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马云与埃隆马斯克的对话?
鸡同鸭讲
我只关注马老板的这句话
"我觉得一周工作3天,一天工作4小时很好了。"
这样就没法享受到阿里的996的福报了, 差评...
为了实现一周工作上班3天,每天工作4小时的未来,我们现在要好好地996。
逻辑很严谨。
是有点尴尬。让李开复去采访更合适一些
思想境界都不同,
首先马云很扯皮的说我刚从火星回来,我更关注地球发生什么,你为什么关注火星,然后马斯克明显很诧异马云的说话方式,愣了一下,但还是很认真的说明了他的规划和蓝图,有人替马斯克想了一个很巧妙的回答:马斯克应该说,当我不关注火星,你现在创造的财富,将来不会有任何意义。
这样回答当然很巧妙,但正因为马斯克不会这样的弯弯绕,所以他更可以把精力放到科研上,所以现在很多国人都把扯皮扯蛋当成了情商,是不对的。那不叫情商,那叫扯商。
然后再说马云认为的,应该先用ai清理海洋垃圾,不应该关注火星。这就更扯了,居然还有人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都醉了。
这个逻辑错误在哪,首先这两件事冲突吗?地球只有一个马斯克?那你去跟爱因斯坦说,你研究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有啥用,那都是宇宙里的事,跟咱们地球有啥关系,你咋不为人类研究一下怎么吃饱穿暖,怎么解决吃饭问题,非洲还有难民,还有好多孩子上不起学呢!!!还有好多国家处在战乱之中!!!笑死个人。马斯克不管海洋污染难道地球就没人去管?那马斯克去管海洋污染,难道你马云就能替他去管火星?你有那实力吗?
你还在那说什么应该先解决海洋污染,一是逻辑错误,二是你这样说就是在否定马斯克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认为马斯克好高骛远,这叫情商???你是在那秀自己伟大还是被人捧飘了?这样说话别说情商了,智商都不在线!!
巴拉巴拉说一大堆,就是想逗人乐?这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是你个人洗脑专场,更不是说相声!所以我求求大家不要再去追捧那些回答巧妙避重就轻的说话方式了,那真心不是情商,如果你总是学那些虚头八脑油嘴滑舌的说话方式,你就永远不会脚踏实地的,人家有钱当然可以这样讲话,再说马云原来也不这样,就这两年不知道咋回事。他要一开始就这样会有今天?看来人到一定程度真的会膨胀,毕竟周围拍马屁的人太多了。
虽然我不是马斯克的粉,也很尊敬马云,但是听我分析一句。
Musk有生之年的目标在于殖民火星,其他一切都是为这个服务的。
1. 火星没什么氧气,内燃机不太可能,所以有了Tesla电动车。
2. 火星发电什么最能规模化,太阳能。所以有了SolarCity。
3. 火星气压极低,然而环境恶劣,风暴极多,修铁路的话Hyperloop了解一下。
4. Space X自不必说。为什么不用降落伞回收火箭,猎鹰火箭回收要用推进剂,因为火星大气太稀薄,大规模使用降落伞不现实。
5. 火星怎么上网,Starlink先在地球上测试一下。
6. 躯壳太沉重了无法彻底适应火星与宇宙空间,所以不管黑猫白猫,脑后插管Neuralink也要上马。
7. 评论区有人质疑,Musk怎么对最基本的火星种地吃饭问题都无动于衷? 很巧的是Musk的弟弟Kimbal Musk创立了Square Root,致力于集装箱尺寸的精细化无土栽培技术。
然而,火星这个有生之年,只是个小目标。其实Musk心里真正想着的是一个更宏大的对于多行星文明的追求。这是人类文明得以长久延续几乎唯一保险,但Musk说的这1%的保险费人们不知所云。
有深邃眼光的时代先行者总是会被认作骗子和疯子,一个“卖保险”的,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辗转推销那不知所云的互联网的年轻马云,曾经也是个“传销骗子”不是吗。
“骗子”马云20年前珍贵视频:到处推销失败,在家里成立阿里巴巴
"骗子"马云20年前珍贵视频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869911768350720就一个感觉:
耽误了马斯克一个小时拯救地球的时间
纯主观观点的表达,也会耽误看直播的人半小时时间
所以我奉劝各位还没有看视频的朋友,别看了吧
视频刚出来我就很激动地看了两次。
感觉两个人完全就是两种风格。
感觉马斯克是一个 超级tech guy外加商业天赋惊人,
他喜欢聊技术,但他也乐意倾听不同的意见,
在马云谈一些他不一定赞同的宏观思想的时候,他也能一个劲地点头微笑,
时不时发出“Ha Ha Ha”这种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声....
