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货源分类
微商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微商货源 > 微商代理 >  博士毕业后,你还做科研吗?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博士毕业后,你还做科研吗?

发布时间:2019-11-20 17:26:48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谢邀!怒占前排。先说说个人经历吧。博士毕业至今已经3年,高校做过博后,去私企做过首席科学家助理,现在在科研单位做科研。人是社会动物,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选择,需要考虑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朋友、同学等等。
博士毕业后,你还做科研吗?

谢邀!怒占前排。

先说说个人经历吧。

博士毕业至今已经3年,高校做过博后,去私企做过首席科学家助理,现在在科研单位做科研。

人是社会动物,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选择,需要考虑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朋友、同学等等。

当初选择读研究生就下定决心要读博士,因为内心有一个当教授做研究的梦。

读了博士,慢慢了解国内学术圈的生态,也慢慢对教授梦失去了兴趣。博士毕业做博后,主要原因还是导师想把我留下来。但两年博士后,感觉一丢丢失落和失望。

恰好有机会,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去了帝都给导师的老友做助手。但是,农业这个行业在国内很难发展,农业公司尤其是做上游研发的公司几乎不赚钱,想办法忽悠政府经费是第一位。

帝都的生活,实在无法接受。污染又拥堵、远离家庭、思维差异等等,我最后决定提前逃跑了。

之后,去过几个公司面试,但基本上都不满意。主要是,农业专业性高、周期长、风险大,而大部分从其他行业来搞农业的老板,都想短平快,或者好大喜功,不切实际。

期间,一个强二线城市的大学和现在的单位给offer。

看到的现实是,公司大都不靠谱,靠所拥有的积累来创业成功率肯定低。

当了4个月的无业游民,最后还是听老婆、父母的话,到了现在单位。

怎么说呢,一类公益事业单位,旱涝保收,收入中等,学术氛围和研究水平都一般。算是进可攻退可守吧。

如果机会,还是想出去外面做点产品,毕竟学了那么多年,看到国内外那么大差距,感觉到行业里面还是可以做出不少好产品的。


再来看看对博士毕业之后去向的一点看法吧。

国外情况不知,国内博士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基本上都往高校科研院所挤,出去企业的还是很少。原因大家都知道,稳定、收入和福利中上,相对压力比较小(当然,现今高校青椒鸭梨山大)。

这几年高校科研院所大量进入,以后肯定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但由于体制的原因,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对后来者的门槛要求和聘用考核也越来越变态,年轻人很不好过。

其实不是非得在科研院所和高校才能做科研,企业更需要。此外,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大多数是脱离实际了,有你不多无你不少,我不觉得有很大的必要非要挤进去。

以后博士去企业的比例会慢慢提高,而博士学历也将逐渐回归其本质。


我觉得,作为一个博士,不管怎么样,不管去哪里,都应该努力做点新的、能够让社会变得更美好东西。我深信这是大多数人选择读博士的内在原因,也是博士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吧。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17年7月在P大化学博士毕业,有一区两篇,二区三篇,还获得过P大的优秀毕业论文之类的。科研成果尚可,故老板一再忽悠鄙人去做博士后,以后安心科研。鄙人觉得科研圈竞争太大(在认识的同龄人中,竟有人有9篇一区),投入产出比太低。遂毕业后,坚决远离科研,坚持去某公司做商务岗。薪酬不低,工作两月余,朝九晚五,浏览各种论坛,出入各种展会,然后打电话约谈各路商家,写各种自己都不信的行业研究报告。某日,突然感觉这样挺无趣,远不如搬砖来得充实。科研似乎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遂辞职,笃定重新入坑,继续科研。后经博士导师推荐赴美帝做博士后。而今已在美帝数月,经异域文化冲击,兼重新面对重重科研困难,心中所想又有些许变化。热爱科研,诚然最佳,但科研就是一种职业,仅以之谋生也无可厚非。认识了很多笃定做科研的或者工作的博士,也认识了好多如鄙人一般摸索着前进的博士,而后越发觉得机会和运气在是否继续科研这个命题中将起到决定因素。

所以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毕业,工作,辞职,回炉再造,鄙人尚不知以后是否继续科研。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且走且看吧。


竟有百赞了,感谢诸位在评论区的分享。突然想起曾经听人说过一句话:当你面临选择比较迷茫时,那么请选择最艰难的那条路。

博士都要毕业5年了。信息咨询相关行业。

传统有机搬砖学科,985双学位,加拿大2年硕士,法国3年博士,不过非常幸运的是投入产出比较高。硕士期间只有第一年做实验,第二年基本就是准备答辩和博士申请,2篇一座,其中一篇被highlight, hotpaper。(25岁)

博士期间也是非常顺利,第一年未结束就有一片一区一作。3年一共2篇一作2篇2作,3篇一区,1篇2区。其中有cover paper, vip paper,有2篇被highlight。(28岁)

因此顺利申请到牛津的博后,一篇一作末流杂志,做了1年3个月后,回到北京某所副研。(不到30岁)

在此之前,科研环境都是轻松加愉快,加拿大法国英国都是朝九晚六5天工作。各种假期都要“被迫”休息。因此研究生期间玩遍欧洲和加拿大东部。还得了2个非常有分量的奖项(其他获得这两个奖项的人要么国外ap,要么国内青千,我真是给拉低平均线啊)

回国之后情景巨变,朝九晚九6天工作日,除了春节什么假期都没有。超级恐怖!而且科研环境不仅仅是纯粹的研究,还要考虑无数令人头疼的事儿。

遂工作10个月后果断出走到外企,没有投入更多沉淀成本。(不到31岁)

目前生活顺遂,朝九晚六假期全有,充分保证个人时间。薪水富足(我博士导师来中国讲学,吃饭时间问我薪水的事儿,我大概讲了一下差别,老板说:必须换工作!)每年1-2次国外会议,经常游走于国内各个城市。美食美景岂不快哉!

