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如何评价深圳这个城市?

发布时间:2019-08-14 02:51:42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作为在北京生活了六年多,来深圳四个月的人,我就说说自己对这两个城市的不同的个人感受吧。既然是评价深圳,那就主体说深圳吧。气候方面,比北京好的太多了。这里的气温,冬天还是要穿的稍微厚一点点的。气温在5-
如何评价深圳这个城市?作为在北京生活了六年多,来深圳四个月的人,我就说说自己对这两个城市的不同的个人感受吧。
既然是评价深圳,那就主体说深圳吧。

气候方面,比北京好的太多了。这里的气温,冬天还是要穿的稍微厚一点点的。气温在5-10度之间。不过和北京不同的是,冬天穿丝袜的妹子还是非常的多。空气污染指数上50的天数比北京下50的天数还要少。

房子:房价其实也不怎么便宜。关内基本也在3W以上了。比北京稍微低一点儿,但其实对于大部人工薪阶层来说,都是望尘莫及的。租房的话,比北京性价比也要高很多。在北京,回龙观的话,两居现在基本都在4500了吧?在深圳的福田中心区,两居也就这个价位。

上下班:之前在北京,上下班单程怎么也得1个小时。在这里,半个小时。不过公交的拥挤程度和北京不相上下。而且深圳有一个特别让我觉得郁闷的一点是,公交上车的人,总是还没等下车的人下完就开始上。具体来说,公交一开门,能上的人就会马上上。根本不会估计“先下后上”这个在北京已经完全养成的规则。

交通:两者其实都挺方便的。不过习惯了在北京的4毛钱之后,来深圳,公交2元起步,地铁随便几站也是五块钱以上。堵车,目测不是特别堵。拥堵系数,0最小,10最大。北京拥堵系数为9的话,深圳的拥堵系数大概就是6的样子吧。

周边环境:两个城市周边其实都有很多周末可以游玩的地方。北京周边基本都是山,深圳周边基本都是海。深圳的海的话,南澳那里似乎是最好的了。在深圳东边大概100公里的样子。周末去冲浪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东冲西冲的水质可以完全和三亚媲美呀!

行业:本人IT屌丝狗。之前混迹北京几个还算不错的互联网公司,现在在深圳一家小公司。相比之下,深圳的公司很坑爹。非常不正规。试用期没公积金,公积金基数是深圳最低标准1800,而且系数还是5%。之前还有几个公司的offer,都详细的问了问,好多都不是特别正规。所以奉劝各位来深圳的同行们,要找靠谱的公司啊!坑太多了!

公司:找工作的时候,居然几乎每个公司都要面试者自带简历!(腾讯例外)这个让我很诧异,简历难道不是已经给HR,HR看了满意后才约面试的吗?为毛还要面试者自带简历?有几个人家里有打印机这种“办公设备”的?这个和北京的IT公司完全不一样啊!

工资待遇:就IT行业来说,北京和深圳在待遇方面差不多。就我个人而言,现在的薪资和北京最后一份工作的薪资一样。(北京最后一份工作干了3个月来深圳的)但公积金几乎等于没有,这让我觉得很坑爹啊!

其他方面,其实都差不多,建筑风格,全国都差不多。人的素质,也都相差无几。吃喝玩乐的地方,也都那个样子。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打分的话,北京6分,深圳8分。有人问这两分差在哪儿?其实这是个人的感受,这个分也不是一个十分具体的可以量化的东西,所以就是随口那么一说,有一个差距就行。如果你非要我说一个两分的差距,那我就只能让你抬头看看蓝天了。身在其中时没什么感觉 夏天太热雨又太多 出门必备一把伞 觉得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当你离开了以后不管到哪个地方都会觉得还是深圳最好最舒服一座在市中心可以享受到大片绿地的城市


2019年3月4日更新:

没想到这篇回答这么多赞?!我是要火了吗?!

看到很多人说我写的是软文,您真的高估了我。评价深圳这座城市,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给出完全不通的观点。我曾经在西安上海北京昆明都长期居住过,对于城市&生活有自己的理解。

1、评价标准

一个城市怎么样?首先要有明确的标准。外人和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真的有很大的不同。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不同人群,因为社会资源不同,也会产生截然相反的评价。所以,标准不能统一,也就只能分享自己有限的理解。

2、我是怎么理解城市?

我认为城市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们从事的工作需要极度密集,所以才形成了如今这种钢铁水泥一般的城市结构。

既然是社会大分工,那么城市就需要能够顺应大分工,并加速这种社会分工的效率,这样的城市才是更好的。比如:既然城市需要那么多人口来工作,那么城市在解决这些人的工作机会、信息传递、工作之外的尊严、人情、娱乐等方面尽量做到最好。处理好最小的单位,人、家庭、组织的需求,才能促进社会分工的高效运作。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城市吸引人来为自己提供劳动力,那么在回报上有输出,这个受益者可以不是我,但是必须有人得到回报。这样公平的环境,才能让人相信梦想,才能愿意来参与这个城市的社会大分工。当然,因为个人教育背景、社会资源、生活需求、人生阶段的不同,每个人面临的城市优缺点是不一样的。

3、深圳满足了谁?

机会均等,是城市最大的魅力。

首先,政策公平。在基本的社会规则上,深圳还是不错,对于年轻人的吸引,户口的落地,大学专科以上的人才都能得到快速满足,硕士博士更是优待。优待的政策你能感受到,看到身边普通人能获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想想看,多少城市的好,是你根本触及不到的!

其次,可能性足够。深圳的生存条件。房子车子贵,这件事从来不是大城市的问题,更好的资源都是稀缺的,且不会满足每个人。房子贵也总有人买得起,那些不论是来得早的,赚得多的,看的准的,运气好的,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原因。没钱就去赚钱,赚不到钱就降低要求,没有争议。

最后,生活环境优质。除了上面说的社会资源,需要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取,深圳的自然资源,蓝天白云、空气、绿化、公共绿道、公园在全国一线城市都是领先的。能大概率的保证你活的健康,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生存能力了。

最最后,在社会资源上,有人会提到医疗、教育这样的资源紧缺问题。没错,医疗教育是深圳的短板,毕竟30年的历史想建立一座百年名校,简直是在妄想。换句话说,如果深圳有了那么多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社会的发展也进入成熟期了,政策的苛刻、资源的分配、向上的通道也基本关闭了。


————————————————————

这两天,中国式离婚又在深圳上演了。

位于南山科技园的华润城开盘,低于周边楼盘的售价让不少人感到“买到直赚200万”,离婚就有了购房资格,且满足首套房30%首付标准,暴雨中排队离婚办手续让人唏嘘。那么这个盘为什么这么火爆呢?原因只有一个:学位地段为王。



如今的深圳南山科技园,如日中天!从北环到后海,从南海大道到沙河西路,若干个科技园区汇聚成了偌大的南山高新科技园。每天早高峰,无数的青年涌现在这个区域,走进不同的写字楼,直至深夜,灯火通明的大厦依然在燃烧着他们的青春。


雨后春笋般的写字楼,崛起中的新城市中心、生长中的天际线都在赋能这片区域。虽然只来了深圳四年多,但是暴走夫妇真的觉得自己在见证着科技园的成长,也在和这个区域一起成长,今天就来聊聊科技园的生活。







01.

科技改变深圳


深圳迈入一线,高新科技立下汗马功劳。追溯深圳的城市历史,从改革开放后重工业&纺织业,到电子配件加工业,再到如日中天的互联网产业,这一步一个脚印踩的极为准确,是这座城市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口号的践行。制造业向互联网的转型,是深圳这一轮增长的主要动力。





南山科技园内,南北走向的是科技路,东西走向的是高新道,占地面积巨大、人口众多,除此之外,还有坂田、龙岗多处科技园区。有人问深圳的房价会降吗?我说不太可能。因为每年60万的人口净流入,基本上都是极具还贷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些人就是深圳房价最坚实的基础。






暴走夫妇四年前来到深圳时,科技园还有很多工地和没有封顶的大楼。短短2-3年时间内,这个片区竟成为了总部基地。以前分布在全中国的很多科技企业总部都搬到了后海湾畔,每天晚上,穿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的大楼之间,精品佛觉得自己到了北京中关村。







02.

程序员改变世界


说起科技园,就不能不说到这里的主力军。每天上班时间暴走夫妇都会看到,沿途密密麻麻的程序员大军,戴眼镜、格子衫、双肩包,让人感觉到一种“韭菜在生长”的旺盛感。我们的城市生活,正在被程序员改变,想想看,更加便利的外卖是不是让你更宅,崛起的网购淘宝让你很少逛街,获取信息的渠道依赖于线上,没错,超级死宅的程序员正在引领生活方式。





高薪、低花费是所有IT男的标签,前两天还有文章揭秘《如何嫁给年薪百万的腾讯人?》,程序员用一行行代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他们的刻板印象也深入人心,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未必,刘大强的公司就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程序员,有机会和大家分享这些程序员中的“异类”。ps:据说最爱出轨的也是IT男~






程序员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前一天加班到深夜的程序员,不太可能早起,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也是弹性工作时间,一般在9:00-10:00之间到岗,上班时间都在讨论需求解答问题,一直到晚饭后,才有时间回到工作安安静静写代码。超长的工作时间让程序员在衣着上保持舒适,短裤、拖鞋、文化衫,忠诚而单调,那些穿西装的100%是来面试。







科技园的饮食是匮乏的,除了有带饭or内部食堂,大部分人靠家乐缘这样的快餐厅解决午餐,下馆子基本没有选择余地,陕西面馆、川湘馆子之类都很少,压抑多年的消费需求在去年万象天地开业后大爆发!






深圳有着长达10个月的夏天,午休是至关重要的。关灯拔了电话线,拉开淘宝128块的爆款行军床,玩5分钟手机就开始睡午觉、鼾声起伏是办公室内难得的和谐景象,虽然经常有不遵守“行规”的人悄悄脱了鞋,空气中夹杂着脚臭。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到今年,我们越来越多的发现一些“洋程序员”,他们的穿着打扮和国产程序员一模一样,只是脸长成印度人or欧美人那样,这得益于像大疆DJI这样重点发力海外的企业。AI、VR等智能硬件更是需要多样教育背景的人才。他们让深圳更像一个大熔炉,世界级的大熔炉。



03.

极客世界里的时尚天地


科技园里工作的还是极客geek居多,这似乎注定了科技园是个无法时髦的地方。斯嘉丽的时髦朋友晓夏从北京到深圳科技园开会时曾发表感叹:“看见你们这的高楼我以为自己到了陆家嘴,但是看了看街上走的人,又觉得嗯,这是深圳。”






很多人觉得科技园不够时髦、深圳不够时髦,然而去年刚在科技园开业的万象天地,直接把这片土挫的地方变成了北京“三里屯”。从有了它开始,斯嘉丽就完全告别公司食堂,告别了午睡,变回了京城外企白领的生活。







五月天开的咖啡馆




百老汇院线经常放映一些文艺电影


科技园万象天地打造成了近期深圳人口中“最好逛的商场”。相比起以前品牌不全、定位不清晰的深圳各种商场。








万象天地引入了很多小众、文艺、网红品牌。比如陈鹏鹏、喜茶这样的流量店肯定要有,华南区最大的星巴克、优衣库等旗舰店也极具吸引力。因为有着艺术的定位,商场还引入了百老汇文艺院线,自带了库布里克书店,还有万众期待的诚品生活。


每一天午休时间,曾经在北京都要和同事出去喝杯咖啡的斯嘉丽就会呼唤现在的同事,一起过马路,吃个好吃的餐厅孔雀or皖厨,喝一杯喜茶or精品咖啡seesaw,逛逛小众设计店造作。





多年来,科技园的白领一直处于消费压抑的状态下,赚着可能比金融领域还高的薪水,却没有消费得地方,就连基本像样的餐饮都无法满足。于是乎,万象天地一开业,火爆的一塌糊涂,附近的居民白领有种“报复性消费”,精品佛把积攒了好几年的购买力都一次性释放了,惊人的流量,交通、停车简直是灾难,工作日中午30分钟停不了车是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一片繁华之中,大冲村的古庙和祖祠堂格外醒目,能在拆迁中保留祠堂也是大冲人的胜利。据说广东农民思想先进,早早就成立了公司,专门用来和开放上谈判,避免了村民一盘散沙被逐个攻破,最后不仅涌现多个千万拆迁户,还保留了集体利益。







04.

