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 16:01:56 浏览量:425
都别做微商了,去过生活吧
最近一个教师的情怀辞职信爆红网络,引发了大家普遍的内心向往,平常虽然有人这么想,但不这么说,有人这么说但不这么做,但做了的可能不只这位女老师,但是她引人注目却因为简短辞职,情怀抒发。经过大号一传播立刻意义非凡。
不是我心里阴暗,我猜测此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此老师确实真实想法,另一种是有某种利益炒作,这不禁让我想起最近很火的一个所为的边旅游边挣钱的旅游直销产品,走的路子跟安利是一样,但是一不留神估计就会走偏,很容易成为跑路的典范。
所以很多人在调侃,我想看看世界,但无奈腰包羞涩,毕竟人生活在这个社会,想做自己,想要过自己的生活,对于大部分奋斗在一线的人们来说还是一种向往而已。因为你需要的生活是装在社会这个现实中的,他们需要食物,需要人情,需要各种关系维护,甚至需要最真挚的情感,比如爱情,但是一旦有这些,就代表着有了责任感。
那些一如既往,寻找自己,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要么是很自私,要么就是真的无线无挂孑然一身。如果说能把两者结合,既过了自己的生活,又负担了责任,那么除了上面那个旅游直销产品外,就只有微商这个自力更生的东西靠谱点了。
虽然有很多人说微商就是直销,这个概念很难说清楚,直销是什么?其实最大的区分就是产品是否自己的,是否自己也要定期买定期用?
微商在过去一年的火爆下,从去年年末走入冷静期,其实很多不是真正因为微商带来什么巨大财富,而是一群人用月入几十万上百万吵起了这个概念。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微商确实帮助了很多人,是哪些人呢?就是自产自销的这类人,本来他们需要通过传统渠道卖东西,现在却可以通过移动微商来实现,而且这类比较真实可信,容易击中人的购买欲望。
还有一部分就是从直销转变来的化妆品行业。换了个平台而已。
其实最大有帮助的就这两类。所谓白领或者学生兼职,那只是补充下挣点零花钱而已。而且某些东西都是不可持久的,所以所为养老客户,和多次购买只是前期的一个想法而已,难以实现。
到现在微商似乎正规了,冷静了,但是却很难再挣钱了。因为卖家即买家,买家即卖家。这种角色的交错使得整个行业都充满了机会,也容易饱和。
这种建立于人情基础的购物,考验的是人的信赖,树立的也是人的信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在中国来说就是道德的维系,那么现如今你看看道德能维系什么呢?还不是要靠法律。
所以这种单薄的个人信任要么你确实很强大,塑造的立体形象很到位,让大家觉得影响力非凡。而且还要能持续得下去。要不然根本没法支撑这份信任。
所以个人觉得想淘宝这种第三方的评论之类的,用客观的数字体现的种种相对来说还好一些。虽然都可以作弊,但总比你完全靠感觉相信一个人强吧?
所以我一直觉得微商的形成应该是更自由,但是需要建立在一定规范基础上,真正的微商移动电商,社交体商业体系是什么?
我还是觉得既然是社交体商业体系,就要体现出社交的优势,就是同一件商品的个人推荐,要注重交友的同时也注重粉丝好友的“喜欢”,“推荐”,“关注”,“分享”这些功能体现。也就是个体发布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分享,喜欢,推荐,关注才体现价值。一方面更加拉紧微信上的“关系”,一方面使得商业更加真实可信。简单的说,就是口碑传递。某个好友在微商上看到了一件衣服,他点了下关注,这件商品就有可能出现在其他共同好友的眼前,他点击了喜欢,就有可能出现在他自己的好友里面,他点击了推荐,就有可能出现在更大范围内,以此类推。这才是体现社交状态下的真实商业。而不是某个人去某个地方吃饭了,觉得好吃拍个照分享下这么简单。她甚至可以为这家饭店代言,去邀约朋友为自己付款,也可以为这家饭店点赞,推广在众好友面前。
优化商业的展现方式,应该是微信目前要做的事情。
而作为我们普通微商来说,做什么呢?那就别做微商了,过好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呢?
