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小商品中心的?地理位置好像没有优势啊。?
然后,不仅一个人这么做,一个村,一片地区的人都这么做,不仅在义乌,还做到了隔壁县。。。所以,义乌人的鸡毛换糖慢慢在金华地区积累了口碑。义乌人民也越做越胆大,有了其他形式的小商小贩(当时还没改革开放,市里的领导比较开明吧,其实也是顺应了群众的意愿),到义乌来做小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因为义乌已经有了之前的积累,有了名气和一定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同时政府也大力扶持,再加上义乌人民不怕吃苦不怕累,发展迅猛,市场越做越大,后来建成商贸城也不足为奇了。
http://m.sohu.com/n/242647455这是习大大在当浙江省委书记时对义乌的评价题主应该想问的是义乌国际商贸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其地理位置有什么关联吧!说实话,没多大关系,有个毛的关系,要考证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发展,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与发展初期的义乌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而不是以今天义乌的条件去评判。
义乌县位 于浙江省中部。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县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而东西狭,面积1102.8平方公里,处 金衡盆地东部。境内低山、丘陵、岗地、平原错杂,地势自东北向西南缓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无霜期约243天,年平均气温17℃上下,极端最低气温— 10.7℃,极端最高气温40.9℃。年降水量1100 ~1600毫米,因分布不均,历来易遭旱害和局部洪涝。矿藏以萤石较著。东阳江从东到西南斜贯县境,长39.75公里。大陈江系山溪,斜穿县北端,境内流 长17.5公里,注入浦阳江。义乌方志——概 述 - 总则义乌虽然三面环山,但其西向通往金衢盆地走廊,在义乌小商品城建设初期,中国的路网远没有今天发达,交通工具也没有今天便利,寻常人家出门基本靠走,火车、汽车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就是偶尔坐坐。举一个例子,例子是钱钟书《围城》中从上海到云南三闾大学去任教的例子,背景的全民抗战时期,于义乌小商品城建设时期时间上比较接近。方鸿渐一行人从上海出发,先做海轮抵达宁波,走陆路到金华,转至上饶、鹰潭,走的就是金衢盆地这一走廊,根据地形图,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山地行走,必然经过义乌。图中黑线是
方鸿渐一行人 宁波-云南 部分路线。驿运清末以前,有马行驿路。沿途设驿站(详 见《邮政》)。抗日战争前期(1937一1942年)县境内铁路、公路屡遭破坏,用驿站运输,以适应抗战需要。县设驿运管理段,县长兼任段长。交通要地设 驿运站。有驿运路线7条:①义亭经佛堂至东阳县南马;②东阳经廿三里、苏溪、楂林至诸暨;③县城经湖门至浦江;④县城至廿三里;⑤县城经曹村至浦江;⑥县 城至苏溪;⑦顺东阳江至金华或上溯至东阳。设驿运站3处:义乌驿运站,佛堂驿运站,苏溪驿运站。归县驿运管理段管理的有汽车2辆、手车28辆、人力车57 辆、木船160只、竹筏10对、驮马6匹、羊角车32辆。人行道与手车道千百年来,县境内陆续修筑大路,路面铺以大如拳头的鹅卵石,或在路中央铺条石板(石 板一般长80—100厘米,宽50—60厘米),经费靠捐助,劳力尽义务。1937、1940和1941年,先后发动全县人民修筑县城至各乡、镇、村间的 道路。建国后,1950一1957年间,县政府发动群众修筑人行道和手车道。1962—1985年,县政府拨修路款40.53万元,逐步改善了人行道、手 车道,发展了机耕路。
机耕路 1967年开始修建机耕路。随着消防车的使用和拖拉机的增加,机耕路有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94.5%的行政村有机耕路与公路衔接。修建机耕路一般都由村办,少数较贫困地区民办公助。邮政 - 第八篇 交通 邮电
建国前,义乌市公路仅15.66公里,且是市内公路。1950-1985
年,筑公路55段,全长301.27公里,年平均筑8.37公里。其中1958-1962年,为沟通邻县,开发褐煤、萤石等,修筑公路9段,长74.6公
里;1968-1977年建公路27段,长124.55公里;1978-1985年共建18段,长97.88公里。1985年底,全县48个乡镇修通了公
路(机耕路可通下宅乡)。机耕路遍布全县各乡、村,除少数高山村外,机耕路都与公路相衔接。公路 - 第八篇 交通 邮电
由此可见,在义乌市市场发展前期,在地理环境这一块并没有什么优势,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致使义乌市场的快速腾飞呢?先占个坑,明天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