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批发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鞋子批发 >  哪些思维方式令你受益匪浅?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哪些思维方式令你受益匪浅?

发布时间:2019-11-07 15:17:53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我需要的是决策方式,而不是策略结果,更不是心灵鸡汤。第一个,抛硬币法,用于情感系列困难决策。实施过程就是,抛一枚硬币,硬币的正反面决定分还是不分,而且提前做好心理建设,一定要尊重上天的旨意。精髓:在你
哪些思维方式令你受益匪浅?我需要的是决策方式,而不是策略结果,更不是心灵鸡汤。

第一个,抛硬币法,用于情感系列困难决策。

实施过程就是,抛一枚硬币,硬币的正反面决定分还是不分,而且提前做好心理建设,一定要尊重上天的旨意。

精髓:在你把硬币抛出来的那一刻,你好像已经知道了你想要的答案。

知友补充,当你扔完一次,想扔下一次的时候,就知道了答案。


第二个,边际问题

边际价值才是决定你价值的地方。

当两个商品差不多的时候,哪怕一方只是比你好一点点,那它也具有很强的优势。

比如手机,每一个手机都是包含很多科技在里面的,但是你买手机你不会考虑他的价值,而是在市场中比较,具有竞争优势的你才会去选购。

所以你可以理解,优秀一点点,就存在很大的机会。无论商品还是人。所以你要考虑你是否存在边际竞争优势。

同样的你好一点点的代价也是很大的,60分变成70分,肯定要比90变成100分容易的多。

还有你给快饿死的人,一个包子是就他一命,然后每天给他一个包子,他觉得包子不好吃,边际效益递减。(所以救急不救穷)


第三个,机会成本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并不是说这个事情是有益的,你就一定会去做,因为这些时间和精力你去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也许产生的价值更大。

而机会成本就是你去做这一件事情,而放弃的那一些事情,而那些被你放弃的事情就是你的成本。但是机会成本很难精确的去计算,但是却真实的存在着。

以工资作为参考,计算一下,你是否愿意花那么钱去做这个事情。

思考:比如一个工资不错,什么也学不会的工作是否有价值?



第四,系统论
这也是西方最新的哲学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系统化的看待问题,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被看成一个系统,系统里面有很多的成员彼此关联,比如教育系统,政府系统,医疗系统等等,很多表面的问题,有很深的历史原因,并不仅仅是医院这个主体决定的。比如高医药费,并不完全是医院的责任。教育系统,不是老师的责任,而是国家的历史原因导致的。(不深挖)
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可以从现场看到本质,可以化愤青为良民,只知道批判,不知道如何建设是不够的。

第五,5Why分析法
所谓5why分析法,又称“5问法”,也就是对一个问题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求其根本原因。
很多问题都是系统性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影响大局的不是表面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找到问题根源。
金典案例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

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答案三:因为润滑帮浦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帮浦会失灵?

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问题五:为什么润滑帮浦的轮轴会耗损?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润滑帮浦上加装滤网。

如果员工没有以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他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第六,5w1h分析法
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主要用于项目规划,或者项目执行操作方面的分析。

第七,SWOT分析法

对于优势和弱势是内部环境的分析。

机会和威胁是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多种方面,任何和商品,贸易,竞争有关系的都适用,而人也是一种商品。这个图标可以帮助你理清现状。



第八,历史/未来的看待问题
这个和第七条一起看,第七条可以帮助你再一个时间点上去分析面的事情,但是很多事情是延续的,需要历史性的看待。
比如国家腐败,教育系统问题等等,分析一下历史原因,建国才60多年,很多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完美,批判需要,我们希望能够做的更好,但是愤青就显得low了,你行你上啊。
知道了历史,也也就知道为什么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更包容和理解了。
当然也得预测未来,虽然不一定准确。

第九,换环境

当你再一个环境中呆的时间太长,你所有的信息都是环境内部的信息,这会影响你对事情真实的判断。换一个环境,你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换位思考,或者体验生活,有时候需要经常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用于处理长期压抑困扰你的问题。

第十,换位思考
用户需求分析,矛盾解决的时候,可以让你理解客户需求,彼此间找到平衡。


第十一,做充分的准备,和提前死亡线(赠品,不能算思维方式,但很重要。)
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情况下,你是在准备的过程中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经没有多少学习的机会了,就像小时候考试一样,实践是考试而准备工作才是你真正在成长的地方。至于准备,无论多么完备都不为过,任何准备都会成为你后来的经验积累。
死亡线代表生产效率,有可能的话,尽量提前死亡线,因为后面还有很多麻烦事,是你预料之外的。
很重要,做好你就很棒了。
--------------------------------------------------
这么多的赞的确意料之外,问题也是我自己提的,因为一直没看到啥想要的答案就自己思考了一下,也出了很多错,感谢大家的指正。1.沉没成本

已经发生的成本是不能够影响你的决策的,举个通俗点的例子就是你淘宝买了东西想要退货,就别再考虑它寄过来还花了多少钱,这些不管你退或者不退,都已经发生了。这个概念很好地说明,当断则断,不要沉浸在过去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2.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我不喜欢等,也不喜欢有事情憋在心里不说,如果有什么想要的,就自己去争取,等待会让人患得患失以及消耗一个人的自信。而你今天可能花了不少力气去争取的,但是换来的快乐是长久的。

3.把自己放到宇宙星辰,就不会那么在意得失了。

很喜欢天文学,我们只是无限宇宙中一闪而过的人类文明,个体是人类文明极小的组成部分,什么吵架,争权夺利,就算你拥有整个王朝,在漫长的140多亿年中,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在你准备吵架的时候,用上帝视角俯视一下自己,好像突然就没动力吵了噢耶(/ω\)竞争是好事,别怕。有竞争,就有机会,别怕,别排斥,输了也没关系,别怂了就行。大到国家,小到昆虫草木,到处都有竞争,竞争是常态,别躲。

没希望的时候,别绝望。动一动,试一试,问一问,别坐着难过,别放弃。做事做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迷茫的时候也要走,痛苦的时候也要做,结果怎样,到时再说。

世界是不公平的。有幸运的,有不幸运的,别嫉妒,别鄙视,别抱怨不公平,能生而为人,已是不错,比起其他生物,运气好的多。别人的东西,不要眼红,自己的东西,自己争取。

谁看?没人看。不要总想着别人怎么看自己,都是普通人,各过各的生活,各做各的选择,没人看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担心别人怎么看,不重要。

状态更重要。好的生活状态,比结果更重要。成功与否,很难说,但失败了,努力也没白费,有目标,有方向,每天过得充实自信,就已经值了,不用想那么多。1,情绪地可控性管理
当一个人负面情绪被激发时,别人的说得理便很难听进去;而积极情绪被激发时,便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愈是大脑处于非理性状态愈要在内心强调自己冷静下来。

2,价值导向思维
用价值的角度来衡量行为,然后做出选择,评价得失。比如毕业找工作,无论是选择离家近的公司,还是选择离家远但相对来说发展空间比较大的公司,肯定都会有得失。分析自己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然后有些什么是自己需要去补偿的。

3,自我安慰法
学会自我安慰,虽然自个没有小明帅,但好得我比他瘦比他高。虽然我没有小王成绩好,但我比人家帅啊。当自己随时准备原谅自己,就不用花费太多地精力在处理内疚上了。嗯嗯,对。只要你每天早上起来对着镜子说“你真帅”,相信我,它肯定会变成一面非常亮丽地镜子~

4,血酬定律
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本指生命、生存资源和资源分配规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用利益相关替代。其实说到底人与人之间都是利益相关(不单指金钱),在古代,就算是土匪做了皇帝肯定也是想尽办法维护自己地利益。所以在生活中工作中,很多时候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责备跟指责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彼此维护着不同得利益。

5,考虑时间成本
不到万不得已就没必要做高时间成本低收入效益的事情,比如大学的时候就在群里看到各种广告发传单60一天,以及熬夜跟通宵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个时间点的效率都是及其低的。

6,5why分析法
当需要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又找不到根本原因就可以采用5why分析法,打破砂锅问到底层层递进,直到找到根本原因为止。
经典案例: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

★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

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问题五: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润滑帮浦上加装滤网。


7,你周围的人必有长处
在自己不擅长地领域其实每个人都是白痴,所以不要嘲笑那些表面上无知的人。可能你觉得某个傻逼的领导,他的过人之处也会正因为因为你觉得他傻逼在你脑海里也就自行忽略掉了。

8,尊重那些过的不如自己好的人
要知道生活就是不对等的,有些人就算努力一辈子也许也只能从四流社会进入三流社会,而你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是运气比他们好而已。如果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一个事实,你可以因为这个事实而同情他们,但不用不着鄙夷。

9,认识自己
当然首先就是清楚自己身上有些什么样的不足,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要去逃避。不是说立马就要将自己身上的不足改掉,但是学会克制。不要将它在人前暴露无疑。并且深谙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可能你觉得很为难的事情再别人看来只不过是小菜一碟,所以只要自己做的比原来有进步也就足够了,现在无法做到完美的,那就拉长变完美地时间线。

10,少一点抱怨
不快乐的原因通常只是因为你:你跟别人比,只看到消极面,逃避个人责任,追求完美而又害怕失败,没有娱乐,不重视人际关系,做事拖拉。说的简单一点也就是,过着猪一般的生活却不能像猪一样过得心安理得~

11,答应别人的事那就务必做好
如果一件事你不想去,请一定在一开始就想尽办法百般推脱;如果已经去了,就不要在过程中摆出一副要死不活。虽然直白地不喜欢会导致不开心,但无声地不配合更容易伤害彼此的感情。。

12,喜欢的东西不要吝啬---更新 5-2
生活中长期使用的东西不妨一次性买个心仪、高质量的,比如电视、音箱,每天平均下来钱不多,而且看着、用着都舒心。以及有些什么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不要太吝啬,大不了在其他方面节约点,很多东西过了那个时间点就再也提不起想要的兴趣了。。

13,永远保持好奇,但不要盲从----更新 5-2
保持对事物的好奇,能够让你更加地爱这个世界,生活也自然更加得有趣。但在我们所不了解的领域,最好永远保持足够的怀疑、谨慎和敬畏。也就是大学马列主义里常说的批判性思维模式,其实并不是说有的道理都适合每一个人,很多道理也都是因人而异的~

14,阐述《你的灯亮着么》中的几个观点: --更新5-3
重复的刺激会导致反应越来越小。适应性让我们忽略环境中恒久不变的东西。当我们考虑问题时,往往会忽略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东西。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15,mece原则(结构化思维)---更新5-3
MECE原则是对原始资料或问题进行分类整理,说简单点mece就是分类学,就是按一定地秩序排列类群。

用MECE的好处:不重叠、无遗漏。

比如说,把人按照年龄分类(假设我们知道这些人的年龄是已知的),这是符合MECE原则的。
把人按照国籍分类,则不符合MECE原则,因为这种分类方法,既不是「彼此独立」的(一些人有双重国籍),也不是「互无遗漏」的(有一些人没有国籍)。

再举个例子,我们把一群人分成50岁以下的,和50岁及以上的,这个分法符合MECE原则。没有人可以同时在两个组里 —— 这两个组「彼此独立」,其中的某个人肯定在这些组之一当中 —— 这样分下来「互无遗漏」。

想要更深入了解地可以百度搜索下,因为今天比较忙就先更到这。



16,不要自我感动--更新5-3
不要自我感动,人家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你!!
不要自我感动,人家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你!!
不要自我感动,人家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你!!
这个真心不想多说,自己去感受吧。。

17,换位审视--更新5-6
对别人而言,别人往往是直接看到你的结果,除了你自己没有太多人会在意的结果,所以别人以最终结果作为评判好坏的标准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对自己而言,我们也正因为只是看到了别人的结果,并不知道怎样的过程是怎样,所以也没必要根据结果揣测事情的过程。

18,不要吝啬赞美
你的一句赞美可能就能给别人十足地动力,所以先码着来求个赞,想到了再更~~

如果要想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最核心的秘诀,就是要和别人不一样。

“不一样”不是要你事事标新立异,而是要有差异化思维。要把为世界增加多样性作为一种值得尊敬和值得追求的价值观。

从0到1的事情,比从1到10的事更值得做。

如果你留心观察,且观察期够长的话,你就会发现,所有为这个世界增加多样性的行为早晚都会以某种形式得到奖励。我是一个很喜欢收集各种inspirational quotes的女孩, 这些quotes教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让我在做出一些选择时更有勇气。 (我自己曾经就职纽约华尔街,那个时候,我每天很早起来,在pinterest、instagram上收集quotes, 后来搬去加州加入一个社交app,成为早期员工;)

---6.11 更新 ----
用创意的方法提醒自己: 不!要!懒!惰!

