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男子花 5 万块在黑龙江鹤岗买房,发帖直播全过程?
自问自答一下
报道中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段落,直接截取出来
我去办过户手续的时候,发现在这边买房的都是外地人,没有本地人。我问过中介,中介说鹤岗本地人一般都有个两三套房,来买房的十个人里八九个都是外地的。房子这么便宜,又没有年轻人做工,鹤岗的房租五百到八百一个月,都没人租的。中介一个月能卖十几二十套房,来买房的外地人都是从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这种离了十万八千里的地方来,很多都是不用在当地找工作的,像是设计师、游戏代练、网上兼职、开淘宝店的……住鹤岗蛮舒服的。我发帖子之后,也有几个跑船的同行想过来看看。
除了流浪吧我还加了隐居吧,那里边买了房的朋友还有买得更远的。最近在伊图里河买房的人不少,是内蒙古很偏僻的一个小镇,那边房子也便宜,两万到四万左右,就是比鹤岗冷多了,听说比漠河都冷,今年光是我听说的就有十个贴吧的朋友在那边买了房。还有去大兴安岭加格达奇那边“隐居”的,也有些人因为交通便利点、周边就业方便去了辽宁阜新,也有人给我推荐过阜新,不过那里比鹤岗房价高点,我就没去。
如果只是想买房,中国这么大,多便宜的房子都能找到,对我们来说,几万块钱的房子不稀奇。人和人的生活不一样,有人想往一线城市挤,也有很多人觉得无所谓。选择去偏僻城市买房的人,很多都是靠网络能赚到钱,或者我们这样跑船的,觉得住哪儿都一样,降低成本最好,如果需要在当地找工作糊口,可能就困难一点。反正有手有脚饿不死自己,我还见过去深山老林里“隐居”的朋友,靠在网上卖当地的土特产赚钱。
然后我查了一下,鹤岗3年后通高铁
佳鹤铁路改造项目6月开工3年完成 鹤岗将融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_【高铁网手机版】_高铁建设_佳鹤铁路,铁路项目,铁路施工,铁路改造佳鹤铁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鹤岗人“高铁梦”将变现实信不信随便你,但是我认为祖国正在经历跟大洋彼岸米国一样的逆城市化进程,只不过美国是借助高速公路和廉价航线,我国则是借助铁轨,现在很多三四线城市都在经历某种意义上的人口复兴,看鹤岗,表面上看,是资源匮乏的城市,年轻人都外流,但是,真正能靠互联网赚到钱的,却在往这些地方搬
就像文中说的:
选择去偏僻城市买房的人,很多都是靠网络能赚到钱,或者我们这样跑船的,觉得住哪儿都一样,降低成本最好,如果需要在当地找工作糊口,可能就困难一点。
这篇文章很朴素地表现出了一个人对于归属的向往,对于家的渴望。
之前总以鹤岗为例,探讨影响我国房价的主要因素。其实现在看来,那些话虽然在宏观意义上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跟真真切切的生活比起来都略显刻薄。
有车有店,有价格适宜的小饭店,这么一看鹤岗也还是一个适宜生活的城市。当然,想要在鹤岗工作赚大钱这是不可能的。
“来买房的外地人都是从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这种离了十万八千里的地方来,很多都是不用在当地找工作的,像是设计师、游戏代练、网上兼职、开淘宝店的……”
在鹤岗买房的人,都是不用在当地找工作的。网络的发展,职业类型的丰富,让越来越多人可以不拘泥于地点生活。也许对他们而言,一个消费水平低,能买得起房的城市,是最好的归宿。
按照房产领域对某地房产价值的判断标准来说,鹤岗无疑是里面最差的那批。很多人说,与其去鹤岗买房占掉买房名额,不如去大点的城市用一些杠杆,买更有价值的房子。、
但是我想对于这些选择在鹤岗以及类似的城市买房的人来说,最重要已经不是房子能为他们带来的金钱/投资价值,而是一种漂泊的心能够安定的心理。
毕竟漂泊真的太难受了,有一个安稳的家真的太好了。
资料来源:界面新闻、鹤岗统计局
挺好的,打造社恐职业网红城。
配合强力税收减免(反正也收不上税,不如来新人就免。)再优化市政服务。
叫团队拍个几个小清新宣传片,现代人的孤独感,以及微温暖。顺便把优惠政策加放视频里面说。
形成特色社区那就更好了。
盘活。
鹤岗,一座不用言语温暖城市。
看了看流浪吧,现在里边全是身价十万二十万的单身老哥准备去鹤岗孤独终老,干游戏代练的、开淘宝店的干啥的都有,这种不受地域限制的职业你来东北买套房子的确舒服,关里小城房价更低的没有东北基础设施好,基础设施更好的没东北房价低,按照老哥原文来说好多经济强省的小城市深受其害,房价高涨,人们开始一传十十传百地往鹤岗买房,并且即使鹤岗房价开始提升也没啥关系,东北不止有鹤岗,还有伊春鸡西双鸭山七台河抚顺(去掉抚顺)朝阳阜新,关里关外房价的差异很可能会成为东北人口增长的动力,或许这是当初东北休克疗法的制定者没想到的吧
这谈不上隐居,只能算是活明白了吧,想清楚了自己活着是图个啥。
五万块钱不多,大家都有五万块。鹤岗和真正的废土是两码事,那是个地级市,市区几十万人口的。房子有水有电有暖气有网络,下楼有饭店有影院有迪厅有购物中心,无论是基本生活还是一般的娱乐活动都很有保障。当然鹤岗并没有什么高档歌剧院,但你在北京十年,我也没看你听过一次歌剧啊。
