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批发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鞋子批发 >  有哪些中国历史冷知识?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有哪些中国历史冷知识?

发布时间:2019-11-12 11:22:39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宋代是不禁止女性参加考试的。隋唐以来,科举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一般人在男权社会都认为只有男性才能参加考试,所以规定上并没有禁止女性参加。而在宋代,就有女性凭借这个漏洞去参加考试了。先说一下宋代的科
有哪些中国历史冷知识?

宋代是不禁止女性参加考试的。

隋唐以来,科举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一般人在男权社会都认为只有男性才能参加考试,所以规定上并没有禁止女性参加。而在宋代,就有女性凭借这个漏洞去参加考试了。

先说一下宋代的科举,宋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也很多,有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开元礼科、三礼科、三史科、三传科、学究科、明经科、明法科,此外还有制科、词科、童子科、武科、绘画试等。里面有些是常考的科目,有事是临时设置,我们一般认为的科举就是进士科,这个只是其中最重要的。

不过很可惜,宋代这位女权先驱并不是参加进士科,而是童子科。凡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的少年儿童,由州官推荐,皇帝亲自考试。

根据《宋会要辑稿 选举九》记载:

自置童子科以来,未有女童应试者。自淳熙元年夏,女童林幼玉求试,中书后省挑试所诵经书四十三件,并通,诏特封孺人。

淳熙元年是宋孝宗时期,是南宋最好的时代。这一年,九岁的林幼玉申请考试,并通过了中书省的考核,于是宋孝宗特地封其为孺人(妇女专门的封号)。

这次事件后鼓舞了宋代的女童,让她们敢于申报考试,不过林幼玉后并没人获得考试资格。好景不长,到了宋宁宗嘉定五年,女童吴志端获得考核资格,但这一次,却没那么好运:

(嘉定五年)四月十一日,臣僚言:「女童子吴志端令中书覆试。窃谓童子设科,所以旌颖异、储器业也。本朝名公儒,如杨亿、晏殊之伦,载在史册,后世歆慕。今志端乃以女子应此科,纵使尽合程度,不知他日将安所用?况艳妆怪服,遍见朝士,所至聚观,无不骇愕。尝考《礼记》,女子之职,惟麻枲丝茧、织组紃是务,又曰:『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志端既号习读,而昧此理,奔走纳谒,略无愧怍。其执以为词者,不过淳熙间有林幼玉一人,以九岁中选。今志端但知选就,傍附八岁申乞,不思身已长大。十目所视,其可欺乎傥或放行覆试,必须引至都堂,观听非便。乞收还指挥,庶几崇礼化,厚风俗。若以其经国子监挑试,则量赐束帛,以示优异。」从之。《宋会要辑稿 选举一二》

吴志端早在八岁的时候就申请考试,过了几年通过了国子监挑试,并得到皇帝亲自复试的机会,但被大臣指出女子学而无用,抛头露面有伤风化,最终取消。

6月28日已更。不知道哪个是最冷的,干脆多写一点吧。

1.春秋早期打仗非常讲君子风范,一般击溃敌人后不会赶尽杀绝。晋楚邲之战的时候,晋国被打败了,晋国人逃亡时有战车陷在坑里走不动了,楚国人一看乐了,教晋国人抽出车前横木,才从坑里出来,没逃两步马又盘旋不能前进,楚国人又教他们拔掉兜风的大旗扔掉多余的重物,这才顺利逃走。晋军感觉脸上挂不住,一边逃一边转过头来说:“哼(。?`ω′?),我们可不像你们有这么丰富的逃跑经验。”(注1)

2.秦始皇规定天子自称是朕,秦始皇之前呢,天子自称是“余一人”,至于孤和寡人,是诸侯王的自称。(注2)

3.君主自称寡人并不是孤家寡人的意思,而是寡德的意思,警醒自己德行还不够好。(注3)

4.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中国时其实还剩一个卫国没有灭掉,因为当时卫国已经只剩一座城并且投靠秦国已久,直到秦二世时才将卫君贬为庶人。于是卫国成为持续时间最久的诸侯国,从公元前1115年分封起至公元前209年,持续了907年。

5.虽然七夕和元宵都声称自己是中国版的情人节,但真正称得上是中国版情人节的节日叫上巳节,日期是三月初三,在这一天男女相约出游,互赠芍药。(注4)

6.西汉最鼎盛的时期,既不是文景之治,也不是武帝时期,而是汉宣帝时期,汉宣帝时,无论经济、疆域、国际影响力都达到西汉巅峰,并且宣帝时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正式将新疆地区纳入版图。

7.和尚不能吃肉喝酒,一开始不是佛经要求的,而是佛教狂热爱好者梁武帝萧衍下诏禁止的,后来才慢慢变成佛教习惯。(注5)有说楞严经里有记,那已经是梁武帝禁酒肉几百年后的事了。

8.武则天虽然是唯一一个女皇帝,但是想拥有皇帝权力并不是需要“称帝”,而是要“称制”,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也即实际掌握政权,与女皇帝只差个名份。这样来算的话,临朝称制的女性,至少有一打。

9.四川人近代才吃辣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四川人喜欢吃辣的确历史悠久,辣椒虽然是明代传入中国的,但不代表着没有辣椒就没有辣味,在辣椒之前,提供辣味的是芥姜、葱蒜以及茱萸。东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里明确说了:(川人)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类似说法也多见于其他文献。

ps.有人纠结辛和辣是不是一回事,这个没什么可纠结的,就是一回事,《广雅》:辢(辣),辛也。《声类》:江南曰辣,中国曰辛。《通俗文》:辛甚曰辣。《新华字典》:辣:像姜、蒜等的刺激性味道;

10.唐朝时,叫爸爸要叫爷爷、阿爷或者哥哥,叫哥哥要叫阿兄,叫爷爷要叫阿翁。另外,不要叫某大官为大人,因为大人也是爸爸的意思,每次看到狄大人就不忍直视。

11.高句丽和高丽基本没有关系,高句丽由高句丽族建立,其政权被唐朝灭亡后,绝大多数高句丽人被迁入内地,消失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之中。而高丽起源自半岛南端,建国后借用了高丽这一称呼。

12.大多数朝代对皇帝的称呼是圣上、陛下、圣人、皇上,而宋朝普遍叫“官家”。以及除了在电视剧里,皇帝日常口语自称很少用朕,基本还是用吾、我等。

13.古代也是有官方节假日的,并且宋代最长,全年假期达到了上百天。(注6)

14.宋朝以前上朝的时候大臣需要正坐,宋朝之后才开始站着上朝。

太晚了先睡了……待续

———————————————6月24日更新—————————————————

15.汉高祖刘邦生于前256年,只比秦始皇(生于前259年)小三岁。

16.诸葛亮和汉献帝同一年(181年)出生,同一年(234年)去世。

17.偃月刀也叫掩月刀,是唐宋之间的发明,所以关羽铁定是用不上了。正史中对于关羽的武器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描绘,但是南梁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中有记载,声称关羽自采都山铁造了两把刀,起名叫:万人敌。(注7)

18.柳下惠是真是假不知道,但南朝宋的褚渊是真的猛,山阴公主刘楚玉灰常淫乱,看到姑姑南郡献公主的老公褚渊长得非常帅,就让皇帝刘子业把褚渊送给她玩弄,刘子业就命令褚渊去陪山阴公主,于是褚渊就被送到了山阴公主府上,山阴公主使尽浑身解数,对他百般诱惑,但整整十天都没有得手,最后褚渊以死明志,坚决不肯就范,公主只得作罢。公主说:“何苦呢?”褚渊说:“我可是个老实人。”(注8)

19.陈霸先建立的陈朝是唯一一个国号和皇帝的姓相同的朝代,当然这是一个巧合,因为陈霸先认西周时虞满为祖先,虞满的封地在陈,是陈国国君,谥号陈胡公,于是梁敬帝封陈霸先为陈公、陈王,直到禅让后成为陈朝。

20.唐以前的人们喝茶用的方式叫煮茶法,煮茶时要加点生姜,葱花等佐料…(注9)

21.葡萄酒大约西汉时传入中国,在中国有两千年的饮用历史,比楷体字历史还久,可以说是传统饮料了。

23.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康熙(在位61年),这不是冷知识,冷知识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半天。金哀宗完颜守绪在宋蒙联军兵临城下时不欲作亡国之君,于是禅让给完颜承麟,仪式草草举行完,完颜承麟就赶紧去组织守城,未能挽回颓势,城破被杀。

24.寿命最长的皇帝是乾隆(89岁),这不是冷知识,冷知识是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的第五位皇帝汉殇帝刘隆,出生百日时登基,一岁时夭折。

待续

———————————————6月25日更新————————————————

2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之中,后世我国诸多政权里,唯独没有以韩为国号的。

26.秦以十月为每年开始的第一个月,汉初沿袭秦制,直到汉武帝改用太初历后,才改用一月为岁首。

27.汉武帝时才开始出现年号纪年,武帝之前的皇帝直接用年序纪年,比如秦二世元年,汉文帝二年这样,但是皇帝又想改元怎么办,比如汉文帝十六年的时候决定改元,咱们从元年从新开始,于是我们就将文帝元年称作文帝前元年,原本应该是文帝十七年的时候称作文帝后元年,这样来记。但汉景帝改了两次元,所以出现了景帝前元年,景帝中元年,景帝后元年三个元年。于是,我们就看到景帝时出现了一个中二病发作的年份: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

28.历史上被使用次数最多的国号是汉,排的上号的就有西汉(刘邦)、东汉(刘秀)、蜀汉(刘备)、汉赵(刘渊)、成汉(李寿)、后汉(刘知远)、南汉(刘?)、北汉(刘崇)等 8 个,如果再算上刘玄、侯景、陈友谅等持续时间较短的势力,总数能达到 20 个左右。

29.西燕废帝的年号叫昌平,北周武帝有个年号叫保定。

30.隋文帝晚年讨厌诗书,于是做了所有讨厌学习的人梦寐以求的事——下令废除全国学校,只保留国子学一所限额七十人。就是这么任性。(注10)

31.我们把汉魏皇帝大多都叫某某帝,如汉武帝、魏文帝,后世皇帝大多叫某祖某宗,比如唐太宗、宋徽宗、明太祖等,这个区别是武则天造成的。

某某帝是谥号,用来死后盖棺定论,评价皇帝的生平,一般一两个字,大家就用其称呼该皇帝,一般都遵从谥法,叫个文皇帝、武皇帝、昭皇帝等等就好,但是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不按套路出牌,给自己老公定的谥号叫天皇大帝,窝勒个去这下没法玩了,总不能把李治叫唐天皇大帝吧……于是只能改叫庙号为某祖某宗了。而且从此之后谥号字数如脱缰野马一路增长越来越浮夸,到明清时已经长达二十多字了。

至于武则天之前的唐太宗,本身谥号叫文皇帝,所以原本应该注定叫唐文帝了,结果武周之后谥号变浮夸,给太宗多次加谥,变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于是也没法叫唐文帝了。

32.作为计量单位的“石”字,字典上以及大多数人都读dan4声,但其实还是应该读本音shi2声,王力先生打趣说:“所以常听人说,最少文化的小学生与最高水平的研究人员的发音是一致的,而介乎二者之间的普遍文史知识爱好者会有不同的发音。 ”(注11)

33.我们今天去博物馆里看到的各种上古器具的名字,比如鬲、簋、爵、觚、觯等等礼器的名字,是宋代人考据确定的,近代考古学出现以后,甲骨文青铜器等文物大量出土,发现上面记得名字居然跟宋人定的名字一模一样。(注12)

34.铁木真的名字意译过来是铁匠,泰定帝也孙帖木儿的名字意译是九铁,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名字意译是纛铁(纛,音同到,仪仗用的旗子),元成宗铁穆耳的名字意译是铁的,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名字意译是铁锅。厉害了老铁。

待续。

———————————————6月26日更新————————————————

35.上面说了,谥号和庙号是皇帝死后才起,用来描述这个皇帝,但曹丕的儿子曹叡还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上谥号为明皇帝,起庙号为烈祖,我去这不是咒自己吗,果然刚上完一年后就突然得病死了,才36岁。(注13)

36.宁夏的夏来源于夏商周的夏朝,不是因为夏朝在宁夏,而是因为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在西北建立了政权,因为《史记·匈奴列传》里记载着“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于是赫连勃勃就以夏朝后裔自居,称国号为大夏,从此这片地方就叫夏了,经过后世一系列复杂的行政名称变迁,有了今天的宁夏。(注14)

37.如果司马光没有瞎吹的话,南朝宋武帝刘裕可能是所有皇帝里个人武力值最高的。《资治通鉴》里对刘裕和孙恩的一场遭遇战写道:刘裕带了十几个侍从去侦察敌情,被敌人发现,受到数千人围攻,于是奋力反抗,侍从都战死了。主将刘敬宣见刘裕良久没有回来,于是带人去寻找,结果到达战场后看到了惊人的一幕:数千人正在前方逃命,刘裕一个人在后面追杀。刘敬宣:Σ( ° △ °|||)︴什么情况。(注15)

