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的天下第一街汉正街没落了,而后起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越做越大?
身为武汉人对汉正街很熟悉。汉正街的内部利益错综复杂,仅从普通消费者谈:1.汉正街的物流成本太高,过长的链条已经完全不适合后工业化时代的需求。汉正街长期存在的扁担,小面包车就是这种症结的具体体现。汉正街
为什么当年的天下第一街汉正街没落了,而后起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越做越大?身为武汉人对汉正街很熟悉。汉正街的内部利益错综复杂,仅从普通消费者谈:
1.汉正街的物流成本太高,过长的链条已经完全不适合后工业化时代的需求。汉正街长期存在的扁担,小面包车就是这种症结的具体体现。汉正街打货的模式:扁担先挑出来,面包车运到货场,货车装车发往目的地。这种蚂蚁搬家的模式还妄图跟别的地方竞争?
2.汉正街地处闹市,房租奇高,因此店面大多很小,展示的商品就少。过于拥挤的环境造成物流效率低下,并且火灾频发。房租加物流的成本太高了。
3.互联网时代,我已经看不到汉正街的任何优势,普通消费者上淘宝比它还便宜,更方便。批发商上阿里巴巴,货品比它还多。汉正街唯一的优势在于武汉周边地区的物流成本可能低于长途货运的成本。这就是汉正街辐射力萎缩的原因。未来汉正街顶多是辐射武汉地区的小商品市场。
4.究其根本,物流不畅是主因。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物流就是血管,血管都栓塞了,人怎么能健康呢。这让我想起富士康的生产,下了流水线直接装集装箱,过海关,上货机。这种效率才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样子。义乌人,过来占个坑。
没去过汗正街,没对比。不知道怎么说。
1.义乌发展离不开政策,党和国家政策。义乌出了人大代表周晓光后有建设小商品城的提案什么的。
2.武汉应该很繁华吧,要发展的项目也炒鸡多。而我们义乌的小商品城几乎是全城发展的重点。倾全城之力发展,虽然义乌是个小城市,但投入资源却比汗正街多多了。交通、物流、仓储等等义乌都有较大优势。
3.商业模式与定位。楼上说汗正街长期存在扁担+面包车。义乌是不存在的,义乌小商品现在店面就15平米左右,店面放的都是展示品,一般不会零售,房租奇高,好的摊位一天两三千。再说义乌小商品都是订单生意,顾客来店看,谈好了就发单,货物都是仓库或者厂家直接打包发出。有时候顾客都不用来看,在国外请外贸公司帮忙采购。看到这儿,大家应该发现:汉正街的定位是附近区域小批量批发,义乌小商品是全球范围大区域外贸(很多商家不做国内贸易)。
---------------/---------------
以上都是我个人片面想法,欢迎大家评论指正补充。汉阳在湖北,义乌小商品城在浙江,汉阳虽然贵到九省通衢,但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民国时期武汉三市享有民国政策倾斜,有那么多人口以及外国领事馆,可建国后还有吗?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武汉的重工业免费援助南方城市,此前的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耗光,人民没钱,内销打不开,市场地位自然下去了。而义乌不同,义乌地处浙江正中,且是金衢盆地走廊末端,以前进入云南,江西好多都是走宁波-金华-鹰潭线(围城中就是走这条路的)。而且改革开放之前,虽然政府打击投机倒把分子,但义乌人依然走街串巷鸡毛换糖。不同于武汉的富饶,义乌的土地根本养不活这块土地上的人,那政策一放开,大家铁定抓住机遇发展啊!起初义乌人们也是做内销,但那时市场没多少人做,浙江同期也就台州,可后来台州县市内耗把自己整趴下了,加上义乌以低成本复制扩张的方法迅速积累了原始资本,为之后发展奠定了基础。义乌人自身的勤劳、敢打敢拼是一部分原因,政策的高效利用也是另一方面原因。义乌真正的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01年后,01-08年义乌经济的发展完全可以用爆炸式形容,义乌小商品天堂,购物者海洋标语彻底在全球打响,在那八年里义乌成功将自身定位于走欧美中东地区,今年义乌借助中俄关系的发展极大开拓了俄罗斯市场。义乌市场的崛起和汉阳市场的衰弱与国家政策已经地理位置有关。ps:其实你可以对比义乌市政府网站和汉阳市政府甚至是武汉市政府网站,办事效率绝壁是差好几个档次,义乌才像个商业城市。
1.汉正街的物流成本太高,过长的链条已经完全不适合后工业化时代的需求。汉正街长期存在的扁担,小面包车就是这种症结的具体体现。汉正街打货的模式:扁担先挑出来,面包车运到货场,货车装车发往目的地。这种蚂蚁搬家的模式还妄图跟别的地方竞争?
