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是如何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最近一句话非常火,“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当孙宇晨以及一众币圈老哥还没从虚拟货币的炒作营销以及击鼓传花的游戏里退出,一众更年轻的玩家又疯狂涌入了AJ圈。
一双Air Jordan 1 Retro High Satin Black Toe 女款红丝绸,发售价格为1299元,而最高交易价格一度达到12000元,而且供不应求,仍遭疯抢。
1. “中产无产阶级”
对于球鞋这种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品,使用属性和设计成本早已经足够透明,却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而且依然有足量的购买力消化库存。
简直魔幻。
魔幻之处在于两点。其一,为什么一双鞋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其二,为什么大家愿意支付购买。
难道大家的购买力水平如今已经这么高了么?为什么有这么多“有钱人”?
很多人说,年薪20万是步入中国中产阶级的门槛。那年薪20万在中国是什么水平呢?
按照数据,夫妻两个人的两口之家,个人月收入不到两万,一年二十万出头,家庭收入一年四十万出头,算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家庭”。
那么这个高收入家庭全国一共多少人口呢?1000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71%,还不到1%。而超过70%的中国家庭,家庭年收入不到9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如果你年薪20万,已经可以合理估计你是全国收入前1%的人了。而这样的收入,买一双AJ,也得动用将近一个月的收入。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拿出一个月甚至更多的工资去买一双保值属性低下、稀缺性早就被工业化生产压到最低的球鞋呢?
这个问题就跟“为什么我年薪20万,在北上广生活的还跟狗似的”一样。
因为你落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说通俗点,就是只知道买买买,更惨的是,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挣钱。以为吃穿用跟上层阶级一样,就能步入上层似的。
中产阶级的脆弱就在于此。明明不掌握生产资料,却非要模精品资产阶级。
我认为“中产阶级”这个词带有很强的迷惑性。让人误以为比底层高一等,以为买了香奈儿卡地亚就能比底层优越。
其实与底层一样,都没有如资产阶级一样的生产资料和巨额资本来实现稳定变现的能力和渠道。
人家用银行里的月利润买一个几万的包,和你用一年的CBD里加班钱买一个包,能是一回事么?
这种非理性消费的劳动力群体,我们叫做“中产无产阶级”。
2. 完美的消费主义闭环
消费主义早就为所谓中产们设计好了一套完美的闭环,让中产们乖乖把本金掏出来,愉悦地享受购买。而失去本金的中产们为了维持“优越”,只能继出卖劳力,被资本压榨。
而这闭环的第一步,就是营销洗脑。
所谓“美好”、“个性”、“优雅”都是虚妄。
商品化的时代里,每一个商品都商家有意识地借用了这些抽象的意义。
到底什么是“美好”?很难定义是不是?咖啡品牌商曼士德告诉你,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到底什么是“爱情”?也很难定义是不是?珠宝品牌商告诉你,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到底什么是“个性”?球鞋品牌商AJ告诉你,拥有AJ,就是拥有个性。
好像只有买了他们的产品,才能获得美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精神产品以及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另外,人们总是倾向于、甚至热衷于模精品上层阶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是需求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
简言之,消费主义就是在告诉你: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消费主义依靠这种机制,不仅在制造消费,甚至是在制造消费欲、批量制造消费者。
所以,营销加上顶层人物背书,不知不觉我们就被洗脑,心甘情愿掏出钞票。
我们在不知不觉就被中产了。
当你掏出出卖劳动力换来的本金购买了所谓“上层社会通行证”后,资本消化了库存获得了利润,而你永远无法实现最初的资本积累,永远沦为为资本打工的“中产无产阶级”,只能继续出卖劳动力。
计划通。
这就是消费主义完美的闭环。
3.如何破局
消费主义的起源,与生产力的提高和产品过剩大有关系。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产品的过剩,如何消化产品就成了资本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消费者的欲望对商品交换价值的实现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鼓励和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成为了必然。
我不是批判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而是消费主义在今天,已经泛滥了,危害到了个人的财富积累与人生幸福。之前网上曝光的大学女生裸贷就是赤裸裸的案例。
当面对每个月还不完的花呗和信用卡,当买再多包和鞋也无法解决职业焦虑,当抱怨为什么别人又买了第二套房,而自己却除了一串朋友圈旅行照片动态和轻奢种草打卡之外还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反思,如何在短期欲望和长远规划之间作出平衡甚至选择。
破局的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简而言之:克制消费欲望。不会理财不会投资不要紧,先学会存钱。
叔本华说“生命没有本质的意义,它仅依赖欲望和幻觉得以运转。”私以为非常正确。
当你开始存钱、规划收支,不再为那些消费环境里营造出的欲望和幻觉裹挟时,你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
当你能节省下来本金,就已经完成了资本跳跃的第一步,然后我们再思考如何用钱生钱,逐渐脱离劳动力变现,陆续实现资产收入稳定。
贫穷并不可悲,富有也未必可喜。我是在教你如何拥有独立和自由。
—THE END—
