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莆田鞋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莆田鞋 > 莆田鞋一件代发 >  如何选跑步鞋,有什么专业级别的跑步鞋推荐?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如何选跑步鞋,有什么专业级别的跑步鞋推荐?

发布时间:2019-11-07 10:15:53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看到有些知友问要不要买顶级的,我的建议是适合最重要不推荐大家直接上顶级(壕可以任性)~~~~~~~~~~~~~~~~~~~分割线~~~~~~~~~~~~~~~~关于跑步,有句老话:“跑步百利唯伤膝”。
如何选跑步鞋,有什么专业级别的跑步鞋推荐?

看到有些知友问要不要买顶级的,我的建议是适合最重要

不推荐大家直接上顶级(壕可以任性)


~~~~~~~~~~~~~~~~~~~分割线~~~~~~~~~~~~~~~~


关于跑步,有句老话:“跑步百利唯伤膝”。而我们选择跑步是为了追求健康、漂亮的身材(这是主要)。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和损伤,买一双专业、漂亮的跑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时候你也许会问,运动商店那么多,去店里随便挑双跑鞋不就完了。


NO!NO!NO!你需要继续认真看下去(觉得好别忘了点赞)


为什么要选择专业的跑鞋?

通常我们买跑鞋,一般指的是慢跑鞋。慢跑鞋的设计理念是保护为主,让你在跑步时身体不受到伤害,而并不是为了追求速度。人在走/跑的时候,脚在落地时会有一个旋转的动作(pronation),这个动作加上足弓的下陷就成了人体的脚部缓震系统。慢跑鞋的保护就是对这个缓震系统的一个加强与矫正。

图片以一个后跟跑者的左脚落地动作为例

underpronation跑者,以外侧着地,从外侧离地

normal(neutral)跑者,以外侧着地,以中掌离地

overpronation跑者,以外侧着地,从内侧离地

这张图是不同pronation站立时的状态


现状大部分慢跑鞋分了三类:缓震(cushion),稳定(stability),控制(motion control,这个分类就是根据人的pronation的程度来分的(而不是足弓的高低,平足者一样可以有完全正常的pronation)。Pronation分了三类:underpronation(pronation不足),neutral(正常),overpronation(pronation过度)。缓震系针对的是underpronation与neutral,而稳定系与控制系针对的是不同程度的overpronation


提供减震性的跑鞋,通常有较柔软的夹层鞋底,辅助足部在运动时均匀受力,帮助足部减震。鞋体通常较轻,稳定性会相对较差。

提供稳定性的跑鞋,鞋底通常具有受力均匀的柱子或内侧具有夹层结构。

提供运动控制的跑鞋,通常比较坚硬,能减小或控制足部的过度内翻,防止脚踝受伤,这种跑鞋的重量通常要比其他跑鞋重。


如何选择专业的跑鞋?

一种方法是通过以前的鞋的磨损部分判断你适合穿哪种类型的鞋。选鞋的时候有几个先决条件,

1. 受测鞋一定要是避震型

2. 受测鞋要积累一定程度的慢跑里程数


Overpronation的人=鞋底磨损区域一定在前脚掌大脚趾头区域与后脚跟外侧磨损最严重,这类人通常是扁平足,适合控制型

NormalPronation的人=鞋底磨损区域通常比较平均,一般来说前脚掌大母脚趾头区域和后脚跟区域,这类人适合缓震型或稳定型。

UnderPronation的人=鞋底磨损区域一定在前脚掌外侧和后脚跟外侧磨损最为严重,这类人群适合缓震型。

另外美津浓提供一个专业的工具帮助跑者们选择适合的跑鞋,不一定要选择他家的鞋,但你要关注结果中它推荐你的是什么系列的鞋,如缓震(cushion),稳定(stability),控制系(motion control等。


Mizuno网址:Mizuno Precision Fit Online



跑鞋大品牌介绍

Asics:特点是鞋楦非常适合亚洲人,当家技术Gel吸震能力极强,脚感极其出色,也因此有不少鞋款“只有吸,没有回弹”,但总的来说,Asics是最舒适的选择。

Brooks:国内比较难购买,相比Asics来说更偏向纯跑步的跑友,鞋款普遍包裹能力强,当家技术DNA兼顾吸震与回弹,产品普遍内侧支撑强,是做控制系跑鞋最专业的厂家

New Balance:每隔几年都换一次当家技术,现在的最新技术是N2近地缓冲,吸震能力非常好,脚感不输于asics,同asics一样在鞋楦上有优势。

Saucony:国内一样不好买,当家技术powergrid兼具吸震与回弹,产品脚感普遍偏软。

Nike:气垫系产品回弹极强,lunar系回弹稍弱但吸震更好,产品普遍偏软并且内侧支撑较差。外观时尚靓丽

Adidas:阿迪的科技介绍都很多,总的来说传统鞋款里的formotion提供了额外的步态控制,而boost材料在吸震和回弹上都表现极为出色。新的Boost系列有取代Supernova系列旗舰的势头,Ride和Salvation系列生死不明。



2016都有哪些新发布的跑步鞋值得买?

Adidas 阿迪达斯

SpringBlade2016(eterniry1110 说脚肥的人不要买这鞋)

Springblade 2016在鞋底方面的设计没什么变化。Solyce与去年的Ignite相似,都是前掌adiPRENE缓震材料,后掌9片减震叶片,Nanaya则是全掌12片减震叶片。鞋面则采用一体设计的透气网面材料,热贴合TPU材料加固,在足弓部位采用类似Ultra Boost的设计,使用框形皮革或麂皮连接鞋带,来加强包裹性、支撑性。Nanaya的后鞋跟位置,还采用松紧可调的固定带来保鞋跟部位的贴合。新的变化,应该会提高“刀锋战士”的舒适性、透气性和包裹性。

Pure boost(据知友说这鞋子易磨损)

adidas将pure boost分为了两款,Pure Boost X专为女性用户设计,在足弓处使用镂空设计,搭配弹性网布鞋面,上脚后就如同袜套般紧紧包裹双脚。Pure Boost ZG则专为男性用户设计,放弃了足弓处的镂空设计,改为TPU材料环绕包裹,增强了鞋面的支撑性。同时Mesh网布和Primknit编织两种鞋面版本也满足了不同的人群的需要。

Pure boost zg


Pure boost x

ASICS亚瑟士

GEL-NIMBUS 18

从1999年开始,GEL-NIMBUS就是亚瑟士最热销的跑鞋系列之一,作为顶级缓震系跑鞋,集ASICS各项顶级科技于一身,与saucony的ProGrid Triumph系列和美津浓的Wave Creation系列齐名。目前已经出到18代的Nimbus比之前的17代有更多的缓冲和更柔软的鞋面。Nimbus 18改变了后跟GEL的角度,让你在脚掌滚动的过程中足部更接近GEL,有效提升了跑鞋的吸震缓冲能力,并导入Guidance Line重力引导线系统,将跑步重心聚焦于鞋子中央位置。搭载全新轻量Trusstic中桥设计,以加強扭力控制及稳定性。

GEL-KINSEI 6

顶级全控缓冲跑鞋Kinsei 6相比5代产品,鞋面传统的银色反光材料,被低调的暗色系代替;鞋面材质使用FluidFit面料,透气性好;Heel Clutching System后跟补强系统在结构上从脚后跟延伸到中足部的大面积的使用树脂材料补强,着地时会更加结实、稳定,带来了更好的包裹性;其他方面:分隔式的鞋眼构造使得鞋子的贴合性更好;FluidRide中底技术(SpEVA与Solyte组合中底)、鞋底的AHAR Plus材质(耐磨性)并且搭载了Guidance Line重力引导线系统(提高跑步效率)、足弓部位的Trusstic科技(中底刚性稳定),当然还有前脚掌和后脚跟搭载的T-Gel材料,为跑鞋带来强大缓震能力,同时也有了较好的回弹性。

saucony 索康尼

Triumph ISO 2

saucony定位于顶级缓震的saucony Triumph ISO 2跑鞋获得了”跑者世界2015冬季指南编辑选择奖”,相对于上代,采用了全新的3mm厚的EVERUN持久缓震技术,并在足底采用了创新的TOPSOLE上底层结构,使得EVERUN更贴近足底位置,直接位于鞋垫下方,让推进力度更均匀地分布到更广的区域,减小局部压力,从而使得EVERUN着地区提供出色的冲击保护,提供高达83%的能量回馈,维持缓震特性的时间比标准的EVA长约3倍。提升了Isofit鞋面的适应性,并加强了脚感的灵动性。其他方面如经典的PWRGRID+平台网状稳定缓震系统,使得前后掌过渡也更加流畅;RUNDRY速干内里,外底采用了具有3倍减震的更轻盈的IBR+材质,前后掌落差为8mm。


