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货源分类
微商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综合货源资讯 >  5·12国际护士节|疫情下,致敬在岗位上度过节日的他们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5·12国际护士节|疫情下,致敬在岗位上度过节日的他们

发布时间:2022-05-12 15:25:18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

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

护佑人民健康”

在今天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近年来,上海护士队伍持续发展壮大、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全市共有护士10.87万名,比2017年增加了2.47万名,其中30岁以下的护士占39.17%,中高级职称护士占20.4%,男护士占2.79%。

点击查看详情↓

赵丹丹说,在此次疫情中,全市10万余名护士、外省市援沪的1.6万余名护士,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他们既是妈妈、妻子和女儿,也是父亲、丈夫和儿子,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畏生死、白衣执甲冲锋在核酸采样、社区管控、新冠救治、日常医疗等抗疫防控的一线,彰显了大爱无疆、敬佑生命、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精神。他们身着闷热的防护服连日奋战在采样现场;配合医生为重症患者实施高难度高风险的诊疗工作;为高龄患者喂饭、翻身、护理压疮;为新冠阳性妈妈的宝宝做母婴阻断;为孕产妇实施围产期健康宣教等,他们用专业的护理技能给予患者有温度的临床照护,生动诠释和弘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赵丹丹说,在抗疫路上,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最后,再次向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疫情下的在第111个“5.12国际护士节”

上海的护理人员几乎都将在自己的岗位上

度过属于他们的节日

今天

我们走进这些默默守护的白衣天使

讲述他们逆行的故事

她没告诉同事,病人竟是自己双亲

曹维伶是岳阳医院抗疫第一医疗队护士长。3月12日,上海岳阳医院抗疫第一医疗队集结完毕,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闵行老年医学中心临时执业点开展医疗救治工作。3月30日,按上级部署,病区开始收治合并内科疾病的重症患者。曹维伶给自己排自己最辛苦的班,负责护理最重的患者。遇到病人情况危重,医疗团队立即制定个性化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而曹维伶则带领护理团队积极配合医生予其精湛、精心的护理,一次次,他们将患者从死亡线拉了回来。还和医生一起开展多学科会诊,制定最适合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在工勤人员极度紧缺的情况下,曹维伶等党员护士带头,一人分饰多角,既是运送,又是保洁,搬物资、送三餐、收医废等等。她们小小的身躯蕴含着大大的能量。患者发生呕吐,护士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患者生活用品未到,护士为其沟通协调;患者手机摔坏,网购了一台新手机,护士利用短暂的吃饭休息时间为其收快递、消毒,第一时间交到患者手里;护士们每天和病患沟通交流,做好健康宣教及指导……看着他们经常忙得脚不着地,患者们深受感动,大家互相提醒,自觉做好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帮忙减少医疗队的工作量。

当时,曹维伶还藏着一个医疗队员都不知道的秘密——其实她的父母就住在她所负责的病区。老俩口平时住在浦东,可能外出买菜时不幸“中招”了。本来不想告诉女儿这个消息,没想到偏偏送到了女儿的病区。曹维伶也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自己的父母,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她不能哭,只能朝父母摆摆手,让他们放宽心。180张床位,就有180位患者等待护士们的照顾,曹维伶每天也只能看一眼父母,转身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

“00后”在“南征北战”中迅速成长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于3月底组建应急医疗队外出支援方舱工作,护理人积极踊跃报名,最终来自各个科室的366名护士凝聚成十院方舱护理团队,占了总人数中的近八成,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先后开拓了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吴淞邮轮港码头方舱、罗泾京东方舱、嘉定国际赛车场方舱,收治了一批又一批感染者。在这批优秀的护理人中有两名“00后”引人注目,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南征北战的经历中他们快速成长。

“我是一个党员,也是一名男护士,这双重身份都是我必须冲往一线的理由。”苦活、累活、重活,2000年出生的范泽海总是主动担当,体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自信。在宝山吴淞邮轮港码头方舱内,一面涂鸦墙上绘满了形形色色的“战疫日记”,一句句“感谢大白哥哥姐姐们”的文字稚气而温柔,在这里范泽海总会抽空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他说:“我们专门设置了‘苗苗乐园’,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回忆起这段战胜病毒的日子,能够感受到勇气和爱。”