本文首发于本人公众号“浅墨日记”,本帖欢迎分享转载。如需更多授权,请与本人取得联系。微信号:qianmoyuan
搜索微信公众号 “浅墨日记” 关注我,一起分享温暖与理性的文字。
什么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指把个人的物质上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放在第一位的消费思潮或风气。
我们这代年轻人已经被资本家带入了由消费主义为核心构建出来的陷阱,这个陷阱将所有的消费都包装成具有人生意义的哲理,让年轻一代堂而皇之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最后进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职中。
在商家的包装下,一年本来只有2.14、5.20、七夕三个情人节,然而商家却巴不得每天都是情人节,每天都陶醉在情人节光环中;
“生活要有仪式感”,所以粗茶淡饭远没有米其林的料理香;
“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将旅游包装成人生目标的寻觅;
“人不能只是活着,还要体面的活着”,所以名表和名牌包成为了家中的必备;
“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聪明的女人要懂得投资自己”,所以高端美容,高端护肤品占据了女人钱包的绝大部分。
这些人生哲理,都是资本家为了让年轻人能够毫无负罪感的消费,而宣扬出来的所谓哲理。
学着上海人的小资、北京人的大气、深圳人的前卫、每天一身光鲜的出入高档消费场所。
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在这座城市,竟没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立锥之地。
打开支付宝/银行APP,发现自己居然还没有五位数以上的存款……
还记得登上热搜的“90后财貌图谱”话题吗?这个话题统计了90后的月收入状况。该数据显示:有93.28%的90后,月盈余不到月收入的一半,而月盈余为零的“月光族”更是有30.25%之多。
很多90后网友看后表示“扎心”:“感觉自己什么都没买,钱就没了!”
而这一切,皆拜资本家所赐。在资本家的宣传、洗脑下,消费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的、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资本家让消费主义产生了质的转变:那就是从为了满足需求而生产,转变到为了生产而制造需求。
资本家永远在寻求发展机会,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当很多行业产能过剩之后,生产方就会人为造出许多新的需求,从而生产更多的产品来满足这些需求。
而另一方面,消费主义经济极度依赖“需求”的唤醒,通过在人群中制造出新的欲望,并宣扬这些欲望的满足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现代传媒则为这种唤醒提供了方式和渠道,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精神催眠之下,消费不再是满足生活需求的手段,而是成为目的本身,甚至成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消费金融的兴起是这种无法克制的消费欲望的明证,当下的许多年轻人,在还没有能力过上某种理想生活的时候,通过各种网上借贷的手段来透支自己的消费能力。
消费一时爽,工资不够用了,就借贷消费,花呗、白条、信用卡、网贷、最后发展为以贷养贷。
2019年5月28日,广东珠海某小区内发现,28岁女律师助理陈某在家烧炭自杀,并留下14张信用卡欠款87.8万元。家属打印信用卡对账单后发现,酒家消费、酒店住宿以及某些信用贷款产品,成为主要的欠款名目。
一张信用卡账单显示,今年3月26日,陈某在清远清城区某海鲜大酒楼消费1621元,同一天在清城区某休闲酒店消费1489元。
而这位律师助理的月薪,只有区区3000多元,这是一位被消费主义吞噬的牺牲品。
2019年6月,汇丰银行发布了一个数据: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令人吃惊的1850%,他们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约合平均12万元人民币)。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享受你所拥有的东西,而不是想象你还没有的东西。
而这些,恰恰是商人永远都不会告诉你的!
行业相关:本人从事广告和营销工作多年,对这个问题思考比较深刻,但没有利益相关,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真理判断,不是价值判断,无论我的说法能否改变读者的观念,大家的消费行为还是会受到相关规律的支配,对我的利益不会有丝毫影响。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放下政治正确的先入为主观点,听听专业人员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欢迎说理。
………………隔………………
如果你和消费主义敌对,你可能会看不清消费行为中隐藏的规律与合理性,往大了说甚至你会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才华明明不如你却过得比你好。
1、消费主义是合理的
消费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有人编造一些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主张不存在谎言与欺骗,因为有广告法监管),让听众接受并为此付费,从而获得心理愉悦。
写小说的人为什么能赚钱?他编造了一些故事,让读者接受并为此付费,从而获得心理愉悦。
拍电影的导演为什么能赚钱?他创作了一些故事,让观众接受并为此付费,从而获得心理愉悦。
消费主义的本质,是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让他们获得心理愉悦,商家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鼓吹消费主义的商家,本质行为和写小说、拍电影的人是一样的,整个过程合理合法,双方互利共赢,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2、消费主义是无害的
消费主义有危害吗?即使有,也和普通的商品消费没什么区别。
有人担心消费主义会让支付不起的人落入消费陷阱,消费成瘾难以自拔。这个逻辑就好比,家长怪罪网络游戏,导致孩子考试不合格。
其实消费主义和网络游戏都是冤枉的,导致人们难以自拔的主要因素,不是这个事物本身,而是个人性格、家庭关系、心理状况等因素。家长怪罪游戏真是无理又无效,消费主义也是同理。有人看电视成瘾,有人看言情小说上瘾,那是不是也要禁止电视和小说呢?