深南大道南山段崛起


除了有着密集的人才、刚刚崛起的时尚,你不可以忽略科技园的美。科技园的中间穿插了深南大道,这是一条深圳的“长安街”,见证着深圳40年的发展。每每开车穿行在深南大道,不论是东行,还是西归,都让人心生感动。






绿树、鲜花、车流、行人,简直是城市规划的典范,之前很多年深南大道福田段已是高楼林立,两旁的大厦是一个时代的繁荣,而如今,深南大道的南山段接过了发展的接力棒。






记得四年前刚来深圳的那会儿,从福田回南山,人变少、楼变矮,树变多,有种告别喧闹城市的清净感觉,绿树更葱葱,马路更宽阔,而如今,大冲、储能商务楼群、腾讯、汉京商务楼群、还有深圳湾总部基地崛起,让科技园有种城市主场的感觉。现在从福田回南山,可以远远的看到很多大楼拔地而起,精品佛在向你招手。




从滨海大道也能明显看到变化


位于深圳湾公园侧部的人才公园,是深圳市规划比较完整的公园,每到傍晚时分,附近的居民、白领、程序员都出来散步、运动。站在人才大桥上,一边是车水马龙的望海路直通深圳湾口岸,另一边是深圳湾总部基地的雏形,夕阳映照,排排大楼拔地而起正在形成深圳最美丽的天际线,给人一种“城市在生长”的感觉




傍晚时分的人才公园


以前《春天的故事,从这里开始》里,暴走夫妇写过人才公园的美景,遥想几年前这里可是深圳湾公园最臭的地方,每每跑步路过都要掩盖口鼻,有时直接原路返回,如今,我们再人才公园跑步的时候,一方面惊奇于城市建设的厉害,另一方面为自己生活在这里感到幸运。





腾讯滨海大厦采用双塔结构


华丽的腾讯滨海大厦、无敌楼王深圳湾一号、长成笋样的华润春笋、朴实无华的阿里中心、方正规矩的百度大厦、卓越、海信、海王、中建,新一代的城市主角工程构筑这一副酷似纽约“曼哈顿”、香港“维多利亚港”一般的美景,而就在不远处,是老一代的王牌企业,联想、TCL、创维、飞亚达、迈瑞、金蝶等。





因为深圳的城市构成,走在科技园的马路上,你完全像是走入了一个大学校园,全部是年轻的生命,他们在最具创造力的年纪来到这里,也正在创造新的辉煌。


好了,今天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面对每天工作生活的科技园,真是意犹未尽。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对深圳发展的态度和看法,稍后从留言中随机挑选一位赠送浪友RAYLABO赞助的洗护套装,尤其是冲浪防晒泥,超酷~








—END—

刘大强和斯嘉丽原创文章

喜欢就转发吧


你可能还会喜欢:





在深圳,有一种生活叫大鹏




在深圳,有一种生活叫海上世界




在深圳,有一种生活叫华侨城



http://weixin.qq.com/r/9UOpsXHEDyxwrTXS9xbn (二维码自动识别)

1.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堂,这里的工资高,机会多,很多崭新的岗位。

2.这里也是禁锢年轻人的地方,你在这里挣的钱比在老家多很多,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但是永远买不起这里房子安不了家,回老家又没有同样的岗位。这时候你不能离开也不知道能待多久

来深圳快一年了,很喜欢

家在湖北宜昌,在武汉读大学、工作一共呆了六年,在广州呆了四个月,在深圳呆了1年

当初刚毕业的时候准备留在武汉,在武汉买了房,现在不准备回去了

主要喜欢深圳的天气,我喜欢夏天喜欢穿小裙子,即使12月了每天还能光着腿上班,吹吹海风感觉很爽。广州的天气有点闷了,没有深圳舒服。去年过年回家十分的不适应,中部地区湿冷又没有暖气,大人习惯性的开窗通风每个人穿着很厚的袄子吹着湿冷的风,我一回家就发烧了一个星期,只想赶紧回到热乎的地方。

还有城市的发达和便利,虽然工作不算很轻松,深圳的节奏很快,加班几乎是这个城市的特色,我还是坚持有自己的生活,每周去就近的商圈逛街吃饭洗头发两三次,不一定要买什么就是喜欢这种热闹的氛围,但是想想以前在武汉想出个光谷和打仗似的,头有点疼。深圳虽然人多车多,但是真的不算很堵,每天上下班打车通勤时间加起来不到半个小时,想去哪比较方便。来深圳以后买过各种私教课,我觉得这是大城市的优势,离香港也很近。工作方面,武汉的互联网机会太太太少了,留在武汉感觉后半生都能想象出来了,深圳还是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的,即使离开tx也有很多机会。

总之很喜欢深圳,我觉得只要不完全沉迷于工作,稍微有点私生活都会在这里过的比较舒服吧~

作为祖籍深圳的本地土著来回答一下吧,见证了深圳发展了应该比较有发言权吧哈哈。

公平。

先说说客观因素吧,因为在外省上的大学,同学均是来自各省(学校本省生源极少),听到太多人情办事,内地大多数城市的城市居民都是本地人,不可避免的会形成强大关系网,有时甚至关系比能力重要,而在深圳则基本不会出现这类情况,深圳人口将近2000万人,而本地人只有20W(为什么说深圳市小渔村,因为真的小...),大家谁都不认识谁自然就很难形成关系网。

主观的因素就是制度完善了,举个教育方面的例子吧(父母有一方是教师,比较清楚),深圳的编制教师相当吃香,在学校待个几年税前工资就能达到20K,公积金一个月就有3K,老教师更高,能到5K,而深圳各区每年年底都会进行校园招聘,去到省外某高校设点考试,没有笔试,只有一项面试,面试通过了等来年6月7月毕业就能到深圳报到正式入编了,可这看似操作性很大的却异常严格,参与面试的考官均是临时从各学校抽调的教师组成,然后集体飞赴考点,面试题目是有专门的试卷的,而面试的考官均不知道面试题目,题目是教育局在派专人从深圳坐飞机送过去的(类似于押运),送完题目就返回,运送的人无法打开试题箱,仅能由考官当场打开。面试的时候多位考官同时面试一位考生当场开封试题且全程录像,面试通过的考生录像最后还会由教育局在审查一遍,如此环节人为操纵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房价高。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工薪阶层打工的想要在深圳买房是不可能的,因为首付都给不起。

钱多。

从数据上看,深圳财政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一,第二名的广州财政收入不到深圳一半。而从措施来看,深圳人才引进政策真的可以说是烧钱抢人了,只要是个全日制的本科生就能落户深圳然后领取1万5的补贴(硕士是2万5),补贴是一次性发放到你银行卡的,用途没有任何限制,反正就是给你用的。至于高层次人才,补贴都是上百万的和安排住房了。

环境好。

学过园林或者环艺的同学一般都知道成树木是很贵的,深圳二三十年以来一直都在大力种植各种绿植,很多地方都是茂密的大树,加上深圳没有重工企业污染,在我小的时候深圳已经没有高高的那种烟囱了。

深圳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公平舒适的环境吸引着很多人进来,可高昂的房价却在拼命的推开他们。

觉得每个人需求不一样吧

深圳给我最舒服的一点就是人情淡薄得恰到好处

你可以在这个地方认识朋友,但不会过分亲热,大家对于彼此的隐私有一分尊重,同事结婚一般默默给一份喜糖(至少我和周围同事都没给过礼金)。我觉得这种距离是恰当而舒服的。

住在罗湖,小区氛围也很好,节假日有小区活动,邻里在楼道里虽然不知道彼此名字,偶尔也会寒暄两句。

一个坐出租车不系安全带司机不会载你的城市。

一个只要有斑马线,车不让行人被探头拍到就罚款扣分的城市。

一个小市民去政务窗口办事不会被给脸色被刁难的城市。

一个车辆乱停乱放基本罚款500-1000的城市。

一个年轻人最多的城市。

一个没有本地人,却说来了你就是本地人的城市。

1.大学毕业前去武汉玩的时候,出租车司机问我:"看你不是本地人,你是哪里的?"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

2.我在成都上了四年大学,去武汉也是从成都出发的。我爸是江西人,所以我的籍贯是江西,那我应该是江西人。我妈是吉林人,我也是在长春出生的,说自己是东北人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3.我父母两人都是标准的来深建设者,从相识到结婚,也都是在深圳。

4.我出生不到百天,我妈妈便把我带来了深圳。直到上大学,我在这个城市待了十八年。

5.幼儿园的时候我家住在罗湖,旁边就是仙湖植物园和东湖公园。我特别喜欢东湖公园里的游乐场。它被拆了的时候我伤心了很久。

6.儿童公园的石滑梯被小孩子们的屁股摩的发亮。

7.儿童医院很可怕。但每次生病,妈妈都会在医院门口给我买个米老鼠的氢气球。

8.当时深圳还分关内关外,每次过关都要排队过关。十几年过去了,检查站都拆了,我昨天开车过南头关还是要"排队" :)

9.记得刚搬来福田的时候,我们家是能看到海的,但是慢慢的,那片海被活生生的填出了个福田口岸。

10.去年从深圳被拖走的不止有明斯克航母,还有我童年的回忆。

11.我三年级的时候,深圳通地铁了。当时还只有两条线,而且特别短,四号线就从福民到少年宫。我和我妈就坐四号线玩,来来回回坐了三四趟,就是觉得好玩。

12.一开始一号线四号线这种说法改成罗宝线龙华线之后很不适应。习惯后又被改回叫一号线四号线了。于是我们就会说:坐绿色的那条。

13.绿色那条线过了好几年才通到机场航站楼,结果过了两年这个航站楼又被废弃了。

14.密集恐惧症估计很不喜欢这个T3航站楼。但出来就能坐海景地铁还是很舒服的。

15.不知道政府是不是为了偷懒,把世界之窗 欢乐谷 民俗文化村 锦绣中华四个景点挨在一起建,根本没地方停车了啊!

16.世界之窗的漂流比欢乐谷的漂流好玩。

17.我小学读的是小学初中在一起的一所私立学校,叫景山学校,小学五年初中四年。02年那里就有外教给上口语课。结果五年级时学校倒闭了。

18.Koko爱英语,我不爱英语。(是koko不是coco)

19.放学路上的芒果树结了好多芒果。另一条路上飘着很多棉花。

20.回家除了看四驱兄弟还喜欢看都市台的《第一现场》,我不知道十岁的我为什么会对一档新闻节目这么感兴趣。

21.四驱车,悠悠球,陀螺。这是个循环。

22.福田口岸还没开的时候,在福田去香港要从皇岗口岸走,在两个海关之间还要坐趟大巴车。

23.因为小时候去过好几次迪士尼所以上海迪士尼建好了也没有特别想去的欲望。

24.每年小学春游秋游去的地方都不一样,但每个小学应该都去过青青世界,也都去过莲花山放风筝。

25.印象中深圳只有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宝安、龙岗六个区。看到地图上的龙华区坪山区一脸懵。

26.深圳有上海宾馆,有湖北大厦。宝安南路在罗湖。

27.创业路和创业二路之间隔了十公里。

28.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汶川地震了。我爸妈都是通讯工作者,守在公司好几天没回家。电视上写着什么地方对口支援哪个灾区。我到现在都记得,其他都是以省为单位的,但深圳是单列的。

29.在深圳,只有深圳外国语中学的初中部是可以自主招生的,其他初中都是按片区分生源,于是小学六年级时我和同学们都在为冲击深外而做准备。

30.我没考上。

31.初中在家后面的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从入校开始老师就跟我们说深圳的高中录取率不到50%

32.02年的时候闹非典,因为就在香港边上,人心惶惶的。连我最爱的街边的土豆饼妈妈都不让我吃了。

33.初一的时候又开始闹禽流感,军训都没举行。每个班感冒十个人就放假了。

34.小时候不懂事,总是期待着台风能赶紧过来,然后多待几天。

35.初二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劳技课,到学校外的一个技校上课,第一学期学了做菜和丝网花艺,第二学期学了陶瓷和黑白摄影。

36.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流行了一种叫死飞的自行车。黄的绿的红的啥颜色都有。

37.十年前深圳初中的课程安排很奇怪,有一门科学课,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有一门历史与社会课,学政治和历史。

38.中考更奇怪,成绩给你的不是卷面分,而是一套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的算法算出来的"标准分"。