如果你是要做科研,需要大型仪器设备,或者是中央部委的公务员,那好像你也没什么选择,只能待在北京。但现在是信息时代,很多工作有根网线有台电脑就能做,你在北京负担那么高的生活成本和那么低的生活质量,有一说一,有点冤大头。或者题中这种海员,也可以。
要扯子女教育,嗯,那跟北京当然比不了,但是鹤岗一年好歹也有四五个清华北大的。你要觉得鹤岗太偏,考虑一下大庆,全市一年有五十个清北的,985211不计其数,学区房20-60万不等。我表哥打工的,条件不太好,花23.5万买了个53平的两室一厅,大庆一中学区。现在大庆一中一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差不多十人左右。
至于医疗,这就是一个很荒唐的问题了。显然,就中国的医疗质量而言,一个地级市的医院能解决90%的疾病,而你的省会能解决剩下10%中的90%。我不知道一个人患上只有北京才治得了的疑难杂症的几率究竟有多大,但显然大部分福报修士活到退休的概率并不会比你一辈子也得不上疑难杂症的概率更高。
这种小城其实很多。不仅东北有,内地许多城镇都有的,环境也不见得比鹤岗差。据我所知,对于真正想隐居的人而言,鹤岗还过于繁华了,他们想去的是那种几万人的小镇,甚至山村。选择鹤岗的,其实谈不上什么隐居,最多只能算是想通了的普通人。他们也要工作,孩子也要上学,也有正常的生活娱乐需求。只不过所有这些,鹤岗都能满足,明明五万就能吃上大肘子,为啥要花五百万吃清水煮白菜。
被曹博抢了先了。
我要是扯根网线就能工作,我也选大庆。
隐约记得哪个起点白金就是大庆人。
我曾经到大庆考察过,有机场,有高铁,都离市区不远;有万达,有喜来登;教育质量不错,国家科教文卫向东北的政策倾斜一直没有伴随东北衰退而有所减弱,大庆在整个东北都算教育水平不错的;最关键的是房子真便宜,我当时住诺富特酒店,离着不远有个挺漂亮的大湖,湖边300来平的联排,带个湖边花园的那种,150万;城市环境也不错,街道干净,基建在线;如果大庆的消费层次让你不满意了,高铁一个点儿就到哈尔滨,卓展整一身呗?
想想还真羡慕那些干直播的……
居然真的找到一张照片……
假设有一天,你还不起每月上万的房贷,或对动辄几百万的首付款彻底绝望,或受够了一线城市工具人的身份,或一二线城市的大门对你彻底关闭。此时,希望你不要绝望,城市失去你,是这个城市的损失,不要自怨自哀。你要记得有这样一个边境小城,她之于你就像穆念慈之于杨康、杜飞之于如萍,她永远为你敞开大门,她就是鹤岗。
她不要求你研究生学历,不要求你社保年限,不需要你摇号排队,不要求户籍,只要你有一张硬卧车票,有四五万积蓄,甚至一两万也行,你就能成为她的主人。
也许她满足不了你成为知乎精英的野心,满足不了你成为上层人的愿望,但她可以满足你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所有要求。你生病了,她有三甲医院;你无聊了,她有影院夜店;你有小孩儿了,她有妇幼保健医院;孩子长大了,她有省重点高中,可以帮你孩子考上全国最高学府,甚至她还有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
冬天冷怎么办?她有暖气,会热得你小脸通红,你可能在三九天还要开窗户凉快一会。被东北人欺负怎么办?当地民风淳朴,都跟雷锋一样,长辈居多,东北话交流没有障碍。房子是不是违建小产权为何这么便宜?不是的,她没有小产权这回事,绝大多数房子都是有产权证的,因为她盖了十几万套的保障房,回迁房,城市化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房多人少,房价自然就低。那怎么去鹤岗呢?先出山海关,到哈尔滨,然后就可以买到去往鹤岗的车票,目前还是普通列车,高铁快修好了。去鹤岗生活会不会被人笑话看不起?这就是看你自己调节心态了,毕竟嘴长在别人尾椎下面,别人说什么,你管不了。
也许你现在还看不起朴实无华的鹤岗,但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厌倦与同龄人无休止的攀比,那时心力交瘁的你,必然踏上也必须踏上驶往鹤岗的列车。
确实“就这么几万块钱,没什么好后悔的。”
而且来了也不见得会后悔。
坐标佳木斯,鹤岗隔壁,表示鹤岗这地方还是不错的。
等高铁通了以后,医教住行就都不是问题了,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就业。
咱从后往前说。
就业
在鹤岗本地找工作可能不是什么理想的选择,毕竟体制、国企这些不怎么好进,而私营经济确实相对不怎么发达,工资不太高。
但如果是带着一份工作过来,或者自己当老板的话,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了。相反,还会活得很自由。
出行
高铁正在修建,目前来说,从佳木斯到哈尔滨高铁是两个小时,鹤岗参考这个时间,到哈尔滨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的路程。
高速公路的话冬季降雪时会封路,其它时间很舒服,因为车少。所以公共交通其实不用担心。