因为你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在做微商,只有真心实意真诚的分享,向朋友们展现一个真实可信的你,你才能卖出去东西,而不是天天去刷屏。
现在微商的成本是时间精力成本,这个付出是巨大的。所以向纵身求利润,向横向拓展人脉,然后做好自己,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用微信传递自己的精神,用精神塑造形象,用形象获得信赖。很多人做不好,就是微信上晒得都是产品,所有人都敬而远之,你拥有了自己的真实生活,才更拥有获得信任的基础。不要装高大上,装多有钱,是什么样的人就展现什么样的朋友圈,也许作为邻家的你,屌丝无比的你更能打动人心,获得亲近感信任感。
微商时代,生活即商业。
微商新手上路:总结微商失败的四个原因 目前已经有很多微信公众号的大号,它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累积粉丝,当然有自己成功的运营之道。当然不成功的公众号会更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下微营销加粉流量方法。
微信是个很有革命性的东西,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既然坐上了移动互联网这条大船,它的一切就必须找到大船的着力点,自己成长起来,起码不要死去。
就营销这个方向来说,微信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威力,因为用户数实在是太大了,这种情况一般是营销人绞尽脑汁进行推广和传播,另一方面官方使劲禁止广告泛滥。就像当年的百度对搜索引擎营销人的态度那么暧昧,广告多了用户就烦了,广告少了,自己的钱就少了,这其中是需要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的。
营销人在微信上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微信公众账号了。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在微信上掘到了第一桶金,像程林峰、罗振宇等等就是自媒体中的佼佼者,当然更多我们没有听过的个人、企业也在闷声发财,因为这里机会实在太多。
目前已经有很多微信公众号的大号,它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累积粉丝,当然有自己成功的运营之道。当然不成功的公众号会更多。本人虽然只运营着一个一般的公众号,但是从关注的几个公众号以及个人经验来看,很容易就发现一些非成功的号的特点。我为什么知道它们不成功?因为它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不再给我推送消息了,这就已经算是默默宣布死亡了吧。
这些运营失败的教训有以下几个:
1、把微信公众号当做微博来用
微信打败了微博,所以微信替代了微博,这简直就是错误的。无论微信怎么横行霸道,微信始终是微信,微博始终是微博,没有谁替代谁的问题。微博只是沉淀下来了,并不是没有人用了。微信跟微博相比,起码有以下两个重要区别:
a.微信是“推送”消息,而不是“展现”信息。微信是发传单,微博是LED大电视。一个是通讯工具,一个是媒体工具。
b.微信粉丝之间是封闭的,几乎无交集,微博粉丝之间是打通的,起码可以相互观看和评论。微信是私聊,微博是广播。微博可以利用群体造势,微信不能。
这两点区别是非常关键的,这决定了微信是传播+互动工具,微博是传播+公关工具。当然两者功能有重叠的地方,但是很多人就是忽略了微信的互动功能。
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浪费,因为很多用户看待微信公众号的眼光,其实就是看待一个客服的眼光,问你东西你是要回答的,不然他们会慢慢远离你,尤其是在推送功能性信息而非普通资讯时,用户的回复通常需要你做出统计。在微信上的互动其实就是在线交流,这些聊天记录是不能给外人看。就像微博上的私信一样,问题是微信只允许你私信,没别的权限。
2、推送时间无规律
做SEO的人也知道网站能够持续有规律地更新会博得搜索引擎的欢心,微信推送直接面对的是人,更加需要有章可循,尤其对于忠实粉丝更是有这样的要求。消息推送不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每天没有固定的时间。微信推送时间应该相对固定,才能在粉丝脑中留下一点记忆,尤其那些忠实粉丝,甚至已经形成在某个时间段阅读你的信息的习惯。反过来,推送时间一天一变的很难笼络忠实粉丝。
b.推送不持续。每天一条不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要做到每天持续去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有少许粉丝基础的账户,不能做到每天坚持推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粉丝基础就会慢慢瓦解。每一个品牌印象的形成都应该有一个“脑白金式”的狂轰滥炸过程。
3、缺少必要的提醒