相反我反而觉得马云在听马斯克聊 neural link 的时候
一直抖腿,头么转来转去的.....
感觉他有点心不在焉,也一个劲地在说自己想聊其他的,
我个人觉得这有点稍稍不尊重马斯克,毕竟人家客场来的。
当然我的观点当然跟马老师真实用意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没有能力去揣测,只想写写自己的所思所想。
高下立判,失望至极。差距真的挺大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看马云说的每一句话都觉得很尬。
马云视角:字字玑珠,观点新颖别致,很有想法,不愧大佬
马斯克视角:太尬了,我快编不下去了,谁来帮这位刚从火星回来的大佬圆一下
观众视角:全程强行抖机灵
本人视角:阿里智能是什么鬼,用来让我剁手的吗?感觉跟《功守道》的观影体验差不多,一种被强行喂屎的感觉。
我希望有人出一个马斯克讲话的CUT。
马斯克是在认真的思考AI的现在和未来,马云是在认真的想怎么搞笑。
我一直很害怕这俩人对话。我是一个特别害怕尴尬的人。
我怕他们说:
马云:你信不信,你的火星计划迟早会用上我的支付宝。
Musk:就是山寨Paypal的那个电子支付吗?我出道第一天就把Paypal卖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861224932614144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3478446感觉就像我跟村里大婶说高数。
大婶:你在大学都学了啥?
我:高数、物理之类的。
大婶:高数是啥?
我:就是高等数学?
大婶:比加减乘除高级?
我:是高级一点。
大婶:买菜用得着吗?
我:用不着……
大婶:那你学它有啥用?多学点实际的,你看你上次买白菜2块钱一斤,我们讲讲价1块钱一斤就买了,别上学上傻了。
我:……
大婶:那你物理学了啥?
我:(已经不太想说话了)万有引力之类的,就是牛顿研究的那些。
大婶:啥叫万有引力?
我:就是让你在地上飞不起来的力。
大婶:那你研究这个能让我飞起来吗?
我:……暂时还不行,咱能聊点别的吗?
大婶:我家电视坏了你会修吗?
我:不会。
大婶:我家的母鸡不下蛋了你会治治吗?
我:不会,您把它炖了再买只吧。
大婶:我就说你上学上傻了吧,跟生活有关的一点都不会。
我:您忙,我先回去了。
有些人的人生只局限在买菜和母鸡下蛋,你跟他聊火星根本聊不下去。
中国的规模决定了一个事:
只要你是中国某一个行业的第一,你的资产规模就会让你看上去显得很“神”,然而中国的所有行业总会出现一个第一不是吗?不管其中参与者的水平如何.....
就如同中国男子足球,总会出现国脚和国家队队长不是吗?而中国的国家规模可以让郑智这种大概相当于欧洲五大联赛蓝领球员水平的球员成为“伟大的球员”.....而法国队身价上2亿欧元的姆巴佩却活得像个二溜子....如果用“你行你上”的著名逻辑,马云当然是传奇,而郑智也可以说是“伟大球员”,当然是相对于“没本事上”的我们;
中国的互联网和足球还真的挺像的,是一种几乎封闭的环境,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能整体崛起的原因大家都应该比较清楚,当然,作为中国人我是乐见其成的,不过真相还是要搞清楚,不然还真的忘乎所以了,以为“伟大球员郑智”可以完爆“二流子姆巴佩”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找不出有哪一个商业模式是中国人原创的,更别说我们的商业模式还只是商业应用型的,基础科技型的除了华为一个没有;至于马云和马斯克的差距,大概就像顶级高精品和正品限量版之间的差距吧;
当然你说中国人一无是处,那也不是的,中国人的整合,组织,落地能力很强,也许是人类最强。我们的老祖宗历来如此。但是,科学素养,探索精神,逻辑的深邃程度,不是强项。
中国的企业家们都是一个个现代版的“都江堰总指挥李彬”,而美国的企业家大部分都有哥白尼,哥伦布的气质....不信?去查查阿里巴巴曾经有多大规模的地推销售团队,去查查早晚员工都要跳操的平安的底层业务逻辑。更不用说烂到路人皆知的百度的专业水准……包括对岸同是中国人的鸿海能组织成几十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血汗工厂也是深得祖传...说这些企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星辰大海”,你信吗?像什么万达,恒大这种活化石性质的企业我压根不想说....和他们对标的是福特和卡内基这种上个世纪的……甚至是大清帝国胡雪岩这样的老古董
PayPal 成立 1998年
支付宝 成立 2004年
6年,平庸如你都能完成从初中毕业到大爷毕业的蜕变,人类社会在6年的时间里产生的认知迭代又是怎样的幅度呢?