38.星座在隋朝就已经传入中国,至迟在宋代已经用来算命,也是有上千年历史了,比我们熟知的算生辰八字的子平术都要久远一点点。(注16)

39.武则天时期酷吏来俊臣的父亲叫做来操……(注17)

40.唐朝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总共发生过四次,第一次武德九年李世民夺位;第二次神龙元年张柬之、崔玄暐夺取玄武门,逼退武则天;第三次景龙元年太子李重俊杀掉武三思,围攻玄武门;第四次景龙四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攻入玄武门杀死韦后。以至于陈寅恪总结道: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系于北门卫兵之手。(注18)

41.“力士脱靴”这个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唐玄宗,高力士,李白,都去世于公元762年。

42.以前清明节理论上是没有扫墓的习俗的,清明应该做的事是踏青,寒食节才应该扫墓。但是因为两个节日离的实在太近,所以到明清以来慢慢就习俗合并,不区分了。(注19)

43.辽主耶律德光南下,天气太热染病而死,契丹人为了保存尸体防止腐化,于是把耶律德光用盐腌制了一番拉回去了,被后晋的百姓叫做皇帝肉干……(注20)

44.有史可查的地震次数最多的朝代是明代,高达1159次,远超第二名清朝的690次。其中陕西省为地震次数最多的省份,达到了302次。(注21)

其中就包括著名的1556年关中大地震,以华县为震中中心的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稠密区被夷为平地,累计造成了83万人死亡,创下全球地震灾害死亡人数最高纪录,超过第二名唐山大地震三倍多。(注22)

45.唐伯虎因为牵扯到科举舞弊案中被永不录用的那届科举殿试里,王守仁拿到了二甲第七名,都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科举。对了,这届科举的状元是伦文叙,伦文叙曾对过一句著名对联:“图画中,龙不吟,虎不啸,看见童子,可笑可笑;棋盘内,车无轮,马无辔,说声将军,提防提防。”被周星驰安到了唐伯虎身上。广东人可能对他比较熟悉,留下的传说很多。

待续

———————————————6月28日更新————————————————

46.曹丕跟建安七子的王粲感情很好,王粲死后,曹丕十分伤心,组织大家去吊唁,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大家为他叫叫吧。于是葬礼上响起一片驴叫声。(注23)

47.洛阳纸贵的左思曾经上演过男版东施效颦。潘岳(潘安)长得非常帅,年少时出行,满街的女子看见了都上来围着他看,向他的车上投掷水果。左思听说了,也学潘安的样子出行,然而满街的女子见了他都向他吐口水,于是左思伤心的回家了。(注24)

48.公元386年是我国拥有皇帝人数最多的一年,这一年东晋、前秦、后秦、后燕、西燕、西秦、后凉、北魏等 8 个政权总共贡献了 13 位皇帝,其中西燕一国就贡献了5位。

49.追封皇帝最多的朝代是北魏,一般朝代建国后会象征性的追封3-5位祖先为皇帝,但北魏一口气追封了三十二位,往前溯了一千年左右,以至于常用的单字谥号基本都用掉了,正经的皇帝只能用双字,比如北魏太武帝,北魏孝文帝这样。

50.北魏正经在位过(有庙号且有年号)的皇帝总共10位,他们的平均即位年龄只有13.7岁,平均寿命29.9岁,除了太武帝拓跋焘,没有活过40岁的。

51.有一次大旱,北齐文宣帝高洋去西门豹祠(河伯娶妻还记得吗)求雨,但是没有效果,于是高洋就让人把西门豹祠拆了,顺带把西门豹的墓掘了。(注25)

52.开元通宝不是开元年间开始铸造的,而是比开元早将近一百年的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铸造的,用于取代五铢钱。(注26)

53.官衔最长的人是元朝中期权臣伯颜,他权柄最盛时的官衔是:元德上辅广忠宣义正节振武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秦王、达剌罕、中书左丞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万户都总使、虎符威武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奎章阁大学士、领学士院知经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户哈比陈千户达鲁花赤、宣忠斡罗斯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回回汉人司天监、群牧监、广惠司、内史府、左都威卫使司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宫相都总管府领太禧宗禋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宗人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提调哈剌赤也不干察尔、领隆翔使司事。(注27)

54.元朝虽然统治时间只有90多年,但水灾次数高达1870次,为历代之最,并且最后直接亡于水灾引发的大起义。对比之下,宋朝319年有628次,明朝276年有1034次,清朝268年有1581次。这与元朝政府游牧出身不够重视水利有很大关系。(注28)

55.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眼镜店叫做“益美斋精制水晶眼镜铺”,店铺位于明朝晚期苏州街道上五人墓碑旁。【这行写完冷的我自己都打了个喷嚏,配张图吧……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苏州市景商业图册》

(@南海元老院攻略苏州的时候请帮看看是不是真的有233333)

额写了好多了…看心情续更。

——————————————————割——————————————————

注释:

注1: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扃,少进,马还,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顾曰:「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注2:《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注3:朱熹:寡人,诸侯自称,言寡德之人也。

注4:《诗经·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注5:见梁武帝《断酒肉文》。

注6:见《宋会要·职官60》、《宋史·卷163职官三》、《野客丛书·卷16》等。

注7: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敌。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

注8:《南史·褚彦回传》:帝召彦回西上阁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备见逼迫,彦回整身而立,从夕至晓,不为移志。公主谓曰:“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彦回曰:“回虽不敏,何敢首为乱阶?” 《宋书·本纪第七》:主以吏部郎褚渊貌美,就帝请以自侍,帝许之。渊侍主十日,备见逼迫,誓死不回,遂得免。

注9:陆羽《茶经》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注10:《隋书·高祖纪下》:(隋文帝)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

注11:见王力《古代汉语》。

注12:也见王力《古代汉语》。

注13:见《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注14:《晋书·卷一百三十》:(赫连勃勃)义熙三年,僭称天王、大单于,赦其境内,建元曰龙升,署置百官。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

注15:《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三》: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注16:最早见于隋代那连提耶舍译本的《大方等日藏经》。

注17:《新唐书·来俊臣传》:来俊臣,京兆万年人父操,博徒也。

注18:评语见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注19:《旧唐书·玄宗纪》: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杜佑《通典》: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

注20:《旧五代史·契丹传》:契丹人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人目为帝羓焉。

注21:袁祖亮《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

注22:《明史》: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注23:《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注24:《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注25:《资治通鉴》:齐主以旱祈雨于西门豹祠,不应,毁之,并掘其冢。

注26:《旧唐书·食货志》: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

注27: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

注28:袁祖亮《中国灾害通史·元代卷》。

齐国有个人叫陈不占,这个人胆子很小。听说国君有难,要奔赴救援。要去的时候,吃饭拿不住饭勺,上车抓不住车轼。他的车夫说:“像这样胆小,去了有用吗?”陈不占说:“为国君牺牲,是道义准则;胆小怯懦,是我个人的事。不能因私害公。”于是就去了。听到武器碰撞兵员呼叫的声音,就给吓死了。人们说:“陈不占的勇敢是仁者的勇敢啊。”



齐崔杼弑庄公也,有陈不占者,闻君难,将赴之,比去,餐则失匕,上车失轼。御者曰:“怯如是,去有益乎?”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不以私害公。”遂往,闻战斗之声,恐骇而死。人曰:“不占可谓仁者之勇也。”

@cpcliusi 说毛选第五卷不是禁书,我觉的这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应该简单的下结论。你知道的最冷的中国历史冷知识是什么? - 知乎

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呢?毛主席不是普通的著作者,他是党的领袖,虽然在《历史决议》出台后,对主席有“功过论”的说法,但并没有完全否定,至今依然为执政党所尊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最严格的禁书定义,严苛的禁书手段来衡量毛选是不是禁书显然是不妥的!因为当局不可能使用“禁毁”等字眼来下令禁止毛选第五卷,也不可能将已经发售的毛选第五卷全面回收销毁,这必然引起巨大的政治影响,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承受的!

@cpcliusi 说:毛选第五卷是没有再版,而不是被查禁,连这二者之间的区别都搞不清楚?

毛选第五卷仅仅只是没有再版吗?当然不是,1982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关于停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请示报告》得到中央书记处批准。4月10日,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通知新华书店总店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停售,存书分批化浆处理。

《关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停售问题的通知》 国家出版局·1982年4月10日·(82)出版字第241号 根据中宣部通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因有些提法(包括出版说明和注释)已不符合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决定予以停售,存书分批化浆处理。如有读者询购,可个别答复,将另出新版本。 存书损失的经济负担,将另行通知。 主送:新华书店总店 抄报:中央宣传部 抄送:人民出版社,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各省、市、自治区出版局

在80年代,新华书店是毛选唯一的发行出售机构,中央的这一命令,实际上是停止了毛选的售卖,甚至将未售卖的全部销毁!请问这可否视为对毛选第五卷的一种禁毁行为,在这里我将它列出,大家可以讨论。


最后我再多说一句, @cpcliusi 一开始就提到了毛选第五卷在网上的售卖情况,以此说明它不是禁书,实际上,禁书的手段有严有宽,并不是所有被禁书籍都会退出市场(何况cpcliusi举的这个还是旧书市场的例子),我也举个例子,比如作家贾平凹的《废都》,在94年遭出版局禁,出版社受到了罚款处理,书籍也要求收缴。但文学爱好者可能都知道,直到2009年解禁,在此之前,《废都》的初版正版书籍,各种盗版书籍在旧书市场,书摊都有买卖,而且十分火爆。并未退出书籍市场。毛选第五卷自1977年发行,印刷了上千万册(第一批就发行1500万册,本人家中就藏有两本),毛选出现在旧书市场就更不奇怪了。所以,书籍是否能买到并不能用来证明它是或否为禁书。


————————————————————————————————————————

一些关于毛选第五卷停售资料

毛泽东思想当代价值论集



尘封 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事记


中国史上第一个殉职记者:沈荩——1903年,天津《新闻西报》披露沈荩搜集到《中俄密约》内容。国人无不愤怒指斥清廷卖国。清政府恼羞成怒,慈禧下旨将沈荩杖毙。刑部用竹鞭捶击沈荩,打得沈荩血肉横飞,沈荩骂声不绝,尚未气尽,后被绳索勒死,时年31岁。这是用生命说真话的湖南汉子。

这个我自己都觉得太冷!

如果我说,在明代,皇帝拉屎事关一个地区的GDP产值,有人会信么?


然而这还真有一个实例——

明孝宗朱佑樘是个有口皆碑的勤俭皇帝,不过在其任期却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他之前,明朝的皇帝如厕后擦屁股都是用川中进贡的蚕丝织成的锦帛来擦屁股,并且是一次性的,擦完就扔了。


明孝宗开始时也是这样,不过他身边有一个非常节俭的宫人,他觉得皇帝擦完屁股的锦帛直接扔掉太可惜了,就将其收集起来并且洗干净然后缝成了帘子。有一天明孝宗发现了:自己屁屁擦过的锦帛竟然成了宫人穿梭期间还自得其香的门帘!!


这口味也太重了吧!明孝宗想,然后就问宫人怎么回事。宫人就把实情说了出来。


明孝宗听完幡然醒悟,也觉得自己太奢侈了,便下令:明年不许再进贡蚕丝锦帛了!


结果第二年,川中供应锦帛的村子纷纷破产,那些靠蚕丝生活的村民皆流离失所!


明孝宗无奈,只好宣布明年如是,接着用锦帛来擦屁股,反正自己此举一可以拉动内需,二可以让自己的屁屁少受委屈,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故事出自谢肇淛的《五杂俎》,原文——


大内供御厕所用,乃川中贡野蚕所吐成茧,织以锦帛,大仅如纸,每供御用之后,即便弃掷,孝庙时宫人取己用者,浣濯缝纫,为帘幕之属。一日,上见,问之,具以对。上曰:"如此,殊可惜,"即敕以纸代之,停所进贡。逾年,川中奏诏书道后,野蚕比年不复吐丝,村民有衣食于是者,流离失所。乃令贡如初,笠年蚕复生矣。

实名反对 @磐石 答案!