Hurricane ISO 2

Saucony Hurricane ISO 2是saucony 最新款支撑系旗舰跑鞋,获得了”跑者世界2016春季指南编辑选择奖”,结合了所有Saucony的科技,脚感舒适,缓震、反馈出色而稳定。测试者对其升级的ISOFIT鞋面的贴合度和舒适性评价很高,其双层鞋面包裹缓冲良好,在固定后跟和中足的同时,给前端的脚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新一代于其中底采用了新的Everun材料——这种材料被置于后跟处和鞋垫下方,在下陷时提供舒适脚感,而又能在你抬脚时迅速回弹。新型TRI-FLEX外底提供了更好的弯折性,而且使得压力分布更为均匀,后跟和足弓内侧更硬的材料能控制内旋,提供更好的支撑性,体现出其定位应有的支撑优势。

New Balance

Fresh Foam 1080

1080一直都是new balance的顶级缓震跑鞋,到去年已经推出到1080 v5。而今年,new balance并没有按部就班地更新到1080 v6,而是为1080带来了更大的升级。中底材料更换为蜂窝状多密度泡棉Fresh Foam,正式将新旗舰缓震跑鞋命名为Fresh Foam 1080。全新升级的Fresh Foam中底,基于多密度EVA材料的调配,辅以蜂窝状避震结构,避震性能和柔和的脚感更加突出。全掌大底同样采用蜂窝设计,按照受力不同,蜂窝形状有所区别,加上前掌的波浪凹槽,提供了不错的灵活性、抓地力和稳定性。

Vazee Prism

Vazee疾风系列是new balance去年夏天推出的轻量化跑鞋,Vazee Prism是今年推出的新成员,引入Medial post防内翻双密度设计,属于轻量支撑系跑鞋,适合中轻体重的内翻型跑者使用。这款鞋采用了多种大牌生学科技,蝴蝶鳞片透气结构,叶脉V型TPU贴片,鲸背系统内侧支撑柱设计,菌类材料学REVlite轻泡棉中底以及豹掌大牌生沟槽外底。这么多防水科技的加持,让Vazee Prism可以为普通跑者提供轻量、稳定和快速反馈的跑步体验。


Brooks 布鲁克斯

Neuro

这是Brooks今年最新推出的次顶级缓震系跑鞋,造型和设计相比之前的跑鞋,要前卫、独特许多。BioMoGo DNA材料制成的避震中底,采用了各个独立的独立圆柱体造型,嵌入Blown Rubber外底橡胶之中,提供优秀的避震和回弹性能。而略显厚重的鞋底,并没有让Neuro过重。多层透气网面材料的鞋面,非常轻薄,将Neuro单鞋重量控制在了266g。此外,动态吊带系统,连接了鞋底和鞋带,可以提供出色的包裹性。如果你需要一双个性十足、回弹出众的缓震跑鞋,非Neuro莫属了!

Transcend 3

Transcend是brooks的顶级支撑系跑鞋。今年发布的第三代Transcend从鞋面到鞋底进行了重新设计,舒适的脚感让这双鞋获得了跑者世界2016春节最佳升级奖。具体来讲,鞋面的网眼由Transcend 2的小圆孔变成了激光切割的叶脉网络,鞋侧的支撑条看不见了,采用了更柔软的Guide Rails导轨,在保持跑鞋保护性的同时,增强了鞋面的舒适性。中底则继承了之前评价不错的superDNA避震材料,外底的Ideal Pressure Zones压力分散块状橡胶,相比前代,分区更加细致,向前的引导凹槽以及横向的曲线凹槽,提高了跑步时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舒适性。

Mizuno 美津浓

Wave Prophecy 5

Prophecy(预言)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是Mizuno的顶级缓震系跑鞋,底部∞式的全掌Infinity wave缓震板就是它的标志。得益于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设计,Prophecy的缓震性能非常出众。由于wave缓震板硬度较高,这款鞋更适合体重较大的同学,才能充分发挥出它强悍的避震能力。Prophecy 5相比上一代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鞋侧使用格栅式支撑结构配合前后皮革打造了DynamationFit系统,来提高鞋面的支撑和动态贴合。后帮部分也增加了外部稳定片,保后跟的稳定。全掌Infinity wave缓震板的拱形比上代更大,在5个通孔之外,后掌第4、5通孔之间增加了一个小的通孔,相信缓震能力要比4代有所提高。而在X10大底的设计上,放弃了蜂巢纹路,增加了6条竖向的引导式纹路,也许是为了引导正确的跑姿,提高稳定性吧。

NIKE 耐克

LUNARTEMPO 2

LUNARTEMPO 2是NIKE今年推出的轻量缓震跑鞋。相比于1代,NIKE对2代的中底进行了重新设计。将一代使用的lunarlon中底和经典的Phylon进行了熔接。在保缓震的前提下,提升了2代跑鞋的支撑力,同时也很好的改善了lunarlon材料存在的耐用度不够的问题。单只跑鞋重196g(42.5码),高度差8mm,日常训练以及初阶跑步都可以使用,适合最求轻质、舒适的跑者。


Free RN Distance

NIKE跑鞋总的来说其实就两个大系列,FREE系列和Lunarlon系列。而这款Free RN Distance跑鞋就是两个系列结合的产物,这款跑鞋适合长距离跑步使用,中底依然是Lunarlon和Phylon热熔工艺的结合,缓震出色的同时保优秀的支撑性;大底则是FREE系列标志性的六角形弯曲凹槽,大牌若赤足的感受;鞋面采用单层精工针织材料和必不可少的Flywire飞线技术,包裹和支撑都很优秀。

海外购渠道:

STP Sierra Trading Post 折扣给力,新人折上折

6PM 6pm.com - Shoes, clothing, accessories and more on sale! 折扣给力

holabirdsports Running Shoes, Tennis Shoes, Tennis Racquets & Discount Apparel 可看不可买

亚马逊美国 http://www.amazon.com/ 航空母舰

梅西百货 Macy's - Shop Fashion Clothing & Accessories 梅西百货网店

zappos Online Shoes, Clothing, Free Shipping and Returns| Zappos.com 和6PM是一家

finishline Finish Line: Shoes, Sneakers & Athletic Gear

footlocker http://www.footlocker.com/

eastbay http://www.eastbay.com/

backcountry Backcountry - Outdoor Gear & Clothing for Ski, Snowboard, Camp, & More

REI http://www.rei.com/ 美国最大户外商店

CRC Chain Reaction Cycles 自行车为主,可免费直邮

moosejaw http://www.moosejaw.com

onlineshoes Running Shoes

runningwarehouse Men's and Women's running shoes and apparel, running shoe reviews: Nike, Brooks, adidas, Mizuno, Asics, Saucony & New Balance 专业选鞋

roadrunnersports Road Runner Sports

clymb https://www.theclymb.com/invite-from/LiMiao 等到就是赚到

sportchalet Eastern Mountain Sports

shoebacca Shoes: Women's, Men's, & Kids' Online Shoe Store

leftlanesports http://www.leftlanesports.com/

wiggle Wiggle | Cycle 可免费直邮

Wiggle 中国 | 骑行

nextag Compare Prices Before you Buy 比价

thefind http://www.thefind.com

Google 购物 http://www.google.com/shopping

pricegrabber http://www.pricegrabber.com/

shopstyle ShopStyle: Search and find the latest in fashion

美折代购 美国特价|美国代购网 代购的,不推荐

就是他,我穿着它跑的路程加起来有上千公里了,上过高山,下过海岛!!!