在马云之前,中国的首富是下面这个人,他曾认为他可以让迪士尼“20年不盈利”,你们看我选的照片,可都是他们的定妆照,可见我不是为黑而黑。
要说马云,王健林还算好的呢!毕竟一个是大学老师,一个是部队军官,这种上一代体系精英出生。
下面这位爷的思想精髓就是“民间儒家理念吃苦耐劳”plus“闽南人爱pia 才会赢精神”的结合体,不照样混成了民族英雄?在他的老家以及不远的莆田一到过年,满大家的宾利车,那些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他们的老乡们会拍成抖音来显示自己的作为“善于经商的XX人”的自豪感
首先你们这些人单纯崇拜人民币,至于有人民币的人啥子样你们根本不care ,倘若骂人家德不配位,那绝壁是因为有人民币的人不是你....
其次呢你们还非常需要神一样的英雄,不能接受有优点也有短板的真实英雄,就像对待袁隆平,要么就是“一个人喂饱了13亿人”,要么就是“算个球,靠团队的”,怎么一个科研团队的领袖就不值得尊重吗?
马云,同样的道理,一个出生在发展中国家的中产,能在他的时代把世界上先进的理念带回中国并且落地壮大就不值得尊重?我说他和马斯克不在一个级别,在科学素养,逻辑能力,思考深度上不在一个纬度就要跳起来?
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完全不一样,人的mind setting也完全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文化传统不一样,商业,法律环境更不一样,非要放到一个频道上比较,结果自然就是大写的尴尬
简短:听马云一席话,浪费半小时!
这两个人明显不是在一层楼上,以后也不应该出现在一层里。说不定,以后他俩不会在一个星球上了, 哈哈哈, who knows?
- Elon: Does AI mean love? AI, 中文“爱”啊, 他没啥反应,说AI不应该是Artifical Intelligence, 应该是Alibaba Intelligence, 霍,这广告猝不及防啊!
- 马云:It is easy to go to the Mars (去火星很容易)。 你确定? 靠支付宝吗?
- 马云:99.99% predictions are wrong (99.99%的预测都是错误的)。 Elon: ya but 80% of statistics are false(是的,但是80%的统计都是错误的),哈哈哈。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make it。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制造未来。
- Elon: 有人要卖lipsticks, cosmetics (口红,化妆品)时, 马云:你是个英雄。
- 马云: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arth, NOT mars (我们应该专注在地球上,而不是火星). Elon: Why not both? (为啥不两者兼顾)
- Elon talks about AI (Musk谈论AI)。 马云: Let's talk about something fun。(我们谈点有意思的)。 这可是AI 峰会yeah, 大兄dei。
突然发现,蚂蚁财富给我推荐的基金们,都是让我接盘的,很讨厌。不是有句话么:Past performance is not an indicator of future results. (过去的表现与未来关系不大)
来几个精彩评论啊。
1 Now I understand, why jack MA didn’t got the job In KFC. (现在我知道为啥马云没能拿到KFC的工作了)。 有点傲慢与飘。
2. The ONE who promotes 996 (nine AM work and nine PM rest, six days a week) now advocates working 3 days a week. 天天鼓吹996的人,现在提倡一周工作三天。