我们来看《李秀成书供原稿校补本》(李秀成真迹,罗尔纲校补)

【第〇四叶:】 一路由大黎上永安,打破永安,即在州城屯扎数月。后载(赛)中堂, 及乌向大军, 四方围困,内外不通。后有仙?回?冲?姑稣( 苏) 冲, 一条小路, 而过招(昭)平。而仙?回?冲?姑稣( 苏) 冲是清朝、 寿春兵在此把守。 经罗大纲、 带领人马、 前去打破,方得小路出○关,得火药十余担之?火?药?也?,方有军资。 不然,上(尚)不能得出此关。困在永安,并未有斤两之火药,实得仙回姑苏冲、 寿春兵火药十余担之火药也之助,方可出关。 至永安水斗军营,是天官丞相、 秦日昌、 守把。 清朝 —————— 之军,是张敬修之?兵?为将困打。后移过仙回,被乌?乌帅大军追赶,杀死天朝官兵、 男女弍千余人。众见势甚太逼,大众、 ○次日齐心,与乌军死战,复杀死乌之?军、 四五千。乌帅被伤,在六塘圩身故。 ○自杀胜之后,东王传令,不行招(昭)平、平乐,由小路过牛角猺(瑶)山,出马岭,上六塘、高田,围困桂林一月有余,攻打未下,退军由象鼻山渡河,由兴安县、 到全州。攻破全州之后, 南王在全州阵亡, ○计议即下道州,打永明,破江华县,招得湖南道州、江华永明之众,足有弍万之敷(数)。此时追军,即向张两军。后移师到柳(郴)州, 入柳(郴)州、 亦招二、三万众,荼凌(茶陵)州亦得数千。后移营,西王萧朝贵、 带李开芳、林凤祥等, 来打长沙。此时我为兵,上(尚)未任事。 至?西王到长沙、 攻打,那时 【第○五叶:】 天王同东王、 上(尚)在柳(郴)州。西王在长沙南门外, 中炮身死。 后李开芳、 具本回柳(郴), 天王同东王, 移营而来长沙,实力攻打。 数十日未成功,连开地道数处,放倒长沙大城,官兵不能勇(踊)进。 外面清朝、 向张大军、 围困,在长沙对面沙洲、 杀胜一仗,杀死清朝官兵数千。以后破城,仍然未下。 天朝官兵, 有粮无有油盐可食,官兵心庄(壮),而力不登,是以攻城未就。(此处提油盐,而在金田附近时亦缺油盐)天王在长沙南门门制造玉 (玺, 按:太平天囯自造字中,仅“金 ”之“ ”下为“金”,“玉玺”之“玺”其下仍为“玉”。李秀成这里是弄错了),呼称万岁,妻称娘娘,封东西南北翼王, 封王在前,天王呼万岁在后。制造 (玺) 成,攻城未下,计及移营。 欲由益阳县, 欲靠洞廷(庭) 湖边、 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到益阳,忽抢得民舟数千,后而改作、 顺流而下,过林子口、 而出洞廷(庭),到缶(岳)州,分水旱而下湖北。破缶(岳)州, ○得吴三 —————— 桂之器械,盘运下舟, 直下湖北,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然后开道破城。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打廿余日, 而破武昌。后而未守,直到阳罗(逻),破黄州,取池(蕲)水、池(蕲)州、九江,破安省,具(俱)是水旱并行。那时胡以晄、李开芳、林凤祥带陆路之兵,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 以及罗大纲、赖汉英等,带领水军。克得安省未守,赶下江南,将江南四面围困。七日破由仪凤门、 开道破城而进。水面舟只万余,各尽满载粮食等件。 ……


请问这叫“刚起义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群战五渣,被官军一路追着打”?

另外,“得吴三桂之器械,盘运下舟,直下湖北。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然後开道破城。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打廿八日而破武昌。”哪句有写“这批一百多年前的铜炮居然比清军现用的大炮还威力巨大”?

你来告诉我,啥时候器械=铜炮了?而且是“搬运下舟”,哪里写了是“埋起来”的?还有,为啥你还能据此脑补出吴三桂埋在地下180年的炮比180年后清军的炮还牛逼?


脑补太多当一个历史发明家,你的脸会被人打成馅儿的!


最后送你一句邓广铭先生改写的胡适经典名言:

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有七分史料不说八分话。

听说过整个国家充当中间商赚差价的故事么?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个奇葩的小国家:自杞国。

自杞示意图,南宋等多数边界是根据谭其骧的地图册1204年画的,自杞国等少部分边界根据《岭外代答》和《元史地理志》划分。

自杞国极盛时期的大概位置在今天的云南东部、广西和贵州西部一带,时间大致和南宋重合。也许你从来没在历史地图上见过它,因为它是宋朝的藩属,名义上是宋朝的,一般的历史地图把它当做宋朝的羁縻州来处理,直接画进了宋朝的版图。

自杞国是彝族人的祖先乌蛮人建立的小国。乌蛮其实是中原王朝对西南地区一大堆汉化程度不高的部落的泛指(汉化程度较好的叫白蛮),他们长期以来就在云贵一带生活。自从汉朝吞掉了夜郎和滇国之后,他们就名义上臣服于中原王朝,但实际上经常是若即若离的状态,反正天高皇帝远,也没人管得着。顺便一提,传说中和诸葛亮玩得很开心的孟获同学,就是乌蛮的一支。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自顾不暇,对乌蛮是鞭长莫及,于是他们便逐渐从中原王朝脱离了出来。到了唐朝,乌蛮人分成几十个部,其中在云南洱海附近有六个部,建了六个小邦国,叫做六诏。六诏里最牛的一诏后来发迹,建立了统一云南的南诏国,其它的乌蛮部落基本都跟着它混。

在9世纪,南诏国被大长和推翻,云南陷入动荡,而中原也正值晚唐的藩镇割据,一片混乱,于是剩下的乌蛮各部也自起炉灶,在云贵高原建立了几个小王国,其中之一在北宋时演化成自杞国,也是乌蛮各国发展得最好的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个乌蛮小国在宋朝初年纳土归降,宋太祖很高兴,将那里命名为『贵州』,沿用至今。

刚建国的时候,自杞国很弱,于是主动向宋朝示好,成了宋朝的藩属。后来在宋朝的掩护下,它逐渐混壮了,收拾了周围许多其它乌蛮人的部落和小国,地盘越来越大,在宋朝西南的山区里钻空子,最后在今天的云南和贵州广西之间,逐渐形成了大致南北狭长的国土形状。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奇葩的效果:重新稳定云南的大理国,和统一中原的宋朝,基本上被它隔开了。这就为自杞国后来充当中间商赚差价提供了基础。

然后就出事了。1127年,靖康之变,金朝占了黄河流域。金朝女真人的骑兵很厉害,几乎所向无敌。岳飞之所以堪称名将,原因之一就是他用步兵扛住了金朝的骑兵。但宋朝不可能人人都是岳飞,他们想要和金朝打下去,就必须得有足够多的战马。宋朝境内产的良马本来就不多,北方的土地全丢了,淮南湖北一带产的劣马又不中用,那么哪里还有战马可寻呢?大理国。大理国往西,可以经缅甸、印度与中亚相通,而众所周知,中亚是产良马的地方。所以,大理国不仅有马,而且马种甚至比金朝人骑的蒙古马还要好。于是宋朝就去找大理国买马。买马这件任务,宋朝交给了邕州(大致在广西南宁一带)的官吏。

邕州人去云南买马,但是当时的云贵高原对于宋朝人来说,仍然是谈之色变的地方。广西往西的道路特别难走,到处都是崇山峻岭,羊肠小道,蛇虫出没,烟瘴遍地,去一趟大理国不死也要掉三层皮。邕州人心里叫着苦、骂着街、硬着头皮往西走,穿过自杞国的地盘去大理国买马。就这么几次之后,自杞国找上门来了。他们对邕州人说,你们其实不用那么辛苦,我们也有马,质量绝对不比大理国的差,找我们买吧。邕州人一看,自杞人的马果然是好马,于是便很开心地从自杞买马,不再去大理国了。

其实,自杞国境内那深山老林,根本就不产马。他们的那些马就是大理国的马。他们看准了商机,从大理国买马,再抬点价卖给宋朝人,赚取中间的差价。宋朝人是真不愿意去大理国那种化外之地,因此也就接受了抬价。由于宋朝和金朝战事不断,战马的消耗量很大,因此宋朝人买马的量也很大,自杞国于是几乎全国都开始贩马,成了宋朝和大理国之间的中间商,这个偏僻小国很快就富了起来。

不光是自杞国,旁边还有几个乌蛮小国比如阿僰国、罗殿国、罗氏鬼国等(当时宋朝统称他们为邕外诸藩或西南夷),都开始贩马。罗殿国位于自杞国东侧,距离邕州其实更近,因此抢了自杞国的生意,结果被自杞国发兵揍了一顿,后来这两个小国长期互掐,就是为了马市。再后来,自杞国甚至不等宋朝人找上门来买马了,而是每年都赶着马到宋朝境内去推销,甚至堵着邕州的城门强买强卖。

又有一次,罗殿国再次出手,和去邕州卖马的自杞人抢生意,自杞国烦了,就转而把马匹赶到宋朝的宜州(广西宜山)去买。地理知识匮乏的宋朝人这时候也明白过劲了:邕州和自杞国之间比较远,但宜州离自杞国却近些。于是,宋朝改在宜州和自杞国交易马匹,并利用搅局的罗殿国作为筹码,成功地压了价。

不过宋朝为了买马,给自杞的钱确实也够多的了,各种金银绸缎珍奇珠宝,全都往广西集中,很多都落到了自杞人的手里。自杞国有了钱,国力也大举提升,甚至超过了逐渐衰落的大理国和陷入内乱的越南李朝,成了宋朝西南方向最强的国家。自杞的国王甚至自立了年号,决定从此和宋朝平起平坐、分庭抗礼。这要改别的藩属诸侯,早被六师移之了,但也许是由于自杞的地理位置太偏僻了,宋朝人基本没鸟它,任其自娱自乐。

自杞人脾气暴躁,喜欢强买强卖,一言不合就拔刀,这让曾在广西当经略使的诗人范成大(写《四时田园杂兴》的那位)很恼火,把自杞人的恶劣行径记录了下来。后来,自杞人和宋朝商人起了冲突,打死了人,宋朝才派使者去严肃地申斥交涉,自杞国知道宋朝这个大腿丢不得,也惹不起,这才安分了下来,继续充当中间商卖马赚钱。这位使者回来后向朝廷禀报说,咱们得防着点儿自杞,以后如果西南方向出什么幺蛾子,多半就是自杞国这个刺头惹出来的。

没想到的是,自杞国到最后也没给宋朝惹出什么大麻烦,反而还成了宋朝的挡箭牌。1253年,蒙古灭大理国,对宋朝形成了半包围,蒙军开始从西侧进攻宋朝,作为宋朝附庸的自杞国,首先应对蒙古人的进攻。照理说,像自杞国这种组织松散的蕞尔小国,应该会很轻松地被蒙古拿下,结果,蒙古被自杞国挡在云南整整六年,直到1259年才灭掉自杞,或许也和蒙古骑兵在山区施展不开有关吧(作为对比,西辽和花剌子模这两个幅员辽阔的中亚大国,在蒙古人面前,加起来也没撑到六年)。就在亡国前,自杞国的末代国君还在给宋朝报告军情。虽然最终没能改变蒙宋战争的结局,但自杞国也是尽了全力,起到了远超预期的作用,报答了宋朝这么多年来在马市上给它的恩惠。


此图原为英文版, @你好 汉化

知乎专栏:地球的那些事儿

微信公众号 山中杂说 (ShanYeTalking)

参加长征的人54%在24岁以下,和他们比起来,42岁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个老年人了;只有4%的人超过40岁;甚至还有一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担任司号员、勤务员、打水员、通信员或者做其他普通事情。傅连暲医生宣称,依他判断,这些热切而朴实天真的农民出身的长征者,90%不曾有过性经验。
——《毛泽东传》罗斯·特里尔
所以,天天躺在床上装死的童鞋还是抓紧时间努力吧

九零后是最后一代放麦假、交公粮、在全国批评中长大的人。


先说麦假,以前每到麦子熟透的时候,学校总会放七天假,老师们回去割麦,学生们回家帮忙。因为年纪小,通常只干些捡麦穗、小跑腿等辅助工作,大人们往往会趁这时来教育孩子:“好好上学,不然将来只能种地!”