---6.8 更新 ----
付出很多不代表一定要有回报

----5.25 更新----
成功没有捷径,要考自己的努力 - 我们公司上下楼是楼梯,没有电梯,所以放这个既有激励又有启发。

----5.24 更新----
保持一颗分享的心,很多时候我们分享自己的东西时会有些纠结或者小心眼,分享之后你可以站的更高
-----5.21更新 -----
敢想敢做,离梦想更近一步
有勇气的人才能把不可能做成可能

------5.12更新-----
交流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只想按自己的想法来表达,没有换位思考的去理解。


------5.8 更新 ---------
学会换位思考,不仅仅是我们的想法是对的。认真聆听别人的看法。

-------5.7 更新--------------
时间不会改变我们的命运,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


1. 我外公告诉我的几点:
(1) 对别人宽容,对自己苛刻
(2) 不要做一块玻璃,一摔就碎;要像一块橡皮,怎么捏都不碎

2. 我在Whisper的老板告诉我的:
(1) Focus on things that matter

引出下面几点:
a. 不要因为一些人和事,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b. 自己的情绪不要被生活中的小事困扰和控制, 学会控制情绪 (emotional intelligence, 职场非常受用)

(2) Sometimes, it's ok all we did today was to breath. 当我们思前顾后,为自己的决定后悔、或者工作压力过大、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呼吸;不管如何,生活依然继续。

(3) “I overthink so much I get upset over scenarios I've completely made up.” 我们的不安全感和顾虑大多是因为我们自己想太多了。


3. TED演讲者Brene Brown教会我:
Choose Discomfort over Resentment. 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不能答应的事情,不要先答应了,再很不情愿的去做。 答应之前,想清楚。

4. 硅谷明星公司Dropbox的创始人教会我:
(1) 不要追求完美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有意思,像一场探险。" Instead of making my life perfect, I want to make my life interesting; I want my life to be an adventure. "
(2) 多和让你启发的人相处,比埋头苦干或者认为自己很牛更重要。

5. 领英的创始人Reid Hoffman教会了我,在职场中,如果可以审慎的选择和冒风险,我们会有一般人没有的机会。
Take Intelligent Risks, You Will Have Opportunities Others Miss.
(嗯。 这张画像是我给Reid画的)

未完待续, 我很喜欢收集此类内容; 100赞后,添加更多。不以自己的主观喜好或想法,来判断事物的对错和趋势。

  这个思维方式让我受益终身。

  我们出去谈商务合作,经常面临一个问题,有人问:为什么一个玩家会去买自己喜欢的电竞明星店里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的价格有时候比其它淘宝店的价格高的多?

  我试过几次从粉丝经济之类的角度解释,发现他们很难理解。

  于是我换了个方式说:

  我们发现,如果玩家喜欢的偶像推荐给玩家一个商品,玩家又刚好有需求,他们是会买的,而且不是太在意商品的价格。

  我们拿出淘宝的销售数据,牛铺的销售模式,给他们看,然后说,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只是在使用这个现象,建立了这个商业模式。

  这样一说,很多人反而可以理解了。

  后来我用同样的方式,跟理解不了二次元文化,或者一些亚文化的主流人群解释一些现象,屡试不爽。

  就是先让他明白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去理解新事物,然后给他看结果,看转化率,再进行反推。

还有就是电竞项目的发展趋势。

  在这件事情上我被骂了很久,很多人认为我是在抬高谁,贬低谁,其实,我真没这个必要,都看了这么多电竞项目了,我们更希望电子竞技的路越走越宽,玩家越来越多,元素越来越多元,我经常跟人开玩笑,如果当年《愤怒的小鸟》让我们按电子竞技的方式运营,现在的电竞普及度,可能会更高。

  很多人骂《英雄联盟》不是电竞,也有人骂《Dota2》,因为当初很多人说只有单机游戏才是电子竞技,你看现在呢?而正是这几个当初大家根本接受不了的“网络游戏”,让这5年电竞的推广速度比之前12年加在一起都快。

  你看股市里打着电子竞技第一概念股的“ 金亚科技” 涨的多夸张,年后从12块一口气涨到57,虽然WCA之类我就不多说了,但是他们起码在中国二级资本市场和股民里普及了一下什么叫电子竞技。

  那么,这就是利大于弊,我们不说支持,起码也应该持包容的态度。

  不要以自己的主观喜好和想法,来判断事物的对错和趋势。

  建立自己的格局和胸襟,人跟人有时候就因为这点差距,就完全不一样了。想了很多,又删了,就说一条吧。

若你有一个自以为致命的缺点,比如长得丑,长得矮,家里穷,能力差,长得胖,脸上有道疤,父亲是罪犯,母亲如何如何……一定要记住,在试图改变之前,一定要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但并不致命。

事实上,除了死亡和一些极端情况,没有什么缺点是致命的。这不是自我安慰和自我催眠,因为人生就是如此,你可以突破自己的缺陷,前提是,你认为它是可以被突破的。不要被某个缺点束缚了人生的其他可能。

你若认为它是致命的,那它就是致命的,它让你的人生不存在变好的可能了。它让你绝望,绝望的人看不到人生其他的可能性,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意义。

你要承认,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我可能这辈子要因为这个缺点而失去一些很好的机会。

但是,我可以通过努力弥补这个缺点,如果努力了也无法弥补,那我就在其他方面做到很好,综合下来,其实也是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准的。
更何况,若你有其他很优秀的一面,缺点往往就会相应被掩饰甚至忽视。

我在大学实习的时候见过一个姐姐,其实她的长相并不算漂亮,但是身材很好,气质温柔恬静,举止得体,非常会打扮,是让人很舒服也不失时尚的那种打扮。我们几个实习生每天都要去看美女姐姐,其实我们也知道,她并不算漂亮,但是我们都认为她是美女。追她的人嘛,不要太多。

类似的,现在很多女孩子还觉得马云先生很帅呢。

这就是综合评价很高,其他优点掩饰了缺点。

-------------------------------------------------------------------------------

除了极个别情况,没有任何一个缺点是会百分百扣分的,大多数情况下,扣掉你30%的分数已经是很严重的情况了。

如果你努力,你可以在两方面下功夫:

1、拿到剩下的大部分分数,其实在这个大家并不怎么努力的背景下,已经超越很多人了。

2、让自己其他方面分数很高,整体分数很高,这样即使扣掉30%,也可以是很高分的人啊。

接纳缺点,战胜心魔,其实路根本没有被堵死,相反还很宽敞呢。如果我要写全,这个答案恐怕一万字还不够,所以以下几个我先写个简略,将几个思维方式的重点列出来,以后碰到具体的问题我再作详细的补充:

1.时间比金钱重要,注意力比时间更重要。

我看到大多数人,眼中都盯着钱钱钱。
眼界高一个层次的人,会懂得,其实时间比钱更重要。人的生命,其实是由时间组成的,你坐在这里喝咖啡享受,是因为,你之前花了时间去赚钱。那么,现在你坐在这里喝咖啡,从本质上来讲,花的是两份的时间,钱在这其中,只是起了个媒介的作用。

可是我发现很少人注意注意力的重要性。
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注意力其实是涣散的,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视作他掉进了一个时间的黑洞,精品佛这段时间从未出现过。
吃饭的时候他们在按手机,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们在开小差,玩手机的时候他们到处按,反复按一个APP图标,进去退出、进去退出,最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
这种状态,我已经在我的一篇小说走神 - 方独 - 知乎专栏 描绘得很清楚了,不再赘述。

现在假设,我们的两份时间都到位了,但是,我们的精力不集中,那么这杯咖啡喝了和没喝区别不大。
同样的情况还有别人在跟你说话时,你没注意听。坐在电影院里,你发呆,捧着本书看,你差点睡着了。
这种情况是非常可怕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比较的常见。
因为注意力的强烈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与我们的幸福感也紧密相连——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往往幸福感也是最强烈的。

2.弱势和优势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很多认为别人的优势,其实是劣势。认为自己的劣势,其实是优势。很多事情,努力去做就行了,不要让自卑缠绕自己。

很多时候,你的优势会转换为弱势,而弱势会转换为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随意自卑,这种情绪是没有必要的。(我看到过的自卑的人太多了,大部分我看过的女孩子,都告诉我很自卑,这样会耗损过度的精力在一些不必要的担心上)
这个现象在格拉德威尔写的《逆转》这本书里,讲述得很清楚。

比如:我们大部分人,认为的有钱人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这样子:
也就是,人越有钱,教育资源则越丰富,那么教育起来越容易。
因为,穷的人很难给孩子必要的爱、关怀和训导。

稍微好一点的人,会认为是这样:

也就是,越有钱的人,对家庭教育的改善越大。但是,到了一个零界点,这种财富对教育所产生的优势就不再凸显了。

而事实上是这样:
钱让培养一个正常、适应环境的孩子这件事变得更难了。因为这些孩子只在意自己周围的世界,他们不需要努力工作,独立,认识钱的意义。

同样的还有,我们认为,一个班级越小,老师则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精力则越多,受到的教育则越好,应该是这样:
但事实上,经过格拉德威尔的调查数据发现,应该是这样:
也就是说,班级如果太小了,学生成绩反而变差劲。

同样,我们认为的绝对的劣势,也可能在某些地方,成为优势。
比如我们谁也不会认为,患上“阅读障碍症”是一种好事情吧?

里面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博伊斯的律师,直到小学三年级才能阅读,按照我们世俗的眼光看来,和智障差不多了。
但他在耶鲁大学毕业后,在律师方面,做得很成功。

“如果我能读得快一些,那很多事做起来就容易了。”博伊斯说,“这毫无疑问,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来,因为我阅读能力不行,所以我只能通过专心听讲、问问题来学习。这就意味着我必须简化问题,直接提取出问题的本质。”

类似的例子书里还有很多,对我的启发真的很大。很多时候,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缺点、短处而顾影自怜,亦步亦趋,相反,放胆去做,走出第一步更重要。

3.很多时候,我们错将”欲望的满足“误以为是幸福。

我很多年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许多年前,我记得一次看电视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广告语——“将梦想接入现实,移动梦网”,他展示的意思是,要把“随时随地上网”变成现实。

我看到这条广告语的时候,宽带还未普及,我家里还在用着电话线上网。手机用的是诺基亚3100,能够用GPRS网络,看看文字新闻,再来两张模糊不清的图片,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时候我就在幻想:“要是有一天,真的可以随时用手机上网,那该多好啊。”(同样的还有:要是能把电脑做到手掌一样大小该多好!)