所以:我没有做科研,我吃不了那个苦哦!

刚毕业:妈的可算毕业了,让老子喘喘气

过了两年:不做,玩

过了四年:做不做点呢?不做了吧

过了六年:又来了几个博士,青年才俊啊,有压力了,看来得弄弄了

接下来:唉,老胳膊老腿儿精力也不济了,上岁数了不适合搞科研了

接下来:咬牙整吧,唉,当年练的慢慢往回捡吧

接下来:咦,老子还行啊!那么多年苦也没白吃啊

接下来:搞科研挺有意思啊,整个人感觉年轻多了!

谢邀。

名义上是药企的研发,还是做科研的。实际上,感觉比较复杂,大概是PhD老板太聪明了,常有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

我是一个做事很认真很投入的人,这样的性格做科研很容易把工作过成生活。到PhD的后期,我越发觉得,这种不在工作就在内疚的感觉真是糟透了。所以虽然后来我也有不错的postdoc offer(得到还挺不容易),找到工作以后还是决定工作去。

企业中的研发目标明确,团队决策,再加上设备、耗材和各种保障,专门领域的实验可以找专门的人合作(公司内部不行还能找外面),paper和进度也比学校快很多。我们单位已经是药企中出了名的压力大,但是和以前比起来强度依然呵呵。如我师兄所说(他后来转行当了程序员),科研是一项很特殊的工作,让所有其他工作都变得简单而无趣。

要说不好的地方,就是杂事比较多,做什么都有程序,服务器限制太多,IT的人特难打交道,催组里的associate干活比自己干活还累,做坏了还得我善后。

工作以后,我有时间读了不少以前没空读的书,重拾了很多爱好,又开始自学乐器,也学做菜学烘焙(我喜欢做不喜欢吃,所以渐渐也没动力了)。我觉得目前这样的work life balance挺好,毕竟我不是一个以工作为生活意义的人。

博士只是一个阶段,科研也只是一种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谢邀。

博士信号处理,现在做数据分析,咨询业。


跟留在学术界的同学比,我现在完全不能算做科研。但考虑到每年还水一点点文章,我又好像是还算继续做了些科研。

我现在做数据分析,主要是把一些已有的方法敲敲打打嵌入到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里面。显然这更像是一个工程师的活,但创新性不高,毕竟方法本质上是别人的,我只是略加修改,套用了一下。我认为,创新性的高低,决定了我的工作能不能算做科研。

具体来说我经常需要把我的项目的核心问题转化成一个现有方法很好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把一个听起来很不自然语言处理的问题变成一个文本分类的问题,然后再跑跑现成的软件包,比如keras。well,从工程的角度来说,可能有一点点贡献,但跟我以前做的那种推公式做证明的建模工作来比,似乎很不innovative,完全缺乏originality。

但一年水一水,也能投点偏应用的会议,或者有些不太理论的期刊吧。有些学科(比如商科)对机器学习很感兴趣,但也没什么人会用,这时候把我们的一些结果给他们,他们还挺感兴趣合作的。我们做咨询的,沾点学术界的名声肯定是好处很多的。

有时候我会反思,那如果现在不做科研,读博士期间科研的训练还有用么?答案我觉得很难一概而论。我觉得有很多路都可以到达终点,读博士算是一条还不错的路。


我现在是项目经理,有几个素质很重要。而有些素质我觉得跟我在学术界接受的训练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获取这些素质也不一定非要读博士。


第一,从客户不明确的需求中迅速准确的抽象出他想要什么,再跟客户确认。

(这不就是挖坑找topic么,科研训练101,定义一个好问题。我自己写文章都是从problem definition那块开始写的,最后再写intro)

第二,从已有的资源中,知道我们能做什么,可以怎么做。


(这个主要是对现有模型,数据分析工具比如spark的理解,属于tech的基本功。算是干货吧,如同coding能力)


第三,合理的分割项目,安排项目进度,阶段性成果,人员分配,时间线。

(博后和高年级博士期间,还有做ta的时候,会有些这样的训练)

第四,良好的表达,一开始卖项目的时候,中间一起做项目,最后收尾交结果的时候,都需要很好的沟通。

(在学术界不会做ppt,不会做presentation,会被老板喷得很惨。做助教ta,你敢讲的不清楚?还要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的讲。我也是看客户下菜,有时候会假装我在给学生上课,有时候就当组里来了大佬,老板让我吹牛逼充门面)


这些技能肯定不是非要读博士才能得到的。要是哈佛本科,一四技能可能战力爆表。有些技术宅,二技能非常厉害。三技能有工作经验,慢慢都能涨起来。but,我不要脸的说一句,博士的训练会让人比较综合。这也是我觉得博士训练比较厉害的地方。

谢邀。

博士毕业后,还在做科研。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否定自己,重新开始。原来只能做导师给的一两个题目,到现在自己可以找到合适的问题做。原来只能在前人的方法上做改进,现在可以自己从无到有的设计整个问题的解题思路。原来做的问题几乎没有其他人做,结果也没人关心,到现在做的问题是很多组人做了几年都做不出来的,结果也被称为breakthrough了。做科研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事情。因为它的选择自由度很高,你可以完全决定你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当然预期也极不稳定,可能长时间什么也做不出来,可能自己很得意的结果完全没有人关心,这些都让人陷入极度的沮丧。但是这些都会让人反思,让人成长。再痛苦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看清自己,这是我认为的有意义的人生。