3. Can we just have Jack Ma in the audience and Elon talk the whole time? 我们能让马云做观众席,让Elon一个人谈,好吗?
4. Jack Ma looking like a typical businessman for 46 minutes. Dude, take some preparations before you talk about things you know nothing about. 马云46分钟一直像个商人,大兄dei,你对于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总应该做点准备吧。然而他没有。
5. Jack Ma sounds like my grandfather. Elon Musk sounds like my great grandson. 马云听上去像我爷爷, Elon听上去像我孙子。
原创不易, 有用点赞,谢谢。
智叟转世 vs 愚公转世
两个人都不是简单角色,只是智叟眼光短了些。
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二人对话的尴尬,而这场对话,给我的感觉则是震撼——差距太大了。
这种震撼不亚于看本世纪初马云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的专访。
2000年,央视记者曲向东在一家咖啡厅约见马云,问他:你对未来中国的电子商务趋势怎么看?
马云的几点论断都堪称预言,比如他预言B2B市场竞争将会极为惨烈,C2C市场将会有机会,但是这个机会一定是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发展出来的,所谓的本土实际,具体体现在信用体系,支付手段,物流等方面的中国化运作,这像极了当年毛的《论持久战》,直击问题本质,且有高度的前瞻性。
马云平时喜欢读鲁迅,最后的豪言壮语也剖有鲁迅的色彩——只有唤醒民众,才能引发一场革命。
那个年代的企业家,多半都是四平八稳的“官本位”气质,马云的这种气质的反差,确实是一个异类。2004年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当坐在第一排的海尔张瑞敏在马化腾领奖的互动环节,表示自己对QQ兴趣不大时,马云正在第三排的阴影处冷眼旁观。
无论是马云还是马化腾,他们都超越了中国前代企业家的格局。
老派的企业家,无论是张瑞敏,还是鲁冠球,仰融,曹德旺,乃至赖C星,都是工厂主——他们从一台冰箱,一块汽车玻璃起家,到最后无非是厂房更多,赚的钱更多,除了解决就业,并不改变社会结构模式。
唯一的异类是后来入狱的牟其中,他的一系列做法有当年巴黎公社的社会学实验性质。
而马云和他们的不同在于,他通过信息流的影响,进而改变了社会的局部结构,这种改变造成了一部分崩塌,也带来一部分升级。
马云实际是一个依以技术为手段的社会活动家。
而马斯克则是一个以技术革新为目的的科学家。
为什么两人的交流不在一个频道上?原因就在于此。
马云从来对技术没有兴趣,他的最终出发点是社会学实验(当然,赚钱是副产品,他和撒贝宁说的对钱没兴趣并非是假话,但是你的境界到不了那个层次,就觉得他是在说瞎话)。
所谓的社会学实验,有内在系统和外在输出两个部分构成。
内在系统,比如马云对于阿里巴巴组织架构的调整,在内部各种清理和整肃,协调各个派系的冲突等等:比如休假疗养孙彤宇,力保阿里云王坚。
外在输出,则体现在马云对于业务的抉择上,比如1995年进入互联网,1996年蹬掉美国合伙人,1997年毅然北上进入外经贸部当雇佣兵,1999年杀回杭州,2004年采取挖墙脚战术和浙江分行搞支付宝,当然也有失败的,比如进攻百度,搞搜索引擎这种事情,不下五六次;搞社交,前后尝试多次,请“不熟,见面不超过10次”的赵薇站台,搞什么“来往app”,最后还是凉了。
但这一切的落脚点主要是人,而并非是技术。
内在系统就是“和人斗,其乐无穷”;外在输出,本质也是为了影响更多的人。
马斯克则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曾有一句经典语录:
你有乔布斯家的车库吗?
你有马斯克的探险家祖父吗?
