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茶圈这么乱?
近年来开始炒荒野白茶。于是不知道从哪里就冒出来了一堆的荒野茶,还有很多消费者上当。我们作为厂家也很无奈,我们说的不信,骗子说的反而更能让消费者接受。
不单单是茶圈吧,在中国,只要是有一定经济规模的行业市场都乱。当然乱不乱都是相对的,对于初入的或者说小白而言,行业规则什么的基本都不懂,交学费是很正常的,所以觉得乱。
谢邀,前面一个回答过于激烈了,虽然事实如此,但想了想还是删了重写。
还是这样吧.......
乱象一:茶企的品牌茶没有农家茶或者散户茶好。
正解:茶企的品牌茶品质整体上来说绝对比散户茶要好,为什么?可能在部分级别上口感上会有些许的差距,但胜在卫生!
喝茶喝健康,茶叶作为食品,先别谈口感,卫生是第一位的!
这是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基本配置图,茶叶作为食品,生产过程中与人接触的越少越好,多接触一个人,就多一道变数。
以雀舌类茶叶对比,当时好像用手工茶和流水线茶做了个评测对比,手工茶是88.9分,流水生产线茶叶是88.2分,手工茶品质是好些,栗香中炒出了兰花香,流水线茶叶是单纯的栗香。
但差距不明显,非老老老茶客根本品不出来。
这还是绿茶,红茶等发酵茶的情况更糟糕了,有茶企的品牌茶甩散户茶八条街,只针对“干净”一项。
上图是福建某著名茶厂,国内前三的岩茶生产车间,名字就不说了,说出来是人人都知道。国内前三的著名品牌车间也做不到窗明几净,更别提那些散户了,散户的发酵茶干不干净你们自己思考(凡事都有例外,肯定也有视制茶为生命的散户,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极少数极少数).......也是最近茶友反馈我才想到这个问题。
我一直认为干净卫生是做茶最基本的态度,但绝大多数小众茶、散户茶确实保证不了,刷新了我的三观。
实话实说,网上的大部分茶企品牌店(看清楚了!是茶企,而不是单纯的品牌商)虽然茶叶品质一般,但卫生还是相对能保证的,这不能乱说。
喝茶,卫生是第一位!越过这条基准线去强调口感没有意义!
乱象二:名茶核心产区的茶没有非核心产区的茶好
正解:核心产区的茶整体上一定比非核心产区的茶好!说上面这段话的茶商到底还有没有底线!!
这得拿西湖龙井来说事,狮龙云虎梅五大核产,随便哪个都比新昌、越州绍兴、千岛湖等产区的好。很多茶商中间商没有正品的渠道只能造势说什么大佛龙井、绍兴龙井品质不输五大核产的龙井......
要点脸行不行?
核心产区西湖龙井的醇正豆香、兰花豆香,特别是兰花豆香岂是杂牌龙井能比?
你们是假装不懂绿茶还是确实不懂绿茶?
绿茶大致有栗香、豆香、清香、兰花香、鲜爽五大香型,普通的绿茶都是单一香型,也就是说只有一种香气,但核产的茶叶或者特别高等级的绿茶,最少会有两种香型共存。
为什么西湖五峰,狮峰第一,就是因为正宗的狮峰龙井是兰花豆香,兰花香和豆香并存,其余的或多或少都有,外地的龙井你弄个出来给我看看?
太平猴魁为什么比黄山毛峰高一个档次,那是因为太平猴魁是幽兰花香,比黄毛的兰花香高了一档。
碧螺春为什么是顶级茗茶,因为碧螺春除了特特特特特高栗香之外,还有花果香(信阳毛尖同理)。
我为什么说茅山青锋特一级是极品,兰花香和栗香共存。
黄金芽为什么卖的贵,因为哪怕是再差的黄金芽也是三种香气,豆香、清香、鲜爽,复合香型极其罕见。
绿茶这种纯粹的单味茶能加工出复合香型,那就是顶级茶!就是和一般绿茶的最大区别!
再说了,假如外地龙井品质比核产的好,可以不用“龙井”二字嘛,自力更生多好。
乱象三:为了商业利益而存在的茶道或者茶文化
正解:茶道或茶文化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各种规矩,先看一段新加坡茶叶品牌TWG的视频,甩小罐茶大师做八条街。
茶叶宣传推广的正确打开方式https://www.zhihu.com/video/1181528120603115520举些例子吧,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真金不怕火炼”,对于茶其实我想说“好茶不怕温高。”
拿雀舌来举个例子,
一般冲泡绿茶会强调80度——90度水温冲泡,为什么?其中有门道,一般的雀舌100度水冲泡会有青气,或者苦涩感明显,这时普遍现象。
但80-90度水温,青气会弱不可闻,涩感会减弱。
但品质极佳的雀舌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100度水温照样不苦不涩无青草味。
茶道上为了掩饰,竟然有了“高温会烫伤嫩芽”的说法,要烫伤早伤了,生产过程中杀青的温度有多高知道不,最少300度,杀青都过了,还怕100度的水温?