在电影“血观音”中,棠宁不断的对棠真喊着:要活的像个人样。对于我来说,活得像个人样的方式就是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在做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现在还在做科研之余,研究怎么退出科研。为什么退出呢?原因如下(在别的话题下面也回答过)

  1. 生活不稳定。在拿到正式教职tenure track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好多人都是一个博后接着一个博后作,用生命去熬那可能不到1%的教授教职。于是越来越多的千年老博士(也可称之为千老)出现,捍卫者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学者的职业信仰,前赴后继。当然,有一部分人是真心热爱科研,他们可以没有兴趣爱好,没有社交,没有家庭生活甚至没有生活,因为科研即是他们的全部,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这样的人是天生的科学家,不走科研道路就是白瞎。然后更多的人可能只是把科研当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养家糊口,仅此而已。只是现在这条路不再如从前一样好走,海归博士?二十年前乃人中龙凤,十年前轻松拿到教职,现在?just someone。这种情况不只是在国内,欧洲亦然。我现在的老板80年,当了五年助理教授去年拿到tenure升到副教授,于是乎买房生娃,甩开膀子在学术之路开始狂奔。接触过的人里面也有做了几年助理教授跳到工业界,原因不明,可能是受不了也可能是不够qualified被大学除名。几个博士朋友也是各种换地方博后,攒经历,撺文章,东跑西颠,为着象牙塔顶而奋斗。
  2. 收入低。这可能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泪点。国内博士只有象征性的工资,北美博士稍好些(并没有做过调研),欧洲博士工资更高些可以自给自足有些积蓄。博士之后呢?留在学术界的我们工资已经被进工业界的同学和朋友甩开了。即使拿到教职之后也并不算太高,与投入的经历和年头并不匹配。在国内做到成名的教授可能情况会好很多,因为工资并不是唯一收入或者可能说总收入的填头,可以在外边开公司拉横向项目。在欧洲教授也有教授自己开公司,但是大部分都是拿着固定的工资,并没有太多额外收入。
  3. 没有成就感和motivation。如果说学术圈平时工作中的motivation,对一个教授来说那可能就是paper和proposal,而对其他人也就是paper,正所谓paper即一切。每天的日常就是想idea,写paper以及和审稿人的battle。学术狂人乐在其中,比如我一个球友,每天朋友圈80%晒学术成果读paper心得和审稿人的邮件往来(另外20%晒娃)。大部分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挖掘创新点,咬文嚼字生怕哪个地方惹怒审稿人,审稿意见回来了大骂审稿人sb,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会进入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的奇幻之旅。前段时间看过一个美国“博士劝退者”说的一句特别高级有特别准确的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感觉:no milestones of advancements(Cheeky Scientist | Industry Training For Post-Academia PhDs感兴趣的话)。当搞科研和工业和现实生活结合部那么多的时候,难免落入“茴字有几种写法”的境遇,看似玄幻,实则无用。没有否认科研和学术的意思,只是大部分人都只是陪读而已。
  4. 生活和工作无法分开。在欧洲都比较看重把工作和生活严格分开,上班时间努力工作,下班就是享受生活。然而学术是个例外,没有多少人能在周末完全不去想paper的deadline,论文里面的某句话该怎么写,reviewer为什么那么bitch,什么时候毕业,下一站博后去哪做,proposal侧重点在哪blahblah。在国内由于老板的压迫和大环境,更是晚上和周末加班,996。久而久之,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想了解一个东北人混迹欧洲学术和工业圈的那些年吗?欢迎围观我的专栏

博士日志

屌丝硕士来强答下:


刚毕业

科研是不可能科研的,这辈子就再也不会科研了。

再后来

“隔壁xx外科6个住院医只留了2个,直接pk文章课题,你们这些住院医看着办吧。”

再后来

“所有科都开始pk留人了,你们文章呢?”

再后来

“今年开始我们科也pk留人”

再后来

“SCI!SCI!SCI!”

再后来

“上海那边住院医要有国自然才能留!”

再后来

“不要觉得发了一堆SCI就沾沾自喜,要国自然!”

再后来

“国自然!国自然!国自然!”

再后来

“有国自然不错,但是现在年轻人谁没有国自然青年,得拿到面上项目才行!”

“想要有所成就,必须得有单篇10分以上的SCI才行!”

“想考博士?不好意思我们这边自己人都排队排到五年后了,XX主任公子,XX院长千金,XX厅长侄女也要读博呢,别说有个国青,你就是有优青都不好使!”



就像一个驴子,永远追逐着吊在眼前的胡萝卜,勇往直前,直到被榨干自己最后一点精力。

但是自己再怎么努力,就像工资追不上房价一样,也永远跟不上现在飞速水涨船高的科研平均水平了,当我意识到自己这辈子没有信心也不想再苦熬N年实验室去冲击IF>10 paper的时候,果断也做了个半逃兵。

唉。


谢绝转载

说说我几年前的心理历程和经历吧,现在回头看看自己那时候真的挺不容易的,甚至有些绝望的感觉。

我在美国读完博士以后,当时对科研还是有兴趣,但是对于学术界的“钱”途,竞争和压力却是非常担忧。当时自己所在的学校不是什么牛校,信息比较闭塞,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还有咨询,金融,medical writing,medical liaison, 项目管理这些路可以走。我所知道的几条路就是如下几条路:
1. 做博后,然后争取找个助理教授的职位
2. 读个计算机或者Biostats的master,然后找个工作
3. 去读法学博士,MBA或者医学博士,然后将来做律师,从商或者做医生
4. 去药厂做研发