3、消费主义不可耻
什么是消费主义?网上的定义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大概就是:以满足物质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消费行为(大家如有不同意见,也很正常,因为这个词汇我找不到一个公认的严谨定义)。
但问题是,满足物质需要很正常呀,一点都不可耻。咱们吃饭,饭就是物质,咱们天天吃饭,天天在消费物质,这很可耻吗?
再进一步,满足精神消费可耻吗?看电影、听交响乐音乐会、读世界名著,这些都是精神消费,可耻吗?都不可耻。
可见,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都不能说是可耻的,都不是贬义,具体行为要具体分析,物质消费有好有坏,精神消费也是有好有坏,一杆子打死“物质消费”是不对的,“物质消费”这个词汇不是贬义词,应该是个中性词。
4,消费需求是被灌输出来的吗?
是。但有什么不是被灌输出来的?
美国人被灌输籽邮和敏煮,中国人被灌输孝义和廉耻。最简单的“上街要穿衣服,否则会很尴尬“这个观念,也是被灌输形成的,有些原始部落的人根本不穿衣服。可见穿衣上街不是必须的。
“灌输”是一个带贬义的词,有时候带感情色彩的词汇,会影响我们的是非判断,我更愿意称之为“意见影响”。
意见影响不是错,也没有罪。而不经思考就接受意见影响,才是问题所在。
5,不存在“超出需求”的消费
所有消费都不会超出需求,你看到别人买380万的跑车,觉得别人被收智商税。其实是你不理解别人的需求,你在用自己的消费观来衡量别人。当你花50元买一双很普通的运动鞋用来踢球,可能贫民窟的孩子同样会笑你被收智商税——踢球哪用穿鞋子呀?你可能怎样都没办法向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50元一双的运动鞋“是正常消费,而不是超出需求的消费”。
小结:我们应该反对的,是超出消费力的消费,而不是消费主义本身。两者的区别就不在此处赘述了,提示各位注意就好。
在《纸牌屋》里,弗兰克一直在推崇一种理论:权力就是财富。这里的权力代表了地位、阶级。
而消费主义的陷阱就在于它通过名牌、限量版、高价来标榜消费者:拥有了它,你就踏进了这个圈子——一个消费得起奢侈品的阶级,一个高于普通人的地位。
所以资本家就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来制造人们的“伪需求”:不需要或者并不着急满足的需要。而伪需求的出发点便是利用人们的虚荣心和攀比。而我们看似的追求时尚,也不过是资本家们挣钱的工具罢了。
就像跟有钱人待在一起,就会有一种自己也是有钱人有地位的人的感觉。穿上了这些名牌,自己似乎就达到了相应的地位。
但以雷蒙德·图斯克为首的富豪集团,始终在向外证明:财富才是权力。
因为他们用钱操纵了整个白宫。
有钱人和有地位的人都在花着大价钱巩固着自己的地位。巩固着自己的地位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不断向上爬,另一种是不断踢走向上爬的人。你说哪一种更容易?
而我们如果只想靠消费就进入上层人的圈子,不仅可笑至极,更是中了他们的圈套。一步一步把你有限的资产耗尽。如若没了资本,谈何撼动他们的地位。
回答消费主义这个问题之前,我得先问你们:当你们觉得不快乐的时候会干什么?去街上吃吃喝喝看电影?还是去图书馆看一天的书?
这是去年我在西方社会学课上的《美丽新世界》的读书报告里问出来的问题,下面我节选了我的报告讲稿中一段,是我对于消费以及消费满足的理解。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阿道斯·赫胥黎这本《美丽新世界》,写于80多年前,与《1984》《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这本书在国内远不如奥威尔的《1984》那么出名。但是这些年,人们发现《1984》的那种压抑恐怖的世界并不是那么可能会发生,相反地,我们正朝着《美丽新世界》的方向走去。因为1984的那种专制和控制是人们一直都非常警惕的,但是美丽新世界真的让人无可奈何。人们可以抵御恐惧痛苦,却不能抵御幸福,不能抵御快乐。
在《美丽新世界》,那里的人们的幸福是被定义的,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不是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得来的。
消费满足是《新世界》人们的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在这个制度中,幸福来自对消费的充分享受,人们享受香水、音乐、障碍高尔夫、感官电影、离心汪汪狗游戏,尤其是性放纵的滥交和保证供应的“索麻”。
美丽新世界的幸福工程,它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无须思考,而只是令人飘飘然的“温馨有爱、色彩绚丽”的快乐感。这样的快乐既不是精神或智力上的愉悦,也不是自由思想和艺术创造带来的丰富感受和智慧满足。这样的快乐是人在没有自觉意识的状态下的愉悦和陶醉。
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的快乐是精神或智力上的愉悦,是自由思想和艺术创造带来的丰富感受和智慧满足吗?你的快乐是在没有自觉意识的状态下,受他人的感染而产生的吗?或者说?你的幸福快乐有没有被人定义?被谁定义了呢?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幸福就被定义过,被我的父母。我上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看闲书,盗墓笔记,古龙的四大巅峰,刘慈欣所有的小说,都是我用高三一年看完的,高一高二就更别说了。所以成绩就一直上不去嘛,我爸妈就苦口婆心地劝我说,你在学校好好学习,考试考好了,我们高兴了,就不唠叨你了,你也高兴,这样不好吗?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呢?