茶文化中诸如此类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而似是而非的名词多得是,又比如“洗茶”,茶叶干净需要洗什么茶,绿茶春茶居多根本无须洗茶,有机岩茶、有机白茶、有机普洱也需要洗吗?为了更利于香气发散?那我多泡会行不行?我喝朋友放我这代销的有机大红袍从来不洗茶,玻璃杯直接冲泡。
我最近也是被问了太多这种问题,在此统一回答。
有事,有空再做补充。
继续补充......
乱象四:茶叶的好中差各执一词,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如无物。
正解:不管什么茶叶一定有个广泛而适用的评判标准。
其它茶类不谈,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我也不谈,绿茶只谈一点,还是一位知友提醒了我,我是半吊子一知半解,我的合伙人以前也没有注意过。
过誉之言无须看了,但里面这位长期喝安吉白的茶友提到一个细节,茶味平稳,每泡的味道差不多......引起了我的思考......
无数的实践证明(我手上好茶多),好茶的相关成份析出速度是均匀的!也就是说所谓的“茶味”比较平稳,渐渐变淡,不会大起大落,除了我上述的香气因素,茶味平稳也是判断是不是好茶的重要因素!
正宗的安吉原产安吉白茶就是这种级别的绿茶,但松阳精品制的安吉白大部分做不到(一泡极度高香和鲜爽,二泡过山车下滑,当然茶商会有个合理的解释——安吉白就是清淡的茶,只有两泡)。
红茶中滇红其实也是一个道理,析出物极度平均。
这也是我专精祁红但又舍不得丢掉滇红的原因。
好茶的标准一:茶味平稳
还有一条标准是通用的,只谈红绿茶,那就是
好茶的标准二:红茶:用尽可能少的份量(克数)泡出大多数人适合的口感(茶汤在口腔里很充实但不单调有节奏上的变化,我觉得这个表述应该很准确了)。
正山堂的正山小种每袋净重是2g,能泡很多泡,而一般的红茶没有5-8g达不到口腔里充满厚度并且变化的感觉。
高等级的祁红差不多要3g,而低等级的祁红最少5g。
绿茶恰恰相反:用尽可能多的份量(克数)冲泡出来还不苦不涩,或者是微苦不涩,涩味在好的绿茶中是绝对不允许显露出来的味道!
比如黄山毛峰,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黄山系茶叶和天柱山系茶叶)NB处就在这个地方,但茶叶本身就是偏清淡。
两个标准相结合再结合香型的变化足可以判断国内绝大部分红绿茶的好坏,完全经验之谈。
乱象五:其实谈不上乱象,鄙人看不惯的是为了表演而存在的茶艺。
美女茶艺师在此,鬼神辟易。
我茶艺师朋友着实不少,基本都是“中国茶艺师技能大赛”的金银牌获得者,我提这个不是夸耀而是我对茶艺这方面了解还算可以。
平常和她们喝茶聊天的时候我看着她们繁琐的过程总是头疼,喝茶嘛,花里胡哨撒子东西哦.......茶叶直接进玻璃杯或者盖碗,加水,喝,不就完了。
这是人为的制造茶叶在年轻人中的推广难度,给年轻人留下茶行业老旧古板的形象。现在的生活节奏多快啊,新事物新生活方式层出不穷,传统茶艺也要与时俱进是不是?
现在的情况是不改进精简就算了,还不断的有人去学习三百多道流程的日本茶道,还有茶艺师学习表演繁琐的宋朝点茶,学习点茶就算了,还要别出心裁用茶粉在茶盏里画上竹子腊梅啥的,想着都头疼。
难道是准备上春晚凑个10分钟的表演节目?
再补充.......
乱象六:错综纷乱的精品制茶乱象。
可以把精品制茶比作外室养得子女,毕竟精品制茶用的是原产地茶树的人工培育改良品种,它不属于假茶范畴!
这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因为茶叶的色香味形四大标准是由被精品制对象制订的,不管品质超越了核心产区的茶(有这种情况存在,比如核心产区春茶季前下了十几天雨或者突然间的霜冻,而精品制茶产区万里无云.......)或者无限接近核心产区的茶叶,不可能完全符合被精品制茶自己制定的标准。(老师傅还要留手绝活防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不是?)
