就是防止有人自行改装延长使用寿命……



当然,这在中国都不叫事,都不需要到华强北,随便一个手机维修店一条龙帮你解决。

但商家还有最后一个杀手锏,拆开后不再保修!!!

想要西瓜还是想要芝麻,自己选吧~


商家是心理操控大师

除了这些硬件上的心机,很多产品还在改变细节和外观等无关紧要的部分耍花招。

例如给苹果手机变个尺寸呀,给汽车换个颜色……



然后再通过广告大肆宣传:

快来买买买!最新产品才是时尚时尚最时尚,不买你就输给了你家邻居哦!

所以优秀的商家,绝对是心理操控大师…



戴·比尔斯那句深入人心的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将钻石与爱情、婚姻捆绑在一起,创造了20世纪最成功的的一场营销骗局。

除了像卖钻石一样兜售概念,商家最常用的诡计,是“贩卖焦虑”。

美国知名企业家约拿·萨克斯就说了:

给公众制造一种焦虑,讲述一些他们不了解的可怕的事,然后再介绍一种神奇的解决方法。



漱口水公司为了卖货,就拍了个美女因为有口臭,而嫁不出去,直到用上了漱口水,才遇到真爱的故事。



这样的逻辑,跟广告说大家都必须要有直男斩的口红,涂上这个口红,你才敢跟帅哥搭讪,是一样一样的。

“不买这个产品,你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有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至今,平均每个美国人购买的衣服数量,从每年34件,上升到67件。

也就是说——平均5.4天就会购买一件新衣服。

为什么总感觉已经爆满的衣柜里,还是少一件衣服?

因为商家不仅发明了春夏秋冬各种时装秀和今年流行色,本季流行色。

铺天盖地的广告也反复洗脑:小仙女,你的衣服已经过时了!


杀手锏:冲动消费

除了计划报废和贩卖焦虑,商家还有一个大杀器——就是鼓励你像孩子一样,冲动消费。



因为商家最爱的消费群体,就是想要什么就要马上买的儿童消费者!

从几岁起,孩子们就已经成了被商家锁定的目标。

在商家眼中,没有比孩子更“好骗”的消费者了。

小猪佩奇的动画片火了,周边产品必定会大卖。



于是一个卡通形象,到最后也成了一条龙服务的商标形象。

“从床上用品到饼干,价格都要提高一半。”



所以商家最期待的,是成年人也能和孩子一样冲动消费。“跑过来说,我想要,我现在就想要!”

双十一,双十二之类限时打折的购物节,就是刺激成年人冲动消费的必杀技。

不管你是否有消费需求——“买到就是赚到,不买就被别人抢光了!”

尤其网购或刷卡消费的支付方式,更容易让人失去理智。

因为有研究发现,只有当人们支付现金时,才会感觉钱是实实在在从自己口袋掏出去的。



“当使用信用卡时,购物欲被莫名其妙地释放了。”



网购更可怕了,卡都不用刷,商品价格变成了一串数字。

只要点击购买,一眨眼的功夫就能清空购物车,整个过程,只有买买买的快感,没有失去钱的痛感。



所以,要怎么才能在剁手节来临之际,守护好自己的钱包,保证下个月不再吃土。

德拉赞教授给出了一个超实用的建议:

拒绝网购,拒绝刷卡,尝试一个周用现金支付,看看感觉如何?



纪录片中分析的情况,多数是发生在美国,中国的情况要比这严重的多,不信往下看~


现实情况中的中国年轻人

汇丰银行披露过一组数据: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

我国现90后的人口总数大约有1.715亿人,人均负债12.79万元,,负债总额接近22万亿元。


来看看90后消费图谱:四大皆空~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的支付环境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更方便,恰巧,我国人民的接受度也是最快最强的。

同时我们还有世界领先的电商体系,除了双11,我们还有双12,还有818、618、黑五、414等等……



你以为光是节就够啦,我们还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

配合之下,让你今天买明天就能收到货,即可满足你的购物欲,让你爽!

于是,明年这个时候,你还是会来接着剁手~

除此以外,他们还有杀手锏!!!!


