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富人思维」?
我不认识什么大富人。认识的几位在我看来很了不起的人,恰好也不是以富见长——当然比我富得多,但在我眼里,他们的优点主要在别处,只是恰好还算富罢了。
他们也没有特意总结过这些,只是偶尔跟我说过些,无非几句老话。以下这几句,是根据我自己的体验,他们说得确实有道理的,包括:
有些事儿自己不能控制(时运,大势,命中的贵人,某一波浪潮)。
但有些事儿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时间、自我提升、交际)。
控制好自己能控制的,然后等待自己不能控制的事儿。
你所做的一切,无论好的坏的,都会多多少少影响到自己将来的,只是许多不明显或不及时罢了。
对自己,算计控制得严一些;对别人,尤其是没有直接利益往来的,别太算计——算不过来的。
许多道理,每个人都懂,做不做得到,就是两回事了。
大致如此。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找资料,对比,看评测,选定了一款造型比较奇特的笔记本电脑(索尼的 UX17,当时售价两万多),又花了两天时间下决心、找商家。
入手后,有一次到一个投资人那里谈事情,他看到我这个笔记本,很感兴趣,拿过去看了十秒后对助理说去买一个。很不好意思在这个问题下打一个广告。是我提的一个问题,并且自己做了回答。因为我几乎没什么粉丝,所以那个答案并不能得到关注,可是我想让大家对孤立肾更多的了解,所以只能通过这个高票答案,非常抱歉,影响了大家的阅读体验。孤立肾是一种什么体验? - 安之的回答
我有一个朋友,男,父亲是某银行的行长,母亲是公务员,家境殷实,从小富养。
高中的时候,他到了叛逆期,成绩一落千丈,也听不进别人劝。高考的时候分数刚好上了本科线。他父亲劝他留在省内,读一所专科学校,这所学校和他父亲所在的银行有合作关系,每年会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直接去该银行就业。进了银行之后的事情,虽然也是要按照程序走,但是起码父亲的人脉和资源在那里,以后境遇只会好,不会差。他不愿意,执意去了偏远省份的三本大学,似乎那个学校在我省也就招5-6个人的样子。
大学里,他没有走学霸路线,也没有完全向学渣堕落。而是动起脑筋做了小生意。从阿里巴巴上低价买进许多廉价连衣裙,然后到市中心摆地摊卖。一个月赚好几千,赚了钱就请客吃饭KTV喝酒花掉,后来他拉上他们寝室的人一起干,几个人还凑钱一起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方便进货运货,收入十分可观。(之所以我知道得那么清楚不但因为我们高中里是关系很好的朋友,而且我好几次帮他在阿里巴巴上挑裙子的款式~)后来某个暑假他还邀请我们几个高中好友一起去他读书的城市周边旅游(那是个旅游大省),他花销很大,但是基本上没和家里要钱。
那个时候问他毕业之后打算干什么,他说觉得当地市场前景广阔,且处于西南国界边境,将来可能出国去东南亚某国倒腾卖东西,总之死活不会回到家乡,过那种20岁就看得到50岁的生活。
说实话我很羡慕他。因为他有个聪明经商头脑能发现商机,也豁的出去愿意闯荡,他可能过的生活,是我们接触不到但是却有点向往的生活,充满了冒险和刺激。
大三升大四那年暑假,他家庭遭遇了变故,无非是帮一个不成器的亲戚担保贷款然后扛下了所有的债务。他家卖掉了给他结婚的房子,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
然后经过几个星期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回家去,考银行的职务,做一个小小的职员,每天朝九晚五,做三休一,见人便拉存款。他还是走上了那条他父母希望他走的路,做了那个能看到50岁的选择。
因为他需要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工作,以支撑他的家庭。
我不否认他在银行里也是有光明的前途的,因为他自己的努力,也因为他父亲的关系。但是有的时候我也会暗自叹息。
当没有了经济力量作为后盾的时候,很多选择就会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在他家还是很有钱的时候,他可以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去投资去赚钱去挥霍,就算他失败了,他的家庭支撑着他,他不用担心退路。很多高收益的事情都伴随着高风险,而有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些风险也就不足畏惧。
当这个经济基础崩塌了之后,一旦他失败,他将不知道之后的生活怎么过,他将面对巨大的压力的时候,他只能做一个最为稳妥的选择,因为他经不起失败。
所谓的富人思维,可能就是有这种“不畏惧”的底气吧。认识几个真正意义上的富人。
1. 富人把钱当成工具。
一个有钱朋友L(抱歉我就不说背景了),买了不少奢侈品,眼睛都不眨。我身边也有屌丝拼命去买块劳力士,为了显摆或者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L买的奢侈品自己很少用,因为“还是老头衫穿着舒服”、“不需要带表啊”……但是他买,是因为“这些东西是生产资料”。他投资朋友公司,除了一部分现金,还专门买辆大奔给他开过去——他知道创业的人拿了钱也舍不得买大奔——告诉他,你谈生意的时候,别人是通过你的车知道你的实力的。
2. 富人看长远,不做一锤子买卖。
一个有钱朋友S(抱歉这个也不讲背景了),带我一起去看一个找他投资的项目。两天下来,不行。但是对方有点急了。晚上回酒店我跟他说,这个项目不能投,有哪些问题。他点头。然后自己嘟囔:我得想想怎么拒绝,朋友比生意重要。
3. 富人更理性(褒义的说法叫客观,贬义的说法叫冷血)。
会算账,且算得快。一个做贸易和二级市场的远亲,成天是一个想心事的状态。后来接触一段时间发现,他见到什么东西,都会去估算这个东西的交易价值以及交易的可能性。小到孩子的奶粉、韩国的口香糖、法国的红酒,大到某家钢铁厂。这里面很少感情因素。买卖是为了交易,不是因为喜欢。投资和消费,分得清清楚楚。
S有次和某分行行长通电话,行长月末周转他的一笔钱,要晚一天打给他跟他商量。他在电话里拒绝得非常干脆利落。
这种算计,更难的是计算“时间成本”。这是S教我的。成功的因素是时间和资源。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4. 富人敢舍弃(会止损)。
S和一些朋友一起投资过一家连锁。前后总该上千万了。这家连锁应该没亏钱,两年以后,他主导进去审计,发现线下太重,利润太低,部分店面按成本核算其实在亏。权衡后他果断退股止损。
L和S都跟我说过,要“坚持”,但不要“熬”。
5. 富人更有大局观。
上述几条,其实都是大局观,是一种更大的格局。能容忍某个部分某个时段某种情况下眼前的亏损。但布局在更大的地方。他们不会为了“完美”或者因为冲动而轻易行事。他们心里有盘棋,一切尽在掌握。从我接触的一些亿级富人来看,非要说有所谓的“富人思维”的话,那这种思维和“穷人思维”的分界线在于:
穷人,或者说普通人,是手里有多少资源,才敢做多大的事情。
富人,是脑子里先想到要做一件什么事情,目标定下了之后才开始考虑要怎样筹措资源。
很少有人意识到, 其实所谓主观能动性也是天赋的一种,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很难后天学会。富人思维把“目标”和“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倒转了过来,使得他们不会被一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门槛给限制住。因为有这种思维,所以没有什么拦的住他们做一件事:没人可以请,没钱可以借,不懂可以外包,限制可以规避,敌人可以和好,对手可以买通。
总之一句话,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穷人思维的人永远觉得自己的积累“还不够”,时机“还未到”,方法“还需研究”,经验“再要学习”,到底要满足多少条件才能做一件事?说实话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反正条件永远没有凑齐的时候。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这么来的。什么东西都能成为拦住做一件事的理由,他们眼里的世界到处是红线。
尤其是一些读了点书的,往往还沉迷于虚无缥缈的“自我提升”,觉得只要自己不断练级升级,这也强那也强,总有一天世界会跪在自己面前。忙活到了最后连自己都忘了做这些是为了什么目的。如果“目的性太强”是贬义,“缺乏目的性”就是另一个极端,可谓勤奋的糊涂蛋。 这类人你在任何时候去找他,他永远处在“为做某事在准备”的状态中,;而富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正在做某事”的状态中,至于会遇到的问题,边做边想办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办法总会有的。
与之相对的,富人那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倒置思维,其副产品就是极强的行动力。他们可以把一个“目标”拆成10个“条件”,然后这10个条件每个都可以当成一个新的目标,继续往下拆,最后越拆越细,越容易落实,顺着这张清晰的脉络你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计划进行到哪一步,节点在哪,甚至可以看出哪里有捷径,可以用替代路径直达目标,许多看似毫无抓手的难题往往就是这么解决的。
而且对富人来说,既然要筹措资源,那只要能有利于实现目标,哪怕先要花下成本,许下诺言,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借力”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所以总是以很小的资源撬动很大的资源,让更多本不属于自己的钱为自己所用,让更多其他人为自己服务,这便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后记:说的是富人思维又不是富裕公式,抬杠没意思。
今天让我们先把“金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了赚钱牺牲生活品质是否值得”,“那个男生对我很好但就是买不起房我应该和他分手吗”这些问题先放到一边,单纯而虔诚地跪倒在鲜红的毛爷爷脚下来探讨:如何才能有钱,那些有钱人身上是否真的具备一些独特的思维和品质,最终取得了令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财富积累,我们和他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如果你期待的答案是:
1.专注勤奋毅力积累一万个小时,出门左转俞敏洪老师演讲录。
2.马化腾其实是富二代巴菲特的父亲是国会议员,出门右转朋友圈“揭秘白手起家的富豪神秘背景”。
3.商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随机性造就的,查看历史消息“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你可能之前没看懂。
如果上面这些答案都不能让你满意,我们继续。
你的高中老师不会告诉你,即使你再努力学习也照样买不起房
我现在身边过的最不开心的朋友,是上学的时候成绩最优秀的,现在又生活在国内的那一批。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大多成绩优异,考试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骄子,同学们心中的偶像。虽然今天他们依然领着高于同龄人的薪水,却发现工作三年攒下来的钱依然不够在北京买一个厕所。所以觉得世界对他们很不公平。
在漫长的求学经历和成长过程中,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事业成功(其实就是赚很多钱)的认识高度的统一:努力学习,先考上一个好高中,再考上一个好大学,选择一个好专业,找到一份高工资的工作,拼命工作成为高级管理人员,从此衣食无忧生活幸福。可直到毕业了进入社会才发现,自己被灌输了近20年的美好人生蓝图,和现实相距甚远。为什么会这样呢?
