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变迁记忆,老泉州人能记起多少?
说起逛街买东西,现在的泉州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购物广场、城市综合体、大型商超等,但在早年,小商品市场可是很多人的必然之选。
(陈晓东 摄)
从旧车站一带到田安路、宝洲街,再到现在的南环路、云鹿路,小商品批发市场每一次变迁,都见证着泉州城市“版图”的变化,也参与着泉州的时代变迁。几名从改革开放之初就经营小商品生意的市民,讲述了他们与泉州小商品批发市场平凡却又不平常的历程。 □泉州晚报记者 廖培煌
旧车站市场 从“打游击”开始小商品日益兴盛
张加宏、吴秀碧夫妇是“老泉州”,张加宏61岁,吴秀碧63岁,夫妇俩做小商品生意已有40年。
1978年,张加宏还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每个月10余元的工资,日子过得窘迫。吴秀碧先到指挥巷、民权路摆摊点。指挥巷、民权路毗邻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旧车站,因为有车辆配送,车站俨然成了小商品汇集地。在一番思量之后,张加宏夫妇决定做服装生意。“一辆板车,分成两三层,就是全部家当。上面架平木板摆货,下面两层放货。”张加宏回忆,上午是妻子出摊,中午下班后他一起摆摊。服装从晋江、惠安等地进货,款式就几样。
曾有一段时间,摆摊并非“光明正大”,大家都是偷偷摸摸“打游击”,遇到市管人员,摊点赶紧散开。
摊点的小商品品种多,购买方便,很受人们欢迎。旧车站周边的道路,很快被钟表、衣服、鞋子、碗盆及各种生活用品的摊点堵塞。后来,管理部门利用民权路等地的两侧,架设棚子和石板。“2米长左右的石板架上,就相当于一个摊位了。”从此,流动的板车,不少化身固定摊位。
田安路市场 生意“随便做”的光辉岁月
小商品生意越来越火,民权路上石头房、简易摊点已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摊点。1995年左右,一大部分摊贩搬迁到了田安路中段,一个更为庞大的小商品市场形成。这个位置,也就是如今的万祥数码城与丰盛假日城堡一带。
张加宏说,夹克、西装、裙子、睡衣,什么样的衣服能挣钱,他们就卖什么。来自浙江温州等地的生意人也涌入市场,饰品、日用品、钟表、玩具、童装、小电器……小商品种类愈发齐全。
“不夸张地说,从购买日常生活物品,到办喜事、大事要采购,基本上离不开田安路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另外一位批发生意人老陈,做的是毛巾、手绢等纺织品生意。在他的意识里,那时候的生意好做,基本上批发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
老陈的毛巾、手绢等是小件物品,一个星期甚至能卖出几万件,一个月能挣上千元。老陈在1996年左右,将家里的平房拆掉,建了一幢4层高的“洋房”。张加宏也在那时购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套房,他做批发生意的朋友,基本上在那个时间段里兴家置业,率先感受到了丰裕物质生活带来的愉悦。
宝洲街市场 一度成为全省第一
由于开发房产的需要,田安路小商品市场存在的时间并不长。2000年左右建成的宝洲小商品市场,一度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加上周边的店面和摊位,共2000家左右的商家,产品销售辐射泉州及周边。张加宏说,搬迁到宝洲街与刺桐路交界的市场后,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从全国各地云集而来。
在惠安做小生意的许先生说,从2002年到2005年,他几乎每星期都要到小商品市场进货两三次,那时候物流还不方便,每次他都要把大包小包的货物拖出来,再到路边拦班车。
更多的批发人做大了生意版图。老陈一边开厂,一边在新市场半买半承租下几个门面,这些门面成为他打开自己产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像他这样的精明生意人不在少数。
“不仅泉州底下的县市,包括南平、龙岩、莆田、大田等地的商贩都跑来这边进货。”老陈说,这里的商品交易,带动了不少业态,在当时的经济格局中留下了显著的印迹。
市场多元 城市遍布“商城”电商成为主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留给城市中心批发市场的空间也在变小。
2010年9月,宝洲街小商品市场停止营业,一部分商贩搬迁到位于南环路与乌石路交界的万祥商城,另外一部分商贩则搬到了位于云鹿路的千亿商场。“2008年以后,感觉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这是几位老批发人对这条时间线的基本共识。
相比宝洲街和更早间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万祥商城和千亿商场市场无论是环境,还是在服务、物流等环节,都得到了大幅改善和提升。但是,电商大潮对于传统生意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除了一小部分转型为电商,坚守传统批发生意模式的,生意肯定已大不如前。”一位老批发生意人感慨道,以前最鼎盛时,他两个门面要雇请四五个工人,加上夫妇俩,每个月批发、零售的夏冬服装达二十万件以上,但现在,这个数字锐减,只剩下一个工人和夫妇俩,生意不好时,妻子甚至能全职照顾孙子了。
看着做了大半辈子生意的朋友们逐渐“退休”,抱孙子、享清福,张加宏也计划这一两年就退休,回家抱孙子。
老陈也发现,这几年,他旁边的店面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做生意人的面孔一直在更迭。“现在城市商场、超市、城市综合体一个接一个,还有网店这么发达。实体店生意不好做,已然大势所趋。”老陈则更看得开,8年前,他的儿子已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货物,“一边实体店,一边网店,可以同时兼顾”。或许,这是另外一种传承吧。
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温馨提示:本文章来自网络并且是机构方发布,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请注意,一切法律问题本站不承担哦!如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