好茶特别是名茶的需求量很大,但核心产区的茶叶产量是有限的,几十万斤的年产量放在全过来看只是沧海一粟,远远不够满足茶友的需求(以每人每年2斤好茶的量算,也就十几二万人能够享受到,都不够当地实权企事业单位的招待用茶需求量)。
所以精品制茶的存在确实有它的必要性。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总不能大家不喝茶吧.......名牌大厂难道就不去这些产区采购鲜叶吗?很显然,肯定(我说的是肯定)会采购或者让当地厂家代加工成毛茶然后回去精制,比如我上面提到的气候原因。
列举个地方,安徽省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端,皖、浙、苏三省结合部。县境四周群山环绕,犹如一座巨堡雄踞在皖东南大门。东和东南连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南邻宁国县,西接宣州市、郎溪县,北界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
这个地方在行业里很出名,江浙最有潜力,不知道是不是最大的安吉白茶、黄金芽精品制茶市场。批发价大约比原产地低了三分之一或者更多......
我曾经仔细的品过广德的黄金芽和安吉白,好的茶厂精品个八成像绝无问题(名茶原产地都有一部分群体种老茶种,这个是真精品不了),一些细微末节处,很容易搪塞,比如说“春茶季雨水太多”,“霜冻减产”,“工艺调整”等等。(我只能想到这么多,可能还有更厉害的话术吧。)
可以拍着胸脯大声讲一句,安吉白茶和黄金芽线上店铺95%以上都不是核心产区的茶叶,包括大厂大品牌(大厂大品牌首先要保证的是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名茶还需要供应各地的企事业单位,他们还不够,怎么会放线上销售),线下大半吧(品牌专卖加盟连锁店不好说)。我自家的茅山青锋1.5级和特三级也只是给聊的比较好的茶友尝尝,线下根本不够。
但这些不是精品制茶理所应当光明正大存在的理由!也不是精品制茶理所当然高价销售的理由,消费者具有知情权,茶企茶商等经营体有义务告知消费者喝的是哪个产区的茶叶!
因为名茶之所以为名茶,里面还有无数当地政府推广的心血,无数当地茶农赖以生存的基础,很多专注线下市场的品牌茶企、茶庄的工匠精神!
以精品乱真久了,李逵的儿子竟然变成了李逵!名茶产区的农户赚不了钱把自家茶园推掉改种其它经济类农作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本地的茶庄竟然买不到本地茶?简直荒唐!为什么?原因很多......可能价格没有竞争力,可能原产地茶叶外形没有精品制茶漂亮........所以导致小农小户或者农业合作社的本地好茶茶庄不愿意销售,而大茶企大品牌要顾着大客户......
其实呢,精品制茶因为顶着的是被精品制对象的名头,不用我说,众位也可以想象出来,有因为品质问题是在所难免,每个生产批次几乎都有差别,品质不稳定是精品制茶的主要缺陷!因为它们不知道推广和维持住名茶称号的美誉度有多难!好像“部分学生花爹妈的钱不心疼,自己赚到钱了这才知道生活不易”,差不多道理。
愈演愈烈,恶性循环,我预计,2020年市场上的精品制茶会更多,因为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年,很多地方有硬指标,而茶叶是快速脱贫的利器,这些地方的茶叶怎么提高销售?走什么渠道?不用我多说了吧.......
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精品制茶问题,谁都要吃饭啊!道德上无法谴责。
可是!真的!推出一个崭新的地方名茶非一日一年之功,投入的人力物力难以想象,需要几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很多地方没有如此大的魄力和毅力决心,直接上快车道多爽,省时省力,经济效益立竿见影,地方上所做的无非就是建立一个茶叶交易市场或者参与到另外一个规模大的交易市场而已。
我估计,大概要等到区块链技术成熟可能才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契机。
花大价钱买个茶都不省心......(这个问题点到为止,扯得太多不好)
再补充.......
作些补充,我看了好几个其他的回答,你可以发现,觉得茶圈乱的,浮于茶概念表面,无论是卫生概念、品质概念、茶文化概念……这个理论、举例的数据听着似乎是对的,但是仔细想来,他们不过是用局部来套整体,比如:谈什么三线品牌生产安全问题,你咋不用9.9包邮的茶来作对比呢?还有,茶圈会喝茶的人,你觉得会选择三线品牌茶?然后发酵类茶生产令人堪忧的逻辑,那换做早几年,就是用脚踩揉青,手工挑拣的,萎凋发酵槽也没那么干净。感觉就是一个有绝对洁癖的人在吹毛求疵,不得不怀疑他别有用心,怕是他自己的茶卖得不好,于是把问题推给所谓的圈子。另外,说大厂茶干净,别逗了,我虽然不卖普洱茶,但我还是经常喝普洱茶的,你说的大品牌,一样开饼见过头发、毛毛。连如今白茶的大品牌品品x我都开饼开出过头发。所以,那种所谓的绝对是排不上台面的。说得难听点,就是爱喝就喝,不喝滚开!