严肃的说,这是因为以中国目前畸形的经济结构和大多企业的利润构成,资产的泡沫程度要远远高于企业能为高素质技术人才支付的报酬。粗暴的讲,传统教育传递给学生的赚钱思路只是一场骗局,即把那几张卷子上的题做对越多的将来就越有钱,可是,这和现实世界中财富的分配方式几乎毫无关系啊,至少,和中国目前的国情完全不符。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阐述什么叫做企业的利润构成决定员工的收入,就比如说经营一家蛋糕店吧,美国公司的经营思路是找到最优秀的蛋糕师,提供味道最好的蛋糕,向全世界销售,凭借优秀的产品获得高溢价和高市场份额,来获取毛利进而付给优秀的蛋糕师高额的薪水;而中国的蛋糕店的老板们发现,自己的蛋糕怎么做也不可能比美国的蛋糕好吃,何况中国大众消费者对于蛋糕的消费能力也不强,真正赚钱的方式是提供品质一般但勉强合格的产品,通过一些独占的销售渠道,把蛋糕以大订单的形式卖给这些对蛋糕品质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大客户,所以蛋糕师的水平并不太重要,能给公司签下订单的员工才是公司最有价值的人才。可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教育给我们灌输的思路是蛋糕做得越好的人,将来也就越有钱。
这里的美国和中国不是绝对的,可以换成北上广和二三线城市,也可以换成互联网企业和炼钢厂,但你的工资是由你所在的企业的利润丰厚程度和你对利润的贡献程度所决定的道理,放之四海皆准。难以想象的是,如此天经地义的常识,我却发现身边有无数人完全不能理解,尤其是很多名校的毕业生,恨不能拿着一纸文凭向政府要钱,逢人便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人生的痛苦主要源自错误的期待,认清事物的运转规律不会让你立即获得财富,但至少可以让你迅速放弃愚蠢的幻想。
你渴望成为的那种有钱人不是靠技能获取一份高工资的人
严格来说,即使在中国,凭借高超的技术领取高薪,最终取得财务自由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难度极大,而且异常辛苦。没有过人的先天的条件和顶级的后天培养,大多数人所能习得的技能,都不是不可替代到让老板心甘情愿为你付一份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薪水的。只要你对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收入获得方式稍加理解,就能明白技术骨干的收入是很难超过掌握客户的销售总监和组建团队和客户对接的项目主管的。
美国的一个著名的喜剧明星Chris Rock在一场脱口秀中讲过一个段子:黑人在美国最多也就rich,但不可能wealthy。奥尼尔年薪两千万美金,那只能叫rich;在奥尼尔工资支票上签字的那些白人老头们,才能算wealthy。
事实上,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有钱人都是后者,他们不是技能过人的人,而是整合资源的人,简称老板,也是这篇文章想探讨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的商业环境下,并非传统企业那种100%的公司拥有者才叫老板。项目投资人,企业的合伙人,装修队的工头,夜总会的妈咪,安排一队小弟在三里屯收二手iPhone自己坐在旁边抽烟的人… 但凡直接发起并促成商业活动的人,在我看来都是老板。
你真正渴望成为的那种有钱人,不是超凡技能的人,而是寻找资源并整合资源的人。这就是学校和父母从来不曾告诉你的秘密,当然了他们之所以不告诉你,很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没这么想过。
自我保护心理注定了穷人的宿命
人类天生习惯的自我合理化心态决定了大多数人注定是穷人。
不信,可以看看你身边多少人热衷于分享 “盖茨的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还原聚美优品陈欧履历造假真相”,百度知道甚至有好几个问题都在研究“马化腾究竟是是不是富二代”。
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会不停地暗示你,只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才是最好的最合理的。但凡当大脑扫描到有什么人和事会令自己的显得是如此的无知而无能的信息,这种保护机制就会迅速启动,收集一切线索去证明他们都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侥幸成功,自己要是有同样的客观条件,只会比他们更好。
而且,万一这些成功人士是自己身边非常熟悉的人,内心的保护机制会更加强大(君不见今年没炒股的人,看到身边炒股的人赔了,比自己发财了还高兴)。就像上学的时候,我们热衷于讨论学习好的人都是书呆子没出息,漂亮姑娘只喜欢开跑车的渣男一样;长大之后则变成了,同事升职了是因为会拍领导马屁,同学创业成功了因为家里给了巨额的启动资金。穷人的头脑是如此的敏捷,如果上述原因都找不到,还有最后一招杀手锏。
他们就是运气好。
是的,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心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减少了自杀率,也让极少的一部分克服了这种心里的人,成为了有钱人。
总结下来就是,穷人相信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富人相信这种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是主观能动性。
穷人的思维习惯是:他们做到了,是因为他们富二代/有关系/运气好,我没有这些,所以我做不到。如果我有这些条件,我也可以做到。(例:李叫兽的文章为什么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只是个大学生有大把的时间看书写东西纸上谈兵,我是每天忙着经营管理的实战派啊,要不然肯定写得比他好。)
富人的思维习惯是:他们做到了,我为什么没做到,我怎么才能做到?(例:李叫兽的文章为什么写得那么好呢,因为我爱吃爱玩爱喝酒爱看美剧不爱看书,如果能像他一样多看看书每周抽出一天写文章,能不能写得跟他一样好?)
可怜的穷人们,不打破这种自我保护的心里,是很难摆脱一事无成的宿命的。可惜,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生都沉浸在自我安慰中,从怀才不遇到壮志未酬,最终感慨平平淡淡才是真。
有钱人的思维是整合资源而不是拥有现成的资源
如果这篇文章你只能看一段,那就是这一段,没准它就能改变个别人的人生轨迹。
其实很多穷人也不是甘心于一辈子领薪水的啊,他们只是在等机会,他们永远在等机会。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惊人地发现原来每个留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心里其实也都有一条走上人生巅峰的道路嘛。本科认真学习,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展社交网络,最终成绩优异简历丰富,找到一个大公司工作几年积累工作经验,继续名校MBA深造,出任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最终调回国内担任中国区经理,甚至时机成熟了,凭借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跳出来单飞最终创业成功。
听起来如此酣畅淋漓的人生攻略,其实是最经典的穷人思维,穷人总以为有钱人的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顺水推舟得来的,所以要等着一切时机都成熟了,一切资源都获取了,才能开始行动。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天永远都不会到来。
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世界上还有另外一小撮人,和他们拥有类似的客观条件,但却把他们觉得遥不可及的事情做起来了。这一小撮人,没有本金,找朋友借钱找投资人投资甚至找银行贷款;没有技术,自己去现学或者找到懂技术的人帮自己来做;没有关系,找人介绍请人吃饭送礼屡败屡战;没有客户,一个一个冷拨电话登门拜访甚至办公室门口堵着。
上面这种人,就是传说中的老板。
按照穷人的万事俱备才能行动的思维,聚美优品的创业过程应该是这样:陈欧同学大学时期学习的是快消品营销,斯坦福MBA毕业后进入丝芙兰美国总部担任销售高管,工作五年之后跳槽到天猫国际任化妆品频道总监,在天猫又干了几年之后,掌握了大量供货商资源,打造了一个优秀的电商运营团队,在化妆品行业侵染了20多年后,终于在2026年成立了聚美优品。然后…
聚美优品的实际创业过程这里就不细表了,微博上已经写的太多了,可无论陈老板的之前经历作假也好,波士堂上装逼也罢,还是他家里多有钱真格基金给他提供了多少关系,他又如何运气好赶上了垂直化电商爆发的前夜,仅仅是他决定去做化妆品电商这一件事,勇气和魄力就远远超越了多少客观条件跟他相高档甚至更好的人。
其实,当你真正开始做一个整合资源的老板的时候就会发现,你之前自以为拥有的资源和人脉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好用,任何一个商业活动从无到有,都必然要经历那些团队不整没有客户的阶段,滴滴打车两年前还在在北京机场T3一个一个拽着出租车司机下载App;以雷军在互联网圈二十多年的人脉,创立小米的时候光一个个登门挖人就挖了近一年,相比之下,你觉得自己能有的那些资源又能有多管用呢?
切记,老板的实质是寻找资源然后整合资源的人,并不是拥有现成资源的人。
更进一步说,一切商业机会都包含了大量的未知因素,而鉴于人类对于一个未知事物的群体接受度的判断力是极其有限的,一个优秀的老板擅长的是边做根据形势快速调整自己的商业活动,而不是事先把一切事情都预料好了。你能想象亚马逊的创始人当年在网上卖书的时候,已经计划好了公司的业务要包括电子阅读器,电商,流媒体,云计算,无人机吗?
为什么穷人等待的机会永远不会到来?等你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的时候,市场早已经被那些趁着一切并不明朗就冲进去的人瓜分干净了。真正的好机会,永远都存在与未知中。
同样的道理并非只存在于商业世界,每个人生活中最好的机会,几乎都出现在那些你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还记得刚去美国的时候,我听说高中的数学课代表去新东方做了托福老师,班里的同学谈起这件事,语气中大多充满了怀疑和嘲讽,因为大家都清楚他高中的时候学习好是因为数理化成绩优异,英语水平根本不行。他们想的一点没错,后来我才得知,这哥们当时连托福都没考过,但就是一咬牙硬着头皮上去应聘还成功了,结果最初过得心惊胆战,做梦都怕被学生从讲台上赶下来,于是每天疯狂的做题备课恶补英语,好不容易坚持了下来。而两年之后,嘲讽他的人还是当年的样子,他已经成了新东方的托福名师,公开课出现在新东方官网上,学生遍布北美。后来我默默地在家里看了他的讲课视频,比起我当年崇拜的那些新东方名师毫不逊色。我忽然想起了罗永浩当年写给俞敏洪的求职信,试想如果罗老师当年认为要把英语练到王强老师一样才能敢去新东方应聘,现在可能也只是一个吉林延边的文艺老愤青罢。
你看,真正把事情做起来的人,考虑的问题的过程其实是这样,这件事我一定要做,缺什么东西我去想办法去争取。而什么做不起来的人,永远在等待时机成熟。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也是当年天涯上的一代名帖:《28岁赚千万》。虽然它的标题如此粗俗不堪,而且内容据说也只是杜撰。可即使只是一本小说,其中真实到赤裸的心路历程,对于每一个真刀真枪做过生意的人,读罢恐怕都无法不产生强烈的感慨:写这书的家伙一定不会是个穷人。
熟读爱迪生商业实验室的每一篇文章也不会让你有钱
很多老读者都知道,建立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出于我对于商业知识的好奇和迷恋。我坚信商业思维和商业能力是可以像打高尔夫球一样通过后天培养的,而且在锻炼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对商业的成功率产生决定性影响。
如今回头看看,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它却不是做一个成功的老板的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在实践中摔打过才知道,牛逼的商业理论可以让企业从1发展到10000,可以让创业者在经营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可以帮其他成型的企业的做商业咨询分析,但是对于一个渴望无中生有开展一段成功的商业活动的人而言,寻找资源并整合资源的能力才是从0到1的根本,它和任何具体的知识都没有关系,而是源于突破舒适区的决心,不屈不挠解决问题的耐心,愿赌服输的魄力。简而言之,它是一股不安于现状,相信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客观条件的,比性欲还强烈的内心驱动力。
而这种强大的驱动力,没有任何文章可以直接教给你。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有勇有谋,但勇又大于谋。相比之下,勤奋专注聪明简直只能算雕虫小技,唯有勇气才是一个人出类拔萃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如果你的抽象思维能力实在有限,必须得看十分具体的例子去理解究竟什么才是寻找资源并整合资源,强烈推荐你上网看两个故事,一个是星巴克老板舒尔茨当年在西雅图开第一家咖啡店的始末,另一个是杨洁导演拍摄86版西游记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在读了这么多年书,看了那么多案例,和自己在残酷的实践中,能给出的关于“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很想成功,是不是就会成功了”的最好答案。至于你觉得它是醍醐灌顶还是勾兑鸡汤,看你的了。
Good Luck.