麦子割完后男人们都到铺好的场地晾晒去了,妇女和孩子就在地里捡麦穗,像播种般来回走动,孩子们很快就受不住,蹲在地上磨蹭,想耗到吃饭时间。如果遇到通情达理的家长,说两句就让躲到阴凉里,如果家长脾气不好,就会看到孩子含着眼泪弯腰拾麦。炙热的太阳扭曲了空气,每块地里,都有许多老弱妇幼顶着阳光辛劳,期望有个好收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不只是一句诗。


麦子收完也晒好了,就该交公粮了,现在小孩对交公粮的理解就是打牌,和斗地主一样,真是绝妙的讽刺。


什么是交公粮呢?官方解释是农业税的一种,有两千六百年历史。民间俗称交皇粮,建国后改为交公粮,改革开放那会儿有句脍炙人口的口号就是:“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等农民把麦子晒好,就往粮库去,往往一人出动,全村紧跟,在门口排起长长的队。我没赶上手推车的时代,跟着爷爷交粮食时坐手扶拖拉机去的,具体情景如图:


这就是当年交公粮的模样,队伍长到看不到头,忙时要等一两天才能轮到自己,期间一日三餐都是家里送,晚上在粮食边上睡,省得被人偷走。


那会儿还有以物易物,村里时常听到走南闯北的小贩拖着声音叫喊:“小麦换西瓜、换苹果~~”,这时孩子们就会缠着大人,希望他们用刚收的麦子去换水果,基本上大人都会答应,换来的水果放在门后,里面多少个全家一清二楚,每次偷吃都要挑最大的一个……


等到麦假结束,该学生们交公粮了,学校在放假前分下指标,规定每个人上交多少斤粮食,作为劳动证明。我现在还记得交粮前自己抱着布袋心慌意乱,总觉得斤两不够,逼着老妈又往袋子里倒了两盆麦子,才鼓起勇气上学。


那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交公粮,后来国家宣布废除农业税,人们说再也不用交公粮了,可种地的人已经很少了,等到国家给农民发放补贴时,老一辈感激涕零,对共产党赞不绝口,但是整个农村,只剩下他们还在种地了。


也不知是不是电视普及和改革开放的原因,八零后和九零后对种地极其抗拒,这其中也有家长们不断以此来威胁恐吓的“功劳”。二十多年来,我从没见过爱种地的年轻人,倒是多次听说谁谁家孩子一怒之下摔农具走人,发誓死也不会种地的事。


诚然,在当时的长辈眼里,八零后九零后都是孩子,需要接受教育。那会儿人们“天下为公”的精神很强,简而言之,就是:你孩子虽然不是我孩子,但我有义务告诉你怎么教好孩子。


于是,“小皇帝”、“小公主”、“垮掉的一代”,成为八零后的标签,报纸电视广播作文,甚至连童话书都不忘批评孩子身上的毛病,尤其是那篇神文——《夏令营里的较量》,成功把全国人民对日本的惊惧和愤怒转化为对子女的高压,精品佛优待一点中国就会亡国灭种。此文影响深远,我亦深受其害,在此对作者表示抗议。


其实和八零后年轻时所受的指责比起来,九零后那并不算什么,充其量是因为过于另类而成为新闻焦点。颓废忧伤阴郁消沉、形如乱码奇形怪状,讲真,非主流和火星文差点成为我们的代言人……


随着网络时代到来,九零后与八零后冲突不断,就像两头小狮子互相撕咬,直到现在百度八零后和九零后,依然会冒出大量比较的文章,越往前翻火药味越浓,堪称是两代人的“战争”。


举个例子:

“80后的几乎在上班

90后的几乎在上学

80后的几乎在挣钱

90后的几乎在花钱

80后的几乎在低调

90后的几乎在高调

80后已步入成熟

90后还在愤青

80后流行游戏机

90后流行非主流

80后几乎都害怕恋爱了

90后几乎都爱到麻木了

80后还记得高山下的花环

90后只记得火影忍者和犬夜叉

80后的都在努力的创造美好的未来

90后的都在准备把美好的未来给糟蹋掉

…… ”

这只是沧海一粟,还有许多九零后反驳八零后的文章,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到最后大家亲戚满天飞,又是何苦呢?


我曾在公众号写过一篇文章,分析四代人的网名变迁,这里节选一部分:


待八零后长大成人学会上网时,昵称开始远离现实,英文、拼音和符号大行其道,成语和诗歌片段也异常火爆,风格偏向文艺。
等九零后也到了上网的年纪,在社会变革、青春文学和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昵称风格急剧变化,火星文风靡一时,人们崇尚个性,具体风格如下:
如今零零后早已习惯上网聊天,他们没有经历过八零后被社会抨击,称作“小皇帝”和“垮掉的一代”;也没有体会过九零后被千夫所指,只能私下追求喜欢的事物;他们出生在一个根基已经打好,人们学着互相理解的时代,因此昵称也发乎于心,简单直白起来:
写到这儿,忽然百感交集,想起一句名言:历史总是螺旋型上升。从最初的“路晨、信、铭”,到“紫依、老K、梦在心中、”,再到“黑S控。、_勿念&很好奇将来一零后长大,会起什么网名呢?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八零后,将来的人生轨迹又会因此发生多大变化?
不管怎样,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长路漫漫,我们始终上升着。


长路漫漫,我们始终上升着。


与君共勉。


在你亲历的短短时间内,世界有哪些惊人的改变?

相信这幅《时局图》,大家都在历史课本里读过。晚清时期,列强环视,国家风雨飘摇。这幅图形象地传达了当时中国的状况。

不过,可能有很少人注意到《时局图》的作者,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飞艇设计师。他的名叫谢缵泰。

1899年,中国人设计出了自己的第一艘飞艇。

设计师是出生于悉尼的华侨谢缵泰,他把它命名为“中国号”,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这艘飞艇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身以铝材料为主,靠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旋转前进,还有3个计时控制的强力甲板推进器,采用自动伸缩钢翼来减少阻力。

引人注目的是侧身上标注着“CHINA”,尾部还悬挂着一面旗帜——大清黄龙旗。

设计成功后,谢缵泰满怀热情地将图纸呈献给清政府,祈愿大规模批量制造,建立第一支中国空军,可惜清廷毫无反馈。

没有政府的支持,飞艇的制造就化为泡影,谢缵泰颇为沮丧。

无奈之下,他向英国友人求助,将设计图与方案寄往英国。

1910年,按照他当时的方案设计出的飞艇,在当年的伦敦博览会上展出,只是它的名字不再是“中国号”。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年初,谢缵泰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制成一艘长4米,宽1.7米,上悬一个大气球的飞艇,并试飞成功,使中国成为最早拥有飞艇的国家之一。

实现这个飞天梦,谢缵泰用了十年。

1.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明朝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曾经接纳过一位“女留学生”

这个女学生名叫姑鲁妹,是琉球中山国人(现在的日本冲绳岛)。乃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女性留学生学成归国之后曾经再次前来明朝谢恩,不过再后来就没有关于她的任何记载了。

三十一年,王遣亚兰匏等贡马及硫磺,世子武宁贡如之;女官生姑鲁妹偕入谢恩,以昔常在京读书也。

但是,明朝的文人们对这段女留学生故事津津乐道,认为这是旷古未有的佳话,证明我大明威名远播,外国连女学生都派来了,真是仰慕中华到了极点!

本朝外国如朝鲜,号知诗书者,间游国学,或至登第,然未闻妇人亦来中国诵读。向慕华风至此,真史策未见。——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2. 清朝初年,一位名叫季文兰的江南女子在三藩之乱后被俘虏至沈阳,在旅舍上题诗道:

椎髻空怜昔日妆,红裙换着越罗裳。爷娘生死知何处,痛杀春风上沈阳。”

出乎意料的是,此诗被路过的朝鲜使节发现。因为朝鲜当时浓厚的“尊周思明”的思想,朝鲜人硬是认定季文兰是在清灭南明战争中被抓到沈阳的才女。感慨其悲催遭遇也题诗附和。

之后两百余年,写诗唱和季文兰这个中国女子几乎成为历任朝鲜使节的不成文规定。

以下特此摘录历任朝鲜使节部分诗文

绰约云鬟罢旧妆,胡笳几拍泪盈裳。谁能更有曹公力,迎取文姬入洛阳。
已改尖靴女直妆,谁将莲袜掩罗裳。唯应夜月鸣环佩,魂梦依依到吉阳。
纤眉宝髻为谁妆,染泪潇湘六幅裳。却羡春鸿归塞远,秋来犹得更随阳。
痴儿金货买残妆,尚忆征车泪染裳。壁上芳诗无处觅,一尊惆怅酹斜阳。
塞天漠漠晓啼妆,尚忆阿娘作嫁裳。梦里江南春草绿,芳心应羡雁随阳
王嫱出塞犹平世,蔡女沦身尚得归。琵琶弦弱胡笳短,难写崇祯万事非
临水无心洗汉妆,胡儿夺掷旧衣裳。苍黄死别三生恨,不向江南向沈阳。
壁上新诗掩泪题,天涯归梦楚云西。春风无限伤心事,欲奏琵琶响转凄
江南女子洗红妆,远向燕云泪满裳。一落殊方何日返,定怜征雁每随阳。
江南江北鹧鸪啼,风雨惊飞失旧栖。日暮天涯归不得,沈阳城外草萋萋

不知道算不算历史吧,儒林外史这本书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范进中举都学过嘛,但我要说的不是范进中举,儒林外史这本书里还描写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讲的是明朝有个叫汤奉的回族知县,处理回族“清真食品问题”的经过,因为中国古代重视农耕,皇帝下旨禁止杀牛,不杀牛就没有牛肉,回教徒就少了很多肉食,因此一帮人在一个阿訇的带领下,用五十斤牛肉贿赂汤知县,希望他看在“教亲”的份上能“瞒上不瞒下“,于是汤知县和那个送了范进五十两银子的张静斋,以及新科举人范进三个人商量这事该怎么办,张静斋说了一句话:“你我做官者,只知有皇上,哪知有教亲?”,汤知县觉得有道理,就以杀牛的罪名,让人把阿訇抓来打了几十板子,枷起来示众,以示圣旨法度绝不容情,结果阿訇被枷死了,外面的回族还闹了一场。

儒林外史这本书是以明清时代官场为背景写的,我估计这么冷门奇葩,且和主题没什么关系的事应该是有故事原型的,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数百年前在中国就已经有了关于清真食品和法律的冲突,更有意思的是当时一个同为回教徒的政府官员,对于此类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态度,我觉得放到现在就是“从政为官者,只知有国法,哪知有教规?”。

几百年前的人都有这个觉悟,现在有些人反而是倒退了,某些民族地区的行政,司法,执法人员真的应该学习一个,儒林外史这本书也别全照本宣科的把它当作是讽刺科举的读物,里面还是能读出很多东西的。


Ps:我可没觉得这县令的做法有多贤明有理,儒林外史本身作为一部讽刺性的小说,讲这样一件事肯定不是为了表现这县令有多么公正能干的,我只是觉得这个故事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中国自古以来作为一个世俗国家,从古至今所传承的一种国法大于教规,世俗大于宗教的理念,这种理念在数百年前被一个信仰宗教的世俗官员视为理所当然,反而在现代被一些人丢了,应该好好学习一个,仅此而已。

我一个德国建筑师,摄影作品怎么就上了中国钞票呢?


提起中国古建筑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梁思成这个名字。在中国,梁思成已经被理所当然地视作是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但在清末首先开创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是恩斯特·伯施曼等一批外国学者。

恩斯特·伯施曼

恩斯特·伯施曼(又译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国建筑师和建筑学家,出生于普鲁士梅梅尔地区(今立陶宛境内克莱佩达县),1891年考入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建筑学,毕业后进入普鲁士建筑管理部门任建筑工程师。


1902年,29岁的伯施曼被德国政府派到远东的殖民地青岛,担任东亚驻防旅建筑官员。之后两年他多次访问天津、北京等地,在那里,当时还很少引人注意的中国传统建筑唤起了伯施曼的兴趣,中国传统哲学、宗教思想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国后,伯施曼精心制定了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研究计划,并申请到了一笔为期三年的专项研究基金。1906-1909年,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伯施曼以德国公使馆科学顾问的身份开始了首次考察之旅。

在这次考察中,他穿越中国14个行省,形成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考察,通过摄影和绘图将众多中国传统古建的影像记录了下来,拍摄了8000多张照片,绘制了2500张草图,留下了1000页测绘记录。


这次回国后,伯施曼短暂参加了一战,战后在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担任军队建筑局官员,期间举办了多场有关中国的讲座。从1925年起,伯施曼任教于柏林工业大学,并获得教授头衔。


这期间,伯施曼花费20多年时间,对在中国考察积累的这批内容极其丰富的原始资料进行梳理和研究,先后出版了六部论述中国古建筑的专著(《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之一:普陀山》(柏林,1911)、《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之二:祠堂》(柏林, 1914)、《中国的建筑与景观》(柏林,1923)、《中国建筑》(两卷本,柏林,1925)、《中国的建筑陶器》(柏林,1927)和《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之三:中国的宝塔》(柏林,1931))。这些著作均早于梁思成考察中国古建筑所撰写的《中国建筑史》,成为中国古建筑史领域的开山之作,也奠定了他作为该研究领域先驱和权威的地位。

1923年出版的德文《中国的建筑与景观》
《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之一:普陀山》中译本

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讯研究员。1933年至1935年间,民国政府特聘伯施曼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1933年到1937年,伯施曼第三次游历中国。和以往一样,这次旅行他也带回了包括照片、建筑图样以及石雕拓片和碑文在内的许多材料。1940年后,伯施曼先后任教于波恩大学和汉堡大学汉学系。逝世后,伯施曼的藏书和学术遗产则均由科隆大学收藏。


作为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建筑的第一人,伯施曼的研究成果长期不为大众所知,甚至遭到本土建筑学家的非议。随着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对伯施曼的重视,其学术成果也不断被挖掘整理,部分专著已有中译本。这其中以1923年出版的《中国的建筑与景观》最为著名,近几年先后三次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中译本

书中伯施曼精选了自己在1906年-1909年所拍摄12个省的288张建筑照片。这些照片里,有42处是现今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一部分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或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约80处是目前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为当代复建或曾经落架大修,至少有60处建筑荡然无存。