现在,这些梦想都通过4G时代的到来,已然实现,但我觉得,现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相反,我很怀念以前没有网络的日子,安安静静地看书,安安静静地做事,也没有人在你说话的时候玩手机。现在这个时代,虽然能随时随地联系到人,交到所谓的朋友,但人的孤独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很多时候,QQ上面亮着头像,微信里上千人,却不知道找谁说话。

同样的还有,我们误以为把书买回来了就是幸福,其实买回来只是放在一旁吃灰。
我们误以为买买买才是快乐,很多时候买回来,就丢到了一边,快乐越来越短,随着越来越频繁,快乐的感受也越来越弱。
我们误以为搞多点女人,才不枉一世人,才是幸福,其实这种狂躁的状态,离幸福还很远。
关于对幸福状态的阐述,我在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 万方中的回答 阐述得很明白了,不再赘述。

4.人生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在等待,不要把“赢”和“出人头地”看作是终极目标。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平庸的一生。
然而我们,很多中国人家庭里,终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目标。
就算那些大有所成的人,也并不是每个人能年少得意、幸福到终。
比如唐伯虎,年少得志,晚年凄凉。

昭烈帝刘备,50岁还跑到刘表那里哭哭滴滴的,60岁称帝。
刘邦,将近50岁才开始打江山,打了7年当上汉王,62岁就死掉了。

纵观他们的人生,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成功的到来。即使到后来出人头地,也未必有我们这些常人所想象的那样的幸福——至少以我读史书时的感觉就这样。其中,刘备的结局还挺惨的,哥三个摸爬滚打好不容易当了皇帝,没享受几年,跑去打了个败仗。大仇未报,惜死于白帝城。

像卡夫卡、梵高这种就更不必说了,按照我们世俗的理解,至少他们生前都是LOSER。

人,最好能做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赚钱也好、创新也罢。这样,你就无所谓”出人头地“,对于你来说,你的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
就像梵高一样,他认为自己画画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这就够了。

5.不要把别人的评价看得过重,尤其在中国。

富兰克林曾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从外地归来,父亲心疼儿子,让儿子坐在驴背上,自己牵驴,路人见之,纷纷指责儿子不孝,说:这孩子真不孝顺,自己骑驴,却让年老的父亲牵驴跑路。

儿子听到后,赶紧下来,让父亲坐上,自己牵驴。路人见到后,又纷纷指责父亲,说:看,那老头真不是东西,孩子那么小竟一点不心疼,自己骑驴,却让孩子跑路。

父亲听到后,急忙把儿子拉上驴背,一起骑驴。路人见到后,又有人议论说:看,这两个人真歹毒,驴这么瘦小,竟然两个人都骑在驴背。

父子俩一听,急忙下来,一前一后抬着驴走,路人一见,纷纷指着这对父子说;看,这两个傻子,有驴不骑,在抬驴呢!

在中国,你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无论你做什么,总有人骂你是王八蛋。
别人对你的评价,就好像你在哈哈镜里再看到自己的模样,并不是你真实的写照。而是真实的你,在他们脑海里理解过一遍后的形象。

并且,他人对你的评价,对于你自己本身的幸福与否,关系并不大。
在这种泥沙俱下的环境下,做好你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是最为重要的。

这点我在柴静演讲《穹顶之下》后,很多人对她的恶毒评价,感触特别大——在中国,无论你做什么事,总有人喷你。

6.我们眼睛看到的,很多时候都只是表象,不要轻易用我们眼睛见到的表面现象当作是事物的本质,从而下结论。

我父母常对我说,你看你哥,当个公务员多舒服,为什么你就不想要?
公务员,周六日有休息,工作稳定、社会福利好,有保障,为什么你偏偏就不考?
他给我的理由是:我看他过得很舒服。

我哥亲自跟我说的,又是另一个事实:要是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不会选择公务员,我是老了,上有老下有小,辞职风险太大,没办法。
我其实最想做的是有激情的事,如果我当初跟着史玉柱去打天下,现在早就不是这样了。
我现在的生活,其实就是在等死,我就等着哪天我老了,拿着退休工资退休,安享退休后的生活,你说悲哀不悲哀?我希望你趁着年轻好好去闯一闯。

同样的还有我的某个朋友,娶到个白富美,老婆长得漂亮极了,大家看到了都说羡慕:男才女貌,神仙眷侣。
实际上就我所知,美女比起一般的人,会有天生的优势。因此,她们经常会反复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跟人相处。这也意味着,跟美女打交道,成本通常比一般人要高得多(从总体意义上而言,而不是个体而言),我们看到的是”娶到这么美的老婆,真是福气“。而事实上,做她们的老公,也因此将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成本。

比如:我那朋友经常出门,花个妆都要等2个小时,有时候妆还没化完,一个下午就过完了。

先总结到这里,有空再补充。逻辑思维

浸淫在自然科学里这些年,虽然自己时常吐槽学生物的苦逼们找不到工作什么的,却也从来不会否认自然科学给自己锻炼的理性思维能力,也就是逻辑,我也不觉得自己是多聪明的人,我能做得到,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

逻辑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做起来很简单,把每一步推理之间用谁都能理解的道理连接,累积起来,造出来的一个琏式反应

举个栗子,高跟鞋能让女人显得更________?

如果把横线里面填一个形容词,或许有很多种答案,比如有气质,自信,美丽等等…

但逻辑上面来讲,就一个字,,然而前面说的那些答案并不是错的,下面是推理过程:

高跟鞋让女人显得更高,并且拉高了自己的腿长,显得比例更佳,且受力原因使得女人的挺胸,足背的曲线更美,从而使整体形象更佳突出,有着更好的气质,显得更佳自信

把这一串看似啰嗦的东西加上去,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你或许觉得没用,但在面试时,四六级英语写作的时候,你觉得哪个答案会得到更高分?


如果说你想问什么叫有逻辑的方案,文章,那就是有逻辑的东西看起来很make sense, 有道理,接地气,并不是空中楼阁

所以说,逻辑是显得专业(professional)的源头,或许我学习的是如何构思一个实验方案,试剂用多少之类的,但这样的思维同样可以用在比如并购,市场推广等等商科背景的东西上面,并非只能用于自然科学,只不过理科的东西很强调逻辑罢了


下面大概说一下如何锻炼逻辑思维
或许你对于数学物理等理工科很头疼,可以去尝试看看'case in points'这本讲咨询的书,里面的比如'请计算一架波音747的重量'之类的问题,现实的问题没有那么做作,但从中得到的思路大概就是逻辑的体现形式

——或者可以更简单些,在生活的小事中刻意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这里我只给一个思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切入点,自圆其说就好
比如你想去洗澡,但是不知道澡堂会不会很挤,而你又不想跑去一趟等很久,所以需要进行一个大致的推断,首先你知道你们这个校区总人数大致是多少人,然后你去登录选课系统,得知这个时间段大概有多少门课,以每门课50人计算,列出上课人数的百分比,此为变量A, 然后你再结合学生们的下课时间与饭点来预测他们洗澡的时间,比如5点30下课,吃饭时间约6点,吃完饭收拾好去洗澡约7点,那么就把7点那个时段的人数与5点半下课的人数联系起来,得出不同时间段的变量B, C等…(当然周末不能用这个模型),通过一些加权,比如课程的所在学院导致的男女比例等等…得出一个每周洗澡高峰期模型,并且通过实践加以改正。
(洗澡模型粗略版)

或许你会说费那么大劲不如直接走去澡堂看看,确实,但是总体来说其实你一次又一次的在不同时间段尝试去澡堂观察排队人数所用的时间,与建立模型所用的时间并不会相差很大,并且这个模型你一旦练熟了之后建立起来速度很快并且可以用于很多不同的领域~

以及,在你毕业以后干巴巴的简历上面,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经历,是否会让HR饶有兴致的问起你做的这个模型的细节呢?届时那可就是——


希望有所帮助

以上其实我觉得“道理都懂,可执行力差”更多的是方法不对。觉得我们性格和行为方式的有两个原因。基因和模因。基因肯定是改变不了,模因在18岁之前也改变不了,我们在成人之后尽可能的改善我们的模因环境。

而改变模因的动力在于梦想,或者说在于你的内心深处想得到的东西。我的梦想是生很多孩子,让他们不用担心钱和未来,快乐的成长。这个梦想首先需要我能生。然后是我能够亲自教育她们,让她们有安全感,感受到爱。然后是我要有经济实力给她们正常的物质生活。这就需要我要有能力赚钱,这个梦想就是我行动力的最大动力。

最近很多人跟我说“觉得你很努力,很勤奋。”,其实我特别懒,能偷懒就偷懒,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自己总结,我比大多数同龄人的显的“努力”的原因,是我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我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

有人问我用自己的爱好赚钱会不会太累,我觉得不会,他们问秘诀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我总是让我的能力高于我赚的钱,有些人又说“咱俩同岁,我还没你挣的多,这是为什么?”我个人觉得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好方法,举个例子,今天我去产检,接班护士想带塑胶手套,试了很多次都没戴上,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护士从盒子里抽出一双塑胶手套吹了一口气,顺利的戴上了手套。

我总是随时随地的保持学习习惯,很多人说好不容易从学校毕业了,还要学习呀?!你累不累。《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的作者斋藤孝说“正因为我们是成年人,才更需要轻松、高效、容易掌握的学习方法。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迅速强大起来。

我的学习秘诀有三点:配合自己的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果你能掌握这三个技巧学习,始终坚持学习,让你有机会把爱好变成技能,给自己带来财富。

这三个秘诀的关键是“自我认知”。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课程没有“自我认知”,外国权威书籍《沟通的艺术》《内在革命》《认识商业》《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都把“自我认知”放在前面最重要的章节里。

思考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仅是写作与马拉松,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在了解自己性格、身体特点的前提下不断进行锻炼,才能做到持之以恒。我们使用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中,斋藤孝萃取了16个名人的读书学习技巧精华,分篇整理,提供了包罗万象的学习方法。容易找借口的人就要学学斯蒂芬?金 的“外界隔绝学习法”;烦恼自己无法坚持到底的人,就来学学村上春树“为强健大脑而锻炼身体”的学习法;如果你天生反骨,老是不按牌理出牌,就要学习香奈儿的“照镜子学习法”……总而言之,不论你是任何性格、年龄、学历,都能找到突破自我学习瓶颈的关键。

搞清楚为何而学、如何去学更为关键,先决定好要学什么,再开始行动。比起想马上见到效果,要保证自己能游刃有余地坚持下去,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并且了解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把大的目标,拆分成无数小的目标。比如你要写一本书,30万字,每个月要写2.5万字,每天写800字。是不是就不难了?!只要在学习中能认清自己的武器,并有效加以利用,就能实现目标。

我的前任领导总跟我说“你不需要模精品任何人,你只需要把你擅长的发挥到极致。”这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非常关键。你需要按照自己节奏设定你的学习计划。不是让你放弃你不擅长的,而是要你学会取舍,明确做什么,不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效率最高,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能迅速集中注意力,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密度的学习。要保证自己能在一天的某个时段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我把每天早上5点到8点孩子还在睡觉的时间用读书,这三个小时我阅读速度和效率最高。晚上丈夫给女儿洗澡的一小时用来写作,白天我把早上阅读的内容已经思考了一天,把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些内容和思考进行归纳总结。

