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货源分类
微商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微商货源 > 微商代理 >  早教中心对宝宝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早教中心对宝宝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9-12-03 14:35:31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虽然对「早教」这个概念本身就心存嫌鄙,但我们还算是观察过一两个早教中心,得到的感受是:不想把孩子送进去。上幼儿园之前的教育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就是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双方能达成许多方面的理解。
早教中心对宝宝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虽然对「早教」这个概念本身就心存嫌鄙,但我们还算是观察过一两个早教中心,得到的感受是:不想把孩子送进去。

上幼儿园之前的教育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就是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双方能达成许多方面的理解。比如最直接的就是,当一件事情小孩子不能做的时候,能够通过解释让他/她明白原因,并接受这个现实。这些由家长执行完全够了,而且是最理想的方式,理应由家长执行。
至于什么「智力开发」之类的说法,反正我没兴趣。让相信的人开发去好了。 早教中心只是一个引导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早教中心上课的人不叫老师而叫指导师的原因。
父母不能把宝宝的成长依赖于早教中心。在早教中心,爸爸妈妈正确的角色是“学生”,是来学习如何与孩子正确交流,还有如何引导孩子游戏和生活等等这类早教知识的。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父母与宝宝在与宝宝相处的时候是否能运用上在早教中心学到的知识。。去n家早教看过,从地段的社区活动中心到金宝贝之类的都有。带我家小NEMO去了其中的两家玩过,先是在社区活动中心,大一点之后去了家附近的培正,上幼儿园之后就不再去了。我见过的早教机构除了一家之外都要求亲子一同参加,差别只在于是允许一个家长还是两个家长陪同。

真心没指着能开发或者教育啥,就是觉得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给他找个有差不多年纪小朋友的地方玩。虽然太小的孩子并不会一起玩,不过抢抢玩具打打架啥的还是经常会有的。去社区活动中心那时候,也就刚学步,一个巨大的房间散落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玩具和婴儿,也不贵,想想自己买玩具的花费,其实还是很值的。

在我看来,早教机构存在的意义,不是做为一个教育机构,而是在当下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大城市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帮助新手父母设计和开展亲子游戏,提供大部分家许难以提供的场地和器材。

我不认为世事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的,去和不去都有各自的理由,并不是一句有钱没钱就说得清楚。不然,题主也不必在这里问,大家也不必在这里大费周章去回答分析。

很多人问我那本书,就贴出来大家分享。是这本:

也有很多朋友询问看些什么书,我觉得看什么书不重要,关键是,看。哈哈哈。看书的心态跟去早教差不多,你不要指望看书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我觉得看书最大的收获是,你接受了孩子本来的样子,哈哈哈。


——正文的分割线——————

之前对早教持不置可否的态度,所以一直没有让宝宝去上。现在宝宝快两岁了,正在为三岁入园作准备。从1岁9个月开始试听,实地考察每个早教中心的情况,然后再作出选择。我是这样想的:不管牌子多么响亮,名声怎么好,我都要亲自去看看,再作判断。

早教机构看什么?
看环境。我会首先排除空间很小,人很多的机构;其次,新装修味道还没有散去的也会被failed掉;第三,观察环境是否干净卫生。


看交通。是老人家带着去,还是家长带着去;是开车去,还是坐公共交通去,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人,不同的交通工具,决定了你选择的距离和地点。这看似与早教质量无关,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交通不便,或者非常远,把大人折腾得很累,实在没有必要。

看理念。每次去试听,我都会跟早教中心的“校长”、老师聊很久,问很多问题,也听他们介绍,目的是从跟他们的沟通中了解到机构的教学理念,老师的素质,从而判断机构是不是跟自己的育儿观念相符,老师的素质是不是达标等等。

看课程。各种机构的课程名称不太一样,但总的来说就几大类,音乐、运动、美术、智力、语言。有一个早教机构的老师推荐我选择他们的右脑课,开发右脑记忆的“闪卡”课程,我当时也震惊了,“闪卡”已经是被淘汰且证明对孩子没有好处的一种教学,早教机构居然还把它作为卖点,我又立刻把这个机构排除掉了。

早教有什么用?
首先,我想说的是,对早教期望值太高,那么注定是失望的。我不认为早教对孩子有决定性的作用,也不认为不上早教就比别人落后。当然,还是有好处的。譬如: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陈禾老师不断强调的“高质量亲子陪伴”,早教课程可以做得到。早教课程是父母和宝宝一起上的,家长和宝宝都不受外界干扰,聚精会神地互动45分钟,这种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对宝宝的成长和发展,我认为比早教课本身的收益还要大。

给予适合年龄特点的引导。宝宝发育很快,无论是身体、脑部和心理的发展,不同的年龄段有其特点,有些家长不一定会学习过相关知识,或者是新手家长没有经验,早教中心可以指导家长和宝宝做一些适合年龄阶段的游戏和锻炼。

发展社交能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早教中心有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宝宝在逐渐熟悉环境和人的过程中,会慢慢观察到如何与其他人的交往,不至于太过害羞和怕生。当然这一点因人而异,我的宝宝就是慢热型宝宝,在早教中心也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融入,但我并没有强迫她,给她时间,等待她适应那里的一切。

要注意什么误区
不要盲目。其中有一个早教机构的顾问跟我说:“你看这个宝宝,7个月的时候来我们中心,只来了三个月,就学会爬行了。”我当时被雷到了,难道不来你们中心,人家宝宝就不会爬了吗?哪个宝宝到了七八个月不去早教中心就不会爬了?就算不去早教中心,你的宝宝还是会爬,会走,会跑,会自己吃饭,会唱歌,会跳舞,等等。

不要期望值太高。早教并不会把你的宝宝变成天才,什么开发右脑之类的课程,只是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诉求。不去早教中心,也不见得就会比别的宝宝落后,早教绝对不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途径。考察三个月的结果,我认为早教是一件低性价比的事情,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去,觉得贵,就不去,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

不同早教中心有什么区别?
细节。考察早教机构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收费贵的早教中心特别注重细节。脱鞋换鞋这是必须了,譬如入门之前给每个小朋友测体温,消毒小手,然后告诉你我们的肥皂泡不是肥皂哦,是淀粉,无毒的;我们创意课的颜料是水性漆哦,无毒的;我们烹饪课的食材是有机的哦,对小朋友很有益哦,等等。怎么说呢,人家玩儿的是逼格,然并卵。

理念。不同的早教中心会有不一样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你去深入了解,判断是否跟自己的理念一致。我认为这恰恰是判断早教机构是否适合自己宝宝最重要的指标。

究竟要不要去早教?
笼统地说应该去早教或者不应该去早教,我认为都不合适。是否要去早教,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

那么,什么人适合去早教呢?
照顾宝宝的成人(老人、保姆、妈妈等)本身对育儿没有什么概念,也不善于或不积极学习科学育儿知识,也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那么,去早教,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再不济的早教中心,也是会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这对不了解科学育儿的大人来说,是一种弥补。

作个不恰当的比喻,早教就像一款甜品,不是人体必需品,且甜品的质量和享用人的具体情况又影响了结果。譬如对于一个饥饿的人来说,甜品可以迅速补充能量,就像一个完全没有育儿概念的人去上早教。而对于一个营养状况正常的人来说甜品不但不是必需品,甚至因为其质量带来健康风险。好处当然有,就是甜品带来了感官味蕾的享受,就像早教带来的虚荣和安慰作用。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一款劣质的甜品,那你可能带来更多的健康风险。考察了各种高端中端的早教机构,发现专业壁垒太低,那些所谓专业,只是对完全没有育儿概念的人来说的专业。总的意思是,你若饥饿,可以吃甜品,但是你嫌贵,那就吃米饭,一样的健康,没有区别。如果你有钱,享受其带来的感官体验,可以吃,但要选择一款优质的甜品。

什么人不适合去早教?
如果家长本身对育儿比较有主见,也积极努力学习各种育儿知识,那么,我认为去不去早教都不太重要了。如果你没有选择好一个合适的与你的育儿理念相吻合的早教机构,那么整个早教过程你会觉得很不满,甚至百般挑剔。说实话,如果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育儿观念,那么去早教只不过重复着你平时跟宝宝做的事情,相对于昂贵的学费,这真是一个性价比极低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太有钱,又找到与你理念相配,你又还特别有时间,那么当我没说。

如何选择早教机构?
家长要有自己的育儿主见。家长要有自己的一套育儿理念,才可能选择合适的早教机构,如果自己的育儿理念是模糊的,那么选择的早教机构也注定是盲目的。正如前面所说的,其中一个早教机构向我推荐“闪卡”课,这明显跟我的育儿理念是相违背的,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想法,就很容易被早教机构“忽悠”。

实地考察,多交流,多试听。一切口碑都是道听途说,比不上亲自看一眼。很多早教机构都有试听课,不妨带着宝宝去看一看,不一定像我那样撒网试听,或许你很幸运在最初几次试听就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早教机构呢?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人原创。我的号jcgwy2,有兴趣关注。

曾经在两岸早教工作过,十分反感早教中心的某些地方。
工作的时候是冬季,这个早教中心位于某个商业广场的顶层,暖气开的很足但是里面十分闷热,幸亏孩子们只是在这里呆一节课时间,呆时间长了真的很难受。
开始的时候只是在前台工作,管事的人叫拿一个坏的体温枪给孩子测额温,但是枪一直都是坏的,被要求装摸做样的测温度,家长问就说正常就ok了。
来上课的小孩子很多,滑梯,装满小球的池子根本不可能总是消毒,孩子都很小,在里面排便的事情基本上每天都会发生,有的家长素质也比较低会抱着孩子在垃圾桶或者洗手池里尿尿。
观察过几次课,好像也就是幼教老师带着孩子做那些幼儿园小班做的事情,不过好像要求家长参与。
两岸也是从台湾来的,感觉台湾人就是喜欢用这些教育理念哄不差钱的家长,商业气息浓厚,服务不真诚。
综上,真的讨厌这种早教机构。最大的用处可能是满足家长的虚荣心。看到很多同行回答,不由得也想来插一句。
如很多答客所言,早教重要,早教中心未必重要。
深以为然。原因如下:
其一。最根本原因,在中国这个浮躁的大染缸里,早教机构良莠不齐,绝大多说是商业投资的产物,而非心怀使命的教育机构。所以绝对大多数早教中心并不合格。
他们的管理者、创始人,根本不理解什么是早教,如何给孩子给家长传达早期教育的理念和知识。
对他们来说,开一家早教中心,只是因为赚钱。
找找货源通有关早教创业的问题,就能明白,这就是中国早教市场的现状。
一个蒙特梭利,成了很多机构中的无上宝典,殊不知蒙特梭利是因何诞生?国外蒙氏教学的发展,国内又有几家机构真的跟上了?
一个闪卡,也成了高端尊贵的幼儿教学法?
这些商人们,真的好好去研究过早期教育,真的想要干好这个事业吗?
其二。中国民众认知中对早教行业从业者(尤其幼师)的鄙视,导致孩子们的领路人绝大部分都是应试独木桥上的弱者。这从幼师行业的从业门槛,以及主流幼师届的学历构成即可看出。
我所运作的机构主张创意教育,这是一种来自韩国的教学方式。韩国用了二十年时间成为世界级时尚大国,与韩国政府对孩子们的创意教育重视离不开,这是外话。
在我们拿到的韩国教案上,每一堂课的教案,只有一个主题,几个引导的注意点,再没有任何其他详细的文字内容。因为在韩国,幼师的从业者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甚至还有硕士的学历。注意,这个从业者是一线教师,而不是背后的管理者。
严格来说,创意是没有标准和要求的,创意教育的教学,重点在于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的想象,这种想象力的发展,将孩子的视界变得更加五彩斑斓,这是创意教育的核心。
然而这种教案在中国根本没有办法实行,因为中国的幼师根本用不了这种教案。我们必须要把韩国的原版教案不停进行丰富,我们需要增加很多的示例图片,我们需要对教案中的引导明确要求。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必须要淘汰掉很大一部分的幼师。对于很多幼师来说,这种课还是太难上了,要这样动脑子,这哪有幼儿园带孩子轻松啊!
是的,这就是绝大多数早教中心所用师资的现状。
虽然学历不能绝对说明问题,但是从整理上来说,这就是现状。

