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图“丑爆热搜”!“丑画”为何不可取?
儿童节将至,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插图却“丑爆热搜”。
不少网友表示插画中的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宽眼距,塌鼻子、高发际线,青蛙式的大嘴巴,无神的双眼配上诡异的笑容,“深刻诠释了数学这门学科有多么的可怕”。
1、丑陋的人物形象
2、放大男童生殖器官等性暗示内容 3.隐藏的西方元素
此次插画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5月26日,人教社表示已着手重新绘制相关封面和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充分发挥教材封面和插图的育人作用。并将全面评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图,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
同日,教育部教材局表示关注到此事,已介入调查。
社会公众此次对人教版插画问题如此关注,主要是教育无小事、教材无小事,事事涉及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三观教育。 教材为何需要插画?
1、补充注释,辅助理解
对于刚上小学的儿童来说,对文字的储备和理解能力有限,更多需要借助插画来学习课本内容,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就像前图而言,用语言描绘钝角和锐角的区别,恐怕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无法准确记住要点,而一张图就可以轻松说明问题。
再比如,很多北方学生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由于并未吃过荔枝而无法想象文中描绘的场景。此时配上一幅生动的插图,能够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外交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法学博士孙禄指出,插画在很大程度上延展了教材的内容,如在数学课中举一反三,在语文课中增加情感感染力,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和可读性。 2、培养想象力、观察力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是儿时学习《故乡》时鲁迅对于闰土的描写。当时课本中的插画亦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童年的经典。
通过这则插图,我们看到了闰土英姿勃发的精神姿态,更对遍地瓜果、洁月高悬的乡间生活产生无限向往。我们的思绪跟随插图飘向千万里之外,与作者共同体验悲欢离合。 3、进行美育,陶冶情操
“小时候拿到课本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里面的插图先看一遍。”不少网友回忆着儿时对课本插图的喜爱。
插图里有什么? 《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挑山工》: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
《飞夺泸定桥》: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将相和》:他(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金色的鱼钩》里的鱼汤,即使没有佐料,也鲜美异常。
这些80后、90后课本的插画成为了深刻的童年记忆,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的曲折艰难、世间的善恶美丑都通过形象的插画渗入身体和记忆,成为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丑画”为何不可取? 教材对于学生而言就是“金科玉律”,是儿童成长路上权威的依据。
“看图说话”是儿童阶段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考察儿童理解能力的主要方式。“‘读图’是人类主动打开世界的最早方式,儿童阶段看过的绘本、漫画等在成年后依旧保有深刻印象。”孙禄表示,相比课本上的文字,插画的影响更深远。
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研学旅行委员会副秘书长李路斌表示,中小学是学生审美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符合大众审美的插画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审美和价值观。而审美和价值观一旦形成,想要在后期改变是非常难的。
人们之所以对插画感到普遍不适,不仅在于插画本身的美丑,更在于这样的插画出现在小学课本中。儿童的知识非常有限,非常容易对看到的、听到的不易辨别的东西当真。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版教材已被使用十多年。插画问题为何今日才被发现?
一方面,公众惯于更重视教材的实用性,觉得只要理论知识不出问题就行。而忽视了插图作为一种“隐秘”的教育的存在。
另一方面,教材在出版前都要经过严格审核和把关。此次人教版数学教材插画事件暴露出审核机制方面的漏洞和不严谨。
最后,如此辣眼睛的插画只要老师、家长、学生看到了,就不免会心里嘀咕、质疑。也有网友表示,插画的问题每年都有家长反映,只是声音微弱,相关质疑难以引发大规模注意。此番事件若不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恐怕这版教材的问题还会被遮蔽更久。 针对改进措施,李路斌指出:
一要建立严格的插画供应商筛选和把关机制,从源头上选择优质、靠谱的供应商;
二要建立健全教材插画审核机制,插画必须严格符合要求才能应用到课本中;
三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四要建立健全市场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材投放到学校后,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反馈。 艺术是抽象的,但因为源于生活,更应该关照现实。
对于人生初长成的儿童,真善美的教育至关重要。教材中的插画不应该影响他们对真的判断和对善美的追求。
▼
推荐阅读
对话HR :想进媒体,要符合这几点要求!
王心凌、罗大佑、周杰伦……“回忆杀”为何“杀疯了”?
中新社70年 | 中新社首部电影故事片《原野》是怎样诞生的?
作者:魏园编辑:卿尘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如侵权请联系本站客服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