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裁员:如果你没有好习惯和高价值,你将永远生活在恐慌中
·每天为你读书
如果你自身没有价值,又不会增值,更不会创造价值,那你将永远生活在恐慌当中,将永远面临时代大浪淘沙的末位淘汰机制的审判。
据媒体报道,京东多个业务线传出裁员消息,声称在优化经营结构和战略。
多名员工透露,京东零售旗下平台生态部、商业提升事业部、京东物流旗下技术与数据智能部等部门以及京东国际业务均存在裁员情况,其中京东国际业务裁员比例约在10至15%,并被要求于3月31日离职。
这对于员工而言,尤其老员工,此次裁员来得十分突然,更在网络上掀起舆论波澜,让很多成年人忧心忡忡——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一、裁掉无价值的人
这个时代和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很多人对未来充满恐慌和危机,谁都无法预料自己是否被裁员,是否还能维持生计、保障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应对不确定性,必须有好运气。
好运的确很重要,所有成功人士都享受过好运气带来的福利。但是,我们得把好运揉碎了来看看。好运分为两种,一种是“随机的好运”,另一种是“机遇”。
“随机的好运”,是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的,比如买中了500万元。
但“机遇”却不同。我们不妨把机遇看成一棵树。我们松土,种下种子,然后浇水、施肥等,一段时间后,树上开花结果。而这个果就是我们长期以来辛勤劳动的产品,就是我们长期坚持良好习惯的价值,便相当于机遇。
所以,要想获得好运,赢得机遇,提升价值,就得长期坚持良好的习惯。
比如,这次京东大裁员,据悉重点要裁掉那些工作时长排在后面20%、全年绩效无A、近三年未晋升的人。
说白了,就是要裁掉无价值的人。
二、培养核心习惯,应对不确定性,增加自身价值
习惯就像一块磁铁,有的人称之为“吸引力法则”,决定成败。
好的习惯,会吸引健康、工作、财富等。
坏的习惯,会带来厄运,比如生病,丢工作、投资失败等。
习惯分为两种:普通习惯和核心习惯。
普通习惯是简单、基本而分散的习惯,比如早起的时间、上班的路线、拿筷子的方式等。
核心习惯是比较特别的习惯,因为它会对普通习惯产生影响。它就像吃豆游戏中的吃豆人,会到处搜寻普通习惯,并且把它们“吃掉”。
培养核心习惯是习惯发生巨大改变的关键所在,是自身增加价值、创造价值的关键所在,是应对不确定性、度过中年危机的关键所在。
三、坚持运动的习惯,产生正面情绪
前段时间,张艺谋工作室分享了张艺谋在风雪中运动的视频。
当天,雪势很大,张艺谋身穿奥运会导演组棉服,戴着帽子,眼神坚定,大步向前走。“每天快走五公里,做有氧运动,保证身体好,精神也好。”张艺谋边走,边对着镜头表示,“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身体好,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妻子陈婷也在微博透露,张艺谋在备战北京冬奥会期间的生活作息:即使最忙的时候,依然坚持走5公里暴汗才罢休。
作为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最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但那些令全世界惊艳和铭记的瞬间都出自他手,如“二十四节气”“一只鸽子都不能少”“折柳送别”等。这让广大网友纷纷都发出,“张艺谋太懂中国式浪漫了”“你永远都可以相信张艺谋”等溢美之词。
为什么72岁的张艺谋依然精力旺盛、不知疲惫,依然艺术生命蓬勃、创新创造泉涌?答案自然是清晰的,就是因为他每天坚持运动锻炼的习惯。
当我们感觉有压力的时候,身体便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连锁反应。
临床医学研究证实,当压力袭来,下丘脑会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这些激素使得我们心跳较快,随时准备战斗或逃跑。
如果压力持续下去,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CYP17,便会被激活,它的作用是将胆固醇转化为皮质醇。不幸的是,皮质醇的副作用就是抑制我们的免疫系统,让我们更易受到病毒、细菌和疾病的侵害。
而坚持锻炼身体则能够迅速停止皮质醇的转化过程,进而减少压力。因为锻炼身体能促进一种叫作内啡肽的激素的释放,以及两种效力强劲的神经介质——多巴胺和血清素的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协同作用,能够将我们的负面情绪转变为正面情绪。
其中,慢跑等有氧运动极为重要,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作用。
一是降低患癌的风险。
有氧运动使得我们的血管里充满氧气,这些氧气最终会流入大脑,就像海绵一样吸收大脑里的自由基(自由基可能引发癌症),并且将其转换为二氧化碳。血液再将这些二氧化碳输送到肺部,通过呼气的动作把这些废物排出体外。
我们锻炼的时间越长,就会吸收进越多的氧气,于是就有更多的自由基被“氧气海绵”所吸收,就能够降低某些种类的癌症的风险。
二是变得更加聪明。
科学证实,每天20—30分钟的有氧锻炼能够刺激神经元的轴突和轴突侧枝的生长。而神经学研究发现,脑神经轴突和轴突侧枝的数量和人们的智商之间是有关联的:轴突和轴突侧枝越多的人就越聪明。
另外,有氧运动会向大脑输送更多含氧的血液,而氧气有助于提高脑细胞的功能。不仅如此,还能提高葡萄糖的产量。葡萄糖是大脑的燃料,提供给大脑的燃料越多,大脑就生长得越迅速,我们也就变得越聪明。
三是增强记忆。
有氧运动能促进神经营养因子或神经生长因子的释放。
神经生长因子刺激神经元的生长,并且在每个神经元周围布满一层健康的膜(即髓鞘),同时促进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越多,记性就越好,记忆也越容易被唤起。
