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百科丨一年一清明,也有风雨也有晴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按四季时节来看,清明处在仲春与暮春之间。
溯源中国历史,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传统的清明节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几经改变并延续至今。如今的清明,成为了怀念故人、祭奠先辈的日子。
那么,清明都有哪些值得一讲的小历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描写的就是清明节的景象。
清明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古代著名的气象学著作《历书》中言: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古时,人们将“清明节”称为“三月节”。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就有这样的说法:“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与“洁齐”互为形容词,“洁齐”是万物因温湿润泽而生长,“清明”指气候清净明媚。
每年清明之际,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为时序标记的清明,在汉代就已经有明确记载,直到唐宋以后才形成。
清明起源的另一说,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
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所以便合为一日。经过民间仿效,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节处在万物生长的好时节,大地一片春暖花开,也是外出踏青春游的好时节。
清明节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各地的节日形式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的基本礼俗主题。
清明时节以祭悟道,是民族代代传承的智慧。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零距离研学拓展,是厦门零距离研学活动策划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6-18岁青少年的研学教育及营地教育的品牌。
聚焦培养中国青少年的领导力、创新力和成长力。致力打造高品质的研学教育和产品服务,领域涉及冬夏令营、班级活动、研学活动、公司团建、户外拓展等项目,具备丰富的产品体系和健全的安全管控、营地管理、研学路线及客户服务体系。
让孩子们通过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拓展孩子多元文化认知和全球视野格局,让孩子自己读懂美好生命、发现世界奇妙,在爱与自由的氛围中收获知识能力性格品格的全面提升。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又或者信息不真实等情况请发邮件到2435147949@qq.com 告知,本站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