这两句话是一个隐喻,点出了二人的基因。对于乔布斯来说,车库代表的是出生的地点(车库创业的硅谷氛围),家境(虽不富裕,好歹有个车库,算是保底的家境,硅谷的流汗浪儿子是无法和天才少年沃兹尼亚克做玩伴的);而马斯克呢?同样如此,他今天的成就和他的家族基因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在理工科和技术方面颇有天赋的少年书呆子,马斯克的探险方式只是换了一种路径——祖父用热气球在格陵兰岛的上空翱翔,以生命为赌本;
马斯克则是在赚了能买一座私人岛屿的钱之后,把它们全部投入了创办科技公司。
如果说马云的落脚点是人,那么马斯克的落脚点,可以说是人类,甚至可以说是文明。
马云的所有行为,默认设定是:人没有变,只是技术提升,提高效率,构建新的组织形式;
马斯克早已突破了这个局限:人会进化,实际上手机已经是人类进化出来的一个器官;未来随着脑机接口,能源革命,未来的人和我们的差距,比我们和原始人的差距还大。
他的思想已经类似于某种科幻小说作家,和刘慈欣不同的是,他拥有这个星球最发达地区的技术资源,而如何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在某些方向做出一些突破,是他关注的问题——当然,为了他的最终目的能够实现,也就是供血,他会关注一些商业利益。
马云显然对这些不以为意,和普通人一样,他觉得这些都是遥远的幻景,和当下现实没啥关系。
马云是一个企业家版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的激进形式),永远是现实主义。
马斯克是一个企业家版的科学家——随着科技体系的日趋庞大,如何把跨学科的资源整合起来?马斯克就是这样一个人,科学包工头。
马云就是没找到自己的主场,给主持人带沟里去了。他就应该跟马斯克聊聊怎么用大数据精准扶贫,怎么用AI分辨假货,以及怎么忽悠员工自愿996,就算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鸡同鸭讲,但至少最后一个问题还是可以达成共识的。
开个玩笑 - -
说回对话本身,其实马斯克说的这些观点也谈不上新鲜,只不过以前它们大多都出现在科幻作家的小说里,或是电影银幕上。马斯克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通过自己的商业和工程天才,将这些看似不切实际的幻想照进了现实。
我想,全中国对此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刘慈欣了。他写了一辈子科幻小说,做了一辈子的梦,就想去太空旅行一回。没想到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竟然摸得着梦想的边了。钱来了,SPACEX也来了,太空旅行的门槛从以前的几千万美元,到了现在几十万美元,已经触手可及了。所以你看,现在大刘连写书都鸽了,除了走穴赚钱,一有空就健身,就是等着过几年上太空看看。
上个月,大刘还参加了某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的火箭测试,斗鱼独家冠名,现场直播,一边发火箭,一边收火箭,给民营航天的发展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大刘一直以来都担忧互联网的过度发展会使人类文明变得内向,阻碍航天事业的发展,但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未来太空旅行的主力,搞不好就是这些网红主播。所以你看,世界总会以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的产生联系,马云跟马斯克,没准也会有这么一天,毕竟火星上买东西那真得网购。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马云与马斯克的对话点燃了大家八卦的熊熊热火。虽然这次对话看上去非常尬,两人貌似一个来自火星,一个来自地球,但从最根本上来说,两人是围绕着人类在未来能够幸存下来的“机会窗口”这个话题展开的。
“机会窗口” 是马斯克首先提起。这个词一出,我就能感觉到马斯克那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有一种拯救地球未来,人类未来的紧迫感。不考虑政治和商业目的,他说的所有话,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这一目标。
如果你是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司机,慢腾腾的开在高速的最右侧车道上,导航突然提示前方50米下左侧出口,你就会明白什么叫机会窗口。从最右到最左,你要连续切换几个车道。很多时候因为拥堵,或者恐惧,新手无法在短距离内换到左侧出口,那么就错过了此次驶离的“机会窗口”。在高速路上或人生的旅途中,这样的机会窗口很多时候只有一次。
我们人类文明就像这样一个新手司机,对未来基本没有预判,当末世的警报突然拉响,人类极有可能错过这个机会窗口。
人类会因为什么不可抗拒因素面临末世?这里有一个不完整列表:
- 小行星撞击地球
- 太阳耀斑爆发吞没地球
- 全球变暖且不可逆
- 强人工智能出现并奴役人类
马斯克是个技术宅,他相信对于前3种不可抗拒因素,人类可以通过移民其他星球,将人类文明的火种广为散播,来达到避祸以及延续人类文明之目的。对于第4种因素,就算移民其他星球也无济于事 -- 强人工智能可能在整个宇宙追杀人类。所以,马斯克提出 “如果无法打败他们,就成为他们的队友” 这样的思路。这个思路的直接产物就是脑机接口。一方面,通过脑机接口使得人类进化到超新人类,拥有与强人工智能一战之力,另一方面,通过脑机接口使机器人与人融为一体,两者成为寄生与寄主的关系(人提供意识)。这两种方案,都是通过提前准备,提前变道,防止人类错过自救的机会窗口。