这几种选择,从我身边的朋友中都能找出成功的例子。但是每个人情况又有很大不同,而且很多人也是花了半年甚至几年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准备才成功的走上他们选择的路。我也不知道当时是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选择了申请医学博士,然后去当医生这条所有路里几乎是最难的一条路。这条路的难度有几个方面,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难处是没有绿卡或者公民身份的话,全美将近两百所医学院里只有十几所接收国际申请,其他那一百多所医学院都不允许你申请。第二个难处就是这十几所医学院几乎都是美国排名前20的医学院,他们的医学博士项目给国际留学生的名额每年大概0-3个左右,这跟给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申请者动辄每年好几百的名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糟糕的是,仅有的这几个名额你还要跟来自加拿大这样的英语为母语且premed教育被美国医学院承认的国家的申请者来竞争。所以竞争是极其惨烈的。第三个难处就是在美国读医学博士,GRE成绩不能用了,要重新考MCAT,而且需要几门预备课程(有机,无机,物理,生物)的优异成绩以及shadow医生的实习经历。这些难处我当时都知道,但是我居然还是二愣子一般的就决定走这条路了。幸运的是,我的博士导师是个很为学生考虑的人。他知道了我的想法,就决定大力支持我,让我在他那里做博后,帮我维持身份和收入,同时允许我抽时间准备MCAT的考试,以及每周给我一个下午时间去医院shadow医生。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和累成狗一样的生活,我申请了全部十几所接收国际留学生的医学院。但是结果是失败的,我没有拿到任何offer。除此之外,我还搭进去将近两年的时间和几千块的考试和申请费用。如果我当时有绿卡,凭我的博士研究经历,医院的实习经历和MCAT的成绩,去个20名开外的医学院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不过,我知道有相同经历的人最终拿到全美前十MD项目offer的人。但是这种人实力太强,我自叹不如。

这条路失败以后,本来就为前途担忧的我抑郁了好长一段时间。再加上博后的项目走得异常的不顺利,绝望加抑郁的我开始饥不择食疯狂的申请药厂研发的职位。但是我连一个面试都拿不到。导师知道了以后,亲自打电话给他在大药厂工作的学生推荐我,可对方看了我的简历,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让我再发一些好的文章,而且最好拿下绿卡再考虑申请药厂的研发职位。我那时真是有走投无路的感觉,虽然外面晴空万里,但是感觉每天都是阴天。导师开导我,跟我说他觉得我是个做科研的好苗子,不应该轻易放弃科研这条道路。他理解我在他这里的项目走得很不顺,但兴许换个环境,换个项目,我又会燃起对科研的激情。他建议我再做一个博士后,而且会大力推荐我去牛校牛老板那里去做。但是他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建议:不管将来什么情况发生,拿绿卡应该是我放在第一位的事情,比其他所有事情都重要。听了导师的话, 再加上我对科研还是很感兴趣,就决定再搏一次。我在求职的路上四处碰壁,但是在找博后职位时却是异常的顺利,申请了大概7-8个实验室,拿到了3个offer。这几个offer所在的学校和导师也都世界顶级的水准。这样的结果也在某种程度上暗暗激励我继续搏一下自己曾经的科研梦。

刚来到新的环境,有了新的项目,我高档佛又找到了当年刚到美国时对做科研所拥有的激情,但是这激情的背后始终有一丝隐隐的担忧,但是我说不太清是什么。我废寝忘食的投入,希望能尽快有结果,然后发个大文章。结果半年多过去,我的两个主要项目都遇到极大的阻力,由于项目本身的先天问题,有些技术难题始终无法解决。更糟糕的是,老板虽算不上极品那种,但是也是非常苛刻而且非常micro managing的那种,跟我以前的博士导师是天壤之别。我做科研的激情也在这种紧张的不正常的监视环境中急速的褪去。我跟老板的关系也急剧恶化。我这时终于意识到,那一丝隐隐的担忧就是我已经对学术科研有了排斥感,只是我一直不愿意去面对。至于原因,比较复杂,有自己成长环境的因素和从小的科学家梦,也有想对博士导师报恩的情感在里面。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终于面对了自己不喜欢做科研的现实。于是开始仔细研究和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新的单位比起以前读博所在的学校在信息,资源等各方面都好的太多,有各种的club,职业讲座等等。我也有幸接触到了很多其他行业或者跟我一样正在准备转行的人士。我才慢慢了解到除了上面提到的那几条路,我还有其他的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向别人请教,我最终锁定了三个感兴趣的方向,分别是行业研究, 商务拓展和管理咨询。我于是利用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傍晚和周末去上金融和商业方面的课程,另外积极寻找这些方向的实习机会。我找的这些实习任务都是不需要我全职去做的,可以利用我自己的业余时间来进行。这个过程的确是挺痛苦的,因为博后的任务就已经非常繁重,周末老板会经常要我加班。留给我来准备转行的时间就很少,我记不清熬了多少次的通宵来完成这些课程作业,以及实习任务。我的健康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从原来几年都不病一次,到现在的慢性的肠胃疾病以及时常的病毒细菌感染。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值得,但是我想这是我要转行的代价吧。在这期间,我始终牢记博士导师的提醒,没有放松绿卡的准备工作,由于以前博士期间的文章引用率较高,再加上我找的推荐人也都非常热心帮忙,EB1A绿卡很快就搞定了。积累了两年多的经验以后,我认为时机差不多了,就开始着手申请这几个领域的职位。我陆陆续续的拿到一些面试,包括三个投行的行研经理(不知道associate在国内是不是翻译成经理)职位,一个大药厂的商务拓展经理职位,一个对冲基金的行研经理职位,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的行研经理职位,一个生物医药基金的并购投资经理职位,以及三个管理咨询公司的consultant职位。这其中,一个投行的面试,对冲基金的面试和一个咨询公司的面试我都走到了最终轮。但是,最后咨询公司很快给了我offer,另外两家都没有消息,但是我不想再等了,就接受了咨询公司的offer。讽刺的是,我本已放弃的科研事业却在最后这两年进展顺利,自己三篇一作的文章都陆续被接收,从几分的主流刊物到十几分的顶级刊物都有。而我已经铁了心要转行了,真是造化弄人。这里我觉得最愧对的是我的博士导师。他一心希望我能走科研这条路,甚至在看到我最新的文章以后还发邮件给我问我是否会考虑找教职。我跟他说了已经决定转行了,他回信说尊重我的决定,也祝我未来越来越好,哎~