微信会打击提示转发等营销性伎俩,但是只要内容做得好,稍微提示一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站在增粉丝营销的角度,提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好内容在微信里面流传,也是一个增加微信活跃度和粘性的形式。
但是有的公众账号就有点像某些机关单位,既没有明确的书面指示,又没有相关人员的提醒,给人一副冷若冰霜、高傲自大的感觉,这种地方,又有多少人情味?没有人情味,就跟微信的特性背道而驰了。
微信的必要提醒有三个:一是关注提醒,这是最基本的;二是转发类提醒,比如告诉人们怎么转发,为什么要转发等等,这是扩大张力的需要;三是回复相关的提醒,比如回复什么查看哪个栏目的内容,回复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好处等等等,这是提升内在粘着力的需要。
4、图文信息太野蛮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得太快,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匆匆忙忙投入到移动大潮中。体现在公众平台上,就是野蛮地复制PC端的内容硬塞到手机端,导致移动端用户消化不良,造成上吐下泻悲惨局面。
对于微信上面的图文信息要求,我们先不谈是什么,先看看几个手机端的实际问题:
a.移动端主要工具是手机,手机比电脑屏幕要小得多,眼球聚焦点更小,所以更加耗费眼神,用户长时间盯着手机看会很痛苦。
b.用户静静坐下来看手机的时间很少,通常是在走路、坐车、吃饭、同学聚会、上厕所等等,都是碎片化时间,这些时间看手机,使用的是浅层注意力。
因此,为了尊重这两个现实,也为了自己的公众号不死翘翘,起码要避免以下几点:
a.大段文字。看到字就头疼,往下翻得没完没了就想吐,这是很多用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字一多,睡意马上就来了,再看下去手机就掉到地上了。所以,字一定不能多,如果字多,一定要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切记,用户看手机,就像坐车看路边的广告牌一样一扫而过。
b.没有层次感。大标题—中标题—小标题—图片—文字,这是一般人扫描网页的层次次序,如果是一坨、一块的内容,没有从大到小的结构,用户查看的时候会有没法下眼的痛苦。
c.没有图片。一张图片就是一个故事,胜过千言万语,这在PC端就是个真理,在移动端的饥渴程度就更强烈了。没有图片,就像吃饭没有菜,塞满了就恶心着走人。
另外,微信图文内容,不一定就是图文,语音、视频等多种富媒体可能更能让人无法抗拒。
本文转自猪八戒微营销平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http://www.zhu8jie.cc
此问题回答后掉粉么?《“微商”到底谁赚到了钱?互联网公司开始“微商”化或成为趋势 | 深度解析》
前两天,我在某个群里和一个特别漂亮的微商小姐姐搭讪,闲聊起她做微商是不是很赚钱?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然坚决否认自己是微商,而是做“CDM消费者直购系统”的,情绪甚至有些激动和愤怒。
被鄙夷的一脸懵B的我,决定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对“当下中国唯一穷人逆袭的行业——微商”进行一次详细的拆解。
这篇文章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做并且在做微商?
2、为什么微商是一个多数人赔钱,少数人赚钱的行业?
3、成为云集、达令家、环球捕手等微商平台的店主能不能赚钱?
4、为什么微商裂变这么快,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5、诸如小米等超大型公司为什么也做微商?
6、中小品牌可以如何运用微商思维去进行市场推广?
7、如果我一定要做微商,应该注意什么?
下面这篇内容将占用你15分钟,读完这一篇,你将对微商有一个全新、系统、彻底的认知。
2013年底,微信活跃用户数超过3.5亿,转过年的2014年,微商兴起并且迅速膨胀,在之后两到三年里,朋友圈一直充斥着各种三无产品,其中以女性用品护肤品为主。
当时的微商基本是“十个微商,八个卖面膜”,俏十岁面膜就是典型代表。
2013年初,俏十岁研发的面膜销路不畅,创始人武斌用尽各种方法和渠道,消费者都对新品牌不买账,库存压力越来越大,眼看项目要黄。武斌心灰意冷,将面膜送给朋友使用。有的人觉得还不错,就分享到朋友圈。没想到这一做,面膜很快就卖了出去。
几个月后,俏十岁传遍了全中国的朋友圈,起死回生。 一年以后,没有一名正式销售员的俏十岁,全靠微商渠道,卖出了超过4亿元的面膜。最红的时候,俏十岁还冠名了央视、湖南台等多个综艺节目,一时成为造富神话。
俏十岁是最早一批成长起来的微商品牌之一,靠着单一品类打遍天下,类似的产品还有立白的洗衣片、江中集团的蒸汽眼罩、一叶子的面膜、微赢的一度眼贴。
这类型微商的朋友圈很有特色,基本上长下面这样:
她们都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旅游胜地,被红酒牛排、沙滩海风、名表LV包围,有时候还会与前任美国总统会晤,意气风发,是典型的集金钱、智慧和颜值于一身的成功女性。
但屏幕背后,她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呢?
