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工作室初期如何开发客源?
兄弟呀,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今天儿心情好,跟你唠唠“我那个朋友”是怎么开发客户的
现在新兴的珠宝商家
一般没有开设店面,或者说没有在有人流的商场或者商业街开设店面的条件
前几年微商崛起,熟人圈生意分走传统珠宝行业的一部分人流
说句实话蛋糕小了
再开设高成本投入的实体店面实属高风险投资
另外,传统的珠宝行业店面需要铺货来撑场面,提高场子热度和生客信任度
这是一件很容易导致产品积压,产品款式质量良莠不齐
除非有充裕资金流支持,市场上现存活的小几百万的珠宝店铺运营
除了一些核心款式,其他的用于“铺着看”的款式大多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
生存也是一件小概率的幸运事件
所以“我那个朋友”作为对产品还有点自我追求的珠宝圈人先是看上了电商某宝
基础10件宝贝一上就能安安稳稳运营了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15年左右的珠宝电商与用户的信任壁垒坚不可摧
一切价格高于1K的产品销售难度都极高
除非树立品牌形象,不然一个“野鸡”牌子唯独只能用时间和运气来消磨与某宝用户的信任隔膜
说到树立品牌形象又是一件矛盾的事儿,一套珠宝类目标准水平VI做下来没有三五万不成事
有了一套VI后,要把自己品牌打出去,直通车、钻展、百度词条、搜索一个不能少
打品牌本身就是个要价极高的操作
这与原本不开设实体门店,躲避风险的原意就已经相背了
当然后来还有各种直播卖货,效果嘛,五五分之数,但也是后话了
要不退而求其次吧?“我那个朋友”如此思考着
某宝珠宝类目中,少见有真正包含钻石、宝石的“珠宝”档次的产品售卖
足金产品效率尚可,但是款式都是太老,没有任何创新的余地
小商家似乎也只有做“倒爷”的份
925银市场貌似不错,毕竟银的材料便宜,市场成熟的产业链也方便开发符合理念审美的产品
但再细致观察些,什么妖魔鬼怪?做旧的“泰银”和各种动漫ip轮廓直印的“小清新”大行其道
价格战打得飞起,也注定了,那些拼价格拼到最后变成银片片儿的Hello Kitty吊坠是何等卖相寒碜,那不知道是哈士奇头还是狼头的“泰银”戒指也是让人看着就倍感心酸
几番辗转摸索下,“我那个朋友”发现实际上很多珠宝同行走上一开始不待见微商行列
而且这个微商模式规模还不小,一个百来平的办公室十几个员工用着公司派发的卫星号积极成单中
这算是帮“我那个朋友”新刷了一下商业观
原来还能这么操作
那么问题来了,微信流量怎么来的?总不能跟其他做面膜的商家一样打宝妈圈,做转发积攒的引流吧?
事实是,早起的微商,哪怕是珠宝微商也是同样粗暴的
还记得那款定位地址加附近的好友嘛?其实珠宝客户的特性还是比较好找的
首要一条就是经济水平到达一定水准,如何判定?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就很简单,那些高档小区...然后这个软件后期还延伸出了牛掰强制添加通过功能....
真是野蛮呀
但是用户在朋友圈里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好友,一天天的被朋友圈里精美包装过的珠宝图片刷着屏幕,看着看着就上瘾,主动询价了...不要怀疑,女性的购物欲就是这么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只要产品足够精美和出现的频率够高即可
不过这么赖皮的模式存活时间并不久,“我那个朋友”因为没能及时组建团队跟不上这阵蛮横生长的风潮
紧接着就是微商引流的2.0时代,错失首波红利的“我那个朋友”开始了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在半年之后终于又窥探到一点端倪,广域流量圈为卫星私域流量再按之前的成单流程走即可,例如微博搜词精选,那一部分业务由一些微博刷手承接
举个例子,当时设定一个珠宝相关词语,找几个无关紧要的账户发布引流相关的产品图片和二维码,刷手们就会帮你把这个词的搜索相关一直顶在该词搜索首位,报价在单个搜索词置顶3-5K
这样的引流而来的用户,相比之前1.0的方式好处是精准提高不少,又可以在销售人工方面大大简化,坏处是,刷手的可信度极低,都是属于外围操作,分分钟收钱不办事,或者办事效果人为打折,说好一个月3000-5000K,分分钟一周就不见人了
不过好歹也是个不错的廉价引流渠道
这个渠道的野蛮程度也不低,存活时间可想而知,莫约半年不到便全面被微博官方清扫出场
“我那个朋友”在这次浮浮沉沉的流量海经历一轮终于是勉强吃上几口饱饭了呢
但是低价流量以为着竞争商家的商品竞争已然是以价格战为主,专做复刻的几家盈利最大,“我那个朋友”因为年轻不识市场的残酷,盲目去执着原创和质量还只是能吃点剩菜剩汤的小人物而已
当然,广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的时代并没有结束,只是方式一步步的演化,引流成本一高再高
从微博搜词精选的引流成本30-50元,到微博官方80-150,最后2018年头飙升到了300/位
平均10个私域流量成1单
那么获客成本就从300-500,最后竟然高达3000
这么高的获客成本谁买单,不用问,商家必须从买家这里找回利润,不然就跟自杀无疑
可是没有树立品牌的珠宝产品,买家怎么可能接受这么高的溢价?
所以当微博的渠道飙升到了300/位的时候已经标志着微博这个平台坍塌了
至此,珠宝微商引流有长达半年八个月的沉寂期,在“我那个朋友”看来是这样的
期间他甚至看到有人在跟信息贩子“买菜”,珠三角有车一族的
在卫星加人机制的限制下,这个方式的规模必须放得非常巨大
常常一家公司必须同时操作上百只手机才能做出效果,并且你的祈求老天给发个靠谱点的“菜农”
这一把“我那个朋友”没敢跟,本身一个专注产品多于专注推广的人自觉掌控不来这么大一个盘
然后呀,抖音短视频火了又跟了几次,但是门道更多了
图片到视频的素材跨越难度高了许多
有幸成功了一两次也仅仅是聊胜于无
至于新的稳定的获客渠道,“我那个朋友”暂时也没探寻出来
Emmm......
Emmm.....
怎么有种回答了跟没回答一样的错觉
妈蛋,似乎说了几千个字的废话
......将就看吧,如果可怜我码字就给个素质三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