转载无需注明出处,就说是你写的。
唯一联系方式: 下载JOIN App搜索"Edison",私信必复
————————————————————
没有回复留言的习惯,但是鉴于逻辑有明显硬伤的小朋友开始成批量涌现,在这里简单更新一下:
其实在上一次回答“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的问题时,我就惊奇的发现,近700条评论中,反对意见极少是关于我提出的那个TTPPRC商业模型的具体内容,而全集中在“好像看明白了这个就能赚钱了”。“和”你知道这么多也没见你多成功”。
说心里话,我之前实在缺乏拯救这些愚蠢的小朋友的兴趣,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智力及格的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最起码明白什么叫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但是会极大地增加实现该结果概率的条件”。
直到刚才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也许这也是一种经典的穷人思维方式,就是对于他人提出的一切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案,都把它们默认为必须是“充分条件”,只要发现实现同样的结果的人采取了其他方案或者采取了该方案的人没有实现相应的结果(比如:有钱人也有没什么商业分析能力的,有很强商业分析能力的人却没有很有钱),穷人们就洋洋得意地以为自己才是更理智更清醒的。
天啦撸,怎么会有精神正常的成年人会相信:理解一个商业模型,就必然能导出赚钱的结果呢,这不是弱智么。TTPPRC商业模型对于商业上的成功而言,很明显是一“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但是会极大地增加实现该结果概率的条件”。
现在看看这个答案下面的一些留言:
————————————————————
批评了其他鸡汤,自己又做了一碗鸡汤 勇气么 你睁开眼看看多少人在折腾,他们缺乏勇气么。
感觉翻译过来其实就一句话:真的想做就去做且肯定会成功,否则就是你其实并没有那么想。
“然而其实又是另一碗鸡汤。说得好像你像富人一样去拼,去整合资源,去开拓市场然后就会成功一样。要真是那样,这世界不知道多少富人了。”
"你这种思维放在十五年前还可以说的过去,但是现在有思想,有行动的人多如牛毛,可是成功的还是极少的那几个人,个中因素其实就是你文章开头说的谁谁谁其实是富二代云云……"
“现在许多事情,绝不是会整合一下资源,有一颗勇敢的心就可以成功的 做到这些,充其量也就是个小老板罢了”
“我就随意举个例子吧,airbnb在美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因此中国就出现了蚂蚁短租,小猪短租等模高档公司,这种拿到钱整合资源的公司不下数十家,可是许多公司陆续倒闭或艰难维持,最早的模高档者爱日租已经倒闭。你所说的整合资源的人办的公司多数就是这样的下场,虽然有成功者,但是更多的是失败者。“
————————————————————
亲爱的朋友,你仔细看看,我在全文中可没有半句话提到,有魄力去整合资源”就一定”能成为富人,也没有提到“有钱人100%就得是有魄力”啊,王思聪就不用啊。
我给出的答案中的思路很清楚,清楚到完全没想到这么多逻辑混乱的小朋友原来需要单独这么一段:
绝大多数富人都是整合资源的人,而一个人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白手起家,想实现财务自由这种包含高度不确定性的结果,拥有超出常人的勇气和强大内心驱动力是一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但是会极大地增加实现该结果的条件,而且在一个普通人在成为整合资源的富人这个结果的诸多条件中,可以算是最重要的(在做到了这一点之后,你还得需要勤奋专注坚持,锻炼商业技能,阅读TTPPRC等等一系列非充分条件,才可能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重要到可以算是一个成为富人必要条件。
从这个答案中读出来“有勇气就会成功”的小朋友,你欠缺的确实不是勇气,是智力。
有勇有谋不一定能财务自由,但是朝九晚五确实可以避免饿死。上进体贴不一定能找到聪明漂亮的女朋友,只有嫖娼才能保证你睡到美女。这个世界上越是有价值的结果,越没有充分条件。(这句话的逻辑是:“没有充分条件”这件事,可以算是,“有价值的结果”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没有充分条件“的结果就不一定有价值,但是”有价值的结果“必然没有充分条件)。
我能帮你的就到这了。
————————————————————————
你相信两个陌生人在一款社交软件上的第一次对话,聊的是《百年孤独》吗?
我正在做的产品叫做JOIN,是一款史上最走心的年轻人社交App。所有想认识你的人, 必须先回答你预先设立的问题,只有答案令你满意的人,才可以跟你聊天。
颠覆人类300万年来的社交方式,只为还在相信有趣的灵魂的你.
JOIN-人类孤独拯救计划其他联系方式一律废弃, 今后的唯一联系方式, 只有这一个:
JOIN ID: 123456
JOIN昵称: Edison
欢迎来JOIN找我聊天
1、主动塑造环境,而非,被环境塑造。
2、注重创造价值,而非,呆满8个小时。
3、为他人解决问题,而非,总需要别人为自己解决问题。
其实富人思维根本就没那么玄乎,也没那么难。
我一直在知乎上倡导的是:通过简单地改变行动,来改变思想。
没有什么思维模式,或者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只是我们往往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也就少有去行动。
我写的这三点,其实都是容易做到的事情。试试看。
从不认为所谓“富人思维”是命中注定,只是有一些人更早地觉悟,更早地培养自己,训练自己不断这么做,从而拥有的。
有道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可是,是不是能够全力以赴的行动,取决于你自己。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
富人思维,其实是从穷到富的奋斗过程中,磨练出的一些品格和思维,任何有类似经历的人你都能看到富人思维。比如《教父》里维多从贫穷的面包店雇员走上教父这条成功大道,可谓充分诠释了富人思维。
片段一:当教父维多失去工作的时候
看过《教父》的朋友都知道,教父有个家规,就是不在餐桌上讨论工作。但在教父维多·柯里昂早年显然还没落成信条。
当时,教父维多在一家面包店做雇员。一次晚餐,妻子问他,工作顺利么?你老板对你还好吗?
教父面有难受说,别提他。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推理出,教父工作其实并不顺利,他的老板对他也并不好。
然后不久,由于当地流氓强迫面包店老板给他侄子提供一份工作,于是面包店老板出于成本考虑,立马解雇维多。
接触过人HR工作的人都会知道,一般人听说自己突然被解雇,第一反应都是谩骂和诅咒。更有甚者还会要挟各种赔偿。何况这个老板本身对他就不是特别好。
但是教父维多不是,他先是平静了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回过头来安慰面包店老板,告诉他“你就像我的父亲”,并且表示感谢,不会忘记这份照顾。
---------------------------------------------------------------------------
这个片段其实有很多在人“思维习惯”的地方值得品味:
1、富人(包括正在走上富人道路的维多),都非常隐忍,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而相反你会发现,穷人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他人撕破脸。
2、富人善解人意,熟练地换位思考,不会轻易为难人。而穷人往往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或许暴发户的二代也常常我行我素,但思维上本质还是“穷人”)
3、富人常常会让别人欠他们人情,甚至在他们弱势的时候。他们对未来的“投资”无处不在。而穷人永远在计较别人是不是欠他,斤斤计较;更在乎眼前的利益。
片段二:当教父维多遭受敲诈的时候
他的伙伴是这么反应的:
当两个伙伴知道流氓的敲诈,他们本能的反应就是乖乖就范,理由有这么几点:
1、流氓是“野兽”,也就是心狠手辣;
2、流氓有更牛逼的老大罩着;
3、流氓疑似还跟警察来往;
4、不妥协的话,流氓会长期缠着他们。
而他先是这么反应的:
而教父的本能反应是,开始分析双方的实际实力:
1、他只有一个人,我们有3个人;
2、他有枪,我们也有枪。
然后又是深思熟虑地提供解决方案:
根据简单的分析,其实教父心里已经有一套解决方案了。
同时,有给了两个同伴一个好处,即原来流氓敲诈的是每人200元,而他愿意50元。让两个朋友欠下人情。
然后他先是这么做的:
这一段很有意思,街道上大部分人对于流氓的敲诈大气不敢喘一声,更不敢据理力争讨价还价。
但教父维多敢于面不改色地直视,跟他讨价还价。记住这个情节,流氓2次夸奖维多勇敢。
最后他是这么做的
流氓发现了维多的勇敢,但他没想到维多会如此胆量过人。在拿到100元不久,就马上被维多在家门口枪杀了。
---------------------------------------------------------------------------
继续分析
1、穷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条件反射式的本能去思考问题,恐惧不确定的未来。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而不是解决方案。比如维多的伙伴一听到被流氓敲诈,就害怕地要屈服,理由就是流氓本身很厉害,然后还有传说的靠山。这样的理由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在跟很多穷人聊成功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是这样总结别人的成功的:他们有关系,他们有背景。
2、富人的一生永远在思考方法与对策,“不要说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 ”富人心思缜密。对于被敲诈这件事,教父维多首先是实际分析了力量对比,发现其实并没有悬殊。并且精心设计了应对方案,即刺杀流氓。而对于这个计划,为了以防万一,他守口如瓶,不给伙伴透露一点风声。“我花了一辈子 ,就学会了小心 ,女人和小孩能够粗心大意 ,但男人不行。”
3、富人与穷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勇气,充满冒险精神。在流氓敲诈这件事上,教父维多判断,如要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就必须干掉流氓,并且判断干掉的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大。在这个片段中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流氓在30秒之内两次夸奖了维多的勇气。
4、富人永远在投资未来,让别人欠他人情。片段中,教父维多给两个伙伴开出他们无法拒绝的回报理由,而报道只是记住这次帮助就行。因为富人明白“友谊可以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同时“我相信友谊,并且愿意首先表示出我的友谊。 ”
5、富人常常拥有超强的行动能力,有计划就马上行动。维多一有干掉流氓的心思,就在第二天结果了他。而换作一般人,估计骂骂咧咧大半天,最终依然只是键盘侠,嘴上做“英雄”。
片段三:当教父听到儿子被杀的时候
当教父维多听说大儿子桑尼被人枪杀之后,他第一反应不是咬牙切齿的要报仇,而是:我不要追查此事,我不要报仇,与五大家族的族长,我要安排一次会议,停止这场火拼。
---------------------------------------------------------------------------
富人,或者伟人,常常都是胆大心细,极端地克制和冷静的人。这样,才让他们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强大起来“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
成功和赚大钱,暴富本身就是一个极低概率的事情,你需要走过种种的坎,种种的不如意。高处不甚寒,自古英雄多寂寞!
而穷人,多少散漫,情绪化,易为小事动肝火,毫无大局观。
片段四:当面对毒品生意的时候
在儿子桑尼死后,教父召开五大家族会议,在达成和解的时候又聊到了毒品生意。教父维多一开始因为拒绝毒品生意,引发了家族之间的火拼。这次,他还是依然拒绝毒品生意。
---------------------------------------------------------------------------
这一段主要谈原则,谈偏执的坚持。
相信大家听说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但很少有人对于偏执有真正理解,偏执的背后是对于未来的判断和对于自我原则坚持。
而一般穷人,即教条,也容易改变想法。一方面,目光短浅,见小利而忘身。另一方面,缺乏坚持的勇气,进而没有为人处世的原则。而没有原则的人,在社会根本就得不到他人坚固的信任。
片段五、当桑尼在谈判中流露出心迹的时候
当土耳其人请求与教父维多合作毒品生意。教父断然拒绝,但在谈判过程中,桑尼流露出想做这个生意的意愿。然后教父告诫他: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
---------------------------------------------------------------------------
这是一个经典的小插曲,也是《教父》情节发展的最重要一环。关于谨小慎微的道理其实之前已经讲了:穷人常常把心思写在脸上,而富人永远心思缜密,滴水不漏。“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 ”中国也有一句话:喜怒不行于色。并且把这句话送给了一个编草鞋的,后来这个人做了三国的一个皇帝。
成功是永恒的话题,包括成功衍生出来的富有和地位(权力),也包括贫穷。而决定因素很多,内因主要是思维和能力。最后,再讲一个故事。
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住着一群自由自在的原住民。
不久以后,另一群人入侵了这片森林,他们掠夺原住民的财产,烧毁房屋,并屠杀反抗的原住民。
穷途末路,原住民躲到附近的山洞里一起商讨对策。一部分人胆小如鼠,吵着要投降,要去做奴隶以换苟且偷生。而另一部分则人站了出来,说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大家,但需要其他人在战斗期间提供一定的物资作为支持。
后来,另一部分站出来的人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入侵者。有些人牺牲了,剩下的人载誉而归。在庆祝的篝火晚会上,所有原住民一致希望他们长期充当原住民保护者。
再后来,保护者中最强的那个人开始自称“王”。其他的保护者变成了贵族,被保护的人成了平民。大家也不觉得奇怪,只是总会有平民的小孩问:我们为什么是平民,为什么这么贫穷?