也有观点与我雷同,似乎不受题主认同,不过,话说回来,既然题主这么执着的认为茶圈乱,想改变,为啥还要发个帖子来问呢?听上去似乎不明确答案,但实际上他的观点特别明确。看看他给出的回复就知道他的站位。然而在我看来,这么执着的给出这样的观点,要么是业外人,要么是所谓圈里新手,茶没喝懂,就自我膨胀到一定的高度,想改变现状了。这点倒是和杜老板一个思路,x罐茶不也想通过产品改变茶产业的格局么?所以,不要逼我写结论……
好了,我就这么耿直,大道理我可以讲,蛮起来各种怼,我也一样不让,就是怼了咋样?
2019.11.26于上海-尚元阁南苑
——————
乱什么了?会喝茶的人的从来不觉得圈子有多乱,因为他们从来不缺少好茶喝;不会喝茶的人不管你如何干预,他还是傻傻喝不来;能好好喝茶的人,愿意指导传承的人,向来以授业解惑为己任;想拿茶来投机的人,即使是骗了,也不会有好下场……在我看来,能称茶人的没几个,不要脸的才自称茶人……敢自称茶人的先问问自己为茶或者茶文化做了什么?茶商就是茶商,茶客就是茶客,茶农就是茶农……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说茶乱的基本都是不会喝茶的,因为会喝茶的人,好茶离得他们非常近,都不用去找,会送上门来。我说过,你对茶的态度决定了,你能喝到什么样的茶。这个解释不局限于茶产业,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另外,我就是媒体出身的,传媒那套调查习惯,我比谁都清楚……因为记者编辑这个行当,在任何一个行业外,都会被认为专家,然而在专家眼里,其实就是狗屎。别不信,做过记者的都自己清楚。
至于那位复旦大学传统文化教授,我觉得他既不是行业专家,教茶学、制茶、品种选育和研究……他有什么资格跨界评论一个不是他专长的行业?即使评论了,又有什么权威可言?他不过是众多喝不起好茶,就说茶是沤的,有毒的,“穷酸”知识分子当中的一员。都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多读了几年书,被人捧了下就飘起来了……
茶还是那些茶,喝茶的人也从来不多不少,没有迫害谈什么拯救?没有衰败谈什么复兴?恰恰相反,我觉得浮躁之下,那些从来都道听途说,喝不对茶的人才是值得反思的。
2019.11.22于潮州-离宸轩
商业就是这样,都为了利益,茶圈还算好点了,起码认真喝喝还是能喝出123,以前的保健品,现在美妆护肤圈那真是乱的不行不行的
乱?没感觉
怪像倒是有一个
喝茶前 100多一个的马克杯肉疼死
喝茶后 几千上完一个茶杯习以为常
喝茶前,觉得一个餐布几十块好贵
喝茶后。茶席买了好几千 觉得也还好
此类事情太多了 就不吐槽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有人的地方一定就会形成各种圈子,既然有了圈子,那自然会互相看不惯,大到国家,小到吃什么穿什么,都充满了鄙视链,人本身就讲究优越感。
所以不是“茶圈”乱,而是有圈子的地方就一定会乱得一塌糊涂。
比如你如果混过“汉服圈”、“LO娘圈”,如果去过“网文圈”,如果还不小心进过“饭圈”……
嗯,你可能不止三观颠覆,还有可能整个人都会开始自我怀疑……
说回“茶圈”这个问题,题主提到三点茶圈乱:人、茶、文化,总结一句就归于人们常说的“贵圈真乱”,以前没有继续在网文圈混下去就是看了《贵圈真乱》这本网文,只要有个圈都乱。
我们常听到人说“茶圈水深”。这里所说的“深”,从消费者角度看,我想就是茶叶品质参差不齐、价格让人拿捏不准。
很多茶友心里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有些茶叶卖得好便宜啊,人家都几百上千,它为什么才几十块,是不是品质很差?难道是假茶?
别人都卖几十块,它家的为什么要成百上千,是不是被坑了?