万里长城
北京西山戒台寺
承德小布达拉宫
济南大明湖和千佛山
西安城北门
成都府青羊宫八角亭
都江堰吊桥
桂林风光
杭州西湖

与金圆券的那些事儿~

虽然,伯施曼在中国古建筑研究成就长期不为人知,在摄影领域也非如雷贯耳,但是,他的作品却曾以另一种形式在中国开枝散叶。

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于法币严重贬值,国统区征税十分困难,国民政府故向美国钞票公司订印一种“法币特种券”,这种纸币面额较小,专门用于征税,并不在市面流通。后因通货膨胀太过迅速,等到美国钞票公司印制完成运回国内,其较小的面额已无发行价值,所以被中央银行封存了起来。

1948年8月19日,为挽救严重的财政危机,维持庞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民间将所持黄金、白银和外币一律兑换为金圆券。

由于币改仓促实行,新的金圆券已来不及印制。时任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面对紧迫的发行要求,将这批已封存的“法币特种券”直接作为金圆券发行流通使用。所以,第一批金圆券票面上没有印“金圆券”字样,而且年号标注为1945年。

这版金圆券共有6种面额、8种版别,票面正面为孙中山、林森或蒋介石肖像,背面则为各地风光。这其中有3种版别均使用了伯施曼的摄影作品。

壹圆金圆券背面为石宝寨。

1元金圆券背面图景
原片由伯施曼1906年-1909年在四川拍摄

石宝寨位于如今的重庆忠县,紧靠长江,临江有一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由此而来。石宝寨上塔楼建于明万历年间,共12层,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现在石宝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保单位。

今日石宝寨

拾圆金圆券背面为拱桥。

10元金圆券
原片是伯施曼在四川雅安考察时拍摄
今日拱桥

贰拾圆金圆券背面则为伯施曼拍摄的泰山南天门。

20元金圆券
伯施曼拍摄的泰山南天门原片


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尽头,是登泰山顶的门户,建于元至元元年(1264年),明清多次重修,现在建筑基本保持了清代风格。

今日泰山南天门

由于金圆券滥发造成恶性通膨,其面额也愈印愈大,由1948年最高100圆迅速升到1949年500万圆。期间,在发行一种面值50万圆的金圆券时,票面背面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美景,设计者仍然采用的是伯施曼在四川考察时所拍摄的广汉农村影像。

50万元金圆券试印票
伯施曼拍摄的广汉乡村景色原片

可惜的是,这种50万元金圆券仅在试印阶段,就伴随着金圆券的停止流通而胎死腹中,无缘在市面流通,成为当前纸币收藏界的大珍品。


这些纸币的设计者是谁?设计者为何如此了解伯施曼及其作品?在反法西斯战争刚刚胜利之时,在事关国计民生、国际形象的货币问题上,中央银行在设计这版纸币时,为何批量使用了一个德国人的作品?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发现相关档案或研究资料,留待后人继续探究。


其实,最早在纸币上使用伯施曼作品的并不是国内银行,而是外商银行香港有利银行。早在1935年有利银行发行的50港币背面,就是伯施曼考察宜宾时拍摄的岷江边的半边寺。

香港有利银行50港币,背面主景为伯施曼拍摄的宜宾半边寺
伯施曼拍摄的宜宾半边寺原片

宜宾半边寺,原叫龙君庙,修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7年),位于宜宾市岷江之滨、真武山麓,寺庙紧靠山崖而建,临江部分悬空而立,故称半边寺。因年久失修,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庙门阁楼已毁圮。1956年,修建内昆铁路真武山隧洞时,将残余部分拆除,仅可见残留的石阶、柱础以及石柱等。后因城市建设,残余部分也完全不存。


伯施曼当时虽然在中国籍籍无名,但在当时欧洲的汉学届和中国古建筑领域却大名鼎鼎,所以英资有利银行在香港发行港币时,票面选用了一个欧洲人拍摄的中国风光,实现了中西结合,也契合了香港在当时的地位。


伯施曼1949年逝世。也许他不知道,就在他逝世前一年,作为蜚声欧洲的中国古建筑学家,他的摄影作品会被当做纸币的主景,在中国亿万百姓间广泛流通传播。虽然大部分国人不知道这些作品究竟出自谁手。


他也许更想不到,60多年后自己会成为中国建筑摄影的鼻祖吧?


◆ ◆ ◆ ◆ ◆ ◆ ◆ ◆ ◆ ◆

授权转载自微信号:纸币博物馆

欢迎访问中国印钞造币官方微信:yinchaozaobi

关于透视法


现在学建筑的基本上都是从线性透视开始学起,这种起源于西欧的perspective(透视法)被介绍到中国比大家想象得要早得多。

作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传教士,曾经在马德里和里斯本学习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于1582 年抵达澳门,并于1601年拜访了北京皇宫紫禁城。他是成功进入皇宫、留在北京,被允许在中国自由宣教的第一位基督教传教士。

利玛窦的方法是妥协的:他学习了本地语言,研究了中国经典,采用了儒家士大夫的自我认定,包括相关的礼仪和习俗。他对中国精英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他对儒家经典的兴趣,还包括他的科学知识以及他愿意和大家共享这些知识的态度。目前已经知道,他的科学知识传授和他对儒家礼仪和词汇的采纳只是手段,其目的是传教,让中国人皈依基督教

而在另一面,中国的学者对他所能传授的所有信息都有兴趣,而对科学知识更大的兴趣也是很明显的。在传教并收纳教众的同时,他制作了多幅世界地图呈现于中国人面前,也在中国学者的合作下翻译了欧洲数学和科学方面的书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与徐光启(1562—1633)合译的欧几里德Elements 的前六册,于1607 年刊印,书名为《几何原本》。

利玛窦和徐光启


利玛窦对中国基督教徒使用中国当地礼仪和习俗的宽容,很快受到了天主教廷其他教派的各种批评。在1645 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Pope Innocent X)公开谴责了“利玛窦传教法”,并禁止中国基督徒采用中国本地供奉祭拜等习俗。对基督教传播一直持宽容态度并对西方科学抱有极大兴趣的康熙皇帝(在位1662—1722),最终在1721 年给予了回击,禁止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但是在和罗马教廷争执的期间,一些耶稣会传教士依然留在北京宫廷里,而中国人研习西方科学的努力一直在延续中。

这次西方科学引进中国的一个结果,是线性透视法的到来引发的中国第一场视觉革命。

年希尧《视学》(1735)的一张插图:绘制透视图所用工具。源自:年希尧,《视学》,北京, 1735 年。


当利玛窦1601年在北京皇宫里献上基督教绘画时,画作中的阴影和透视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插图中运用这些画法的基督教书籍在此后几十年的流传,把这种新的视觉表达传播到更多中国人群中。1680 年代,北京宫廷绘画开始使用透视法。1730 年代,南方民间的苏州年画,开始使用透视和阴影法,并以此著称。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发展,会发现宫廷中展开的几个关键线索,对于这种画风的兴起和普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中一个关键线索发生在钦天监成员焦秉贞(活跃于1660—1680 之间)和南怀仁(Ferdinandus Verbiest,1591—1688)之间。

1663—1688 年间,钦天监监正南怀仁给北京皇家观象台增添了许多新仪器,并于1674 年绘制了117 幅展现这些新器材的有透视阴影的图画。作为画家和钦天监官员的焦秉贞,向南怀仁学习了绘画技法。焦秉贞随后把所学技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于1696年制成了著名的46 幅木刻画《耕织图》,图中使用了线性透视法(图4)。焦与他的学生冷枚以及其他画家陈枚、蒋廷锡等,在此后几十年发展出一种画风;此画法在中国式鸟瞰全景中融入了线性透视法。

南怀仁(Ferdinandus Verbiest)重新装配后的北京天文观象台;铜版画, 117 幅描绘新设备的图画中的第一幅 。


另一个重要的联系发生在年希尧(1671—1739)和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之间。在北京宫廷供职、发展一种选择性的兼有欧洲和中国特征的综合画风的同时,郎世宁也结识了年希尧,并向他展示了伯佐的著作。在此前已经花十年时间研习透视法的宫廷官员年希尧,通过这些会晤,从郎世宁那里获取了关于透视法的重要解释。以此为基础,年希尧于1729 年刊发了《视学精蕴》一书,又于1735 年再次刊发;新版增添了内容,书名则更简单,称为《视学》。

年希尧《视学》插图:透视投影的基本概念。源自:年希尧,《视学》,北京,1735 年。


这样,年希尧就完成了中国第一本关于线性透视法的几何学原则的论著。无论用哪种标准来衡量,年氏的论述和郎氏的绘画都是此次视觉革命的高潮。年希尧、郎世宁这一关系的一个特殊的后续发展,是西洋楼,即1740—1780 年间建成的位于北京西郊皇家行宫的一组准巴洛克宫廷园林建筑。


年希尧与《视学》



年希尧(1671―1739)字允恭,一作名允恭,字希尧,清代官吏,知医。号偶斋主人,曾官至工部侍郎。希尧博才多闻,常与友人论医,有方辄录之,并以之治人病多效。后辑成《集验良方》六卷,另有《本草类方》十卷,现有刊本行世。在数学和美术方面,著有《视学》介绍透视法。


《视学》今天只有第二版本保存了下来。1735 年刊行的此书,包括第一版前言(第1—2 页)、第二版前言(第3—5页)、绘图所用工具示意图一张(第6页),及125 页的内容,包括60 个问题、75 个插图和11 000字的讲解。所涉及问题的第一类关注物件的透视画法,第二类处理物体的阴影的透视画法。问题举例中所画出的物件包括:正方块(放在水平面上)、正方体、圆柱体、其他基本几何体、希腊罗马的柱头和柱础、中国生活物品如茶壶、花瓶,还有一幅单点透视下的中国元宵灯节的场面。

年希尧《视学》插图:中国器皿及其光线阴影的透视图。源自:年希尧,《视学》,北京, 1735 年。

年希尧《视学》插图:单点透视图中的中国元宵灯节。源自:年希尧,《视学》,北京, 1735 年。


需要提出的是,1607 年所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介绍了平面几何,而1729—1735 年这本书则第一次介绍了视野的几何描述,并把这一科学的观照,投向与欧洲建筑构件物体并列的中国的物像世界。它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希腊几何学及其形态的纯粹性,也带来了文艺复兴静态单点透视的科学方法;在此构架中,眼睛和观察人对于“世界”的关系是凝固的。由于中国传统方法让画者从移动的各视角、在人/物互动关系中,观察自然山水,所以1729—1735 年的这本书及此后所出现的画风,在此被赋予了一个欧洲的“偏见”、一个凝固的视野、一个科学的写实主义态度

它以人天分裂、二元分离、对立距离的建立的构想,界定了“人”作为主体的位置。换言之,如果用哲学语言来表达,这是中华大地上出现的在主体视野界定问题上的一个“笛卡尔”思维的瞬间;其意义和影响要在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以后才会逐步显现出来。中国人当时对此是有争论的,表现在年氏1729 年和1735年的序言中。在1729 年的序中,年希尧说传统方法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但是这不好学,也模糊不清。西方的方法清晰可循,如本书所展现的。该方法要求固定的视点,以及从这些点出发的各种规则线;一旦视点固定下来,其他所有都可以逐步推演出来,而没有任何异议或不确定性。年希尧然后说,“母徒漫语人曰,‘真而不妙’;夫不真,又安所得妙哉?”