马云作为文科生,虽然对星辰大海不是很向往,但他的所做所言,其实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人类自救的机会。马云一直强调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防止因为人类犯错导致地球提前进入末世。他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全球变暖是短期内最可能引起地球毁灭的因素。如果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改善地球环境,降低碳排放,延长末世出现的时间,则我们的后代会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从容变道。
对于强人工智能的出现,马云的看法是遥遥无期(甚至是永不可能)。基于此判断,他相信人定胜机;他相信只有人有意识,机器不会涌现意识;他相信改变世界的是梦想,而不是技术;他建议改革教育体系,让孩子多学艺术,画画和跳舞等学科。就算强人工智能出现,那也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人类的死亡和消亡,不是一件坏事。虽然谁也不知道强人工智能何时出现,但这个星球上几乎所有人,都抱着强人工智能不可能在短期出现的观点。基于此观点,马云的建议没错,马斯克的想法反而显得过于超前。但人还是要未雨绸缪,根据墨菲定律,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总是会发生。
在拯救人类这件事上,马斯克表现的比较积极,从自我做起;马云表现的比较消极,有点我老了,拯救地球的重任就交给你们年轻人了的感觉。这也可能是不同年龄之间的代差吧。
对于未来教育的变革,马斯克建议多学工程和物理,并借重脑机接口,马云建议多学艺术,跳舞等体现人类创造力的学科。作为理科,我还是要挺下马斯克。至少在现阶段,多学工程和物理,增强人类大脑,这个社会才能发展到马云梦想的人类社会阶段 -- 限制机器出现意识,全人类幸福地奴役聪明无意识的机器。
无论是哪种教育理念,我都希望中国的教育从现在起抛弃死记硬背!为了实现这一点,国家必须立法,在考试分数的 loss function 中,全面去掉死记硬背的贡献项。
马云和马斯克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AI人工智能
马云的主要观点如下:
计算机可能更聪明,但是人类要有更多的智慧。聪明是学术驱动的,但是智慧是经验驱动的。计算机很聪明,但是是人类发明了计算机,我从来没有看到计算机发明一个人。计算机只是人类创造的聪明的工具之一。计算机是聪明的,但是人类今后会创造更多的工具,会比计算机聪明更多,这是我的看法。
对于人工智能,对于阿里巴巴的智能,我跟高兴它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人类的本质。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他们需要对自己有更多的自信。今天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方案,但是未来会有,青年人会有解决方案。我很乐观,我不觉得AI是一种威胁,我不认为人工智能是很恐怖的东西,因为人类很聪明。我觉得AI很好很有意思,我们会拥抱它。
马斯克主要观点如下:
对于人工智能,我的看法是,说到底你可以推进人工智能来解决问题,让人们有更多的自由度。有最多自由度的就是现实。比如下跳棋是很容易解决的,用传统的软件计算机就可以解决的,这别没有什么挑战。可以说下跳棋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几乎不可能赢,每一个套路都已经知道了。然后就有象棋,自由度比跳棋高很多,但是也是自由度数量级比较低的游戏。之后到了围棋,自由度比象棋高很多,所以我们不断的在跳跃自由度,数量级在不断的上升,智能的数量级也在不断的上升,可以完全模拟人的各个方面
一般大家都会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他们觉得可能就像是聪明的人而已。实际上,人工智能比这个厉害得多,可能比最聪明的人还要聪明。
我个人的观点仅从这一段,我是更站马云的。首先我觉得马斯克对于AI的发展可能有点过于乐观,有知友在别的回答下评论说“这个是【人工智能大会】,而马云完全没表现出参会者对人工智能应有的最低限度的理解”。
好的,那我们来看看研究AI的权威专家是怎么看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进展的
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前主席、牛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迈克尔·伍德里奇(Michael Wooldrige)教授在2016年CCF-GAIR大会报告中所说:强人工智能“几乎没有进展”,甚至“几乎没有严肃的活动”(“little progress, little serious activity”)