而这个时候,国家诞生了。
写了这么长似乎只说了表面,更透彻的富人思维分析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号:伪砖家说经济。
http://weixin.qq.com/r/1z9XT9HEUYwurZUs92rF (二维码自动识别)
分享一个白手起家的富豪关于财富自由的思考扫码关注微信公号不出意外可以让你少奋斗5年
----------------------分上一割----------------------
看到很多朋友留言,补充几句:
1、富人不一定有富人思维,穷人也不一定是穷人思维。
但没有富人思维的富人,富有一般来自家族继承,偶然性的暴富(比如国内很多都是拆迁)等。比较典型的就是《教父》里教父维多的二儿子、女婿都不是富人思维拥有者,给家族带来更多的不是支持,而是添乱和麻烦。
中国自古有“富不过三代”一说,根源在于财富可以传承,但思维很难,甚至一个人的不同阶段都会发生变化(比如唐玄宗的早年和晚年)。世事无常,败掉财富容易,积攒财富很难。一种对的思维,其最大的价值是在人生或者家族起起伏伏中依然坚守一份内在的镇定,同时随着机会的出现又能东山再起。
或许,这也是古代大家族都会做家训、家书的缘由,比较家喻户晓的《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
2、富人思维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但我们大概可以把一些优秀的特质和品质进行归纳。最核心也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胆大心细,专注,目标长远以及对于人性深刻了解之后的善解人意等。这些特质,构建了一个人在社会可以“稳定上升”的可能,用投资逻辑讲都是追求复利增长而不是“一夜爆富”。
其实,穷人思维大概就是在富人思维的对立面,回顾伪砖家这些年接触过的形形色色穷人和富人,或者正在成长变化的人,基本如此。
我蛮认同马云的一个观点: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而富人思维,就是打掉失败的必然,然后像猛兽捕猎伺机去把握一个个成功的偶然机会。
3、关于《教父》,艺术作品不是用来讲理论的,但经典总是寥寥几笔,将人性和道理勾画得淋漓尽致。
我借用一个会计术语描述:富人主要持资产负债观,一般人主要持收入费用观。
即:富人经营财产,一般人侧重于收入和支出。
一个代表思维差异的典型表述是:王健林看着有钱,他欠几百个亿呢。
其实是,富人将净资产变化量作为中心管理标准。最小化支出或负债,对富人并非效益最大化策略。
参考小学数学的"蓄水池问题",富人管理的就是“池水总量”,一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不计较出水量大小,而管理“池水总量”的增加,致力于池水成江海。
注,考量净资产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变化,在会计上又称为"财产法"。
我认为富人思维主要起源于“抗风险能力”,船大则抗拒风浪的能力强,所以可以借水势而行。但是财力不丰厚,增加风险相当于肉身下水,只会被吞噬。
请注意:本文写的是富人思维方式,不是成为富人的招数和方法。是经济基础造成了“富人思维”,但这个推理并不可逆。不是说富人思维就是发财方法,这不是一回事。
第二个差别:钱在一般人是“生活资料”,富人却可以作为“生产资料”。
所以贫者愈穷,富者愈富。
富人的钱更接近于"资金"。所以对“钱”具有客观态度。视之为工具、资源、桥梁。
胡雪岩喊钱喊什么?“头寸”。就是一笔要调度的款子而已,和他的生丝、药材没有太大区别。
而一般人的钱叫做"开销",钱里面包含着劳动的辛苦和生活的尊严,使之无法客观看待。
就像农民对粮食的态度,是带有情结的。
这一点也影响了视野。
——
第三个差别,
从管理手段上来看,一般人的钱是有“数量单位”没有“时间单位”的,富人的钱是有“时间单位”的。
一般人对钱作静态管理,富人对钱作动态管理。
即使是同样做生意,在技术层面也有差距,这就是"思维门槛"。
我有个朋友的家人给中粮集团跑运输,帮着运豆渣之类食品加工的尾料,经营了一段时间,生意做得也不坏,但是资金一直非常不痛快。碰巧坐在一起时聊聊,原来是:中粮跟他三个月一结,他跟下面的车队当天干完了活就要结。
我说,这个就叫“账期”,你给了上游账期,但是下游没给你账期。你的上游太强势,我就不说了,你对话和活动的能力要提高。——但下游你可以努力,据我所知,工程类项目上用渣土车,有的人的付款方法是“当日结算油钱,年底支付车钱”,既不让有车的人有垫资之虞,也拥有了账期。
他说,具体建议?
我说,建议你提几个百分点的价,例如每1万加500,艰难建立下游账期。你现在拆借的资金成本更高,不如把钱给下游,这样你的话语权更强,先从一个月一付开始。但是信誉必须像铁一样管理,一天不能延误付款。
上游下游账期有一个时间差,用钱就像水流一样,如果进水口快,出水口缓。则可控度提高。
管理上下游账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常规手段,讲企业案例是因为可以比较直观了解"钱"的时间属性,不是说跑题去讲企业管理——要看到是静态支配金钱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决定了我朋友家人在生意中无法驾驭这一层。同样,他可能在家庭金钱支配上同样受到影响。
——————————————
注:-本文确实借用了会计概念,但是言明是借用,所以肯定不是讲企业经营的财务方法(有人理解在生意上,但写文章时没有这个意图)。例如,家庭也可以以净资产来观测家庭财产,银行评估客户有个词叫"高净值人群",就是说的这一点。最后讲企业账期也只是借以说明资金具有时间性。
1、钱不是财富,钱是现金。 缓解流动性。 换句话说, 最不能增值的。2,时间是宇宙唯一的真正资源。 年轻就好。健康就好。 自己第一,老板第二,工作第三。
3,知识不是收益、道德、艺术、技术。 而是关于规则。 人、社会、经济、政治的游戏规则。
4,有不有财富。和知识、财富?美貌、背景……没有太大关系。 这些都是手段。 根本目的是——剥削人的能力,以及如何摆脱被剥削,获得、扩大该能力,并发挥作用。
5、没有绝对真理,谁对谁错没意义。 不要没意义的争论。
6、不要迷信一切鸡汤、成功学。 套现千万遍, 人家说你贱。
7、时间,过去未来现在的自己,都是一个人。请对未来负责。 不要做没意义的消费。
8、再多说一句我就是阿呆…
最新的ted的一个荷兰学者对贫穷和所谓的“富人思维”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演讲,目前还没有中文字幕,我把主要内容大体翻译一下(注意,不是严谨地翻译),《贫穷不是性格缺陷,就是缺钱而已》,里面涉及到了所谓的穷人和富人思维,看看学术界怎么看所谓的“穷人缺陷的”。
Why do the poor make so many poor decisions? I know it's a harsh question, but take a look at the data. The poor borrow more, save less, smoke more, exercise less, drink more and eat less healthfully. Why? well, the standard explanation was once summed up by th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 And she called poverty "a personality defect."
为什么穷人会做很多的昏庸的决定?穷人借的多,存的少,吸烟多,运动少,喝得多,吃得差。为什么?撒切尔夫人有一个标准答案,就是她所说的 “贫穷是一个人格缺陷。”
“ Some of you may believe that the poor should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mistakes. And others may argue that we should help them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But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e same: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m. If we could just change them, if we could just teach them how to live their lives, if they would only listen. And to be honest, this was what I thought for a long time. It was only a few years ago that I discovered that everything I thought I knew about poverty was wrong.”
你们有些人或许会认为穷人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另外一部分人会想,我们应该帮助穷人做更好的决定。这两个都有一个一样的潜在的前提,就是认为:穷人自己肯定有毛病。(这个说法和这个题目是一样的:富人肯定有穷人不具备的思维,穷人肯定有思维缺陷)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几年前我发现我关于贫穷的一切认识都是错的。
下面举了一个例子。
You should know that these farmers collect about 60 percent of their annual income all at once, right after the harvest. This means that they're relatively poor one part of the year and rich the other. The researchers asked them to do an IQ test before and after the harvest. What they subsequently discovered completely blew my mind. The farmers scored much worse on the test before the harvest. The effects of living in poverty, it turns out, correspond to losing 14 points of IQ. Now, to give you an idea, that's comparable to losing a night's sleep or the effects of alcoholism.
印度种糖的农民,丰收后一次收获全年60%的收入,在拿到这笔前后分别对他们进行IQ测试,发现在拿到钱之前,他们的IQ得分比拿到钱之后,下降了14分!
A few months later, I heard that Eldar Shafir, a professor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and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is study, was coming over to Holland, where I live. So we met up in Amsterdam to talk about his revolutionary new theory of poverty. And I can sum it up in just two words: scarcity mentality. It turns out that people behave differently when they perceive a thing to be scarce. And what that thing is doesn't much matter — whether it's not enough time, money or food.
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Eldar Shafir讨论过之后,作者总结了贫穷的根本原因:scarcity mentality (匮乏心态)。当人们处于匮乏状态的时候,行为模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缺乏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时间,钱还是食物的缺乏。
George Orwell,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who ever lived, experienced poverty firsthand in the 1920s. "The essence of poverty," he wrote back then, is that it "annihilates the future." And he marveled at, quote, "How peop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ey have the right to preach at you and pray over you as soon as your income falls below a certain level."
乔治奥威尔,曾经经历过贫穷。关于贫穷,他是这么写的:贫穷的本质就是,没有未来(annihilate:简单可以理解为消灭)。一旦你的收入掉入一定水平之下,人们就会理所当然地来对你进行说教,且表示帮你祷告。(就是富人的思维说教,以及假意的仁慈)。
所以,所谓的富人思维不是富的原因,而是有钱之后的结果。同样,所谓的穷人思维,不是贫穷的原因,是稀缺压力折磨的结果。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穷人跳出贫穷的境遇。演讲的后半部分诉诸于社会福利政策的改革,提供外力,给穷人最基本的生活教育保障,让他们不再被这种所贫穷折磨。
这个,大概估计知乎大部分人并不关心,大家关心的是,我现在穷没那么有钱,我又没有外力,我要怎么办?
可以做的就是,尽量排除匮乏状态对你产生的负面压力。努力工作攒点钱,在没有解决匮乏心态的时候,不要做把你进一步拉入更匮乏的漩涡里的事情。
比如,不要迷信富人思维,认为自己穷是因为有缺陷,智商低,从而进一步加深自己的匮乏感和压力感。而成功学做的就是这个生意,卖的就是穷人的匮乏感。
克服了这个副作用,大概就是抛弃了贫穷思维吧。
视频链接:
Poverty isn't a lack of character; it's a lack of cash我是大宝,
1、致力于通过训练思维方式、刷新学习方法,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2、立志通过终身学习的科学方法,用跨越学科的系统性思维,去建立对世界的通透认知。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杨大宝识】,我会定期分享【学习方法+思维认知】。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手册】。我为你准备了一份大礼哦!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要构建对世界的系统认知,你一定要读的书单&高清电子书资源——大宝多年阅读整理推荐;
2. 摆脱痛苦地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从初阶到精通,真正学会像外国人一样使用英语的方法&资料;
3. 学霸的自我修炼手册:出国留学申请到顶级奖学金,我是如何做到不拼“智商”,也能升级学习能力的。
——END——
相关阅读:
本人混金融圈的,引用一段投资家老喻的思想,说下我的理解:
概率思维
富人思维是把每一个具体的选择,抽象为概率,只要期望上有胜算,就会一直下注。
假设你现在有两个选择:A.直接给你一百万元,B.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500万元,当然还有一半机会什么都没有,你选哪个?
大部分人都选择拿一百万,因为这本就是飞来横财,还是先入袋为安,如果另一个选项什么都拿不到呢?我们都是损失厌恶者。选 B 的理由也很简单,反正是飞来横财,还不如赌一把。那我就继续追问,你这么选的话,如果正好落在那不幸的50%上,什么都拿不到,你会后悔和心疼吗?他们想想说,好像也有点,连那煮熟的鸭子也飞了啊。
这就是传统教育惯有的思考方式:追求确定性,追求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们不敢于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恰好确定的选项是最具风险的。我们努力学习考一个好大学,选一个好专业,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从此就可以衣食无忧生活幸福。可进入社会才发现工作三年攒下来的钱依然不够在北京买一个厕所。
那正确答案是什么呢? 当然是 B。但是,我给出的理由不一样:
一个熟知市场规则的高手会这么处理。按照选项B的概率,如果 B 有50%的机会拿到500万,这个选择权就价值250万。我承受不了这个损失,那好,我把这价值250万的机会卖给一个有意愿去赌的人,比如说用200万跟他成交。那对于买的人来说,用200万买一个价值250万的概率权,在账面上是非常划算的。而你现在有200万了,是不是比选第一个100万强得多?
你可能会说,我找不到愿意赌那么大的人。那我们优化一下上面的方案,你找一个比你有钱的人,你说:“我把这个选择权卖给你,但是首付100万,如果你中了,我要求再分成一半,你觉得怎么样?”