39.对了,中考还考体育,可以选考试项目,我选的篮球。还有个200米是必考。

40.上了初中才知道原来东门麦当劳的历史竟然这么悠久。

41.深圳公立学校的校服是统一的,蓝白上衣配黑配黑色长裤或者蓝色短裤。

42.身穿改短的深圳校服,脚踩crocs洞洞鞋,我是最酷的深圳社会人。

43.维他柠檬茶,爽过吸大麻。不是每一滴牛奶都叫晨光鲜牛奶。

44.历社课的中考模拟题里就有深圳马上会和东莞惠州合并变成直辖市,过了这么多年依旧还只是个模拟题。

45.中考前几天做梦梦见考试考了岳阳楼记。结果真的考了。中考的作文题目是个半命题,好像是“给自己一些_____”。

46.中考结束后深圳刚好在开大运会,原本就很漂亮的城市变得更漂亮了。我和同学还专门坐了两个小时地铁去大运村看了场篮球赛。

47.我把春茧体育馆读成了春蚕体育馆,还是出租车司机纠正我的。

48.我大学后面有个中国最大的富士康产业园。但我对他的印象只有深圳富士康的十三连跳。

49.深圳的高中最好的有四所,称为四大名校。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中学,深圳实验中学,深圳高级中学。

50.我考上高级中学之后才知道除了我们学校,其他三所都称自己是三大名校,根本不带我们。

51.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跟我们说,欢迎来到紫色城堡。有种自己是巴拉拉小魔仙的感觉。

52.后来发现大家其实都是狱友。

53.早上喝着奶叔送的酸奶吃着小卖部的米汉堡,中午去面包房吃粉蒸排骨和烧鸭,晚上和室友一起订福香园的印尼炒饭。没事溜进办公室看看能不能偷撕几张请假条。

54.虽然我是个深高人,但我还是会去深中游园会玩。在那里的跳蚤市场花50块钱买了个小音响。

55.深圳外国语学校是真的校如其名,班上英语好的初中都是深外的。

56.深实在微博上火了一对双胞胎女生,直到我读研究生了还认识个自称是她们其中一个的同桌的人。

57.红岭中学的高中部在安托山上,我们学校在安托山下。他们嫌弃我们学校小,我们嫌弃他们不能翻墙去山姆会员店。

58.碧波中学改名叫第二实验中学,教苑中学改名第三高级中学,没有原来的好听了。新建了一个学校叫第二高级中学,因为有两个高级中学那么大。

59.高中我在中银大厦补课,那是一个红色外墙的楼,十分诡异。

60.据说荔枝公园那里是个邪地,需要邓爷爷的画像来镇场。

61.然后我又听到了这个故事的莲花山版本。

62.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就开始抱怨房价高,房价竟然到了3w一平,房地产泡沫太恐怖了。

63.又过了几年,深圳欢迎你,来了就是惠州人。

64.乐凯撒开始火了,没想到榴莲和披萨结合在一起会这么好吃。

65.深圳火的食物都是一阵一阵的,在没有网红店概念的时候,深圳就轮流火了榴莲披萨,烤鱼,小龙虾,海底捞,小龙虾,蒸汽海鲜,小龙虾,香蜜湖烧烤,香蜜湖小龙虾。

66.kk one、kk mall、kk 100傻傻分不清。现在万象城都有两个了。

67.要什么apple care,我们有华强北。

68.小小的一个华强北,竟然有三个地铁站,还在不同的线上。

69.小时候妈妈会带我到少年宫玩,里面有小火车,有模拟地震,有模拟城市建设。

70.长大了妈妈又会把我丢到深圳书城让我在里面看书。

71.上中学了,已经是个成熟的学生了,就要学会自己在深圳图书馆里抢位置了。

72.深圳可能是最早开始用微信的城市。我直到大学才重新开始用qq。

73.去大梅沙有两条路,一条是隧道,一条是绕死人的盘山公路。

74.然而深圳人都号称真正的深圳人是不去大梅沙的,都是去南澳的。你就直接说那里的海鲜比较便宜不就得了。

75.周末压力大了可以去东部华侨城坐热气球,对着花海大喊:我慕容云海这辈子只爱楚雨荨一个人。

76.每次有同学来深圳找我玩我都会带他去红树林骑车。不说美就一直骑,反正路长着呢,看你还嘴硬?

77.深圳高中生可能没去过广州,但一定去过井冈山。

78.阿鲁巴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地区的岛屿。这不是地理老师教我们的。

79.高二的时候我们换了班主任,黄元华老师,他可能是让我一辈子都记忆犹新的老师。

80.非常感激深圳的一点是,在应试高考的大背景下,深圳各个学校都将素质教育推行到了力所能及的极致。

81.大学毕业回到深圳跟同学聊天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创业。

82.我在深圳待了18年,不会说广东话。

83.高三的冬天,雾霾好像成了一个热点问题。高考前背了雾霾的作文素材,也背了雾霾用英语怎么说,但是,我真的没见过雾霾。

84.14年高考,是倒数第二年广东自命题的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是相片。

85.毕业前,拍立得突然火了。拍立得不贵,底片贵,照出来的照片更是无价。

86.我妈本来是个坚定的无神主义者,但还是在我出高考成绩前去弘法寺上了柱香。

87.最终在志愿上选择了成都的学校,离开深圳那天其实一点都不伤感,因为我知道,我终究是会回来的。

88.上大学前还是会把一套深圳校服塞进行李箱。走之前再去点都德喝一次早茶吧。

89.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90.好像本来也就没有。

91.深圳冬天的温度是不固定的。寒假回家,我跟同架飞机的深圳同学说不用带厚衣服,带短袖和卫衣就够了。那一年梧桐山下雪了。

92.在大学里看到熟悉的黑色白条长裤,虽然有时候会没勇气上去搭讪,但还是会拉着室友激动的说:“他肯定是深圳人,你猜我怎么知道的?"

93.四川的火锅真好吃,但还是很想念椰子鸡。

94.2015寒假的娱乐项目,观摩深大军训,然后听这些穿着军训服的人吹他们寝室楼有电梯。

95.假如放假回家早,和同学聚会的地点就变成了海岸城和桂庙。我为什么要迁就这些深大人?

96.大学毕业季就能在各个社交平台看到深大的毕业生在一个挂着”I ? SZ“的大楼前拍毕业照,有点羡慕呢。

97.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慢慢的在深圳开了分校,但我还是希望带着深圳IP的深圳大学有一天也能成为和这些名牌大学比肩的存在。

98.我很感谢邓爷爷40年前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座城市让我父母能够走出农村实现理想,也将我送上了追寻自己梦想的道路。

99.我是深二代。我是深圳人。

100.如何评价深圳这个城市? 你的异乡,我的家



Koko爱英语


欢乐谷


小时候最喜欢的东湖游乐园



废弃了的东湖游乐园


04年和18年的深圳地铁线路图


每个深圳学生应该都当过深圳义工
井冈山社会实践
深圳图书馆
南澳海滩
红岭石厦初中部足球场
深高运动会绑腿跑
深高抛卷礼(来源见水印,侵删)
深圳湾公园



把评论里的一段话拿到正文来说一下吧。

我从来不会否认我是东北人或江西人。我每次遇到也会说我们是老乡。

但是呢,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去江西的次数不超过三次,每次去不超过一周。东北次数多点但也没有几次。

我不会江西话,也没有东北口音。我对这两个地方的了解可能还不如在那里读大学的人多。

我一个跟我玩的很好的东北同学都不承认我是东北人,原话"东北没你这么怕冷的"。

我对东北和江西会有血缘上的认知,但身上已经没有他们的文化烙印了。

同理,由于父母的影响,我的很多习惯跟广东也不一样,所以我也很难说自己是广东人。

我身边有很多深圳同学都跟我一样。我想这就是深圳独有的文化了。

至于到底是哪里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深圳土著

【持续更新】


1生在罗湖,长在南山,初中在龙岗,高中在盐田,聚会去福田,国内旅行去宝安,出国坐飞机走深圳湾大桥去香港


2小时候女娲补天还是在水里的,海岸城的位置一片海,学者还在和政府争论滨海大道的规划(印象中为了保护红树林北移了600米),有一个叫工人文化宫的公园还没有关闭


3碰到过不少问路的外国人,想告诉他们向学生问路沟通肯定没问题

就是穿着蓝白校服的那些人


4华侨城以前有个游乐场,在我知道之前就废弃了,摄影师朋友曾偷偷溜进去拍照,有一种奇特的历史感


5初中高中住校,大学在国外,深圳有多少mall我其实也数不清:海岸城,万象城,深圳湾万象城,kk mall,kk one,九方,还有九方,万象天地,金光华广场,皇庭广场,coco park,来福士广场,宝能all city,壹海城……


6以前去学而思(广告费快给我)要坐很久橙色和蓝色线,11号线开通之后快了很多

盐田也快通地铁了,深外站一定要打卡


7遍地是公园:深圳湾公园,红树公园,四海公园,大南山小南山梧桐山笔架山莲花山,东湖公园,仙湖植物园,市内还有一堆叫不出名字的小公园


8深圳博物馆跟各大博物馆比起来表示自己真没什么历史(宝安县不论,改革开放才40年)

但深圳仍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去处,如蛇口妈祖庙,南头古城


9外地人问起来是哪里人一般答深圳人,答广东人的少

外国人问就答深圳,从事设计和电子行业的人一般都不知道,不知道就补充说香港旁边

学生大多数不会广东话,因为真的用不到


10深圳的湿冷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气温不低但空气潮湿,穿上羽绒服也抵不住寒气,被称为魔法攻击。然而冷归冷,深圳(几乎)从来不下雪。湿气到了回南天的时候尤甚,整个地板都会是湿答答的。夏天的室外也因为潮湿而非常湿热


11深圳人非常包容,不论是从全国/全世界哪一个地方来的人都一视同仁,“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口号甚至写在了公交车站的广告牌上


12深圳出了腾讯,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很多深圳学生的家长都在这些企业工作,所在的学校(此处pick深中)也出了不少知名校友


13深圳的肠粉是一个icon,欢迎外地朋友来品尝

还有椰子鸡


14深圳zf效率普遍很高,处理也很积极,消协、市长热线、各部门电话都能解决问题,当然也有少数例外


15去香港可以从福田区直接坐高铁,福田站直接接驳到机场、火车、地铁、巴士和地铁,出口多到迷路

也可以从罗湖走罗湖口岸,从南山走深圳湾口岸(坐巴士十几港币就到天水围),相比之下香港的交通就很贵了

深户去香港可以多次往返


16据说以前深圳书城人比较少,直到它变成了一个美食城(误)某咖啡店诞生了我们的一个学生project,深圳学生很喜欢搞事

此处为 深圳心向中学生公益摄影联展 打广告


17在深圳教书的老师可能拥有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口音,从南方到北方,从非洲到欧洲,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听不懂的(误)

这并不妨碍教师队伍中隐藏各种高级、特级教师和各路大牛


18深圳红色燃油的士仅存几百辆,而电动的士已经超过三万辆。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基本完成的士使用清洁能源的城市。早期的深圳还有关内关外之分,关内红的关外绿的,现在清一色蓝白比亚迪,一直很有标志性。据说深圳的士早期的红色正是来源于香港


19科技园有很多公司的总部。上过一次腾讯滨海大楼,据说大楼的位置选在马化腾的母校深大和旧腾讯大楼的连线上


20华强北在全世界的电子设备行业都是出名的


21深圳的城市规划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来说算是非常先进的


22深圳过年不堵车,路上连车都没有,人也没有,都堵在别的地方的路上了


23因为靠近香港,港式茶餐厅挺多的


24深圳湾公园旁边的深圳人才公园有袁庚雕像,望向香港


25校服真的能认亲,校裤据说百搭


26吹爆各种展览,虽然没有广州香港等地那么丰富。在深圳关内看展有不限于以下的去处:城市规划与当代艺术馆(很漂亮),何香凝美术馆,华美术馆,OCT,欢乐海岸,关山月美术馆,深圳湾万象城,深圳市博物馆等


27地铁11号线是一条跑得飞快的线路,并且有商务舱,直接连接福田市中心的交通枢纽和宝安国际机场。西北方向据说要延长到东莞并最终连接广州地铁


28有星爸爸甄选店


29有深大,南科大,港中深


30有很多大公司总部,如包括大疆 华为 腾讯 万科 华侨城 华润 招行 平安 中信 中兴 赛格 迅雷 A8 顺丰 海思(华为) 比亚迪 喜之郎(笑) 康佳 中国航天

去腾讯新总部参观过,环境很好


31高考前夜京基大厦(深圳最高的几栋楼之一)幕墙上写了如下字样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32台风多,但极少登陆


33给自己的公众号【Jacafe】打个小广告


待续

这个答案价值现金3万-1000万。直接打到你银行卡的!不看后悔!看了不亏!