她们起早贪黑,随身带着十几个手机,有十几个微信号,每天费尽心思去做的并不是推广产品,而是发展下线让她们囤货。她们在朋友圈虚构暴富经历,每天晒流水单、晒出国旅游、喜提豪车、享受奢侈生活,吸引新人加入。然后各种洗脑的方式告诉新人,做微商就得囤货,货囤得越多,越有动力卖,才能赚到钱。 她们需要不断的告诉别人,做这门生意是多么的轻松,多么的容易,多么的有价值,重点是多么赚钱。
甚至有一些微商找人假冒大客户,让下线代理大量囤货。
曾有新闻报道,贾女士是一名卖面膜的微商新人,一位顾客加微信向她购买,两人进行了多次交易,都是一两盒的买。双方逐渐建立起信任后,顾客提出要买30盒面膜,但必须看下贾女士有没有存货才肯付款,贾女士不想放弃大单,向上家进了30盒的货。后来赵某又要求要加70盒,贾女士仍然进了货。囤下100盒面膜后,顾客却联系不上了。5万多的货不能退,全砸自己手里。于是贾女士去报警,这才了解到自己中了微商骗术。
所以,她们贩卖的从来不是面膜这样的产品,她们贩卖的是一个梦想,一个关于逆袭暴富的梦想。
当时的微商靠发展下线赚钱,和传销无二,产品倒是变得无关紧要。在这样的运行规则和赚钱模式上,99%的代理不赚钱,能赚钱的是那些拥有10万级下线的微商,这类人屈指可数。
2015年4月,央视曝光微商面膜含有大量荧光剂和激素,有的超标6000倍,变成毒面膜。此事之后,微商的形象彻底黑化。俏十岁面膜一夜之间痛失80%的销售额,一度不得不退出微商,转做实体店。
2013年—2015年,韩束、俏十岁等品牌用2年做到翻盘到翻车,它们验证了以单品类打天下的微商起的快,走的也快,生命周期只有2年的事实,而以信任为基本价值观的微商,一旦崩盘,再无启盘的可能性。
2015年—2017年,以云集、达令家、环球捕手为代表的工业化微商流水生产线迅速崛起。
想成为店主的人,只需要交三百多块钱就能在微商平台上开店。平台提供大量货源,代理商开店后不需要花钱囤货,不需要负责发货,只管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做宣传,就能拿到分成。
比如云集微店,这是一家提供美妆、母婴、健康食品等货源的微商平台。
早期云集的模式,用户只需要缴纳一年398元的“平台服务费”即可开店,开店后可以通过自购优惠、分享给朋友购买来获取收益。一名店主只要邀请到100名新人(包括新人发展的下线),即可成为“导师”。团队人数达到1000人后,可以升为“合伙人”。
店主发展新人没有佣金,但每卖出一件商品能获得5%-40%的佣金,大部分商品的佣金能达到20%。成为导师后,团队成员每发展一名新人,导师都能获得150元的佣金;成为合伙人则能获得70元佣金。导师和合伙人还有团队销售利润15%的提成。
在利益驱使下,代理们乐意主动去推广,拉更多人进来。而且店主怎么发推广,云集都会在群里提供统一的文案、配图,实时更新,不用更改一个字,直接复制粘贴就行。
靠着这种低门槛、轻投入、低风险的模式,云集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很多早期做微商的人都转投云集。
2017年6月,云集公开宣称,年度销售额从5.8亿增长到35.4亿,增速达到506%,单月销售额突破7亿,业内将云集称为“中国最大的微商正规军”。
但这个模式仍然类似传销,同样靠发展下线赚钱,卖产品赚得很少。云集旗下有四大开山店主,他们的下线达几十万级。
传销触犯法律,法律对于传销组织的认定,通常有几个判断标准:“人员在30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以及“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
因此2017年7月,云集微店因涉嫌传销,被杭州市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958万元的巨额罚款;8月初,其公众号被微信官方永久封停。随后,云集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整改,重新设置团队体系。
整改之后,云集将团队层级限定在三级以内,超过三级,利益关系自动解除,刚好不触及这条线。
新人加入不需要“平台服务费”,变成了购买“注册大礼包”,团队层级改为店主—主管—经理。店主发展新人仍然没有佣金,但可以获得40云币,被邀请人获得20云币,1云币相当于1块钱人民币,可在平台消费。主管有150元的收益,经理可获得80元,是为“培训费”。同样,主管和经理都能获得商品销售利润15%的收益,是为“服务费”。主管和经理需要和云集签劳务合同,每月15号统一发放上个月的收益。如此,发展下线返佣就成了公司给员工的报酬,规避法律风险。
我们再看看环球捕手。
环球捕手分会员、服务商、优秀服务商三个等级。新用户在环球捕手上购买399元的指定产品,即可开通“捕手会员”,同时成为“环球捕手店主”。