需要考虑的是:如果开私家车的话,在黑龙江的冬天你有没有一台性能可以驾驭冰雪路面的座驾,和一手与之相匹配的车技。东北的司机是全国和冰雪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司机群体之一,2008年雪灾的时候,抽调征召了许多的东北司机去南方救场就可以证明。
住房
住宅的价格就不必说了,这也是鹤岗的吸引力所在。
但是如果想要开一家自己的店铺的话,商铺的价格还是要考量一下的。
还有就是住房的供热方式,墙体厚度这方面可能是南方朋友知识的盲区,要多加甄别。
一般来说,老一点的房子设施不够现代化,但是墙体都足够厚,隔温性能更好。
供热要多向本地人了解哪个热源供热好,热量足。这个很好打听,大街上拉几个大哥大姐唠唠嗑就好了。
教育
鹤岗一中是省重点,多年位列全国百强高中。
初中的话不怎么了解。
医疗
医疗的话鹤岗稍微弱一些,好在佳木斯二院比较强,临市,来一趟挺方便的。
要是佳木斯不能满足需求,直接去哈尔滨,对于一般人来说,哈尔滨的医疗水平完全够用了。
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我把衣食住行的衣食换掉了。
因为现在我们很少会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发生。
来了鹤岗衣服不必多说,过冬的时候在本地买个1000元以上的羽绒服,妥妥的够了。
吃饭的话呢?
反正猪肉比大部分地级城市便宜个10-15块钱不成问题。
考虑到本次事件主人公是个海员,也不会因为黑龙江的天亮的比别地方早,黑的也比别地方早产生什么困扰。
hh,其实这个困扰主要是夜生活比别的地方来的短。
其他的到没什么。
所以,真的像事件中老哥那样的漂泊者,来鹤岗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做一只北方的鹤。
虽然不是故里。
但也能有个家。
帮曹大佐补充一些关于大庆的Tips:
我家的房子在萨尔图区,在大庆属于地段最好的房子之一,紧挨着我高中母校(大庆实验中学),120平米的大房子买的时候大概六十多万,现在基本上没涨。曹大佐家在让胡路区,300平米的真·大house,每平只要4000块。
大庆实验中学现在一年能出30个左右的清北,我高考那年(2010年)巅峰时期由于可以从全省挖好苗子,出了47个上清北的。智商正常的孩子来实验,好好学习的话基本上985随便考
在我家附近的苍蝇馆子一个人吃烧烤,30块钱能吃到撑。听曹大佐说让胡路那边物价更便宜。
大庆一共有三个火车站,现在主要用两个新建的高铁站,去哈尔滨大约40分钟到1小时,还有一个机场,飞北京不到两小时。
大庆地广人稀,总人口只有不到300W。我爸2012年借调到住建部,受大庆市政府委托调研的结果是全市平均每家接近两套房——所以房价自然涨不起来。
由于人口总量少,加上大庆油田走下坡路的速度要比鹤岗等地的煤矿慢得多得多,大庆经济水平看起来基本上还行,甚至还有人口净流入(来自周边县市)——这是来自我爸(大庆市公积金中心)的第一手情报,落户政策极其宽松,租房都能落户。各种娱乐设施都还挺齐备的,以前有些洋气的馆子没有(曹大佐说当时他想吃味千拉面得去哈尔滨),2011年万达开了之后该有的都有了。
出行基本上开车,状态跟美国大农村差不多,私家车保有量大约60W台,以至于世纪大道双向八车道晚高峰有时候也会堵一堵……
自然环境极佳,一年绝大多数时间空气质量是优或者良,能把北京按在地上摩擦
唯一的问题就是冬天太冷,对于从小在东北长大的孩子来说,自然会想要去外面找个暖和点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是南方长大的孩子,那就无所谓了,毕竟对于那些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能亲身体验字面意思上的鹅毛大雪还是很有意思的,更不用说得益于完善的室内供暖,东北冬天的室内温度反而比南方很多地区都高得多。
对于远程工作,获取收入不依赖本地的人来说,大庆除了气候之外其他所有的缺点都不是缺点——最多加一个喝石油长大的蚊子。
大部分人惊讶于鹤岗的房价之低,其实今年初,网上就有相关的报道,位于黑龙江的鹤岗因为东北普遍性的人口流出问题,房价已经崩盘,出现了各种三万五万一套的房子。
所以我的注意力并不在鹤岗这个神奇的房价上,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位买房老哥的神奇经历。
“我是做海员的,海上半年,休息半年,到哪儿都一样”
“年轻一点的时候我做过保安,还在中国海油的工厂做过三年消防兵”
去过玉门走过云南,还去过恩施,哪里买房都无所谓,颇有一种四海为家的流浪气魄。
他的叙述,也揭开了一个神奇的汇聚无数流浪者的网站的面纱——“流浪吧”
流浪者
进入流浪吧,充斥而来的,是各种神奇的流浪帖子。
有人在三亚的大桥下流浪
有人在北上广的底层流浪
还有人在武汉的楼宇间流浪
甚至有的人四海为家,一边穷游一边送快递赚钱,在全国各地流浪个遍。
也有人在漫长的流浪后,回归了自己的人生
但更多的人则是一边苦恼于流浪生活的苦逼,一边无奈的继续漂泊。
很多人可能会惊讶于这些流浪吧小哥们,似乎和传统的流浪汉不太一样。
甚至还有人饭都吃不起了,还会想着去图书馆看书,还能一看一整天的。