人生在世无非,读书、见人、行路、历事。读书是最廉价,提高最快的学习方式。可是选择参考书是个非常个性化的事。很多人觉得《如何阅读一本书》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可是让我阅读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的却是《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第12章增进阅读速度和第13章提高阅读效率中的练习题,选择参考书和练习册就好比是相亲,必须不断尝试才能找到与你最般配的那一个。

我的公众号“人生补习班”长期组织写书评活动,这个每日阅读的松散组织让很多人成为了撰稿人、作家、书评人、影评人。在读书群大家总是习惯把自己写的书评分享出来,通过点评来提高,这无形中就有阅读量、点赞数、打赏的比较,这种比较就有竞争,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打败对方,而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这种方式让大家一起坚持了下来,并且不断提高。

不要觉得你做到这些就能坚持学习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会让你更有效率,我们的兴趣会随着时间转变,我在中学时大量的阅读小说、大学时大量的阅读金融商业书、工作后又改为阅读工具书、怀孕有孩子以后开始涉猎儿童发展教育类。始终保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且把学到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知识就变成了自己的。

当你意识到爱情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感觉的时候,你就会很容易找到伴侣。同理,当你意识到拓宽事业、丰富人生的关键在于学习,学习态度反映着你的生活态度时,你会发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件让你有机会把爱好变成技能,带来财富的事。

有一个不太严谨但很有趣的观点:任何一个领域,使用的工具越简单,这个领域就越重要。



理论物理学家用纸和笔写下来的东西,再由实验科学家利用各种工具去证实。

我们常常认为,科学技术一般人看不懂,而人人都能谈点理论知识,其实,那些所谓懂技术的人,不过了掌握了一门工具,而并非是这门学问。

那些对工具依赖性强的工作,你的价值越依附于工具,你越是要警惕自己的思考能力被工具剥夺。


1

多年以后,在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批拥有五笔绝技的人的那一天,我们准会想起,老师带着我们,走进那间阳光照不进的神秘教室的午后。


我推开两道好像特工电影里的玻璃大门,第一件事就是换拖鞋。关于这个有点麻烦的要求,老师是这么跟我们解释的:


“同学们,电脑是一种非常娇贵的东西,一点点灰尘都不能有。”


为了激发我们学电脑的兴趣,老师严肃地说:“未来的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会用电脑的人,一种是不会电脑的。”


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揭开那道防天鹅绒的防尘布,精品佛眼前就是未来世界的入口。


没想到,这个入口的第一印象,就是极其难学的五笔字型。


2

现在很多人看到我打五笔,总要提醒我一句:“你是用五笔的啊”,以此表示对我的恭维。


上个世纪,会电脑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用五笔输入法的,另一种是用其他输入法的人。就像现在的世界是由用苹果和不用苹果两种人构成的一样,用五笔是那个时候的电脑牛人的标志。


学电脑的过程中,不断有人给你灌输这个观点:五笔打字快,现在不学将来会后悔的。


是的,因为重码率极低,在大量训练后,五笔甚至可以达到“双盲”输入的境界,既不看屏幕,也不看键盘,输入速度极快。那些十几年前机关单位里的专业打字员,眼睛只放在文稿上,五指起飞,键声如雨。


用那个时代的话说,姿势帅呆酷毙了。


五笔受到追捧,还有一个原因,它和我们小时候学写字的原理差不多,把汉字拆成一个个的字根,算是有点“国粹”味道。


问题在于,五笔的重码率低只是针对单字输入而言,在词组输入这一点上,五笔的重码率和拼音其实差不多。


尤其是在拼音有了智能联想技术,可以整句一起打之后,再加上对方言的智能识别能力,在一般的生活使用场景中,五笔的输入速度和智能拼音相比,实在没有什么优势。


有一个证据,那些日更万字的网文大神,每小时输入速度都在6、7千字,但他们几乎很少有人用五笔。


尤其是电脑时代,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五笔要拆解字型,忘了怎么写,再熟悉的字也打不出来。这就严重影响到日常对话的思路,更别提写作了。


还有,在日常对话中,五笔输入一但出错,对方就不能像拼音错误一样还原出本义。比如说,邪教和基督教,这两个词的五笔编码居然是一样的,谁知道你是输入错误?


屋漏偏逢连夜雨,到了手机时代,因为键盘小,误码率高,无法盲打,五笔的仅有优势也荡然无存。我虽然用大屏的note手机,但误码率至少20%以上,速度不到pc端的三分之一。


当然,用五笔的人之所以越来越少,还是因为它太难学了,简直是每一个学过五笔的人的噩梦。


有一种五笔键盘是这样的


3

按照现在“易学、易用、实用”的产品开发理念,五笔输入法应该是一款失败的大众产品。


破除了“重码率低”这个认识误区之后,五笔的最大优势就是“纯字型拆字”了,也就是说,即使不认识这个字也可以打出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在电脑普及之初,很多单位都需要招聘专门的打字员,把手写文稿变成电脑文档。这些文稿里常有大量专业词汇,五笔的这个见字既打的特点,让打字员不必具有本行业的工作经验,甚至文化水平也不需要太高,从而使单位的招聘成本大大降低。


也就是说,五笔输入法其实最适合打字员使用的专业工具,既然这是一项专业技能,那就值得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去学习。


那为什么70、80后整整两代人、几亿祖国曾经的未来,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学习一种只适合少数专业人员的技能上呢?


4

刚学电脑时,我有两个班可以选,一个是编程,一个是汉字输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觉得打字是一项看上去很牛逼又比较实用的本领。


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思维,叫“工具幻觉”——很多人会把难度高作为牛逼工具的重要指标,以为只要掌握了这种工具,我们自己也能变得牛逼哄哄。


外语算是一种,不但因为高薪机会多,也不仅是比别人先看《权力的游戏》,有剧透的优越感,更重要的原因,外语太难了,足以成为一道挡住大部分人的门槛。


这在逻辑上有一个很大漏洞,因为牛逼的并不是你,而是外语。


技术难度造成的稀缺性,既有可能让你成为奇货可居的人才,也可能加速此技术的淘汰,反而让你变得更危险。


假设有一天,电脑翻译的水平达到人工翻译的程度,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就可能下降,外语也可能成为五笔字型一样的“屠龙术”。


当然,外语确实和五笔不太一样,它确实可以让你本人变得更牛逼,因为它不但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外语思考的能力。


作为工具的外语是可以替代的,但作为思维方式的外语却无法替代,任何牛逼的智能翻译都无法取代掌握一门语言之后的阅读体验和思想收获。


而五笔不幸是一种纯粹的输入工具,与人的思维方式而无关系,再精妙也有被替代的一天。到那一天,打五笔就好像玩莱卡,除了专业打字员,以及我们这些不愿改变习惯的老顽固,剩下的就只有玩票的和“保护国粹”的。


当然 大部分行业都或多或少依赖工具,我们又如何在职业发展中摆脱这种“工具幻觉”呢?


5

有个摄影师,博客上总有人问他什么摄影器材拍出来的照片更专业,大概这种问题太多了,有一回他反问了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


“你会问毕加索用什么画笔画画吗?”


工具就是工具,就算给你一支毕加索用过的笔,你还是不会画画。


有一个有趣的观点:任何一个领域,使用的工具越简单,这个领域就越重要。


那些从古至今就一直不需要借助工具的领域:数学、理论物理、哲学、文学,进行的都是知识领域最底层的思考,人类认识上的创新,大都要源于这个领域。


摄影器材对作品的影响就要比画笔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大,所以摄影师在美术界的地位就比画家差一些。


为什么《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比别外三个好基友更牛逼?因为人家是研究理论物理的,只要一支粉笔,一块小黑板就能工作。


那些对工具依赖性强的工作,你的价值越依附于工具,你越是要警惕自己的思考能力被工具剥夺。


6

按武侠小说的说法,武术的最低层次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拿着一柄名剑就觉得自己是武林高手的感觉,算是一种完全依赖工具的工作方式。


前面说的不需要借助工具的领域,这个层次就叫“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


我们大部分人的理想工作状态都在两者之间,叫“手中有剑,心中无剑”虽然我利用工具工作,但始终要保持脱离工具生存的能力。


当摄影借助器材,实现精妙的效果时,人们很容易迷失在对“装备”无止境的追求中,而忽略了那些真正的摄影作品,出自你的大脑,而非相机。


当我们收藏了一堆PPT模板、动效,我们常常是为了掩饰自己思维上的贫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不用任何视觉效果,只用文字,迫使你的核心思考直接暴露,让你的逻辑直接被审视,去打量一下自己的大脑里,还剩下多少干货?


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那些今天最有用的工具,可能一觉醒来就变成明天最没有用的东西,而最有用的东西,一直在你的大脑中。



----------------------------------------
首发“人神共奋”微信公众号,每周两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近期热文


内向性格:越是做自己,就做得越好


你那不是知识,顶多是横店的布景


这五种不尊重专业的态度,让你永远得不到好东西

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思维方式。

简单说就是工作中,凡是没有规定不许做的,你就可以做。没有这个思维方式,是阻碍绝大多数职场人进步的重要因素。


我自己,以及很多朋友,之前都曾经抱怨过说自己的公司或者领导太low了,跟老板说应该先做用户调查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不想在这个公司待了,想跳槽balabala……

这段话反映了哪些信息呢?

1. 认为公司应该为他的成长负责;

2. 认为是老板没有给他空间;

3. 认为换一个公司就能有所改变;

4. 自己根本没有能验证事实的依据;

5. 不具备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事实上,不是老板不让你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做事,而是你自己还没有能力验证自己说的是对的,仅仅凭口头建议就想左右老板,老板当然不会同意了。


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思维方式下,你可以自己主动做一些努力,自己进行用户调查和数据结果的反馈,然后指导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提建议时直接用验证过的数据说话,把结果反馈给老板和公司。


一个有此思维的人,工作中是怎样做的呢?他一般会这样向老板提建议:

“老板,今天发布的文章,引流的效果比之前提高了3倍,原因就是之前的文章没有做用户调查,内容都是自嗨。我整理了用户的需求,并按照需求制作了这期的内容。”

这样的员工知道老板要的是结果,剩下的事情他自己基本都可以搞定,即使老板没有给他安排具体工作,他也能有条不紊做好工作。他的自我驱动要强于外部驱动。


一个只做执行工作的人,就等着老板上级安排工作,还抱怨老板和上级不给他进步的空间,事实上他除了抱怨什么都没做。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靠口头提一个意见就等着别人给他安排工作。


记住,验证、反馈是员工自己要做的事,老板只要结果。任何一个企业,都只会把最低的工资,发给只能做执行工作的人;把最高的工资发给有思考能力,会自主做事的人。


最后还要提醒一句,如果公司的文化是法无授权不可为,即凡是没有规定可以做的,你就都不许做,说明这个公司没有培养人的意图,仅仅把员工当作个螺丝钉,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没有机会自主做事。那么积攒实力尽早跳槽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是我工作中吃过的亏,也是最近学习中的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提醒。


(公众号:成长记录馆,微信号:jiluguan2016,写一些工作、学习上的心得体会,有兴趣欢迎来看看我~)

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利器,叫做「具体化思维」。



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过人类的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叫做「糟糕至极」。


糟糕至极的信念指的是:我们将一些事物或者其后果想象成非常可怕,非常糟糕,以至于绝对无法承受和面对的程度。


?比如:


“我必须每晚七点准时回家吃饭,否则我妈会打死我的!”

