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图,大用处——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
点击上"蓝字"关注我们!
小插图,大用处
——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
摘 要: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幅小小的插图都可以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资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好课前、课中、课末三个教学时机,合理、科学、高效的运用教材插图。在课前导入时,用教材插图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文本内容,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中教学时,以教材插图为支点理解重点字词句,深化文本主旨,打开想象之门,为小学生的说和写创造佳境;在课末拓展延伸时,可以巧借插图复述文本、续写故事,也可以拓展延伸,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和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合理的选择运用教材插图的时机,科学的利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 教学时机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具有文字所表达不出、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们也逐渐意识到合理运用插图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插图不是教材的附属品,而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它弥补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不足的缺憾,以直观形象性去帮助小学生认识、理解文本文字的含义。
我国的教育体制在逐渐完善,基础教育改革是关键的一环,小学语文教材的统一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改变。在内容上,每一篇课文都至少配有一幅插图;在形式上,教材中的插图也分布在封面、文中、习题、页码等诸多地方。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的开发课程资源。"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可供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学。我们只有善于运用与开发插图,它才会成为我们教学进程中的一泓活水,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润滑、催化。【1】
一、 用于课前导入
(一)用插图激发兴趣,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没有兴趣,难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育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资料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自始至终都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并且注重和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趣味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一大特点。教材插图的趣味性可以引起小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丰富的语言、多种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注重充分利用插图来激发兴趣,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燕子》一课,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可以利用课文的插图来导入,通过引导小学生观看插图中的画面,让小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画面,畅所欲言,从而激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再次引导小学生,看看文中作者是如何对小燕子进行描绘的,就这样,学生学习和探究课文的欲望被再次充分地调动起来。
(二)用插图促进初步感知
小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大多都是对浓缩的课文内容或者重点内容的形象再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运用形象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在无意识的活动中入情入境。同时,在小学生情绪处于高涨时,有意识的让小学生观察插图,畅所欲言地说说插图上的内容—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如何?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小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再去读一读文本,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文本的初步理解。
二、用于课中教学
(一)用插图作支点,理解和感悟重点字词句
借助插图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字词句是插图最显著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小学生在理解和感悟重点字词句时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从而直观形象的理解、感悟文本中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陶罐与铁罐》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骄傲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们本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住嘴!"铁罐恼怒了。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这段话中如果只靠教师用语言来形容、解释铁罐骄傲、轻蔑的神气和恼怒以及陶罐的谦虚,小学生是理解不了的。但是,以插图为支点,让学生观察彩色插图,引导学生注意铁罐、陶罐的表情,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和神气,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重点字词,体会陶罐和铁罐的人物形象。
(二)深化文本主旨,再现经典镜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插图是对课文重点、画面感强的片段的直观描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借助文本中的插图对课文进行入境入情的感悟,反复的咀嚼、品味文本中的经典镜头,从而走进文本,深化文本主旨。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中有一篇略读课文《方帽子店》,要求学生复述课文中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部分内容。画面感强的内容是最容易令人印象深刻的,而这篇课文中就有这样一幅插图:小孩子戴的是各种各样形状的帽子,而大人戴的只是单一的方帽子,此时则可以利用这个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使他们的脑海中生成一些疑问,然后再引导学生找一找"你最意想不到的",从而再次深入的对比观察大人和小孩,尤其注意他们的表情,这些表情的差异不正是文本故事中最意想不到的吗?
(三)用插图为想象插上翅膀,为写话创设佳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想象是无限的,想象概括着世间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是小学生的宝贵财富,恰当而又精美的插图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帮助学生自由联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的同时也应该试着引导小学生想象插图未展示的部分,让小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和写。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插图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拓展性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插图表达的含义基本上是和文本的内容相吻合的,但是对于以直观性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教材插图所内涵的信息远远胜于文本中的文字。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主要是向小学生介绍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的“美”,文本主要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特点,以此来突出小兴安岭的美丽。但文本中的插图却只有一幅插图,而插图的内容展现的就是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对于小兴安岭的春夏秋三季的景色并未给予展现。但是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根据文本或自己课下收集的资料,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亲自动手画一画自己心中理解的——小兴安岭的春夏秋,补充课本插图的"空白"。
三、用于课末拓展延伸
(一)借助插图复述课文、续写文本
小学阶段,直观形象性思维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中占主要地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向抽象性思维发展。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对文字往往不太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色彩插图却兴致盎然。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帮助小学生复述课文,甚至背诵课文、续写文本故事。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课文的教材插图有这样一个小细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直延伸到页码边框,这在别的课文插图中是很少有插图占用页码边框的。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注意到长胡子的"无限延伸",引导学生去写文本故事,从而落实本单元的教学要素。
(二)借助插图提升审美能力
儿童在7—10岁时是视敏度充分发展的生理阶段。儿童对物体造型和不同的颜色的辨别能力,对相同颜色的深浅不同的区别能力,都在迅速提高。【2】小学语文教材的插图丰富多彩,插图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古今建筑等众多方面,这些插图都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插图里的美景,试着让学生进行还原或创造画面,把高尚的审美能力内化为小学生的品格,这将会使小学生终身受益。
(三)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渗透德育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不仅仅是给小学生提供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直击小学生心灵深处。之所以说能够直击小学生心灵深处,就是因为小学生通过视觉的感观美感,进一步唤起小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从而引发其思考反思。同时,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也有真善美和假恶丑之分,这也间接地给小学生渗透了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其文本中的插图有一副是儿童们带着红领巾面向五星红旗敬礼。这样的教材插图可以在课末教学时,用于深化主题,熏陶情感,唤起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是小学教材的第二语言,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课中教学、课后拓展中选择运用。同时,教师应该抓住每一次训练的机会,合理安排好可运用的时间,充分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让教材插图真真正正地走进学生的大脑,让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因合理科学的运用教材插图而更加的精彩、完美。
本文,在这里只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看法,而且具体的案例都是以笔者仅有的一年所教的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下册语文教材为蓝本。如何让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做的物尽其用,发挥其该有的强大教育功能,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朱瑛.课文插图: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J].教学与管理.2010.
【2】 李晓东 .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辉.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内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关注我们
交流分享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关注
可以获得更多的了解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如侵权请联系本站客服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