在2018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新兴科技峰会上,MIT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Tomaso Poggio谈论了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现状的看法,“现在,我们所提及的人工智能并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吴恩达:“人工智能毁灭人类”就是“炒作”(hype)
如果是这几位去和马斯克对杠,估计很多人就不会一边倒的像现在这样diss马云在科技上很无知了。我举的这几个例子并不是想说明马斯克就一定是错的,但我想表达的是他说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这个issue在AI学界本来就是争议颇多的开放性话题,关于马斯克所说的强人工智能能不能实现,多久能实现本来就有各种争议。乐观者被打脸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1962年,人工智能的先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Herbert. A. Simon西蒙教授,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曾断言:“二十年内,计算机将完成人能做到的一切工作。”
1970年,另一位人工智能的先驱,MIT的Marvin Minsky明斯基教授也曾预言说:“在三到八年的时间里,我们将有一台具有人类平均智能的计算机。”
对了,还有4个月就是2020年。
实现强AI一般认为有两种方法:比如从精品生学,还原论的角度,从底层向上层逐步构建理解,比如美国非营利组织Creative Commons的CEO Ryan Merkley发起的 openworm这个项目, 希望模拟出秀丽隐杆线虫的959个细胞,秀丽隐杆线虫是唯一一个体内所有细胞能被全部盘点并归类的生物,其结构简单,但却有基本的觅食繁殖趋利避害的行为特征,但结果并不乐观 “We do not even know whether the synapses are inhibitory or excitatory. ” “我们甚至连神经元上的突触是兴奋型还是抑制型都不清楚”。
还有一种是直接从算法角度模拟,不考虑架构上是否接近人体基本构造,但不同于现在的弱AI问题,强AI的很多基本机制都完全没有摸清,连"如何定义问题"本身都是一个问题,弱AI问题比如 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本质上是模式识别,自动驾驶/下围棋本质上是决策树,这些都有很清晰的或者相对清晰的定义,而强AI的很多基础问题中,人类目前连基本的意识,联想,学习,逻辑是如何产生的都并不清楚。这完全不是计算机一个专业的事情,至少是3-5个交叉学科需要长期探索,至于这个期限有多久,甚至能不能实现,都很难说。
这里夹带一点私货,关于人类科技的一些核心问题的突破,人类科技发展有没有上限,是否接近上限有很多争论,比如可控核聚变的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等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比如常见的那个关于可控核聚变的梗“我们距离可控核聚变,还有五十年”,牛顿力学发明三百年了,现在最快的航天器还是几十km/s的速度,作为碳基构造的寿命百来年的人类,是否有自己的认识理解上限?
关于火星还是地球
马云的观点如下:
抓住地球的未来,没有那么容易。但是未来的一百年我们要尽可能做好。我很钦佩你开发火星的勇气,我身边有很多人在尽力提升现有地球的发展。要把100万人送到火星很好,但是我们要关心70多亿地球人的发展,让地球更可持续发展,我不是火星的粉丝,就像爬到山顶往下再走一步就去火星了,但是回不来了。我感觉去火星就是回不来的感觉,别那么做。点一下火星的关键词,听说你要去火星?我对火星没有兴趣,我刚从火星回来。我对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更感兴趣,为什么大家对火星这么好奇。
马斯克主要观点如下:
我觉得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质,以确保我们能够进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这并不是因为我觉得地球没有希望了,但毕竟存在这种可能,即使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地球还是有可能会发生人类无法控制的事情,外部力量或者内部事物导致文明被毁灭或者我们受到足够的威胁以至于我们只能搬到另外一个星球去生活。
我也是支持地球的。但有一天当人类成为多星球生存的生物时,人类社会将有可能实现超越地球的更大发展。从资源的角度说,这世界只需要使用大概最多1%的资源用来研发去实现多星球生活,并不需要太多投入。我觉得这是针对未来比较明智的一个投资。
关于这个话题,我觉得马云和马斯克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性,两个人都提到“地球上的问题肯定是优先级最高的”,【让地球更可持续发展】【我也是支持地球的】,作为人类生活的母星,人类对自己母星的理解和认识/利用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少,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Nikolai Kardashev)设想了外星文明的等级,通过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术进行文明等级的划分:
类型I :该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主宰这颗行星以及周围卫星能源的总和。
类型II :该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
按照这个猜想,人类目前的文明等级是介于0~1之间的某个数字,比如说0.72, 马云更专注的事情是将人类文明等级从0.72提升到1这个过程,而马斯克目前干的更多是在为从1提升到2型文明这个过程做准备。我个人觉得两者没有本质上的争议和矛盾性,人类文明征途的星辰大海,需要这两者共同的努力。从观点倾向性来看,我更支持马斯克,“最多1%的资源用来研发去实现多星球生活”,认识地球和开发火星这两者并不矛盾,而马云的观点似乎将这两点过于对立。
关于科技对就业的影响
马云的主要观点如下:
未来20年里面,大家寿命会更长,生命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活100年或者120年,甚至祖祖父还在努力地工作,但这不一定是好事。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工作?我觉得一周工作3天,一天工作4小时很好了。
在我这一辈子当中尤其过去两年,大家经常谈人工智能,说人类会被机器控制,我从来不想这些问题,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是不一样的,机器是人类发明的。根据科学,人从来无法创造一个比自己更聪明的动物,在这里有很多聪明人,但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创造一个更聪明的人。
马斯克的主要观点如下:
今后人工智能会使得工作失去意义,可能最后的工作就是写AI软件,最终可能AI自己都会写软件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去学工程、物理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动的工作。当然还有艺术。我们还要思考一下神经连接的问题,不然的话我们就要落后了。我们一定要尽快做这个工作,我们所剩的时间也不多了。
围棋,自由度比象棋高很多,所以我们不断的在跳跃自由度,数量级在不断的上升,智能的数量级也在不断的上升,可以完全模拟人的各个方面。
其实这个话题和第一个话题很接近,主要是讨论AI和相关科技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影响,马斯克的观点相对来说比较激进,认为未来强AI会实现,比如他提到的 "可以完全模拟人的各个方面",当然他比较聪明,并没有像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西蒙教授和MIT的Minsky教授那样给出具体时间表的预言(:-D)
马云则比较乐观,可能他连强AI是什么也并不清楚,马云的回答其实是其个人乐观生活态度的集中体现,比如他在多个场合提到的【相信年轻人会更聪明,相信未来, 相信各种问题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虽然解决的人并不一定是他,但他相信人类集体的智慧,他的回答更像是" 充满东方哲学意味“的寄寓。
我个人对于机器能否取代人这个议题,也偏乐观一点,倾向于认为人类是机器的主人,而不是反之。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人类是机器的主人“并不代表 ”人类的工作不会被机器替代“,落后的生产劳动方式会被更高效率的方式所替代,人类的物质文明才能得以积累和进步,这没有错。所以重要是,当更高效率的机器工作带来了更丰厚的人类物质积累以后,如何反哺因此失业的群体,或者说能否惠及更广泛的人类群体,从而享受机器工作带来的利好,这才是需要关注的。
当机器大规模代替人工的时候(并不需要强AI实现),弱AI就能解决很多低端的人工问题,本质上这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会演化成社会问题。所以今年华裔美国总统候选人杨安泽提出:”在未来数年的时间里,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将导致大量的卡车司机、零售业员工、快餐业员工、电话呼叫中心员工的失业“,他提出的所谓的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即“全民基本收入”),也就是媒体报道的1000美金/月/人的政策。
这并不一定是最优解也不是唯一解,但我相信会有相应的政策和解决方案出来,因为从本质来看,机器代替人工,人类的物质文明生产效率是提高的而不是降低的,家底是更厚的,而不是更薄的。蛋糕做大了,如何分配可能会变成更重要的问题,但蛋糕做大也是好事。
所以我把二马的会谈记录仔细看了好几遍,并没有得出压倒性的孰优孰劣,水平高低的结论,人类文明征途的星辰大海,需要的是这两类人群的共同努力,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同样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