当年配发的。跑了十来年也没有发生膝盖受伤的。

2019.7.2 更新

看有评论质疑我的跑步年限是假的,发个咕咚数据截图。我是从2006年开始跑步,2013年开始尝试用咕咚记录数据。

另外,根据这两年买的跑鞋体验,Asics Kayano 24,超级硬,不推荐。

穿着最舒服,性能最好的是Saucony Triumph ISO。

——————————————————

以下为原文:


跑步10年,算是骨灰级跑者了吧。穿过很多跑鞋,这几天刚好写了一篇买跑鞋的总结,发出来,仅供参考。


跑鞋是最重要的跑步装备,下面教你选跑鞋。


1、类型


除去专业竞技跑鞋、越野跑鞋,适合平时跑步的,主要分缓震系、稳定系(支撑避震)和控制系3大类,分别适合正常足弓脚型的轻量、适中和重量级体重跑者。


不同足弓类型,内翻还是外翻,都是选择跑鞋的重要因素。


想知道自己脚的类型,可以去Asics、newbalance的专卖店测量,或者网上自己搜索测量方法,这里就不赘述。


2、品牌


一直有四大跑鞋的传说,它们是:Asics、New balance、Brooks、Saucony。别的品牌,美津浓的机械缓震据说也不错,跟四大有一拼;Nike、Adidas之类的,跑鞋方面与四大还有差距;至于国产品牌,与四大跑鞋隔着几十个Nike、Adidas的差距…


Asics

New balance

Brooks

Saucony

选择四大跑鞋,准没错。


3、价位


放弃入门级的渣跑鞋,也不要考虑中档。别纠结,买适合你脚的顶级跑鞋。


价位:专卖店1000以上、海淘到手价500以上。


4、尺码


由于跑步后脚会涨大,按照平时穿的鞋子买,容易磨出水泡,甚至碰掉脚趾甲。因而建议比平时穿的鞋子买大一号或一号半。


Asics、New balance,国内有很多专卖店,可以去试穿,感受一下跑鞋尺码与自己穿的鞋子尺码的差距。


如果网上买,可以使用美国亚马逊Find the right size对比工具,选择适合的跑鞋。


如果海淘,需要注意美码、日码与国内尺码的对应关系,网上自己搜,这里也不赘述。


5、鞋宽


跑鞋讲究跟脚、包裹性,每一个鞋子都有多个宽度。一般不胖的脚,买正常宽度即可(D、E),如果脚比较胖,可以买加宽版(2E、4E)。对于国内跑者,基本不需要买超窄跑鞋。


6、买前看评价


一双顶级跑鞋,动辄1000+,当然要买最靠谱的。现在很多厂家的新款跑鞋用了最新的超轻面料。但这种面料,还不成熟,强度不如传统的皮革材质。勇跑君就海淘过一双使用新材料的跑鞋,ASICS Gel Kinsei 5(国内专卖店好像卖1600),如下图,穿了2周就断面了…



建议购买前,先去搜索下鞋子的评价,如果很多人评价断面或质量不好,请慎重购买。


7、去哪买?


如果钱多,想省事,就到专卖店试穿后直接买,或者到官方的旗舰店、京东自营、亚马逊自营买。价格会贵些,一般要一千多。


如果不着急,又有海淘经验,可以去美国亚马逊自营、日本亚马逊(买Asics)、6PM等国外电商网站海淘。


千万别淘宝代购!千万别淘宝代购!千万别淘宝代购!重要事情说三遍。


最近准备推出一系列新手跑步教程。欢迎在本文留言或直接公众号(勇跑运动 微信号 couragerun)回复,说出你想看的内容。

http://weixin.qq.com/r/oDscBILEIt9drcZn926y (二维码自动识别)


原文:新手跑步入门——跑鞋篇 - 勇跑运动 - 知乎专栏

亚瑟士挺好,专业,适合亚洲人。那些说回力,军工鞋的洗洗睡吧。诺基亚一样可以打电话,为什么要买苹果三星,这种抖机灵的回答真是看到就不爽,尽说废话。
(打个比方嘛,诺粉别打我)
题主没有给出跑步的量,很难给出直接的建议。
----------之前刚看完汽车论坛,配速单位写错被打脸了(委屈脸)----------
反问题主几个问题,题主回答后就知道自己需要买什么鞋子了,或者说是帮题主筛选吧。
1、首先按照鞋类,减震,稳定,控制。这个很好理解,题主是什么类型的跑步习惯?
2、题主跑步的量是多少,1周几次,1次几公里?
3、题主跑步地形是什么?塑胶,水泥路,柏油路,铺砖人行道,等等。
4、题主跑步是什么目的,休闲散步式7min/km以上,普通锻炼强度配速6min/km,进阶级5min/km,还是专业级4min/km(这个配速好像以及你不需要来这里提问了),还是纯装逼模式。

给点个人意见,如果题主完全小白,刚入门,亚瑟士600左右随便入一双好看的即可,因为这个阶段你只能感觉鞋合不合脚,根本感觉不到区别的。nike,ad同级别价位稍高一些。
等你变高级了再去美亚,日亚搞brooks,Saucony吧。本人不喜欢美津浓logo,所以没推荐 多威跑鞋,一个退役的半吊子竞走运动员舍命推荐。 没有最好的跑鞋,只有适合自己的,可以试试陪你跑选鞋助手http://peinipao.cn/m/shoes/search

北马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开始了,为了参加这次赛事,装备党小伙伴们要开始行动啦!毕竟比赛当天穿的跑鞋是需要先“调教调教”的,下面就跟着王乐老师来学学如何挑选合适自己的跑鞋吧。



挑选跑鞋就跟挑选对象一样,有时候你相中了TA,TA也未必看上你。

选对了鞋,跑步就成功了一半。选对选错衣服可能也就是个舒服不舒服的问题,而鞋子是否对了则一下子延伸到受不受伤的问题

如果你决定开始跑步,首要任务是投资你的装备,其中,最先列入购物名单的当属一双适合跑步鞋。实际上,科技能够应用在装备上,最有含金量的就是跑鞋。脚是人体结构中非常复杂的部分,小骨骼小肌群最多,如此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来保持直立和平衡,对脚的保护课题,也因为步态的差异而变得非常复杂。

回到问题“如何挑选跑鞋”。如果你有兴趣在网络上搜索一下,结果一定吓你一跳,因为答案太多。在这个免费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伤脑筋的并非信息不足,而是信息太多无法辨识。我也无法给出一剂万能灵药,毕竟跑鞋厂家铺天盖地,各家又有各家的科技和名称叫法,还没有哪篇文章能够把所有鞋子的特点都涵盖。

好在我自己跑过六十几场马拉松,十几次百公里,穿过的跑鞋也有七八十多双,不同品牌、各种功能的多少有些了解,些许经验相信对于一些跑友能够有所帮助。至少,你不会像我跑第一个半程马拉松那样,还穿着一双休闲鞋就去参加比赛了。


1为什么需要一双跑鞋

需要跑鞋是由现代生活方式决定的。本来脚的构造不用任何保护就可以胜任行走奔跑,但是现在我们运动减少,本来强健的肌肉骨骼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退化。

跑步,是一种相对蛮荒和大强度的运动方式,不管多慢,都会对膝盖、脚踝造成剧烈的冲击,冲击力量大约是体重的3-5倍,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变弱了,赤足已经无法胜任,加上路况和祖先的环境不可同日而语,水泥路面坚硬无比,人工各种可能的危险丢弃在路面,所以我们需要鞋,保护柔弱的脚。

作为“退化已久”的现代人,开始恢复跑步这种大冲击的运动,就需要一个东西来代替膝盖吸收冲击,保护骨骼和关节,这个东西就是跑鞋。跑鞋不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而是为了让你跑步的时候不受伤。


2选择跑鞋,从了解自己开始

"能帮我推荐一双跑鞋吗?"很多人都问过我类似问题,每到这个时刻我都会一脸尴尬,为了回答这个开放式问题,我需要反问很多细节,才能够判断如何推荐。好吧,这个漫长的谈话节目大致包含以下内容:性别?年龄?跑步时主要路况?足弓类型?脚在站立和跑动时内外翻情况?体重?跑量?速度?跑步时首先着地部位?脚的宽度和类型?喜欢的品牌?目标价位……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以下数据:男,公路跑,正常足弓、外翻、体重60公斤、每周跑步距离40公里以上,中速(8-13公里/小时),喜欢亚瑟士品牌,我就会给您推荐稳定型的GEL-2000系列。实际上,有了这些数据,一些比较贴心的网站也可以通过数据筛选来确定哪双鞋子适合你了。甚至你可以定制自己的鞋子,这是后话。

3落地方式决定鞋的构造

如果你没有丰富的跑鞋知识,也没有商家店员详细介绍,只是拿过来一双跑鞋,如何判断是否适合?