逐利的商人+过不了独木桥的弱者组成的阵容,这样的品质造成的早教中心,确实很难让人信任。

然而,我始终认为幼儿早期教育是塑造一个人性格、习惯的黄金时期,甚至是一生唯一时期。今后将花费一二十年致力于应试教育,除了特殊机遇和事件,基本这个人的性格、习惯就此成形。
所以早期教育者才是真正的灵魂塑造师。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良的善,而是”善于学习、善于模高档“,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他所接受的任何信息,都影响着孩子自身人格、性格的塑造。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需要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是去模高档也好,去探索也好,去总结也好,这些信息都会成为影响他人生的重要参数。
在这个过程中,仅有”家“,仅有”父母“,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更多的元素来让他接触,让他获取更多的信息。
早期教育正是针对这种特性所进行的教育。
我认为:
1、好的早教中心应有自身的理念。她很明确自己提供给孩子的是怎样的教育,或者说她很明确自己传达的是怎样的信息,她在保持自身商业属性的时候必须明白自己还是一个教育行业从业者,她有她的社会使命存在。她明白自己所给孩子树立的是怎样的一种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她明白自己所操作、执行的课程、活动,她的出发点是什么,效果是什么。
倡导亲子陪伴的,必定有很多围绕此主题的行为,即使商业行为,也围绕亲子陪伴。倡导感统训练的,也不该将感统训练当作是“帮助爱静的孩子运动一下”的灵药。更不能为了商业价值,使用根本不适合普通大众的“治疗性”、“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作为大众教学方法。
2、好的早教中心应使用拥有共同理念、素质的幼师作为教师。有爱心、有耐心、多才多艺,是普通幼儿园老师的基本要求。但是作为一个早教中心的教师,我认为除了这些幼师的基本要求之外,她自身就应该是一个积极、健康、优秀的人,她应该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她需要形成自己的一套幼儿教学方式,她不能有明显的坏习惯。如果她有足够多的阅历和经验,她还能及时发现家长与孩子相处过程的不合适的地方,并且提供一些正确的简介帮助家长。当然,她最好还有自己的孩子。
这才是一个优秀的早教中心所应该具有的早教老师。
3、面对中国市场习惯,好的早教中心还应该有卫生、整洁、安全、宽敞、方便的场地环境(以上形容词有先后)。
4、如果可能,一个好的早教中心还应该成为孩子发展的平台,她将帮助家长和孩子去接触更多元素。无论是职业体验,还是丰富的亲子旅游。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家长(或者说指导家长)为孩子提供更好的亲子教育。

事实上,这种要求本身就太高,尤其是对优秀的早教老师的要求,在国内,几乎不能实现。在中国早教界,名将易得,精兵难求。一个有理念的,有行业抱负的创业者或者机构运营者很多,但是甘居一线教师队伍的这样的一个优秀教师,却太难寻找。或者能找到1个,但是第2个呢?
毕竟面对创业大潮,要开起一家属于自己的早教中心这么简单,何必委屈自己做一个小小老师呢?

不得不说一下韩国的幼教圈。为什么韩国的幼师质量就会高呢?一方面是全民教育普及的关系。但是最根本的却是就业环境太差导致。在韩国,一个妈妈回家生孩子,带上两年孩子,可能就没地方可以回去了,于是一堆堆的本科生四处寻找机会。作为一名早教老师,工作时间自由(他们的模式也与国内有所不同),相对稳定,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成为一名早教老师就成了这些妈妈们的首选工作。本身素质就较高,而且自己有孩子。这些人成为早教老师自然彻底拉高了这个行业的整体水平。

说了很多。
综上,早教重要,而且非常重要。
但是早教中心,本来也应该很重要,但是国内的早教中心,让这个重要打上了引号。
早教中心到底对宝宝帮助有多大,要看你的眼睛,看你的缘分,看你能不能遇到这种真的好的早教中心了。

================================
170301文末补充。
说实话在货源通回答问题,从来没考虑过评论的问题。
这是私人号,纯粹个人兴趣。
我在货源通回答问题,或许能帮助一些或许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也曾在货源通上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我分享我所知道的“知识”(不知道是否能称之为知识,虽然我觉得应该是,所以打引号)。
没人赞,没人评论,我还是会分享我知道的,这是这些年我从互联网上获取之后应该还给互联网的。
若是此文侵犯到某些商人利益了,那我也只能说抱歉了,商人做教育,还是得有点底线吧。

花2万上一年早教,就能买回来你想要的那个机灵、勇敢、多才多艺的孩子吗?

小怪兽奶奶和家里人聊了个天,回来问我:“小怪兽要上早教吗?怪兽小姑姑说她家儿子早教上晚了,现在觉得孩子发育比不上别人……早教都教什么啊?”

小怪兽的姑姑,说起来也是心灵手巧的聪慧姑娘,和姑父俩人在首都也拼出了现在的好生活。不过,她家里的娃娃上小学之前一直都是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着,现在上了小学了,接到北京,才几个月光景,怪兽姑姑和姑父发觉孩子功课不够好,就让小姑姑全职在家辅导。

可是这种长期以来的养育方式,把孩子的问题(姑且称作问题吧)归结于”没有参加早教“,是不是有失偏颇?


什么是早教

市面上的早教机构,叫得上名字的林林总总也有十几家,地方性的、家庭办的更是不计其数,每节课的价格不菲,有的甚至达到五六百元,知名的美式早教MJM一年下来也要小两万。即便如此,家长们还是趋之若鹜。怪兽妈陆陆续续考察、试听了几家知名早教机构的课程,也自己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体会。

到底什么是早教?

早教,是“早期教育”的简称,并不单纯指知识的教育,包含对孩子知识、思维、心理、身体各方面的综合早期训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曾说:“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应该把早期儿童教育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并在法律、政策、项目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重视。”毋庸置疑,早期教育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但是,“早期教育”就是市面上的“早教”班吗?难道,只有上了早教班,才算是接受了早期教育?

早教≠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每周2小时的课程,而是贯穿孩子3岁内每一天里,来自身边每一个人、每一处事物带给孩子的多样认知,最主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过程。在“教”之外,更多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育”。


父母想要什么?

  • 浸润英语语境
  • 得到艺术熏陶
  • 学习阅读经典绘本
  • 建立一种亲密的亲子关系,建立安全感
  • 孩子和同龄的孩子能够有更多的交流沟通
  • 想要孩子能够有良好的专注力
  • 想要孩子能够培养好规则感,更顺利过渡进入幼儿园
  • ……

老王家的孩子活泼好动,老李家的孩子开朗爱叫人,老张家的孩子能谈会唱……为啥我家孩子安静内向没才艺?……肯定是因为没给他上早教班!

老王有空就带孩子到户外接触自然,老李喜欢跟孩子对话,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人,老张自己就是钢琴十级……孩子们的可爱,一方面是天性使然,一方面是父母培养和家庭熏陶,早教,只是父母教育的辅助手段,它所代表的并不是给孩子更高质量的教育,更多的是父母对教育重视态度的一个体现。而跟孩子玩两分钟就开始刷手机的父母,却只看到了他们刚好都报了的早教班。

花2万上一年早教,就能买回来你想要的那个机灵、勇敢、多才多艺的孩子吗?

即使花上20万,早教班也给不了孩子一双有耐心、会陪伴的父母。

要重点提一下的是,很多家长,包括怪兽妈自己,报早教班最主要的目的还真不是想让孩子学什么知识技能,而是想让孩子初步开始适应社交,有时间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玩。可我去体验了几次早教课发现,即使是同一个阶段的同一个班次,每次来上课的人都不一样,孩子对陌生人会有警惕,保持距离,各自为政,形不成一个固定的朋友圈,也自然没有情感上的启发和交流。

况且,即使是同小区里熟识的孩子之间,在2岁左右的年龄段,宝宝对同龄人的兴趣不大,他们更喜欢跟着大人,去学习那些新奇的事物。心理学也认为,2岁前的孩子并不需要太多的社交,他们更需要是固定的家庭成员带来的安全感,作为日后正常社交的基础

在公众号文为这一part找配图时,翻遍各大搜索引擎、图库,都没有找到一张3岁以下小朋友们互动的图片。


早教中心教什么?

教什么?

所有的早教机构都宣称自己关注孩子“体能、智能、心理能力”的三维平衡发展,具体的课程内容,见图:

上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几种早教课程,根据我考察过MJM、JBB、XAY的经验,其他机构的课程也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对认知、运动、音乐和美术的训练。搭眼看去内容满满的课程内容,可细了解下来,对于3岁以内的课程,似乎并没有哪一课是必须要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宣传广告里高大上的“绘画造型与构图、雕塑、建筑、演奏、即兴舞蹈”,只有在你付钱后才能得知,那都是4~6岁孩子的课程,已经不属于“早教”的范畴了。

识物:区分蔬菜水果,小婴儿不可能一次学习太多种,最多一节课下来能够区分苹果和香蕉已经不错了,也还要靠家长回家后多找机会询问,加深记忆。而且,蔬菜水果,咱们家里有的是啊。

音乐:听到动听的音乐“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本就是人类愉悦情感的自然流露,根本不用谁教,而那些需要特意指导的炫酷舞步,也不可能出现在早期教育的课程中。

肢体:而模高档,更是一岁左右婴儿最乐此不疲的事了,家里有娃的妈妈都知道,你擦地,娃看到了也要拿一块手帕在地上蹭个没完,你踢踢腿,他也要扶着沙发抬抬小腿,这样对成年个体行为的模高档是动物获取生存能力的必经阶段,就像小鸡学着母鸡刨开土层找虫吃一样,可见过小鸡仔也上早教班?

至于精细动作和大运动,孩子喜欢吃饭时捏起掉在桌上的饭粒、喜欢从躺着的爸爸身上爬过去,却未必喜欢去捏老师放在他面前的小球,去爬那个又冷又硬又不会回应他的器具。

最让怪兽妈抗拒的是类似“学习在规定的范围内涂色”这样的美术课,孩子纯净自由的想象力里,有着无限的可能,父母还没有学会如何给他空间发挥天马行空的创意,先把孩子放进了“规定的范围”,过上几年,又打算花多少钱去学“创新”呢

怪兽妈表姐家的小毛豆3岁多了,上幼儿园没几天,老师欣喜地给我表姐打了电话,她说,美术课上,老师告诉小朋友们把画面上天空的部分涂满蓝色,但云朵的地方不要涂,老师会帮小朋友画云朵。小毛豆的作业里,天空没有蓝色,也没有云朵的位置,而是画了五颜六色的“花”,老师说这样就没办法画云了哦!毛豆说,我不要云朵呀,天上都是花,好看!表姐说,前两年看着毛豆每天在外面疯玩,在草地上打滚,也犹豫过是不是报个班“规矩规矩”这个家伙,现在想来,真是庆幸。


怎么教

有人说是啊,这些事我们在家也能做,但人家老师教得好啊。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认识苹果。”教案上列得清楚,苹果、葡萄、西瓜……一切都是“套路”,谁管你家的宝宝喜不喜欢,反正又红又圆的就是苹果。

而生活中的场景是,小怪兽走到了水果店门口,看见里面花花绿绿的很好玩,扯着我进去了就不出来,点着大柚子一直看我,而我要一次又一次地回应他的询问,说上十几遍“柚子”。他自己觉得记住了,就会拉我去看下一种水果。这样每天都要拉我去水果店,认识几种水果,回了家再看到绘本里的水果,他会有“恍然大悟”的笑容。

以上两种教法,被动灌输 vs 主动学习,相信聪明的父母都能得出判断。


谁来教

教不教得好,还要看是谁来教。

4个月~3岁是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期,是我们和宝宝建立亲子依恋感最好的时机,时间段刚好和早教期重合了。

安全感是生命的底色,所以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存在状态。而且,脑神经学家一再强调:大脑也需要足够安全的环境,它才能去思考。因为大脑最感兴趣的,不是学习,而是生存,它是为了生存才去学习的。

所以,要养育出一个拥有健康人格和聪明大脑的孩子,安全感的构建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孩子生命的头三年里,能够给孩子最大安全感的,是爸爸妈妈,不是陌生的早教机构里陌生的老师

在安全、放松的状态下,孩子能敏锐地感受外界的刺激,积极、专注地做出反应,这种对大脑的刺激才是早教需要的

怪兽妈还到各大招聘网站上搜索了一下早教机构的招聘信息,早教老师,对学历的要求大多数是大专,部分是中专,只有极少数是本科。怪兽妈没有学历歧视,没有学历歧视,没有学历歧视,只是觉得,大中专毕业生能够掌握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凭着绝大多数父母的能力,加上对孩子绝对的爱和责任心,做到的绝不会比机构老师差。


完胜早教班的几种亲子游戏

攀爬 好动的宝宝都喜欢爬上爬下,早教中心的各种攀爬器具几乎都可以在家中自制。比如堆起来的被子山,踮起脚才能上去的沙发和床,阳台或浴室里的升降/固定衣架,窗子上的安全护栏,都可以让宝宝试着爬一爬,家长只要做好保护,就能让宝宝在攀爬中学习大肌肉的控制、肢体的空间知觉、锻炼平衡能力。

律动 放一首节奏明快的儿歌,跟着节拍示范者妞妞腰、拍拍手、踢踢腿,宝宝看到你做这些大幅度动作会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开心地模高档,为肢体协调打下基础,久而久之也能培养“乐感”。

钓鱼玩具/积木 带磁铁的钓鱼玩具简直是学习精细动作和培养专注力的大杀器!色彩丰富吸引注意,需要稍稍努力才能“钓”到的小鱼,加上家长的共同参与和鼓励,宝宝总是能玩上半天。积木的效果类似,不过要注意对宝宝要求适当,2岁宝宝能够搭起2~3块,已经是很棒的啦!

