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养殖阶段的鱼看起来好好的,但在流通环节——经批发和零售商暂养时会死很多呢,有哪些降低死亡的技术?
养殖鱼类在流通过程中损伤、死亡极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养殖端。
在流通环节,大家都能看到鱼类个体“伤痕累累”,“伤重而死”的情况确实频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鱼贩子是最清楚其中的关键的——决定鱼“能走多远”“能活多久”的关键在于这些鱼“进入流通渠道之前”的“健康程度”。
鲜活水产品流通是一个“快节奏”“标准化”的商业活动,在大宗转运过程中确实难免有些操作行为会给鱼类个体造成损伤,但真的影响不大。
举一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
以现行黄颡鱼养殖和流通为例:目前在养殖端,“全雄黄颡鱼”的养殖量在持续萎缩,它的养殖和市场份额被“杂交黄颡鱼”强势的取代。要知道——杂交黄颡的口感和品味是远远不及全雄黄颡的!
为什么会被取代?
主要原因就是——绝大多数养殖出来的“全雄黄颡鱼”在流通环节(尤其是批发端)撑不过3天,就“要么死,要么残!”卖相极差,价值缩水严重——流通和分销环节的风险被严重放大。所以,品种被取代的原因,不是终端的消费习惯,而是市场经销环节的强力抵制或歧视。“杂交黄颡”的优势,在养殖端表现出来的就是——长势快、病害少;在流通渠道的优势就是——抗逆性强,耐运输、耐暂存、品相好、个体大......(但真的不好吃)
全雄黄颡真的这么不堪吗?
我自己就是养鱼的,鱼病诊疗、精细化管理、流通和终端零售都深度参与。我的全雄黄颡养殖效果如下
但是普通的养殖户又能把鱼养成什么样?
区别在哪里?
我养的鱼肠系膜脂肪几乎是“0的存在”,而绝大多数养殖户必然会养出来“一肚子的肥油”。我的鱼在终端的水族缸中,如果遇到滞销,只要适当换水,存放1个月都不会有卖相和大量死亡的问题。“越肥的鱼,就越是经不起折腾”,常规养殖户的鱼在终端只有3天的时效,卖不动就只能趁早“贱价出手”。
两者差异,懂的人,无需赘言。
鱼类鲜活运输在流通环节的高损耗,真正的原因不是“操作粗暴”,也不是“管控措施缺乏”,而是“养殖端养殖管理的系统问题”。
我践行的水产养殖,就是“健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