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闭症日|关爱“星星的孩子”,从了解这些开始……
2022年4月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自闭症日
2022年世界孤独症日口号:
聚焦孤独症服务
构建社会保证机制
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现业内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使用术语“孤独症谱系障碍”。
随着社会对孤独症关注度的提高,大家对“自闭症”“孤独症”这些字眼并不陌生,但对这疾病本身的认识仍存在很多误解,临床上很多家长谈“自闭症”“孤独症”色变。但其实……
自闭症≠性格孤僻
自闭症≠天才
自闭症≠语言发育障碍
自闭症≠弱智
自闭症≠终身残疾
自闭症≠精神病
正确认识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以下简称“孤独症”)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是在3岁前发病,其中,约2/3 的患儿于出生后逐渐起病,约 1/3 的患儿在经历 1~2 年的正常发育阶段后退行性起病。以持续的社交互动与社交交流能力缺陷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为主要临床特征。
该障碍患病率日益增高,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2 年报道的患病率为1/150,2020 年上升为 1/59,2021年12月报道的患病率为1/44。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已约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
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晰。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根据ICD-11 和 DSM-5,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两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交互动与社交交流能力的持续性缺陷,以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01
社交互动与社交交流能力的持续性缺陷
社交互动方面
?目光对视少 ?呼名不应 ?充耳不闻 ?缺乏社会性微笑 ?一个人玩 ?不能合作 ?我行我素 ?自我中心 | ?不惧生 ?不会指 ?不模仿 ?不炫耀 ?不分享 ?不理解表情 ?情绪情感交流互动少 ?共同注意障碍 |
社交交流方面
?不说话 ?说话晚 ?语言倒退 ?自言自语 ?鹦鹉学舌 ?身体语言少 ?闲聊困难 | ?语言重复 ?滔滔不绝 ?答非所问 ?人称代词误用 ?语法错误 ?语调、语速、节律、重音异常 ?不理解隐喻、暗喻、讽刺 |
02
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反复转圈 ?来回奔走 ?晃手看手 ?旋转物体 ?反复闻嗅东西 ?反复开关(门、按钮……) ?重复某一句话 | ?排列积木和玩具 ?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如车轮、风扇、盆等圆形的物品 ?反复观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 ?爱听某一首特别的音乐或歌曲 …… |
03
其他症状及共病
其他精神症状 | 共患其他精神障碍 | 躯体症状或躯体共病 |
?情绪不稳 ?多动 ?冲动 ?自伤 | ?智力发育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焦虑障碍 ?强迫障碍 ?情感障碍 ?进食障碍 | ?胃肠功能紊乱 ?癫痫 ?结节性硬化 ?脑瘫 ?染色体异常,如脆性X 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
为了定义孤独症,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使用术语“孤独症谱系障碍”。“谱”这个词是指孤独症可能引起广泛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它们在严重程度上的相当大的可变性。也可以这么理解:每一个孤独症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他们可以是无口语重度自闭症,也可以是高功能患者/阿斯伯格综合征。
无口语重度自闭症--高功能/阿斯伯格综合征 | |
可检测的智力 | 严重智力障碍<——>天才 |
社会互动 | 避开、远离的<——>主动但怪异 |
沟通表达 | 无口语<——>口语 |
动作能力 | 笨拙、不协调<——>敏捷、协调 |
感官 | 低敏感的<——>高敏感的 |
孤独症的治疗及预后
目前,尚没有特定的药物可以治愈孤独症。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会使用药物来控制某些症状或特定的相关病症。
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现在发展出的综合系统干预包括教育训练、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可以提供出色的效果并大大改善孤独症患者的问题。积极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且研究表明治疗越早开始越有效。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改善孤独症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早期识别孤独症
孤独症患者社交不足行为和部分刻板行为在早期即可出现,早期筛查可以发现这些异常,2岁或2岁前早期诊断可靠。牢记这“五不”行为及警示指标,有助于我们早期识别孤独症。
1.不(少)看:缺乏目光对视,“目中无人”。
2.不(少)应:叫名不应,不听指令,共同注意缺陷。
3.不(少)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
4.不(少)语:语言出现迟缓。
5.不当: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和行为。
★ 6-24月龄婴幼儿早期发现ASD的警示指标 ★
年龄 | ASD的警示指标 |
>6月龄 | 不能被逗乐(表现出大声笑),眼睛很少注视人 |
>10月龄 | 对叫自己名字无反应,听力正常 |
12月龄 | 对于言语指令无反应,无咿呀学语,无动作手势语言;无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
16月龄 | 不说,对语言反应少,不理睬他人说话 |
18月龄 | 不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跟随他人手指指向,无任何给予行为 |
24月龄 | 无双词短语 |
任何年龄 | 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 |
家长需注意,如宝宝有出现以上“五不”行为及警示指标,应及时带宝宝去有诊断孤独症能力的专业医疗机构就诊,以期实现早诊断、早干预,达到最佳预后。
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每一个孤独症儿童就像天上的一颗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愿他们被尊重、被接纳、被了解,这是治疗的开始。愿更多人关注孤独症患者,为他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医-教-社结合,共同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健康成长。
【end】
(注:图片和文字来源版权所有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来源 | 儿童保健科 潘灵芝
专家简介
陈明黎
温州市人民医院
温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上海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孤独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组员
擅长:儿童保健、儿童发育行为问题的诊治,如孤独症谱系障碍、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等。
门诊时间:
周二下午、周六上午:儿童语言门诊
周四全天:儿童发育行为门诊
周三、周五上午:儿童保健门诊
潘灵芝
温州市人民医院
温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上海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儿童保健科医师
儿科学研究生学历
医院雏鹰人才
擅长:儿童保健,营养与喂养,神经心理评估,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及ADOS评估等。
门诊时间:
信河院区:周一全天
历史推文回顾
生与死的搏斗!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高质量心肺复苏又成功抢救一名心脏骤停患者!
倡议书,请转发!
警惕!小皮疹潜藏大危机,一定要小心……
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它比抑郁症更可怕,很多人却不了解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又或者信息不真实等情况请发邮件到2435147949@qq.com 告知,本站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