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蔬菜批发市场的另一面吗?
一篇老文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是自己对于农产品市场的一些了解。
2011年11年5月,国内各大媒体、报纸都在纷纷关注菜价贵的话题。而自从CCTV说:“物流是致使菜价贵的主要因素后”,各机构又开始紧抓物流相关热点,一夜之间似乎中国的电视荧屏都是在谈物流。这种现象,不得让自己记起了以前做公益时的一个故事。有一位记者去一个山村小学调研,发现那里的孩子从不上体育课,且唯独的一件体育器材也是老师的一颗旧篮球。记者很受感动,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去呼吁大家关注山村孩子的体育课。文章发表后,山村小学收到了100多颗来自全国各地的篮球。记者很高兴,便又一次来到山村回访,可发现孩子们还不能上体育课。她很疑惑!这时,校长握着记者的手说:您是否能再发表一篇文章,我们愿意拿50颗篮球去换一个篮球架。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可是今天农产品物流问题似乎也是这样的。
虽然自己是从08年才开始接触农产品流通,可对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主要抬价因素还是知道一些。物流是致使农产品成本增高一个主要因素,但并不代表完全是。一般农产品销售除去种植成本之外,还要涉及装袋费、装车费、代收费、运输费、市场管理费、菜市场地皮费、代销费、检疫费、税收费等诸多成本。这其中,物流只占到了20%(种植也只占20%)。所以,致使菜价贵的原因另有其他。所谓的其他也可以成为市场(即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每个城市必须的生活配套建设,因为我们日常80%的粮、菜都需要通过那里中转。
田间(农民)→ 贩子 → 批发市场 → 贩子 → 家庭(市民)
而随着城市人口增加,人均消费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规模也日益扩大。也因为这样,国内各城市现在到处修建大型综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同时,批发市场内的店铺租凭及销售摊位费用都在迅速增长。如:石家庄某市场的一个货车摊位就需要5000至8000元/月,按同等对比,此费用可以在城市中央租一层CBD写字间。但由于市场摊位还是处于供不应求,所以当有经营户要转手摊位时,都会在基础的租金上面加上高额的转让费用。而这所有的费用,都会被加到菜价之中。
自2000年之后,国内各城市批发市场都建立起了农产品检疫中心,按理说无公害农产产品,国家有明文规定所有费用都是免收。可各市场都会从其他方面征收关于产品检疫的费用,如工本费等。
这几年国内现新建的市场都在加设恒温库建设;而在以往没有恒温库建设的市场,每到特殊季节,农产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存放问题。如:原本要卖1元钱/斤的蔬菜,可是由于天气问题坏掉了一半,那么价格就自然成为2元/斤或者更高。
11年7月,自己在太原河西批发市场调研。据说,山西早在2004年就开辟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凡是在山西境内的整车鲜活农产品实行免收所有通行费,即便这样,一方面,收购价格还是很低菜贱伤农,另一方面,山西人确实始终没有觉的蔬菜便宜过,很多菜从农田到菜篮子都会成倍增长。专门跑山东到山西的蔬菜货车司机孔明说:”从山东往山西拉运农产品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但是一进入了菜市场后,便开始缴纳各种费用,如果没有检疫证还需缴纳50元,这个终归还会隐形附加到批发商付给我们的运行费中。”而直接反应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低价采购,高价售出,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大蒜贵的原因。
市场经营户(二倒贩子)是农产品整个交易过程中最主要环节,由于市场只是对经营户收取相关的管理费用,并不干涉经营户的销售。因此,就致使大批资本运营进入农产品销售,抬价、囤货也都成了很多市场经营户的正常赚钱手段。
2008年7月,我在宁夏某地田间了解西红柿发价为1毛2分/斤,可在600公里之外的山西汾阳却卖到7毛/斤。价格翻了5倍,如果投资1万是不是至少可以赚到4万以上?很人可能都认为是这样!09年我的一个客户从山东拉了一车大蒜到了陕西,可当地市场并不让他进市场销售。因为,市场里面经营户已经把市场占满了,最后无奈此客户只能将蒜便宜卖给当地经营户,然后被经营户高价卖出。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就是菜霸现象。