《美丽新世界》中的伯纳曾经说过:“一句话重复了六百二十四万次就变成了真理。好一群白痴!”
从小学开始我爸妈就说你考好了我们大家都高兴,一直说到高中。而且我爸妈管我管的很严,什么跟同学出去玩啊,看动漫啊,吃好吃的啊,那都是考好了才有的,所以我当时的幸福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成绩好。所以我高中三年过的很不开心。我还很傻逼的认为这都怪我没有好好学习。
等我上大学了,我爸妈不管我了,这次总没人定义我的幸福了吧,所以我马上就变得很开心了,即使我这三年看的书甚至没有我高中一个月看得多。因为手机太好玩了。我幸福的来源从书转移到了手机,转移到了淘宝,微博,QQ,和各种视频APP,就像在座的各位同学一样。但是当我读完《美丽新世界》后,我发现这些幸福也是被定义的,被这个社会,被资本家们,以及被自己的欲望和懒惰定义的。
在继续这个话题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自己的幸福有没有被人定义呢?或者换个方式,你们快乐吗?当你们觉得不快乐的时候,你们要如何排解呢?
方案一:去看场电影,去K歌,去光谷逛一天,吃一顿超级丰盛的大餐,或者把购物车里早就想要的东西买下来。
方案二:起一个大早去图书馆看一天的闲书,待到夕阳西下,你走出图书馆,广场上有人玩滑板,大活里有人在跳舞,有人在弹吉他,头顶是漫天晚霞,你深吸一口气,然后回寝室。
大家觉得哪个方案更可行,哪个方案是你经常采用的呢?
下面我想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一个女孩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忙碌而又孤单地穿梭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她很疲惫,也经常感到空虚,可有一天她终于存够了钱,买了一个LV的包,她挎着包挤在地铁中,感觉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我也曾听新传院的金老师讲过他小时候的故事,有一次他考砸了,呆在学校不敢回家,一想到回去要挨打就感到万念俱灰,这时我们的金老师看向窗外,夕阳慢慢落下,撒下漫天霞光,这时候他突然觉得这世上根本没什么好怕的了,无论发生了什么,太阳照常升起 。于是这位小学生毅然决然地回家了,感觉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最后这两个人都感到生活又充满了希望,你更欣赏哪种方法?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种?
为什么在这个社会,美食和购物让人快乐,读书和仰望星空却不能让人快乐了呢?
比如说有同学觉得读书报告好烦啊,做完了要去看场电影犒劳一下自己。而我觉得能和大家交流想法这个机会十分难得,于是我周末在寝室写报告而不是出去看电影。
我们的快乐为什么不一样呢?
我在这里只提问,不回答,我也没有办法回答。因为幸福快乐实在是一个太深奥的学问,希望同学们读完这本书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快乐。
回到《美丽新世界》,既然消费满足是新世界人们的幸福的主要来源,那么关于消费满足问题,赫胥黎是这样说:
找到大众的欲望、恐惧和焦虑将这种欲望与恐惧投射在要销售的商品身上,然后以语言或符号的象征构建起一座桥梁消费者穿过这座桥梁,便能将事实转化为补偿性的迷梦,做了这个梦,消费者便产生幻觉,以为一旦购买了此商品便能美梦成真。这段话的描述是不是很熟悉,想想我们现在所处的消费社会,我们买的不是饮料,而是怕上火的安慰;我们买的不是汽车,是经销商给我们创造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社会地位的幻想;我们买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知识的错觉。
统治者先强行定义人们的幸福,再把这些幸福快乐给他们,让人们满足于自己所过的幸福生活,从而不再忧患,不再思考。这就是我认为的美丽新世界的问题所在。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消费和幸福快乐画等号,人们想要追求快乐,就必须消费一一这样就构成了消费文化。
毕竟是读书报告,要在全班面前讲的,所以我从比较感性(煽动性)的角度谈了谈对消费文化的理解。(第一段是用了b站up主“李好帅的黄金屋”的台词做的引入)
作为一个苦逼新传考研人,从比较正经的角度的话,我觉得消费文化是这样的:
●现代社会的消费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和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消费。
●购买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
●消费传播体现出“差异化”特点,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风格传播”突出。
●流动性越来越强,流行周期越来越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 各种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消 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
●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 大特色。
以上,完毕。
最后碎碎念一句,《传播学教程》太难了,新传考研太难了,我这样的跨考生太难了……
分享理财专家Money King对消费主义和财富自由关系的解读:
1、商家的胜利
最近几年消费主义盛行,不少同龄人,甚至00后还没挣钱,就已经学会了一千种花钱的方式。
什么猫抓杯、椰子鞋、Dyson吸尘器……
什么精致生活、轻奢主义、匠人制造……
一样样网红爆款,一个个消费概念,成功让人用肉疼的消费,来赢取彰显价值的勋章。
没有LV包包,没有TF口红,没有Lamer面霜,总感觉自己很廉价。
生活、工作的快节奏,金钱、教育的压力,让人难以静下心来去思考这样买买买的意义在于何处?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商家们就抓住了这个心理,广告里夹带的价值观就是只有买了他们的产品,才能获得美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以及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这两年经济不景气,但大家剁手的冲动依然高涨,这让电商们业绩亮眼。
阿里巴巴最新的一期财报显示,营收增长42%,净利润309亿,增长54%,这么大的巨无霸,还有这么高的增速,着实可怕。
京东、腾讯、拼多多不甘人后。
特别是拼多多最新季报大超市场预期,总营收72.9亿元,增长169%;月均活跃用户为3.66亿人,增长88%。
昨晚一举超越百度,成中国第五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更不用说已然“飞天”的茅台……
2、消费金融的狂欢
除了懂你的商家,还有懂你的消费金融公司。
花呗、借呗、微粒贷、白条、信用卡已俨然成为标配,每个月工资还没焐热,就都用来还欠款了,接着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信用卡分期背后的坑,谁用谁知道。看似低廉的月手续费背后,有着深不可测的套路。
根据汇丰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12万+。
不少人已经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透支-借钱-还钱-透支”,无穷尽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们赚得盆满钵满。
2017年和2018年,个人消费贷款都新增2.3万亿以上,这是增量啊,老铁们!