另一位同样是2000年出生的十院护理青年叫王钰钦,刚刚带上燕帽就要与狡猾的新冠病毒正面迎战,她内心其实有些忐忑,总担心自己的准备不够充足。出征前,她特意剪短留了多年的长发,也跟着前辈们一遍遍复习穿脱防护服的关键点、一遍遍默背舱内服务需记牢的要点。在执着信念的支撑下,她顶住了考验,顺利完成新国博方舱第一阶段工作,随后越来越显得有条不紊,信心十足。再次转战嘉定方舱,开舱的第一次核酸采样刚好是王钰钦当班。当晚八点半开始采样,近400名感染者,洗手、抬手、旋开盖子、采样、放拭子、拧紧盖子、放置标本,行云流水地把这几个动作重复了几百次。“来,嘴张大……”“好了,快戴上口罩。”这样的话语重复不知多少次。舱内、舱外工作7个多个小时下来,脸上已被口罩印出深深的勒痕,对体力更是不小的考验,然而听到大家轻轻地一句:“谢谢,辛苦啦!”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十岁的女儿撑起了家

非常时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面临着非常任务。除非战斗性减员等因素外,科室人员几乎都主动加入了闭环队伍。在杨浦院区新生儿科,既有8小时轮班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照顾密接小宝的“勇士”,也有为“大家”不顾“小家”主动留院的“义士”。待在医院,护理团队早已经没有了8小时工作的概念,有困难一起上,已经成了默契。

一个凌晨,医院两台急诊分娩几乎同时进行,病房又有产妇刚刚分娩,人手一下子跟不上需求。值班医生一声招呼,正在休息的医护二话不说直接上岗,这一忙就忙到第二天早上。

杨浦院区新生儿科护士长羊芸说:“真的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关键时候能顶上,就是科室一贯的作风,每当看到宝宝们平安降生,每当和产妇说‘孩子挺好,你放心’时看到产妇激动的泪水,我们觉得就算再辛苦也值得。”

对于家人,羊芸难免内疚,但是她很欣慰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居委会主任一句“你家十岁的大女儿撑起了这个家”让她落泪,但更让她骄傲。

紧张的战疫中感受到很多温暖

从3月20日出发到5月12日,景峰出征至今已经54天了,她是瑞金医院陈尔真副院长带领的方舱医院管理团队的一员,团队一家接着一家先后共开启4个方舱医院,现在驻扎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参与了几家方舱医院的设计、建设、运行和医疗保障。景峰作为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担负了方舱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和指导重任,被医疗队称为方舱医院内的“铿锵玫瑰”。

“记得有一次进舱巡视时,看到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竟然在积极地做志愿者,和我们护理人员一起为患者提供帮助,当时我就很感慨,咱们祖国的花朵多么有爱心啊!为了让方舱的孩子们放松心情,我们物资保障部门特地精心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发放给舱内的小朋友,给他们加油打气,小朋友和家长们都开心坏了,他们的笑脸永远都留在我的心底。”景峰说,“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让我们在紧张的战疫过程中,感受到很多温暖。”

当被问到累不累的时候,景峰感慨:“其实我很荣幸,保家卫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这次可以深入一线参与上海保卫战感到非常骄傲,尤其看到感染者们康复回家时,内心更是满满的成就感,这是无论什么都无法代替的。”

当然,作为瑞金急诊护理的大当家,景峰也非常挂念医院急诊的同事们:“他们已经在急诊一线坚守了2个月,每个人都舍小家为大家,努力工作,默默付出,非常辛苦。如今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相信不久的将来,上海一定会恢复她应有的模样。”

血透患者等不起,能多透一名是一名

新华医院血液净化部原有400余名血透患者,还陆续承接了来自三家兄弟医院近200名透析患者的治疗任务,工作量远远超出了科室能承载的负荷,怎么办?