“我不能失去他,没有了他的话我将再也不可能得到幸福了!”

“我这次一定要考上,否则我的人生就全完了!”


在当事人的认识里,这些事情的后果会非常严重,但事实上,这些后果所谓的“严重”之处,仅仅只在于当事人的“感觉”。


也就是当事人会把问题想象的很严重,在经历后果时会把过程“想象”的非常的恐怖。


比如那个必须每晚七点准时回家吃饭的女孩。


有一天她一看表七点十分了竟然还没到家,她会在一路上非常忐忑、恐惧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到家后她面对着怒气冲冲的母亲,她妈妈非常愤怒朝她吼叫:“干什么去了你!!!你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给我老老实实说清楚!”


这个女孩这时害怕到了极点,战战兢兢的说:“妈……对……对不起!我今天加了会儿班所以晚回来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她的妈妈接下来会继续训斥她几句,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也一直不给她好脸色。


直到吃完饭回到自己的房间,这个女孩才终于感觉自己解脱了。回想刚才的经验,她感觉“自己像是刚从地狱走过一样,太可怕了!”


看到这里,读者的感觉会有两种:


一种是:不就是被她妈妈吼了几句而已啊,这有什么可怕的?


一种是:感觉和我的经历好像啊!那个女孩回到家的时候一定怕死了!我能体会到她的感受。


有这两种感觉的读者之间是很难相互理解的,第一种读者会认为只是被吼了几句而已,那又能怎样?

而第二种读者也切实的的确会在那样的情境下“感觉”非常可怕。


这两种读者无法相互理解,根本原因在于,第二种读者对于“被妈妈吼”这件事情的认知是「模糊化」的。



「模糊化认知」指的是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是非理性的、模糊的、不合逻辑的。

多数时候我们是用下意识的、本能的反应替代了主动的认识,我们用直觉的感受替代了理性的思考。


比如上面的例子,那个女孩对“被妈妈吼”这件事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笼统的“这件事非常可怕”上,而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这件事是可怕的?哪里可怕?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和伤害?


如果这个女孩子仔细去分析这件事情就会发现,“被妈妈吼”这件事情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很多时候只是妈妈的表情和话语唤起了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可怕感受。


也就是说,当下的恐惧只是过去恐惧的“重现”,而这种重现显然是不合理的。

妈妈的愤怒并不会伤害到她,她也不再是过去那个无法照顾自己的小女孩了。


一个最典型的、大众化的模糊化认知的代表就是——鬼。


多数人都怕鬼,但这种恐惧本身也是模糊的,我们很多人也并不真正想过,鬼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可怕,他会不会伤害我,如果伤害我的话我能不能反抗等等。


但我们就是本能的,大半夜起床看到一个黑影子站在跟前的话铁定都会吓一跳。


但如果你仔细想想:一个男鬼会不会赶潮流给自己烫个卷发?

一个东北鬼说东北话是什么样子的?他也会喊麦吗?

一对鬼夫妻也会为今晚谁刷碗而吵架吗?一言不合会给对方戴绿帽子吗?

鬼那边买房的压力大吗?在那边送快递的话,一个月能挣多少?

鬼界互联网行业发达吗?它们怎样见投资人?


可能想这些的时候,你的恐惧就在不知不觉间减少了很多。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有着一些模糊化认知,这些认知往往没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而本人却又深信不疑。


有时候这种模糊化认知,也是无意识之间我们自己制造的,比如:


小刘中午没帮你带饭,你就说小刘这人真不行啊;


你这次考试没考好,你就说我真是个废物!


你刚毕业拿不定主意考研还是工作,你给咨询师说:我现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路渺渺,后路茫茫,我分不清自己该进入黑暗丛林中搏杀,还是该继续默默修炼提升自己的实力,老师,你说人生的方向,究竟该如何去选择呢?


我上面举的最后这个例子其实在咨询中非常的常见。

很多人都不会直接的去就事论事,而是一定要上升一个高度,试图去和你讨论一些很大的概念,一些戏剧化的形容。


但其实正是他们自己的这种表达方式迷惑了他们自己。

他们不想着怎样经营好自己的关系而要和你讨论什么是真爱;

他们不投入的做事而是要和你纠结人生的意义;

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先努力工作一阵子非要和你讨论职业规划。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热衷于把沟通的维度上升一层,根本原因在于:这能带给我们一种安全感。


你告诉一个大学生:你先好好工作一两年,努力闯一闯,试的多了,也许慢慢就能找到合适的方向。

别一上来就给自己定很多的计划,没有经历,对自己不了解,做再多的计划都没用。


你这样说其实这个大学生根本听不进去。


因为他始终很焦虑,这种焦虑是来自于对未来不确定和未知的恐惧,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他想象不出自己五年后在做什么。


但是,当他在讨论职业规划,人生的意义等这些更大的概念的时候,他就能够根据一些规则或者讨论的结果而想象出未来;

根据职业规划,他能知道自己三年后也许在什么位置上。

由此,他的焦虑就被缓解了。


但是这种缓解,本质上也只是一种“自欺”。他只是通过这种自欺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我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的假象。


但是很多时候,也有不少的人会因为这种假象而限制了自己,他们不敢偏离自己最初的规划半步,因为一旦做出规划之外的选择,就意味着他要重新面对未知。


但是人生的机遇,也往往都是来自于对未知的探索。



我们要谈的「具体化思维」,就是针对模糊化认知的利器。


具体化思维指的是:将对事物的认知与描述明确化,具体化,力求以准确的认知与表达,代替模糊的、非理性的认知。


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其实非常的简单。


但困难的地方也正在于它的简单。

我想看到这里的读者还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解了什么是具体化思维,所以不需要多言,他们就已经能够清楚了,该如何去在生活中运用具体化思维理解问题。


另一类是虽然在理智层面上知道了具体化思维是什么,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办法理解这个具体化究竟要如何去做,怎样在生活中实践。


不仅仅是今天我们谈的这个具体化思维,其实很多概念都是这样的,那些理解了和没理解的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偏偏这些鸿沟又是难以用语言构建去跨越的。


对于理解了的人来说,怎么去运用,这很自然。就像我们不需要再想怎样把饭夹到嘴里,下意识的自然而然的就那样去做了。


但正因为是自然而然的就做到的,所以我们也说不清,道不明,究竟是怎样做到的。而且对于不同的概念,事物,怎么具体化也不存在着统一可用的步骤和顺序,所以更难表达。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书、文章,写的很好但并无卵用的原因,因为我们无法构建出能跨越理解障碍的桥梁)


我可以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点,也就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我当下的感受是什么?我们在讨论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怎样实现目的?



?比如:有个人说:“我很烦,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啊啊啊啊啊啊啊!”

那么这个表述是很模糊的。

很多人都是这样只认识到自己“很烦”这种情绪本身,而没有继续深究,于是他们就一直持续着这种很烦的状态。

其实他可以问自己:“我在烦恼的是什么?”

这个时候他会发现他在烦恼的是:“天气很热,今天不想上班,想撸猫但是猫又不在。”

当他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之后,就会发现他只要请假回家开空调撸猫烦恼就不在了。



?比如:我们在文章开篇举的那个每晚七点必须回家吃饭的女孩,她需要问自己的是:为什么这么恐惧?

找到恐惧的原因,发现这种恐惧的不合理之处,恐惧自然也就会逐渐消退了。



?比如:有一个人很烦恼:工作好难啊!给的时间又短,好心累!不想做不想做不想做啊啊啊啊啊啊啊!!!!!

但如果他将注意力放在「怎样将工作目标实现」上,逐步将目标分解为可实现的较小单位,而不是继续深陷在不好的感受中,那么这种烦恼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也正是对应上面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具体化思维所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三个维度上的好处:


1.破除认知误区,重新认清事实。


「具体化」的思考和沟通,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独特思维方式,一个惯于以这种方式思考的人,在一开始就已经超越了大部分关于模糊化思考的人。


过去我们惯于用模糊化的思维思考的时候,我们对于很多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狭隘的,偏激的,看看网上那么多为了热会热点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的人就知道了,“非黑即白”的他们永远无法理解怎样的认识才叫“客观认识”。


2.加深对自我的了解,明确自己的需求。


在心理咨询中,很多的来访者叙述思想、情感、事件时常模糊不清,很多的矛盾和不合理,令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这种复杂化会令来访者的思想中充满了很多矛盾的、冲突的观念,由此就会导致他们无法认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


而具体化技术,能够令我们将问题梳理清楚,不再混乱。


3.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很多时候,当我们开始将问题具体化时,就意味着问题可以被解决了。


因为把问题具体化,就意味着我们开始面对和正视问题了,很多时候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只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只是在抱怨,烦躁,逃避,而一直没有「开始」。


没有开始,当然不可能有解决。


其次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当我们对问题的认知是模糊的时,往往会认为问题很困难、无法达成,而不愿意去做;

当将问题具体化,分拆了之后,大的问题就被分解到易于接收,可以解决的程度了。



其实所谓的具体化思维,说白了也不过是要我们尊重事实,就事论事。


是“我有两个黑人朋友人品不好”

而不是“黑人都是垃圾”


不是“我绝对不能让父母生气”

而是“在不有损我个人意志的情况下我不会惹父母生气”


是“我反对官员贪污”

而不是“所有当官的全都不是好人”


不是“所有的保姆都素质低,不是东西”

而是“杭州纵火的保姆是个坏人”


是“《大护法》这个电影剧情不好”

而不是“《大护法》辣鸡!”


不是“人生好没有意义啊!”

而是“我「现在」感体会不到意义感、觉得很无聊”


「具体化」,就是选择多走一步。


不是停留在你大脑所构建的世界里,而是去看清楚,现实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以上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点个赞~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关注后回复 知乎 ,可以获得我精选的9本高质量电子书。

http://weixin.qq.com/r/3TgLE2-EXDIjrStw923P (二维码自动识别)


我的微博:炼己者风墟 炼己者风墟

我不止一次收到这样的私信,大意就是自己马上要大学毕业了,可是感觉大学里什么也没学到,又或者是已经毕业多年了,可之前的工作并没有让自己学到什么技能,也没有积累下宝贵的工作经验。

缺乏一技傍身,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对工作、对未来都感到一片迷茫,不知道自己今后该怎么样去更好地发展。

每次遇到这种咨询我都感到很为难,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并不打算给我咨询费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往往都有些急于求成,或者临时抱佛脚。

解铃还须系铃人。

要解决这些问题,改善这些情况,最根本的肯定还是在于自身,而掌握和利用科学研究思维,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说的那么玄乎,其实逻辑很简单,我们都知道:

  • 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觉得逼格不够?