事实上,和传统街边的流浪汉不同,流浪吧的许多小哥,与其说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不如说是对日常的工作厌倦,逃离了自己生活的一群人。
无家的人
他们有的人的流浪源于家庭贫苦,离开农村后,在城市找不到落脚之处。
有的人的流浪,源于对机械化重复化的工作无比厌倦,逃离了工厂。
还有的人干脆觉得,打工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四处流浪。
无数人在流浪吧,一边痛斥各种黑工厂克扣工钱管理太严干活太累,一边苦恼于不上班没钱明天去哪挂逼。
提桶跑路
在流浪吧中,有一个词频繁的出现——“提桶跑路”
当你对工厂不满意时,赶紧提上桶跑路。
一开始我无法理解跑路为什么要带着桶,直到后来有人说明,
第一,省钱,一个旅行箱动辄一百多块,而一个塑料桶只要5块
第二,桶的装载量大,比如草席这些物品,旅行箱放不下,桶就可以
第三,很多黑厂宿舍不提供洗衣服地方,桶可以洗衣服
第四,在公园里在公厕边,桶可以接水用来洗澡~
提桶跑路被认为是流浪小哥的第一步,当你厌倦了流水线和工厂的重复生活后,提上桶装着自己的一身行李离开工厂,往往意味着和过去生活的切割,之后有一就有二,许多人就此开始了四处漂泊四处打工的流浪人生。
从某个角度看,流浪吧的小哥,和三和大神非常像。
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三和大神们对生活早已失去了希望,因此扎根三和,选择了混一天过一天的三和人生。
而流浪吧的大部分人,对生活依然是报以希望的,流浪只是对无趣生活的一种逃避。或者说一段过程,他们许多人的理想,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都是好好攒钱,找一个地方买房,恋爱,结婚,结束漂泊的生活。所以在鹤岗买房的帖子出现后,大家都在讨论还有哪里房价低可以买房找一个安定的居所。某种意义上,他们依然对工作和生活抱有幻想,厌倦的只是机械重复而看不到希望的困乏现实。
流浪小哥的光辉前身
但不论是三和大神,还是流浪小哥,他们的无奈背后,可能都藏着年轻人无法看见的一种启示。
酝酿了三和大神的深圳人才市场,在今天的人们眼里,充斥着的都是各种蓝领劳工低端岗位,但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是,就在四十年前,这里曾是一代人的造梦地。
1979 年7 月,深圳蛇口工业区成立,许多港资外资企业入驻,随之诞生了我国第一代打工者。新建的厂房以及无数的年轻人,还有“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一同构筑了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序幕。
在当时的蛇口工业区,有三洋,凯达等超级大厂。
对于当时的打工者们来说,三洋塑料厂意味着先进的流水线工艺和自动化设备,意味着超乎想象整洁的厂房,总经理看到地上的纸都会亲自捡起。这一切曾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深深的震撼。整洁的车间,构成了一道井然有序的风景。
名气更大的是凯达玩具厂,巅峰时曾经有3000名员工。“凯达妹“也是那个年代打工者形象的原型之一。
他们出名的一大原因是食堂伙食,虽然人多经常没地坐,但是顿顿伙食有鸡腿。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无法想象的事。
除了优越的伙食外,就是高昂的工资。
那时候,女工一进厂就能拿到每个月80的薪水。并且加班还可以多拿,后面有人超产,能做到200多元。而当时一个高级教师的工资,才只有50-70元。打工者的同龄人,往往只能在老家领10几块的工钱。
据当年的打工者李惠莲回忆,她有一年坐火车远行,在车厢里遇到一位北京的老干部。老干部知道她在改革最前沿的蛇口上班,就问她:“小妹妹,你在蛇口赚多少钱?”李惠莲不敢说自己的收入,就告诉他一个月工资80块。老干部死活认为她说谎,因为他才60块的工资。但事实是那时李惠莲靠着加班,有时能拿到400多的工资。
除了高昂的工资,凯达的打工者们最大的收益便是宽广的视野和先进潮流的接触。由于凯达是香港企业,员工能在厂里的便利店,买到香港的一些午餐肉、公仔面、力士香皂等没有见过的“奢侈品”,还有日立牌的彩色电视机,双喜牌高压锅,三角牌电饭煲,收音机等稀罕品。许多凯达的打工者在工作几个月后,就能往家里邮寄一全套的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彩色电视机。
带着蛤蟆镜、穿着牛仔裤、烫着爆炸头,骑着自行车的凯达妹们,是那个年代最先进最时髦的一群人。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而拍摄于凯达食堂前的这张女工照片,也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最早的打工者形象,流传全国。
而我在看到照片后最大的疑问也由此诞生。
是什么,导致了当年先进,时髦,充满朝气的打工者,变成了如今的三和大神流浪小哥?