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跑步的落地方式决定了鞋子的构造

慢跑鞋,一定是后跟缓冲比较多,竞赛用鞋,则一定有前脚掌抓地增加摩擦力的设计,单看鞋底就能有个大致判断。

慢跑鞋之所以后跟缓冲较多,是因为速度不快的时候,很难用前脚掌着地,慢速跑跑其实是个效率不高的运动,要经过启动、刹车、支撑、再启动的过程,往复循环。跑的越慢,触地时间越长,支撑这个环节越难以做到短促,于是慢跑基本上就是后脚跟先着地,然后沿脚外侧滚动到前脚掌,离地,前进。为了提高保护功能,鞋子会在后脚跟增加缓冲减震的设计。


与之相反,当你的速度增加,自然会变成前脚掌着地,脚在触地瞬间几乎就又重新蹬起,所以竞速类的鞋子前脚掌摩擦力是重中之重。也正因为后脚跟很少接触地面,效率很高,缓冲就会变成次要因素了。

4脚的差异决定不同保护类型

厂家所说的避震也好,稳定也好,控制型也罢,都与跑步姿态强相关,这来自于脚的先天差异。足弓高低加上内翻外翻,演化出了不同的品种。厂家技术叫法不同,本质上都是避震、稳定和控制三类。

正常脚,缓冲就好,这也是一双鞋子的最基本功能,我们管这叫避震。外翻,因为比较容易"跑偏",于是上升到了高一点儿的需求--稳定,其实稳定的鞋都是带缓冲的。而内翻实际上是一种缺陷,长期动作变形容易对脚踝形成很大的伤害,控制型跑鞋(或者支撑、矫正)能帮助改善动作质量,保安全。

5鞋楦,厂家永远的痛

欧版衣服和亚洲版衣服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体型差异,实际上脚同样存在差异。差异之大,令人发指,不夸张地说,对一个人极为适用舒服的鞋子,对另一个人可能如同上刑。

没有一个厂家可以满足地球人的全部需求,亚洲脚、欧洲脚、美洲脚、非洲脚,脚的形状、宽度,脚面的高度等等都是差异巨大。鞋子的身材--鞋楦,成了厂家永远的痛。


也正是因为如此,论坛或者网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争论,某人说某款鞋子特别舒服,不磨脚,另一个人则反驳道,每次穿这个都起水泡,我相信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因为鞋楦的不同,就产生了适应能力的差异,这都不是鞋子的错。

长跑是个如此耗费时间的运动,一点点的不适都会累积成巨大的灾难。所以跑鞋,要比任何休闲鞋的技术含量都高,合脚的要求也更为强烈。现在有一种矫正鞋垫,可以帮助解决部分鞋楦不合脚问题。

6跑鞋匹配的动态原则

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加上鞋的特征进行匹配,就是选鞋的原则。但是这个原则的弹性其实也蛮大的,不同厂家对于鞋子的功能渲染乱花渐欲迷人眼。首先搞清楚自己的脚型步态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再搞清楚市场上都有哪种鞋子可以对应起来,意志不坚定的人怕已经失去了兴致。

所以,只要大方向没有搞错,可以放宽你的要求,很多避震跑鞋和稳定跑鞋的界限都不明显。

人是动态进步的,跑鞋也要随之变化,一个动态的指导原则是:男儿当自强,跑鞋当自弱--随着自己跑步水平的提高,鞋的保护性越来越差,自己也会越变越强而不受伤。

跑鞋对于脚的感情类似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到底该提供多少呵护,还是该吃点儿辛苦帮助成长?这个尺度的拿捏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更有很多经验在里边

刚开始跑步,如果鞋子保护性弱,我们容易受伤。随着跑步训练增加,长期看,跑鞋也要越来越简单,因为自身成长了,太多的保护就成了溺爱,反而不利于跑步能力的增长。跑鞋里的缓冲、稳定、竞速、极简、五指鞋,能否驾驭这些跑鞋和我们自身的能力有关。功夫到了,赤足跑也会成为可能。

悦跑作者:王乐

我看很多人的回答都在推荐各种自己常穿、合适的跑鞋,但是挑选一双适合自己的跑鞋,我们还是觉得希望大家能通过一些步态测试去全面了解自己的跑步;但是由于网上的因素,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网站的测试,大致地判断出适合自己的跑鞋;
今天我想推荐一个方法:如何通过鞋底的磨损情况去初步判断自己的步态,肯定会不够全面,但还是希望能够帮到一些跑友;

# 如何通过跑鞋鞋底的磨损情况,去初步判断自己的跑姿?#

(以右脚跟先着地的跑者为例:)

正常鞋底磨损


脚落地特征:该类型跑者,一般在脚落地时跑鞋的

后跟外侧先着地,随即脚踝在落地之时,脚底接触地面的瞬间稍微内翻,但落地后随着脚跟和地面的接触,脚踝微微内翻迅速由中间向外翻,脚底由后向前脚掌逐渐落地。从足底磨损观察,此时前脚与掌趾关节中间尤其靠近二三掌骨关节下面磨损面积较大,跑得较快的跑者甚至可留下由于大拇指发力、拔地所留下的鞋尖磨损(如图阴影部分为摩擦面积,以下均是)。

这种正常的鞋底磨损表明,跑者后脚落地到蹬地再到离地的过程中,脚的内外翻适中,压力分布均匀。

过度外翻型


脚落地及鞋底磨损特点:该类型的跑者,脚后跟落地点相对正常鞋底磨损的跑者更偏向后外侧,落地瞬间脚的内翻角度更大,落地后脚迅速外翻的方向从外向内压。从鞋底的磨损观察,脚在蹬地时的磨损主要在前脚掌的内侧。脚在迅速从内翻变成外翻的过程中,脚弓塌陷过多,身体重量压在脚的内侧,易造成足弓疼痛;脚过度外翻时,距下关节的过度外翻会带上距上关节过度悬内,从而易造成膝关节过分扭动,产生膝关节内侧的不适。足踝在跑步中的过度外翻也是引起腰疼的最大病因。


过度内翻型


脚落地以及鞋底磨损特点:该类型多见于脚弓高硬的跑者,他们的足跟后侧先着地再沿着脚底外侧逐步着地,双脚在落地到蹬地时沿着脚步外缘走,即脚始终保持相对内翻的位置。脚过度内翻时,距下关节的过度内翻会带上距上关节过度悬外,从而易造成膝关节过分扭动,产生膝关节外侧的不适。望此简单的方式能帮助大家认识自己的跑步姿势。

买双vibram吧,找回人天生的本能,最自然的感觉,唤醒自己的双脚我其实狠好奇。。你是以跑多少公里的训练目标来定自己要买什么样的专业跑鞋呢?Adidas,香港记者代言看了几个高票的回答感觉有一些问题,关于脚型和尺码的介绍是很详细,但是具体功能的鞋型貌似推荐的有问题,其中以adidas的boost系列最严重。阿迪官方在推出ultra boost的时候声称是“最强跑鞋”,其实不然。ub更多的是一双潮鞋。跑步的话,中底重心高,鞋面过软导致支撑不够,而且外底也不耐磨。如果是缓震系推荐energy boost,长跑竞速,对自己脚部肌群有信心的可以买adios boost.supernova boost侧重支撑,adistar系列曾经是阿迪跑鞋的旗舰,但推出boost系列之后就只有adistar boost了,近一年这个系列貌似在慢慢的变少。至于提到的adipure boost更是休闲鞋款,和nike的air max系列一样更适合日常穿着。
分割线_……。。。。。

其实用一句难听点的话说,越专业的跑鞋样子相对越丑,是因为要实现相应的功能性(话说到这上自己的kayano19 ,虽然舒服但感觉丑爆了)

再补充一下nike的。
很多人感兴趣的air max大气垫不适合跑步,nike的跑鞋不是很推荐,如果非要选的话建议从zoom vomero,zoom elite,和pegasus系列选,free系列对脚部肌群要求比较高,接近赤足,不推荐普通跑步人群穿着。尽量不要选lunar系列,性价比不高且耐用性差。
结尾再说几句,跑鞋不要迷信所谓"四大名跑",而且这种问题去跑步圣经或者虎扑装备区得到的答复要专业的多。第一次答题,如有偏激,请见谅。如何选择慢跑鞋,或者说怎样的慢跑鞋才是适合自己的呢?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脚是哪种类型的脚,根据跑步时脚部的内翻程度,我们的脚型可分为 under pronation(内翻不足、也叫外翻), neutral/normal(正常), over pronation(内翻过度)。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些抽象,具体来说,跑步时后掌前掌都是外侧磨损叫under pronation内翻不足,后掌外侧磨损、前掌内侧磨损叫over pronation内翻过度。