对你来说,100万他作为首付给你落袋为安,剩下就让他去赌个运气,反正也比第一个选择强。而对买家来说呢,他是拿100万的成本去赌500万的一半概率,这个买卖他也非常划算。接着往下想,这个方案还有没有更近一步优化的空间呢?当然有!当然那就更复杂了。比如,把这个选择权切碎了发行,这样就更是稳赚不赔,当然这个得有政府授权。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开始面对的选择,明明A是确定的,B是不确定的。可是这不确定的选项最后怎么就变得确定了呢?而且收益要高得多呢?对啊,这个例子里面,藏了这个世界的一个绝大秘密,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区别。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而不是指穷人和富人。
穷人思维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他不要概率权。跟他们的直觉不同的是,稳定恰恰是最大的风险,因为不具备应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环境的轻微变化会颠覆他们仅有的生存技能。而富人思维正好相反,他们意识到,机会就是风险,风险就是机会!他们其实是一件事。因此每次选择的时候都根据成功的概率下注,不管每一次的成败、输赢,他一直都坚持这么下注。我们人生在世,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成败的概率。
请注意,珍视概率权不是让你去赌,而是跳出本能的直觉,用概率计算每一个选择,这样直觉虽然有风险,但这已经是划算得不能再划算的买卖了。
穷人不珍视概率权,不是不去赌,他们反而更容易去赌一些极小概率的事情。比如“买”,两块钱博一个发财梦。但是明白原理的人都知道,用概率权计算的价值,1分都不到,可是很多人却花2块钱买这个1分钱都不到的产品。销售的人是按照概率思维来设计这个机制的,稳赚不赔。所以就这件事来说,是穷人在补贴富人。
富人是怎么想的?我举个例子:扎克伯格,Facebook的老板,他当年刚创立Facebook公司4个月,就有人出价1000万美元要收购他的公司,两年后,雅虎公司出价10亿美元洽谈收购。其间当然还有很多次机会,谷歌、新闻集团等等都曾经有过收购意向,每次出价对于当时的扎克伯格都是一笔横财,但是每一次他都拒绝了。
你是马上就拿到10个亿,还是以百分之几的可能性,在数年之后拿到1000个亿?这是一个选择,你看扎克伯格面对的这个选择,跟我们今天刚开始举的那两个例子是不是很像?几年之后,另一家创业公司Snapchat用类似的方式拒绝了扎克伯格的30亿美元收购的邀请。这就是硅谷的精神之一,它可不仅仅是发财梦,它是一种财富观,是一种对概率权的把握。
说实话本人刚开始也是不太理解那些风险投资人的逻辑。一个创业项目,看起来不是很靠谱,没有任何确定性,投资人居然就敢成百万、上千万、上亿的钱白给创业者花,而且还只占很少的股份。直觉上这些投资人不是疯了吗?
事实与大家看到的也许不一样,风险投资家并非 “富贵险中求,艺高人胆大” ,也不是他有勇气敢于下注,其实是和我们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他们就是在使用概率思维。创业初期的公司可能都没有盈利,但是投资人已经把这个行业的前途,这个创业者、创业团队的素质和未来的市场风险等等都用概率思维给算过了,给出了一个估值。这个估值虽然是纸面财富,但是它包含了一系列概率计算,它是真实的市场定价。风险投资人就这么持续下注,无数次之中只要有一次大赚,就全部回来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在运行的,我们继续用这个思维角度分析股票投资,变成两种结果 :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派,就是用运用估值技术,花80块购买价值100块的公司股票,然后长期等待该公司回归甚至超出市场价格,再卖出获利。技术分析派,也就是用构建交易系统的方式,也就是量化投资,在满足前后计算方式一致性的基础上计算期望值,把期望值略微提高到50%多一点点,然后持续不断的重复下注。
技术分析并非大众投资者所理解的,亏钱了就是技术分析不到位,或者心态不过关。你应该这么想,股票投资本质上是数学和执行力的产物,需要做的就是精确的计算和到位的执行力,否则股票市场对大众投资者来说就是个赌场,玩的不是数学,是心跳。
所以,风险投资是一个有精确算法的财富游戏。那怎么摆脱穷人思维,把握概率权呢?这就是世界留给每一个人的一道后门。有部电影《决胜21点》:说的是一位天才的数学教授在大学生中网罗了一批数学天才,关起门来训练他们玩21点。然后指挥他们转战各个赌场,通过相互间的配合,赢了很多钱,最终又成为各大赌场的黑名单中人与追杀对象。
其中有个著名的,三门问题
决胜21点片段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Y0MDc4MDQ=.html这个答案就是反直觉的概率计算,希望您能通过学习打通任督二脉,认识和使用概率权。
望为有缘人指路。路过点赞,手有余香。
初中的时候,我爸带我去买苹果,我看上了一个特别大特别红的,遂花了10块钱买回家。10元一个的苹果,大概十年前还是蛮贵的了。
可惜回家切开的时候,发现苹果是坏的,外面好看,里面已经烂一半了。
我特别郁闷,想着算了,那么贵买的,准备忍着烂掉的部分,把苹果吃掉。
可我爸抄起苹果就直接扔垃圾桶里,我说“你这样简直浪费!”
但我爸和我说,“你看,如果我们扔了它,就只是白花了10元钱而已。但如果你吃了它,你就不仅浪费了10元钱,还吃了一个烂苹果。”
从那天起,我如果花钱买了不好的东西,就坚决不吃,不用。
这让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升了一大截。
大道理我看高赞讲的差不多了,我来说个实例。
一个朋友的故事,家里条件不错,我在另外一个回答里说过他的生活琐事。
现在说说他的思维模式。
二代,人在帝都,在二线城市和人一起投资了一个店,传统行业,雇了个当地行内人士打理。
某天闲聊,聊起了这个事儿,我把重点还原一下。
问:你那个店现在怎么样啊?
答:还可以把,每年都能挣点。
问:挣点是多少啊?
答:20W左右吧。
问:这有点少把?
答:这两年不好做,我就年底看看帐,什么事儿也不管,投的也不算多,有20W出头就算不错了。
问:你给你那个“掌柜”的开多少啊?
答:给他开20W,他再倒腾倒腾,估计还能自己从店里摸个8W10W的。
问:啊?他还敢黑店里钱啊?你不管啊?
答:啊,是啊,要管的话,粗了没用,管的太细人家也不好做事,再说,我也管不过来。
问:那既然如此,干嘛不干脆给他开30W,然后让他别“贪”店里钱呢?或者换一个?
答:这个事儿,怎么说呢?我给他开30W,他就觉得自己值30W,没准就想着出去挣35W,心就不在这了,容易走。而且我给他开30W,或者我换一个,我也不能保证他不“贪”店里钱啊?我要不让他贪,我只能管的细,还是那句话,我管不过来啊。但是,我给他开20W,他就觉得自己能值20W,他也许也想着出去能挣25W,现在自己能从店里再额外赚点不上台面的钱,他会觉得很知足,就能干的长,我也省心。
问:那你这个老板挣得还没掌柜的多,也是够窝心的。
答:老板就该挣得没掌柜的多,老板有的只有钱,掌柜的有的是本事。钱好找,能用钱挣钱的掌柜的不好找。你给少了,掌柜的再找一个老板,还是能挣回那么多钱。给的多了,掌柜的才能给你安心挣钱,这个想不明白,20W我都挣不到。
在我眼里,大概这就是富人思维把。
有一个在他圈子里前1‰富裕的老头,在我看来相当的具备「富人思维」,虽然我以前特别不能理解,并且觉得很诡异,30年后越发觉得老头是对的。
他今年已经64岁了,今天早上又骑着摩托车去隔壁县城的工地上揽活,干一天活180块钱,当晚就能领到钱。
毕业至今见过很多「财富自由」的人:
- 09年大学毕业后进了阿里,当时面我进阿里的经理工号600以内,是我职业生涯里的第一个贵人,他至今还在阿里,今年七月份去杭州,在滨江的一家咖啡馆聊了好久。
- 在Face++(旷视科技)只有12名员工的时候加入了,有幸跟这个几乎可以代表清华里最聪明、最优秀的人一起共事了一年半,近距离和几位创始人工作过。
- 服务过的聚美优品,优信都上市了,跟公司的CEO、高管们也接触比较多。
........
看过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
据我认识的那些有钱人....
我有一个同学的爸爸......
我以前的一位领导......
柳传志/马云/王石/比尔盖茨的思考逻辑是这样的......
嗯,现在这个社会,物质上大富大贵的人,几乎每个人都会认识几个吧?
可是,那又怎样呢?
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上的一角,而那一小部分也只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
而那些「道听途说」、「据我了解」、「总结归纳」......无一例外会带上自己的「认知偏见」,那些把「富人们」取得的财富上增长的「归因」,可能真正的「富人们」看完,只会笑而不语。
之所以会说「认知偏见」,是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富人们的「冰山一角」,是的,这个没法避免,从简短的相处,三五年的共事,真的不足以挖掘出那些「冰下的思维」,而这样的简单的归因,除了「思考上的懒惰」,更多的还是「看问题的高度」不够全面吧。
成为「富人」一直都不是我追求的目标,但这不妨碍积极向他们学习,但自认为距离了解到他们「冰山下思维」还差很远,所以对于那些「富人」、「大牛」的言论,总会思考他们「冰山下思维」的东西是什么呢? 几乎从来都没有搞清楚过。
但开头那个老头,我觉得他是一个「十足的富人」,打能记起事来,至今观察了他快30年了,他的一些「冰山下的思维」,让他自己成为了前1%的富人,自然有他的道理,也正在神奇的影响着我。
1、
对于他的很多故事,我也是从村子里老一辈的大爷大妈那里听到的:
这个老头在他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心脏不好去世了,他母亲比父亲去世的更早,至此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就是他14岁的姐姐,9岁的弟弟。三个人相依为命。
好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农村是有「生产大队」和「集体公社」的,大家所有人集体劳动,财富平均分配。就这样,他们三个人就和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吃饭。
那个年龄段的人,是比较叛逆的,加上没有双亲的管束,这个老头用现在的话来说,特别的痞气,跟姐姐弟弟大家,跟邻里孩子打架,抽烟喝酒,赌钱偷东西,干尽了所有那个物质溃泛,娱乐设施匮乏农村孩子能干的所有坏事,老头原本姓「黄」,这个「黄」姓是这个村子里四大姓氏之一,老头父亲本家也有兄弟姐妹在,按理说他们应该肩负起照顾老头的责任,但老头实在太坏了,以至于本家「黄」姓的叔伯们,都不愿搭理他,并划清了界限。
我们村子里现在都还有几个六十多没结婚的老光棍,不出意外的话,这也是老头的归宿。
但就在这个时候,邻里中有一位心地特别善良,在另外大姓「李」氏宗族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劝解老头好好念书,不要浪费光阴。
用老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那个时候,谁的话,他都听不进去,除了这位「李大爷」。
后来,老头没事就往李大爷家里跑,听李大爷的教诲,看李大爷家里的书....