2018年,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合计盈利超过40亿元,排在第一的捷信金融爆赚14亿。
这些利润就源于大家超前的消费理念,爽快的消费分期。
这届年轻人真敢穷,月薪3千,欠款3万都已司空见惯。
在超前消费加持下,你用最快的速度,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过上“不将就”的人生。
3、尊重金钱,财富才会向你靠近
真正的富豪其实特别“冷漠”。
他们不关心别人开的车、穿的衣服以及买的东西,对所有消费品都表现出高度冷漠。
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的成就就是彰显价值的勋章,根本没有必要向外界展示任何能凸显自己地位的东西。
正是这种冷漠,让他们将收入转化为财富。
我们常常把收入和财富划等号——高收入的人必定是有钱人。
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当我们使用“财富”这个词时,指的是一个家庭的净资产,即所有资产减去所有负债。
举个例子,一个人年收入是100万,同一年里花了120万,那么他的财富是负债20万。
因此,只有量入为出才能真正的积累财富。
台湾首富王永庆也说过:你赚的钱并不是你的钱,能存下的钱才是你的钱。
月光族哪来的资本去成为百万富翁,不啃老已经是烧高香了。
一些收入不菲的金融白领、4A广告人都有类似的现象。
名字必须英文的,穿戴必须牌子的,包包最好限量的,外卖不能重样的。
一个月工资拿到手,交够房东或是还完房贷的,扣除还信用卡的,留足人情往来的,剩下就没剩几个钱。
想要获得财富,就必须要尊重金钱,这是财富自由的前提。
不管是真精致还是伪精致,在花钱之前,请先问问自己,这笔钱值不值得花出去,别被消费主义洗脑,这是对金钱最基本的尊重。
消费主义+咪蒙毒鸡汤造就一批中华田园女权。
泻药。
不吹,下面这篇文章应该可以解决你对消费主义和奋斗逼方面的大多数困惑。
这几天密集答了两个相关题目,都在下面了。
大学男生如何护肤?这是讲护肤品的,里面引了不少论文,讲了一下伪需求是如何被创造的,商家的手段和目的。
如何看待目前疯狂的球鞋市场泡沫?这是题主提到的炒鞋,基本能分析的都给你分析的明明白白了。
有兴趣深度了解消费主义的朋友还可以在护肤那篇文章里的链接里看我的《资本主义个人反抗(二)》,专门讲消费主义。
这三篇量大管饱,可以看一天了。
关于我自己的实践在这里:
断舍离的人后来会变成怎么样?同样是拥有100块钱,花钱有乐趣,不花也有乐趣,你应该做的是多开发不花钱的乐趣而非花钱的乐趣,因为这能让你剩下100块钱。
关于从高消耗高收入转换向低消耗低收入(包括储蓄)可以看下面这篇。
24岁一事无成,该怎样走出这失败的人生?这篇里提到的反抗系列八。
资本主义个人反抗指南(八)奋斗逼:内卷的老百姓和宫女的小确幸(感觉以后再有相关问题我直接发这个答案就可以了…)
大家可以长期收藏我这个答案,我每分析一个类似护肤品或者炒鞋的行业,都会把答案链接塞进来。以前讲过p2p和网贷,有空也会一并塞进来。
人民日报曾对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做出总结:
“能买吸尘器就不用扫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口红两三只不够,要集齐全套;租房得独立厨卫,还要带落地窗。”
在知乎逛久了,连我的消费观都出现了一点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有点“拜金”,更爱财了。
可是这些鼓吹消费主义的人,竟然也能放出来一套他们的理论。
你知道你为什么穷吗?你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舍不得花钱的人怎么能赚到钱呢?你不改变你的思维,将来怎么可能有钱呢?