这些市场乱象为爱喝茶、想喝茶的茶友带来了不少麻烦。买茶叶,还要处处留心,生怕一不小心就掉进了茶商精心为茶友设计的陷阱中。
目前的茶叶市场,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报端,且茶叶种类繁多,不同类型、不同口味、不同工艺已经令人头晕眼花,更别论品级、香型、适口度等各种具体指标了。
茶叶档次很多、新旧不一,就算搞点假茶叶也喝不死人,没什么风险,而且其实大多数人也不懂茶,扯一堆明前、回甘、生津、容易让人信服。买回来平常老百姓也分不出啥档次,就和10个小卖部里8个卖假烟一样一个道理。
- 绿茶对土壤的要求是相对于乌龙来说低,方便种植,所以现在全国的所有茶产量中,约有60%-70%是绿茶;
- 岩茶水特别深,关乎山场,关乎青叶,关乎制作,关乎焙火,关乎存储。单说武夷山的品种目前就有300多个;
- 市面上的熟普,第一年出来的茶叶价格一饼大概在一百以内。一百啊一百,还算了人家厂家的利润了,当然,如果过了两手经销商,那就是翻四倍,为什么呢?茶叶经销商的成本和利润要算上的,除了人工成本店面成本营销成本损耗成本......
- 西湖龙井,真正的群体种头茶,一定会符合这些标准:野者上,紫者上,笋者上,中卷上……
一定有一堆大师扯过上文这些条条总总(当然我列举的这些还大多都是真的知识点),号称茶博士,你跟他聊茶,他一个问题挖的很深,先问你懂得茶叶种植吗?后问你懂制茶学吗?再问你茶叶中有哪些物质?茶多酚是一个什么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
诸如此类,认真总结起来,茶圈里的是是非非总免不了一个“利”字。
正山小种的乱象
- 市面上有90%的小种红茶不是正山小种,而是外山小种。
- 淘宝上只要卖正山小种或者金骏眉的基本都写着产自桐木,但其实99%都不是。
- 价格低廉还带黄芽的,那抹黄多半是喷上去的。
- 外山小种大多需要施大量的化肥、除草剂、除虫剂,因为自然生态不完整且种植面积大,管理及人工成本太高;而桐木的野茶一般都是属于自然生长的,生态环境制衡都特别好,纯野生也是可能的,当然价格也是自然不低的,毕竟物以稀为贵;
- 传统正山烟小种的特点是“松烟味”和“桂圆汤味”,若出现“ 薯味”,一定是假小种,若出现“蜜香”,则可能是川红精品冒……正山小种一定得产在桐木关内,关内就那么一点儿……然而,八千颗正山小种芽才能出一两金骏眉,所以若是“常喝金骏眉”的朋友们需要注意。
坦率的讲,我不太关注茶的药用价和营养成分,茶的内含物不因你的关注与否都是存在(毕竟也真的没人指望喝茶就真能长生不老百毒不侵)。一杯清茶在手,身心愉悦就是它最好的功效。
喝茶,是喝的食品。是喝的饮料,喝的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满足口腹之欲才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它不是保健品不是药,不是故事,也不是禅。更没有那么多的人生。
茶本身有好坏,但是忽略不谈,反而本末倒置,维护自己虚伪的一面,变成皇帝的新衣。那么茶就变成了工具,还有什么意义?
这不是茶圈,某种意义上来讲。圈外的茶汤比圈内的更清澈。
小妖,2019,11,23于一缕阳光(知友们,轻喷)
看了题主举出来的三个论点,我觉得题主可能并没有很了解茶或者这个行业的内涵。
我先给我的最终结论——不乱。
下面我附图说一下题主哪些地方存在主观臆断吧。
首先,题主说自己是搞传统文化创意的,强调点“创意”,不是传统文化。题主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茶的本身。
茶有两种属性,在种植到做成茶叶被人饮用之前,它是作为一种产品,是自然科学的属性,我们要用科学的办法去研究这个茶,怎么生长发育,怎么次生代谢,加工中内含物是怎么变化的;在成茶投入市场之后,被人饮用的时候,它作为一种媒介,或者用于传播思想,用于交流,用于传达某种文化,是社会科学属性,也就是茶的文化内涵。题主显然没有注意这两者的关系,忽略了前者,看轻了后者。
那什么是茶文化呢?
其实茶文化是包括茶本身,以及与茶相关的所有外延的文化想象,包括茶礼,茶俗,与之相关的茶事活动,乃至宗教等等。
我们在从事茶文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茶文化和其它文化都有想通的地方,甚至是交缠在一起,很难分清。如禅茶一味,就是茶文化与佛家文化的结合,还有通过茶而附带的一些东西,如香道,琴道,书画文化,器具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说与茶相关的文化。
抨击的第一个论点——茶人
的确,茶人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因为凡是能与茶扯上关系的,都可以自称为“茶人”。它的作用只是表明自己与茶的一种身份,它本身不像“茶艺师”、“评茶员”这样具有职业成分的职称。(茶艺师,评茶员是具有职业证书的,国家承认的职业工种)
那么问题来了,别人自称“茶人”与你有什么实际性的关系吗?总的来说,并没有。你也可以自称茶人,但是别人认不认可你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可否认,的确存在滥竽充数的人也来冒认“茶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人乱,或者说茶圈乱,因为自己有没有真材实料自己知道,而日常吹得多牛*的终会暴露的,懂茶的人又不是傻子。
事实上,每个圈子都会有这样滥竽充数的人,像书画界的、国学界的还少吗?女德班了解一下?