没想到一下子写了这么多,可能这些年的经历积郁在心头太久了吧。本来我是想狠狠地批判一下学术界的,尤其是生物界,但是后来想想看,目前的现状不是我一言两语能改变的。况且我是个逃兵,没有那个资格来做评价。

---------------------------更新-----------------------

最近收到很多网友的私信,也问了很多类似的问题,我就总结一下,在这里统一解答吧:


1. 怎么找informational interview以及实习机会?


参见上面我的建议第一条。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词“Network”(人脉和社交)。充分挖掘你身边的所有关系,Linkedin, 微信等等。另外就是看看自己学校或者所在地有没有什么相关的club或者群,加入以后多认识人,约出来喝茶。或者问你的朋友有没有他们的朋友谁是这些领域的,介绍给你。可能很多不熟或者不认识的人根本不睬你,但是只要有一个理睬你的,就可能是个机会。我就曾经通过联系陌生人拿到一个金融公司的面试。好心人总是有的。

2. 你是否读了什么金融或者商业方面的学位?怎么获取相应的知识?

我没有金融硕士或者MBA,我只是在我们学校商学院读了个资格认证项目(非学位),大概半年左右,学了三门课 Financial Accounting, Economics和Business Analytics。但是即使这样我已经受益匪浅,尤其是对很多基本的金融和商业知识都有了更好的了解和认知。当然可能由于这个商学院的牌子比较响(美国Top 3),估计对日后找工作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如果你时间和经济宽裕,去名校读个金融硕士或者MBA肯定会更有优势。我有朋友就是这么做的。另外一个可以考虑的就是自己学习考CFA,但是这个要至少三年时间才能全考下来,而且需要投入的精力是巨大的。不过你可以先考个1级或者2级,在简历中写明,就会对你的申请有很大帮助。但是这些都是对进金融领域来说的。如果想进咨询(我这里主要指管理咨询和战略咨询),这些没有也无所谓。你需要有的是:不错的GPA (本科加研究生),咨询或者商业相关的经验(自己去找咨询类的实习),做case interview的能力(需要花时间练习,不知道什么是case interview的可以自己上网查,有很多资源),外加NETWORK(我不能强调更多了!Network是帮你拿到面试的最重要条件)。在这些基本条件之上,如果有以下条件肯定会增加你的筹码和几率:名校的博士或者博后(名校博士>名校博士后>普通学校博士/博士后)

不请自来。

CS+AI土鳖,手里二区一篇、三区两篇,四区一篇,A会一篇,渣会两篇。

导师太坑,坑了我两篇文章,一区抢了一作,二区top抢了二作。前者是他给的问题,我设计的算法,自己做实验,最后被他抢了一作;后者是我自己的idea,与他介绍的中科院某所一博后一起搞的算法(此人起了大作用),本想给他一作我二作,结果后面被导师抢了二作...

拒绝继续读他的博后,闹掰。毕业论文送审教育部顺利通过2优1良,本校两个内审一个是自己找院长,给了优,一个是他找人给了良,问了一堆狗屁问题,不过此人数学不好,问题被逐个驳回。后毕业答辩找了5个叫兽来围杀我,答辩持续1小时40分钟,最后勉强4良一及格通过。

远离高校圈。到毕业导师都不知道我去哪上班了,以为我回老家某二本院校。现在就职x基金管理部门,工作之余写几笔文章聊以自慰。

按照楼下某兄的点评,显然我也没能力干涉什么事,索性修改了狂妄的话,哈哈。

补充,很多问到工作怎么找的,简单讲就是读书几年跟导师出去跑项目接触到了很多人,包括投paper、参会时遇到的其他老师、业内知名人士、期刊编辑、会议主席等等各种人物。自己多留心,多结交善缘,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博士毕业之后没有继续从事本专业(土木工程)相关的研究,转而做其他研究了。

回顾我自己的心路历程,我经历了好奇->坚定->怀疑->放弃的过程。

好奇阶段是大三(选择方向和导师),大四(提前进课题组做毕业论文),博一(学习课程),合起来有两年半。在这个过程中从原先学习知识为主逐渐转变为研究为主,自己对读博的兴趣以及科研的兴趣都逐渐变浓。通过初步的探索发现自己很喜欢相关的研究。

坚定阶段是博二到博三。当时我感觉自己已经基本明确了未来的方向,确定了博士论文题目,并且一步步开展研究,逐渐挖深。深挖的时候是很有成就感甚至是快感的,而且这一阶段心态也好,毕竟离毕业还很远,导师知道我的题目难,也不催我出成果。没有论文压力的情况下一度感觉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傲游。当时我还曾兴冲冲地给导师发邮件,告诉他我经过思考,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是做科研。导师也很高兴地回复我,说他觉得我适合,完全可以在毕业后做两年博士后、再留校做两年讲师,争取早日升副教授自立门户。