2.汉正街地处闹市,房租奇高,因此店面大多很小,展示的商品就少。过于拥挤的环境造成物流效率低下,并且火灾频发。房租加物流的成本太高了。
3.互联网时代,我已经看不到汉正街的任何优势,普通消费者上淘宝比它还便宜,更方便。批发商上阿里巴巴,货品比它还多。汉正街唯一的优势在于武汉周边地区的物流成本可能低于长途货运的成本。这就是汉正街辐射力萎缩的原因。未来汉正街顶多是辐射武汉地区的小商品市场。
4.究其根本,物流不畅是主因。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物流就是血管,血管都栓塞了,人怎么能健康呢。这让我想起富士康的生产,下了流水线直接装集装箱,过海关,上货机。这种效率才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样子。义乌人,过来占个坑。
没去过汗正街,没对比。不知道怎么说。
1.义乌发展离不开政策,党和国家政策。义乌出了人大代表周晓光后有建设小商品城的提案什么的。
2.武汉应该很繁华吧,要发展的项目也炒鸡多。而我们义乌的小商品城几乎是全城发展的重点。倾全城之力发展,虽然义乌是个小城市,但投入资源却比汗正街多多了。交通、物流、仓储等等义乌都有较大优势。
3.商业模式与定位。楼上说汗正街长期存在扁担+面包车。义乌是不存在的,义乌小商品现在店面就15平米左右,店面放的都是展示品,一般不会零售,房租奇高,好的摊位一天两三千。再说义乌小商品都是订单生意,顾客来店看,谈好了就发单,货物都是仓库或者厂家直接打包发出。有时候顾客都不用来看,在国外请外贸公司帮忙采购。看到这儿,大家应该发现:汉正街的定位是附近区域小批量批发,义乌小商品是全球范围大区域外贸(很多商家不做国内贸易)。
---------------/---------------
以上都是我个人片面想法,欢迎大家评论指正补充。汉阳在湖北,义乌小商品城在浙江,汉阳虽然贵到九省通衢,但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民国时期武汉三市享有民国政策倾斜,有那么多人口以及外国领事馆,可建国后还有吗?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武汉的重工业免费援助南方城市,此前的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耗光,人民没钱,内销打不开,市场地位自然下去了。而义乌不同,义乌地处浙江正中,且是金衢盆地走廊末端,以前进入云南,江西好多都是走宁波-金华-鹰潭线(围城中就是走这条路的)。而且改革开放之前,虽然政府打击投机倒把分子,但义乌人依然走街串巷鸡毛换糖。不同于武汉的富饶,义乌的土地根本养不活这块土地上的人,那政策一放开,大家铁定抓住机遇发展啊!起初义乌人们也是做内销,但那时市场没多少人做,浙江同期也就台州,可后来台州县市内耗把自己整趴下了,加上义乌以低成本复制扩张的方法迅速积累了原始资本,为之后发展奠定了基础。义乌人自身的勤劳、敢打敢拼是一部分原因,政策的高效利用也是另一方面原因。义乌真正的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01年后,01-08年义乌经济的发展完全可以用爆炸式形容,义乌小商品天堂,购物者海洋标语彻底在全球打响,在那八年里义乌成功将自身定位于走欧美中东地区,今年义乌借助中俄关系的发展极大开拓了俄罗斯市场。义乌市场的崛起和汉阳市场的衰弱与国家政策已经地理位置有关。ps:其实你可以对比义乌市政府网站和汉阳市政府甚至是武汉市政府网站,办事效率绝壁是差好几个档次,义乌才像个商业城市。
只记得看过一篇满分作文叫做武汉双眼皮,里面有一句汉正街的水货卖的火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