茶圈与其他圈子相比来说,人真的不乱。毕竟懂茶的人,是需要真材实料的,别人一问一看,就会暴露无遗。
题主为什么要对什么权威的字典没有收录“茶人”一词的是耿耿于怀呢?
茶人,出自陆羽《茶经》:茶人负以采茶也。
这里的茶人本来就是指生产茶叶的工人,后来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自然赋予它更多的含义。
至于为什么不被收录,能不能被收录,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什么“人乱”,而是“茶人”现代的内涵是与其他名称具有包含或者相交的关系。”
如茶艺师,茶商,评茶员,茶农,这样的人都可以称为“茶人”。既然有更准确的名称定义,为什么还要收录一个无比宽泛概念?
如我们日常问一个与茶相关的人:你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别人回答“茶人”,还是回答“茶艺师、茶商等名称”会让人更了解你的职业?
最后,我想说一下题主的逻辑。
茶圈乱因为人乱,
人乱因为茶人的定义乱,
茶人的定义乱因为它没有被收录在某权威辞典中。
细分这三个因果逻辑,好像都有道理,但是你把这三个逻辑连在一起,就是一个错误的因果结论。
因为茶人的定义乱不能就代表人乱,而题主说的人乱所以茶圈乱并没有列举出更加有力的的例子。
至于后面说的茶乱、茶文化乱。也存在在明显的逻辑错误和证据不足。这样的定论多数取决于题主的经验,也就是先入为主以经验主义给茶圈下定论。我认为是片面的,而且下这样的定论也没有必要。
下面两个论点先不说,有空再更新,吃饭去了。
更新一下,回答一下题主提出的的“茶乱”问题
不可否认,中国的茶类非常多,虽然能被划分为六大茶类,但是六大茶类下面各大茶类都有很多其他的茶类,单单是绿茶,不同的产地就有不同的名称,如龙井、碧螺春、金萱绿茶、施恩玉露、日照绿茶、蒙顶绿茶等等。茶类繁多,但是目前并不是无章可循,因为早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茶学家陈椽先生就已经确立了六大茶类的科学系统分类,目前中国的一切茶叶都应该是被置于六大茶类之中的任何一类,虽然有“普洱生茶是否属于绿茶”的争议,但是这个分类方法总体上已经非常完善和稳定。
关于六大茶类的详细由来,可以阅读我以下的文章
苏点点:六大茶类通识(上)又至于题主提到茶农在管理茶园的时候施用了农药,又被报道出了检出有农药。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
农药残留=农药超标?
下面我引用这篇文章说的话,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下载去看看:
浅谈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 中国知网2017年我国出台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相比于旧的政策,新规定在规定数量上增加了将近一倍,对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由原来的二十几项增加到48项,历经长时间的调研和分析以及扩大对农药残留的取样范围,有效的达到了降低农作物农药残留量的目的,新规定也惠及了我国茶行业,明确规定了十多种对于茶树使用的农药限量标准。例如,甲基对硫磷、阿克泰水溶剂、鱼藤酮等,这一规定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茶叶农药残留的重视,以及解决此问题的决心,是我国茶树农药使用的标准,解决了以往茶农缺少权威性依据,不清楚我国具体农药限量范围的问题,为保证全国甚至全世界安全饮茶做出了贡献,提升了我国茶叶品质,为我国茶叶走向世界,赢得更好的未来,更大的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使用农药可以对茶叶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提升我国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只要使用农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残留问题,而农药的残留也不一定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是由残留物的种类,以及残留量决定的,应该采取相关的评估办法,科学客观的对茶叶的安全等级进行评估,对此我国出台了相关的评估标准。
目前我国茶叶以安全等级作为分界线,大概可以将茶叶分成三个等级,无公害为最初级,第二级别是绿色食品茶,最高级别是有机茶,这三个安全等级的茶叶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三者都对农药残留量有所要求,需要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把手使用农药种类,以及农药的使用量,符合相关规定,达到人体能够接受的安全含量,不同点在于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茶对种植环境,以及种植过程中的养护等要求更高,有机茶与二者不同的是,对自身抗性,遗传因素更加注重。
也就是说,茶叶想要出售是必须有食品许可证的,而这个过程是需要用自己的产品去做检测的,一旦不合格是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
还有关于国内和国外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看看以下这篇文章,因为需要比较详细的解释,所以我还是直接截图给你们看吧。
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比对分析及产业相关方对策建议 - 中国知网以上,望采纳
有空继续更新~
写下这个问题,得到很多资深知友的精辟回答,非常有同感,把我的感悟实时更新入下:
比如知友一缕阳光的回答:“喝茶,是喝的食品。是喝的饮料,喝的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我认为乱的原因之一,就是忘了这个茶的根本属性,很多“茶人”很不愿意听这句实话——茶不是文化,不是禅,它就是个农产品,归农业部管,不归文化部管。
不说别的就指出你举例的那本书里的一处错误。
日本学习的茶道是宋朝流传过去的。唐代喝茶是煮着喝的。宋代人才喝点茶。
新茶到了,欢迎老板来品茶?