下图依次为:正常、内翻、外翻

或者拿双旧的跑鞋看看鞋底的磨损程度,大致可以看出你究竟属于哪种类型。

其中普通的under pronation外翻跑者,以外侧着地,同时从外侧离地;而normal正常的跑者,脚部会以外侧着地,同时以中掌离地;而over pronation内翻跑者以外侧着地,从内侧离地。


因此会导致磨损的区域如下图所示。(注意: 红色区域为鞋底易磨损区域)

而a、b、c三种情况为扁平足的脚型(一般为内翻过度),分为mild轻微内翻、moderate中等内翻和severe严重内翻(甚至出现了前面所说的后掌内侧磨损的情况)。


我们要根据自己跑步时脚部的内翻程度来选购慢跑鞋,一般慢跑鞋都分成三类:缓震(cushion),稳定(stability),控制系(motion control),缓震系针对的是under pronation外翻与neutral正常,而稳定系与控制系针对的是不同程度的over pronation内翻。


缓震系(cushion):


主要适用于正常足,无过分内/外八字脚,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崴脚,跑步前脚掌着地,不需要过分强调对足弓的支撑和脚跟矫正功能的,体型较小的初学者穿着。


有我们熟悉的有 Asics亚瑟士的 Gel-Kinsei金星系列、 Gel-Nimbus系列、 Gel-Cumulus系列,以及New Balance新百伦的 1080系列、 840系列,Saucony索康尼的Cortana系列、 Triumph系列、 Ride系列,还有Nike耐克的Air Max+系列、Mizuno美津浓的 Wave Prophecy系列、 Wave Creation系


相关的缓震技术有:Asics的GEL缓震凝胶和I.G.S.吸震系统、New Balance的ABZORB吸震材质、Saucony的PowerGrid缓震中底、Mizuno的INFINITY Wave全掌减震结构。


稳定系(stability):


主要适用于需要一定的足弓支撑和脚跟矫正,有轻微的内/外八字脚,后脚掌着地,经常跑步需要对脚部给予支撑保护,跑鞋重量稍重。市面上大部分跑鞋属于cushion、stability这两类,两者性能区别较小。


常见的有 Asics亚瑟士的 Gel-Kayano系列、 GT-1000系列、 GT-2000系列,以及New Balance新百伦的 1260系列、 870系列,Saucony索康尼的 Hurricane飓风系列、 Omni系列、 Guide系列,adidas阿迪达斯的adistar Boost系列。


相关的稳定技术有:Asics的DynamicDuoMax引导系统、New Balance的Stabilicore支撑科技、Saucony的Sauc-Fit稳定系统。


控制系(motion control):


主要适用于严重内八字脚现象,曾经崴脚受伤、脚踝力量差,体重偏大,跑步全脚掌着地,需要更多的支撑和步姿矫正,防止受伤。相比前面两类跑鞋,控制系跑鞋重量更大,保护和缓冲性能也更强。


常见的有Asics亚瑟士的 Gel-Forte系列,New Balance新百伦的 1340系列,Saucony索康尼的Stabil CS系列,Mizuno美津浓的Wave Alchemy系列等。


相关的控制技术有:Asics的HeelClutchingSystem脚跟稳定系统、New Balance的Stabilicore支撑科技+Tbeam中底稳定板

如何选择合适的跑步鞋?https://www.zhihu.com/video/1077581202357104640

跑步鞋现在款式多样,令人烦恼的是如何找到一双合脚的跑鞋。在这个视频中,凯蒂将向您展示在试穿鞋子时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您获得最佳的合身性。From REI


汇集全球优质短视频,点击下载【Eyepetizer | 开眼视频】在开眼,短视频也像看大片!

跑步有惯性也有惰性,穿鞋也是一样。用熟悉的鞋去跑马,有对也有错。熟悉的鞋,就是对的鞋吗?

90%以上的答案都会告诉你:

不要穿新鞋!不要穿新鞋!不要穿新鞋!要穿就穿穿惯的鞋。没错,与其重新去适应一双全然陌生的鞋,当然是熟悉的那一双更好。

但这里有个问题:如果你不是打算随便跑跑短距离的趣味跑,而是认真要挑战半马、全马或者更长距离的比赛,那双“穿惯了的鞋”,真的是对的鞋吗?

你为一场比赛挑选跑鞋时,有目的地提前准备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你要确定3点——

中性还是支撑跑鞋更适合你?

内外翻跑者以及跑姿不正确的跑者,比赛全程要穿支撑型跑鞋是没跑的。而步态相对自然正确的跑者,倘若比赛距离≤耐力疲劳阀,只穿中性均衡跑鞋便足够;

但如果比赛距离>耐力疲劳阀,后半段必然会因为肌肉力量不足而跑姿走形、脚腕无力,极易引发崴脚甚至更严重的损伤。

这时替换一双码数稍宽的支撑型跑鞋,会为你的双脚提供更好的保护。

不同的需求,不一样的鞋型

缓震型 CUSHION

经常跑步的人小伤小痛少不了,特别是膝盖和脚踝。关节受过伤、体重偏大的跑者如果参加长距离比赛,缓震保护很重要,这时候一双脚感柔软、缓震强大的跑鞋可以助你更好地完赛!

能量型 ENERGIZE

对于第一次挑战长距离的跑者,目的大多是在关门时间内顺利完赛,那么技术性不是你所追求的,能够源源不断为你提供能量反馈、节约体力的跑鞋,无疑才是你的完赛好拍档。

疾速型 SPEED

新一轮赛季步步逼近,很多人开始留言询问Brooks关于疾速系列跑鞋的性能。诚如大家所知,疾速系列跑鞋专为比赛训练而生,帮助跑者拿好成绩,是这个系列的设计目的。

欢迎大家小窗索取各个类型的代表鞋款~小布为你解答哦~

我们以10KM周跑量和男女体重为分界线,跑鞋的支撑缓震性能为指标,绘制了一张分析图,可以帮助各位跑者的选鞋策略进行简单参考。

(在此郑重说明,有关内翻外翻选择鞋型目前还具有争议,因此不在分析范围内。)

如图所示,我们假设周跑量10KM以上跑者为进阶跑者,这一阶层跑者普遍训练量大,跑步能力较强,体腿部力量本身已经非常出色,部分全马选手对成绩要求很高,过强缓震会增加鞋子重量影响选手发挥,因此他们需要支撑更好的鞋款。当然也有一些体重较大为了减重而跑量极大的跑者,这类跑者还是要首选缓震更好的鞋款。

周跑量低于10KM我们称之为初级跑者,这类跑者普遍刚刚接触跑步运动,跑步能力和腿部力量本身还比较弱,部分体重过高跑者跑步过程中负荷过大,过强支撑会在运动中出现脚部和膝盖不适,因此我们倾向于缓震与支撑五五开或缓震科技为主的跑鞋款式。





不过一味沉浸在选哪双跑鞋,多少有些形而上学,套用我一位跑者朋友的话说:“第一双跑鞋就像初恋,初恋的根本不懂爱情。”入门跑者只要不是选鞋严重偏差或身体条件的确不适合跑步,第一双跑鞋造成跑者伤病或影响水平的可能性极低。再说回最初话题——如果只是心血来潮,跑步仅为体验游戏,穿着普通运动鞋都可以;不过对于跑量、成绩或其他指标有一定要求的跑者们,专业跑鞋的确比其他运动鞋更适合跑步。

文/宇宙公司贾总


关注我们的专栏:爱燃烧 | 你身边的中文跑步运动社区
关注我们的机构账号:爱燃烧 - 知乎
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号:iranshao

跑步是一项没有对抗的运动,赛场上比较的是个人的绝对速度,没有攻击没有防守,按理说真的不容易受伤。可是跑步伤病近年来越来越频发。

据统计,目前市场上的跑鞋品牌及款式非常繁多,令人眼花缭乱。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跑鞋,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伤病的出现,更能让自己跑得更加流畅!