而到了博四,情况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同学里有的人已经有SCI在手,多的甚至有了好几篇、拿了国奖,而我的SCI还没投出去。经过几轮大改,我在博四下才投出文章,这个过程确实让人心力交瘁。磨文章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态也变了。以前觉得自己有很多idea,得到了不少有趣的结果,但投SCI和投中文EI、或者写知乎回答毕竟不同,你需要用足够新的方法,系统地解决一个问题。有了初步成果之后,要过导师关就很难,侥幸过了导师这一关又要去审稿人那里碰运气。因为文章出不来,我对自己的能力(主要是写paper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在当前的国内科研氛围下,写不出文章就啥都不是。悄然发生变化的除了自己的心态,还有学校政策。那年清华各个院系相继进行了聘任制度改革,引入了tenure track。我们系虽然进行得较晚,但终究还是在我博四那一年推行了这个改革。改革之后论文数量可以说是决定能否进,能否升职的最重要的指标。标准中的数字对我而言几乎是天文数字,我们课题组几乎没有人以那样的速度发过文章。

既然主观和客观都不行,那就知难而退吧。当时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去其他高校,但全国都水涨船高了,我这样去哪里都不合适。

我还记得三年前的这个时候,也就是我博四下学期,我去找导师聊天,告诉他我拿到了一个不错的实习offer,请示他我可以在哪几个月去。虽然没有明确说自己想放弃科研,但导师也立刻就明白了我的想法。我想他应该会很失望吧,毕竟他很用心地培养我,我却走了。他没有当面对我表达他的心情,而是鼓励我:你做什么都能做好。听和导师一个办公室的老师说,有一次我和他长谈之后,导师没有当着我的面说什么,却在我离开后把鼠标摔了。

无论是当时,毕业时,还是今日,我都会为我不能在本领域继续做科研感到遗憾。客观情况如此,自己又能如何。

现在我从事的工作也和研究相关(签证上写的岗位是Researcher), 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研究咯。不是以前那种以发文章为导向的研究、造福社会的研究,研究的产出到应用的周期更短,能更快地看到自己的成果变成盈利。

岩土领域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据传,某次学术会议上一个学生向大牛提问“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好,很多人去做金融,您怎么看?”大牛说,“我毕业的时候形势也不好,我就去做了金融。后来又转行回来了。”希望我有一天也能再转回去,在不用为世俗的东西发愁的情况下无忧无虑地做科研。

先介绍背景,本人是生物学博士,博士毕业之后没有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转到了投行工作,覆盖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和上市机会。

我在博士开始的阶段并不是十分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做研究,也不太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我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喜欢户外,经常把爬山和科研作比较。我慢慢体会到我喜欢在山里活动本身比较有趣,经常一眼看不到山顶的位置但求拾级而上,也越来越习惯去寻找些不同的路,体味路上的风景。科研也是如此,让我懂得了困难过后真实的喜悦,也在我离开实验室生活在金融行业工作的之后,我还会有意地积极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行业,并保持了阅读专业文献的习惯。我想科研或者其他多数需要智力支持的职业,都需要以兴趣作为前提条件,再来谈目标,谈坚毅,谈执行。

谈完兴趣以后,我想说博士阶段的训练是一个系统化的训练,从阅读文献、提出问题到跌跌撞撞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并完成和发表论文。这中间有两个问题是我常常与人讨论的:一是我们的选题是否有创新性和科学基础,我们多数是为了发现这个世界的未知去的,二是我们通过科学思维的训练知道怎么样去解决问题,我们需要不断的分析、思考、反省和总结才能严谨的把我们的结论告诉大家。所以,博士阶段的训练是有普适性的。

在讨论完上面两个问题后,我想谈的是器用和蓄势。器用放到这个要讨论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器,怎么去发现和认识我们感兴趣东西来树立目标和方向是用,我们积蓄的知识和经验是势。知道了如此的器用和蓄势以后,我们要谈的这个“博士毕业后,你还做科研吗”就非常容易回答。我想说到底是一个“学以致用,你想实现什么”的问题,只需要回答我们是否有机会或者创造条件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并为之做了努力即可。

最后的话,我在转行金融前,我一直觉得在学校做研究就是最好的生活,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就像攀岩到精疲力尽时还能欣赏峭壁上的一枝小花,花瓣上一滴露水滴在汗湿透过的脸颊的时候,你还有赏心悦目的热爱。在转行以后,我也试图在换一个角度认识从研究到转化,从产业到商业中有趣的问题,也不觉得当下不是最好。我们会在奋斗中不断遇到新的机遇、挑战与取舍,所以,最后我想分享的是,在不能既要又要还要的时候,先选择一个自觉有味的方向做起来再说!

没有钱了,肯定要做啊,不做没有钱用。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做科研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进研究所的感觉像回家一样,我一年回家,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不回去,就平时家里出点事,我就回去看看这样子,在研究所里面的感觉,比家里面感觉好多了,在家里面一个人很无聊,都没有朋友玩,进了里面去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的。

六年的博士生涯改变了我自以为坚定的想法。毕业之后,我选择了一份的工作,而不是继续科研之路。

首先是一些个人背景,在五道口技校毕业之后到了美国的一个较为普通的学校读博。因为身在生物情怀系,一般说在业界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较少,追求交职的话竞争也很激烈。博士最后一年,由于三个重要的原因决定了不继续做科研了。