提供更方便的透支渠道

现在支付环境越来越成熟,对钱的概念也就越来越被弱化,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支付渠道不断的提供方便,这都会让你不知不觉中去消费。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首先是自己拿钱去买,买着买着没钱是吧,没关系,刷信用卡~

信用卡刷爆了是吧?还有花呗~

花呗也用完啦,还有京东白条……

都用完啦怎么办?还有各种贷!!!

最后的最后就是还不起的利息、征信出问题、再严重的就不敢想啦!


我们需要的不是反对,而是反思

那些喊着亏本甩卖的都上市啦,而我们却被营销的只剩下裤衩啦。

没有人能够自给自足,我们需要的不是反对消费,我们需要的是反思。

21世纪,消费成了新的信仰和宗教,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世界会怎样,但我们需要看到,这样的时代终将过去,我们如此沉迷的消费,不过是人类社会在这个阶段的运转模式。

或许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美好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


整理资料用了不少时间,麻烦帮忙点个赞~~~

(纪录片在最后)

之前写过一些关于省钱和理财的文章(回答)放在这,你往对你有所帮助

飞哥理财笔记:理财观 | 钱不是省出来的,在这里改变偏见

用蚂蚁花呗、借呗借钱对生活有好处吗?

普通人应知的理财常识有哪些?

现在赚多少钱,40岁以后才能财务自由?


也欢迎你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飞哥投资笔记”让普通人也能轻松学会理财。

公众号内福利:

回复“1”免费获取“10本豆瓣高分理财书”(适合小白入门

回复“2”免费送你20万重疾险(无需额外掏钱)

回复“3”用数据告诉你为什么一定要理财


这部纪录片的链接在这,9.3的评分,值得一看。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以孙宇晨为首的币圈老哥还没从打着区块链概念的虚拟货币的炒作营销中落幕,年轻人疯狂涌入鞋圈想着炒鞋发财致富已经火热上演。

这里我先说说消费主义的由来,用消费主义带着大家了解当今社会的这个奇怪的现象。


消费主义是指创造出在生活态度上对商品的可欲及需求,让资本主义得以运作的基础。

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过度制造的必然产物。而资本主义要维持运作,就必须将工人转化为消费者,才能将大笔钱花在大量生产的货品上。消费主义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因为只有消费大量超过需求而生产的货品,才有可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运作。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篇末写道:

没有人知道将来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

没有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现;

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思想的伟大再生;如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人知道。

因为完全可以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其实,适当的消费本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消费是源自于欲望的追求,对虚荣心的满足。

欺骗年轻人的不单止是消费主义创造出来的文化,还有年轻人自己。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属于那个时代的风口,而现在的球鞋文化,炒鞋发财致富就属于这个时代的风口。

可年轻人们,如00后,今年19岁,正应当是在学校潜心学习积累知识的时候。

那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都对读书学习知识兴味萧然,反而对炒鞋发财致富那么感兴趣呢?

原因是学习知识对欲望的追求,对虚荣心的满足有太长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而炒鞋发财致富,因为刚好在风口上,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甚至超出自己的预期。网上盛传的段子「小明拿着父亲给的100万买房首期炒鞋,几个月赚了400万后全款买房」瞬间让鞋圈的年轻人们炸开了锅,大喊着「冲冲冲」的口号,冲入了炒鞋的浪潮。

可年轻人却忽略这个故事成功背后的种种因素,以为只要站在风口上,就具备随时起飞的条件。殊不知,风口只是资本主义资本运作的产物,一切的炒作只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而已,球鞋文化只是这个游戏中那漂亮的花球。

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没有人知道谁是最后那个接到花球的人,反正资本一定不是。

而在这场游戏中,年轻人可能在过程中挣到了一些钱,可丢掉的,是那进入资本主义前的核心价值,和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岁月。

而真正喜欢球鞋文化,喜欢球鞋的年轻人,应该如我那鞋圈大V的同事所说「金钱能买到的只是快感,不是快乐。玩鞋最快乐的时光,是你一年只能买得起一双鞋,你的鞋柜里不超过5双鞋的那段时光」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吧。

在学校积累知识和经验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次性地给你一大笔财富

通过展示“完美的生活方式”,来把年轻人渴望的生活具象化。

这种“完美的生活方式”是一幅由产品堆砌起来的画面,从早晨在什么样的床上醒来、用什么样的牙刷、洗面奶、用什么样的餐具吃什么样的早餐、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背着什么样的包、开什么样的车去上班…