年希尧《视学》插图:欧洲建筑部件透视图。源自:年希尧,《视学》,北京, 1735 年。

年希尧《视学》插图:单点透视图中的中国元宵灯节。源自:年希尧,《视学》,北京, 1735 年。


在第二序言中,年希尧开始对传统画法表示更多的敬重。他说传统画法中早已知晓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则;中国画法善于处理山水沟壑,构图精妙,技法自如,而无需考虑严格的长度和具体形态;但是,当我们去描绘建筑和物体时,当我们需要精确时,西法是重要而有用的。(年希尧然后说,他又向郎世宁请教了,认真再三地研究了有关问题,并在第二版中加入五十个示意图)。

可以推断,当时对西法是有批评的。而批判性的研讨主要聚焦在两个问题上:1)表现技法中,写实的“真”与动态的“妙”的关系;2)在两种方法的仔细比较中,在重新认识本土传统中,对于西法中法各自益处的具体理解。关于这些问题的辩论,尤其是“真/妙”问题的讨论,在对郎世宁绘画的评论中又继续了下去。


本文原载于《形式与政治》,朱剑飞著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朱剑飞老师专栏:

光明城思想专栏:朱剑飞

马江海战里法军人员阵亡的一半是由绿营福建水师和八旗福建水师营的小木船取得的。

(百度的赶缯船模型图片,赶缯船长七丈一尺,宽一丈七尺,其他的师船例如八桨船和小巡船更小。)

马江海战,清军船政水师11艘战舰及大量杆雷艇火攻船和九艘绿营水师师船被法国舰队突袭。

不到二十分钟,船政水师九艘战舰被击沉。有姓名可考的阵亡者达到五百以上。

法军被击毙6人,受伤27人,损失两艘杆雷艇。

在开战以来,一直处于静泊的法国旗舰窝尔达号得悉凯旋号装甲巡洋舰到来后。开始向船政厂区驶去,炮击了扬武舰残骸后,驶进江边的位置。对战前停泊的福建绿营水师和八旗福建水师营的师船炮击。

由于下午风向不对,师船一直无法动弹。何如璋给清政府的战报提到:

各师船以东风急不能前,坐以待毙,敌燃一炮,我沉一艘。—《中法战争资料续编》2,P237-238

清军士兵使用古老的前膛炮,以及抬枪对窝尔达号的炮击进行着不屈不饶的还击。

在如雨的机关炮弹下,他们不停地射击,因相距很近,几乎所有的炮弹都能击中他们。

但谁也没想到,这时一发由师船射击的圆形实心弹击中了窝尔达号的飞桥。

两名法国舵手,和一名雇佣的引水员被击毙,孤拨则侥幸地毫发无损。—《中法海战》P218

随后法军益士弼,蝮蛇,野猫号三艘战舰到来。一阵炮声后,水面上只剩下一片片木板和血泪。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是纵横家们追求的极致。在战国时代被秦朝终结以后,这种逞口舌而乱天下的情况,就变得罕见了起来。偶尔有那么几个人,凭借言语改变了天下的局面,就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比如说隋朝的太史令袁充

太史令,是一个古老且生生不息的官职。最早由周王设立,秦汉因之,至于大唐。历朝历代出任此职者,不乏惊世大才——比如司马迁和他的父亲。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太史令除了修订国史之外,还需要去研究天文气象、甚至是生物变异,以求了解“吉凶”,判断国家“祸福”。

袁充就是这样一个研究领域广泛的太史令。甚至可以说,他在历代太史令里,属于天文学比较好的那一拨。因为他能利用天文观测,在二十年的时间里,硬生生将隋朝拖入万劫不复

袁充出身南朝高门,祖上有位叫袁宏的名士,为后人留下了“东晋”为何叫“东晋”的第一手资料。详见:

晋代的为什么不称北晋南晋,而是西晋东晋?

袁充的祖父和父亲,都在梁朝出任侍中,其出身不可谓不清贵。侯景之乱导致萧梁崩溃,袁充幸运地没有跑去江陵而是留在扬州,从此与被抓去关中颜之推等人,走上了殊途同归的道路。

陈朝时,袁充安安稳稳地混成了吏部侍郎、散骑常侍,成为这个江南小朝廷的决策层成员。然而隋军南下,杨广镇建康,袁充这个南朝的三品高官,也只能跟着陈叔宝拜服在杨广身下,任其处置。或许就是在对杨广的再拜稽首时,袁充心里产生了某种微动。这微动,让袁充和杨广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纠纠缠缠,虽未同年同月同日生,居然同年同月同日死。

在这之后,袁充被隋朝降级录用,混了两任大约是五品左右的州司马——相当于地级市或副省级市的副市长。之后由于他精于中国传统艺能——算卦,被隋文帝叫到了长安,出任太史令。

大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充和当年同为梁朝贵胄子弟的颜之推,重逢了。自549年梁武帝饿死,秦岭淮河以南丧失秩序以来几近50年,曾经年少,今已迟暮。不知他们二人相见,有没有什么感慨啊。

可能是经由颜之推,袁充认识了当时北方的算卦名家——王劭。这位仁兄由于吹捧隋文帝的行为,魏征编《隋书》时,将其安排和袁充并列一卷。这都是缘分啊。

王劭当时由于吹隋文帝吹得好,正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南方的学者——比如《梁书》、《陈书》的作者姚察,或者北方的书法家——比如房彦谦(他儿子叫房玄龄),都和他有不错的关系。袁充和他搭上线,可以说是一下子拓展开了社交圈,融入了这大隋朝廷。

这时候,大隋朝廷上刮起了一股风。当年那个毁灭建康,接受袁充朝拜的晋王杨广,开始对自己的长兄——太子杨勇下手,以求取而代之,成为大隋的储君。

或许是被王劭吹隋文帝换来的富贵染红了双眼,或许是对杨广怀着某些异样的情愫,袁充这个算卦的太史令猛然出手:

时上将废皇太子,正穷治东宫官属,充见上雅信符应,因希旨进曰:「比观玄象,皇太子当废。」上然之。

这次出手,袁充为隋文帝废长立幼,提供了玄学基础,因而大获成功。这次上书,奠定了他的话语权,为其后二十年的呼风唤雨开了个好头。

紧接着,他又上表,虚构了一个“日长之瑞”来吹捧隋文帝:

充复表奏隋兴以后,日景渐长,曰:「开皇元年......日去极近,则影短而日长;去极远,则影长而日短行内道,则去极近;外道,则去极远。《尧典》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开皇已来冬至,日在斗十一度,与唐尧之代,去极并近。谨案《春秋元命包》云:'日月出内道,璇玑得常,天帝崇灵,圣王相功。'京房《别对》曰:'太平日行上道,升平行次道,霸世行下道。'伏惟大隋启运,上感乾元,影短日长,振古未之有也。

这么长一段话,引经据典陈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

最近几年冬至的日照时间比往年长了一些

现代天文学可以很清楚的告诉我们,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太阳对地球的直射位置,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北半球的夏至代表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冬至则是南回归线。这一规律起码在近2000年内,没有发生突然改变。所以我可以肯定袁充是瞎掰,欺骗隋文帝。

然而隋文帝真是个老实人,他信了袁充的话。他不止信了袁充关于冬至日照时间增长的话,还默认接下来每一天的白天都会比以前长点儿。然后就本着让全国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心态,延长了法定工作时间

上大悦,告天下。将作役功,因加程课,丁匠苦之。

怕是提前一千四百年钦定了996工作制哦

也正是从这一次建言开始,袁充好像着了魔一样,每次因天文建言虽然都在吹捧隋朝皇帝,但无一例外地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仁寿四年,发生了荧惑守太微,即火星冲撞紫微星。按照中国传统艺能——算卦——的解释,这是有贼人要谋反,或者皇帝做错了事情。当时由于隋炀帝已经开始了修洛阳的工程,人民初步感受到了负担,颇有怨言流于河南。正常的太史令,一般会因此天象劝隋炀帝歇歇工程,与民休息。

袁充则反其道而行之,说这种天象代表隋炀帝有仁德,所以荧惑这种邪恶的星星自动不作恶,而是来投奔杨广(太微):

后荧惑守太微者数旬,时缮修宫室,征役繁重,充乃上表称「陛下修德,荧惑退舍」。百僚毕贺。帝大喜,前后赏赐将万计。

其后袁充基本上是扭曲天象以逢迎隋炀帝。感觉隋炀帝想做什么事,就去找天象作为隋炀帝的玄学理论基础,帮助隋炀帝折腾天下:

时军国多务,充候帝意欲有所为,便奏称天文见象,须有改作,以是取媚于上。

袁充以上的行为,还可以用“为求欢心,不择手段”来解释。但他在隋炀帝经历雁门之围后的一系列动作,则显示其或许还有别的动机:

隋炀帝在雁门之围后,有一段贤者时间,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地方做得不对,袁充却跳出来说:“陛下您做得都对,上天是眷顾您老的!”

其后天下乱,帝初罹雁门之厄,又盗贼益起,帝心不自安充复假托天文,上表陈嘉瑞,以媚于上曰:
  臣闻皇天辅德,皇天福谦,七政斯齐,三辰告应。伏惟陛下握录图而驭黔首,提万善而化八纮,以百姓为心,匪以一人受庆,先天罔违所欲,后天必奉其时。是以初膺宝历,正当上元之纪,乾之初九,又与天命符会。斯则圣人冥契,故能动合天经。谨按去年已来,玄象星瑞,毫厘无爽,谨录尤异,上天降祥、破突厥等状七事:
  其一,去八月二十八日夜,大流星如斗,出王良北,正落突厥营,声如崩墙。其二,八月二十九日夜,复有大流星如斗,出羽林,向北流,正当北方。依占,频二夜流星坠贼所,贼必败散。其三,九月四日夜,频有两星大如斗,出北斗魁,向东北流。依占,北斗主杀伐,贼必败。其四,岁星主福德,频行京、都二处分野。依占,国家之福。其五,七月内,荧惑守羽林,九月七日已退舍。依占,不出三日,贼必败散。其六,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夜,有流星赤如火,从东北向西南,落贼帅卢明月营,破其?童车。其七,十二月十五日夜,通汉镇北有赤气亘北方,突厥将亡之应也。依勘《城录》,河南洛阳并当甲子,与乾元初九爻及上元甲子符合。此是福地,永无所虑。旋观往政,侧闻前古,彼则异时间出,今则一朝总萃。岂非天赞有道,助歼凶孽,方清九夷于东獩,沉五狄于北溟,告成岱岳,无为汾水。

总而言之,袁充在这之后已经从“附和隋炀帝”的角色走出,成为隋炀帝后期鼓动他燃尽大隋朝的罪魁祸首之一。所有“爱大隋,怕这大隋完了啊”的人,都因此憎恨袁充。诚如魏征所记录的:

书奏,帝大悦,超拜秘书令,亲待逾昵。帝每欲征讨,充皆预知之,乃假托星象,奖成帝意,在位者皆切患之。

可以说,袁充这时候似乎已经丧失了理智,一心一意地在鼓动隋炀帝大肆挥霍、四面出征,激起天下怨恨。这种行为,与其他的太史令,甚至是袁充吹水学的前辈王劭比起来,都显得有些用力过猛,且明显丧失了吹水是为荣华富贵的吹水学要义。

结果,袁充就栽了个大跟头,在江都和杨广同生共死了:

宇文化及弑逆之际,并诛充,时年七十五。

然而,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艺能——算卦,讲究见人下菜,对察言观色、闻风辨气有很高的要求。精于此道者,最少那也是个大忽悠。他坑别人没问题,别人想坑他需要开个咨询公司(笑)。

袁充作为南朝知名算卦人物,从隋文帝时期他的政治投机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他狡黠精明的一面。这种人就算是想坑别人,那一般也该给自己安排安排退路,比较难出现和被忽悠者一起横死的情况。袁充这种舍命忽悠人的行径,其背后恐怕还有更高的玄学理论基础。

我呢,就找到了一个比较模糊证据,和一条沿用五百年的玄学理论,用来佐证了一个不成型的猜想

袁充一开始就算到唐朝会取代隋朝,所以用尽一生督促隋炀帝耗死隋朝,一应天命,二报隋灭陈之国仇

证据,是杨广即位时,袁充上的贺表:

仁寿四年甲子岁,炀帝初即位,充及太史丞高智宝奏言:「去岁冬至,日影逾长,今岁皇帝即位,与受命年合。昔唐尧受命四十九年,到上元第一纪甲子,天正十一月庚戌冬至,陛下即位,其年即当上元第一纪甲子,天正十一月庚戌冬至,正与唐尧同。自放勋以来,凡经八上元,其间绵代,未有仁寿甲子之合。谨案:第一纪甲子,太一在一宫,天目居武德,阴阳历数并得符同。唐尧丙辰生,丙子年受命,止合三五,未若己丑甲子,支干并当六合。允一元三统之期,合五纪九章之会,共帝尧同其数,与皇唐比其踪。信所谓皇哉唐哉,唐哉皇哉者矣。

我认真检索了《隋书》、《北史》、《全隋文》,可以肯定整个大隋朝光明正大喊出“皇唐”二字的,只有袁充一人。

这是自然的,须知当时的长安城里,还有个姓李的唐国公呢!

吹人要吹对地方。大隋的皇帝再怎么像帝尧,你也不能单独拿着帝尧的国号吹啊,当朝又不是没有把唐国封出去,你吹“皇哉唐哉,唐哉皇哉”,也可能意味着唐国公为皇帝呀

更何况,从东汉灭亡以来,道教就虚拟了一个关于老子的救世传说。向天下反复宣告:在世界末日到来前,老子的转世,某位姓李的大人物,将会带领信道家的“种民”,建立地上道国,让人民陷入幸福不能自拔,其国祚将会绵延一千年之久。

这个传说到了隋朝,产生了一个著名的变体:

李氏当为天子!

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因此谶语把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杀了不知多少人。李渊的幸免,主要是由于他的老母亲姓独孤,老母亲的亲姐姐,就是娶了隋文帝生下隋炀帝的独孤皇后。作为隋皇室近亲,还是宫廷之主的近亲,李渊根本没被当做威胁。

然而就算这样,李渊他也姓李啊,他也在“当为天子”的范畴呀!