这套理论看起来漏洞百出,不合逻辑,但是洗脑效果却很强。多少人就把自己“贫穷”的原因怪到了所谓的(偷换概念过的)“穷人思维“上,就开始大肆买买买,美名其曰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为了摆脱“贫穷”来学习如何“消费”。
每年六一八双十一丽人节新势力周年货节,你又总能看见他们买买买的身影。到现在,又是汉服又是Lolita还有球鞋“文化”。一件件贵的不得了,却都把手伸向你的钱包。
我们来看看消费主义的历史,很有趣。
我们直到近代才能负担的起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其他商品。消费主义的历史能将我们领向一个更明智的未来吗?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861783307493376我的花呗额度每一次提高我都提高警戒,生怕哪天为了一时之爽买什么,最后还要借钱还花呗。
所以,不要掉进“消费主义陷阱”,把钱存起来,或者拿钱多学些东西投资自己的爱好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一定要量力而行。
新西兰银行的这支温情广告,告诉人们,人的欲望何其多。
唯有懂得拒绝小的诱惑才能获得巨大的收益。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860938243272704所以那些所谓的“文化”,只不过是商家想要从你口袋中骗走他们想要的钞票的一种手段罢了。
最有名的“钻石骗局”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么小块东西,如果说稀有到全世界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拥有,我最次的卖你个万八千的一颗你说过分吗?
被曝光有巨大储量,可以人均20克拉?后面还出现人工合成钻石了?
没关系,人工的能跟天然的比较吗,只有天然的才能衬托出你对爱情的真心。
储量巨大?没事,我们有可以区分出极品,一万起步上不封顶。你说贵?越贵才能展现你对爱情的忠贞。
将钻石捆绑到爱情,然后卖出天价,可笑的是人们还趋之若附。
物依稀为贵,当时钻石骗局也是从这一点出发,然而实际呢,我们来看一下钻石的储量。
1克拉的钻石,很多人都买不起,但是如果把地球上已知的钻石都挖出来,足够地球上60亿人每人都分20克拉!
注意“已知”二字。
也就是说钻石的储量根本不足以支撑的它高昂的价格。
但是在可以人工制造不逊于天然钻石的今天。
钻石商仍旧用天然钻石来捆绑爱情,使它仍旧卖出高价。
但是钻石肯定也有价格之分,钻石商的套路很简单,越贵的钻石越能呈现出真情。
单独看是不是很匪夷所思,爱情用物质去衡量。
但放眼望去,这个观念几乎可以说根深蒂固在人们心中。
甚至很难转变过来让青年男女去购买人工钻石,他们甚至会觉得人工钻石玷污了他们纯粹的爱情。
不得不承认,钻石商这个营销做的很成功,让人佩服。
伪造节日文化:七夕、520、圣诞节、情人节……纷纷变成了炮节,炮节也需要仪式感,仪式感怎么来,花钱啊,消费啊。这个稍微隐秘点,相当于泡良。
伪造消费文化:6.18、8.18、双11,双12,这个就比较赤裸裸了,相当于诱奸。
伪造圈层文化:无论是包装还是广告语,都是在明里暗里告诉你:买了我你就是XX类人。包括不限于古风一族(汉服)、萝莉小组(萝莉装)、嘻哈团体、旅游达人、知道分子(知识付费)、无法定位的话就叫品味一族。相当于传销。
伪造流行文化:各种网红食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大小网红流量艺人,没有其它的含义,就是潮流,你不想OUT就来吧。相当于骗小孩。
伪造品牌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联名款、定制款,一个手机壳本来只卖20块钱,印上一个LOGO,200,一件T恤本来只卖30块钱,印上一个图案,300,还限量,你买到还觉得占多大便宜似的。
这是对年轻人,对中年人则用伪精英伪禅学伪断舍离伪养生伪国学伪茶学伪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标签来欺骗。对老年入采取恐吓+亲情主义,就是大家熟知的卖保健品套路。
谈不上欺骗。
消费主义的盛行,固然与商家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脱不了干系,但在某些时候,它几乎完全是人们自发的选择。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纹身。
你见过哪个纹身店在电视、网络上疯狂打广告了?可不还是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
在旧时的社会语境中,纹身就等于罪犯。但经过几百年人文主义,尤其是科学、民主、自由的熏陶——做自己,爱自己,为自己而活的思想已经成为绝对主流。
一切陈旧的封建思想,都在近百年来的一波波冲击中房倒屋塌。
随之而来的,就是年轻人不再愿意为传统道德而活——既然身体是自己的,那只要喜欢,为何不能纹身?
既然我是自由的,那大家各取所需,约炮、一夜情又有何妨?
既然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我花我的钱管你什么事?