简单暴力点,茶是用来喝的。依稀记得一句【古之尚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科技在进步,人类在发展,喝到嘴里的东西更要务实不要想太复杂,搞腐朽复古退步,好喝才是最最最关键的,不以好喝为目的的任何谈茶炒茶批评茶都是扯淡。我们需要的是让喝茶的人感到快乐和甘甜爽口
另外,对唐宋的煮茶还是点茶并不是太懂,如果是电视上那种压的一坨坨黑乎乎还要专门煮就不可取。至于日本茶道,受限囊中羞涩还没体验过,期待大师指点一下
下面是常喝的口粮,貌似拍的太绿了,大叶,玻璃杯冲泡没用专门茶具,简单务实好喝就够
【现代的茶喝过不少,复古的知道的不多,唐宋的茶道,正好想了解下希望有人指点】
我同事的老婆,早些年是开茶庄的,就是那种古香古色的店铺,里面摆个茶桌,每天都有朋友过来弹琴喝茶,但是从来不见有人买。
最近朋友圈里整天发一些参加培训考试的照片,都是些茶文化,茶艺师,茶叶等级品鉴员的培训,照片里的大姐大妈清一色长袍长衫举着小扇。
而且还时不时的发一些所谓台湾茶艺大师的合影,还卖书讲课,那些大师长眉长须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培训地点还经常是北上广成都杭州之类的大城市高校,每次看见她们发朋友圈都要配一个收获满满的文案,搞得像高端学术交流会一样。
每次出来见面吃饭都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凭直觉,我觉得那些是骗人坑钱的。
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劝,不懂那些所谓大师、茶艺、品鉴会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搞什么。
似乎就是普通的茶文化,但是又隐隐觉得像传销一样?
怎么办?
很多时候,很多搞茶的人,忘记了茶最基本的一个属性:
茶是拿来喝的。
现在有些人拿茶来玩文化、玩金融、玩传销、玩庞氏、玩逼格……甚至玩人。就是忘记了茶最终还是要拿来喝这一点。
其实任何圈子都有乱的一面。
茶圈的乱本质上是掺杂了一些外行的谋利手段,比方说添加剂的乱用,精神层面的夸大,以及让人望而却步的天价茶。
中国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首先经历的是茶叶的药用阶段,紧接着是食用阶段,再到后来的饮用阶段。卖茶的人,一味夸大茶叶的保健功效,讲茶文化的人一味的说茶道带给我们精神领域的富足。其实这些都有,只不过不应该被神话。
首先我是个茶人,我认为泡的一泡好茶才是茶人的使命,而现如今的很多茶行业的从业者则是拘泥于形式而忽略根本。
我们需要文化的传承,传统的发扬,而不是供人观赏取乐的形式,让茶叶,茶文化回归本源才是每一个爱茶人的使命。
茶圈乱这个应该是片面的说法。任何经济行为都遵循着价值规律,个别现象不能作为行业的概括。茶业的销售方式几千年来基本都是这样,如果乱套根本不可能传承这么多年。至于传说的传销,暴利,以次充好,假大师,伪文人等等,都只是个别现象,相信随着发展,茶行业会越来越规范,毕竟股市都要规范了嘛!