挠痒痒 轻轻地挠宝宝几下痒,宝宝总是会咯咯地笑,也是体会亲子间欢乐的好游戏。多玩几次,宝宝也能学着呵爸爸妈妈的痒,看见宝宝想要逗你笑的神情,就是在告诉你他有多爱你。


到底要不要去?

怪兽妈是理工女,多年的科研思维告诉我,不在同一基准水平上的比较都是耍流氓。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有各自的颜色、形状、香气,一个上过早教班的孩子是机灵可爱的,而这个孩子如果不去早教班,是一样机灵可爱还是会发展成木讷寡言的呢?因为不可能有这个孩子的完全复制品作为参照,我们永远无法得到答案。可以肯定的是,“上早教班”这个行为,有形无形中会放大孩子的优点。

今天写了这篇文,并不是否定早教班,早教班的课程,对孩子有一定益处,而父母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那么早教班不是一个必选项。

部分现实情况下,早教班还是非常好的育儿选择,包括:

  1. 父母实在没有时间。有的父母确实忙于工作,早出晚归,想陪陪孩子也是有心无力,那么早教班就是很好的替代,能给孩子提供更多样化的活动和更丰富的刺激,毕竟老人或者保姆带娃,左不过每天在家里翻翻绘本,小区、公园推车子走一走,很多时候怕孩子受伤甚至脚不沾地,不是抱着就是放在推车里,孩子的活动贫乏得很。
  2. 缓解全职妈妈的疲劳。全职妈妈们并不缺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但一个成年人24小时对着小婴儿,时间久了,难免疲劳、烦躁,这时候送到早教班里,暂时缓解一下长时间带娃的焦虑,家长也能松一口气,也不必为了“没有好好陪孩子”而愧疚。
  3. 入学择校所迫。还有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在上海,一些入学竞争激烈的幼儿园挑选孩子时,在比较了户口、家庭成员、父母工作和身材之外,如果符合条件的孩子还是太多,就要优先录取有过早教经历的小朋友。那么如果为孩子以后入园做准备,也需要报名。


怪兽妈的心里话

我对小怪兽要不要上早教的犹豫,开始于他8个月的时候,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进入早教班。那时候我对早教班态度摇摆,到了小怪兽13个月,我开始考察。当小怪兽进了某知名美式早教机构的活动室,多种多样的器具,丰富多彩的颜色的确吸引人,很多小朋友都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在小单杠上尝试引体向上,小怪兽也玩了一下很开心。但我知道,他上个月在舅舅家阳台的升降衣架上玩得更开心。

在小怪兽以后的成长里,我大概也不能免俗,会给他报名兴趣班、课外辅导,但现在,不会送他去早教。相信我和娃爹每天尽可能多的高质量陪伴就是最好的早教,何况,小怪兽现在的发展良好,活泼开心,和他一起玩的时间里,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转载


以下广告 ̄ω ̄=

这是一个妈妈的温柔怀抱,这是一个妻子的细语绵绵,这是一个医学相关从业者的科普小黑板~

公众号:温柔怀抱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娃九个多月还是十个月那会带她去试听一节金宝贝的经历,不吐不快。

一节育乐课,场地里有很多大型教具,刚带娃进去的时侯我是高兴的,有很多翻上爬下的东西可以给她玩,应该会很开心。

我把娃放在滑梯上,她坐在下面先静静的观察——她的习惯如此,到新的场景会先观察,然后再决定怎么行动。这时,一个老师走过来,直接开始逗娃说,来呀,爬上来,快爬,来看老师手在哪哦,快点爬上来哦。娃抬头继续观察那个老师:一个没见过的面孔在说一些话,她在干嘛?

老师见她没有按自已的意愿向上爬,就敲了两下滑梯说,这样不行,你们得让她爬,大运动很重要blabla(以下是好几百字的宣传语),结论是要多带她来上课,要多采用手段让她去爬那个滑梯,这样她就能早点会爬,说完走了。我内心呵呵了一下,娃早在两三个月前就会爬了,你们所谓的老师在“教学前”难道不应该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发展现状么?更何况,孩子的发展都是自然的过程,早一个月爬晚一个月爬有什么区别?金宝贝敢情是把孩子能不能爬当kpi吗?难怪销售一直宣传“上我们课的宝宝都爬得早”简直吐槽不能……

然后老师去“指导”别的宝宝了。没有了外力的干扰,我娃也熟悉了那个滑梯,自己开始很欢腾的爬上爬下。

没high多久,开始上课。老师喊家长们把所有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强制中断,抱宝宝去一块空地围成一圈坐着,听老师唱歌。当然咯,被中断活动的宝宝肯定有不高兴的,各种不满的抗议声此起彼伏。我们也把正high着爬上爬下的娃从滑梯上抱下来,跟所有娃一起围成一个圈。第一次上体验课的几个宝宝都想爬来爬去,触碰自已感兴趣的东西。然后一直被老师说“宝宝不可以乱动哦,家长请把宝宝们都抱好,不要动”。然后我们几个家长只好拼尽全力的按住一直想爬进圈圈的娃,那些一直上着早教课的孩子都乖乖的坐在圈圈里面,跟着老师们做着要求的动作,整齐划一。

9-10个月的宝宝,整整齐齐的在原地坐着,完全不去探索,长达快十分钟,你们真的认为这是好事?

之后的自由活动中,娃对里面一个跷跷板产生了兴趣,正在和我玩的哈哈大笑。老师又来了,直接打断,说,宝宝爸爸抱着宝宝去那边参与一下social活动吧。娃爹脸皮薄,听了老师的话就抱起过去了,娃特别不高兴,一直惦记着跷跷板,头不停的转过去抗议,挣扎想爬过去回去玩,老师见状就一直当着我们和娃评论“娃不爱social这可不好,要来多上我们的课发展她的社交能力blablablabla”又是洋洋洒洒的好几百字论证社交决定情商blabla。我也是服了气了。两岁以下的娃,你谈什么social?读过育儿书吗?……两岁以下都是把小朋友当玩具的阶段,根本还没有对同龄人的兴趣。无知不可怕,拿无知去乱教就真是太可怕了。更何况随意打断小朋友的活动害处多大这不用我多说吧,你的目的只在于拽概念来推销你的课程吧,可惜我们就反感这一套。

中间无数槽点我也懒得说了,再说说最后一个记忆尤新的槽点。

有一个环节是老师组织小朋友们一起推一个很大的圆柱很慢的向前走。娃第一次参与这个活动,超级开心,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推着圆柱向前走。正兴高采烈的时侯呢,老师又来了,见状马上喊:“宝宝才九个多月,快抱起来!!!不要让小孩太早去走!”我们试图说,没关系,让她走吧,她自己在家经常扶走。该老师根本不听,继续大喊着快点抱起来,你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娃不能走太早!要多爬不要走!然后以专家的姿态指导我们“走早了不好!”这样的理论,期间拽出了一堆生砌的流行词,一听就像是培训ppt上背下来的,文理都还不怎么通。

怕跟老师争执影响其它同学上课,我们又只好把正兴高采烈的娃抱起来了,拼命挣扎想下地,不明白为什么被死死抱着不让下去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推圆柱,大哭。

大人强行扶走,是不好。

娃自己扶走,你阻止人家干嘛????


从此金宝贝一生黑。

我是全职太太,一岁女孩朵朵的妈妈。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以便各位权衡。(为避免广告嫌疑,不说机构名字,图片也不贴了,否则一眼就看出来是哪里了。)

在上海,目前非游泳类的商业早教机构的费用在每节课150-250之间,而且必须一次买几十节课,一个课程包需花费数万。虽然每个区都有公立的早教机构,但是区级的育儿指导中心要抽签且中签率极低,而街道级别的宝宝乐要排队,我们已经排到了两年后。所以我还是选择先去商业早教机构试听,决定是否有必要报名。

朵朵六个月时,我去了离家最近的美式早教机构试听,上了一节育乐课,即家长带领宝宝做各种亲子游戏和利用设施锻炼运动能力。老师上课很有感染力,顾问(他们称为“成长伙伴”)的言谈举止也非常专业,育儿知识丰富,让我印象不错。硬件环境我也比较满意。大人进门要换统一的袜子;所有设施都是木制或者软PU皮制成,避免撞伤;地面是防滑材料,上完课马上有几个阿姨进来跪在地上擦地和消毒玩具;卫生间也没有异味。

但是我没有马上买课,觉得六个月的宝宝什么也不懂,等到一岁后再考虑也不迟;而且我觉得自己平时经常学习育儿知识,也有时间陪宝宝玩,没必要花数万元上早教班。顾问说早教越早开始越好,我也当作是卖课的说辞,不以为意。

于是顾问抛出了杀手锏——买课后可以先免费玩里面的设施,等到我想让宝宝上课了,再开始上也可以。我心动了,毕竟机构里的设施看上去非常高大上,像乐高积木一样可以自由拼插组合,每两周就会变成一套崭新的设施,宝宝永远不会玩厌。早教机构的环境比外面的游乐场安全和干净,离家近,家长综合素质也高。于是我在犹豫了一个月以后终于咬牙买了96节课,花费两万余元。宝宝前六个月可以免费上课,但是我不知道,很遗憾地错过了。

我们每周上一节音乐课,育乐课也偶尔会上。音乐课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听音乐,而是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亲子互动,一节45分钟的课有13个游戏环节。音乐风格有二十几种,每三周换一次。老师唱歌像百灵鸟一样悦耳,虽然英语发音并不是最标准,但是我觉得影响不大,关键是要有乐感,会调动气氛。

育乐课也有很多环节,先是大家围在一起做亲子游戏;然后在各种设施上分散自由活动培养运动能力,老师对孩子的表现做点评;最后又集合,做另一套亲子游戏。我预算有限,所以上音乐课为主。另外还有艺术课和环球宝贝课程,朵朵太小了,这些课还不能上。

一开始,我没有期望一周上一节唱歌跳舞做游戏的课能有什么样的效果。但是开始上课以后,我发现其实早教课教的是家长——让家长学会如何高效地陪孩子玩,在玩耍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

我以前是一个比较缺乏游戏力的人,面对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常常觉得陪玩很无聊;但是我把老师教的技巧运用到家中后,自己也慢慢成了一个会玩的人。实在想不到应该玩什么,把老师上课的内容重复一遍就可以逗得朵朵哈哈大笑兴致盎然。这些技巧对非幼教行业的新手爸妈还是很有帮助的,比单纯地看游戏书更形象。比如说朵朵不肯让人碰她的脸,所以我给她擦嘴像杀猪一样费劲。但是老师教了我一个好方法:像弹钢琴一样从胸口往下巴的方向一路触碰上去,一边发出怪声,朵朵不仅不反抗,还会哈哈笑,这样脸就顺便擦干净了。这样的小技巧每周都能学到一些。