起点

起点不能决定你科研最终到达的水准,但是好的起点非常重要。师出名门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科研路上的便利。比如我的一个同学在Micheal I. Jordan下读了博后(当然他三年半就能博士毕业),接下的路当然也较为顺遂。而我就比较糟糕了,所在的学校和老板都只是中等偏上水准。生物科研约等于一个烧钱的游戏,不好的起点往往会导致步步落后。比如我的课题关注于癌细胞在不断地分裂过程中基因组的进化。我在15年初和我老板提议利用 single cell sequencing 帮助我们鉴定基因组的变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科研经费),我始终没有得到机会,论文也只能发表在非顶尖的学术期刊中。而同时,single cell sequencing 在癌症细胞进化的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科研的高起点帮助你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开阔你的想象力,提升你的创新能力。

生活

生物专业自然是很坑爹的。我在博士最后的一年经常到处开会。由于家庭原因,我必须要选择在西雅图或者湾区。所以我会经常和在这两个区域生活的博后或者老板们套近乎。记得一个 Berkeley 的博后和我在酒吧大吐苦水。他那个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只有4000,居然要交3000的房租,而且家里小孩刚刚出生(现在生活在湾区才明白3000的房租不算贵 )。我记得一个心理学的调查表示当一个人的入不敷出的时候,effective IQ会降低13点(权当笑话),不过当你对自己的生活如此担忧的时候我相信科研的过程会难上加难

习惯

科研是一个习惯,而不是靠动力推动的。非常遗憾的是,我在读博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科研中必须的思考,阅读,写作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习惯。一个例子,在博士期间,我经常定下每天读一篇论文的目标,往往一两周后,在某天情绪低落,或者身体不舒服,或者忙到焦头烂额的时候就停止了。面对未知,科研进度,课程教学,还有科研经费的压力,动力往往会迅速的消失殆尽。而良好的习惯是能在科研之路上走的更好的基础。比如我的另一个同学,去cruise的时候带了一堆论文读,现在他已经是名校AP了。这是我在博士期间没有刻意锻炼自己的结果,所以没有好的 publication,也没有好的科研创意。

结语:我会非常羡慕继续做科研的同学们,只不过这条路既长且难,我没勇气罢了。

「We are all ordinary people but seeking for an extraordinary life. However, in the end, we just live in an ordinary but miserable life. 」

我是做航空的,读文章的时候读到一个Caltech中国人的文章,感觉特别牛逼,觉得这样的牛人肯定在当教授吧,然后就Google了一下他的名字。

然而我搜索他的名字,只能找到一个律师。惊讶之下,我点了这个律师的Linkedin。

这兄弟Caltech博士毕业之后的操作简直亮瞎我的眼,他去斯坦福又读了个JD,跟人家合伙开了个律师事务所,然后写专利去了。这简直是人赢路线啊,Caltech PhD+Stanford JD,这尼玛简直横着走啊。

10月10日更新:

我没想到自己随便写的几句个人感想会有这么多人认同。我自己当学生时候最不喜欢这类文字,那个时候无论读什么都寄希望从中获得点积极的东西,所以大概如今的年轻人头脑更冷静了吧。鉴于这么多人看,我就还是增加一些正能量的内容好了。

把我之前说的那段话正过来看,其实意思就是当你在学术发展上遇到瓶颈时,不要只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从而更加埋头苦干,而是要想想有没有机会主动寻找同行里的有实力和名望的前辈指点一下。这不是在拉关系、拍马屁,别乱给自己扣帽子。在我的观察中,很多有名望的物理学家还是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的,而且对于提携不给自己丢脸的年轻人可以说是积极到了学雷锋的程度。你如果觉得自己有一身不错的本事但无人识得,不妨像古人一样“遍干诸侯”。用“胜读十年书”来形容前辈对晚辈的帮助效果,是一个understatement。


我2011年底于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至今仍在做科研。

我之所以能留在学术圈里,凭借的不是自己的天赋,更不是非凡的努力,因为我知道很多比我更有天赋也更努力的人都被淘汰了。我凭的是运气,是偶然。如果不是命运在连续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上让我遇到了对我帮助极大的人,我就算是不转行,也会在这条路上举步维艰进退维谷。可以说,少了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我都不会是今天的自己。天赋和努力是被overrated的,很多学生看不到这一点,因为人们总是乐于宣传成功者的天赋和努力,而忽视了其实失败者也许同样有天赋同样努力。

还在做科研。

2018经历了一年的徘徊。还是决定回归科研。

想借此机会说说我这几年的感受。

从周围环境来看,在我读博期间,从身边或者网上,听说过太多对教职的吐槽以及对科研圈的抱怨,例如:学术路线赚的少,局限视野在象牙塔,学术圈要拉关系抱大腿,高校没有编制,国内体制问题,做的东西无意义,等等等。

上大学后已逾10年,所遇之人中,提起或者有想走教职路线的想法的人少之又少(美国似乎多一点)。不知是否因为羞于表达或是真的没想好?而反观工业界,似乎是每个博士生潜意识中或者言语上都不会排斥的的选择。也或许也是因为人们总是会对自己已经在做的事情感到怀疑吧。

而业界的机会确实比科研圈多,但做科研相对实现概率低, 且获得正反馈的响应时间长,是造成这种心理的根本原因。

而从自身来说,自己的科研道路虽已足够幸运,但并不顺利。很多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自己都是为了发文章而做实验,特别是在实验不顺的时候,就会徘徊与纠结,既然没有实际的意义,为什么我还待在这个屋子,伴着冷冷仪器,弓着腰摆弄着刺眼的光路,瞎折腾呢。

我想这些想法与境遇,是很多博士生都会遇到的。

这也导致我在博士毕业后仍对自己的方向无所适从,老板很好,让我在原组做了一年博后,由于我的心志未定,也导致了这一年的产出几乎为零,心烦意乱。想去别的行业,想去公司体验,甚至想去创业。