茶产业链不透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
题主的这个问题,是一个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问题。所以其实茶圈并不乱,之所以乱,就是总有题主这样的人存在。题主发问的这些问题,看似义正辞严,实则不堪一击,殊为可笑。
比如:题主的原话“二是茶乱,之前就爆出绿色和平组织某年检测中国大陆知名品牌的18种茶叶“均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检出的农药种类总数高达29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揭开了中国“茶人”们都知道、而广大老百姓却几乎都不知道的茶界内幕冰山一角。”
2017年,由国家卫计委、农业部和食药总局联合新发布的《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开始实施,代替了之前的标准《GB 2763-2014》,新国标中涉及茶叶农药残留限量共48项,相比GB 2763-2014增加了20项,修订了1项。限量标准最宽松的农药是20mg/kg,而最严格的是0.01mg/kg,国标里头白纸黑字地写着农残允许残留最大值,题主却认为“均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检出的农药种类总数高达29种”让人瞠目结舌。题主给讲讲,这有什么好瞠目结舌的?国家标准在题主看来难道就是废纸一张?还扯什么“广大老百姓却几乎都不知道的茶界内幕冰山一角”。茶界并没有什么内幕,就是因为题主这样的人太多,才搞出了很多子虚乌有的内幕。而这种不学无术的“内幕”无论你有多少,我都能给你扯破了。
再说这一段:“唐代的茶道向后世流传,在经历了元朝的100年后彻底在中国的土地上湮灭。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内容。元代兴起的茶叶泡水一直传到了今天,但这里已经没有了“道”的成分。今日盛行于中国的所谓茶道、茶文化,所谓“勤和简静”的茶道思想,以及诸多扭捏之态,全是近三十年来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虚的胡扯。所谓“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还有更荒诞的所谓沤了若干年的一个普洱茶饼子价逾百万的宣传,则简直形同欺诈,这正是所谓器之不存,道亦不复。”
这位教授的这部大作我没读过,姑且认为题主引用的就是原文。我批判的也仅是引用的这段谬论。如果该教授原文有不一致之处,责任不在我。
唐代哪有什么茶道?自陆羽著成《茶经》至今一千余年,中国人从来不掰扯什么“茶道”。唐代那么原始的喝茶方式就是“茶道”,简单方便的泡饮法就是“茶叶泡水”,愚蠢至斯,无可救药。普洱老茶饼价值逾百万,有其存在的道理,是否科学卫生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就看原文中用的“沤”这个字眼,可真是外行话了。普洱老茶之所以值钱,第一影响因素是仓储,其次才是原料以及生产的商号、厂家等。而老茶之所以物以稀为贵,也正是因为仓储条件好的老茶寥若晨星,大部分的茶,都在漫长的岁月中因为不佳的仓储条件霉变掉了。
当然本话题下还有一些回答和题主一样,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荒谬无知,就不挨个怼了。
还救救中国的茶文化,茶文化用不着你救,本来就好好的,以后还会更好呢。
其实原因有几个。
1.茶商入行门槛低。
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只要进了货,凭嘴就可以开始卖货了。这样的人,不会去管商品优劣,也管不了(没有专业知识,所以不会区分优次)。只要有销售,他就可以保持原态一直这样卖下去。
没有专业知识到什么程度?茶的品类完全不清楚,青绿不分,红黑不分,黄白不分。
这样的专业知识,于他们而言,微不足道,只要能卖就行。
反倒是营销能力他们更看中的。
这样的话,往往导致他们卖错茶都不知,甚至振振有词,受伤的,往往是消费者。
2.消费者入门要求低,但深入难。
茶的价格从低到高都有,这让茶很亲民,但茶是味觉感受,非触觉与视觉感受 ,这让茶的品鉴水平,需要时间来积淀。
这让新手与老手分层非常明显。
3.茶道文化
什么是茶道?我们的文化中很少能找到传承正派,且广为人知的茶道派系。
那更别提我们的茶道的理论体系了,当下知行合一的茶道更少之又少。
以茶道作为噱头来营销的人不胜其数。
要知道,真正的茶人是虚心的,真正的“道”又怎么可能天天挂在嘴边。
真正的茶道,往往是在“不言之教”中传递,然而当下又有几人有得了这般耐心。
题主啊,你这样杀人父母就不好了。他们就要跳出来咬你了。
不错,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没有提出过日本那样成本大套的“茶道”,这是事实。
但到底是哪个行业的人越活越回去,还不如古人呢?明明在他们这位大同行嘴里以“简单方便”为最大优势的“泡饮法”,硬是搞出了一套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非说是“茶道”,后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骗不下去了就悄咪咪的改成“茶艺”了呢?
还不是看人家日本人花样多、仪式感强、能挣钱呗。
反正不是我们喝茶的,是谁谁丢人,谁自己带着。
再看看下面这位就更好玩了,煎茶道硬是让他给吃了。还义愤填膺的说题主引用的文章是外行。事实上“保留了一部分”,说得非常精确。
有上面这样的答主为我们现身说法,茶圈何以乱,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
放心,等到三更子时,吴觉农这些茶界前辈会去找他们谈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