是什么,让工业园从一代人圆梦的造富地,变成了如今三和大神流浪小哥都不愿去的黑厂?
答案是,什么问题也没有出现。
仅仅是因为时代在前进,工业园区没有紧跟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被时代抛下了而已。
产业升级,逆水行舟
一般而言,农村打工者进城后,基本就是进入工厂,搬砖扛货,站稳脚跟,从长计议。1978~2005年间,年轻人进城后大体都遵从这样的生活轨迹。
吃苦耐劳是他们一代人身上最优秀的品质,原因便是,相比物质贫乏消息闭塞的农村,哪怕是规矩森严的工厂宿舍,也在物质和精神上有了提升。
但流浪小哥三和大神们这一代人进城时,后工业化时代悄然而至,他们在互联网的熏陶下长大,从小接触到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视野,都是超越农村接近城市的。
这让他们很难再忍受工厂的严格管理,或者说他们更坚持要做真我。他们厌恶乏味的流水线,抗拒艰辛的重体力劳动。他们拒绝没有发展前景的低端岗位。
他们是处在夹缝中的一代人,他们来自落后的农村,他们的父辈往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局外人或失败者。可能一辈子守于旧土,或曾经进城,最终黯然返乡。但父辈能退回到旧秩序中,守住自己的社会位置,他们却无法再跟随父辈的脚步。
因为他们亲身感受、内心认同的,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城市秩序。
家乡的熟人社会不仅无趣,而且正在瓦解,他们不想回也回不去了。而在灯红酒绿的异乡,并没有他们的位置。工厂,流水线等低端制造业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高端制造业因数量稀缺,往往需要高昂的学历,技能要求。
简单来说,新时代有着更高追求的打工者变多了,但更高端的岗位却不太够了。这种错位,是当下无数问题的根源。无数人带着理想和热血来到大城市,却发现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
一部分人选择妥协,一边排斥低端流水线,一边无奈的以此为生,这便是干一天休三天的三和大神。
一部分人选择逃离,提上自己的桶跑路,在一个又一个城市的楼宇中寻找机会,但又往往在一个又一个的城市中无奈碰壁,这便是四处打工的流浪吧小哥。
他们反映的,其实正是产业升级的意义所在,当产业升级的瓶颈无法突破时,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奈的走上这条道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而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疑问则是,仅仅四十年,曾经代表着前卫和潮流的“凯达妹”便变成了年轻人不再愿意干的低端岗位。酝酿出了三和大神和流浪小哥。
那么诞生至今二十年的互联网,同样代表着前卫,潮流,先进生产力,吸引了一代年轻人投身其中的互联网产业,下一个二十年后,又会酝酿出什么?
甚至于,当乐视破产锤子清算,P2P集体覆灭,创新风口停滞时,互联网产业能否坚持下一个二十年,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资料来源:
南方周末:拿什么来拯救你们,“三和大神”?