而后我来到香港科学园从事光学研发的工作,紧接着又来到深圳的一家企业做光学工程师,这让我体会到了公司与学校完全不同的节奏。

但工作一段时间后,一次去硅谷出差,有幸赶上了光学会议CLEO,偶遇了很多久违的师长与朋友,忽然发现觉得自己仍是很喜欢科研。说来可笑,以前开会自己常常是以逛和玩为主。现在,我竟然对听报告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有关自己以前方向的,还有其他有意思的方向也很有吸引力。而且常有些新的idea从脑中冒出来,也逐渐体悟了自己做科研的不足和瓶颈。我开始有些怀念似乎已厌倦了的科研生活了。

难道这就是失去了了才懂得珍惜么?我想可能不是,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很爱看纪录片与科幻,而且真的会去设计实验,并认真的动手去做验证。

记得有一次,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做了金字塔的保鲜实验,我在报纸上查到了胡夫金字塔尺寸,用硬纸板原比例缩小做了个模型盒。又做了一个差不多大小的方盒子作为对照。买相同西红柿放在两个盒子内部,每过一段时间会观察西红柿的保鲜程度。而且最终结果真的很让我震惊。

现在想到这些,真的会被那时候的自己的率真吓到,当时就是因为感兴趣,能带来快乐,才会去做的。人在迷茫的时候多想想自己小时候的本征状态,或许可以得到启示。童年的经历也许当时没有太大反应,但都会进入了人的潜意识,影响人们的决定。

另外,也许是自由惯了,我很受不了朝九晚五每天打卡上班。而科研这个行业却可以给人表面的自由,不仅是时间自主权上,而且也有思想的自由,可以自己设计与制定方向,并最终有属于自己的成果。至于学术圈有不良的风气,有人的地方都会有。遂重新回归科研。

简短的问题,让我写了这么多自己瞎折腾的可笑经历。真的很羡慕一开始就能找到自己方向并且笃定努力的人。虽然科研这条路并不是最好走的,而且很大程度上运气比勤奋更为重要,但以前的经历也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且行且珍惜吧。

与大家共勉。

博士毕业4年,一开始就放弃了学术界,选择了产业界。心路历程跟大家分享一下。

  1. 导师是做产业化非常成功的研究员,我个人的方向也是属于高分子材料应用的开发。本人虽然发表了4篇SCI,但都不属于特别前沿的。在整个课题组做应用氛围的影响下,自己也慢慢倾向于选择产业界,真正的做一些产品开发。
  2. 毕业前一年,非常幸运的入选了陶氏化学的summer intern,比较系统的接触到了世界顶级的公司的材料研发是如何开展的,在supervisor和mentor的引导下,更加坚定了走industry的决心。当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Interesting science is interesting. Good science makes money and is interesting. Our job is to do good science and to turn interesting science into good science."。当时自己的想法就是,去企业做赚钱的研发,才有意思。
  3. 毕业选择工作,有机会去一些外企的中央研究院,当时个人认为公司的研发是R&D,R是用钱换知识,D是用知识换钱,当时自己比较执着的想做D,想做产品,所以最后选择了一份engineer的工作,专注于产品开发。
  4. 目前,自己从engineer变成了senior engineer,纯粹的科研已经离我很远了,更多是解决实际的问题,满足产品的需求;前瞻一些的技术,也会开发作为储备。

补充一下,哪些是博士毕业之后才懂的:

  1. 在你选定博士导师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你走学术(Academic)道路还是产业(Industry)道路。具体点,就是走博士—(博士后)—科研院所/高校—(讲师/助理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还是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首席工程师(外企:Scientist—Senior Scientist—Principal Scientist—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当然这两条路,都有各自的管理路线。至于原因,因为导师的学术高度和能量、思维方式,以及给你的课题,决定了你能站在多高的巨人肩膀上,三到五年的付出是否方向正确、有多大价值、是否能给你足够大的势能。多啰嗦两句,读博有风险,国际和国内最好的大学/科研机构的风险小一点。
  2. 博士是有光环和压力的,光环和压力是成反比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不成功,压力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学士圈还是产业圈。
  3. 博士需要付出很大的机会成本,读完博士之后,试错的机会很少,毕竟年纪大了,哈哈。选好一条路,走下去。

周末去参加师弟的婚礼。

酒桌上大家一边感叹岩土就业哀鸿遍野,一边都很羡慕转搞AI做算法可以拿挺高的薪水。

我们之前专业研究的对象是深部隧道。

这意味着很多时候可能要下到深部千米之下安装设备,监测刚刚完成爆破隧洞的实时变形、应力等等。偶尔有几次为了监测在下面待了1天多。

记得当时现场监测人手不够,打电话给一个快要入学的师弟问他有兴趣参加监测么?他二话没说,当天下午买了个站票,站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赶到,坚持要跟我们一起下井。

想想曾经有一群少年没怕过吃苦,一心想在年轻的时候多做点事情,尽量在学术的道路上多走几步。

后来,有些人被导师放养、论文延期,或者目睹了学术造假,甚至不理解当前的意义等等都不得已选择了别的道路。

其实野外监测的生活还是挺艰苦的,不过后来每次大家聚在一起,都会谈起那些经历。

毕竟每个人都很怀念当初自己那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

我想,如果不是代价太大或是还有选择,很少有人会首先想到转行或者放弃科研。

有意思的一点是,这次和导师还有几个师兄弟聊了一下AI在岩土领域的应用。比如,用CV计算下以前数字散斑监测岩样的蠕变变形,神经网络预测一下围岩形变,还有个师兄在尝试python和abaqus结合研究下岩石微裂隙变形演化等等。

希望再过几年,当大家谈论AI不再只是电商或者互联网的时候,还能有机会在岩土行业做点事情。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微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