好吧,那我再补充一下:

  • “发现问题”细分为“界定/描述”与“测量/评估”;
  • “分析问题”我们不动它;
  • “解决问题”,一方面是需要“改进”,另一方面则是改进之后的“控制”。

这一下就从简单三部曲进化为了五个步骤和流程了,具体见下图:

“DMAIC”改进方法

把上图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连起来就形成了“DMAIC”改进方法。

“DMAIC”改进方法最初是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与精髓,主要用于生产管理与绩效改进。当然,实际上,它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可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 职业规划与求职

现实中,很多人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少困惑或烦恼,也有些稀里糊涂就这么胡乱选择了一份工作,到后来才发现真是悔不当初啊。

第一份工作当然不会决定我们的一辈子,但还是可能会有蛮重要的影响,因为你再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企业和HR是根据你的上一份工作来判断你的,所以,借助科学思维在职业规划之初就进行明智的选择还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1.(Define)界定/描述

这里的目标显而易见:找一份好工作。

可是怎么样才算是好工作呢?似乎并没有标准答案。

不同人确实有不同的价值观,没法一概而论,不过我还是觉得一份好的工作至少应当符合这么几个条件:

  • 行业整体处于上升期或有一定的前景,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
  • 一份足以保障你生活的收入,离开这个都是空谈;
  • 一个让你能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平台,这样的话你就不用担心公司倒闭啦,很现实的问题嘛,这年头谁能保证在一家公司工作到老呢;
  • 最好还有一个优秀、上进、靠谱的团队和上司,能带你装逼带你飞啊。

如果满足这些条件的话,五百强与否其实都不是问题,不要被所谓的名头或表面的东西所迷惑,要抓住关键和本质。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界定或描述得越详细,你的目标就越清晰,找工作就越有方向,不至于漫无目的、毫无选择地海投,浪费大把时间和精力。

然而很多人其实就败在这里,比如前段时间某海龟托朋友关系找我咨询,我问的第一件事就是你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能不能给我清楚地描述和界定,结果她愣是说不清。

2.(Measure)测量/评估

有了目标,和相对清楚的标准,就可以对现状进行测量和评估了。

这里相对简单。

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可目前还没有,这就是理想(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就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嘛。

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理想的目标呢?

这就需要我们对问题本身进行分析了。

3.(Analysis)分析

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其实就是对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

  •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
  • 哪些因素可能会阻碍我们目标的实现?尤其是重点及关键因素。

这个分析的过程为了尽可能深入而全面,可以采用结构化思考的方式进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先举个栗子:下图这些你能记住多少?给你的感觉如何?

未经结构化思考整理的事物

假设我们对它进行梳理和优化,见下图:

用结构化思维进行分类梳理之后

是不是瞬间感觉好多了?头脑瞬间清楚了。

实际上,现实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演讲与表达的时候,之所以各种混乱或者脑子一团浆糊,大多是因为缺乏结构化思维导致的。

用好结构化思考,只需要运用三个技巧:(1)纵向疑问与回答;(2)MECE原则;(3)深挖、细化、整合。

(1)纵向疑问与回答

从顶层开始提问,下一个层次是对上一个层次问题的回答。

问:决定应聘是否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学历、学校、过往经验、成绩、能力、长相、身高、知识、家庭背景……

发现没有,这种回答就显得非常凌乱,缺乏逻辑和条理,很难形成系统认知,也抓不住关键。

所以我们要借助第二个原则:MECE原则。

(2)MECE原则

MECE原则是麦肯锡第一个女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MECE,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 (Mutually Exclusive):没有交叉和重叠。
  •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遗漏。

我们用这个原则再来一次问答。

问:决定应聘是否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自身因素。(看看是否相互独立且完全穷尽)

问: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机遇、关系(有没有其他遗漏的呢?)

问:内部自身因素又有哪些?

答: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问:内在因素又有哪些呢?

……

(3)深挖、细化、整合

通过这样不断深入地分析,进行深挖和细化,就可以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进行自我认知和分析了,如下图模型所示:

整合结果示范

由于篇幅所限,也不可能一一深入细致展开了,大致思路和逻辑如上。

这里还必须注意三点:

  1. 必须以目标为导向,结合目标行业、单位和岗位进行分析,如此才能有针对性;
  2. 区分关键因素与非关键因素,门槛因素与非门槛因素,重点肯定放在关键因素,但要考虑门槛因素(某个方面的硬性要求);
  3. 区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很显然,自己没法控制和改变的只能接受它。

参照以上思路和逻辑,结合几个注意事项,就可以自己进行分析和整理了。

这个过程中理解是否到位,分析是否深入,决定了我们的职业规划是否科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求职过程和求职结果。

详细文章我后面会发在公众号上,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思维灯泡)了解。

4.(Improve)改进

问题明晰了,确定了造成问题的原因以及导致目标实现的阻碍因素,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了。

举个例子,你的求职技能与面试技巧不足,就完全可以制定与实施行动方案来加以改进。

至少有以下三种方式加以改进:

  • 自学相关知识和理论,自己练习和提升;
  • 请教前辈,访谈,接受辅导和教练;
  • 组队练习,实战模拟。

当然,有些东西要改变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短时间要想快速改变确实非常难。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职业规划并不仅仅是规划,更包含了踏踏实实的持之以恒的行动,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而且是可能随着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的。

5.(Control)控制

监督自己的行动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如何,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找工作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有自己清晰的思考?是怎么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付出了怎样的行动与努力?怎样去借助各方力量和资源?有没有可能更好地组织和领导其他人?这些无一不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体现啊。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握这个自我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去反思自己,去总结和提升,甚至把它提炼梳理,用来指导别人。

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假设这样一个情形:“你是某房地产公司销售经理,你亲自招聘的某下属绩效一直不佳,你打算怎么办?”

头脑最简单地就是:开除!

头脑聪明一些的肯定会说:“那得看情况了”。

不错,但是看什么情况呢?具体该怎么处置?

我们也可以借助“DMAIC”改进工具进行分析:

1.(Define)界定/描述

我们都知道应当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比如,你劈头就问,“为什么高学历的都混不好,都在给低学历的打工?”

这就明显不合逻辑了,应当先质疑这个问题本身。

同样的道理,此处对于下属的处置首先是要对现状进行界定和描述。

对于这个下属,我们有没有相应的目标或标准?设定的绩效目标或标准是什么?目前他的绩效到底如何?有什么数据或者材料来支持或证明?

2.(Measure)测量/评估

绩效不好,到底是有多不好?离目标差距有多大?问题是否严重?

这两步(界定/描述与测量/评估)是前提,首先必须确定它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比如你的这个信息源是其他员工,万一是有人恶意告状、搬弄是非呢。

3.(Analysis)分析

对问题进行界定和评估之后,确实是绩效不好。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绩效不佳呢?

  • 外部环境因素or内部组织因素or员工个人因素?
  • 如果是外部环境因素,员工自己能不能控制?
  • 如果是内部因素,是激励机制的问题,还是资源不足的问题,或者说是流程方面有障碍,等等;
  • 如果是自身的因素,是动机和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能力问题的话到底又是哪些方面能力不行?

4.(Improve)改进

界定了问题,明晰了原因,就要寻求改进对策与方案了。

对策和方案一定是和原因相挂钩的:

  • 如果是外部环境因素,员工又不可控,那我们也不能对人家咋样吧;
  • 如果是内部组织因素,那看看我们自己能做什么,把能做的给做了,不能做的,就向上反映吧;
  • 如果是员工个人的因素,是态度和动机和问题,那我们就要考虑我们的激励机制有没有问题,如果是能力中的知识欠缺,我们就要看看哪些是能够通过培训加以解决的吧;
  • 如果是个人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看能否帮助他改进,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有没有可能调岗,还不行那最后只有淘汰,因为不合适啊,淘汰的话呢又要考虑法律相关的规定,要合规合法。

如果能够分析到这个程度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但实际上,还不够,还有最后一步,监督控制以及预防再发生。

5.(Control)控制

这里主要涉及到预防再发生及标准化。

啥意思呢,这个人是我亲自招来的,但是绩效就是不好。

这说明我当初的招聘工作可能做得不够,那我就要回去考虑,我招聘当中哪个问题做的不足导致选错了人,是招聘标准问题,渠道问题,还是面试考察方法的问题,要去尽可能改进。

虽然没法做到百分百准确,但应尽可能准确,不断追求卓越嘛,这样也才能预防问题再发生。

整个分析流程见下图:

下属绩效问题的“DMAIC”模型

三、提升自己的情商

说到怎么提升自己的情商,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文章和建议,比如:

  • 话别说太满;
  • 装逼别过甚;
  • 不揭人短处;
  • 看破不说破;
  • 把“听明白了吗”换成“我说明白了吗”;

这些当然说得没错,但都是不全面,也没有抓住情商的本质。

老实说,这些建议也很难真正意义上提升我们的情商。

要真正取得实效应当怎么办呢?

1.(Define)界定/描述:情商到底指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具体又有哪些表现?有哪些细分的衡量指标?

2.(Measure)测量/评估:进行自我评估与判断。可以借助相关的专业测量工具,也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按照我们刚才讲的结构化思考的逻辑,不过对于一个完全不具备相关知识的人来说,这种分解太难了。毕竟,思考本身就需要以相关知识积淀为基础,这也是思维能力难以提升的一个原因:你光靠学习一些思考方法是没什么卵用的,必须具备广博而深厚的知识。所以,还是借助一些专业工具吧,人家已经帮你做好深挖、细化和整理了。

3.(Analysis)分析:光测评用处其实不大,还得分析。这个分析,一方面是对于测评结果的分析,另一方面则是对情商各个方面的成因进行分析,比如你的情绪识别能力差,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比如你不了解人都有哪些情绪,哪些情况下一般又会出现怎样的情绪,常见的社交场合又有哪些为人处世的规范与准则,等等。

4.(Improve)改进:要提升情绪识别能力,那你要去了解人都有哪些主要情绪,情绪是如何引起的?什么情况下可能会有什么情绪,等等。要提升感染力和号召力,你又要去分析别人有怎样的需求,沟通有哪些方法和技巧,领导又有哪些规则或艺术,等等。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模拟练习以及实践应用一步步提升和改进。

5.(Control)控制:改进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反馈和调整。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可能深入展开详细讲解,但是大致逻辑和思路,一定还是符合“DMAIC”的步骤。

要真正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情商,务必要按照这个逻辑来。

否则,你光看一两篇文章,听几个建议,感觉一下就能打动人心,瞬间觉得“哇,好有道理呀”,然后,点赞、收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还远远不够哦。

总结

科学研究思维本质上就是高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它的核心逻辑是“DMAIC”方法。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应当是对问题进行界定、描述与评估,明晰我们的目标和目前的现状,而后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在此之前我们不应轻易下结论或做决策。

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纵向提问和答疑,MECE原则分解,以及其他的比如文献分析和资料检索,甚至是咨询访谈等方式寻求答案。

我们可以也应当借助这种科学研究思维,提升我们的职场竞争力,甚至是慢慢增进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逐渐获得人生的总体智慧。

延伸阅读:

很多智商高的人情商低吗?为什么?


文章来源: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你受益匪浅?