PS:人在走/跑的时候,脚在落地时会有一个旋转的动作,这个动作加上足弓的下陷就构成了人体脚部最本能的缓震系统。选择合适的慢跑鞋就是对这个缓震系统的一个加强与矫正。

但如何才能真正选择一款真正适合自己的跑鞋呢?

首先声明,跑鞋不是越贵越好,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一双合适的跑鞋可以保护你的膝盖、脚踝、足弓等,避免运动损伤。

就像在选择越野跑鞋的道路上一样,更舒适、更轻松、更安全,就是一个个路标,指引每一家厂商、每一位跑者,为了更好的畅快奔跑体验,去不断创新、不断尝试。

或许,一双ALTRA越野跑鞋就可以解决你现在所纠结的事情。

下面由户外达人——风亲羊 带来它对于这个产品的体验以及测评效果。

感谢 MAX 提供测评机会,感谢 ALTRA 提供产品 —— SUPERIOR 4 越野跑鞋,下文简称S4。

ALTRA 是专业跑鞋品牌,ALTRA 公司及创始人本身就像个传奇,网上有很多介绍,本人就不赘述了,用有限的篇幅重点说一说 ALTRA 新推出的越野跑鞋 SUPERIOR 4。

  • 外观篇:整体概述

S4 依然采用经典的红白相间蜂窝状表面鞋盒,ALTRA 的商标既像两条弯曲延伸没有尽头的跑道,又像高耸入云的山峰,激励每一位跑者去实现自己的跑步梦想。

翻开鞋盒,反面内部印有 ALTRA 的特色说明,包括 TORIN、PARADIGM、OLYMPUS、INSTINCT、SUPERIOR 等每一个获奖的创新,以及 ALTRA 的特点和益处,并通过图示对改善跑步技术做了解释和建议。

与其他越野跑鞋不同的是,S4 外观显得比较中庸,甚至比较保守,如果不是鞋侧面的ALTRA标,都会以为这是一双普通的平底走路鞋。本人入手 S4 的是蓝色白标款(还有黑色灰标、灰色青柠标、霓虹色蓝标 3 种配色可选),可以说这低调的配色深得我心,真香。

ALTRA 还针对女性足部特点定制鞋楦,推出女款黑色紫标、紫色橙标两种配色,专供女士选择。(借官方图一用,在此表示感谢!)

ALTRA 的跑鞋以其宽大的鞋头、舒适的脚感,在跑友中广受赞誉,这在各大鞋厂追求包裹性、稳定性的设计思路中,显得特立独行,这其实是对脚的一种天然释放,对跑步的一种全新阐释。

本人平时穿 43 码,这次选择的也是 43 码,个人感觉穿着稍微有些偏大,这也是因为 ALTRA 特色鞋头的缘故(选码供参考)。

这是 ALTRA 一眼可见的特色,将手上各家跑鞋放在一起,做个简单比较,ALTRA 鞋头外形与其他品牌的差距非常明显

用手取出鞋子,第一感觉就是 S4 竟然这么轻,单只重量仅为 243 克,一双鞋还不到一斤,这也是我四双主力跑鞋里最轻的一双。更轻的重量就意味着跑起来更省力,尤其是跑步中后程就更容易控制脚下,带来更加轻松的体验和更长的跑程。

正面看,鞋尖端自然略微上翘,并且中底逐渐变薄,符合足部的自然状态。除了防踢保护覆胶,没有过多的装饰。

侧面看,S4 比较扁平,足弓位置有反向的 ALTRA 商标,足跟位置内外侧分别是 SUPERIOR 型号和商标,整体显得比较简洁大方。

从后面看,中底渐薄大底逐渐增厚,增强耐磨性,跟腱部位较高,几乎没有下凹定位,保护面积更大,后部覆革有“4”字表示这是第 4 代产品,再向下是防沙套固定魔术贴。

从上脚穿着来看,整体呈下大上小的稳定梯形状态,底部长面积大,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足背包裹充分,保脚与鞋位置的相对固定;踝部四周均被软性填充牢固钳紧,保护踝关节稳定。总的来讲,S4 外观设计比较耐看,静态穿着也很舒适。

  • 介绍篇:七大特色

ALTRA 这次对新品 S4 做了调整,并不像以前的产品那样宽头厚底有些丑,除了保留自身的特色,又做了新的尝试,个人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七大特点。

1、宽鞋头、偏鞋尖

前面也介绍了,FOOTSHAPE 是 ALTRA 最标志性的特点,ALTRA 也傲娇地将这字用白色印在鞋尖外缘小趾一侧,一看就明白其用意。

FOOTSHAPE 顾名思义,就是脚的形状,S4 的鞋头在脚掌部位更宽,鞋尖并不是位于正中间,而是偏向内侧,更符合大拇趾自行伸展冲前的位置,而且鞋头外缘采用较大弧度向小趾侧过渡,契合了脚的外形。

与另一款越野跑鞋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鞋尖端位置的不同,以及鞋脚掌部位宽度的不同。

这种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鞋的前部能够与脚掌前部形状相吻合,跑步的过程中,五个脚趾始终保持自然伸展状态,没有被挤压的感觉,脚趾自由了才能获得更加舒适的体验。

正常跑动过程,可以明显感觉到 ALTRA 与其他跑鞋的不同,足前部能够完全放松,落地时五趾能够全部着地,并且没有相互挤压,五趾像是能够全部下压“抓”住地面,显得落地更加稳定,向后蹬踏时,也能保持五趾更好的全部发力状态,带来更强的前驱力。

鞋尖端也更偏向内侧,正好位于大拇指前端,大底橡胶向上翘起,粘覆在最前部,形成对拇指的保护,防止复杂路况踢到硬物造成伤害。这与普通跑鞋最尖端位于鞋的正中也有所不同。

这个与众不同的好处就是:这个位置也是最硬的部位,四周边缘仅是合成革覆膜覆盖,硬度低一些,一方面也能有效保护其余四趾,另一方面,在跑动中另外四趾不会受到挤压,从而改善拇囊炎、趾骨痛、筋膜炎等跑步造成的足部问题,为你在野外受虐的双脚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

2、零落差

ZERO DROP 零落差是 ALTRA 的另一项特色设计。配合图示同样可以顾名思义,零落差就是脚掌与脚跟的鞋底厚度是一样的,从而达到落地瞬间脚底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经过测量,前掌鞋底厚度约 1.6 厘米,足跟部鞋底厚度约为 1.7 厘米,足弓处鞋底厚度约为 2.6 厘米。前掌部中底略厚大底略薄,足跟部中底稍薄一些,大底更厚一些。

与其他跑鞋对比,别的品牌鞋底后跟明显高于前掌,而且在足弓部也有上凹的设计。其实这两种设计各有自身的合理之处,本文所做的比较只是直观的对比,解释各品牌设计的特点,孰优孰劣还得看个人足部的生理特点和跑步技术习惯,内容供参考。

从跟部看,ALTRA 的后跟明显比其他鞋子要薄,这也就是减小了足跟上翘的坡度,仅提供适度的缓冲,从而使跑者不由自主地采取脚掌落地的跑步姿势。当然了,增高功能就会略逊一筹。

个人感觉转入 ALTRA 跑鞋后,这个零落差需要适应一定的时间,因为这与其他鞋子的脚感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在落地到后蹬驱动的过程中,足跟部有一些落空的感觉。

在熟悉了之后,零落差的脚感更加清晰,能够更好地引导前掌首先落地,避免鞋跟部较厚带来的较大冲击力,利用前掌落地时对跟腱和小腿肌肉的压缩弹性,提高推进动力,长期穿着能够不自觉地转为正确的跑姿。

个人感觉零落差在上下台阶跑动中的适应性更好,更加符合踝部在上下平面运动的抬压角度特点,发力几乎不会拖泥带水,有效避免了不小心足跟落地带来的阻滞感。

3、QUANTIC 中底

S4 的中底采用新型材料,并命名为 Quantic,没太搞明白这个数学概念名词对鞋子有什么意思。个人理解既然叫“多项式”,那么肯定是一种复合材料,凭手感感觉类似 EVA,更加轻量化和柔软。S4 并没有采取中底完全被大底包覆的设计,在足弓部位中底完全裸露。

用手按压中底材料,能够产生明显凹陷,实际穿着感受,在落地时、特别是在硬质路面落地,的确具备了有效的缓冲能力。再加上前面介绍了,全底厚度只有 1.6 厘米左右,路面的情况能够清晰地反馈到脚底。

ALTRA 的 Quantic 与 Asics 的 gel 的踩屎感、NIKE 的全掌气垫的气体压缩避震感觉完全不同,大致与 Salomon 的 Energy Cell 感觉类似,S4 可能会更软一些。

越野跑的路况复杂,太软的中底虽然缓冲能力更强,但需要消耗更多的力气去弥补柔软中底吸收损耗的动能,容易造成疲劳。从我自己的体验来讲,S4 配合零落差技术的较薄新材料中底,既能够实现有效的避震和适当的缓冲,也能够避免鞋底过多压缩造成的反应迟钝。

从回弹助力特性来讲,Quantic 中底的确能够发挥弹簧效应,通过压缩释放更好的弹跳力。