深圳商报:中国第一代打工妹
六十年代的美国,依靠高速公路完成了逆城市化;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依靠高铁和互联网完成逆城市化。一个人一辈子过得好不好,不取决于绝对财富,而取决于个人在居住城市的阶层,和汽油电力食物消耗及人均居住面积。感谢互联网和高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精神娱乐购物靠互联网,全国在哪都一样;高铁两小时内有大城市,看大病玩高端休闲足够了。
同样作为一个大庆人,看见 @曹丰泽 说的实在是感觉曹大佐真是太久不回来辣。
首先,如果真要考虑教育,大庆市确实还是个不怎么太内卷的地方,大庆一中只能算是大庆市第二的中学,今年9个清北的,第一的还是大庆实验中学,今年一共30个清北的,这差距属实挺大,你说和南京全市一样也太乳南京和我校了,,,
大庆实验中学大概算是黑龙江省第二的高中,985率大概36%(虽然这36%里得有将近一半都是去了东三省的四所985),211率大概66%(同样也有不少去东北农业大学这样的211的),设施也算豪华了,每个教室都是用80英寸的除了国际化程度基本等于0以外,以及最近几年内卷趋势加强,比如我高一的时候,学校周六周日放假,晚自习到21.30;等我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要周六考试/自习了(然而我就没去过lol),到了我毕业之后晚自习更是改成了到22.30,但是高考成绩嘛,只能说勉强还保持,但和前几年最巅峰时候一年47个清北的已经没法比了,可见内卷程度的加深。但是考虑到大庆全市人口也才290w+,市区人口大概120w左右,这个比例还是不低的。。。
至于房价,我校旁边的房价现在大概是7000-8000一平米,租房子的话100多平的大房子三年大概6w4的样子。生活成本除了菜贵一点都还不算高,离哈尔滨也只有1h高铁车程,总的来说要是真想高考移民也不是不行,,,不过估计未来几年会更加内卷,,,
在我看来你市最大优点还是地广人稀,环境也不错,得益于众多的湖泊还有湿地,比如我校旁边就有两个湖。
去鹤岗买房是个态度,就跟在三和人才市场做日结,赚一天玩三天一样。代表当代年轻人对高房价的绝望,终于认清奋斗梦这个谎言的本质,更多人清醒过来这是好事情。顺便在戒赌吧被封后给各位老哥们推荐一个好玩的贴吧—》流浪吧,就像戒赌吧的标志是三和大神一样。这个吧的标志就是鹤岗买房,鹤岗可能会成为当代90后心中另一个世外桃源吧。在鹤岗不用考虑结婚,不用考虑买房,赚一天可以玩三天。带着一百多万存款(在北上广不够付首付的钱),在鹤岗拿5%的利息,一年5万活的轻松自在。谁又能说他们不如北上广格子间里背着几百万房贷几十年的社畜们幸福呢?
挺好的,看得我都心动了。
如果大城市的社畜们想明白了,他们就会知道与其为了鸡汤在大城市沦为燃料,不如来到鹤岗这样的小城市过平凡幸福的生活。
如果鹤岗市领 导上网的话,他会发现一个千载难逢的振兴鹤岗的机会:市委宣传口进驻百度流浪吧、隐居吧等处,拿出成都市宣委的战斗力来,把鹤岗打造成一个最适合当代佛系青年和自由工作者的居住圣地形象。(这可得先下手为强,因为将来搞不好还会有人抢)此外,注重整顿市场秩序,真正给这些新鹤岗人一个平等的待遇和家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外地人真的成规模流入鹤岗,想利用地域差别牟利的恐怕不止几家中介而已。
什么叫振兴东北呀?这也是振兴东北呀()
多说几句,虽然我过去一直唱衰一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县城的未来
中国的小县城会有未来么?但是鹤岗不一样,毕竟有那么丰富的耕地资源还有一定的边境贸易,终归有个下限。过去的基础建设投入毕竟也不能就这样让它荒废了,能够有新的发展点终归是好事。
我觉得中国逆城市化虽然缓慢,但终究是已经开始了。遍布全国的高铁网络搭建起了中央帝国的筋骨和脉络,也决定了未来几十年内产业、资源分配布局的全新局面。我们终究不是日韩,全国范围内的一/几城独大是没有未来的。
房价跌50%,才亏二万五!这房子也太tnd保值了!
帮大佐讲讲。
合肥什么地方?曾经一度的房价上涨的全国闻名,被顶层设计为长三角副中心之一,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高铁八横八纵规划下的受益者之一。虽然目前经济和产业和江浙沪发达城市差距还挺大,但至少也是全国前25左右的城市,过去10年的发展速度在全国城市中排在前列,不是什么穷乡僻壤的山区县城。
我最近寻思,有个300万首付,在上海能年入40万到手的高学历夫妻,作为外来人口,在“遍地清北复交、海归名校、书香家庭,市区没个500万首付那都不叫买房”的上海,不过蝼蚁偷生而已,孩子也就上个菜场学校吧。
在合肥,这样的条件,就算经历了所谓的房价暴涨,却也可以很好地段买三房近乎全款,夫妻俩在合肥收入缩水一半,到手个20万总可以做到吧,这样的双高学历家庭,辅导孩子上个合肥一中不算难吧。
我合肥一中,一年30多个清北,近百个C9,400多个985,全校211以上率5成以上。合肥六中,合肥八中,民办168中学的相关数据也不错。
同时,各种国内国际比赛,我合肥一中都有参加和获奖,社团活动百花齐放。我高中就曾参加过机器人竞赛、地理竞赛一类,现在似乎花样更多了,学弟学妹们也更厉害了,绝不是那种军事化纯应试导向的学校。
上海菜场高中是什么水平,能有50%的211率么,上海可是有200多所高中和6万多高考生,貌似17年全市211率也就13%,这可是把名校算进去的全市平均。
合肥的万达广场、银泰中心之类的购物娱乐综合体也不算稀罕,近郊有森林公园,有湖泊度假,环境治理下现在和上海半斤八两,也包邮。
我安徽每年50多万考生,排在全国第6,经济又不行,看起来卷极了。
但是逃离高考大省来到所谓“人均资源丰富的”一线,真的是在逃离内卷么?