成为会员后,自己在平台购物可获得平均15%的返利,分享销售产品可以获得5%-25%的佣金。每邀请一位下级,可获得100元收益,直属下级通过自购或分享销售产生的收益,店主还能获得25%。
一名会员的下级会员消费总额满1万元或者发展25人,会员可以申请成为“服务商”,直接拉人收益提升到200元,间接拉人收益100元;下级会员总额消费满30万元或者发展了750人,可申请成为“优秀服务商”,直接拉人收益上升到250元,间接的人收益150元。
但是对于微商来说,赚钱靠的仍然不是卖货,而是发展下线。
有资料显示,环球捕手平台上,微商的收入结构高度相似,“拉人头”带来的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七八成。
2018年,云集彻底改制完成,官方公布平台注册店主超过300万,其中90%以自购为主。这样的数据无疑官宣自己不再是一个微商创业平台,而是一个中小品牌团购零售平台。
现在,他们的宣传语多数类似于:自购省钱、分享赚钱。这意味着,包括云集、达令家、环球捕手、贝店在内的几大平台,都逐渐开始实践会员制线上购物平台的定位。
如果不是“小米有品推手平台”,大家几乎不可能把小米和微商这两个字关联在一起。
2018年年底,小米推出“小米有品推手平台”,据说已经划为小米公司第13个产品线,与小米手机同级别,直接由雷军亲自负责,斥资两个亿,可见其重视程度。
从官方资料看来,小米设计的模型和云集、环球捕手如出一辙。
新用户在有品推手App上购买396元的指定产品,即可成为会员,期限一年。成为会员,可获得会员礼包,每个月可领取累计100元优惠券,30元运费优惠券,这一点与京东会员很相似。自购或分享给他人购买都能获得返利,最高比例可达30%。
网上流传着有品推手微商制度,如果拉到200人,可以去小米总部签二级分销合同;1000人,签三级分销合同。加入分销团队后,可以申请会员礼包,可以获得官方特批特价商品优惠券,30元无门槛优惠券,比如,原价899元的小米手表,特价产品可以直接减免500。
另外还有一份与小米签约的一家代理商的晋升和佣金制度,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到规则非常清晰,普通VIP直接发展一名下线可以获得100元佣金。晋升到推广顾问后,直接发展一名VIP下线,可以获得150元,后期该VIP佣金达到20元,上线获得20元奖励;VIP佣金达到60元,上线获得40元奖励。间接发展一名VIP下线,也有50元的奖励。
而平台每获取一名VIP立即能产生的利润是198元的会员费加销售商品的利润,这意味着平台会花钱补贴代理商。
因此可以预见,加入有品推手的代理商赚钱仍然靠的是发展下线,平台愿意花钱补贴代理商,让他们去拓展用户。但是未来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补贴力度会越来越小,代理商再通过发展下线赚钱就很难,可能主要靠购物返佣。
小米做微商的目的就是通过微商的方法论去拓客。但值得琢磨玩味的是,到目前为止,有品推手平台上商品主要是第三方的,小米自营商品较少,小米笔记本、米家互联网空调等自营产品都没有。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云集、环球捕手这样的平台上多数也是中小品牌的产品。
一、微商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的裂变分销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每天把时间消耗在各种博客、论坛上,让这些网站变得有价值。但网站缺少变现的手段。百度网盟推出后,只要网站接入百度的广告,就能获得广告分成,实现赚钱。千千万万个网站成为百度体系下的连接点。百度成了中国互联网巨头,背后的这些网站功不可没。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兴起,每个人就像以前的网站一样,有人关注,有影响力。如果把这些个人的点连接起来,用社交关系来分销商品,那也一定能产生巨大的收益,微商平台干的就是这件事。
对个人来说,参与门槛也降低了。以前通过百度网盟的广告分成来赚钱,你还得有个网站,门槛较高。而在微商模式下,门槛几乎降到了零。
事实上,基于社交关系的分销远不止微商这一种形态,还有拼团、知识付费课程裂变、师徒模式等等,并且每一种模式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比如拼团。
举个例子,一件60块的东西,拼团只需要29块,但是需要邀请两名好友一起拼团下单,这一下就能成交三个订单,平台的销量自然有增加。我们经常看到,在各个微信群里,经常有人发团购链接。