在上课过程中,老师除了唱歌和引导家长孩子互动,也会对孩子的表现做实时点评,提醒一些家长没有注意的细节。比如说家长会以为小宝宝对音乐没有反应,但是老师却能注意到他在听到某个音的时候表情突然变了,或者悄悄做出了打拍子的举动;又比如说孩子上课过程中跑走了,很多家长就会把他们抓回来按住甚至怒斥。但是老师会建议家长不要去抓孩子,而是紧跟着他们,允许他们走神一会儿。如果孩子回头看老师,就询问他们要不要回去继续听课,然后拉着他的手回到老师身边。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少听几分钟的损失远远不及当众给他们难堪带来的伤害。我认可这种尊重幼儿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特点的教育方式。(当然大一点的孩子就更容易引导了)

还有一个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孩子抢玩具。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老师会引导孩子自行处理上课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篇幅所限,以后有机会我会详细分享。

另外,每个月我都会参加他们举办的现场育儿讲座和专家微课,我觉得获益匪浅。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有一次老师让家长来扮演孩子,然后让其他家长七嘴八舌地对他们说一些不恰当的批评,比如“再不乖我就不要你了”、“你这么那么笨”。扮演孩子的家长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后,他的表情简直要哭了。上完这堂课的家长纷纷表示会将心比心,不会再对着孩子吼叫,而是进行正面管教。老师又举例说明,比如说孩子在上课时抢走了老师的水桶,家长不应该斥责他捣乱,而是应该弯下腰问:“XX,你可以帮老师把水桶放到那里去吗?”很多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孩子本来就是想帮老师做事,只是他不会表达。

在上了几个月的课之后,朵朵也有了收获。她一开始非常胆小拘谨,抱着我战战兢兢地望着老师,甚至容易受刺激哭泣;但是现在她就能放开一起嗨了,甚至懂得配合和反馈。现在朵朵的乐感很好,在家也会随着音乐节奏舞动和拍手。

除了上课,我们平时也带朵朵去玩设施,锻炼她的大运动能力。她因为经常锻炼,爬起各种障碍物像猴子一样灵活,十一个月就会走路了。在玩耍期间我仔细观察了其他家长,发现绝大多数家长都彬彬有礼,擅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教育孩子,有的简直就是育儿教科书典范。英语流利的家长也很多,甚至有爷爷奶奶和宝宝用英语沟通。注重教育的人,自身素质不会差,所以这里对我和朵朵来说,也是个很好的社交圈。

我还观察了工作人员的素质。所有前台、老师和顾问都永远带着灿烂的笑容,对每一个宝宝热情招呼,并非礼仪小姐那种皮笑肉不笑,而是可以看出他们是真心喜欢孩子。无论家长有什么育儿方面的问题,他们都会耐心解答,也会在没有工作的时候陪孩子们玩。

这些优点都没有让我决定写文章表扬他们,毕竟我有可能被骂成托。直到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他们的好感倍增,决定冒着被怀疑是软文的嫌疑写这篇文章。

两周前我在机构门口看到朵朵的同学被保姆拖拽和打骂,我立刻发了朋友圈声讨,并打算联系孩子母亲。我的顾问看到了马上主动联系我,问了孩子的名字然后安排同事通知了孩子家长,避免我遭到可能的报复,还一直感谢我提供信息。我觉得他们做得非常棒,甚至想,如果以后朵朵幼儿园的老师都是这样负责该多好。

说了那么多早教机构的优点,不得不说一下缺点。我去的这家店开了十年,生意兴旺,所以店里人满为患,周末空气很不好,尤其是冬天开地暖以后。虽然门口有人量体温,但是无法避免病毒的传播。虽然生病是小朋友们离开家庭踏入社会的必经过程,但是相比进了幼儿园才生病的幼儿,小宝宝生病更危险,照料起来也更难,家长一定要权衡。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贵,一节45分钟的课要220左右。但是我自嘲:贵是我的缺点,不是他们的。看到光荣榜上有些壕娃一年上近两百节课,我心理落差还是有点大。

那么,是不是不上早教课,或者上得没壕们那么多,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呢?

首先早教不等于上早教课,早教绝对是必要的,但是自己在家也可以完成。我订了巧虎台湾版在家早教。另外就是坚持从小和朵朵多说话,每天进行亲子阅读,唱歌给朵朵听。如果天气好,我就带朵朵去不同的场所感受世界的五彩缤纷,刺激她的大脑发育。

上早教课无非是一种省事高效的方式,让很多同龄的宝宝聚集在一起,按照该年龄段的特点因材施教。家长如果选择在家自行早教,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家长必须积极学习育儿知识,把握宝宝的敏感期进行重点刺激,更重要的是每天耐心陪伴互动。最后,要设法让宝宝多认识多接触同龄人,培养社交能力。如果家长自己可以创造这些条件,那可以省一大笔钱。这其实就是去学校上学和自学的区别。自学可以成才,但是听老师上课效率更高。

当然,如果忽略经济因素,去靠谱的早教机构长期上课肯定是锦上添花的。而不用心陪伴孩子的家长,花再多钱上早教课也是浪费时间浪费钱。我在机构里看到过把孩子丢给保姆,自己玩手机的父母,也有当众对孩子吼叫,甚至当着孩子面骂孩子外婆的母亲。我不可怜这些人的钱包,而是心疼孩子。另外,一定要定时上课,反复刺激孩子的大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有用的。

综上所述,上不上早教课,是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但是不管上不上课,父母都要用心陪伴自己的孩子,并在生活的点滴中做好榜样,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孩子就是自己的镜子。不要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记得,父母不肯用心,你的孩子才是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

给大家看下早教机构的人都什么逻辑水平,就这脑回路的,还帮咱们教育孩子?还讲什么教育方法理论,哈哈了。

2018年私信怼我,今天都2019年10月13日了,还没翻篇呢,继续私信怼。可笑不?

我再说一遍我不是早教同行,我在孕期教育中心做讲师,有一些早教机构想帮推加我微信很正常吧,当然你可以报复性炮轰孕期教育没有用骗人,无所谓,孕教中心不是我开的。随便轰。


————看完奇葩在看原答案————

洋大人本土的早教也不咋地啊,孩子这个难受哭嚎的状态和遭罪似的,能开心的激发大脑发育吗,有助于安全感建设吗?(视频来自票圈,侵删)

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15375393808908288

各位上过早教的家长请别再跟我叨叨“可是我们家宝宝是为了xxx原因才去上早教啊,我们的早教根本不是你说的这样吧啦吧啦”您们是急着证明自己是阅读理解有问题的一群人吗,引你们去热评冷静一下,再说了不需要向我解释,又不是我孩子。。。。

——————————

有些人混淆了【早教】和【早教中心】的概念,我认为,科学的早教是有益于孩子生长发育的。但是!早教中心并不完全等同于【科学早教】的集结,这个行业还是鱼龙混杂水很混,而且没有一套监管的。所以,结论是——早教中心并不一定对孩子成长帮助很大。

————————二次分割——————

上早教课的家庭一定要先系统的学习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再慎重选择!

也许你看完第一段就恼了,“不就是因为我们家长不行,我才选择早教的吗”,其实不然,选择早教的家庭,是想让孩子在人生起点,更系统的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让孩子不跑偏。假如做家长的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才是“不跑偏”,那你早教的钱就是用来买照片发朋友圈的,对孩子的益处不大


那什么样的早教课属于坑爹不能选呢???

第一,0-2岁的孩子能力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强,除了极少数天才在此不讨论。比如很多早教中心会宣称让0-2岁的孩子培养社交能力,并忽悠你三岁不到的孩子不社交是不正常的需要纠正,目的是引起你极大的恐慌(此处省略2万字,不了解的自己翻书本)。另外让0-2岁的孩子学画画手工,你咋不让0-2岁孩子练长跑举重呢??对于0-2岁的孩子,给ta一只毛笔他可能放嘴里尝尝/放头上戳戳/地上踩踩/桌子上滚滚等等等等/孩子在这个阶段把任何东西都要用各种方法体验一下而且乐此不疲,这是一种新生人类对未知领域探索,这时候老师要求ta笔是用来涂的而且要1234有步骤的涂,这是残忍的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探索力,简直就是花钱反智。

第二,到底是忙活家长还是忙活孩子,怎么忙活。很多早教机构会让十几个家长一堂课,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家长跟着老师嗷嗷喊着英语,老师一个比一个亢奋,一帮家长托着孩子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和跳大神似的,一节课忙的家长团团转。美其名曰高质量亲子陪伴、刺激大脑锻炼语言能力。实际上一岁以下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给出一个不吵闹的,感官(视觉听觉和触觉)比较新奇的环境,让孩子自由爬行探索,大人说话也不要太吵闹,应当轻声细语,环境音乐应该柔和优美,大人尽量遵从孩子,孩子难受害怕哭闹的一定要马上带离安抚(低龄的孩子建设安全感重要重要重要!!重复一万次重要),不要硬坚持,更不要安排孩子这会玩这个下一个阶段必须玩那个。

评论里有早教从业者表示应该让孩子在嘈杂吵闹里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嗯,也就说为了适应食品添加剂问题,应该先给孩子吃毒?先啃块吊白块吗?

第三,别中了专注力的毒。现在一提专注力简直一呼百应,专注力就像是家长的强心针,就好像家长不培养孩子就没有专注力了。我见过很多早教机构,妈耶,一岁两岁就要求孩子听老师安排,专心听课,跟着老师节奏这样那样。大人觉得这是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其实大错特错,这种低龄儿童培养“专心听课”实际上是让孩子“放弃自我专注,培养迎合能力”,培养一个孩子专注力并不难,但是破坏一个孩子专注力往往是家长太用力。只有在低龄的时候能专注玩自己的坐的住,长大了才能专注的听课或者写作业干自己的事。但是低龄的时候玩的东西一定要孩子自己选择,不能越俎代庖。

能成功避开以上三点的早教机构大概就是上及格线的早教机构。但是目前经过我的观察能排除以上三点的早教机构估计是太没花头,会开不下去的。所以家长的糊涂可以说是滋生了一个行业的歪风。

做家长的想让孩子“好”必须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去筛选教育资源,家长懒不学习,思维还停留在自己还没成年的水平,听销售一洗脑/钱一交/热闹一凑/朋友圈一发/配上销售教给你的词一套套的,就做梦孩子得到良好的启蒙了,不可能的,醒醒吧。

总之早教机构并不是孩子的第一起跑线,家长才是。

都看到这了,点个关注鼓励鼓励?

坐标上海,做了五个月的早教,主要负责的是外教助教以及音乐启蒙

本人目前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了,主要是因为考上研要继续深造,先撇开早教有没有用不说,对于我来说这五个月的早教师的经历,是我一个学生第一次如此直观的看到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就上海来看,早教这一行的供需都是非常巨大的,早些年商场里的实体店,现在大部分都转型做了食品和早教,一到寒暑假和周末,都能看到我家附近商场里的早教中心里挤满了家长和孩子。对于家长来说,步入中产的80后和70后们,疯狂的打听着哪里有好的早教中心,我们的店在市中心,最远的有从金山打电话来咨询要来加入的,被我们的店长给拒绝了。

现在上海的家长很疯狂,很多家长来听了我们一节试听课,当场就付了1W-3W不等的高额学费。眼睛也不眨一下。我也在闲暇之余和许多家长聊过天,我发现把孩子送来做早教的家长大多都是70和80后的中产家庭或者上层家庭的家长,其中也包括明星的亲戚等,这些家长们通常分为三类。

一类是盲目型

盲目型的家长不管早教有没有用,总之周围的家长都在送还在去早教,那岂有不送之理?不送,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这就像不理智的大妈们出去旅游冲进了免税店,不买?那就是亏!