如果你在老家没钱没关系没人脉,深圳适合你,深圳可以是你改变命运发家致富的城市;如果你家有钱有势有人脉,深圳适合你,深圳可以是你更上一层楼的平台。

“我觉得,近几十年来,深圳一直作为中国大陆的一块试验田,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深圳的成功,就犹如当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点带面,由平面到立体,慢慢改变了中国大陆的经济社会政治的方方面面。深圳就犹如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梦想,充满不同的可能性,在这里,很多人年轻人相信奇迹可以发生在自己身上,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近几十年来,深圳的成功,不但是深圳的幸运,也是中国的幸运,也是中国年轻人的幸运。”

(上面双引号里面的内容,是刚才突然的感想,目前是北京时间2019年3月10日15点18分,写于深圳。)

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对于深圳,先不谈什么年轻、包容、透明、机会多、环境好、政府效率高等等这些听起来比较虚的,因为这些只有你在深圳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才会慢慢体会到。

先介绍深圳的一些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政策,准备来深圳发展或者在深圳发展的可以看看。

1. 深圳人才入户现金补贴政策

在国内一线城市中,相比北上赶人走的政策,深圳的算是最简便最快捷最有诚意的入户政策和补贴政策了。很多地方都是口号震天响,雷声大雨点小!不送钱的政策都是耍流氓

只要你是国内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落户深圳应该是一线城市中最简单最快的了,本科以上的相当于直接送户口还送钱。最重要的是:本科未满30周岁、硕士未满35周岁、博士未满40周岁,入户就补贴现金,直接打到你银行卡;本科:15000元 未满30周岁;硕士:25000元 未满35周岁;博士:30000元 未满40周岁。落户龙岗、龙华、宝安的本科(包含本科)以上人才,补贴可以领取双倍,就是说本科有3万,硕士有5万,博士有6万。但是要先后申请,先申请市级的,再申请区级的。

这个现金补助,全流程网上申请、审核及发放,申请人无需到现场提交任何纸质材料。你想想,平时想弄个10多块钱的优惠红包还要发朋友圈积多少个赞呢!这个补贴只要你符合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而且在年龄范围内,直接送你3万—6万现金。不管你是首富家的孩子,还是穷人家的孩子,入户后都可以网上申请,申请的时候也不用证明你是穷还是富,不用那些家境孩子的人卖惨求钱,不用你求爷爷告奶奶,不用你跑断腿,最重要的是还合法不扣税,干嘛不要呢。申请成功直接打到你银行卡,你用来交房租、吃饭、打车、买IPHONE、买口红、买车、买房等等都可以。

上面的补助只是普通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最简单的补助。如果是更高级的人才,不单送钱,还送房,最高补助可以达到1000万元

肯定有人说深圳户口不值钱,说北京上海的户口才值钱,北上户籍考生的考大学容易。嗯,您说的对!虽然不值钱,但是送钱啊。君不见多少北漂沪漂大学生毕业生漂了多少年还没能入户呢,你享受不到的资源,对于你而言就相当于没有!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银行的人天天数这么多钱钱,不是他的,有啥用!

时代在发展,深圳在进步,很多差距都在慢慢缩小,比如深圳饱受诟病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

拿了补贴也不用给我发红包,要感谢我的话,请关注我点赞我就行啦。谢谢您。

2.深圳的“29元/年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政策

今年涨价了,30元/年,现在可以买了,到6月30号截止购买,关于这个政府性的保险优势,怎么购买,怎么理赔,我在微信公众号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版本,有需要的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从来在深圳

这个29元保一年,保险公司都要哭了,重疾报销无上限,没有等待期,可以带病连续投保。稍微了解过保险的都知道,等待期和带病连续投保是啥意思。

在深圳的,只要你有深圳医保,性价比最高的重疾险就是“深圳市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很多地方的政府性重疾补充保险都需要本地户口,但是这个不需要你是深户,只要你有买深圳医保就行,不要2999一年,也不要299一年。只要29元一年。只要29元一年。只要29元一年。而且没有所谓的等待期。已经确诊重大疾病的也可以买。我觉得是全宇宙全宇宙全宇宙性价比最高的保险了。现在喝个奶茶都要30块了,吃个面包都要30块了。

这个保险是深圳市政府部门监控的非盈利性的保险项目,看病出院的时候医保卡直接结算,都不用你找保险公司的人扯皮。但是你住院时可能要去所住医院的医保科认定下大病,也是很简单的,几分钟就搞定。如果你在深圳而且有深圳医保,连这个补充保险都没买,就别傻傻的花大钱去买其它商业性的重大疾病保险了。

比如你有深圳医保,看病花费100万,医保给你报销了80万,如果买了这个补充医疗保险的话,可以再帮你报销133000。理论上相当于看病100万,自己只需自费6.7万。而这个只需要一年29元的保险。当然如果连医保都不报销的部分,补充医疗保险也不会给你报销的。

3.未完待续。。。

怎么发现收藏的比点赞的多呢?

本人会不定期写一些有关深圳的文字,特别是有关深圳福利的,想到深圳发展,有需要了解深圳的请关注我哦!

有空的朋友请看我的其他高赞答案哦!

年轻人该不该存钱?


你体会过自己发展速度被城市发展速度甩开的感觉吗?


初中时跟同学每个周末出去玩,全南山转遍了最后还是发现只有海岸城-南山书城片区有点乐子。保守估计初中三年我去过一百次以上海岸城。。。。

后来高中稍微认真一些,周末不怎么出去玩了,最后高考省排名跟中考市排名差不多。高考考完,老爹开着车带我去大冲万象天地吃饭。十年前大冲还是个城乡结合部,现在,均价13w每平。

当时读完《小时代》,我和我那几个朋友抱怨南山区没有任何奢侈品店(我不知道现在的海岸城有没有,原来确实没有)………现在………在深圳湾万象城或者万象天地的服装店买任何东西可能都要花掉我一个月生活费。



我看着深圳中学18届的ipho金牌,看着申请牛津、高二建模水平就超过我的直系学弟,邻居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全家移民的叔叔,看着离我初中不远处的初中毕业的蔡徐坤,我深刻的意识到我已经跟不上这座城市发展的速度了。。


正如罗湖被福田超越,福田被南山超越,香港被深圳超越一般,每天这座城市都在生长,离开深圳几年的人回深基本都会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区域感到陌生,个体当然可以钝感,无视周围的发展,停滞不前,但楼每天还是在建,新鲜事每天还是总在发生,再过几年比肩陆家嘴、香港维港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天际线成型时,又会有多少人跟我发出同样的感慨呢。



深圳就像海浪。

曾经的“深圳速度“,是第一波,也是现在深圳的根基。王石、任正非这些人都是那时来深建设兵团出身。

可是一波之后还有一波,甚至无数波,一波比一波大,除非你总是赶上,否则迟早会感到被甩开。08年前,那一波是外贸,14~16,是房地产。

赶上了任何一波,都足够你在深圳安居,过上幸福的世界一线中产生活。

但是有房就觉得自己稳了的人,还是太短视,你体会过打拼一生,四十岁时发现,毕业五年年轻人的积蓄已经快赶上你甚至超过你的感觉吗?

五年前,这种事是经常发生的,现在有了房子的壁垒,少一些。但这又牵扯到,如果你12年前就来了深圳,但大涨之前没买房或者买少了买便宜了,你现在什么感觉?………你们可以试想一下。

如果你赶上了一波,恭喜你。你确实稳了,可以过上很舒适的一线生活了,可你孩子那一代又会是怎样还充满未知,说北上广深一个亿才能财务自由这并不夸张。

过去五年深圳发生的事情,2012年的人想都不敢这样想。现在深二代进入社会,深二代到深三代这几十年,深圳又会发生多少事谁都预料不到。

所以每次看到一些人提深圳本地人拆迁一栋楼,十套房子收租之类的事,我辩解都懒得辩解。不是这种事不存在,而是,跟你生活没那么直接相关。

但前几年跟你家关系很好、经济水平差不多的叔叔阿姨,这几年间因为某些原因直接财富自由了,才会带给你真真切切的撕裂感。



从我家周围几公里划一个圈,那就是千亿的体量,那些钱都流向哪了?南山区一个区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比大部分省都多,人均gdp快6万美元,这么夸张的数据,背后是一大堆新晋千万富翁。走在科技园的街上,随便一个不起眼的人,手里都可能有大把大把资金。富人真的太多了,对自己水平有数后谁会洋洋得意自满呢?就这样每年还8%的速度增长。已经被不知道甩到哪去了。



曾经来了,就是深圳人,还是句真理。这是属于我父母那辈人的辉煌,他们从农村、县城出身,亲自建设了最年轻世界一线城市。

可是2018年,深圳连版图都能发生变化,原来是一片海,现在是cbd,一切都不一样了。

成了深圳人,已经是幸运儿了,还是被深圳发展速度远远甩在后面,何况还不算深圳人?

原来代表深圳的人物是来深创业的小老板,竹子林的建设兵团,富士康工人,来深打拼的年轻人,现在?

曹y 杨th 邓y 薛zy这些学术新星,马pony、王石、任正非、汪涛这些商界大佬,或者是蔡xk、赵jm、程x这些演艺明星,鹅厂、菊厂、dji年薪百万股票分红一堆的高级工程师,南科大港中深深大学术经商两开花的教授,创业成功有自己公司的商人,深交所平安招行劵商的精英们………………他们才能代表今天的深圳。

80年代的深圳是个渔村,2018年的深圳是个年轻的金字塔,并且顶端高耸入云.




—————————

结束语:

知乎说房子好买的就两类人:第一,没体验过生活的学生/巨婴,第二,等着未来丈夫出钱的女生。

惊人房价是深圳新秩序的最典型代表。深圳再也不是90年代,0几年时那个包容一切人、几乎没有任何门槛的特区了。(补充:其实那时也不是没有门槛,那时的特区户口挺难办的)新口号“深爱人才”取代了“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大家可以自己琢磨。

有一点是没变的,那就是深圳还是一线城市中最“充满可能性”的一个。赚几年钱走人、留下来成了新一代深圳人,都没有功过之分,祝你好运。

——————更新————————————

关于深圳与香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描述香港实在太贴切。03年左右,香港体量还是深圳的四倍,比广东省地位都高。再往前一点,被英国人占领前,香港也曾是宝安县下属的一个小渔村。后来经历了大逃港,成为了“小上海”,后来成为了亚洲四小龙,远超上海,空前繁华。再到现在,陷入发展瓶颈,越来越接近于“大湾区的一员”这个角色。

上小学初中时,班上的同学“哈港”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小看tvb长大,当时还没有每周最多去港一次的限制,家长太太们夸张到“买个菜都要去香港买”,移民香港是成年人的月经话题之一。这是曾经的深圳人对香港的态度。

到现在:香港跨地夫妇港男大陆女:港女大陆男的比例从9:1降到3:1;在香港几大高校,对大陆留学生的印象成了“有钱”;深圳家长们现在对香港的看法是比较适合读书,工作呢?还是去美国吧/回深吧。;这是逆袭后的现状。

深圳作为特区很多在大陆独特的东西都是向香港学来的,然而现在一定意义上香港成了一个负面教训。如果深圳终有一天成为了一个产业空心化很严重,只靠房地产和金融支撑的城市,那是深圳的悲哀。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深圳人比内地多一分自信,比香港人多一分大方”,深以为然。我想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深圳的城市精神。

—————————更新—————————

关于深圳与内卷

先提以下几个事实:

1.华为工程师在绝大部份毕业于华五以下的大学/华为工程师平均收入是70万/年。

2.孔雀计划c类人才中世界顶尖院校phd很少。大部分申请者都是刚刚过门槛。

3.深圳长期缺乏好学校。

4.深圳it公司主力主要来自武汉、广州、西安、长沙的几所985、211。(腾讯员工最多的四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的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有大量来自中南财经政法、西政、广外的员工。

5.北京部委、国企总部每年招的几乎都是清北人学生。

我想说什么呢?