袁充因为精于传统艺能而成为太史令,不可能不清楚这条谶语;且他在杨广即位前,起码在长安住了十年,不可能不认识唐国公李渊。他在杨广即位的时候,当着全天下喊出“皇哉唐哉,唐哉皇哉”这样既可以当做夸杨广,也可以当做预言李渊的话,真的不好看做是笔误。

更何况:

李渊丙戌年生,丙子年受命入晋阳,与袁充所言尧帝“丙辰生,丙子年受命”合;

李渊建号“武德”,与袁充所言“天目居武德”合;

李渊本人和他的儿孙也热衷于强调李渊是尧帝化身,唐高宗毁灭谥法的关键一步,就是追尊李渊为“神尧皇帝”。

更有甚者,袁充当年交游之人房彦谦的儿子房玄龄,就跟着了魔一样孤身逆着人流跑去投奔李家军,其中真的只有“房谋杜断”的这个字而已么?

而且魏征修《隋书》(这时候房玄龄还活着),虽然把王劭和袁充放在同一卷,作为吹水学人一并批判。但史臣曰里,绝大多数话都在指责没有做什么坏事,只是吹吹咸水的王劭,对于真的力劝隋炀帝耗尽国运的袁充,反倒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了两句:

史臣曰:王劭爰自幼童,迄乎白首,好学不倦,究极群书。搢绅洽闻之士,无不推其博物。雅好著述,久在史官,既撰《齐书》,兼修隋典。好诡怪之说,尚委巷之谈,文词鄙秽,体统繁杂。直愧南、董,才无迁、固,徒烦翰墨,不足观采。袁充少在江左,初以警悟见称,委质隋朝,更以玄象自命。并要求时幸,干进务入。劭经营符瑞,杂以妖讹,充变动星占,谬增晷影。厚诬天道,乱常侮众,刑兹勿舍,其在斯乎!且劭为河朔清流,充乃江南望族,干没荣利,得不以道,颓其家声,良可叹息。

合着单吹水是大罪,吹得人亡国反而只是“以玄象自命”?

李延寿明显看不惯魏征这样包庇袁充,在《北史》里把评价改成了这样:

袁充少在江东,初以警悟见许,委质隋氏,更以玄象自矜,要求时幸,干进附入,变动星占,谬增晷景,厚诬天道,乱常侮众。刑兹勿舍,其在斯乎

明着喊出来“他这种人就该死刑兹勿舍)”,才应该是唐朝修史人对袁充比较客观的评价。魏征修《隋书》,肩负着唐太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期望,理论上不可能不着重批评一下袁充这种真·亡国祸害,但他硬是没有批判袁充,倒是强调了一波袁充对自己的玄学技术很有信心(以玄象自命)......

其间,或许真的有什么隐情呢?

哇.......这其实都可以编本小说了吧,陈朝的亡国之余用三十年(589-618)报复隋朝和当年毁灭陈朝的杨广,隋唐史的另一个视角啊我擦。

【奉狗惊讶】

古代离婚也有规定?

在中国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婚姻总体上实行专权离婚制度。其主要的特性便是丈夫拥有主动离婚的特权;而对于女方来说,婚姻是不可自行结束的。

《汉穆拉比法典》中曾有法则规定,丈夫可以在妻子与人通奸、无法生育、浪费家财等情况下与其离婚,就连在身负重债的情况下,亦可以出卖妻子或把妻子交出作为债物抵偿。《古兰经》中则允许丈夫休妻。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七出」的规定也属于典型的专权离婚制度。

「七出」是允许男子休妻弃妇的七种理由。妻子一旦有违「七出」中的任何一条,都有可能会被丈夫要求离婚,诸如:对父母不孝,无儿无女,与人通奸,对丈夫的小妾心生嫌隙,得恶性传染病,爱嚼舌根,私自动用家庭财产,丈夫都可以与其离婚。当然,古代的礼法制度也有例外的情况,用「三不去」对「七出」加以限制。古书有言:「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穷穷也),不去。尝更三年丧(不忘恩也),不去。前贫后富贵(不背德也),不去。」意思是指,给公婆服了三年丧的,曾与丈夫同甘共苦现在富贵的,无娘家可回的妻子,不能被丈夫抛弃。而妻子只能忠于自己的夫君,在丈夫生前,不得主动提出离异;丈夫死后,也要保持名节,不许再嫁。

除了出妻的离婚制度外,中国的封建社会还存在着「义绝」与「和离」「呈诉离婚」三种离婚制度。

(1)义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独特的强行离异制度。在汉代时,班昭曾在《女诫》上说过:「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恩义俱废,夫妇离矣。」依据《唐律疏义》的注解,凡是夫妻间、夫妻双方亲属间以及夫妻一方对他方亲属出现殴打、谩骂、杀害、致伤、通奸等行为,发生其中任何一件事,在官府断案后,夫妻的婚姻关系必须强行离异,否则将会以刑法论处。义绝中对于夫家的偏袒也是非常明显的。

(2)和离,中国古代一种通过协议令夫妻离异的法律制度。《唐律·户婚律》载:「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其意是指,如若夫妻感情不睦,可以两方协调离婚,这可以不受任何处罚。不过这在封建社会之下,并无任何经济依托,妇女在受着「三从四德」与贞操观念束缚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实现和离愿望。所谓的「两愿离」,其实是主要取决于丈夫或夫家的。

(3)缘于特定理由的呈诉离婚。如男方有「妻背夫在逃」「男妇虚执翁奸」「妻杀妾子」等呈诉的理由时;妻子有「夫逃亡三年不还」「夫抑勒或纵容妻妾与人通奸」「夫典雇妻妾」「翁欺奸男妇」等缘由时。明清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受财典雇妻妾与人者,除处以刑罚外,并要求其离婚。

冷宫是指哪个宫?

在许多古装剧中,失去皇帝宠幸的妃子一般会被打入「冷宫」,并在那里孤独终老。我们都知道皇帝有「三宫六院」,那么,「冷宫」到底是宫里面的哪个宫呢?

查看明清的史料,故宫中并没有明确写有「冷宫」的匾额。可见,「冷宫」并不是皇宫里某一处宫室的正式名称。不仅如此,根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多处。

譬如,在明末时期,天启皇帝的妃子李氏因冒犯了太监魏忠贤,从长春宫硬生生地被赶到了御花园西面的乾西宫。之后,定妃、恪嫔等三人也相继被幽禁在冰冷的乾西宫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此处的乾西宫就是当时的「冷宫」。在清光绪年间,珍妃就曾被慈禧软禁在景祺阁以北的北三所,这里说明,北三所也算是清朝的一处「冷宫」。

历史学者因此推理,「冷宫」并不是指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指所有幽禁妃子、皇子之地。

打入「冷宫」其实就是被废弃的妃子。在古装剧中,妃子被打入冷宫,还会出现在朴素的寝殿里。不过事实上,只有在她犯的错误不是很大,家族的势力还在,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如若家族寒微,便会直接废为平民,关进暗无天日的小房子里,与囚犯毫无分别。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古代离婚也有规定?

在中国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婚姻总体上实行专权离婚制度。其主要的特性便是丈夫拥有主动离婚的特权;而对于女方来说,婚姻是不可自行结束的。

《汉穆拉比法典》中曾有法则规定,丈夫可以在妻子与人通奸、无法生育、浪费家财等情况下与其离婚,就连在身负重债的情况下,亦可以出卖妻子或把妻子交出作为债物抵偿。《古兰经》中则允许丈夫休妻。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七出」的规定也属于典型的专权离婚制度。

「七出」是允许男子休妻弃妇的七种理由。妻子一旦有违「七出」中的任何一条,都有可能会被丈夫要求离婚,诸如:对父母不孝,无儿无女,与人通奸,对丈夫的小妾心生嫌隙,得恶性传染病,爱嚼舌根,私自动用家庭财产,丈夫都可以与其离婚。当然,古代的礼法制度也有例外的情况,用「三不去」对「七出」加以限制。古书有言:「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穷穷也),不去。尝更三年丧(不忘恩也),不去。前贫后富贵(不背德也),不去。」意思是指,给公婆服了三年丧的,曾与丈夫同甘共苦现在富贵的,无娘家可回的妻子,不能被丈夫抛弃。而妻子只能忠于自己的夫君,在丈夫生前,不得主动提出离异;丈夫死后,也要保持名节,不许再嫁。

除了出妻的离婚制度外,中国的封建社会还存在着「义绝」与「和离」「呈诉离婚」三种离婚制度。

(1)义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独特的强行离异制度。在汉代时,班昭曾在《女诫》上说过:「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恩义俱废,夫妇离矣。」依据《唐律疏义》的注解,凡是夫妻间、夫妻双方亲属间以及夫妻一方对他方亲属出现殴打、谩骂、杀害、致伤、通奸等行为,发生其中任何一件事,在官府断案后,夫妻的婚姻关系必须强行离异,否则将会以刑法论处。义绝中对于夫家的偏袒也是非常明显的。

(2)和离,中国古代一种通过协议令夫妻离异的法律制度。《唐律·户婚律》载:「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其意是指,如若夫妻感情不睦,可以两方协调离婚,这可以不受任何处罚。不过这在封建社会之下,并无任何经济依托,妇女在受着「三从四德」与贞操观念束缚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实现和离愿望。所谓的「两愿离」,其实是主要取决于丈夫或夫家的。

(3)缘于特定理由的呈诉离婚。如男方有「妻背夫在逃」「男妇虚执翁奸」「妻杀妾子」等呈诉的理由时;妻子有「夫逃亡三年不还」「夫抑勒或纵容妻妾与人通奸」「夫典雇妻妾」「翁欺奸男妇」等缘由时。明清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受财典雇妻妾与人者,除处以刑罚外,并要求其离婚。

冷宫是指哪个宫?

在许多古装剧中,失去皇帝宠幸的妃子一般会被打入「冷宫」,并在那里孤独终老。我们都知道皇帝有「三宫六院」,那么,「冷宫」到底是宫里面的哪个宫呢?

查看明清的史料,故宫中并没有明确写有「冷宫」的匾额。可见,「冷宫」并不是皇宫里某一处宫室的正式名称。不仅如此,根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多处。

譬如,在明末时期,天启皇帝的妃子李氏因冒犯了太监魏忠贤,从长春宫硬生生地被赶到了御花园西面的乾西宫。之后,定妃、恪嫔等三人也相继被幽禁在冰冷的乾西宫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此处的乾西宫就是当时的「冷宫」。在清光绪年间,珍妃就曾被慈禧软禁在景祺阁以北的北三所,这里说明,北三所也算是清朝的一处「冷宫」。

历史学者因此推理,「冷宫」并不是指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指所有幽禁妃子、皇子之地。

打入「冷宫」其实就是被废弃的妃子。在古装剧中,妃子被打入冷宫,还会出现在朴素的寝殿里。不过事实上,只有在她犯的错误不是很大,家族的势力还在,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如若家族寒微,便会直接废为平民,关进暗无天日的小房子里,与囚犯毫无分别。

欢迎来到唐朝教堂过圣诞节!

三夷教

叮叮当,叮叮当,又到了一年里我最讨厌的日子了。为啥?您愿意半夜拉着个老胖子冰天雪地里全球疯跑吗?又冷又累又不给加草料,满雪橇礼品包没一个是我的。干这苦差事,还不如拉着客人们穿越增加业务量呢。

我说,有没有人乐意圣诞节穿越回唐朝,去瞅瞅唐代基督教堂里在干吗啊?

对对,您没听错,唐朝就有基督教了。当然正经的称呼是「景教」,是被正统基督教会开除轰出门的异端教派。不过不管他们内部开不开、轰不轰,人家教徒们还是念着阿门揣着《圣经》来华传教,我们就马马虎虎地一概以基督教概括。

说穿就穿,大家上雪橇,坐好,咳……总之走啦,目标地点——长安城,时间是贞观十三年(639)以后。

平安降落,您问这是在哪条大街上?我也不知道啊。招呼客人们,跟我走,我们向西,路上遇到人再问路就是了。

对,朝西走应该没错的,原因嘛,一会儿再说。您看那边来了个胡人哟,赶紧上去问问吧。喂,您不要这么积极啊,您问的啥?「请问拜耶稣的基督教堂在哪里?」闪一边去!在唐朝要这么问——「请教丈人,义宁坊波斯胡寺如何行去?」

看,人家这就指路了吧?往西,一直往西,走到皇城西第二街再折向北,过了居德坊,便是义宁坊。波斯胡寺,也就是景教的天主堂,在义宁坊东北角。

这下您明白为什么我一直叫大家往西走了吧?来自西域的胡人,大量聚居在长安城西部,而义宁坊正是长安城里最西边,紧靠着西城墙的一溜儿里坊之一。全城最古老最大的基督教堂,始建于贞观十三年(639),就在这个胡人聚居区里。

抓紧时间,赶紧走着,没一会儿您就能看见唐朝的教堂啦。客人加油,前面就是……对啊没错,前面那个大庙就是基督教堂啊。

您说啥?怎么看都不像?那是,没有哥特式尖顶,没有俄式的洋葱头,也没有圣母像和大十字架,就是一座白墙黑瓦飞檐斗拱的纯中国式建筑,这是基督教堂?