这是好事,说明现在人终于开始反思一窝蜂挤北上广深的合理性了。
以前房价疯涨的时候还能安慰自己是抓紧上车为下一代投资,现在房价也没那么坚挺了,去一线城市当几十年的人肉电池,忍受几十年的高房价高物价,挤几十年的公交地铁,争夺几十年的各种优质资源,到头来,也不见得能捞到什么好处。
至于所谓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一方面很多和普通人没关系,另一方面,那么多人抢起来,也就感觉没那么香了,甚至还不见得有二三线城市分到的多。
那为啥不选个工资一半,房价十分之一的地方呢。
鹤岗只是一面旗帜,绝大多数人没必要这么极端,一线待不下去有二线,二线不行三线,三线不行四线,总有能让你过的舒坦的节奏。
不喜欢东北环境气候的,东南/西南/西北/中部还有无数类似的城市。我一直感觉重庆,成都,包括昆明都是很宜居的城市,有机会可以去住个几年。如果哪天真的能成为自由职业者,更小一点的城市也未尝不能考虑。
没什么好惊讶的,大家越来越理性了而已。
在人口等各类资源严重倒向大都市圈的日本,越往地方去越冷清。大白天在路上溜达好久才能遇见一两个老头老太太。
缺少青壮劳动力,公司不往这儿开,常住消费人口少,商场超市娱乐场所也不选在这儿。然后越这样越留不住年轻人,本地年轻人跑出去了,外面的年轻人不过来,进入恶性循环。
这类地区早几年就开始搞吸引年轻人、中年人移居过来的优惠政策。像问题中花5万人民币买房的男子,如果跑去日本这类地区,不用买房!当地政府送房子给你住,外加发放移居津贴等各种福利。
而且,这样的地方比比皆是,也不用去找与“黑龙江鹤岗”对应的地理位置,东京都范围内,东京都!就有!
这个地方名叫奥多摩町,隶属东京都,如假包换的大东京。
乘电车去繁华热闹的新宿,快的话,也就一个半小时。比从鹤岗去北京前门快多了吧。
自然风光极好,有山有水,适合爬山野营。跟东京城的后花园似的,周末想不起上哪儿溜达,跑奥多摩准没错。
只是看似热闹的奥多摩车站,往村落方向走一走,却是另一番景象:街道安静不见人!!!
集体住宅已成空置房!!!
孩子人数越来越少,太少,小学被合并。原先的小学成了废墟探险者的乐园!!!
奥多摩町,土地面积225平方公里,现常住人口5177人。就这,已是当地政府实行优惠政策,吸引外部居民搬迁来此定居,努力之后,力挽狂澜的结果。否则,照每五年少七八百个人的速度,现在应该跌破5000大关了。
虽然乘电车去繁华热闹的新宿,快的话,也就一个半小时。但生活在这里,意味着你必须接受远离繁华,远离便利的生活模式。好处是——绝对省钱!
住进当地政府提供的房子,每月房租就8000日币,折合人民币400块左右。孩子免费上托儿所,义务教育里本该收钱的教材费午餐费这些全都免费。户口迁过来满15年,那栋房子就归你了。
可哪怕奥多摩町是如假包换的东京都范围内,却改变不了冬天下雪下到封路,整个村子有可能变成孤岛的现实。
这是游客眼里的奥多摩!
这是居民眼里的奥多摩!