再后来,农村的红白喜事,「黄」姓家族不让老头参与,李大爷一片好心,「李」氏家族有啥事总喊上老头,后来老头和姐弟三人就改姓「李」了。
2、
听李大爷的话,老头很用功的读书,成绩还不错,读完了初中,实在没有粮食再继续读下去了,然后就留在村里小学教书,老头说那个时候,工资是「1」块钱一个月,学校包伙食,所以不会饿肚子。但最美好的是事情是:有很多时间可以看很多很多的书。因为李大爷家里的书,都看完了。
干了两年多的小学全科老师,学校里的书,能借到的,都看完了,老头觉得整天面对一群小孩,觉得自己没啥成长,刚好那个时候国家市场经济逐步起来,村里也计划成立自己的超市「农村代销店」,需要一名会打算盘,会记账的人,老头无疑是这样的最佳人选。
当上「农村代销店」的售货员之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样家里很穷,定了娃娃亲又悔婚导致有些轻微神经病的李大妈。
新婚夜之前,两个人都没见过彼此,后来李大妈鸡贼的说,她曾提前走了十里地来我们村的代销店买过东西,观察了下老头算账很清楚,人蛮灵光的。但老头说完全不记得有这么档子事。
那个时候,老头家里唯一的财产是空空盛放面粉的柜子,几把凳子和一张灶台。「李」姓人帮忙凑齐了礼钱,匀了几件家具过来摆一下,借给老头一件皮大褂结婚的时候穿。
就这样,老头结婚了。
3、
后来市场经济大跨步前进,县城大发展,要盖大楼,需要很多劳力,现在叫就是农民工。
「代销店」确实不怎么赚钱,老头就辞去了工作,去工地上干活,一天可以赚7毛5分钱,做打杂的小工,每天早晨四五点起床走两个小时的路到县城工地,然后晚上再走回来。
因为没有表,周围人也没有表,只能睡一觉然后约莫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起床去,有几次判断失误,老头说都走到了,天才麻麻亮。
后来聪明的老头发现点燃一根「香」,可以用来记时间,睡觉前,点燃一长长的香,老头和李大妈就轮流醒来看香燃烧的情况判断时间,要不要再点上一根续上等。
终于拿到第三个月工资后,老头和李大妈觉得这份工地的活前景不错,就拿出了30块钱买了一块手表,这样老头和李大妈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这块手表,也是老头至今讲起来依然觉得非常奢侈和引以为豪的物件了。
七八十年代的建筑行业,就跟现在的互联网一样,一片大好,村里很多和老头一样的年轻人都进入了这个行业,老头不满足于一天7毛5分钱的收入,想往上走,想成为大工,因为这样一天就可以多赚4毛钱,但要想成为大工,得先看得懂建筑设计的图纸,按图纸要求来做。所以每一次工地上的工头打开图纸给几个大工讲的时候,老头都会凑过去听,每当这个时候,工头就把图纸收了起来。
后来老头就在这工地上干了一年多的小工,就换到了另外一个工地,遇见了他的第一位师傅,张工,张工给老头讲解了如何看图纸,老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砌砖,放线,卡尺,测量,泥瓦工,水泥灰,粉刷......
算下来,老头在「建筑」这个行业里,干了快40年了。
基本上建筑这个行业里的任何一项事情,他都门清,不管是挖地基,打圈梁,割门窗,架楼板,石子钢筋,地板砖,走水电等。
后来老头也开始自己做包工头了,在西安包了好几年的活,也去过国内的很多城市,用老头的话说,除了东北他没去过之外,基本上其他省份他都去过。
好了,这些大概就是老头的介绍,之所以说他是前1‰的「富人」,是因为他现在是我们那个村里财富增长速度最快的人,在其他人也没停着的情况下,从最穷的人到最富的人,差不多用了四十年。
接下来就说说老头那诡异的思考方式,嗯,就是我所认为的「富人思维」:
▎永远跟比自己强的人玩
小时候上学基本上都是倒数第一第二的,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老师让我去学校后面找一个棍,我找到拿回来之后,老师让我把手伸出来,然后打我。
和很多农村捣蛋的小孩子一样,干尽了很多坏事,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小学三年级,后来老头明确跟我说不让我跟同样倒数第一第二的那个小孩玩,并且让我跟班里第一名玩,在几次打发走找我玩的小伙伴后,我那个时候特别恨老头,我最好的几个伙伴啊,我们一起有捣不完的蛋呐,第一名一点都不好玩,就知道学习,而且很无趣,都不知道聊什么。
后来还是害怕被打,就硬着头皮和第一名玩,到后来有一次第一名来找我玩,说是老头让他来找我玩的。
就这样,从小雪三年级开始,我的学习成绩开始慢慢好转,在30人的小班级里,当我第一次拿奖状的回家的时候,老头跟我约定:
考第三名,奖励1块钱;
考第二名,奖励2块钱;
考第一名,奖励3块钱。
虽然上初中后,这个奖励的砝码变为5块,10块和20块。然而后来直到去市里上高中,我的成绩都是第二名,也从来没有拿到过第一。
但就是因为老头的这个独特的思维,在初中四百多人里,经常一起玩的几个同学,都是年纪前10的,小学里考第一名的小伙伴一直比较生猛,中学的时候,成绩也很好,而我虽然分班了,还是一直做老二。
初中时寒暑假,周末我们6个人会经常一起玩。
后来分成了两拨,最好的三个人去了县里最好的高中,最好的一个班,三年免学费。
他们分别考上了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电子科大的本硕连读。
剩下的三个人,自考去了市里比较好的高中,第一梯队的奥赛班。
他们一个人先考上了重庆大学,另外一个复读后也考上重庆大学,而我很丢脸进了一个渣渣大学。
而高中时玩的很好的伙伴,数学考了满分150分,理综考了299分,总成绩695分进了北师大数学系。
.......
后来工作了之后,老头也是这么跟我说,这导致从孩童时期到前两年,一直活的特别特别的压抑,也长期处于特别特别的自卑。
因为优秀的人,总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很多时候聊的东西,我知道的人家都知道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不知道。
每次总差几分,每门课总比别人差一点,那种感觉特别压抑。
后来在工作中,比自己强的人特别多,一度让自己很怀疑自己,到底行不行,为什么会这么差?
.......
但同时,也给我带了一些很神奇的思考角度:
1、大学毕业当很多人都在说找工作很难的时候,我们几个玩的很好地小伙伴:去深圳航空公司、去西安光电研究所,去金蝶软件,去成都七中当老师,去阿里巴巴,大家的工作找得都还不错。
2、他们彼此赶超对方但又能平和相处讨论问题,这让我深刻明白优秀的人更懂得彼此成就。
3、持续进步,这个点是身边优秀的人带给我最大的感触。
▎不准凑热闹
小时候村子里都是泥土路,偶尔会过来一些「货郎」,开着三蹦子车叫卖,或卖菜、卖水果,卖肉,或日用品,小孩子们嘛,觉得很新鲜,就都会一股脑上的围上去,看热闹,有时候看卖主不注意顺一个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老头很凶的跟我说:赶紧往回走,以后要是不买,就不准去凑热闹。
老头很喜欢打人,下手也很重,所以自那以后,我就在也没去凑过热闹。
这导致后来去城里上学,也很少去看热闹,打架,聚众闹事,聚众赌钱骗人等事情,我都是一走而过。
后来做了互联网行业后,退了很多群,朋友圈也是经常性的关闭,也很少去关心一些热点信息,顶多了解一下。
这个倒真的给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专注做很多自己的事情。
后来名人李笑来也说到的人生三大水坑:看热闹,随大流,替别人操心。
那个时候,我就想起老头,三十年前,他就明白这道理了呀。
▎不抱怨
大前年,一次偶然的事情,老头的一个徒弟开车送我去高铁站,路上说起光他自己承包工程被开发商跑路就欠了老头很多钱,我才猛然想起那些年轰轰烈烈的「总理帮农民工讨要工钱」的新闻,很多开发商房子盖完交工后,卷钱跑路,留下辛苦干了一年没钱回家的农民工。
我才想起有几年,老头在外干了一整年,腊月里回到家还没钱过年,值班新衣服,让李大妈去娘家借钱的事情。
老头有很多次被黑心的包工头卷起跑路而一年辛苦颗粒无收。
实在无法想象老头那时是如何面对这一切的?如何面对李大妈和他的四个孩子。
但,我从来没有听老头说过一句话关于这件事情的抱怨。
而过完正月十五,老头又蛇皮袋子装着一床被子抗在肩上跟村里的几个老乡又出发了。
老头总说的一句话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抱怨没有任何意义,朝前看,想办法解决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这导致后来这么多年里,我特别不喜欢「抱怨」的人,面对不公平,被欺骗的事情的时候,总会朝好的一面去思考,去努力。
▎勤奋
嗯,其实老头现在完全不用再出去揽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了很多年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后,终于在五年前,彻底做不了了,开始零零散散的揽一些散活,好在现在的人心都没有那么黑了,行情也很好,都是工资日结。
年轻的时候,常年不在家,四海为家辛苦赚钱,四个孩子们都已安家买房买车,并约定好每个月给老头打1000块钱,老头过了60和李大妈每个月还从国家那边各领150块钱,现在看病农村医疗合作社都给报销,生活在农村基本上不花什么钱。
后来孩子们都劝老头不要去隔壁县城揽活了,老头说你们都别劝我了,我现在筋骨都还很好,不去干活,干什么呢?
后来大前年夏天的一天晚上,收工回来老头骑摩托车可能一时意识模糊,直接跟一辆小车撞了,摩托车基本费了,留了很多血,断了两根肋骨,脸肿的没法看,远在北京的三儿子和在上海的二儿子也是在事情发生的第三天才被告知,因为老头子觉得是小事,不想打搅他们,看到老头子躺在医院一动不能动的样子,两个儿子抱头痛哭坚决不让老父亲再骑摩托车去工地上揽活了。
老头一直说没事,在家休息了几个月后,自己重新买了一辆新摩托,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又开始去工地上揽活了。
并且给三个儿子看了他的存折,很坚决的说他现在很有钱了,不用几个儿子给他打钱,几经商量后,儿子们的钱从1000一个月,降到了500。
但老头的这股劲,让还处在年轻时的几个儿子工作的特别卖力,一刻都不敢停歇。
▎学会感恩
去年从北京开车回陕西老家过年,腊月29,老头说要出去一趟,问我有没有时间开车送送他,我说可以的,他就把大孙子二孙子都叫上车,我开车按照他的指示先是去超市买了四份很贵重的礼品,第一站先是去了他以前的师傅,就是那个张工。
路上老头说:张工是我四十年前的师傅,后来几十年都很少往来,但没有那个时候他的指点,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后来又去了三个他的老兄弟家里。
老头对他们说:现在条件好一些了,几个还在还算有出息,家里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老头经常说:别人骂你,那是在帮你,真要是啥都不说,那就是放弃你了。要常记得感谢那些曾经帮过你的人。
▎持续学习
多看书:
打我能记起事来,家里就有很多书,各种武侠小说,四大名著等塞满了好几个大木箱子。而我也是在被老头隔断与学习不好的同学玩之后,就一本一本的看,第一本国外著作《简爱》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完的。后来的很多年里,老头给我的奖励,零花钱基本都买了各种各样的闲书。
术业专攻:
老头在工地上,从一个底层的小工,到后来盖房子的所有工种他都会,一直在学习。
像骗过你的人学习:
别人能骗你,说明别人比你聪明,那么你就要像他学习。
多开阔眼界:
童年时基本没有什么关于老头的回忆,通过照片看到老头年轻时去过很多个地方。
老头很有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很多都能自洽,这6条大概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吧。
这个「老头」,你大概已经猜到了,就是我的父亲。
我心目中最有「富人思维」的的人,并用自己的亲身努力,做到了他那个圈子里前1‰最富有的人。
而我最近三年在近距离走近很多「财富自由」的大佬后,才发现父亲思维的厉害之处,也正在亲身践行。
未来会怎么样呢?父亲常说: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最好,剩下的就交给老天爷。
有很多感谢,也有很多话,想对父亲说,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开口。就都全写在这里了:
努力成长,希望配得上您在左下角点击的「赞」
这个问题的其他的回答我看了下,要嘛是抖机灵,要嘛是摆阔,要嘛立着稻草人自己打。
而且,富人思维也要区分,是富人的思维,还是成为富人的思维?或者说,是old money还是new money?
如果是old money,鬼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这种老阔佬早就进入了从心所欲的境界,既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参考意义,而且容易沦为农民讨论皇帝家的金锄头。
但是new money倒是可以说说。
大概来说,我认为是三点:
1。抓主要矛盾。
2。算收益率。
3。想后路。
主要矛盾,就是战略问题。
比如90年代物资匮乏,这是主要矛盾,做买卖能赚钱,什么税务的就是次要矛盾,你去纠结这些不敢下海就是穷人思维。比如本世纪初城市化高歌猛进,这是主要矛盾,房地产就能赚钱,你天天盯着M2,汇率,大人物的只字片语,这就是次要矛盾。你去纠结这些就全款变首付。
知乎太多长篇大论,又是数据又是表格的文章,为什么我说都是垃圾?因为没有回答一个问题:谁是主要矛盾,起主导因素?