第二类是焦虑型

曾经一个家长这么和我说到:“我看到XX家儿子,才上幼儿园大班就已经会自己读英语绘本,会弹钢琴,会轮滑,会骑自行车,还会演舞台剧了,我家这个我也没想让他这么出息,其实我也不想鸡血,但是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我是真的急,一起读幼儿园的XX已经会读大绘本了,我们家这个连ABCD顺序都没搞很明白,我送他来其实也不是说他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就是希望尽个做家长的责任,等小孩长大了我也可以和他说妈妈给你也送过早教。”

还有一个家长这么说:“我的孩子将来要读复旦大学,那就要去复旦附中,要去复旦附中就要去复旦附小,去复旦附小就要去去幼升小考试,幼升小考试现在可难了,不送个早教根本不可能教会的。”(这类的家长数量非常之多,也因为现在上海的幼升小考试形势莫名严峻)

这类家长往往是受到了强烈的朋辈压力,或者想得实在太远,从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似乎将来不读复旦大学孩子就废人了一样。看到其他孩子的成就,再看看自家的娃,同时自家又有那经济实力,迫于自己的焦虑感,那干脆也就送过来,尽个责任缓解一下焦虑。


第三类 目的明确型

第三类家长通常是家长是社会上层,经济条件富裕,父母且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在我接触下来,这类父母大多是研究生或者博士学历或者要不就是当代的官一代,富一代,这类家长的目的很明确,从小就给孩子走的私立学校,小学在幼儿园都在国际学校,然后就准备出国,甚至是全家移民的这一批父母。这批父母在孩子进去的闲暇之余的聊天都是什么海外投资房产这类的高端话题,唉,尽是些我从来没想过的话题。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类的父母,例如觉得早教无用类,想早教但经济情况不允许类等等,这些类型的父母,因为不会来早教中心所以我也没有接触太多。


回到正题,早教对宝宝的帮助有多大?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说有帮助,可以说出一堆理由,说没有帮助同样也可以说出一堆理由,如果硬要我做一个选择,那肯定选择是有帮助的,只是这种有帮助是有条件的,不是谁家宝宝送来都是有帮助的。有家长问过我,你是因为做了早教这一行所以才觉得早教有帮助,还是你真的觉得早教有帮助?

每当被这么问我都会想到我补课的两个孩子,一个是个初中预备班6年级的女学生,她的妈妈是菜场里卖菜的,爸爸是电力工人,两夫妻都是外来打工子女,这个女生虽然已经6年级了,但是英语单词量出其的少,一篇小学四年级水平的英语阅读,都是非常简单的词汇,她有一半的生词,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坑害,常年纠结于语法中无法自拔,不仅仅是英语如此,数学、语文都不是她的强项。同时她也没有强项与爱好,其实我觉得这些都还好都可以接受,因为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她和我说她没有梦想,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做前段时间某综艺节目出来的男星的老婆,未来爱干啥干啥,干不了就死了算了。补课之余一有时间,她一定是在刷抖音,刷微博,看综艺里的男明星门在舞台上闪闪放光的样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早教中心里上外教课到幼儿园大班的英语水平比她强。我几次和她沟通,但是都失败了,最要命的是我和她爸妈沟通,她爸妈给出的答复是只希望她上个好中专,将来有一口饭吃就行了。

这一刻我似乎可以看见一个女孩的命运已经被定格了,最让我伤心的是我在她的眼中看不见一点点这个年纪该有的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希望。


第二个孩子是一个今年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孩,妈妈在英国读了7年的本硕回国创业,爸爸是国企管理层,孩子虽然就一定点儿大,我去她家做英语伴读,让我惊讶的是,她的词汇量,一些高中词汇她都认识,而且口语连读虽然很稚嫩,但是也看得出是下过功夫的,最让我赞叹的是,她不是被逼的,她热爱阅读英语,每次读完一遍,她都要按照剧情给我自导自演一遍,还邀请我做她的配角,再或者她就要问个不停,例如为什么美人鱼有尾巴,为什么小马宝莉里的云宝还是哪个宝头上有个彩虹,为什么汪汪队的狗狗会说话之类的,总是让我觉得好笑又好玩,遇到有些绘本带音乐的,我还会给她把故事唱出来,结果她会让我唱歌七八遍,她都不嫌厌烦,然后等我走了自己在家里偷偷唱。除此之外她还爱轮滑,爱表演,爱唱歌,爱钢琴,爱音乐。当然她最不爱的就是算术,这样的孩子简直就是天使!当然这个孩子是从一岁开始爸妈就给她坚持做早教的。

第一个孩子我去了,她是苦瓜脸问我怎么又来了,第二个孩子我还没去,她就问妈妈,我什么时候再去。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我觉得到头来早教有点用,但是我为什么说早教不是适合所有孩子的呢?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家长的影响力都是最大的。


第一个孩子我相信,如果她送来了早教,那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因为家长的格局太小,视野太过于狭隘,仅仅靠一星期几次,每次一两小时的早教或者补课想要逆转这近十年来家长深深埋在孩子心理的种子,那是真的很困难。家庭才是最好的教育场所。

第二个孩子从小就是走早教出来的,之所以她会变得那么天使一般,也是因为她的父母从小对她的保护、呵护、培养、倾注是巨大的,早教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只是起到一个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本的决定性作用还是在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


那所以什么才是一个好的早教中心,一个真正好的早教中心,是教会父母如何成为更为优秀的父母的同时协助父母帮忙培育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的地方,是真心实意热爱孩子关注孩子成长的地方,这也是早教中心最该做的,而不是以单词数量、语法掌握程度、汉字掌握程度、算术能力、歌曲掌握几首这样的量化的指标去衡量一个早教中心的好坏。

现在因为早教市场的利润巨大,许多鱼龙混杂的中心把广告打的天花乱坠,把早教的功能夸的神乎其神,似乎送进去了,出来就是神童,是天才,那多半是骗人人的。除了父母本身和 早教中心 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教老师了,能不能遇到一个优秀的早教师,全看各位家长的运气了,名师难求。

还有别忘了,最重要的还是父母本身,永远别幻想着把孩子送进去,撒手不管了或者偶尔关心一下,早教中心就能给大家打造出一个天才或者神童出来。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其实很同意一点,就是如果冲着玩儿,可以去;如果冲着学东西,还是算了。


就算是很多回答说到的社交能力,其实在早教班也是提高不了的。


因为 3 岁前的孩子是「独立玩耍者」,根本就不会“和别的孩子一起有规则、有计划、深入交互地玩”。


有很多家长让孩子上早教班的目的是让孩子“有点跟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也算是对孩子社交技能的培养。


But!!!


事实上,3 岁之前的孩子,很难掌握交互性的游戏以及真正的开展社交——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到了 3 岁才要去幼儿园开始投入社交的原因。


要知道,孩子玩游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再牛逼的早教班,也改不了孩子生长规律哇!


对于 2 岁的孩子来说,同龄人游戏基本都采用「平行游戏」虽然同处一个空间,但基本上你玩你的,我玩儿我的。


随后,孩子会逐渐发展出「旁观者游戏」的能力,不少 3 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掌握这个技能,一个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旁边还有个小朋友在安安静静的看着,这就是「旁观者游戏」。


3 岁半以后,孩子们才可以开始掌握形势更加复杂的社会性游戏,并涉及更高水平的互动。


这个时候,才会有家长期待的、可以发展社交能力的「联合游戏」: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共享或者转借玩具来进行互动,尽管做着各自不同的事情,但是彼此有所交流。


同龄人游戏的最终发展阶段是「合作性的游戏」:儿童真正地开始与他人一起玩耍,轮流使用玩具,或者发起竞赛,甚至共同设计一些有规则要求的环节。


其中最经典最流行的游戏形式就是——过家家。这就是一种良好的合作性游戏。


所以说,孩子能参与什么样的同龄人社交,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不该要求低龄的孩子一定要掌握高难度的社交,这违背了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


通过早教课让孩子学社交,意义不太大。


除了「发展社交能力」的扯淡设定,还有其它 2 个特别容易让家长上套的设定。

  1. 早教提升智商?扯淡!


首先就是,智商本身就是个 out 的概念啦!


这个概念产生于 100 多年前,是个陈旧、简单、粗暴的概念。用一个数字衡量孩子的智能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人的大脑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 83% 的大脑神经突触出现于从出生到 20 多岁这个漫长的时间段。通常女性要 20 岁出头才能完成这个时间段,而男性往往用的时间会更长——大脑是人身上最晚完全成熟的器官。


所以 2 岁之前的早教班的零星干预,对于成年后的智力水准没有影响。而那些高质量的长期刺激才能真正促进大脑的发展:


比如家庭的富裕程度、日常能够接触的人和事的多样化水平、孩子自己的学习习惯、孩子本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习惯以及父母本身的受教育水平。


诚如澳大利亚儿童发展研究专家迈克尔 · C · 纳格尔所言:

目前为止,仍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超出正常范围的特殊刺激或活动能够让大脑发育到更高水平。


2. 开发右脑潜能?更扯淡!


除了智商外,早教班还惯用“右脑开发”或者“全脑开发”的噱头,说早教班可以让孩子的大脑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事实上大脑的左右半球只有能力上的些微倾向,而并没有完全割裂的分工。


认知神经科学家 John Medina 曾对现在流行的左右脑的功能区分做出过有力的讽刺:


按照左脑和右脑分工的说法,就相当于说,豪华游轮的左侧部分负责维持船在水上漂浮,而右侧部分负责让船在水面移动一样。实际上航行的过程中,这两种功能船的左侧与右侧都参与了,大脑的两个半球也同时参与人的绝大多数活动。


但的确有一些研究发现了大脑的左侧和右侧有一些倾向性,比如右脑倾向于记住事物的要点,而左脑则倾向于记住细节。纵然如此,所谓的“右脑开发”与“全脑开发”也大大的被媒体和早教中心的营销部门夸张与神化了。


说白了,我始终认为真正的早教不是教孩子,而是教家长。


你有了孩子,你知道遇事要如何跟孩子沟通吗?你知道怎么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吗?你知道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吗?


我认为,家长的相关学习,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果你同意我,欢迎你点个赞、转个载、或者看一下我在丁香妈妈做的关于早教的课程。如果不同意,你可以点反对,或者在评论区告诉我。

感谢小伙伴的提醒,链接如果无法打开,可以关注丁香妈妈公众号,从菜单进入。

早教 - 给学习型家长

如果可能,最好的早教应该是这样:1.老人不要插手太多,2.睡前能坚持给孩子读故事,3.爸爸妈妈能经常带娃出门活动,4.道德上言传身教,5.严格控制电视和电子产品的接触时间。

以上5条里有3条,都是自己惨痛的教训。

大班开始和老人分开,自己带孩子,并在一年里认认真真陪着读了300本+的书,共同做了100次+的运动。

从重度肥胖到身材慢慢趋于正常,

从一有时间就拿起电视遥控器,到最近自己能主动拿起书。

这个被家里老人定义为幼儿园班上最差的孩子,现在逐渐变得更好些,更自信了。

现在刚上一年级。没上过早教,没上兴趣班。班上同学大多字比他好看,因为有书法兴趣班。

班上有不少同学能用英语在教师节给老师送上祝福,因为有英语兴趣班。

在各种比较中保持初心确实不易。

不过,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继续去淡忘那句起跑线的话,继续陪他遨游书本,继续帮他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我孩子还小的时候我跟我父母说我会给孩子快乐教育我不会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我妈也觉得是孩子上什么培训班,小孩就是要玩,和父母在一起就行了。

现在我孩子5岁了,早教、托班一个没拉,我们家一周上6个兴趣班,除了幼小衔接我主动给他报名外,足球、画画、积木等都是孩子自己要求上的,没给他报的收还总问我咋不带他去学画画。

总有这么一群父母,看了几本书,掌握一些片面的知识,说着各种道理, 然后论证这个没用,那个没用,就从来不问问孩子,你喜不喜欢?