在平整路面跑起来,蹬踏一下就是一下,路面的支撑能够迅速传递到足底,塌陷感较小,跑者更容易控制踝关节的活动,但前提是要加强足部力量的锻炼。

4、符合跖骨特点的大底

S4 采用 MAXTRAC 粘性橡胶大底,并制成与足部跖骨关节类似的齿耳造型,这就是 ALTRA 独特的 TRAIL CLAW 设计,每个脚趾都在自己应在的位置,从视觉上就有很强的抓地能力。

从大底的设计来看,S4 鞋底更加平整,没有明显的前掌、足弓、后跟之分,与零落差相呼应;齿耳分布沿着足部发力方向排列;镂空灰色处为中底材质;橡胶粘性大底的确比另一款越野跑鞋要软弹一些

鞋底整体技术带来了良好的弯折特点,脚底的感觉不会特别硬,鞋能够随着跑步自然产生的足部过渡动作而弯曲变化,跑起来更加轻松。

大底的弹性配合凸齿的设计,能够带来良好的抓地能力和刹车效果,这是快速跑动下坡时的信心来源,即便地面有很多疏松的附着物,也几乎不会打滑。

弹性较强的大底能够带来优越的前进推动力,向后蹬踏发力,鞋底着地点的齿耳能够顶住地面并发生弹性形变,释放反向作用力,推动脚部向前。即便是在疏松土地,较长的齿耳也能插入土内,形成类似钉鞋的效果。

在草地等易滑路面较快速度变向,脚底也感觉比较沉稳,配合齿耳的形状和宽鞋头的松快,感觉每根脚趾都在参与跑动转向,足底不会发生滑动。

在坡度较大的斜面上(这块石头坡度超过 45°),S4 能够稳定支撑住身体,下降的每一步都能感觉前掌顶住了石头表面,只要腿部力量足够,就能控制住下降。

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S4 同样无法在青苔表面形成稳定的抓覆,即便用齿耳抵住青苔表面凹凸不平的位置,同样会滑动,跑步遇到青苔还是躲远一点为上。

5、足底保护性措施

S4 的鞋垫为双层设计,边缘锁边固定,紧贴足底的为织物层且有横向编织纹理,能够防止足部在鞋内前后滑动;下层为厚度约 4mm 的发泡材质,提供舒适的弹力,但是出去跑了几次脚掌部位就被压塌,无法恢复原始厚度了。鞋垫根部及边缘都做了上翻设计,能够稳定贴合鞋楦,不会发生鞋垫与鞋底的相对滑动。

S4 还标配一双 STONE GUARD 硬质防刺鞋垫,表面有很多小孔,便于通风透气。

由于鞋底厚度较小,而且大底并未完全覆盖中底,在碎石路面跑步,容易被尖锐的棱角硌着脚底,或者点儿背被树枝木刺扎穿。此时,可以将这双鞋垫置于原鞋垫下,大大减小刺伤硌疼的可能性。

6、耐磨抗撕裂面料

S4 的轻质,还得益于面料的选择,整体采用轻便透气的网眼布,由于脚趾可以在鞋内自由活动,所以在前部做了两条纵向覆膜,作为加强筋固定鞋面外形,虽然有扭转弯折等动作,但过后鞋面依然挺阔。

鞋面与鞋底为压胶粘合,鞋头整体做了橡胶加固,一直顺延到趾关节着力弯折部位,为足部提供舒适的空间。

面料疏松且多孔,方便足部热量散出,避免汗液滋生厌氧细菌带来难闻的气味,但是如果选码稍有不合适,的确也会带来前掌空间过于空旷的问题。

鞋面织物较薄略带弹性,自由度非常大,稍稍上抬脚尖,脚趾就轻松把鞋面顶起,配合 FOOTSHAP 设计,给脚趾如若无物的自由。

侧面鞋帮采用大面积的整体无缝皮革材料,一方面具有较好的柔韧度,使足部侧面更加舒适;另一方面配合系带系统,也能带来稳定的包裹。唯一的不足是:刚打开鞋盒有很强的刺鼻气味,应该就是这合成皮革的味道,晾了几天穿了几次才散去。

整体面料具有较好的防刮耐磨能力,野跑时难免被枯枝、荆棘勾到,S4 的边缘一周几乎都有硬质包覆,鞋面被划到的几率也很小,跑了几次,面料没有出现勾丝、脱胶的现象。

鞋帮的防水能力尚可,但是鞋面完全没有防水能力,雨天或者跨溪流等跑步时,S4 就不太适合了。

鞋跟整体具有韧度,在踝部的弧度更大,内侧填充有较厚的软性内衬,更加贴合踝关节整体构造,能够起到稳定踝关节的作用,减小崎岖路段造成扭伤的风险。

足跟后部与鞋底连接处,还有一片魔术贴覆盖层,这是 ALTRA 的 GAITER TRAP 设计,可以无需绕过鞋底固定 ALTRA 的防沙套。但是防沙套并没有标配,略嫌遗憾。

鞋面整体的设计能够使鞋子比较跟脚,再加上本身重量较轻,在包裹性足够的前提下,在野外复杂路况跑步,就愈加觉得脚感舒适。

7、系带系统

本想与鞋面一起说,但 S4 的系带系统确实与前代做了改进,就单独说一说吧。首先,就是单边鞋舌。内侧的鞋舌与鞋面是一体的,外侧鞋舌通过内衬弹性连接外侧鞋面。

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无论做多大幅度、多快速度的跑动,鞋舌能够始终保持贴合脚背,不会带来扭转褶皱等不适感。

内外侧系带穿孔也不一致,内侧是尼龙带、外侧是穿绳孔。我理解:内侧是一体鞋舌,用鞋带穿过尼龙带收拢内侧鞋帮,这样会更加着力,增加脚内侧的包裹性;外侧使用穿绳孔,可以有效压住下部鞋舌;两边不同也给鞋子带来一丝打破传统的新意。

内侧尼龙带上还有荧光条,夜跑的时候如果有光,能够发出较为明显的视觉提示,保护跑者安全。但是荧光仅在内侧有,如果鞋跟部的“4”也带荧光就好了。

标配的鞋带较长,S4 在踝部鞋边又增设了一个系带孔,一方面多绕一段,减少鞋带冗长;另一方面也能给鞋帮处施力,提供更好的踝部包裹感受。

但是,第五、第四系带孔几乎处于同一直线上,松鞋带时容易造成混肴,影响穿脱时间,进而会造成鞋带没有完全放松穿,脱鞋子就会略感吃力。

  • 实践篇:跑步体验

1、起伏路面

山路坡地是越野跑最主要的路段,也是锻炼人意志力、控制力、专注力的路段,S4 得益于轻量化的设计,在爬坡时不会觉得脚步沉重,鞋子能够将路面的情况传递给跑者。

跨步是起伏路面使用较多的方式,中底配合大底的弹性,能够给跑者提供更好的离地感,包裹的舒适,特别是踝关节的全面贴合,能够带来更稳定的落地,并且通过中底做到缓冲。

个人认为下坡特别是下台阶路段,能更好地体验零落差的技术特点,前掌着地更加符合零落差的用意。

而上坡时,足底勾住地面并略带弹性的感觉,能够将肌肉力量通过脚掌完全传到至地面,带来上升的良好体验。

2、平整路面

首先就是硬质路面,其实不用刻意去提醒自己需要前掌先落地,鞋跟的厚度小,自然就会将力量转至前掌,并且自动带领身体前倾,利用重力的前向分力提供一定的前进动力。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前掌中底受到挤压,大底耳齿也有一定的压缩量,这都能够提供向前弹射的动力。

其次就是草地,这就是长齿耳发挥作用的场所,能够压入草皮,固定脚掌的落地点,使跑动更加稳定。

前面也讲过了,在草地转弯能够感受到鞋子侧向的包裹挤压,鞋底也能为转向提供很好的支撑。

对于木栈道等本身带有一定回弹特性的路面,S4 的掌控更加轻松。

野外的落叶地面类似草地,但是有更多的松软腐殖质,路感会觉得不是很清晰,但是也不会影响奔跑。

特别是在做一些急停、快速变向的动作时,整个脚的自由度非常大,这就需要小腿及踝部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控制住地面,当然了,S4 在着地受力点的控制能力,也能给你足够的信心。

在相对简单的路面,甩开步子快速奔跑的过程中,脚掌前探、落地控制,能够感觉到五趾都能抵住鞋前内沿,足背部被鞋舌系带勒住,两方面阻挡脚尖过度前冲,自然就不会像其他跑鞋把五只脚趾向正中挤压。腾空脚刚好可以自由伸展放松,为接下来的落地发力做好准备。

3、铺装路面

越野跑鞋同样适用于塑胶跑道,在这种没有任何难度的路面,可以尝试纠正自己的跑姿,刻意去做一些纠正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穿上 S4 在塑胶跑道能够感觉到更强的控制性:落地轻松有弹性,蹬踏前进易发力,包裹稳定很跟脚,五趾自由更舒适。

  • 总结篇:回归本源

耐磨性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越野跑尤其废鞋底。本人穿着 S4 出去跑步三次,每次约 30 分钟,包括上面提到的各种路况,鞋底已经出现磨损,齿耳表面的纹路已经没了,边缘也有些变圆,这也是大底弹性的一种映,特别是足弓部中底裸露位置的这个凸齿磨损比较严重。看来耐磨性是越野跑鞋的一个共性短板,看将来哪家能够突破。

好坏前面说了一大堆,就不再重复了。最后简单做个总结:ALTRA SUPERIOR4 越野跑鞋走了一条与其他品牌截然不同的路线:设计元素丰富,技术特点鲜明,使跑步不但在环境上回归自然,而且在装备上也使前脚掌及五趾回归了自然,试跑感受轻松明快。

假以时日,适应了这双鞋,就能帮助你跑得更舒适、更有效、更专业,就像文章标题说的——舒服不束缚,快了更快乐。

好啦,就是以上啦~!