这种回答,答题者显示了博学,观看者带入了努力学习而自我感动,其实都是浪费时间。
直觉的定性往往是盲人摸象,掌握一堆数据的定量经常南辕北辙,到最后,一定要回到定性,数据只是判断的依据。
再说收益率,这是战术。
同样一笔钱买房,你买远郊ceo,他买次新双地铁。你全款贵妇流,他并发小舰队,收益率肯定天差地别。
同样持有几套,你放在那不管或者干脆租给二房东,他该凤变冰的就变,该抵押就抵,为了bp级别的利率不惜和信贷员和钱贩子推杯换盏称兄道弟,谁赚得多不是理所当然么。
确定了要做之后,如何开源节流,精益求精就是区别。
至于想后路也很简单。
人总有搞错了的时候,也总有运气不好的时候,你最开始就得想清楚,我搞错了咋办?
说好的事情,银行会不会耍赖(事实上银行就经常耍赖,比如过桥问题),你妈会不会不讲道理?你伙伴会不会家里有事要撤伙?国家会不会发神经?
最后都归结为,如果你搞错了,会不会挂?有没有翻本的机会?如果没有你扛不扛的住?
看完一本《富人的逻辑》,觉得这本书中的观点非常值得跟大家分享,本书是一个德国博士的论文,作者研究了很多德国的富翁,并用各种方法做了一些统计研究,找出了富人跟普通人的区别。很多观点非常有趣,就象《富爸爸、穷爸爸》中谈的现象,富人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
书中的结论跟《隔壁的百万富翁》相类似,作者也在文章中引用过它的结论。建议跟这本书做下扩展阅读。要注意是这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德国的富人阶层,跟国内以及硅谷的互联网富人,还会有些差异。
人格特质
他们关注一系列不同的人格特质,然后将其与受访者各自的财富状况相匹配。对于德国而言,最重要的研究结果表明,
富人远比中产人士思想更开放。
64%的企业家和68%的自雇人士表现得格外乐于尝试新的体验,相比之下,有这种倾向的中产人士只占35%。
企业家不如中产人士好相处。
69%的中产人士被认为很容易相处,而在企业家中,这一比例下降到60%。对于工资高于平均水平的雇员来说,情况恰好相反:他们被认为远比企业家和中产人士更容易相处。这些发现表明,成功的雇员需要高于平均水平的适应性和社交能力,而对于企业家来说,能够处理冲突更为重要。
富翁对风险的认知跟普通人不太一样。
商业上的成功与冒险意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冒险意愿对商业上的成功具有积极影响。不过,喜欢冒险的程度较高的话很有可能导致负面的结果。
”成为一名企业家是要冒险的,但以冒险的方式做生意可能是危险的。“
从一个企业家的观点来看,选择什么都不做或许才是极为冒险的,而外界看来冒险的举动或许在企业家本人看来是降低风险的策略。
瑞士银行/普华永道在2015年的研究中所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亿万富翁对风险的理解不同于我们其他人。在他们看来,错失机遇或许是更大的风险。
“他们害怕因没有抓住机遇而失去机遇,他们往往不担心冒险失败所带来的不利的一面,而是担心错失有利的一面。”
目标有多重要?
研究发现企业家或富翁们对制定目标这件事,跟普通人的想法差距很大,
目标越是雄心勃勃,通常结果就越好。
一般对于目标有三种不同的思考目标的方式:
- 幻想着如果达到目标该有多好,
- 担心达不到目标的情况,
- 将目标与当前状态作对比。
第三种将对于目标的积极幻想与当前状态作对比是增加实现目标可能性的最有效方式。
“具体的、有挑战的目标与其他类型的目标相比会带来更出色的表现”。
特别是雄心勃勃的长期目标对成功具有重大影响。
推销能力是创造财富的关键
工资统计数据表明,销售总监的收入总是高于其他高级经理。他们在工资等级中处于最顶层。
不管你从事哪种行业,不管你的职业是什么,不管你是受雇于人还是自雇:销售的角色向来拿着最高的工资。
唐纳德·特郎普和罗伯特·T.清崎写过一本书,里面的核心观点就是:
“一名企业家所要具备的头等技能是销售能力。”他们认为,如果不成为优秀的销售人员,没有哪个企业家能够赚到钱——如果缺乏推销能力,唯一的弥补办法是委托别人去做。“如果你不擅长销售,那么你就必须找一个擅长于此的合作伙伴。
阿诺德·施瓦辛格在体育、电影行业和政界都做到了成功,他还一度是好莱坞片酬最高的演员之一,他在自传中说:“不管你在生活中做什么,推销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成为伟大的诗人、伟大的作家、实验室中的天才。你的工作可能是最出色的,但如果人们不了解,你就一无所成!
一名出色的销售人员需要具备以下所有素质:
(1)讨人喜欢的性格。要擅长于推销,你需要看上去像是别人喜欢并信任的那种人。
(2)出众的社交技巧。你需要乐于结识陌生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都愿意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3)对于挫折的高耐受力。任何一名出色的销售人员所需具备的关键技能是在面对拒绝时不要放弃。出色的销售人员不会把“不”作为答案,而是会努力将这最初的“不”变成“行”。出色的销售人员知道,在最终达成交易之前,他们听到的反对答案要比肯定性答复多。
(4)高度的共情。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倾听他们怎么说——并且还能坚持到底,达成交易。
(5)充满自信。如果你缺乏自信,对挫折就不会有足够大的耐受力。
(6)配套的专业知识。你推销的产品或服务越贵,这一素质就越重要。如果你没有相当深厚的专业知识,你就不能卖出价值数亿美元的商业地产或是价值数十亿的公司。
为了在销售方面见长,你需要尽可能多地具备这些素质。
即便你不从事销售工作,你仍然需要具备推销的能力。甚至做全职工作的人也是如此。没有多少人仅凭擅长做某事而取得成功,他们还需要向公司里的其他人宣传自己的工作——和他们的个人品牌。
以医生为例,能够赚得更多的人,通常都是能够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的人。
如果你不这样做,却抱着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资历更高的人完全不用任何推销或市场营销就可以自动拥有竞争优势,那么你会无助地看着别人超过你
诚实是最佳策略
很多人对富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诚实或者道德水平没普通人高,但对于富人来说,诚实不只是一种美德,也是经商时的竞争优势。
美国研究人员托马斯·J.斯坦利在对733名百万富翁进行调查时,询问他们将什么视为对财务成功影响最大的因素。与受访者提到的30个因素当中的其他任何一个相比,诚实出现得更为频繁:57%的人说“诚实对待所有人”是“非常重要的”,还有33%的人将诚实列为自己取得商业成功的“重要的”因素。
而另一个针对富人的匿名调查,只有20%的受访者把高于常人的智力列为其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30个因素中,智力排在第21位,而诚实在30个因素中排名第一。只有14%的受访者把“量入为出”作为“重要的”因素,而朴素的生活方式在30个因素中只排在第24位。
你一定会怀疑这个结论,完全想不通这样做的理由?
但在富人眼中,诚实成为对财务成功非常关键,是因为信任因素在商业关系中极为重要。无信不立,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古代还是现代,在商人眼中都非常重要。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调查关注了信任在瑞士中型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建立在个人品质和技能基础上的信任在商业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永的研究还表明,“基于信任的伙伴关系”构成“关键的商业优势”:“信任商业伙伴的人能够行动得更迅速并且成本效益更高,还能够为创造力和创新提供空间。
你该如何建立信任?
信任——不管是个人之间还是在商业关系中——取决于三个因素:
(1)取决于你过去和别人之间的经历。你的商业伙伴过去有没有说到做到,他对你是否总是以诚相待?
(2)取决于别人的声誉。你的商业伙伴是否有诚实可靠的记录?其他商业伙伴和他合作时的经历怎样?
(3)取决于直觉。你是否信任某人除了基于确凿的证据外,还往往基于“发自内心的感觉”。
如果表现得不诚实,你有可能失去取得商业成功的必要基础:别人的信任。当然,不诚实和欺骗可能也会带来短期的成功。不过,你的商业伙伴肯定会发现。
赢得别人信任的最简单之道就是要值得信任,也就是诚实。
洛克菲勒就承认过,“我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主要归功于我对别人的信任和我激发他们信任我的能力。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信条之一就是:“你和坏人做不成好生意。当你在投资时,如果你甚至还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信任这个人吗?’,你应该立刻离开谈判桌,寻找更加诚实的公司来做生意。”
在商场上的不诚实不仅是不道德的,也是不理性的,因为这经常意味着为获得很小的好处而承担巨大的风险。
巴菲特这样建议:“在寻找可以雇用的人时,要关注三种品质:诚实、智慧和精力。但是最重要的是诚实,因为如果他们不具备这一品质,那么另外两种品质——智慧和精力会要了你的命。
几个月之后,又读到这个作者写的《富豪的心理》,跟这本书是同一篇论文,访问德国45位财富精英的半结构化访谈,谈话包括12个主题,跟本篇文章的内容形成互补。推荐一起读一下。
隐秘知识:45位超级富翁的行为和心理特征https://www.zhihu.com/video/1088819612711383040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不重要的,世俗的权威不重要,金钱不重要,只有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有其他人取代你。其他人是谁?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传统应试教育不仅不谈钱,甚至都不会教你怎么上班工作,只要你考分高就好。
今天我们的教育体制已不能跟上全球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我们不仅要教育我们的年轻人在学术上的技能,也要教育他们理财的技能,这不仅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且是生活得更美好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人们在财务困境中挣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学习多年,却没有学到任何关于金钱方面的知识。其结果是,人们只知道为金钱而工作……但从来不学着让金钱为自己工作。
汇集全球优质短片,在【开眼视频】,短视频也像看大片!
道理听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一生,不如来听故事吧。
这是最近看过的一个比较有感触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每年国家都会有一些定向扶贫的项目。
比如说养殖类,赠送给贫困家庭鸡和鸭子,用养鸡下蛋等方式来提高收入。
种植类,比如说种植橘子、核桃等树木,每年结果提高收入。 其实某种意义上,这就是给贫困的家庭,提供了一个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这种方法其实是全世界通用的。 以前读比尔盖茨慈善基金会的一些文章,比尔盖茨每年会给贫困家庭送小鸡。 养鸡是一个非常高效、见效快的脱贫方法。
鸡也算是一个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而且见效快,所以从全世界范围,贫困家庭养鸡都是脱贫致富的常用选择。
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深蕴其中的道理:“ 我和我的同事们在长期的基层工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生活费1天不足2美元的人,我多年的经验是,养鸡这件事情可以改变这些人的生活。 一个农民可以从养五只鸡开始,三个月后,就有了一个40只鸡的小鸡群。最终,在非洲养殖的每只鸡以西方批发价5美元(人民币35元)的销售价出售后,在非洲的她可以每年赚取超过1000美金(人民币6589.9元)的收入,超过每年约700美元的极端贫困线。”
你可能会认为养鸡的目的是关于吃鸡蛋,但是,正如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很多农民发现不吃鸡蛋后更有经济意义。相反地,让鸡蛋孵化,提高鸡的出栏率,然后把鸡卖掉,用卖鸡得到的这笔钱来购买食物。 鸡的养殖是相对便宜和简单可行的,鸡们只需要住所,药品和食品。鸡可以吃他们在地面上发现的任何食物品种。 ----比尔.盖茨这就是最简单的,持有资产致富的道理。比尔盖茨基金会每年会投放超过10万只小鸡到贫困地区。 那是不是告诉贫困家庭要养鸡,给他们送鸡苗,事情就解决了呢?