消费主义的浪潮,就这么跟在传统坍塌的身后,占领了世界。
在以前,人们买东西是为了使用。(这当然也有经济水平不足的缘故)
而今天,人们买(某些)东西就只是为了买它。冲动消费、远超自己收入水平的消费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
得益于思想解放,这其中的逻辑是很自然的:
第一, 我是为自己而买,实用与否不重要。我买了开心,这就够了。
第二, 我的钱我想怎么花怎么花,我有这个自由。
于是,人们消费时,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不再是第一考虑,物品附带的社交意义、心理满足成为了最终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旧时代的传统思想约束了人们对消费的要求。很多东西,是你想做而不敢做,想买而不敢买的。
而今在思想解放及城市化的浪潮之下,年轻人纷纷勇敢地脱离了宗族、父母的桎梏,那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
为所欲为。
月薪三千买一万的包怎么了,我自己用得开心你管的着吗。
一双AJ一万块怎么了,我觉得它好看值这个价就是要买。
——认真地说,你敢告诉父母,你买一双鞋花了一万多吗?(真富二代当我没说)
而更可怕的是互联网。
在网络能轻易触达世界每个角落的今天,资本家能为每个人量身定做广告轰炸机。
你打开知乎微博抖音B站头条……到处都是广告、软广告、大数据广告。(更不必说购物网站了,整个一广告博览会)
你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在商家的数据库里,是一张张精准画像。
还有,七十余年的世界和平,和中国飞速增长的GDP,也为消费主义助了一把力,浇上了最大的一把火——所有人都相信工资会涨,面包会大,未来会更好。
既然如此,我先借点钱花又有何妨?
有钱的时候,再高的消费也不是消费主义,没钱的时候,再低的消费也是奢侈乱花钱。
消费主义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是无法逃避的——你总不能为了防止陷入“消费主义”而不吃不喝不用。
一万块的鞋、五千块的鞋、一千块的鞋、五百块的鞋……到底多少才算合理?
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为了喜爱的事物所付出的金钱到底有没有越界。
.
11月11日本来是所谓的光棍节,因为1的形状像棍子,可为啥就变成购物节了呢?
可能,他没有伪造文化,就欺骗了年轻人
很多人说什么宣传贴牌子,引起欲望,你才会购买等等
但是,这一切都是你出卖自己,你才会购买的。正如过去和魔鬼交易一样。
你没钱,出卖你的智商和金钱,你就能获得自己很有钱的感觉。
你要是说,我只出钱。抱歉,出门口,见到那个可怜的人没?给他几块钱。
你要是说,我只出智商。很好,我们非常需要你,我们雇佣你,让其他人感到有钱,那么,你就会有钱。
然后,你要是说,这钱,我的,你休想拿走。
然而你还是想多了。不花钱,你以为好东西会到你面前,你要分辨那个东西好啊,买贵的,牌子货,坚实耐用!
钱还得花,至于让你多花钱的陷阱多的很,你卖智商赚钱,其实也有其他人卖智商想着赚你钱。
所以,文化需要伪造吗?完全不需要。
他只要让你觉得的,成为一种有持续的可能。就能创造一个市场。
比如,知乎。哈哈,如果真有料的人被市场筛选下去,就会变成b乎,变成编造你的故事。而持续下去的可能,就是知乎要做的运营了。
总有新人入坑,也总有人舍不得一些有料的人,不愿离去。那么这个市场就起来了。
你要是不愿相信“见识更大的世界”,总有人相信,然后他们分享的,总有你想要的。
我觉得,这就是文化了。无论是小米粉丝,还是华为粉丝,他们对小米或华为的想法和看法也不会相差太远。但千万不要以为他们都一样,因为营销本来就有很多侧面,有些他喜欢,有些他不喜欢。
题主提到的,消费者的文化,有很明显的编造痕迹。试图改变人们的认知,误导人们。试图改变人们的评价体系。这简直就是不能忍的。目前这种状况,就是他们觉得,他们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事实上,娱乐消费是必然的需求。但卖的人,不愿意拿少点钱,并且一路上,总有爆款之类的因素,少投入,大收入。
然后,在一个圈子里,行成次序差距,是很自然的事情。而这个次序如何行成,就看厂商的想法了,简称收钱办事。(比如,游戏)
有人玩,又有钱,那么赶紧宣传,然后人更多玩,愿意花钱的自然相对多了。那么这钱,有人会不拿?
不可能的事情。人们不管调侃还是其他,反正氪金变成了一种共识。
而钱,确实是好东西,你要什么,厂商有钱都能造啊。然后一轮收割一轮,就变成了生态。
你说,这是傻s文化。没事,你会惹众怒的
玩个游戏惹你了?
买个化妆品,用你钱了?
所以,一般好人都活不长
其实伪造成文化的消费主义,并不只针对年轻人,它是老小通吃的。
比如过去京城老少爱玩鸟,所以一只鸟能贵上天,回头风向一变,变成盘核桃了,于是核桃也水涨船高。
那它们是文化么?也是,也不是。
文化这东西没个标准,凡来源于生活,又受人追捧的,都可以称之为文化。
典型的就是Supreme,俗话说,万物皆可Supreme
那Supreme是不是一种文化呢,如果你在纽约街头说Supreme不是文化,你必定是被嘲笑没文化的那个。
大家调侃说,哪怕Supreme出个联名砖头,都能卖脱销,事实还真是如此。
所以,明面上Supreme是文化,背地里可不就是消费主义么。
典型的消费主义案例还有AJ。
女:我能踩踩你的AJ么?