关注MAX户外精选,带给你更多好玩有趣的生活好物!
想获取更多装备好物欢迎关注下载官方APP MAX户外 了解更多~

如何挑选合适的跑鞋呢?






看落地情况



这是多数运动小白都会忽略的一个步骤,

很多小伙伴们选跑鞋经常就会挑选一双喜欢的款式,

试穿大小合适,就直接买回家了。

然而在挑跑鞋时,第一步就先要判断

自己的足内旋情况:

足内旋(pronation)是指人在行走和跑步时脚部自然向内旋转的过程。

大多数情况下,脚后跟外侧首先着地,随着重心向前推移,脚后跟向内侧倾倒,在离地时产生一个自然向上翻转的动作,这个向内侧翻转的动作就是足内旋。


当你行走或跑步时,足内旋可帮助减轻脚部触地时所产生的震动

不具备足内旋能力的人在跑步时,

每一步所产生的撞击力,都会传输到腿部,

并对小腿的正常运动产生影响。


图片来源:http://pexels.com





足内旋3种情况



足内旋分为以下3种情况:

正常内旋(Normal Pronation)是指脚后跟与地面倾斜的角度在合理范围内。

过度内旋(Over Pronation)是指超过正常范围。

内旋不足(Under Pronation)则是没有内旋动作或脚后跟向外侧倾斜。





如何判断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2个简单的判断方法



1、鞋底磨损状态


(1)内旋不足:日常穿着的鞋底的前掌外侧磨损偏多







(2)内旋过度:日常穿着鞋底的前掌内侧(靠近大脚趾)磨损偏多。





(3)正常内旋:鞋子内外侧的磨损程度差不多。




图片来源:http://mobile01.com



2、湿脚测试法


光脚浸湿脚掌,然后站到报纸上或黑板上。

移开脚掌,对脚印进行观察。

足弓情况和内旋情况一般存在如下对应关系:


低足弓——过度内旋

正常足弓——正常内旋

高足弓——内旋不足

足弓高低可以大致

作为判断内旋姿态的依据。




图片来源:http://sina.com


内旋不足的跑者,适合“缓冲、避震类”跑鞋,以减缓落地时的冲击力。

低足弓的跑者更容易发生过度内旋,适合“支撑/稳定”型跑鞋,以帮助矫正落地时的过度内旋。

正常内旋的跑者基本适合各类跑鞋,直接挑选自己喜欢的就行。






看脚长



一般来说,赤足所测量的脚长,

再加上1公分就是适合的跑鞋长度。



图片来源:http://pexels.com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买鞋时穿着平时跑步的袜子,

穿上跑鞋、绑好鞋带后,起身前后走几步,

然后把脚跟顶住鞋跟,此时最长的脚趾(可能是大姆指或食指)

应距离跑鞋最前端1-1.5公分,或是一个手指的宽度。




抬起脚后跟,如果有脱离鞋子的感觉,则说明尺码偏大了。

把一只脚往前踏,让全身的重量都移至该脚上,

这是最接近跑步的状态,确认脚尖是否有压迫感。





脚的宽度



脚掌外缘两侧,也就是小指和拇指边

应被正好轻柔的被包覆而不挤压,

足弓处也不应有顶到或束缚的感觉。


图片来源:http://pexels.com


常见跑鞋的鞋楦,

会有 B、D、2E、4E 等不同尺寸,

一般鞋盒上或鞋子内都会有标注的。

B,适合一般脚型的女性;

D,适合脚掌较宽、脚背较高的女性,

或一般脚型的男性;

2E,适合脚掌较宽、脚背较高的男性;

3E、4E(或SW)则是更宽松的跑鞋。

当然不同牌子的宽度值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最好自己亲身试过,效果才合适。





其他参考因素



如果体重大、跑量大,

建议选择缓冲材料的鞋子,

给脚部提供足够的保护。



图片来源:http://pexels.com


而体重轻或跑量小的跑者,

则建议选择轻量化的跑鞋,

避免压不动带有过多缓冲材料的鞋底。

一般男性以75公斤为界,女性以60公斤为界。





更多跑鞋tips





下午购买


买鞋尽量选择下午或运动后去买,

这时脚会略胀大些,更加符合运动时的状态,尺码会更合适些。






比其他鞋子大半码



跑鞋的尺码建议选择比平日穿的鞋子

大半号或者一号,多预留一些空间。

因为跑步时脚会比平时略微肿大,

如果鞋子过紧会给脚部造成额外的压力。

不但容易产生疲劳,还会产生其他脚部问题。

当然有条件,最好还是去店里亲测。




脱鞋时先松鞋带



不要在鞋带系紧的情况下直接脱鞋。

这样做不仅会让鞋子变形,

而且会破坏鞋子和脚步的契合度。

即使再好的鞋子,变形后也会影响穿着体验。



图片来源:http://pexels.com





鞋里面塞纸



记得往鞋子里面塞纸。

塞纸是最传统的一个技巧,报纸就可以。

一方面可以将跑鞋撑起防止变形。

另一方面塞在鞋子里的纸

可以有效吸收潮气,减少霉菌滋生。



及时更换



一般一双跑鞋大约可以跑500-800公里。

以每周20公里左右的跑量计算,大约可以跑半年。



当然如果鞋底已经严重磨损,

或是跑步过程中,关节、膝盖感觉明显不适的,

那么说明需要换新的跑鞋了。


过劳肥?体态差?腿不直?专业实用健身知识,关注我,全都告诉你。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FitTimeNow即刻运动,回复“即刻”减脂必备知识包+懒癌低脂食谱+即刻运动会员7天免费体验,等你来拿~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实力商家展示

  • 資訊大全
  • 顶顶
  • 潮牌1064879863
  • 悟空鞋服
  • 安安一手
  • © 莆田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