唉,客人啊,叫我怎么说您呢?您就不要怀疑我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在建筑审美方面的影响和同化啦。

总之这个外表看着跟佛寺、道观没啥两样的建筑,就是景教的天主堂啦。前面有山门,进门以后有牌坊,过了牌坊有大雄宝殿……咳,应该叫礼拜堂吧。客人请,我们进堂。

您看,进来以后有点儿熟悉了吧?现代基督教堂里有各种壁画,画着创世纪、圣母怀抱圣婴、末日审判……您看这礼拜堂的正面墙壁上,不也挂着一排好大幅的人像画吗?我们走近点儿瞻仰,这幅穿黄衣服的,会不会是圣母马利亚呢?

我看也不像,没听说过圣母脸上长胡子的。这家伙貌似是个男的,脑袋上裹着唐朝人束发的黑色幞头,吹胡子瞪眼的,挺吓人,看上去个子很高,穿黄色圆领长袍,束玉带,脚穿靴子。这边有汉字写着身份说明!让我们来看看基督教堂里供着的这位到底是谁——

大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李世民陛下,您怎么了?为什么捞过界到这种程度,连耶稣马利亚孤儿寡妇的饭碗都抢,而且还携子带孙一拖一窝地占领人家的地盘?看太宗画像的旁边,那一排也是穿黄袍的男人们,「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掀桌!难道我带错路了,进的是皇家太庙?

客人们稍等,我去问问技术部的人看是怎么回事。

嗯,回来了,结论是我们没走错。技术部的人查了资料,明确告诉我唐朝最大的景教「大秦寺」里,就是供着皇帝们「写真」像(为什么我觉得穿这么多衣服的写真很不带感呢),而且是由皇室「颁赐」给寺里,由「教父」(景教中国区总监督)欢天喜地接受谢恩,悬挂于堂中供人礼拜。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欢迎来到唐朝教堂过圣诞节!

三夷教

叮叮当,叮叮当,又到了一年里我最讨厌的日子了。为啥?您愿意半夜拉着个老胖子冰天雪地里全球疯跑吗?又冷又累又不给加草料,满雪橇礼品包没一个是我的。干这苦差事,还不如拉着客人们穿越增加业务量呢。

我说,有没有人乐意圣诞节穿越回唐朝,去瞅瞅唐代基督教堂里在干吗啊?

对对,您没听错,唐朝就有基督教了。当然正经的称呼是「景教」,是被正统基督教会开除轰出门的异端教派。不过不管他们内部开不开、轰不轰,人家教徒们还是念着阿门揣着《圣经》来华传教,我们就马马虎虎地一概以基督教概括。

说穿就穿,大家上雪橇,坐好,咳……总之走啦,目标地点——长安城,时间是贞观十三年(639)以后。

平安降落,您问这是在哪条大街上?我也不知道啊。招呼客人们,跟我走,我们向西,路上遇到人再问路就是了。

对,朝西走应该没错的,原因嘛,一会儿再说。您看那边来了个胡人哟,赶紧上去问问吧。喂,您不要这么积极啊,您问的啥?「请问拜耶稣的基督教堂在哪里?」闪一边去!在唐朝要这么问——「请教丈人,义宁坊波斯胡寺如何行去?」

看,人家这就指路了吧?往西,一直往西,走到皇城西第二街再折向北,过了居德坊,便是义宁坊。波斯胡寺,也就是景教的天主堂,在义宁坊东北角。

这下您明白为什么我一直叫大家往西走了吧?来自西域的胡人,大量聚居在长安城西部,而义宁坊正是长安城里最西边,紧靠着西城墙的一溜儿里坊之一。全城最古老最大的基督教堂,始建于贞观十三年(639),就在这个胡人聚居区里。

抓紧时间,赶紧走着,没一会儿您就能看见唐朝的教堂啦。客人加油,前面就是……对啊没错,前面那个大庙就是基督教堂啊。

您说啥?怎么看都不像?那是,没有哥特式尖顶,没有俄式的洋葱头,也没有圣母像和大十字架,就是一座白墙黑瓦飞檐斗拱的纯中国式建筑,这是基督教堂?

唉,客人啊,叫我怎么说您呢?您就不要怀疑我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在建筑审美方面的影响和同化啦。

总之这个外表看着跟佛寺、道观没啥两样的建筑,就是景教的天主堂啦。前面有山门,进门以后有牌坊,过了牌坊有大雄宝殿……咳,应该叫礼拜堂吧。客人请,我们进堂。

您看,进来以后有点儿熟悉了吧?现代基督教堂里有各种壁画,画着创世纪、圣母怀抱圣婴、末日审判……您看这礼拜堂的正面墙壁上,不也挂着一排好大幅的人像画吗?我们走近点儿瞻仰,这幅穿黄衣服的,会不会是圣母马利亚呢?

我看也不像,没听说过圣母脸上长胡子的。这家伙貌似是个男的,脑袋上裹着唐朝人束发的黑色幞头,吹胡子瞪眼的,挺吓人,看上去个子很高,穿黄色圆领长袍,束玉带,脚穿靴子。这边有汉字写着身份说明!让我们来看看基督教堂里供着的这位到底是谁——

大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李世民陛下,您怎么了?为什么捞过界到这种程度,连耶稣马利亚孤儿寡妇的饭碗都抢,而且还携子带孙一拖一窝地占领人家的地盘?看太宗画像的旁边,那一排也是穿黄袍的男人们,「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掀桌!难道我带错路了,进的是皇家太庙?

客人们稍等,我去问问技术部的人看是怎么回事。

嗯,回来了,结论是我们没走错。技术部的人查了资料,明确告诉我唐朝最大的景教「大秦寺」里,就是供着皇帝们「写真」像(为什么我觉得穿这么多衣服的写真很不带感呢),而且是由皇室「颁赐」给寺里,由「教父」(景教中国区总监督)欢天喜地接受谢恩,悬挂于堂中供人礼拜。

「七尺男儿」到底多高

在古代文学作品或者历史剧中,形容古代男子身高时常会说「堂堂七尺男儿」。今天的一尺约等于 33 厘米,算下来「七尺男儿」身高得两米三!还有更夸张的,史书记载项羽身高八尺,合今天两米六。吕布身高九尺,合今天三米。最恐怖的是孔子,史书记载其身高是九尺六寸。如果真是这样,孔子恐怕是巨人症了!

难道古人真的那么高?难道是现代人越活越矮了?想想也不大可能——在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饮食营养。而现代的生活条件比古代好太多了,身高怎么会「今不如昔」?

其实古代的「七尺男儿」并没有那么高,问题是出在了古代一尺的长度和今天是不一样的。我国古代的长度标准在历朝历代都有变化。根据学者考证:秦代一尺是 23.1 厘米,汉代一尺是 23 厘米 ~23.6 厘米,隋唐一尺在 30 厘米左右,宋代的一尺才超过 30 厘米。

这样算下来,项羽的身高应该是一米八五,算是比较高的,这样的身高在今天也不少。吕布的身高是两米出头,这个确实非常高了,但跟姚明比还逊色一些。再来算算有「巨人症」的孔子的身高,现代出土的春秋时鲁国尺,一尺大约 20.5 厘米,那么孔子的身高应该是一米九六。这么看,孔子的确是一个高大帅气的老师!今天很多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塑,有的孔子像被塑得很高,这的确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七尺男儿」的形象至少在战国时代就有了。《荀子》劝学篇就说:「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如果按照与战国相近的秦尺标准计算,七尺男儿身高也就是一米六多一些!今天的墓葬考古也证明了这一身高。根据秦汉时期的墓葬考古,当时的男性平均身高是 1.68 米,女性平均身高是 1.52 米。看来和我们的推测比较吻合。

现在我国的「七尺男儿」有多高呢?2015 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 167.1 厘米,女性 155.8 厘米。怎么过了两千年中国人没长高啊?

首先,现在的成年人平均身高统计时是包括老年人的。这些老年人大部分是在 1949 年前后出生的,经过了大饥荒和物资匮乏的年代,小时候吃得不好,营养跟不上,所以影响了身高,拉低了当今的平均身高。另外,全国平均身高不具有全国普遍性,我国身高还存在南北方的地域差异。平均身高比较高的东北人、山东人要比平均身高比较低的四川人重庆人高出七八厘米。另外,前面提到的考古测量出平均身高 1.68 米,是古代西北人的情况。而今日西北人普遍较高。今天陕西的平均身高能达到 1.72 米左右,比两千多年前还是高了一些的。

有的朋友会拿兵马俑的身高质疑我的说法。的确,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时解说都会夸耀兵马俑身高都是 1.85 米以上,在兵马俑坑里看起来也的确很高。但是,兵马俑都是带底座的,底座有十多厘米高。除去底座净量的话,兵马俑的实际身高多在 170 厘米 ~181.5 厘米之间。这个身高比前面计算出的一米六高了许多,因为兵马俑的原型是军人,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禁卫军,当然要选大高个儿了。因此,兵马俑的身高是不能代表当时的普遍情况的。

所以你要自信,只要有一米七的身高,回到古代至少能是个七尺半男儿!

「学富五车」到底有多厉害

古人常用成语「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渊博。这个成语源自《庄子》一书,说的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惠施的故事。《庄子》的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很多朋友将这句话理解为他读过五车书,的确很厉害!那古代的五车书到底有多少呢?今天咱们就来算算。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七尺男儿」到底多高

在古代文学作品或者历史剧中,形容古代男子身高时常会说「堂堂七尺男儿」。今天的一尺约等于 33 厘米,算下来「七尺男儿」身高得两米三!还有更夸张的,史书记载项羽身高八尺,合今天两米六。吕布身高九尺,合今天三米。最恐怖的是孔子,史书记载其身高是九尺六寸。如果真是这样,孔子恐怕是巨人症了!

难道古人真的那么高?难道是现代人越活越矮了?想想也不大可能——在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饮食营养。而现代的生活条件比古代好太多了,身高怎么会「今不如昔」?

其实古代的「七尺男儿」并没有那么高,问题是出在了古代一尺的长度和今天是不一样的。我国古代的长度标准在历朝历代都有变化。根据学者考证:秦代一尺是 23.1 厘米,汉代一尺是 23 厘米 ~23.6 厘米,隋唐一尺在 30 厘米左右,宋代的一尺才超过 30 厘米。

这样算下来,项羽的身高应该是一米八五,算是比较高的,这样的身高在今天也不少。吕布的身高是两米出头,这个确实非常高了,但跟姚明比还逊色一些。再来算算有「巨人症」的孔子的身高,现代出土的春秋时鲁国尺,一尺大约 20.5 厘米,那么孔子的身高应该是一米九六。这么看,孔子的确是一个高大帅气的老师!今天很多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塑,有的孔子像被塑得很高,这的确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七尺男儿」的形象至少在战国时代就有了。《荀子》劝学篇就说:「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如果按照与战国相近的秦尺标准计算,七尺男儿身高也就是一米六多一些!今天的墓葬考古也证明了这一身高。根据秦汉时期的墓葬考古,当时的男性平均身高是 1.68 米,女性平均身高是 1.52 米。看来和我们的推测比较吻合。

现在我国的「七尺男儿」有多高呢?2015 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 167.1 厘米,女性 155.8 厘米。怎么过了两千年中国人没长高啊?

首先,现在的成年人平均身高统计时是包括老年人的。这些老年人大部分是在 1949 年前后出生的,经过了大饥荒和物资匮乏的年代,小时候吃得不好,营养跟不上,所以影响了身高,拉低了当今的平均身高。另外,全国平均身高不具有全国普遍性,我国身高还存在南北方的地域差异。平均身高比较高的东北人、山东人要比平均身高比较低的四川人重庆人高出七八厘米。另外,前面提到的考古测量出平均身高 1.68 米,是古代西北人的情况。而今日西北人普遍较高。今天陕西的平均身高能达到 1.72 米左右,比两千多年前还是高了一些的。

有的朋友会拿兵马俑的身高质疑我的说法。的确,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时解说都会夸耀兵马俑身高都是 1.85 米以上,在兵马俑坑里看起来也的确很高。但是,兵马俑都是带底座的,底座有十多厘米高。除去底座净量的话,兵马俑的实际身高多在 170 厘米 ~181.5 厘米之间。这个身高比前面计算出的一米六高了许多,因为兵马俑的原型是军人,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禁卫军,当然要选大高个儿了。因此,兵马俑的身高是不能代表当时的普遍情况的。

所以你要自信,只要有一米七的身高,回到古代至少能是个七尺半男儿!

「学富五车」到底有多厉害

古人常用成语「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渊博。这个成语源自《庄子》一书,说的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惠施的故事。《庄子》的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很多朋友将这句话理解为他读过五车书,的确很厉害!那古代的五车书到底有多少呢?今天咱们就来算算。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机构最新动态

实力商家展示

  • 强岭商贸
  • 东莞档口
  • 一诺儿书店
  • 淼富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22
  • © 批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