如果你觉得还不错,想收藏的话记得给我点赞帮忙扩散~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思维灯泡

聚焦于个体学习、成长与职业发展,偶有心理、情感和杂谈。

曾有报告指出:人们害怕当众演说甚于死亡。

前几天看《把时间当做朋友》,李笑来谈及自己的“课前恐惧症”:

每次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左右开始,各种症状开始并发,手心发痒、头皮发麻、眼皮狂跳(有时候左眼,有时候右眼,有时候两只眼);
后背可能开始冒冷汗(冬天也一样)……通常要到开始讲课差不多五分钟之后才能彻底摆脱这种恐惧的状态。
从我第一次上台演讲到现在已经快十五年了,从来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只不过,我已经比较习惯它了。

要知道,在新东方教英语时,他一直被学生评价为讲课最精彩的老师。


站在听众前面我会很紧张,对我来说,超过五个人就算众多听众

我还知道一个患有“课前恐惧症”的优秀老师,他在哈佛大学任教,开设的1504号心理学课程,曾是某一年哈佛上课人数最多的课程。

对,就是我常说的Tal。

Tal自述:当我听说Marva Collins的事迹,并决定以教书为终身职业时,我知道必须克服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个性内向。

站在听众前面我会很紧张,对我来说,超过五个人就算众多听众。

甚至直到Tal当了多年教师后,每当去上课,他依然会很紧张。


这是两个很神奇的案例,就像李笑来在书中所说,对于他的课前恐惧症,“很多人并不相信”。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两个面对听众会极度紧张恐惧的人,却是非常优秀的老师。


因为我不擅长当众演讲,我会很紧张,所以我肯定讲不好,所以我必须逃避

我个人也是一个害怕当众演讲的人,英语课的presentation、毕业论文答辩等,我紧张的表现就是语速超快。读研时候,中文系有很多讨论课,虽然很喜欢老师和课程内容,但我几乎从来不选。

有次选了曹文轩老师的某门课,得知是讨论课后,我立刻紧张地冲到助教面前,说把我的名字划掉。

再比如我导的某门课,有期末交论文和平时上课时做报告两种考核形式,做报告只需梳理整合,比写论文轻松得多。

但我连选了两学期,都是为数不多的选择写论文的人之一。


每每遇到类似情况,我都是这个思路:因为我不擅长当众演讲,我会很紧张,所以我肯定讲不好,所以我必须逃避。

事实上,这错过了很多美好的经历,比如我喜欢的很多老师、喜欢的很多课程,不会再有机会了。考研之前,我曾设想过,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谈古论今,也实现得不多。


决定演讲结果是否成功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是否紧张”这一点

在看到李笑来和Tal的经历之后,我忽然发现自己的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没错,当众演讲我会很紧张,但我真的不擅长当众演讲吗?

我真的“肯定讲不好”吗?

不一定。

在逃不掉的时候,比如英语课的pre,每次我表现得还不错,其他人完全看不出我紧张,因为我说话流畅自如、反应敏捷。


而我一贯的思路:因为我不擅长当众演讲,我会很紧张,所以我肯定讲不好,所以我必须逃避。

这是一个错漏百出的推导、论证过程,是我为“紧张”事件强加的因果关系。“因”未必为真,“果”更未必为真。

如果这是一道数学证明题,我写了一堆∵和∴,大概只能得个辛苦分。


以李笑来和Tal为例,他们对当众演讲的恐惧,比我严重得多,可他们依然是优秀的演讲者(讲师)。

决定演讲结果是否成功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是否紧张”这一点。

李笑来是通过对内容的大量准备和练习,来做到表达精彩;Tal是通过跑步、冥想等,来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以实现发挥自如。

虽然从始至终,他们的紧张恐惧是不变的。


因为我没有新媒体运营经验,所以肯定不会录用我。真的是这样吗?

接下来做个发散思考:

如果对我们惯常思维中的“因果关系”进行辨析,究竟有多少是值得推敲的?

如果以数学的论证题作比,单一的原因真的能推出最终的结果吗?


我研二的时候去找实习,投简历给新华网的某个新媒体运营岗位。

投递之前我完全不抱希望,还跟基友吐槽说,哎呀,我完全没有任何新媒体经验,所以它肯定不会要我的。

面试的时候,我基本上是一问三不知。我关注的公众号的类型,让面试官无奈地叹了口气。他们是社会、文化、财经等方向,而我关注的多是心理、校园、读书之类。

面试结束之后,我觉得完了,铁定不录用。

你猜怎么着?我被录取了,而且毫不谦虚地说,之后的日子里,部门领导和带我的姐姐们,都赞我太好用了,是他们见过的效率最高的实习生。


看,投递简历之时和面试之后,我又搞出了强行推导的因果关系

我确实没有新媒体方面的经验,但面试方真的不会录用吗?不用考虑其他因素吗?

这些错漏的因果关系,往往会非常成功地阻碍我们去做事。我们认定它不会有结果,以至于止步在门前。


因果思维,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恐惧

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随处可见我们自以为正确的因果关系:

因为我开始得太晚了,所以肯定完不成论文了。

因为我时间不够了,所以我肯定考不上。

因为我性格内向,所以肯定交不到朋友。

因为我不完美,所以不会有人喜欢我的。

因为我当众演讲会紧张,所以我肯定通不过面试。

因为我……,所以我无法做到……。


发现了吗?

这种因果思维,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恐惧,因为一早预设了坏结果,并且无比相信这个结果,我们根本不再有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动力。

真正的结果到来时,反而印证了我们强加的因果关系。——我们真的没有做到。


怎样打破这个僵化的、错误的因果思维?

1、

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坚信这一点:我是无知的。

我不是上帝,我不是洞明世事的老江湖。我怎么就有成功预言结果的能耐了?

一切因果关系,都是我自己想象、编造的。事实很大可能上并非如此。

我试试才知道。


2、

如果一个因素是既定的事实:比如李笑来和Tal的“课前恐惧症”,那么它还可以从别的方面着手(比如大量准备和缓解焦虑),来解决问题。

如果确实时间剩余的不多了,那就抓重点、谈效率,路程不是等于时间乘以速度么?

没有任何结果是由单一的原因决定的。如果我们能想通这件事,其余的就好办多了。


3、

因为……,所以我肯定无法做到……。

试着转换一下思维:

虽然……,但我也可以……。

虽然时间不够了,但我的效率可以保证我完成它。

虽然我不完美,但还是会有很多人喜欢我。

虽然我这篇文章写得又长又枯燥,但因为我的才华和美貌,肯定会有很多人看完它,并且点赞。


码字不易,费时费心,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记得花1秒钟点个赞。谢谢你。:)

答主:高冷冷(哈工大化学本科丨北大中文硕士);我的学习类和心理学类干货,获得了187万次收藏,在知乎总排名第六学习型答主排名第一。小小声建议你,不妨关注我的公众号“高冷冷”,我把所有干货集中做了分类明确的目录(在菜单栏“隔夜面包”)。相信我,这是187万人次的选择。

————————

微信公号搜索:高冷冷学霸养成丨思维丨心理丨方法论。

微信后台回复“早起”,教你:我是如何在没有闹钟的情况下,十年如一日六点起床的;

回复“笔记”,教你:从哈工大化学跨考到北大中文系,我是如何做专业课笔记的;

回复“记忆”,教你:一个在知乎获得12万赞、31万收藏的高效记忆方法

后台回复“读书”,教你1小时读60~100页书的方法。

建设性思维。
这是走向成熟的分水岭。

例如,你听一个熟人讲出一段论述,你会怎么样作出第一反应?

1.(伪)批判性思维:
听到一段论述——论述完整吗?——论据存在吗?——论据充分吗?——论证合理吗?——不是?它错了!
还可以有更好的论述吗?——还可以有更完美的论据吗?——还可以有更充分的论证吗?——有?哈,你不行,我来讲!
虽然多次提醒自己,发现问题藏在心里就好,不要表露出来,但还是不知不觉地活成了一个杠精……

2.初级建设性思维:
听到一段论述——论述完整吗?——论据存在吗?——论据充分吗?——论证合理吗?——不是?你这个东西不对,我可以帮你……
还可以有更好的论述吗?——还可以有更完美的论据吗?——还可以有更充分的论证吗?——有?嗯,我来补充1234567……

3.中级建设性思维:
听到一段论述——值得肯定的都有哪些地方?
论述完整吗?——论据存在吗?——论据充分吗?——论证合理吗?——不是?为什么不是?
还可以有更好的论述吗?——还可以有更完美的论据吗?——还可以有更充分的论证吗?——有?为什么TA没有发现?
TA需要我帮TA吗?我能帮TA什么?

4.高级建设性思维:
听到一段论述——他这么说是有什么需求,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他能达到目的吗?有哪些没有说出来的话,有哪些可能要表达的意思和潜在的理由?为什么?
我应该帮TA吗?TA可能需要我在哪里帮TA吗?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说或做最合适?我是否有机会积极建设某种途径,帮TA做得更好,也增进我自己的收获?

当建设性思维成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时,这个人就会成为一个忠厚、温暖的人,甚至是很可爱的、受欢迎的人:)

好的思考模式太多,通过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就可以看到每个人对思维方式的界定都不一样。不过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场景下,针对不同的人其实会有完全不同的用处。

所以还是从知乎出发,看看在浏览知乎这样的知识分享型平台时,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会帮助到你?

正文如下:


对创作者保持基本的尊重和礼仪

知识分享平台最主要的用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参与到维持平台定位的创作者;另一部分是希望在平台有所收获的阅读者。创作者的水平或许高低变化很大,但是有一个最根本的价值就是:

提供个人的建议和经历,在不知道提供的信息和方法是否有效的情况下尽可能让你对本来不了解的事情有更多的了解

所以创作者的每一个回答一定是有所付出的,可能是他的思维、他的经历、他的价值观,总之他是把自己可以说的并且希望被别人看到的那一部分内容展示出来,真正参与到知乎创作的朋友应该都能感受到,这是一个费力费时的事情,需要精力。

所以当你看到一篇回答时,我想给你几个行之有效的行为,来表现出作为网络社区的朋友需要保持的一种尊重。

01.阅读每一篇回答时,当阅读到一半或者读完以后,让自己停下来思考一下,想想这个回答对你是否有所帮助、有所收获,如果有那就点一个赞,如果没有就不要继续往下阅读,因为回答的内容对你没有价值也自然而然没有阅读完的必要,不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02.不要看到一篇长文就收藏,因为有些文章虽然很长但是占据它篇幅绝大多数的不是有用的知识,而是枯燥的科学研究或者生动贴切的举例。最好能够在看到它的时候就坚持把它阅读完,阅读到最后或许你会发现它有价值的内容你已经了解了,那不要收藏;也可能它谈到的知识很多,这时候选择性收藏;或者你现在没时间读完这篇长文回答,那也不要收藏,因为如果它真的对你很有效的、对你很有价值话,你以后一定还有机会遇到它,也就是说你现在觉得它很长很好但是你看不下去其实是在骗你自己,它没那么好,如果真的那么好,你早就迫不及待的读完了。
03.评论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方式,一般情况下有两种评论对创作者是最有价值、也最开心的:第一种是能够具体的指出作者回答的某一个点对你有具体的帮助;第二种是能够具体指出作者回答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认为回答没有价值。这样的评论讨论是有意义的,其他的无非灌水浪费时间。

知识平台对每个人都提供分享知识的机会,你对待他人的态度最后很有可能在你第一次尝试时被用在自己身上,每个人都需要这种思维方式,whenever and wherever!

所谓高级的理性思考比你想象的要更幼稚

我的一位老师上课时随口说了句,“自从我们拿着武器守护家园开始,我们才开始真正思考。过了这么久,虽然还一直在思考,不过现在更多的时候,我们真的想太多。”

这句话其实不一定很有道理,但是却偶然的反映了在知识分享时代人们经历知识焦虑之后疯狂学习的副作用:永远的保持空杯心态去学习,很有可能对别人所有的思维都全盘吸收掉直到分不清楚到底自己学到的东西是什么?