在微信生态下,靠拼团起家的拼多多独树一帜。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不到三年时间,它就做到月流水400亿,用户量突破3亿,随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另一种是知识付费课程裂变,通过专属链接分享海报到朋友圈、微信群,只要有人购买,分享者就能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下线再发展的新人产生的收益也会给你分成。三级分销,这与微商的模式非常类似。只不过,裂变通常是短期内的行为,打一枪就跑,不打阵地战。
新世相曾做过一次课程裂变,5个小时内报名人数接近10万,销售额约400万。仅用了4个小时就触发微信官方红线,链接被封杀。可见,利用社交关系做裂变,威力巨大。
还有趣头条的师徒模式。
趣头条早期的模式中,用户每邀请一人注册,就能获得8元现金奖励,这8元要分12次发放。新人成为徒弟,邀请人则是师傅,徒弟每阅读一条新闻,都会给师傅“上贡”。为了拿到更多的奖励,师傅需要不断邀请、发放验证码邀请更多徒弟,还要让徒弟保持活跃,经常阅读内容才能获得全部奖励。
另外,用户签到、答题、阅读等都有相应的金币奖励,金币最终可以兑换成现金,以此驱动用户阅读。
虽然趣头条内容质量差,但有流量的地方就有收益,靠着这种模式,趣头条实现了营收暴增。2019年3月,趣头条发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426.1%。2018年全年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484.5%。
这些都是靠着社交关系做成的生意。
二、微商裂变分销的优势
1、获客成本低
在互联网新增用户接近饱和状态下,获客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这已经是行业的共识,而微商或许成为一种新的出路。
通过微信群裂变、朋友圈传播而产生的社交流量,目前仍处在价格洼地。趣头条采用师徒制的分销模式,一个外部拉新成本不到7块钱,通过奖励裂变、内部拉新大概是五六块钱。
新产品获客要投广告,无论是低价补贴,还是百度关键词竞价,或者做应用商店推广、找明星代言,说到底都是花钱买流量的模式。微商是将费用直接返还给用户,用户成为受益者,因为用户愿意主动传播,产生的巨大的效益。
一个新品牌若用微商模式能够迅速打开市场,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推广费用。
2、渗透力强,容易触达到四五线城市消费者
传统渠道的广告很难触达到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这群消费者对广告不敏感,但是对“小便宜”却很喜欢,一旦有一个能免费领钱的机会,立马能一传十,十传百。
微信就是靠着这层关系,利用红包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打通了四五六线城镇青年及中老年人群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微信支付因此成为能够和支付宝抗衡的产品。
微商的逻辑原则上也是一个道理,通过利益刺激加上亲友关系,微商也能让产品快速渗透到四五线城市。
最近,拼多多公布最新财报显示,截止2018年底,拼多多活跃买家数达4.185亿,超过京东3.05亿年度活跃用户。拼多多仅成立三年就有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靠的是挖掘四五线城市消费者。
三、如果你想做微商,要注意什么?
1、平台能够提供好的货
微商已经过了最初混乱的时期,靠发展下线来获利已经不太可能,因为大家都懂其中的套路,再愿意加入的人很少。而真正卖货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能给朋友推荐好货,自然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购买,这才是长远赚钱之道。
2、提供培训
如果你不会做微商,怎么能在众多的竞争中胜出。平台能够提供培训的话,能帮助自己快速掌握微商运营的知识,能帮助自己早日赚到钱。
3、最好提供完整的内容生产体系
就像云集、全球捕手这类微商平台一样,文案、图片都能统一提供的话,可以省去大量想文案的时间,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卖货上。
4、管理好自己的预期
微商老炮们会把新人分成三类:一类是不想发朋友圈,不想销售,怕被屏蔽,怕被领导发现,老炮们会把这些人引导成为自用消费者;第二类是工作空闲多,比如宝妈,就引导为开店赚点零花钱,云集上75%的店主都是宝妈;第三类是事业型工作能力强,就激励组建团队拉更多下线。
那么,你是哪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