深圳的双核,科技和金融都创造了大量的高薪岗位。而深圳与北京上海最不同的一点是,北京每年都有清北人大北航北邮北师大中财南开天大哈工大毕业的大量应届学生,上海同理,复交华师同济上财还有南京、浙江的学校毕业生,更别提留学生回国大部分考虑的也是这两个城市。

而深圳在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培养的高级人才几乎没有,同时在2010年前,顶尖院校毕业生一般不考虑深圳。这就导致高薪岗位上深圳的竞争比北京上海香港要弱一个档次。深职院一个职校很多同学毕业都能进大公司当工程师,更别提几年前还是二本的深大了。现在深圳大公司中层甚至高管二本出身太正常不过了。

隐藏在学校背后的另一个事实是,早期(2010年以前)来深的人很大一部分家境没有那么富裕(否则就在他们省会、北上、国外定居了),这也从侧面降低了深圳的竞争的压力。(现在当然不一定了)

所以很多现在深圳的中流砥柱都没有那么“光鲜”的出身,但这不妨碍他们现在非常成功。来深十五年既以上的,基本都完成了阶级跃迁。如果内卷可以量化,我相信深圳内卷的程度比北京上海是低一些的。


—————————分割—————————

科普一下深圳的教育水平:

结论是:基础教育大体与内地省会、广州水平相当,比北京上海差,但教育资源竞争比北京上海小。

  • 基础教育:
  1. 一本率21%比广州19%高,非常接近上海25%。跟内地省会一个水平。然而内地省会学校的学生往往是全省的尖子生。同时深圳也没有上海的政策照顾。

2.顶尖水平。清北数量同样比广州多。顶尖学校无论是竞赛、出国实力都很强。竞赛参考深中去年成绩。出国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在《2018胡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排第六。前一百8所。

2018年深圳新增33所新学校 附新增学校名单

3.中考升学率问题:“深圳中考升学率只有50%”。这句话背后的问题是,深户学生中考升学率相当高,非深户很低。但脑力工作者的子女基本都能拿到深户。另外深圳每年在疯狂建学校,2018年新建了38所中小学。

  • 高等教育:

结论:深圳高等教育客观上不能匹配深圳的经济地位这是事实。但并不是只有一个四非深大,另外分校≠野鸡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出国导向。学校有钱,师资华东五校水平,设施一流。分数线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持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数线比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高大概20~30分

如何看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从2018级开始本科毕业证书注明培养校区: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数线无限接近南京大学。17年招到了广东理科状元,福建榜眼。就业报告成绩亮眼。

如何评价腾讯 AI Lab 与港中大(深圳)成立机器智能联合实验室?首届本科生毕业去向:约65%的学生选择继续海外求学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这几个学校走综合评价会不会有对本地生源的照顾不清楚,但反正深圳学生的比例挺高。清北深研院不提了,深圳大学也不提了。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也要来了,招本科生,但现在一切都是未知数,也不提了。

-----------------------------------------------

1981 深圳华侨城


1981 福田中心区


春笋 深圳湾万象城 南山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渲染图


深超总 土地出让示意图


赖美云 毕业于深圳高级中学


腾讯滨海大厦 南山


平安金融中心 福田


汉京中心 腾讯大厦 南山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深圳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


深圳中学 罗湖

更新:

欢迎中大校友进中大知乎群(华工/哈工深/深大/港中深/南科大兄弟院校也欢迎)

https://weixin.qq.com/g/A0L6ZV-46DY2PyK2 (二维码自动识别)

这篇写着写着容易陷入回忆,相信有很多深圳人的影子,有空再改改,祝大家新春快乐~


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大深圳的40周年。过去20年里,总被说是一个没有历史的文化沙漠,现在这个说法渐渐消失了。一个被标签、去标签、再重新定义标签的过程,是一个城市的认知发展过程。深圳快速发展了40年,脚步至今未见减速。

陪着深圳一起成长的我,这是一个小泥鳅进入大海的故事。

1991年的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爸妈结婚,结婚纪念影集的扉页上,老爸刚劲有力的字赫然写着“带全家来深圳”。


2000年,爸妈初到深圳务工,当时已经错过了来深的前几批,但仍算赶在了黄金时期。老爸在一家国企做后勤保卫工作,就是小保安。妈妈在他来深两个月后,将老家开了很多年的饭店赔本盘出去,只身前来投奔老爸。那时,务工艰难,老爸对她说:“给你三个月时间,找不到工作,你就回老家去”。30岁出头的妈妈,还算年轻貌美,还是第一次经历挤破头的人才市场,拿着过于简单的履历,不认输地到宝安北路的笋岗人才市场争取一个个工作机会,日复一日,甚至多次被人群绊倒…那时的人才市场是真的人头攒动摩肩擦踵,极易发生踩踏事件。如今这个互联网求职的时代,已经很少能见到那种场面了。最终,妈妈去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做培训保姆的工作,月薪1800元。


那时,我还在老家,听着爸妈口中说了无数次的深圳,第一次见到,却是在老家的社会课本上,课本的某页印着深圳的照片:以改革开放发展为主题,搭配的是一群西装革履的女白领手里端着盒饭,一边吃一边过马路的样子。课本里写着深圳最高楼地王大厦“三天一层楼”(好像是两天半)是震惊全国的“深圳速度”。我看着充满朝气、精英群体的课本图片,想象着爸妈奋斗打拼的模样,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可以对着同学说,我爸妈在深圳,那是个很厉害的大城市。


对距离远近毫无概念的我,次年,被爸妈从姥姥家接到了深圳。那年我坐着火车,是不是绿皮的,不记得了,54个小时。那时,老爸已经做了保安队队长,招兵买马的他,把老家的一群小兄弟都带来了深圳,我与这十几个淳朴的叔叔一同来深,他们当中大多才20岁出头,比现在的我还要小上几岁。下了火车,不记得是如何到家里的了,只记得火车上姥姥给我的那一小罐榨菜炒肉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咸菜,此后再也没吃到过那种味道(因为姥姥不怎么做菜)。


2001年,我是秋冬来的。脱去了身上的羽绒棉服,第一次真实的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四季如春,我幼小的自尊心隐去了天真和好奇,妈妈问我,“感觉怎么样?和老家有什么不一样?我刚来的时候觉得这边气候有点闷” 我还记得自己当时“没啥不一样的,不闷,呼吸都挺正常的”,用一口大碴子普通话逞强的回答。我内心生怕回答得不对,又被送回老家去。尽管我很想念姥姥姥爷,但深圳有这股魔力,让年幼的我想要留下。


我刚来深圳那年,爸妈和别人合租一个单间,单间是爸爸单位的宿舍,不过一室一厅不到50平米的房子,共用厨房和洗手间,我家住客厅,他们家住在卧室里。爸爸带我去西丽动物园,那是我第一次去动物园,家里没有相机,在动物园门口花70块钱租了一个交卷相机,再算上胶卷钱,租完相机他口袋里就剩下5块钱硬币了,盘算着回程公交车票,我那时个子已经到了要买票的高度,2.5一人,5块钱刚好够回家。我们进了动物园后,不敢喝水、不敢吃烤肠、不敢坐小火车,走路逛遍了动物园,看着别人在小火车上玩的高兴,我和爸爸就又累又开心地看热闹,爸爸每到一处就给我照相留念,我至今仍记得骆驼拍着尾巴时的那股尿骚味儿,北极熊萎靡的躺在园区里皮毛黄黄的一点也不白,但我仍很高兴,我看到了北极熊。等我们走了三四个小时,终于走马观花的逛完了动物园,出园退相机时,才知道,原来动物园里的小火车是免费的。两个人搭上回家的公交,一个多钟,晃回了那个和别人合租的小宿舍。我不记得自己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但我知道爸爸心里是愧疚的,他愧疚没有给我更好的生活,心疼我渴了不敢要水喝,馋了不敢吃烤肠。也许是那股愧疚感,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年过了寒假,我顺利入读了园西小学。听说,是爸爸走了关系,原本应该读宿舍附近的凤光小学,我们甚至还看了民办小学。(那时的情况是公办教学质量要比民办的好很多)但爸爸想给我最好的,至少是力所能及里最好的。园西,在我们当时的认知里,就是最好的学校。入学以后,我发现了很多不一样。老家的小学是5年毕业,这里的小学要读6年;老家的学校从不要求穿校服,这里的学校要穿校服,不仅要穿,而且周一、冬夏的校服还不一样。这里的学校,每天都要带红领巾。这里的学校,厕所在楼里面。这里的学校,男生女生都比较早熟,大家都谈论着喜欢。这里的学校,英语教的很难。这里的学校,不仅要学数学,还要学奥数。在这里生活的第一年,我很难想象曾经155/34kg的我,一年时间变成了162/45kg。我在这里交到了一些非常好的朋友,直到今天仍保持着联络。在这里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段暗恋,也在这里冒了青春痘。


2002年至2004年,我在园西读了三年小学,这期间,它更名成“园岭小学一分部”,原来的三班也变成了七班。这期间,我在百花补习,长城大厦、南天大厦,那时的“邦德”只在南天大厦有几间教室,补习费动辄两三千。这期间,我从英语15分到了95分。这期间,因为深圳学费太贵,我丢下了在老家学习的小提琴。这期间,妈妈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我学习生活,辞去了家政公司的工作,进入平安保险公司,成为了较早的一批业务员。这期间,爸爸从保安队队长变成了打假办主任,我们家从两家合租的40平小宿舍,到一家人自己住的96平套房,三年搬了4次家,买了家里的第一辆车。这期间,我一天的零花钱有20多块,喜欢自己一个人从学校走上两站路到荔枝公园对面的精品商店逛,买好看的信纸和贴纸,还有韩流明星的杂志,最出名的那家叫“别致精品店”。这期间,我还喜欢自己一个人跑去八卦岭书籍批发市场,最初是妈妈带我去买文具、买教辅,后来我偷偷攒着午饭钱,跑去看漫画、买杂志。这期间,我们喜欢喝“八+八”、“九+九”,喜欢吃绿舌头,喜欢校门口的潮汕关东煮烧麦虾丸蟹柳,喜欢买《阿衰正传》等各种报刊亭小杂志。这期间,更是我二次元之门开启的日子,《名侦探柯南》是我日漫的入门,《数码宝贝》、《百变小樱》,从《蓝猫淘气三千问》到《我为歌狂》掀起了国漫高潮,华娱卫视、星空卫视、深圳少儿频道是我的固定频道。这期间,我从少儿蜕变为少女,沉迷于《那小子真帅》可爱淘的那股韩流。这期间,我沉迷qq,第一次注册qq号是在五年级的电脑课上,我叫自己“快乐天使”,尔后,很快变成“浅香落樱”,开启了我互联网世界的大门,打破了无聊的搜狐聊天室,qq堂也取代了电脑单机扫雷、纸牌。这期间,老爸和老叔穿拖鞋在小区楼下的马路上散步,老爸接了个电话,一辆摩托车驶过,把老爸正在接听的电话抢走了,老爸摔了一跤。尔后,在那条马路上蹲点了几天,也再没见到那群飞车党。六年级时,我和两拨同学关系都还不错,一拨是我先前提到的非常好的朋友,成绩出色、头脑敏捷,和她们在一起,我学习进步很快,我们私下乐于辩论,到了该回家的时间仍不分高下。另一拨被大人们称为“小太妹”,她们剪着碎发,形色张扬,上课顶撞老师,下课和男生早恋,课间拿着避孕套在投影仪上展示,小小的社会人,放学还会学黑帮少女打群架。我在边缘观望,最后多因为智商不够交税,没有成为其中一员。上了初一,才听说,她们合伙去了一位同学家偷窃,被报警,尔后,被学校开除了。我才惊醒过来,原来当初她们的交好,是另有目的,好在我没有真的引狼入室。小学毕业时,我跟风去考了深圳实验中学初中部,记得那是一个周六,是我唯一一次踏入深圳实验中学初中部百花校区,为了考试,我买了很多本《李阳疯狂英语》,但基本没看过,因为夹在《李阳疯狂英语》里的是《那小子真帅》,是《爱上爱情》,是《我为歌狂8848》,是《恋恋北极星》(压根儿看不懂)。那时除了可爱淘就是明晓溪,去年剧版《烈火如歌》上线时,我好像与10年前的自己在同频心跳。毕业时,我没有考上名校实验,连择校的机会都没有考到。毕业时,我在走廊里贴满“请文明用语,使用普通话”的学校里,仍没有学会白话,但也听不到那口明显的大碴子味儿了。