其实也不是。
人性是不耐的。即使是养鸡这种扶贫方法,也会遇到难题。
精准扶贫
以前就有个朋友说过他在做扶贫时的案例:
今年有精准扶贫的工作要做。关于扶贫,我这十八线小山城有个笑话流传,就是县长去扶贫,给有一家贫困户买了很多小鸡叫他们养大。
过了几天这个人去县政府找县长,县长不在,秘书问有什么事,贫困户答:光是给我买了小鸡可是小鸡吃啥?没有饲料。秘书无语,送了很多鸡饲料去。
又过三个月县长去看贫困户,发现小鸡和饲料都不见了,贫困户说小鸡难的喂,吃了。
由此我联想到投资也是如此,为什么很多人没有终将富有,那是因为没有忍受饥寒交迫坚持把小鸡养大下蛋卖钱。
所以「脱贫」必然得忍受很久一段时间的贫穷,而这种品质叫做坚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朋友还说到:
扶贫是个沉重的话题,大约二十年前本人就直接参与过扶贫工作。也是着眼于提高贫困群体的「造血」功能,结合农业区的实际,提供了鸡仔、猪仔等,给贫困群体养殖。
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提供种苗后,饲料、养殖方式、卫生防疫等问题接踵而至,不少人半路放弃了。坚持到最后的群众,你还要帮助他们把产品,比如:鸡蛋、鸭蛋、猪肉都卖出去。
两年之后,总结的结果是,贫困群众最好是以富带贫,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把贫困人员吸纳进来,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报酬来解决贫困问题。
否则,只能养懒汉。
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极端的不耐和懒惰。
不耐和懒惰
有的人贫困是因为极端的没有耐心,甚至无法等到生长周期短的鸡成长起来。
对这些人来说,投资持有一周就是「长期投资」了。如果让这些人去做股票投资,也是只有持有几天的耐心。
极端的没有耐心,让这些人无法等待资产产生现金流。任何情况下,消费都是比投资更容易。
因为消费不需要等待,是一种及时享受。但是同样的钱,去做任何一种投资,都需要时间的沉淀。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另一类人,则是懒。懒的意思是不想贡献人力资产,只想不劳而获。
人人都想财务自由,但是如果自己本身的资产量就比较少,那么,通过劳动,用自己的人力资产去赚钱,是必须的过程。
这也是为何大多数人都需要上班的原因。我们自己也是一个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自己不努力,这个资产的价值也会大大缩水。
郭德纲的相声里也有过类似的一个段落:“但凡要饭的,没有要早饭的,因为他要是能早起,就不至于要饭。”道理是一样的。
人性的不耐和懒惰,这就是穷人思维的核心。
我们如果想要变得富有,就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再来说说我自己吧。
从前的我,也是一个拥有“穷人思维”的人,18岁之前,因为和家人在一起,吃穿不用愁,家务不用做,到大学毕业也没有对钱的概念。
毕业实习期间发现医院临床工作好苦啊,每天提心吊胆地上班,每周白班晚班连班倒,一个月才拿900块劳务费,不仅没有奖金,每月还有考核。
当时就觉得憋屈,想着能不能赚点外快。
看到以前高中的同学买,我也跟着买,结果除了得到一堆废纸,连个5块钱的奖都没中过。
然后看到同事炒股,听他说很赚钱,我也跟着炒股,结果不明白买的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卖,第一次投资1000多,天天下班看行情,某天发现亏到只剩不到600块钱了,吓得割肉离场。
当时一个月才900块钱,一下子亏了半个月工资,心里是很不好受的。
那一下受了打击导致我不信邪,天天跟着那个同事屁股后面转,问为什么他赚钱,而我亏得一塌糊涂。
他告诉我,投资股票是个需要系统学习的事情,想赚容易钱赚快钱别想在股市里捞到好。
自那以后我学聪明了,问他平时看哪些书,也跟着买回来看。干活不得劲,看书学习可是我强项,毕竟是读了医学院的孩子。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很多都看不懂,我问同事怎么办,他说股票对我一个新手来说太难,不如从基金开始学起。
基金又是什么鬼?上网搜了一堆资料,发现免费的东西真的没用。
咬着牙齿花了大几百块钱报了一个网络授课班,没想到这几百块钱是我这辈子花得最值的钱。
现在看来,也算我运气好,也算我有远见,没有继续在免费的东西里浪费太多时间。
跟着基金班学习了快一个月,然后那个群就解散了。后面我越学越喜欢,就买了很多有关的书,自己回来研究,当然更多其他关于投资的课,也在继续学,课上学习的实操方法也跟着实践。
刚开始用小钱试试,试着试着发现账户里的钱竟然一点点多了起来。
当然不是说没有亏损,不过通过学习明白了,只要不卖掉就是浮亏,不算真正的亏了钱。
对别的事情都3分钟热情的人,居然在基金投资上坚持了两三年,而且越卖越喜欢,发现投资基金不仅省时省力,费率便宜,收益还比预测的高。
每次浮亏浮盈我都总结经验教训,慢慢地做事也变得沉稳起来,也戒掉了浮躁的心理。
原来理财投资不仅理的是钱,也是理的生活。
某一天我居然发现,我的投资收益超过原来的同事了,而且他偷的还是股票。后来他也时不时会找我讨论,怎么样能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收益。
经过不懈地努力,我从他小徒弟变了他师傅,这种感觉不要太好。
又过了两年我终于从一枚小护士逆袭成为专业的理财顾问,被本土大型金融机构录取。
总结一下我从“穷人思维”变成“富人思维”的过程,就是要从自己陈旧腐化的思想里解脱出来,找到一个契机改变懒惰和没有耐心的旧自我,思维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肌肉要形成记忆必须靠长时间的坚持,慢慢打磨自己,时间会让你变成全新的人,也会让你收获财富。
现在我已经把我学过那么多课,看过那么多书的经验,总结成了一套适合普通人高效投资基金的方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下面是其中一部分基金的收益截图。
这个收益率也许并不那么惹眼,也不是我所有投资中最好的成绩,但是要知道,我每个月花在投资上的时间只有5分钟,一年加起来不过一小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并非投资机构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文末彩蛋: 如果你对基金理财感兴趣,却苦于没有找到正确科学的方法,让自己获得理想又稳妥的收益,欢迎给我点赞,送你一套我总结的价值299元的《理财小白到精通》手册,已经带领60+学员获得年化收益15%~20%的理财老少女(cindylu123)备注“知乎”,财商电子书免费领。
变成穷人的 18 种方法
我记得最早写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有人特地问我:「水湄,你确定没有写错吗?为什么不是变成富人的 18 种方法呢?」
我说:我没写错。
巴菲特的老朋友芒格说过,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芒格说这句话传达的意思是,我们要有逆向思维。
如果避免掉进所有的坑,岂不就一路顺风啦!如果知道了那些变成穷人的方法,并且成功地避开,那岂不是就会成为一位有钱人啦?那当然是一定的。
·变成穷人的第 1 种方法:从来不谈论钱。
当有人跟你说,我有一种可以变得更有钱的方法的时候,你捂着耳朵大声说:「我不听,我不听。」
·变成穷人的第 2 种方法:完全没有储蓄习惯。
把到手的钱全部花掉,不留一分钱。买衣服、买鞋子、买包包,买汽车、买手表、买 iPhone,就是不存钱。
·变成穷人的第 3 种方法:轻信别人的建议。
当隔壁老王跟你说,×× 股票一定会涨的时候,你立刻就去买了!
·变成穷人的第 4 种方法:不判断风险,只看收益。
当隔壁老王再一次说,他不玩股票了,改玩期货了,一周赚了 2 倍,从 10 万元变成 30 万元,你就心动变行动了。
·变成穷人的第 5 种方法: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隔壁老王说,他连期货也不玩了,这次他加入 ×× 组织,完全没有风险,一周赚了 10 倍,从 30 万元变成 330 万元,你一听立马加入。
·变成穷人的第 6 种方法:抱有侥幸心理。
你明知道 ×× 组织是个庞氏骗局,但你心想自己肯定不是最后被困住的那个人,只要及时抽身,把赚到的钱拿走就好了。
·变成穷人的第 7 种方法:永远没有行动。
你看了很多理财书籍,发现应该要让钱生钱,决定明天就去开个股票账户。可是明日复明日,你永远没有行动起来。
·变成穷人的第 8 种方法:从众心理。
你发现全公司都在买 ×× 理财,你们公司总共才 100 人,居然有 78 人都在买这个产品。你觉得这么多人买,肯定没错。
·变成穷人的第 9 种方法:用时间来省钱。
你发现厨房和卫生间挺脏的,打算用一个周末来清扫一下,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请一个钟点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变成穷人的第 10 种方法:把钱看得比机会更重要。
猎头告诉你,有一个新公司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因为是初创公司,薪水比你现在少一些。你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此失去了赚更多钱的机会。
·变成穷人的第 11 种方法:宁愿花时间去省钱,也不愿花时间去学习赚钱。你花了一周的时间,综合比较各个渠道上心仪手机的价格,终于买到了便宜 200 元的正品手机。可是面对 36 元的投资书籍和 99 元的理财课程,你却觉得太贵了。
·变成穷人的第 12 种方法:不知道加杠杆可以获得更大的价值。
你的工作很出色,老板打算让你带一个实习生,但你总觉得他干得没你好。你认为工作由自己做比较省心,却忘记只要教会他,你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更有价值的工作。穷人不明白人和钱其实都是杠杆。优秀的企业家会通过雇用人和管理人来获得更多的金钱,优秀的投资者会通过雇用钱和管理钱来获得更多的金钱。
·变成穷人的第 13 种方法:只做紧急的事,不做重要的事。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变成穷人的 18 种方法
我记得最早写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有人特地问我:「水湄,你确定没有写错吗?为什么不是变成富人的 18 种方法呢?」
我说:我没写错。
巴菲特的老朋友芒格说过,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芒格说这句话传达的意思是,我们要有逆向思维。
如果避免掉进所有的坑,岂不就一路顺风啦!如果知道了那些变成穷人的方法,并且成功地避开,那岂不是就会成为一位有钱人啦?那当然是一定的。
·变成穷人的第 1 种方法:从来不谈论钱。
当有人跟你说,我有一种可以变得更有钱的方法的时候,你捂着耳朵大声说:「我不听,我不听。」
·变成穷人的第 2 种方法:完全没有储蓄习惯。
把到手的钱全部花掉,不留一分钱。买衣服、买鞋子、买包包,买汽车、买手表、买 iPhone,就是不存钱。
·变成穷人的第 3 种方法:轻信别人的建议。
当隔壁老王跟你说,×× 股票一定会涨的时候,你立刻就去买了!
·变成穷人的第 4 种方法:不判断风险,只看收益。
当隔壁老王再一次说,他不玩股票了,改玩期货了,一周赚了 2 倍,从 10 万元变成 30 万元,你就心动变行动了。
·变成穷人的第 5 种方法: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隔壁老王说,他连期货也不玩了,这次他加入 ×× 组织,完全没有风险,一周赚了 10 倍,从 30 万元变成 330 万元,你一听立马加入。
·变成穷人的第 6 种方法:抱有侥幸心理。
你明知道 ×× 组织是个庞氏骗局,但你心想自己肯定不是最后被困住的那个人,只要及时抽身,把赚到的钱拿走就好了。
·变成穷人的第 7 种方法:永远没有行动。
你看了很多理财书籍,发现应该要让钱生钱,决定明天就去开个股票账户。可是明日复明日,你永远没有行动起来。
·变成穷人的第 8 种方法:从众心理。
你发现全公司都在买 ×× 理财,你们公司总共才 100 人,居然有 78 人都在买这个产品。你觉得这么多人买,肯定没错。
·变成穷人的第 9 种方法:用时间来省钱。
你发现厨房和卫生间挺脏的,打算用一个周末来清扫一下,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请一个钟点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变成穷人的第 10 种方法:把钱看得比机会更重要。
猎头告诉你,有一个新公司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因为是初创公司,薪水比你现在少一些。你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此失去了赚更多钱的机会。
·变成穷人的第 11 种方法:宁愿花时间去省钱,也不愿花时间去学习赚钱。你花了一周的时间,综合比较各个渠道上心仪手机的价格,终于买到了便宜 200 元的正品手机。可是面对 36 元的投资书籍和 99 元的理财课程,你却觉得太贵了。
·变成穷人的第 12 种方法:不知道加杠杆可以获得更大的价值。
你的工作很出色,老板打算让你带一个实习生,但你总觉得他干得没你好。你认为工作由自己做比较省心,却忘记只要教会他,你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更有价值的工作。穷人不明白人和钱其实都是杠杆。优秀的企业家会通过雇用人和管理人来获得更多的金钱,优秀的投资者会通过雇用钱和管理钱来获得更多的金钱。
·变成穷人的第 13 种方法:只做紧急的事,不做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