我在微博写过,如果国家能把各地批发市场的流通环节监管好,那么菜价就会稳定许多。
……
小农生产与消费分散注定了中间环节的复杂。每个城市都有一到两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但不同于最接近消费者的农贸市场,这个空间实质上很少为城市其他居民所知,而里面这些与我们有天然生活时差的蔬菜经销商也如此。我和我爸吃过的中午饭次数屈指可数。作为一个从业二十年的蔬菜批发商,他与我有天然八小时的时差。而这种时差并非空间隔离使然,事实上我们生活于同一空间。
一天的清晨时我睡眼惺忪醒中,听着他不断的接打电话,确定好与那些地处几千公里之外的蔬菜生产基地的订单。确定所需要的蔬菜行情、种类、数量。这种过程时长充满噪声。电话结束预示着他一天的结束,然后他就洗洗睡了。
中午饭很少吃。睡到下午四五点,起来吃晚饭。
然后动身前往批发市场,一天又这样开始了。
来自几千公里外的备有冷链的厢式货车一辆辆驶入批发市场。属于我爸和他的合作伙伴的那几辆所装载的蔬菜分别来自海南、云南、北京等地。然后这时他的电话又开始不断的响。他则根据电话那端的要求给工人们下指令,然后工人们默契的配合着,依订单中指定的蔬菜品种和量数直接从车上搬至电子秤,然后经由三轮车运离。它们之后又上小一号的货车,在接下来天色亮前的时间里,到达流通链条下一级别的各个目的地(下一级别的批发市场、超市、酒店、机关食堂等)。
夜幕无声息中挂上,夜色无声息中加深。
买卖者双方几乎总是叼着烟进行对话,但烟头总不显眼,市场在灯火中非常明亮。人声混杂、粗粝。不时发来发动机启动的声音,或者倒车时的“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提醒声。市场则总是充满酸湿湿的被遗弃的蔬菜味,特别是在雨天后,来自那些被车轮碾压过的那部分蔬菜。
蔬菜批发市场怎么来的呢。
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基本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农业生产中粮食种植长期占据主体位置,在流通上则实行高度集中的统购包销政策,导致蔬菜等城市鲜活农副食品供应极度短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8年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菜篮子工程”一开始的重点放在城郊蔬菜生产基地的建立,到90年代中期调整实施重点,一方面开始注重蔬菜批发市场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菜篮子基地也从城郊地区拓展至广大农区,一批全国性的农区蔬菜基地形成及发展。在此情况下,来自本城市以外的蔬菜也逐步成为城市蔬菜供给的重要部分。蔬菜批发市场在城市居民蔬菜消费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道一个城市凌晨四点钟的样子的方式并不只有练球,或者当程序员。蔬菜批发市场在黑暗又硕大的城市中如同一朵噼里啪啦的小火花。而蔬菜交易如同蔬菜生产,依旧是看天吃饭。按一般的行情,货物总是要到下半夜才散的差不多,蔬菜经销商们的一天也在此时接近尾声。
此时城市的大部分还在睡着它们的最后几个小时。那个钟点的汽笛声会让某个短篇小说的主人公在突然醒来觉得空荡时得到安慰。蔬菜经销商们则终于回到家,谋划下一个夜晚的交易。再其后,其他人醒来,买菜。家里是农村的,自己也种植,家父也一直做蔬菜批发,俗称跑长途的。
现在也准备回家跟着老爸做,有没有同行看看有没有机会合作,一起交流下。
爸爸是蔬菜批发的,做这行需要很多精力同时也要承受着许多来自客户,家庭等的压力,你永远都感受不到那涨跌时的惊心动魄。还有蔬菜生意每况愈下(整个中国市场都过度饱和),老爸和客户总是刁着烟谈生意,不仅是日常交际还有大家说不出的愁啊。爸爸慢慢老了,他总是说要不是为了我们他早不干了。(附下半夜的批发市场 坐标虎门)
你好我也想做蔬菜批发,但是什么都不懂,是不是完了
看似同一品种的货放在同一货车上,捆绑的绳或胶带用不同颜色,用来区分,老客户给一种 ,新的小客户给另一种。
土豆白菜萝卜这种大宗货物,秤砣两套,老客户大客户用一套,新的小客户用另一套。
还有一个教训至今记得,当我是个小白的时候,某次采购去拿货,付款后那个卖家一口咬定我没给钱,前后不过两分钟的时间,争执了很久。
一两年后我去云南货源地找货源,联系了两个供货商准备从中选一个,其中一个就是这个坑货,看到她那张脸的时候我都想笑了,热情的招待我吃饭喝酒然而她并不记得我这个被她坑过两百块的人。于是随便问问价钱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