2004年,按照家庭住址划分学区,我到华富读了初中,笔架山脚下。突然想到大一时无知的与华附的学生认了个校友(捂脸)…在华富的三年,我是非常非常非常幸福的。家里,老爸算是平步青云,跃身成为某国企董事长的秘书,家里生活发生了很明显的质变。妈妈,勉强维持着一份收入,也因为爸爸的原因,没什么负担,做着半职业半家庭主妇。我家从始至终,没有请过阿姨(保姆)或钟点工,也没有找老人来家里帮忙。而我和我爸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妈妈对家庭内的付出是非常多的。在学校,我进了数学重点班,但始终沉迷于韩流、言情小说,成绩并不见起色,每到中午午休的时候,我就撒欢儿的坐公交去华强北逛女人世界,那里有各种颜色的指甲油,还有当时流行的bobo头假发,回家上网就聊qq,盲打和打字速度都是那会儿聊天练出来的,懵懂的网恋了几次,至今也不记得谁是谁了。初二,我正式的早恋了。拿着我妈淘汰下来的白色翻盖手机,手机背面还贴着我的大头贴。和当时的初恋男友约好,在华强北街头碰面,第一次约会,就被我爸妈电话抓包了。然后偷偷的变成地下,再过了个寒假,莫名其妙的就分了手。那时的早恋,是统一绿茶泡着阿尔卑斯糖,上劳技课也要把自己做的小蛋糕塞给我。隔壁班,被两班同学起哄,也被酸着,既没有初吻也没有牵手,最后像是过家家玩不下去了,默默然分了手。初三毕业时,他还给了我一封信,我羞着没看,给了另一个好朋友帮忙“销毁”。初三那年,我常去的华强北突然被封路了,常坐的公交车再也开不到那里,那年一封,就是10年。初三那年,突然有一天,粉笔黑板都被换成了水彩笔的白板,老师每次上课都弄得一手油墨。中考又刚好遇上教改,中考成绩加了体育,最后只有ABCD和一个总分,我记得那年414分上福中,我考了396,去了一所私立学校: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中考完,我第一次去香港,看了维港,上了太平山顶,参观了蜡像馆,对香港的拥挤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当时大家过关还只能走罗湖口岸,我在口岸排队去洗手间,出来对妈妈说,“妈妈这里的厕所好高级,但是好脏哦”。两岸文化的碰撞,一厕可窥。


2007年。我第一次离开罗湖区和福田区。到了新学校,第一次住校,没有手机,每周假期不过一天多点,与世隔绝。然后,我听说了“艳照门”,初次听到这个词,以为是指艳阳高照的虎门大桥…周六日一直爸妈车接车送,学校家里两点一线,那时候开始臭美,在大街小巷的屈臣氏买“我的美丽日记”,买成套的水果味护肤品。有次逞强,和爸妈说要自己坐公交回家(车程大概一个多钟),拖着小行李箱,查好车站路线图,问好同学,一不留神就扎进了附近的城中村。这是我第一次到除了华富村、黄木岗村之外的城中村,而当时的我也不知道那是城中村。15岁的我,内心升起了恐惧感。宽窄不一的街巷,地面铺着裸红砖,表面泥泞不堪,有菜渣、有动物粪便,精品佛穿越回了乡下,有人在简陋的棚子里光着膀子穿着拖鞋打麻将,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旁边鸡飞狗跳还有小菜园,偶尔有农妇提着锅和菜筐与我擦身而过,我都提心吊胆的假装不害怕。当时的我,没想过深圳市内还有这样古朴的景象,就在星海名城这个现代化高楼林立的小区旁,我害怕是因为周六下午天黑的比想象的快,好担心自己会被拐卖(捂脸… 我记得自己走出城中村后的如释重负,没有告诉爸妈自己那半个多小时的恐惧和内心戏,但再也不敢自己回家了。


再到后来,我第一次对城中村有了全面的认知,是在高二以后。2008年,我转学了,来到福田中学。福中后面就是一个大大的城中村,在04年-06年间,还曾是出名的红灯区,在我读书的那两年,买绿豆饼的路上也能看到几家不正规的理发店和为了生计的年轻洗头妹。我面对城中村的脏乱差早已可以视若罔闻,带着不同的同学朋友深入城中村找美食的事儿也没少干,对居住在城中村也有了一种惬意的认同感,虽然比不得老北京四合院的现金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我想城中村于深圳,大致约等于“一定程度上”的四合院于北京。到了福中,住校的日子结束了,我与世隔绝的日子也结束了。这些年,我和朋友出来玩的地点从蔡屋围书城到科学馆购书中心,再到中心书城。初三那年落成的市民广场,还有建筑造型新奇独特的图书馆和音乐厅,市民幸福感蹭蹭蹭的往上升。和妈妈散步时立下壮志,“以后我要在市民中心附近买个房子”。妈妈笑道“那得多贵呀”。事实证明,深业上城,前两年开盘,10万+/平,买不起。那两年的coco park还不算CBD,人称“小万象”,我和朋友在其刚开业的时候过去溜达,觉得格局确实不够大,商家入驻也不如万象城国际化(天真的我们哪里知道这市中心寸土寸金),但为了百老汇的特价学生票,也没少往这边跑。老牌电影院嘉禾、南国,就在这个时候,慢慢的被新兴影院取代了。高中那两年,世界和深圳都好像飞起来了。深圳的地铁线路不断扩建,科学馆地铁商场初见模样,算是第一家地铁商场,然后是华强路,然后才是现在熟知的连城新天地。手机还是满世界的诺基亚N系列,从短信到了飞信,到了2010年,微博来了,飞信也换成了微信。


V时代的到来,我离开深圳异地求学了4年。这四年间,回家大概十余次,每次都带着不同的变化。KK MALL 落成了,地王不再是最高楼了。家里遇上旧改,旧房子拆了,要么赔偿100多万,要么回迁补购平数。当时很多人拿着100多万走了,去龙岗、布吉买了100多平的房子。我家选择了回迁。苹果取代了诺基亚,成了街机王。深港过关越来越方便了,每个假期,我都自己往香港跑,看展览、购物逛街。那年迪士尼落成便办了张年票,也就有了后来为值回票价,自己一个人玩迪士尼的经历。深圳的MALL 越来越多了,几乎每个地铁站都有自己的mall,这一点和香港很像。细细数来,金光华(已破产)、1234space、万象、kk mall、中信城市广场(现在已被平安收购)、世纪汇(近年落成)、九方(近年落成)、coco park、丰盛町和kk one、益田假日广场、万象天地(近年落成)……深南大道的主干线上承包了深圳大半的日常消费。新加坡妈妈烤包、艾薯、贡茶、椰子鸡,网红店、网红美食也都浮现出来。每次寒暑假回深,和同学朋友出来玩的主题一改叙旧,而开始打卡拍照。深圳的新鲜事物更替太快,快到等不及我们去慢慢地发现、探索,不得不仓促地参与,追赶时尚前沿一般,不知不觉,打卡现象风靡起来。那几年,我是混沌的,对深圳的记忆像是一锅浆糊,不知不觉就毕业回来了。


2014年,回深工作。那年春节,微信红包功能上线了。那时在电视台上班,晚出晚归,深圳黑车猖狂,全市禁摩后,仍会在夜里和在深圳湾附近看到摩的大行其道,安全隐患很严重。滴滴和uber来了。回到深圳的我,很自然的接受了深圳的一切变化,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修修补补的主干道,平地而起的那些高楼…“诶,这栋楼拆了,拆之前是什么来着?”“诶,这栋楼什么时候建好的?”这样的疑问经常发生在上下班的车窗外,但很少能得到答案。回深后,才慢慢认识到,南山的地比福田罗湖的还要贵一些。前海、蛇口不仅先进发达,还很宜居,当然更贵。很多城中村拆了改建,遗失了些街角美好,换成了数不清的真金白银。我的生活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从2004年起,就在向好的稳定发展。中途父母炒股投资失误,未将资金投入楼市,使得家庭资产与其他投资正确的家庭拉开了倍数的差距。但仍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回头看,这就是搭上了深圳这趟顺风车吧。好比10年前的银行业,好比8年前的深圳楼市,好比5年前的创业潮,好比3年前的游戏行业。应了王石的话,我们的生活得益于站在了深圳的风口上。


2015年,我决定读研。百花片区,在我读小学时就已经是家长必争之地,但逐年愈演愈烈,曾经的超商均退出该片区,取而代之的是数不尽的补习班。我回到这里学托福,准备申请境外研究生。学习的那一两个月里,看着每天进进出出大楼的孩子,有了很深的感触:“看百花园岭这带补课之凶残,小娃娃鞋带都不会绑就被老人提着走进各种补习班,奥数外教思维速算书法钢琴舞蹈跆拳道,还不包括那些在家一对一的。就算想特立独行的说“我娃娃就不去上补习班!我要让他有个童真的童年!”然后你就发现你家娃娃连个玩伴都找不到,因为他们都在补习班…”深圳的教育问题,公立教育缺口,真的是一大问题。公立幼儿园面试排队都排不上,考验孩子,更考验父母。额外的教育支出,成为了每个家庭的重担。


2017年,我研究生毕业回深。感触最深的大概是电子政务的便捷。第一件事,就是去到深圳市人才园(竹子林)办理留学认证及人才引进,现在办理留学认证已经可以全部通过线上办理,无需临柜了。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我领取到了25000元的深圳市新引进人才补助和12500元的福田区人才补助,政府发的钱,比单位给的年终奖都多。具体办理方法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福田区网站“http://rcbt.szft.gov.cn/login_toLogin”。后来,因为入不敷出,需要提取公积金,直接在银行办理了线上签约,通过微信公众号“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即可完成提取到账。


2018年,回迁的房子已经装修好入住了,市值8万+/平。当初放弃回迁选择拿现金的人都后悔了。读研回来的我,选择了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身边大部分朋友都是深二代,他们有的在国外读书工作,有的已经结婚生子,但更多的,是和我一样。没有结婚,也没有多值得投入的事业,尽可能平衡着工作与生活,为实现个人的自由与经济独立而勤勉。买房,意味着拿爸妈的养老钱,再赔上我们的黄金三十年,所以我们中的大多数,是不可能买房的。


现在的我,决定停止当下的生活,重启人生的后半段。身上的标签,贴了又撕,撕了又贴,最终什么会成为自己,我不敢说。但若不是长在深圳,不聪明的我一定是个被蒙蔽双目的傻丫头。


同样,深圳还在前行,行进中的她无法被定义。改革开放才40年,还这么年轻。

听父辈与祖辈说起,40年前深圳是一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罗湖高层区的稻田随着季节的交替变换着衣着,劳碌的人们会在村头的树荫下寒暄,畅想着这风调雨顺的一年又会带来一个怎样的收成。


渔歌唱晚,雁阵惊寒。那时候的深圳,靠天吃饭,仗海养家,工业化程度基本为零,人们吃着一亩三分地产的粮食,聊着村镇里的家长里短,穿着颜色款式单调的粗布衣。出行靠走,通讯靠吼。



充满乡土气息的东门是镇里的商业街,也是深圳的“市中心”。

生于70年代的人们过得朴实而健康。人们有着无忧的童年,青涩的少年,躁动的青年。那些平淡的过去,那些无法重构的体验。许多年过去之后,人们想起它,想起它当初的轰轰烈烈,想起它曾经怎样占据我们的心灵,而它们已被岁月遮蔽。风尘一经拂去,这一切竟如刀刻般清晰。

1979年7月20日,这是一个值得被深圳人民记住的日子。蛇口的一声炮响,拉开了建设经济特区的序幕。

随即,蛇口招商局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一口号也成为烙在深圳人民内心的文化,这个口号的提出,犹如一声直叩人心的春雷,划破长空的一道闪电,令人振奋,给人希望,至今仍释放着强大的感召力。

招商引资、建设工程、企业改革、管理改革、招聘人才……一项项的举措推动着深圳的发展,曾经的灰姑娘有了水晶鞋之后,开始大跨步往前走。

一轮轮的改革,一步步的开放。

当时间跨越40年再看,深圳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瞩目的大城市。

40年很短,深圳很年轻,却有惊人的发展速度。

40年很长,深圳人用无数的汗水,换来了“深圳速度”。

放眼如今的深圳,东门已褪去她的乡土气息,她现在衣着华丽,仪态雍容。这繁华的商业步行街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商品、美食、人员……