都是有品牌植入空间的。

年轻人心里会形成这样的画面,各种媒体也都在不停地强化着这样的画面。

公众号告诉你,某冰冰用的是某k-ll,所以皮肤好好;电影告诉你,穿着prada的那个是才是女王;八卦告诉你,开游艇的男人身边会围绕着一群美女;你朋友圈里的白富美每天背着lv、gucci在世界各国自拍定位…

你越来越清楚这些精英、白富美,高富帅、明星们都是用什么什么牌子的产品,所以,用同样的产品,好像就能让自己更接近那个“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与其说消费主义伪造文化,不如说消费主义是在画一个“理想化生活”的大饼。

人人都想成为拥有big house fancy car的人生赢家,脱单都不屑了,着急要脱贫。

好多女生的梦想都是背好包,穿漂亮的衣服,环球旅行…

好多男生的梦想是成为王思聪…

消费主义造就了太多成功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着成功、幸福、高级、精英。

这些符号在年轻人中达到了空前的共识,穿这个、戴那个,住这个的,吃那个的,就是牛逼,没人反驳。

如果有人穿这个戴那个而你不认识,那就是你老土。

吓得老土们赶紧学习时髦知识,学习这些消费主义的符号,三步并作两步加入大潮。

于是全民形成共识,为穿这个、戴那个、住这个、吃那个而努力。

所以消费主义其实没有伪造文化,它只是:

第一步,告诉你什么才是好的东西;

第二步,向你绘声绘色地展示,只有拥有这些东西的人过得才是值得羡慕的人生;

第三步,羡慕吗?那你也买吧,买了你也会成为他们哦,你也会幸福哦。

第四步,我们又有新产品哦,快来看看吧~

……

然后我们就变成了穷逼。

把物品赋予某种精神价值。

1、跟爱情捆绑

“他不给你买XX,一定不爱你”

2、跟逼格捆绑

“连XX都没有,也太low了吧”

3、跟性别捆绑

“女孩子不买xx,跟男人有什么区别?”

4、跟阶级捆绑

“但凡是个中产家庭,都应该有xx吧?”

5、跟圈层捆绑

“玩我们这个x圈的人,标配也得有个xx吧”

6、跟潮流捆绑

“连新款的xx都没有,也太落伍了吧?”

7、跟喜好捆绑

“今年限量复刻版AJ都不买?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乔丹球迷?”

8、用礼品文化捆绑亲情和孝道等等。

“长辈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xxx,孝顺就送xxx”

9、把物品赋予成“某种精致生活的必需品”,不买就是不精致。

10、毒鸡汤言论。诸如:

“20岁的时候你幻想拥有一双漂亮的、昂贵的高跟鞋,你没钱买,等到30岁的时候有了钱,即使买得起你却已经不需要它了。”

这种鼓励年轻人透支信用卡花呗甚至网贷的文章更无良,因为更人年轻人容易被怂恿消费,等到滚雪球滚大了,后悔已经晚了,甚至最后觉得生活无望做出很多冲动的事。


所以希望大家明白,“物品”本身就只是个物件,无论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它并不象征着爱情、逼格、阶级、面子......你本身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么样的身份,并不会因为你买个名牌包、名牌鞋而改变。

试想一下,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姑娘,没有特别的气质、没有博学的见识、没有出众的颜值,仅仅是买了个名贵的皮包、项链、口红、唇膏.....会改变圈子和阶级吗?

并不能,只能改变商家钱包的厚度。

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是一种“贩卖幻觉的话术体系”。它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在普通人之中践行了“价格歧视经济原理”;通过弘扬消费把普通群众的一切收入增长隐性转化为“消费升级”;让一切阶层跃升的努力都被提升一个社会阶层後维持阶层的消费和成本所吞噬。


资本先把持住一切赚钱的通道,并控制一切知识传递的渠道,等控制住社会後,让消费作为“分层次解锁生活水平”的工具。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人,只要多多少少了解一些行业内幕就知道某些“升级版产品”、“高端版产品”就是智商税,就是贩卖“成为贵族”的幻觉。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微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