即使是钢筋水泥的生活,依然不代表在生活中时刻理性思考对你有所帮助。过度的思维最终会扭曲你眼里的世界直到和你所想2保持一致并自认聪明

对于理性思考,我觉得如果你能掌握这几个思维应该会有所裨益:
01.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然后把你所有希望理性思考的东西用在这个目标上,生活只要好好过,你可以过得不累且充满幸福感。
02.理性思考对于大脑的能量消耗来说,等同于你的身体一直处于长跑状态。所以感到不适、困难、烦躁才说明你真正的开始了理性思考,这样的状态要珍惜并适应。
03.理性思考最好的状态不是我们随时调用这个能力,而是把它训练成你的骨与肉,让它成为你本能的一部分,所以你需要内视自己去积累这种感觉并记录下来,反馈给大脑然后培养成一种认知习惯,理性才达到真正的作用。

附送两条可能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实践的方法

01.所有的事情,只要你尚未做但是却对你有益,那请你懵懵懂懂地先行动起来,等到你想明白这件事的一切,你可能就再也不想去做了。原因是大脑很有可能因为它理解了这件事,而认为你已经做好了这件事,理解和做好不是同一个概念。

02.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的朋友,不说话都不是什么好习惯。我们都需要尽可能的享受说话的过程,多说但是要让自己说有用的话语,只要你说的话有用你总会收获倾听者。


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实在是太多了,以我的能力也只能做一点或许正确的补充。还有很多想写的思维模式因为自己准备的还不是非常到位,所以暂时还没有补充过来。如果点赞人数多的话,我就来更新我的回答。

有疑问的话,非常欢迎私信和交流,看完别忘了评论发表你的观点,只要不是骂街式吵架我都超喜欢哒!(小声bb~)

杰出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究竟是什么把一部分人变成了不好学者?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

是什么让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一旦孩子们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我研究过成千上万学龄前儿童,发现会拒绝学习机会的孩子数量多得惊人。

我们给了一群四岁孩子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再拼一次一块简单的拼图,也可以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即使是在这样幼小的年纪,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那些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固定的孩子——仍然做出了安全的选择。他们对我们说,生来就聪明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聪明的孩子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为什么你会问我这个,女士?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样的拼图?他们选择越来越难的拼图。「我非常渴望拼好这些拼图!」一个小女孩对我说。

所以,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一个七年级的小姑娘总结说:「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需要去努力学习的……并不是凭空获得的……大部分孩子如果不确定答案,是不会举手回答问题的。但我就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得到纠正。我也可能会举手问:『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或者:『我没弄明白这个,您能帮助我吗?』我通过这些做法来提升我的智力水平。」

不只是拼图测验

放弃一次拼图测验是一回事,而放弃一个对你未来很重要的机会则是另一回事了。为了看看后者的情况是否会发生,我们趁着一个特殊的机会做了个测试。在香港大学,英语的使用非常普遍,授课教师使用英语,教材是英语的,考试也要用英语作答。但有些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英语并不流利,所以他们理应尽快提高英语水平。

当学生们到校进行新生注册的时候,我们知道了他们当中的哪些人英语不太好。我们问这些学生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学校给需要提高英语水平的学生开设一门课程,你会不会参加?

我们同时也测试了他们的思维模式,采取的方法是问他们是否赞同以下陈述:「你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但你很难做些什么去改变它。」赞同这种陈述就意味着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杰出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究竟是什么把一部分人变成了不好学者?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

是什么让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一旦孩子们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我研究过成千上万学龄前儿童,发现会拒绝学习机会的孩子数量多得惊人。

我们给了一群四岁孩子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再拼一次一块简单的拼图,也可以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即使是在这样幼小的年纪,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那些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固定的孩子——仍然做出了安全的选择。他们对我们说,生来就聪明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聪明的孩子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为什么你会问我这个,女士?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样的拼图?他们选择越来越难的拼图。「我非常渴望拼好这些拼图!」一个小女孩对我说。

所以,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一个七年级的小姑娘总结说:「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需要去努力学习的……并不是凭空获得的……大部分孩子如果不确定答案,是不会举手回答问题的。但我就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得到纠正。我也可能会举手问:『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或者:『我没弄明白这个,您能帮助我吗?』我通过这些做法来提升我的智力水平。」

不只是拼图测验

放弃一次拼图测验是一回事,而放弃一个对你未来很重要的机会则是另一回事了。为了看看后者的情况是否会发生,我们趁着一个特殊的机会做了个测试。在香港大学,英语的使用非常普遍,授课教师使用英语,教材是英语的,考试也要用英语作答。但有些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英语并不流利,所以他们理应尽快提高英语水平。

当学生们到校进行新生注册的时候,我们知道了他们当中的哪些人英语不太好。我们问这些学生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学校给需要提高英语水平的学生开设一门课程,你会不会参加?

我们同时也测试了他们的思维模式,采取的方法是问他们是否赞同以下陈述:「你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但你很难做些什么去改变它。」赞同这种陈述就意味着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

想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回归模型去思考。只要模型不变,无论现象怎样改变,结果都是相同的。盲目地从现象入手,有时甚至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

一般情况下,模型隐藏于现象背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尝试采取一些措施,然而模型却岿然不动,依然自行运转。

所以说无论付出多少努力,脱离模型去改变现象的行为都与模型本身相悖。进一步说,越是强烈地想要改变现象,模型的反作用力就越强。

想要真正地解决问题,必然要改变模型。

阻止军备竞赛

第 3 章举了军备竞赛的例子来说明正循环。但军备竞赛绝不仅仅是正循环的模型。

不改变模型,仅仅通过协议来强行摆脱人类危机是行不通的。任何一丁点小的变动都可能成为再度返回军备竞赛正循环的导火索,有时甚至会导致更激烈的竞争。

阻止军备扩充需要的是截然不同的循环。创立相关组织机构,引入国际社会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提升核武器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危机感……对于军备竞赛的正循环来说,这些都是像刹车一样的负面(平衡)影响。通过这些途径来改变模型,让因果开始逆行运转,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解决。

因果开始逆行运转之时,「逐渐增长」的动力机制便开始扭转,趋向「收缩」的模式(图表 5-1)。


图表 5-1 | 改变模型与真正解决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确找出引起问题的模型及动力机制,然后改变模型,以改变由此而产生的动力机制及现象。

寻找可以改变模型的支点

产生巨大变化的小「楔子」= 支点

本书中已经数次提及,问题的解决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从根本解决的治本疗法,另一种是治标不治本的治标疗法。

当然,治本疗法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治标疗法只有短时效力,或者会有副作用。系统动力学中有一个思考原则是「治疗方法比疾病更重要」,所以深度思考应以治本疗法为目标。

当然,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改变既有模型本身的运转绝非易事。

最好以解读出的模型及动力机制为基础,找到合适的支点来改变模型。这就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就好像打楔子,对模型稍加改动,就能对模型全体施加影响,最终令效果逐渐提升。

从这种意义上讲,支点是以最小努力获取最大效果的关键。

寻找支点的要领

寻找支点不存在普遍规律,但有几个要领。

支点往往与本源动力相关,或者是作为模型中存量性的要素。比如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例子中,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大气中累积的 CO 2 (存量)的含量。

关于如何设置支点,追加对本源动力施以影响的循环、去除存量性要素的「栓」(比如拔出浴池的出水栓使水不再溢出)等方法都颇具效果。

当工作繁忙,很少与女朋友见面时,些许争吵就可能导致两人的关系岌岌可危。本源动力是女朋友的不满程度,一旦超过某个阈值就很可能造成分手。此时在两人关系的「模型」中,最重要的是加入定期降低女朋友不满程度(存量)的循环。

如果女朋友喜欢打网球,可以把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定为「网球日」,两人定期一起打网球。事先做好决定就不容易忘记,工作也会尽力往前安排。这里的设定「网球日」其实就是设置支点的措施。

本章将论述如何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专栏 ⑩
治理严重犯
纽约市有个时期严重犯罪案件极多,治安非常乱,时任纽约市长的鲁迪·朱利安尼对此十分头痛。为减少严重犯罪,他决心彻底治理地铁站里的涂鸦、偷窃等轻微犯罪。结果,严重犯罪率大幅度下降。治理轻微犯罪可以把严重犯罪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创造令犯罪难以生根的环境,从而降低了严重犯罪率。轻微犯罪的治理就是改变模型的支点。
摸索出事物的逻辑,接近真正的原因,最终实现模型的改变,这种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罕见。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想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回归模型去思考。只要模型不变,无论现象怎样改变,结果都是相同的。盲目地从现象入手,有时甚至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

一般情况下,模型隐藏于现象背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尝试采取一些措施,然而模型却岿然不动,依然自行运转。

所以说无论付出多少努力,脱离模型去改变现象的行为都与模型本身相悖。进一步说,越是强烈地想要改变现象,模型的反作用力就越强。

想要真正地解决问题,必然要改变模型。

阻止军备竞赛

第 3 章举了军备竞赛的例子来说明正循环。但军备竞赛绝不仅仅是正循环的模型。

不改变模型,仅仅通过协议来强行摆脱人类危机是行不通的。任何一丁点小的变动都可能成为再度返回军备竞赛正循环的导火索,有时甚至会导致更激烈的竞争。

阻止军备扩充需要的是截然不同的循环。创立相关组织机构,引入国际社会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提升核武器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危机感……对于军备竞赛的正循环来说,这些都是像刹车一样的负面(平衡)影响。通过这些途径来改变模型,让因果开始逆行运转,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解决。

因果开始逆行运转之时,「逐渐增长」的动力机制便开始扭转,趋向「收缩」的模式(图表 5-1)。


图表 5-1 | 改变模型与真正解决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确找出引起问题的模型及动力机制,然后改变模型,以改变由此而产生的动力机制及现象。

寻找可以改变模型的支点

产生巨大变化的小「楔子」= 支点

本书中已经数次提及,问题的解决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从根本解决的治本疗法,另一种是治标不治本的治标疗法。

当然,治本疗法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治标疗法只有短时效力,或者会有副作用。系统动力学中有一个思考原则是「治疗方法比疾病更重要」,所以深度思考应以治本疗法为目标。

当然,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改变既有模型本身的运转绝非易事。

最好以解读出的模型及动力机制为基础,找到合适的支点来改变模型。这就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就好像打楔子,对模型稍加改动,就能对模型全体施加影响,最终令效果逐渐提升。

从这种意义上讲,支点是以最小努力获取最大效果的关键。

寻找支点的要领

寻找支点不存在普遍规律,但有几个要领。

支点往往与本源动力相关,或者是作为模型中存量性的要素。比如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例子中,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大气中累积的 CO 2 (存量)的含量。

关于如何设置支点,追加对本源动力施以影响的循环、去除存量性要素的「栓」(比如拔出浴池的出水栓使水不再溢出)等方法都颇具效果。

当工作繁忙,很少与女朋友见面时,些许争吵就可能导致两人的关系岌岌可危。本源动力是女朋友的不满程度,一旦超过某个阈值就很可能造成分手。此时在两人关系的「模型」中,最重要的是加入定期降低女朋友不满程度(存量)的循环。

如果女朋友喜欢打网球,可以把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定为「网球日」,两人定期一起打网球。事先做好决定就不容易忘记,工作也会尽力往前安排。这里的设定「网球日」其实就是设置支点的措施。

本章将论述如何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专栏 ⑩
治理严重犯
纽约市有个时期严重犯罪案件极多,治安非常乱,时任纽约市长的鲁迪·朱利安尼对此十分头痛。为减少严重犯罪,他决心彻底治理地铁站里的涂鸦、偷窃等轻微犯罪。结果,严重犯罪率大幅度下降。治理轻微犯罪可以把严重犯罪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创造令犯罪难以生根的环境,从而降低了严重犯罪率。轻微犯罪的治理就是改变模型的支点。
摸索出事物的逻辑,接近真正的原因,最终实现模型的改变,这种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罕见。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批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