在我小时候,东门依然算的上深圳的市中心。在我的印象里,东门从来都是挤满了人,任何时候,她都称得上“繁华”二字。逢年过节,更加热闹,吸引着周围的住户,远道而来的游客。

40年后的深圳,地铁已经覆盖深圳大部分地区。如今已有8条线路正式投入使用。未来规划10年后的深圳会有20条线路贯穿整个深圳。过去老旧的火车站,如今已被设计为吸引眼球的建筑,成为城市高大上的名片。

交通的便捷为市民的节假日出行带来了方便。以前周末也只在家附近玩一玩,也就是节假日的时候,父母能带我到稍远一些的地方。到初高中的时候,周末出游已完全不把交通考虑在内了,春冬季节到东门逛逛,秋夏就和小伙伴去红花山公园。自从办理了通行证,偶尔节假日还可以约上几个小伙伴到香港转转。

出行的交通问题已完全不再考虑,但,问题总是此消彼长,如今再出门,需要考虑就是:“去哪玩”、“怎么玩”、“吃什么”……

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如今已孕育了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腾讯、华为、华大基因、比亚迪、大疆无人机等等,这些公司在全球赫赫有名。
其实不难看出,深圳是科技巨头全球布局的关键节点。这也是跟深圳的城市定位和政策扶持息息相关。在深圳,已经基本退出了工厂。但是遗留下来的旧工业区或者原工业用地却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其实,对于深圳人来说,科技园、高新园、产业园、生态园等等,这些地标词语实在熟悉不过了。除了金融和商业的罗湖和福田区之外,在南山、龙岗、宝安等其他区都设立大大小小这些园区。其实,他们的前身有很多都是原有的工业区或者旧工厂。在这些工厂搬出深圳之后,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扶持大量的科技公司进行研究、发展。
可以说,深圳是一个重视科技,甚至是以科技为核心的城市。每年这些企业也吸引着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才,这些人以自身的才华和智慧为深圳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漂泊的人经常说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北上广”这三个字似乎成了所有人的一种灵魂枷锁,却不能理解为什么只有“逃离北上广”,同样是一线城市的深圳为何能有如此的魅力?

改革开放,深圳招揽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建设着深圳,深圳没有排外性。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反映出深圳对于外来人口的包容性是非常大的,只要你来了,你就是主人翁,居住证,户籍,只要你要,门槛不高,到那时你就是名副其实的深圳人了。

“没有梦想,何必深圳”,也许这就是吸引无数青年来并且不走的原因吧,不排外,不在乎过去,只要你肯努力,能者上,弱者让,就连深夜穿梭在各大楼层的快递小哥都让你没有理由不去努力。

前段时间,朋友圈被深圳的灯光秀刷屏了。




群楼林立,五彩斑斓,往日里灰色的钢筋混凝土大楼披上了彩色的外衣。靓丽的外衣变换着颜色和图案,展示着如今深圳的辉煌。

绚丽夺目的灯光秀向人们宣告:深圳已经由四十年前灰头土脸的灰姑娘,一跃成为如今雍容华贵的贵族,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改革开放分不开,都和深圳人民的自身努力分不开,也和全国人民的帮助分不开。

改革开放,为深圳送来了水晶鞋。

岁月如流,历经了短短四十年,这位曾经的灰姑娘成了如今雍容华贵的小公主。

这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走向了国际,走向了世界,在世界的金融经济,科技创新领域唱响了自己的旋律。

深圳的今天离不开改革开放,离不开那个“圈”,也离不开所有的汗水与智慧。

说一下深圳的经济。

中国的城市竞争,有两个最受瞩目:一个是粤苏争霸,另一个是全国经济第三城之争。

如今,这两大城市竞争都已尘埃落定。粤苏之间差距继续扩大,广东稳坐经济一哥30年。而广州深圳重庆天津苏州的第三城之争,也以深圳胜出告终。

从2012年开始,广州深圳重庆天津苏州的第三城之争,就泛滥于媒体。

当时,这几大城市的GDP差距并不大,虽然广州坐在第三城宝座已经20多年之久,但深圳一直都只差临门一脚,而重庆天津则以两位数增速笑傲江湖,苏州在其后紧追猛赶,悬念迭生。

在2012年,广州GDP为1.35万亿,深圳1.29万亿,重庆1.28万亿,天津1.14万亿,苏州1.2万亿,与广州的差距最多为2000亿,而深圳与广州之间的差距则只有数百亿。

7年后,一切尘埃落定。

深圳在2016年正式超越广州,并且不断拉大GDP差距,从而坐稳第三城之位。而作为追赶者的重庆天津,则面临持续挤水分,GDP增速一跌再跌,与广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苏州则受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在几大城市中处于垫底位置。

2018年,深圳GDP高达2.42万亿,广州为2.29万亿,重庆刚好突破2万亿,与广州之间还有2800多亿的差距。至于天津,还徘徊在1.88万亿的水平,与广州之间的差距约为4000亿,苏州为1.86万亿,与广州差距同样放大。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苏州外向型经济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而重庆天津则面临相似困境:一个是两地都开始挤水分,另一个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两地的工业经济均受到影响。

2018年,重庆实际经济增速为6%,跑输6.6%的全国增速,且与2017年的9.3%相比,大幅下滑3.3个百分点。
天津也是如此。2018年,天津实际经济增速仅为3.6%,与2017年持平,相比于2016年9.1%的经济增速,则大幅下滑6.1个百分点。

至于广州,虽然经济韧性仍旧强劲,但受工业增速放缓拖累,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而深圳,则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依旧保持高速增长。

显然,无论是北上广深还是北上深广,一线城市格局短期内很难再发生变化,与二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更多详细分析可关注公众号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

如何看待2018各省市GDP?以及各省市发展?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

十几年前,我在深圳的一所普通小学就读。那时候的深圳还没有现在这么高楼林立。从小学的五层楼望出去,许多空地还在施工,等待着一栋栋大厦拔地而起,日后那成了别人口中的“香蜜湖豪宅”。最令我有印象的是学校旁边的一栋住宅楼,它的形状像是八角形。十几年后的我发现,曾经那栋住宅楼的开发商,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公司的老板。

小学时我的同学们都是就近入学,这也造成了一种颇为残酷的现象:同学之间的家庭情况可能差异很大,小孩子过早地被迫去了解社会的形态,去认知每个人生活环境的不同。

班级里有的同学家里很富裕,上百的零花钱去买各种各样的玩具,放学后保姆开车来接;有的同学父母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当工人,微薄的工资甚至不能给小孩买一身新校服,蓝色的T恤几年下来洗得发白。

当时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大家订“课间餐”,第一节课课间每个班级用两个蓝色的框,拖来面包、牛奶、炒米粉之类的早餐,但班里拮据的同学从来没有订过。杂志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红树林,小艺术家,特区教育,很多同学也只能跟其他同学借杂志来看,满眼羡慕的目光。但他们的父母,往往着实用双手搭建了一个美丽的深圳。

班里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有一次她邀请我去她家吃晚饭。她的父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从村里出来打拼,在华强北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了不少的钱。当时的华强北比现在繁华得多。随之而来的是他换了一任又一任妻子,越换越年轻漂亮,然后他把每一任妻子的孩子放在一起生活。我记得去她家吃饭的那天晚上,她家的保姆端上来一盘刚煮好的牛肉丸,她的哥哥弟弟互不相让,马上去争抢那盘牛肉丸,家里的东西在孩子们之间总是靠抢。她的小妈有着很漂亮的大眼睛,但是小妈对她的态度永远都是呼来喝去,眼里从没流露过温柔。她叫小妈一直都是“阿姨”。

或许那时候的深圳,可能性远比现在多得多。虽然有时候一个人从无到有,物质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但也确实让一部分人获得了机会,实现跨度很大的阶级飞跃。

后来班上转学来了一个男生。他的皮肤黝黑,普通话中带着口音。开运动会的时候,他默默低着头,因为他家并不能给他买一双运动鞋。田径比赛的过程中,他打着赤脚,在深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奋力向前。一瞬间,他面带笑容,精品佛是光着脚跑在乡野间的小路上。最后他虽然不是第一名,但也取得了前面的名次,拿回一面鲜红的锦旗。

或许那时候的深圳,比现在更包容,来深建设者的下一代,还不需要迈过太高的门槛去享用教育资源。一些原本是留守儿童的生活迎来了改变。

我的一位大学舍友曾考研落榜,她选择到深圳来找工作,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是六千元。她的男朋友毕业之后在深圳做设计,时至今日,两个人所承担的生活压力依然不小。

我以前实习的时候认识的一个研究员,是北大物理博士,某天正午我跟他一起吃完饭走回公司,他苦笑着说,“这里的房价是多少?十万?二十万?”他的表情很无奈,脸色因为熬夜和加班显得疲惫,眼角隐约出现了皱纹。

如今的深圳依然是很多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城市,只是这个过程比以往更难。更多的年轻人,在这个城市中艰难地起步,承受着高昂的房价和物价,生活变成了生存。

也有不少人日复一日地拼尽全力,忙忙碌碌地工作,留给自己或者家庭的时间虽然很少,但几年下来,在这个城市的钢筋水泥里生出了根。

公司中有一位漂亮的小姐姐,也在深圳长大,92年的她到了适婚年龄,让我帮她介绍相亲对象。我的朋友帮她介绍了一个91年的深圳男生,两人约会了几次,小姐姐却摇头叹气——普通的中产阶级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她不想两人每次出门见面都坐公共交通。她说起她高中谈过的男朋友家里房产很多,如果谈到现在估值都“上亿”了。

不断发展的深圳阶级也逐渐完成了分化。十年间的房价把人们之间硬生生拉出了差距,背后捆绑着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事情的变质是必然。

但也有情侣相互依偎,偶尔去商场里文艺的咖啡馆过一次周末,或者去市区周围的大梅沙或者西涌踏浪。两个人看起来一无所有,但是唯独有了爱情。

我们从小到大一点点成长,深圳也在一点点改变。小学时深圳地铁开通的当天,我的一个小伙伴乘着地铁,去东门的两元店买了一只手提袋;以前总是去罗湖的老书城买教辅习题,后来有了中心书城,考完试跟同学一起去逛,去仙踪林吃招牌炸豆腐喝果汁。高中的时候班长组织我们去爬大南山,下山后全班同学一起去吃了亚马逊巴西烤肉,后来再也没见过那家连锁店了。

那年益田假日广场开业了,恰逢表哥找到了腾讯程序员的工作,他请我们在那吃自助餐,当天店里的顾客人满为患;而成为了深圳程序猿的表哥,在一次次的加班中,肚子上的脂肪越堆越多了。他遇见了程序媛表嫂,俩人在南山不到50平的房子里,开始了新生活。

长大之后,有一次被实习的同伴拉去莲花山,看到了如今的相亲角。退休的老人在积极地物色人选和举牌子,牌子上写满了可量化的条件——房子、车子、工作、样貌,那时我想起来小时候的莲花山,更多的是爷爷奶奶在亭子里和石凳上拉琴唱歌。

入职之后,CBD的灯光秀也建造完成,每晚下班的时候,都会看到每栋大厦灯光变幻,夜晚中跳动闪烁着不同的颜色。那一幅场景,还是那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深圳。数年间,多了一些东西,少了一些东西。

二更

关于第9条:我们南科大就是四非野鸡不解释。


1.来了就是深圳人,没钱就是惠州人

2.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却没有留下我们

3.别以为深圳在广东就觉得来这能听到粤语

4.奋斗逼数量绝冠全国,经常“自愿”996

5.川湘浙菜比粤菜多

6.朋友圈总有人在香港打卡

7.密集恐惧症进机场的时候别抬头

8.没有公认的市中心

9.只有野鸡大学的一线城市

最近走访过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最大的感觉是,深圳有点在吃老本。

1.新成长起来的大企业少了。

华为,腾讯,中兴,迈瑞,都是2000年以前创立的企业,这几年崛起的有实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大疆规模有限,恒大还是广州迁过来的。相反,最近冒起的一批初创企业,很多(可能)是骗子公司,骗投资人和政府补贴,比如某宇科技,某启科技,某基因;一众做智能家居、穿戴设备、VR、机器人的企业基本是在做伪创新,离产业链顶端还相去甚远,相信未来5年内也难有建树。一句话,扎扎实实搞科技的人少了,投机分子满城都是。