一方面跟自己说要尊重孩子,把自己感动的不要不要的,一方面又给孩子安排好了一切,还在那里否定这个否定那个,这就叫做零散知识导致的局限性以及高度不够。

就像蒙台梭利所说

Maria Montessori:Children's need for activities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e need for food.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

就像在《刻意练习》当中作者所提到的,神经的发育异常重要,而大脑和身体一样,都是需要锻炼的。

你总是在寻求你看的见的用处,而更多的用并不这么明显,要有足够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

原回答

-------------------------

早教中心当然有用,对孩子帮助很大,就像孩子之后的各种人生经历一样,都异常重要。


我带孩子上过一年多的早教(1.5-3岁),之后非常认可早教,开了一家早教中心

所以我以参与着以及从业者的经历来说我的看法

1、那早教到底有没有用?

有人问我上不上早教我都喜欢说的一句话是:

早教是一种你不参与你觉得就是玩没什么
但是你一旦参与进来你就会觉得非常有用的一个东西。

我可以说我了解的早教的毕业生对早教的好评率基本都在95%以上,大部分人非常认可早教的用处的。

我最初带孩子报名早教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带孩子玩玩,我最初不看好早教,所以在一次活动的时候价格比较便宜的时候就报名了,但是真的我没想到效果很好。

当然早教中心也并不是说多都是对的,很多早教水平有限,而且为了忽悠让你上早教,会给你传递非常多的错误的概念。

比如锻炼社交、锻炼智商、锻炼右脑。

不过这都是不够专业的

即使拥有这些不专业的一面,早教依旧很有用处


2、早教的分类

国内早教的课程体系基本是美式、中式、日式、蒙氏。

美式代表是金宝贝、美吉姆,音乐和大运动为主。

蒙氏代表是东方爱婴、红黄蓝各种机构。

日式代表七田真。

中式各种。

这几种除了蒙氏课程体系有非常严密的理论基础之外,其他都没有很严密的理论基础。

蒙氏的课程体系理论基础是来自于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理论,蒙台梭利的理论最著名的是敏感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大部分人并不是很了解蒙氏理论,但是其实已经接触到很多。

比如幼儿园的很多缩小版的用品,幼儿园做的一些混龄的活动,通过工作来教学,其实这些都是蒙氏的一些体现。

所以我也只说蒙氏的体系。


3、早教中心在哪些方面有用?

很多人对早教的定义是玩,这基本都是外行的说法,没上过或者根本没了解过


1)平台造就的机会:

一个幼儿自信建立的几个方面是来自于安全的亲子关系+成功的体验+正面的反馈,早教就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机会,比如早教的基本套路是自我介绍,这个很小的一件事情其实效果非常好,成功的自我介绍+老师和家长正面的反馈会让孩子越来越自信。

比如运动类课程帮助孩子锻炼自己的身体,这可以让孩子更多的体验到控制自己身体的感受,这也是为孩子提供成功的体验,所以运动能力强的孩子往往也更加自信就是因为这个。

很多时候早教机构就是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让孩子有展示的机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并且可以获得更多正面的反馈,而且是来自于家长之外的正面反馈。

2)和孩子更多的接触:

孩子2-3岁之前的确是平行游戏,就是不太喜欢和人社交的。

但是如果你带过孩子你会发现,其实2-3岁并不是不会和别人玩,他们会和别人玩但仅仅是不太会玩而已。

而早教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孩子可以在一个教室里面和其他几个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情,如果说带孩子出去玩是接触的话,那这种行为可以说是更深度的接触。

这么大的孩子虽然不怎么在一起玩,但是确会互相模高档,这是很重要的,我看过很多孩子从不敢自我介绍到敢自我介绍、从坐不下来到安静坐下来、从不分享玩具到分享玩具。

这些行为的进步不仅仅是表面这些,这些行为背后体现出来的是孩子理解了规则、沟通能力的进步。

3)善意的反馈:

一个总被善意对待的孩子也会更多的对这个世界表现出来善意,这是很现实的事情,早教可以让孩子感受更多善意的反馈,来自于父母之外的反馈,这也很重要

4)专业性:

蒙氏的课程体系其实是很专业的,并被越来越认可,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在开蒙氏班。

比如敏感期:这个是贯穿孩子整个童年的东西,可以参考张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会告诉你当孩子出现某些情况的时候你要怎么对待。

比如吸收性的心灵:为什么现在幼儿园都开始学习英语了,因为幼儿时期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

早教课程就是把这些专业的理论,通过可行的方式表现给孩子,然后来给孩子上课。

当然这当中会有很多瑕疵,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蒙氏的思想,比如蒙氏讲究混龄教育,但是呢蒙氏又讲究要切合孩子的敏感期教学,所以现在基本早教都是按照月龄来上、然后再开一个混龄班,这就是一个向现实妥协的方法,但是总体上还不错。

所以早教的专业性是有的,但这种专业性并不体现在学习知识上,而体现在锻炼能力、培养意识,当然如果仅仅指望早教中心这一会的学习,这种锻炼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引导,并且让孩子拥有一个机会去锻炼,并且让家长了解这些东西。


那我要不要上早教?

如果你上的起,上吧,值得

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可以专业到很好的理解孩子的行为,包括很多早教机构也做不到,但是往往早教机构可以做的更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父母的精力是有限的,相信带过孩子的能理解这句话吧。

就像我给孩子买了很多积木, 但是我仍旧带他去学习积木课程

就像我经常也陪孩子玩橡皮泥,但是我仍旧带他去学习黏土和画画

不光是因为我不想总陪他玩,因为我知道这么大的孩子重要的不光是搭什么,也不光是画什么,课程在我心里仅仅是一个载体,我们通过这个载体,经历了各种细小的事情,孩子得到了各种细小的反馈,这些细小 事情构建了孩子完整的人格,在我心中这是最重要的。


最后选择早教最重要的几点是什么?

很多早教不太行的

1 课程体系,我还是偏向蒙氏的体系

2 老师水平,教学水平是一方面,老师的知识很重要,体现了一家中心的价值取向

其他随意

很多父母热衷早教,有些父母却认为早教的作用被夸大了,到底早教对孩子有没有用?

在某早教中心,一位老人抱着3,4个月大的宝宝在上早教班,小宝宝“呜哇呜哇“哭闹不停,紧张的老人抱着宝宝走进走出,不知该如何是好。

孩子该上早教吗?这也是最近一些妈妈留言所关心的话题,今天幼儿说不捧不黑,用数据说话。

早教对孩子有用吗?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Craig T. Ramey与妻子Sharon L. Ramey曾经做过一项贫困儿童早教计划(Persistent Effect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n High-Risk Children and Their Mothers)。为啥针对贫困儿童?西方学者们经过调查认为,贫困家庭的儿童,由于他们的家庭环境、营养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家庭的儿童智力水平会比经济地位高的家庭的儿童稍低。

在这项早教计划中,学者们给选定的这些宝宝从婴儿期开始进行长期的强化项目和智力探索,到孩子们2岁时,他们的智商比当初跟他们差不多智商的同龄孩子高,随后7年智商仍然高出5分,受益最多的尤其是这些孩子母亲的智商为70以下。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计划是针对贫困家庭即被认为智商水平相对稍低的儿童。

所以,儿童早教对孩子的智商是有好处的。那么该让孩子参加早教吗?别着急下结论,幼儿说还有话说。

爱的环境对孩子的智商有影响吗?

儿童心理学家Skeels曾经跟踪过25名某孤儿院的智力落后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智力落后无人领养而被转到了福利机构, 没多久这25名孩子被人领养,得到了养父母的爱和家庭丰富的生活环境的刺激,结果他们的智商平均提高了29分。而当初除了那25名外的那些在孤儿院被认为智商正常的孩子,他们继续留在孤儿院,最后他们的智商降低了26分。

除了这项研究,在另一项研究中,一些智商正常的黑人儿童(黑人儿童被认为智商会比白人儿童的智商稍低)被家庭领养后,他们平均的智商提高了13分。

想起了一个孩子,她是我小时候班里的学习委员,是个聪明的小女孩,每次数学考试总是100分。后来突然有一天,小女孩的父母遇车祸双亡,小女孩不得不辍学。半年后听说小女孩连数手指头都不懂了,十只手指头数半天都数不正确,永远在8和9中徘徊。恶劣的家庭环境危害孩子的智商。

超常智商儿童的规律

另外两位儿童心理学家Snowden和Christian有过一项针对超常智商儿童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孩子有个普遍性的规律,那些超常智商的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并且这些家长都喜欢耐心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并鼓励孩子们进行智力探索。Snowden认为,家庭环境和父母陪伴更有益于儿童智力发展。

答案很清楚,早教虽然有作用,但父母陪伴和父母亲自进行的智力探索给孩子带来的收获会更多。所以,家庭早教是否会更完美?这也是幼儿说所主张的理念。

有人说,孩子早教在3岁前进行,否则会输在起跑线?

在神经学上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这回事。西方的科学家们证实,人越是学习,大脑越能产生新细胞。心理学家Stephen CeCi也认为,孩子继续学习的时间越长,智商会提高越多。那些毕业的孩子离开学校后智商每年将下降6分。总之,越学越聪慧,不存在输在起跑线。所以一个孩子参加教育,早点也不会优越多少,晚点也不会落后多少,父母们不用太着急。但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给予爱却是宜早不宜迟,并且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孩子如果远离了家庭的爱,才是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

家庭中可以进行的亲子智力探索(家庭早教)包括:

1、亲子互动,拥抱、眼神交流、挠痒痒

2、玩具

3、游戏

4、儿歌、童谣、顺口溜

5、手工

6、美术、音乐

7、古诗词、优美文章

8、想象力,诱导儿童思考和好奇心

9、绘本阅读、讲故事

……

只要跟爸妈在一起,每天都是优质的早教。

《我为什么坚定不移地劝你们不要上早教课》始发于公号【穷产阶级育儿记】

我的这个回答,也值得大家围观,大家赏个赞呗,谢谢:

在育儿过程中长辈的经验之谈有哪些误区?


天普大学心理学教授凯西(Kathy Hirsh-Pasek)在她的书里面提到过一系列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由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William Greenough设计的。William获得过APA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奖,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

William设计了三种环境给小白鼠活动。一种是一只小白鼠住在一个小笼子里;一种是一群小白鼠住在一个大笼子里;还有一种就有意思了,是一群小白鼠,住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大装置里,就是下面这个,像不像我们常见的游乐场?

然后William让住在这三种不同环境的小白鼠去走迷宫,看谁最快。结果毫无疑问,住在游乐场的小白鼠们走迷宫最快——这很容易理解嘛,游乐场的小白鼠受外界环境刺激得更多,大脑发育相应也就更发达。

凯西的书提到还提到另一个实验。在William之前,有一位叫Hebb的心理学教授把一些小白鼠带回家给他的小孩喂养,并且是在家里散养的。后来他把这些散养的小白鼠带回到实验室走迷宫,他发现散养的小白鼠比他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走迷宫更快,犯错误更少。

大家可能会很好奇:那么,游乐场的小白鼠跟散养的小白鼠相比,哪个走迷宫更厉害呢?

答案在文末揭晓


前段时间有位闺蜜问我,她8个月的宝宝有没有必要参加早教班,说刚好有朋友认识店长,打完折每节课还不到200块(广州)。

闺蜜是全职带娃,但也没怎么系统地学过育儿的知识。

但是我对她说:不贵,But,没必要。

一年多前,我也参加过几家早教中心的体验课。试了一圈下来,先不说他们给我的报价多让人震惊(穷产阶级嘛),就单单说体验课那个节奏,我就接受不来:课程紧密,孩子刚刚熟悉教具,正开始投入玩耍就被收回去了。教室里放着轻快得让人焦虑的音乐,老师让你跟着他们,带着娃做这个那个动作,教室里不是哭声就是家长的喘气声;那些不哭的娃眼神除了惊恐,就是迷茫。

体验过后,回家做了一些功课,跟先生一商量,就果断放弃了,任凭销售人员怎么打电话灌输早教的用处,就是坚定婉拒。

下面是早教班劝退文,土豪们可以忽略。


一些基本现状

1. 早教不等于早教机构。

现在大家提到“早教”,可能下意识地就把它当做是早教中心提供的服务。

定义:一切能够对小学前的孩子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都是早教。

我们给孩子读绘本、做游戏是早教,带孩子玩过家家、躲猫猫也是早教,家长所有的言行身教都是对孩子进行早教。当然,去上早教课也是了。

2. 国内目前都有哪些类型的早教机构?