男:滚!
伪造成文化,就能卖钱,就有人上钩,商人们奔走相告,于是潮牌和联名款就这么火了起来。
余文乐有潮牌MADNESS,瞧不上余文乐的陈冠希有潮牌CLOT,明星们搞潮牌除了梦想,其实说到底,还不是收割一波年轻人的嫩韭菜?
除了潮牌,联名款也是年轻人的收割机,优衣库的Kaws联名T,活生生卖出了一个生化危机的名场面,叫人惊叹!
就连营销鬼才罗永浩,都要把自家的小野和陈老师扯上关系,代言也好,联名也好,目标嘛,自然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嘛。
小野的宣传广告是这样的:不要那么野,小野一下就好。
字面背后的意思是啥,老司机都懂,新司机请去评论区学开车。
不得不说,老罗是有点野,而且好像还夹了点私心。
从微博上曝出的图片看,小野的包装盒貌似还和日本军旗有点瓜葛,左上角就是小野的包装盒。
这个……也不知道老罗是咋想的,要说老罗是照着这个旗子设计的,我不认同,就算老罗敢这么干,小野背后还有其它股东吧,小野团队还有明眼人吧,肯定会拦着。
可是,这包装盒,咋设计不行,偏要弄成这样?
要是换成别人用这种包装,大家是不会有任何联想的,但是老罗用了这个包装,名字还叫小野,再加上他过去太君威武,精神故乡,支那啥的言论……
还有网友扒出,小野V1 Plus版9月3日发售,本来没什么,可是稍一想不对啊,9月3日是什么日子?
扯远了,也许都是巧合吧,但是作为把日本当作精神故乡的老罗,把新产品包装搞得酷似日本军旗,还把发售日期定在9月3日抗战纪念日,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绕回来,最后再说说如何识别伪造成文化的消费主义吧,其实很简单,一个东西,如果它的价格=价值+情怀,那情怀有多贵,这玩意儿,就有多坑。
完。
20年前就有的东西,大家还在买的,就随便买,多贵都值。
因为凡是没有实际需求的东西,迟早会被淘汰。
没有的,全部都是伪需求。量力而行。
中间有个理解
比如录音机-随身听-CD机-MP3-手机
这种一个链条的属于一个东西。
但说的再多也没用,年轻的小朋友也不会听我们劝。
但不听也好,毕竟我们中年人,要靠骗你们这些小伙子小姑娘
才能有钱和你们的漂亮女同学玩游戏啊
没有消费就没有资本主义,没有消费也没有经济发展。
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消费力不足。
但是为什么会消费力不足?为什么要批判消费主义?
因为资本剥削了我们的剩余价值,我们打工挣再多,永远是老板挣得更多。
老板们买LV可以,我们买就是过度消费。
谁人不喜欢更好的东西呢?哪怕只是价格更贵的那种“好”。
但是回顾资本的历史,最早的资本家其实正是那些压抑自己消费欲望的人。铁公鸡是也。
因为在经济世界,你可能就差几百块钱,就凑不齐一个订单的预付款,从而丧失了一个资产翻倍的机会。
人一生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呢?
你又有什么打算呢?
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很多人以为自己在薅羊毛,实际上是在被割韭菜,被消费主义和营销号一茬一茬的割。消费主义宣扬的: 你买的东西定义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结婚不买钻戒 = 你不爱她
没有包包/AJ/名表, 或者用水货 = 穷逼
汉服lo装穿山 = ____ (圈里人自己填)
玩主机游戏 = 核心玩家高端玩家
吃日料西餐 = 有品位有情调
吃沙县 = 穷逼
去丽江去西藏 = 文艺,热爱生活,洗涤心灵
...
或多或少, 我想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上面的等式有多么荒谬.
然而铺天盖地的信息(广告, 朋友圈, 微博...)都在试图让每个人都相信这是成立的.
如果你是马云, 戒指上镶个玻璃渣, 别人也觉得那是钻石.
如果都知道你没资产没工作, 手上戴块劳力士那也是拼多多的.
俗话两句, 与君共勉.
赞同高赞回答。
正常的逻辑:
有钱、有品味→喝XX咖啡、XX酒
热爱传统文化→买汉服
热爱体育、有钱→买XX球鞋
懂化妆、精致→买XX化妆品
爱另一半→买礼物、买花
……
但消费主义会颠倒这个逻辑,它的宣传告诉你:
喝XX咖啡、XX酒→有品味、有钱
买汉服→热爱传统文化
买XX球鞋→热爱体育
买XX化妆品→懂化妆、精致
买礼物、买花→爱另一半
……
它创造了这种文化,强行赋予商品过多本不该有的意义,精品佛买了这些商品,你就有了这些属性,变得“精致”“爱传统文化”起来,鼓动一些渴望给自己上这些标签的人去消费。感觉这就是消费主义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