2.制造业外迁。

华为中兴比亚迪外迁,带动整个制造业产业链也在外迁,而且全城各区加速将工厂改成写字楼,盖楼成为最大的一门生意,工厂再无立身之地,去工业化之势不可挡,企业主再无心实体经营,各区都争先打造的“科创中心”名目繁多,但如今“云城“没有云、“智慧城”缺失智慧,这和老婆饼没有老婆差不多道理。当工厂变成写字楼,直接提高了制造业的用地成本,严重挤压了制造业的生存空间,这种影响或许短期内通过地产牛市、资本繁荣弥补,但长期下去,肯定会削弱产业和科研竞争力。科研是需要土地、实体经济、院校做支撑的,这三方面深圳都没有优势,后面的创新前景相比北京上海成都来说,难言乐观。过去,深圳是金融、科技、贸易、消费、地产、物流业均十分发达的城市,大量的产业并行发展,才得以养活2000万人,如果今后失去了工业和工业背后科研和人才的支撑,深圳将彻底变成金融+地产之城,留给科技和工业的空间就越来越少,参考香港。

3.创业环境变差。

2015年那波地产狂飙巩固了深圳一线城市的地位,楼越盖越高,但是这两年随着私募投资、民间借贷、初创公司、贸易公司倒闭,出现写字楼大量空置,反映深圳引以为傲的创业环境是在恶化的,这种恶化的结果,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步显现出来。

综上,深圳作为金融中心,300多家上市公司总部,未来还是会繁荣下去,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并没有一些公众号吹的那样天下无敌,而且创新乏力之势有所显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个人观点。以上。

十年不遇的五一四天假期,脑海自动浮现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山人海的画面,本打算宅着看看书、看看电影、听听音乐休闲地过完,但是刚宅完假期第一天,外面明媚地春光,不冷不热五月的天,人山人海支配的恐惧也耐不住说走就走的脚,也没有提前规划去哪里,想想应该也就周边走走就好了,于是选择了离得不远的中国最年轻和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深圳。

中午出发在火车上就在回想深圳的样子,小时候的课本,还有从小到大的电影里面一点点捕捉关于深圳的记忆。有点巧的是,前段时间还看了反应深圳改革开放以来惊天巨变的电影《照相师》,从一个小家庭,一个平凡人视角反应的深圳变化,令我至今印象深刻。午饭时间接近深圳城区,当初课本还是网上看到的深圳的标志建筑——地王大厦还有京基100两座摩天大楼缓缓映入眼帘,感觉深圳已经在脚下了。


第一天:罗湖口岸—地王大厦—京基100—市民广场—市民中心—莲花山公园

到达深圳站,出来就是罗湖口岸,站在站前广场,可以远远眺望对面香港的青山,与深圳口岸这边的人潮涌动形成鲜明对比。罗湖,这个上世纪90年代传奇的地方,多少人为了实现淘金梦从这里进入香港,偌大的罗湖口岸,人来人往,现在的人们可曾想过当初去趟香港有多么不容易,细细想来,应了那句老话,祖国强大,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深圳站

既然离得近,索性就先去看看深圳的地标记忆——地王大厦,那种以前都是在挂历,年画看到的地标建筑映入眼帘。“80年代看国贸,90年代看地王”,很多人都知道地王大厦,其实它的真名是信兴广场,因当年拍卖拍得深圳土地交易最高价格,被称为“地王”,目前为深圳第三高层建筑,楼高383.95米,仅次于平安金融大厦和京基100大厦。

地王大厦和京基100
京基百纳言几又书店,中心区有这样看书学习放松的地方,真的很惬意

在歌曲《春天的故事》里,深圳是个“神话般崛起”的城市,深圳的第一高楼见证的深圳的发展。都说九十年代看罗湖,千禧十年看福田,一零年代看南山,未来十年看宝安,说来也的确不赖,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的地标就在不断的顺着区域转移,从新区建设高160米的国贸大厦,到高383.95米的地王大厦到高441.8的京基100,再到现在的592.5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现在的高科技发展重地——南山科技园区,蛇口港区,再到深圳国际机场落户宝安。深圳在发展,深圳的区域也在轮番上阵,各区虽日新月异,发展仍旧有重心偏向和特色,罗湖号称“深圳华尔街”,金融中心的位置当仁不让,福田是深圳区委驻地,政治中心非他莫属,南山互联网集聚地,科技创新中心毫无疑问,至于未来十年宝安的发展,更可以取各区所长,补己之短。

地王大厦地标打卡完,就乘车来到下一个地标,也就是福田CBD了,这里有平安金融中心,市民广场,莲花山等等,深圳市区绿化非常好,也很有特色,随处可见棕榈树,一派南国风情。

在市民广场南广场公园中轴线上的连沿一片的波斯菊,直到深南大道才终止。黄灿灿的一片,好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念,深圳这个南边沿海的地方此时其实已经过了大多数花的花期,所以能在城中心看到这么好一大片花海,对于游客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惊喜。背景就是平安金融中心,显得清新自然却又气派壮阔。可谓是,花在城中,城满花香,低头见黄色波浪,闭眼嗅四溢芬芳!

顺手拍下两位古装小姐姐,与花海背景相得益彰

接着穿过深南大道,来到深圳市民中心,其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南北中轴线上,以大鹏展翅作为标志,波浪线“若垂云之翼”,寓示深圳发展如“鲲鹏展翅九万里”,具有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大鹏展翅、气魄宏大,象征深圳市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中的腾飞和发展,恰好也呼应了深圳”鹏城“的别称,一语双关,不得不感叹设计者的智慧。红黄双塔,一圆一方,寓意天圆地方,市行政中心、工业展览馆、博物馆等均容纳其中。红黄双塔之间这个窗口,可以称作“深圳之窗”,透过窗口,可以看到香港,若说深圳的标志性建筑,非她莫属。

顺着宽阔的空中大道一路走到莲花山脚下,正是小长假,好多家长也带着孩子来宽阔的草坪上放风筝,好一幅“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场景。

莲花山不高,爬了大概十几分钟到了山顶,由于天色有点晚了,再加上下着小雨,整个中轴线有点雾蒙蒙的,但这丝毫不影响眼前的壮阔气势。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天,市民中心展翅腾飞,站在山顶一轴中心不见底,两侧高楼映眼帘,豪迈之心油然而生。

山顶看着一代伟人向市民广场走来,向深圳的未来走来,他在南方划了一个圈,然后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变成了现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他站在莲花山顶慈祥的俯瞰着这个城市,深圳人民会永远铭记他,全国人民也会永远铭记他!

下山不知不觉就已经到晚上7点半了,刚好碰上灯光秀开始,广场两边的建筑依次变换着各式图案,美轮美奂。走了一天,jio有点酸了,但是看到这么漂亮的灯光秀,还是忍不住撑着伞在雨中漫步,完全忘记了刚刚的疲倦。


第二天:红树林生态公园—福田绿道—深圳湾公园—腾讯滨海大厦—深圳大学——南山科技园—世界之窗

晚上住在离深圳大学不远的旅馆,休息一晚又元气满满准备开始新一天的行程。第二天接近中午出发接着看深圳,路上看到一对外国夫妇带着自己的孩子骑行,哈哈,也算旅行中除了气势壮阔的现代化建筑外看到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温馨场景了。

深圳红树林生态公园,可以说是深圳的绿肺了,绿化真的走在全国前列,随处看得到树,到处望得到水,不愧1994年就评为了“国家园林城市”。说到水,不得不提一下深圳地名的由来。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chōng]。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注意哟!“涌”字念[chōng],不读[yǒng],相信刚来广东的都容易读错,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OvO。)

所以,深圳由水而兴,靠海而生。水对深圳有特殊地位和作用,也记载着深圳的文化历史与发展渊源。

公园出来就是福田都市绿道了,这里绿道是真的在边上绿化树之间穿梭,与人行道还做了单独区隔,很人性化设计,沿着绿道开始我最爱的骑行了,骑行了十几里刚好差不多到了深圳湾公园的东边起点。好一片椰林海景风光,这里能够清楚的眺望到对面的香港岛。



海岸有一大片红树林,就是这么一棵小小的红树,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红树林能够有效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被称为“海岸卫士”。了解完这些知识后,对红树的敬意油然而生。

坚韧不拔的红树林默默守护着海岸线


深圳湾公园着实大,据说深圳湾公园绿道沿海岸线长约13千米,一路沿线13个主题公园组成,所有公园都由完善的步道和自行车系统串联在一起。一路徒步,终于走到深圳湾公园地铁站,这个就是网红地铁站了,传说中的一下地铁就可以看海的地铁站。


一路继续沿着海岸走到海韵桥,实在走不动了,就从这里出去坐公交去深大旁边软件产业基地了,打卡腾讯滨海大厦,楼下广场上那句“来了就是深圳人”依旧回响耳边。

接着来到软件产业基地边上的深圳大学,还没进校园远远就能望见像是折叠了一下的大厦——汉京中心,上面的文字——I ? shenzhen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赶紧抓拍了一张。


慕名来到深圳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这里已经聚集了好多拍照的游客。建筑外观由纯白色墙体和简洁的方框格子窗组成,绝对的极简冷淡风格,神奇的是看着又完全不单调;内部充满变化,楼梯纵横交错,每一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颜色的至简最大程度的包容了空间的复杂,充满了建筑美感。网红楼梯,网红窗口墙,白色线条,规则方形,充满了空间感和艺术现代感,也难怪这么多人在这里打卡,目前也是深圳最出名的网红打卡地了,绝对的拍照圣地。


深大给我深刻印象的是有一条空中走廊连接教学楼,食堂,宿舍,甚至连接南北校区。同学们可以上下课,吃饭都可以不用到地面一层,既方便了同学们出行,也有效的解决上下课和吃饭高峰时间的拥堵,足见校园规划设计上的人性化。


站在深大图书馆二楼,整个南山科技园尽收眼底,甚至能清晰望见腾讯滨海大厦上大大的“腾讯”二字,也感慨深大拥有这么便捷的互联网就业资源。在深大科技馆里面看到高晓松撰写的张维小传,才发现深大第一任校长张维院士是高晓松的外公。


在深大北校区文山湖看到两只黑天鹅带着它们的孩子在湖内嬉戏,甚至游到岸边和游客们调皮,太可爱了。


深圳的夜景很美,晚上在南山科技园附近骑着单车漫无目的的逛,这个季节的深圳,温度也不高,晚上迎着习习微风,好不惬意。一路上路过的创维大厦很抢眼,世界之窗很绚丽。


第三天:蛇口口岸—古炮台—海上世界—深圳站—返程

第三天上午前往蛇口口岸玩,公交直达蛇口口岸,很方便,蛇口这里邮轮很多,能固很方便的去珠海,去香港,澳门,想想去年国庆在珠海就想坐游轮来深圳完成大湾区的环线游,可惜没完成,不过今天来深圳了也算是了了去年的愿吧。下面这张图就是蛇口港区的示意图,是不是很宏伟壮观,蛇皮的建筑表面,活像一条巨蛇向大海张开血盆大口!

蛇口口岸出来就去赤湾山古炮台,也就是文天祥纪念公园,这里东临深圳湾,西濒珠江口,北靠大南山,南临内伶仃岛与香港元朗隔海相望,可以将深圳的景色净收眼底,甚至能看到远处的平安金融中心,还能眺望到海对面的香港岛,所以就是再累也决定这次来了就要登顶。由于前两天走的太多了,今天爬山真的脚都有点抖了,而且全是石阶,但是来了这里怎么能不爬上山呢,咬咬牙就又爬到山顶了,可恶的是前天把雨伞丢了,然后今天刚到山顶就下起大雨来,在山顶凉亭躲雨,稍微小一点了就淋着雨下了山。


本来准备直接去车站回广州的,但是路上看到海上世界,还看到是领导人题的词,而且来之前看攻略就看到海上世界评价还不错,就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去海上世界逛逛,好吧,一个超级大的邮轮,然后也是餐饮娱乐度假中心,看看还是不错的。借位招商大厦拍下了这张照片,还是挺壮观的。

还去边上的手机科技体验馆玩了一把,科技感十足,体验不错。

回去的路上看到这句标语,改革开放深圳模式,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正是从这句口号开始的


坐上地铁去车站,晚上动车回广州!


深圳,一座新与快的城市,再会!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机构最新动态

实力商家展示

  • 强岭商贸
  • 东莞档口
  • 一诺儿书店
  • 淼富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22
  • © 批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