目前并没有很明确的分类。但是聪明的中国妈妈们把市场上现存的早教机构分为美式早教、蒙氏早教、日式早教三种,在我看来实在是并没有那么明确的。

美式代表者:金宝贝、美吉姆。两者都创始于美国,目前在国内算是领头羊。

燃鹅1:

金宝贝的英文名是GYMBOREE,母集团在美国主业是服装零售,在2017年6月申请破产保护,后来经过重组恢复了运营。有报道显示,它将会在近期第二次申请破产。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因为GYMBOREE的教育板块(也就是金宝贝)在2016年被Zeavion Holding公司收购了——中文名叫亿翔控股,隶属于江苏飞翔集团。金宝贝现存大部分门店都在国内。

燃鹅2:

美吉姆的母公司也在美国,但是根据美国官网可知,在美国他们就是一个面向6周到13岁的儿童运动馆品牌,官网并没有提到过Early Child Education也就是早教的概念:

到了中国,项目一下子就高大上了:

全素质儿童……

日式早教在中国最出名的品牌是“七田真”,根据朋友反映,课程收费还特别贵,号称主打开发右脑和专注力。

右脑开发已经被证明是伪科学。2013年的一个研究显示,扫描1000名年龄在7岁到29岁的年轻人的大脑后(把大脑划分为7000个区域进行对比),研究人员没能找出哪一侧更加活跃的证据。一个人哪一侧显示出活跃,取决于他在干什么——训练右脑这件事,就好比高考状因为学习勤奋睡觉肯定不会太多,所以你就让孩子少睡觉好像就能当状元似的。

同时,这个品牌的创始人七田真的个人经历和荣誉被人广泛质疑,引用一段维基百科:

七田真的教育博士学位,来自著名的专门贩售学历的野鸡大学纽波特大学,同时其宣称所得到的诸多荣誉,亦皆来自同性质团体,例如社会文化功劳奖的授奖单位“日本文化振兴会”是日本政府指明的野鸡大学“国际学士院大学”的关联组织。而其所颁发的社会文化功劳奖,则是专门发给其相关人士的荣誉奖项。七田真同时也宣称是“国际学士院大学—的讲师。另外像世界和平奖, 其授奖单位世界和平工作团(World Peace Corps Mission)则被指为盗名机构,盗用美国肯尼迪总统成立的美国和平工作团(US Peace Corps Mission)名义,同时多次被指控贩卖世界和平奖或是利用该奖项诈骗受奖对象。

此外,七田真所创立的七田真学习法被批评为伪科学,在国际权威的脑科学和心理学论文数据库PubMed和PsycINFO里不能搜索到一篇与“七田真学习法”(Shichida Method)有关的论文,连个别词条(如照相记忆photographic memory)所得得搜索结果都没有。而七田真宣称所做过的实验,不但没有在科学家公认的学术杂志发表过,完全未被心理学家或脑科学家经过试验证实过。因此,七田真书中所提及的“研究”或“实验”可谓“有科学之名,而无科学之实”的伪科学。而七田真学习法往往尽量与现有的科学成果扯上关系,是误导消费者的商业行为。

尤其是七田真早教中用到的闪卡、圆点卡,已经被研究证明对孩子的认知发展百害无一利:

就是这样,一两秒之内把卡片翻转,让孩子记住数字(文字)与图案之间的关联。

我看了十几秒,不但头晕眼花,甚至还想吐!

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好听点就是死记硬背,难听点就是巴普洛夫的狗——条件反射而已。

3. 早教课都有什么内容?

一般机构都会开设运动、音乐、艺术这三大类课程,很多机构会开发出各种不同的特色课程,例如通识、生活技能、学校技能等等。主流机构都会有双语教育。

这里有一点大家要注意,这些课程不是培训,而是刺激。如果有早教课程宣称可以让孩子学会多少单词、汉字,那立刻就可以Pass掉了。

目前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宣称自己拥有可以满足0-3岁儿童的课程。

4. 收费如何?

主流价格是每节课200-300元左右。但是根据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平,以及不同品牌的早教机构,价格可以从50元到400元之间浮动。同一品牌的机构,在不同城市价格不一样,甚至可以相差一倍以上。在深圳,很多早教课能去到400-500元每节。

早教机构最常见的课程包是一年上完的90多节课,一周两节,一次性费用大概在2万上下。

这个费用对几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个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前提,对于月薪六位数轻易能拿出这笔钱的家庭,那这篇文章可以不看了,报个班就相当于多个地方玩耍而已嘛。


理想与现实

为了了解大家参加早教课程的初衷,我调查了身边几乎所有有娃的朋友,总结了大家的想法。相信如果你有参加早教课程的打算,八九不离十是基于下面的“美好愿望”。

  • 我们俩(包括老人家)对早教一无所知,就想去学学呗,反正没坏处。
  • 看了些育儿早教知识,想去听听专业老师的观点。
  • 工作太忙,参加早教班能有一个高质量的亲子陪玩时间。
  • 孩子太胆小了,让TA去早教班多接触同龄人,练练胆儿,提高社交技能。
  • 就想给孩子找个宽敞的玩乐地方,早教机构冬暖夏凉,游乐设施齐全。
  • 孩子太粘人了,想让TA提早适应分离焦虑,为上幼儿园做准备。
  • 想给宝宝英语/数学/画画启蒙。

然而理想跟现实是有差距的,下面是穷妈搜集的妈妈们的吐槽,都是真是经历。

1、“去那一看,都是些20多岁的小姑娘,根本就不懂小孩,更不用说什么育儿知识了;有些小姑娘是刚来的,一问三不知”——穷妈:大家知道相当一部分早教机构都是品牌加盟的吗?

2、“我问早教中心的老师,两岁的孩子在家总是坐不下来一起看书是怎么办。结果他们告诉我孩子专注力不够,上完他们的课程就好了”——穷妈:两岁的孩子不正是好奇心满满,到处探索的阶段吗?这也叫专注力不够?

3、“我去一个国内的早教品牌上过其中的音乐体验课,他们倒知道孩子不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于是内容安排得满满的,不断变换方式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来”——穷妈:这跟花样耍猴有啥区别啊?孩子原本消化理解能力就不强,这不是折磨孩子的大脑吗?

4、“我听一位在早教机构工作的表妹说,他们的机构花钱最多就是在营销推广这块,课程研发和师资培训投入相比少得多。体验课是特别抽出来加强培训的,效果当然好,连大众点评的好评也是花钱刷出来的”——穷妈:大众点评浓眉大眼也可以刷好评??

5、“本来想着给孩子启蒙英语,不过那老师的英语口音实在是太……一言难尽了,我这个半吊子的四级水平感觉都比她好”——穷妈:这个不奇怪哦,很多机构专科毕业就能进去当英语老师了。

6、“我们家孩子头几次还觉得挺新鲜,到了后期压根提不起兴趣了,觉得来来去去都是那些东西。现在每个周末我们都往外跑,去接触各种新鲜玩意,再没去上课了”——穷妈:退款?那是很难的。

7、“去上了一次体验课,从此以后好几家早教机构轮番不停给我打电话啊!”——穷妈:看来当中出来叛徒。


早教的本质

早教重要吗?非常重要。本文一开始那个例子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环境刺激的重要性

又比如,早期各种视觉经验对大脑视觉中枢的正常发育非常重要。如果把出生不久的小猫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哪怕只有3~4天,大脑的这个区域也会退化。如果把小猫关在黑暗中更长的时间,大脑就会受到永久性的严重损伤。

还有人跟踪了孤儿院孩子的发育情况。孤儿院作为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难得的对比案例。

在出生后6个月内被收养的小孩,在学龄前无论是体格还是认知能力,都会进步明显,到最后与正常的儿童没有差别。

但是6个月后才被收养的小孩,进步就不明显了。孤儿在孤儿院待的时间越长,大脑出现的缺陷就越严重,就越不容易恢复。

这些证据都显示了早期环境对孩子大脑发育、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

所以在早期给予孩子大脑适当的刺激,是必要的。

但是,这个刺激,要多“刺激”呢?是不是一定要上早教课才能满足这个量呢?

答案是:只要适度的刺激就足够!

只要父母给孩子适当年龄的玩具器具,带他们参加日常的活动,例如吃饭、唱歌、洗澡、读书等等,就足够了——大脑就能得到正常的发育,为年纪稍大时的技能发展(阅读、音乐、绘画、社交等)打下足够基础。

甚至即使是在非常贫困的家庭,只要有父母充满爱的抚养,也能让孩子的大脑得到充足的发展。

早教中心的各种课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能够培养出更加聪明的宝宝——甚至可能会给宝宝的发育带来负面影响: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这些刺激,这会导致他们退缩,从而可能降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值得一提的是,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存在着技能发展(刚刚说了,音乐绘画这些)的关键期——这些技能的发展取决于后天的大量练习。


答案

好了,回到文初提到的那个问题:

游乐场的小白鼠跟散养的小白鼠相比,哪个更聪明,走迷宫更快呢?

答案是:散养的小白鼠!

这个结果是Rosenweig教授发现的。

散养的小白鼠,在天然的环境里,能看到形形色色的物体,能听到各种声音,闻到各种味道。它们要跟猫咪、虱子、跳蚤、蜘蛛打交道,甚至还要找个鼠生伴侣,来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为爱鼓掌。

简而言之,就是它们要处理真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

所以,以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心中有数了吧。

装修豪华、教具玩具齐全的早教机构,与变化万千的大自然和真实社会相比,哪个能给孩子的认知带来更大的提升呢?
穷儿参观消防车。广州,珠江新城

我来唱个反调。


本来没打算回答这个问题,

但看到这个问题下有一个高票答案,标题是”我为什么坚定不移地劝你们不要上早教课“

里面的论据和所得结论,个人看来有误导之嫌,

于是我忍不住在后面回复提出了不同意见。


那位公众号的答主,跟我辩论的时候引经据典,引用了这样一段话。

(早教中心的各种课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能够培养出更加聪明的宝宝——甚至可能会给宝宝的发育带来负面影响: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这些刺激,这会导致他们退缩,从而可能降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引出了《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本书,恰好是我看过的一本。

事实上我在这本书里,从头到尾并没有看到这样的一番话。

为了严谨起见我还又去多翻了一遍。

也提出了质疑,未果,

(后面答复和辩论内容均被那位答主删除了。)



其实《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本书里从头到尾没有提到”早教“这两个字。

而书里确切的有提到关于”早期由专人干预指导教育“(类似早教)的文字是这样的。



却恰恰证明了”专业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在这个问题下,似乎劝不要上早教中心成为了政治正确,

我觉得有必要把我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

所以也一点花时间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利益相关,普通家庭的普通爸爸一枚,女儿在金宝贝接受过两年早教。

坐标,福建泉州。


----------------------------分割线----------------------------




当初决定给女儿报早教的时候,我并不是因为相信早教中心广告的各种话术,

而是自己仔细分析过去上早教中心对于我们家庭来说,

在宝宝的成长方面有哪些是以我们自身条件难以给予的经历。


第一,与其他陌生人(包括老师,其他各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大人)的接触体验。

这一点,由于我们夫妻都是外来人口,所以本地并无太多朋友亲戚可以串门。


第二,夫妻双方都上班的时候,白天老人帮忙带孩子,

有个安全放心的环境可以让老人把孩子丢进去让她自己专注的玩。

而且在孩子的玩乐过程中,在日常对孩子的习惯教育方面,

老人碰到拿不准的,有老师可以帮忙咨询和照看。


第三,不希望她白天学和接触太多方言,希望多给她接触普通话和英语交流的环境。

老人在家带娃,不会刻意说普通话,但是老人在外面带娃会尽量用”方言普通话“进行交流。



我们买了一万多的课程包,两三年下来,上课算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本来说课时包是一年半要上完的,结果陆陆续续两年多三年了也没上完,

到现在还剩两节,那边也没有为难我们,

冲着这点,我今天就算是给金宝贝做个免费广告吧。

不过仅限于泉州浦西万达金宝贝,其他地方的金宝贝我没接触过不予置评。)