“血透患者等不起,能多透一名是一名!”这是新华血透护士们许下的承诺。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且全程需要穿着“大白”防护服,特别是在高温天,闷热难耐,有护理人员体力不支晕倒,有护理人员顶着身体的不适坚持着,全力以赴挽救透析患者的生命。

应急血透室组长是“90后”男护士周树伟,他的妻子也是新华护士,父母的相继确诊并没有影响他抗疫的脚步,3月初刚送走新婚妻子去机场抗疫一线的他,连夜打包了行李,住进了医院。周树伟说:“工作很累、压力很大,我们也会想家,想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但是,大家都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抗疫的使命中去,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动态清零的方针执行到底,社会才会安定,家人们才会更安全!”

4月1日至4月23日,新华医院应急血透室已经累计了近300余次的透析次数,挽救了70余患者的生命。

老先生的眼里充满期待

“那是浦西封控的一天,陈老先生的老伴因为消化道出血进了抢救室,华山医院急诊室杨涛护士见到他的时候,他一直在抢救室的门口来回踱步,不知所措。杨涛抹掉了面屏上的血对他说:老先生,她的情况不太好,但里面有我们照顾她,你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我们的消息。

这或许是一个约定,或是他交给自己的使命,后来杨涛在抢救室的每一个班,都看到陈老先生都守在抢救室的门口,累了就在靠椅上趴一会,抢救室的大门就承载着他所有的期待。

直到有一日从抢救室下班,在走廊上看到陈老先生,他很高兴地说:“小杨,我的妻子现在可以讲话了,医生说过段时间就可以回家了!”杨涛说,当时老人那布满皱纹的脸慢慢舒张开来,眼里充满着惊喜与期待。

华山医院急诊室杨涛护士的故事,正是在急诊室坚守了一个多月未归家的护理人默默付出的缩影。在不分日夜的繁忙辛苦中,他们坚守急诊人的诺言,捍卫百姓的健康。“或许就是这份期待与惊喜,鼓励我坚守在急诊。作为急诊护理团队的一份子,我感到很自豪,又深刻地体会到肩膀上的重任。”杨涛说。

算了一下,今年累计在舱89天了

护士节当天,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90后”新冠病房护士王欣如做了一道算术题——从2022年1月1日至5月12日整整131天,她累计在舱工作天数达89天。如果把结束工作后的医学观察天数也加上,整个2022年,王欣如不在家的日子累计110天。“看到这个数字,我自己也吓了一跳,难怪我觉得时间过的得好快。”

1月8日,王欣如进舱抗疫,并经历了年初的境外输入高峰。她清楚地记得,当时护理工作重点就是疏导患者焦虑的情绪。

本轮疫情暴发后,3月5日,王欣如再次披挂上阵。与之前的任务有所不同,本轮疫情期间她承担4个病区的医嘱班工作。

医嘱班是作为病区治疗的第一道关卡,入院登记、出院办理、审核医生下达的医嘱、申领核对临床用药等,都是医嘱班的职责。尤其对于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突发情况较多,病区的治疗明显增加了好几倍,这时候更加考验医嘱班了,不仅要核对每日长期用药情况,还有及时发送各类紧急和临时用药医嘱。“如果说年初的境外输入疫情考验我的体力,本轮疫情更锻炼我的脑力和眼力。”

其实年初进舱时,王欣如准备在5月份和爱情长跑5年的男友领证登记,完成人生大事。可是本轮疫情发生后,王欣如还是做出了延迟领证的决定:”男友很支持,还特别叮嘱我要时刻做好院感防护。所以,我们决定等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后再领证,只要战胜疫情,每天都是良辰吉日。”

来源:东方网

记者:刘轶琳、薛宁薇、柏可林

视频:巢思远

编辑:小刘、小能手

审稿:卞英豪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如侵权请联系本站客服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机构最新动态

实力商家展示

  • 阿七
  • 上海上美公司
  • 福牌新零售招商中心Angela
  • 原单皮具货源直供
  • 白小白母婴货源总部
  • © 微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