四、坚持读书的习惯,推动持续成长
我们知道,大脑每天都在改变,我们的一生都有重塑大脑(也叫作“神经重构”)的机会,哪怕到80岁高龄都没有问题。
但要高效重塑大脑,重构神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习。
学习,就意味着要动用新的神经元,要在神经元之间建立联系、彼此接触。而通过学习建立了新的神经元通路后,我们的大脑就扩容了,智慧也就随之增长了。尤其是持续学习、坚持学习,会让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更加牢固,神经元之间的通路更加永久,大脑的潜力便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
在日常生活中,读书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学习。
据调查,在成功人士当中,有85%的人每个月至少阅读两本书,88%每天会花上至少30分钟用来读书以充实自己。
他们一般读名人传记,从名人的成长过程中汲取人生教训;读励志书和个人成长类书籍,吸收新颖的理念,帮助自己活出更好的样子;读历史书,感受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每一次功过成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生活,辨明正确和错误的发展方向。
而又根据调查,在没有取得成功的人中,92%的人不读书学习。
所以,要成功必须先成长,而成长来自每天不断的阅读中。
本·卡森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从小在底特律的贫民区生活。他的母亲担心儿子会与贫民区里众多孩子一样碌碌无为,一生还将继续在这里生活,于是要求他每天坚持读书,充实自己。
为了确保他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母亲要求他每周写一份读书总结给自己看。所以,他每天都到图书馆去读好几个小时的书,而且每到周末,他就会向母亲交一份自己写的读书总结。
母亲制定的计划有效地打开了他的眼界。他从书里读到那些穷人如何白手起家,最终成为一代杰出人物的故事,便认为既然别人能够做到,自己也不该落于人后。渐渐地,他通过每天读书的习惯获得了优异的成绩,重获自信,然后考上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
长大后,他依旧每天坚持读书学习,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好医生,受到世人拥戴。
这个故事里最有趣的地方在于,许多年后,他才知道原来母亲没有受到教育,他的读书总结母亲一个字都不认识。这位母亲只是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如果帮助孩子把读书这个习惯坚持下来,就能够帮助他走出贫民区,走上成功之路。不出她所料,这个方法的确有效。
五、坚持富有的习惯,发展多渠道收入
我之前讲过,收入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劳动性收入,即利用即时性劳动来换取报酬,一旦停工就会没有收入;一种是资产性收入,即利用现有资产本身带来的收益,如存款、房租、股票、基金、债券、版税等。这一看就知道,资产性收入从数量和效率两个方面,都会远远高于劳动性收入。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属于劳动性收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一份普通工作。可是,当唯一的收入来源受到经济低迷等影响时,他们的生活就成了问题。比如,在疫情期间,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难以为继,闭门歇业,那靠劳动性收入的人就只能眉头紧锁,感叹世间唯艰。
相反,从白手起家的富翁调查来看,他们不会依赖单一的劳动性收入,而是努力发掘资产性收入,发展多渠道收入,是“一个萝卜多个坑”。如果其中一种收入来源受损,其他来源依旧能够保障他们的生活,比如房租、基金、知识变现等。他们受到疫情的影响会小很多,也比较能够扛过去。
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拥有3种收入渠道,是最可取的。
早在2017年,一张上海顶级大学教授的工资单登上热搜,他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只有8000多元。这让很多网友感叹,“读书还有用吗?”
答案,读书当然有用。
北大知名经济学教授薛兆丰的收入,与上述教授形成天壤之别。
薛兆丰不仅在北大讲授经济学课程,他更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录制和销售音频课程。据悉,他一个199元的专栏订阅数就达到17万人,营业额高达3500万元,可以与明星艺人一比高下。
不仅如此,他还到处线下巡讲,频现电视节目,收入也不菲。
可以看出,教授8000多元的月薪,只是劳动性收入。而薛兆丰则借助知识付费的春天实现了资产性收入、多渠道收入,赚得盆满钵满。
记住这句话,如果你自身没有价值,又不会增值,更不会创造价值,那你将永远生活在恐慌当中,将永远面临时代大浪淘沙的末位淘汰机制的审判。
最后,借用薛兆丰说的一句话来结尾,“不要去责怪我们不能改变的世界,而要去鼓励那个可以进步的自己。”怎么进步,那就主动去培养运动习惯、读书习惯和富有习惯这三种核心习惯,它将帮助到我们很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和度过各种危机。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又或者信息不真实等情况请发邮件到2435147949@qq.com 告知,本站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