时不时的老人会带孩子去早教中心玩一两个小时。

那边也有阅读室,家里的藏书没那边多,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带孩子过去给孩子做一些阅读。

分享一些这几年拍的照片和视频
带她读书
一岁多跳软垫练胆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692315866972160在早教中心看绘本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692278612987904爬高比剪刀手(下面是软垫)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692208203177984宝贝求握手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692226456948736在早教中心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纠纷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682973507817472在娃生日时来家里家访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683005136990208压力山大的小可怜虫玩具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683021121503232上课和老师互动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683040755097600走独木桥玩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683058576642048上课互动https://www.hg-daigou.com/video/1066700955390681088



最后上一张父亲节在金宝贝活动的合照

在金宝贝合照时强行占据C位的我们一家


在早教期间,

她认识了很多家里接触不到的陌生的面孔,

经历了和很多老师从陌生到熟识的过程。

也有和其他小朋友发生过很多愉快的(分享玩具,彼此追逐),

和一些对她来说不算愉快的经历(争抢玩具,不小心碰撞到等),

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我觉得这些经历对她来说都很有帮助,

而且这些是在家里,或者说对于我们来说不去早教中心就很难给予孩子的体验。




(在这里必须插一句,,

如果金宝贝的员工看到了这个回答要给我广告费,

正直如我是不会接受的。

























除非很多。


------------------------分割线---------------------------


早教陆陆续续从一岁上到三岁,

到了去年上幼儿园的时候,

第一天去,她都是高高兴兴的去高高兴兴的回,全程没有哭闹。

用幼儿园老师的话来说,上过早教的相对都比较放心。

我当时发的朋友圈


连爸爸妈妈都没有提。。。高兴又带点失望


综上看,就我本身的经验,如果再回到两三年前,

我应该还是会坚定不移的花这个钱去给女儿上早教。

并不是我不在乎这个钱,这个开销对我家庭来说并不算小。


而是因为这笔不小的开支换来的,

在我看来仍然是相对划算的育儿体验。

孩子不谈成果,

起码早教的经历对她来说是一段三岁以前愉快的回忆。




前面的很多回答说,早教那边未必专业,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错误,

老师在里面不懂装懂者有之,孩子在里面鬼哭狼嚎者有之。

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没错。


但,

片面举例是不是也有点以偏概全?

大多数家长真的都比早教中心的大多数老师更懂育儿?

有哭闹的孩子就能证明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里面的环境?



就我个人来看,

早教机构确实他们实操过程中的有一些细节,

他们做的还是不够专业,

但是其实对于广大群众家庭来说,

在这方面更不专业的,

不是那些没时间或者没兴趣研究育儿的家长吗?





最后做结论,

第一、早期教育对孩子来说,是足以影响一生的大事。


第二、早教中心只是早期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而不是必要形式。

早教中心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只是补充不是替代。

(从良莠不齐的早教中心中辨别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需要家长在自学育儿的过程中练就一双慧眼。)


第三、早期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多种多样并不限于上早教中心。

早教中心只是其中一种,花钱但省心的方式。

(对于家长来说,三岁前孩子需要大量陪伴的过程中,

每个星期能有几个小时的固定时间带去早教中心或上课或娱乐,

而不是绞尽脑汁想着要带去哪里对孩子才好。。。

是一种相对安全和省心的幸福。)

育儿经丨到底该不该花「早教」这笔钱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是从一开始的“犹豫 ”到“加入”到“怀疑 ”再到“说出我的故事 ”这么个过程。

直接进入正题,说说我的经验。

1??弄清楚你想达到怎样的目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让娃“学到什么知识”,那我劝你还是放弃吧 ,这个期望太高,也不是早教的意义。

在送我家树哥去上课之前,实话说我也不清楚他能真的获得什么,我还特意和两个学儿童心理和教育的朋友聊过。与她们聊过后才意识到:“让他懂得一些规则”、“反正总要找地方带他玩啊”、“让他或者长辈看看别的同伴是怎样的”“能锻炼锻炼身体也是好的”……原来都是一些非常基础又实在的需求而已。于是我也就不纠结了,选择了一家离家最方便,价位又不算高的早教机构。

事实证明:心里预期不要太高,心态放平,你才会淡定面对后面的结果。

2??虽然真金白银花出去了,但也不要太苛求孩子

树哥是从1岁半开始上早教课的,足足6节课,他都是完全不参与、不合群、想逃离的状态 。这样的孩子也很多见,有些家长就会焦虑啊,毕竟真金白银花出去了,宝宝连续的不配合会让你怀疑这钱的价值在哪里。恩,这时候就别心疼钱了,这就是他逐渐接触其他环境、认知其他人的过程,家长要做的其实是全情耐心的陪伴。

3??在家早教和上早教班有什么区别么?

实话说,我是个“懒妈妈”,我也是个不愿意“动脑子”的妈妈 。在家里的大多数时间就是陪他玩玩具、讲绘本、唱唱歌,或是躺在地上腻歪,很少会有目的性的去设计一些游戏,只是在陪伴中尽可能的自己做到全情投入。

这里突然特别想推荐一个绘本:《加古里子的身体科学绘本》,里面会通过很生动的情节和绘画让小朋友们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大人们总在念念叨叨的事情,比如我和树哥最喜欢在一起看其中的《肚脐眼的秘密》,他可以感知到原来我以前是那么小小一颗、原来我在妈妈的肚肚里是这样的、原来我和妈妈是一根绳子连起来的……每次读完,都要抱抱我好久,真的是又科普了科学,又温暖的画面啊,哈哈哈哈。

所以,总结来说,送树哥参加早教,我觉得主要收获了3点

一是让我和树哥都“有事可做”

二是“老师”这个角色会有一定的威慑力

三是会通过一些仪式感来培养他的习惯

千万别指望短期内能让你家孩子有飞跃式的变化,那是不存在滴~~ 任何结果,都是日积月累、耳濡目染而成。

在这小红花测评建议使用“早教盒子”进行早教。

“早教盒子”倡导在家早教,这类产品通过“线上视频课程+专业教具每月寄送”模式,让家长可以随时利用在手边的教程、教具,灵活地在家开展早教。

“早教”触手可及,就免去了家长在接送、时间安排上的困扰,价格也只有早教班的10分之1,可谓是省钱又省力。

其实早教盒子,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赋能的工具,为父母提供适合宝宝的早教材料,让父母在陪宝宝玩乐、阅读的过程中,发展宝宝某方面的能力和特长之余,也能挖掘教养的新方式、新思路。

因此,早教路上,除了要有一套好的工具之余,还需要父母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给宝宝爱的陪伴和引导,让每一次亲子互动都能成为一次很好的早教课。

最后小红花测评曾针对几款热门“早教盒子”做过详细的对比测评,关于“早教盒子”测评的更多内容,欢迎私信小红花测评回复关键字“早教”查看哦。

育儿群里隔三差五会讨论一波早教班的话题,有问都报了哪个机构的,有问课时数和价格的,也有问到底有没有用的。

遇到前两个问题,我很少作答,因为稍微靠谱点的早教机构也就那么几个,一般都听过名字或者看过广告,与其在群里问,倒不如手机地图搜一搜,哪家机构分店多离家近是一目了然的。我家孩子上课的机构,一定也有其他宝宝去,回答了也容易重复。无论哪家机构,还是得自己亲自带孩子体验看看,毕竟每个人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至于课时数和价格,可以在实地考察之后向机构的顾问咨询,先得来一份官方的价格,有个初步的了解。如果确实对这家机构很感兴趣,实地体验的感受很好,有一定意愿报这家的早教课,可以私下询问在这家报过课的熟人朋友,详细记下他们报课的时间、课时数和价格,了解清楚当时的活动,对于每年什么时候有优惠有个大致的判断。然后就是想好自己的心理价位区间,也就是早教课在我们眼里值多少钱,比较心理价位与了解到的最低价之间的差别。这里的价格指的都是核算下来的课程的单价。再之后,就是动用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进行砍价了。

早教机构的官方价格有没有空间?我认为一定是有的,只是看我们能挖掘到什么程度。当我们愿意付出时间、精力、谋略、脸皮进行这场早教课价格的战役,我们总会胜利的。每个人的心理预期不同,对价格的接受程度和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所以结果不同,这很正常。反过来讲,如果仅仅在群里对没有那么熟悉的人们咨询,得到一个不确切的价格,对自己的意义并不大。

那么第三个问题,早教课有用吗?遇到这个问题,我总会多问一嘴,你定义的有用是什么?你希望早教课有什么效果?换句话说,“有用”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认为的“有用”和你认为的可能不一样。倒不如问的确切一点:早教课能开发智力吗?早教课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吗?早教课有助于更加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吗?......

我不认为早教课如其宣传所说能开发智力,我在和某个早教机构的老师沟通时曾直截了当地问她:“在你们中心上过早教,长大之后成为了某些领域的优秀人才,比如获过诺贝尔奖,这样的数据资料有吗?”对方很诚实地告诉我没有。我也很实在地告诉她,我觉得早教挺好的,肯定有用,但我对它的预期在于别的方面,就不用卖力地向我宣传智力开发了,我不是很care。

现在关注婴幼儿、青少年智力开发的课程挺多的,这一代家长比以前重视教育,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这些课程有市场,大家看到了商机,都想分一杯羹。但是他们依据的理论基础靠谱吗?我觉得得打个问号。

如果早教机构当作最大卖点的“开发智力”被否定了,还有其他亮点吗?我认为还是有的。

作为一个环境比较友好的区域,早教中心给孩子提供了足够大的自由玩耍的空间,许多玩具,许多教具,许多可利用资源,充分调动孩子们各方面的觉知力。真正上课的时候,会将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等各种练习相融合,通过婴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与孩子互动,给孩子适度的刺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环境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专注力,等等。当然,早教课能多大程度上培养和促进这些能力,依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仅仅是“研究表明”。

那么为什么我还是给孩子报了早教班呢?大概有三方面的考量:

1.早教课是很好的亲子时光

我是个上班族妈妈,虽然努力尽量不加班,工作日白天八小时是不能陪娃的。娃她爸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俩只有工作日晚上和周末能陪娃。工作日的晚上,因为白天上一天班,忙碌还可能心情不好,状态就不会最佳,让我在网上找各种在家早教的视频,陪她做各种各样的游戏,真的是臣妾做不到啊。

我能做的,也就是陪她念念绘本搭搭积木骑骑车,玩几轮捉迷藏,给她喂饭或者配合她自己吃饭,天气好温度也不错的时候带她去公园走走。她爸下班比我晚,能做的更有限,主营业务是夜里搂着她睡觉随时给她盖被子。

那么,也就只有周末,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我俩能专心致志极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早教课就比较好地提供了这个机会。

反过来想,不报早教班,我俩能不能变着花样每周末带她去不同的地方玩不同的东西?也有可能,但不容易做到。人都是有惰性的,专心陪娃也是个劳心劳力的活计。

2.早教中心有较好的环境

欢动课教室有地毯,每次课程结束都会吸地,定期也会消毒,卫生上应该是能保证的。教具更换的比较频繁,孩子能玩的还是挺多的,无论是爬上爬下的还是走平衡木,无论是滑梯还是蹦床,无论是球池还是球架,总有能调动她兴趣的东西。玩具也很多,虽然换的不勤。

3.我自己喜欢,我在早教的地方很开心

可能因为我是个比较幼稚的人,我很喜欢早教中心,无论是去玩还是带孩子上课,我都觉得很开心。大概相对于逛街,在早教中心更不易于审美疲劳。早教课上的每一个环节,我都跟着做,我能更自在轻松地陪孩子一起,有一种释放感。

说回来,早教课到底有没有用,这实在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如果基于各种考虑没上早教班,也很好,没什么问题,如果上了早教班,也不用执着于每节课孩子的表现如何、配合程度高不高,如果再想着自己花出去的钞票暗自叹息,就更是给自己找罪受了。

早教班花的钱,已经是沉没成本了。当某次我和两个同为宝妈的朋友说起,她俩很释然地说到:“生孩子这件事,本来就都是沉没成本。

想明白这件事,育儿路上应该就少了很多纠结和焦虑。


就好好珍惜这个娃,快乐地享受育儿路上的苦辣酸甜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微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