住下来,工作怎么办?有网就能开工的职业OK哒,日本一度非常提倡IT企业搬去偏僻大乡下,反正写码的与外面是树林子还是高楼大厦没关系。
但不现实啊。比如我的工作:咨询、新媒体运营。按说是典型的有网就能开工,前期大多通过微信(书面、电话、视频)与客户商谈沟通,自媒体这块更是有电脑有wifi就齐活。可是,我得保持与人联络,时不时约了吃个饭喝个咖啡,参加活动。
有一种东西叫人脉,哪怕不是一个行业的,哪怕不会立刻委托业务,必须得日常经营啊。他们大多在繁华的城里,我不能一个人太特立独行,离中心太遥远。
毫无疑问,像奥多摩这样的自然环境,宜玩宜居,我可以去那儿住几天当度假,但绝不适合移居过去。所以,只能挤在城里。
除非,大家说好:预备起,搬
同理,今后国内会出现越来越多像鹤岗这样的房价低,节奏慢,有益身心健康的新去处。但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深入了解,甚至亲自助过去后,发现别说房价白菜了,就算白送,那也是一个自己去不了的选择
鹤岗是个好地方,不过大家也别急着赶往鹤岗。
不用担心鹤岗的房子被买走,或是再次被炒起来。
鹤岗只是一个开始,全国大部分一二三四五六线城市的郊县。
只要非市中心,没有产业,没有经济支柱的地区,都会变得和鹤岗一样。
鹤岗是现在的鹤岗,全中国的郊县和外环路,都是未来的鹤岗。
是的,现在很多五六七线县城的房子,被碧桂园,被旧城区改造等政策。
疯狂炒高到了6000甚至10000一平米以上,但这已经是历史最后的进程了。
东京郊区的奥多摩町,距离东京市中心约80公里,因为人口流出,老龄化严重。
奥多摩町从几年前开始,就实行了免费送房子的政策,只要年轻人肯来长住,房子免费送。
是不是很难想象,东京郊区的房子,免费送!
更难以想象的,是四年过去了,总共只有七家人搬到了奥多摩町,住上了免费赠送的房子。
并不是多偏僻的地方,奥多摩町属于东京管辖。
距离东京市中心约80公里,交通便利,一周去一次东京一点都不远。
如果不去东京,而去东京边上的市区,那就更近了,只有40公里,一个小时车程。
奥多摩这样的房子,换到中国,等于北京周边的廊坊,房价少说也得1-2万一平米。
而在日本,除开有产业支撑的少部分地区,哪怕是距离东京只有80公里的郊县。
在日本的廊坊,房子免费送,用来招揽年轻人,都找不到年轻人肯呆在那里。
这就是日本东京,日本一线城市周边郊县的现状。
仅仅在距离东京市中心80公里的郊县,哪怕是白送房子。
在日本这样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也找不到年轻人去住。
老龄化对整个社会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固有的思维,社会的风气都要天翻地覆。
前两年,知乎上还奉行努力阶级跨越,大家都要往大城市涌,除了一线城市没法活。
你看现在,仅仅几年过去,多少人开始退往二线,三线城市。
再过几年呢?还有多少人把大城市当成灯塔,梦想?
20岁的人,向往东京,向往一线城市好不稀奇。
等到30岁,还想去东京,北京漂吗?40岁呢?
一个社会80%的人都是年轻人的时候,这时候年轻人有足够的未来可以去透支。
等到社会50%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30%的人年龄60岁以上,就没有未来可以透支了。
人到了老了,不管是否有意愿,不管多想阶级跨越,不管马云的福报喊得多响亮。
那些50岁,60岁的人,是不可能去996为房价奋斗,努力再贷款30年去接盘。
老龄化的社会,不管是房子,车子,还是古董,黄金,任何的投资品都没有接盘侠的。
日本在20年前就走到了这样的状况。
老龄化一旦开始,社会要整个变成老年社会。
当一个国家步入老龄化,当一个国家30%的人口超过60岁,韭菜年轻人只占30%的时候。
任凭资本家舌灿莲花,用尽办法洗脑。也没法让50岁的劳动者,再去为了福报拼搏30年。
奥多摩町从1994年,也就是25年前,开始实行促进年轻人定居的政策。
对照前段时间,中国大城市的抢人,抢韭菜,让年轻人买房的政策。
中国距离日本20年前的状况非常近,非常近,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
中国的人口和房地产状况,正在沿着日本20年前的路,坚定而持久的走下去。
鹤岗只是开始,一切的城市都会回归鹤岗,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
想去大城市的尽管去大城市,但向往鹤岗的也放宽心,鹤岗并不遥远,越来越近。
鹤岗在今年已是第二次出现在网络热点中了。第一次是在4月份,彼时网上的一组照片传播很广,大意是鹤岗地区房价如白菜价。
大家已经习惯了中国的高房价,即使首都一“过道”学区卖到了150w,香港中环的车位卖到了700w,人们也都见怪不怪。因为“房价高”已经形成了印刻在中国人大脑中的条件反射,高得再怎么离谱都能轻易接受——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不仅是一句自嘲,亦是普通人较为客气地应付这光怪陆离的世界的一种方式。
但如此之低的房价,人们终究没见过,于是消息一出立马火遍全网。专家们跳出来,七嘴八舌地分析鹤岗房价破发的原因:
a.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煤矿一垮,收入骤降;
b. 收缩型城市,青壮人口净流出。
当时正值“调控”周期中永续债、地方债加码再造的楼市小阳春,各地群众的抢房热情绝不能被这盆冷水给当头浇灭。所以专家们必须要得出的结论是:未来中国不同城市房价的分化趋势——有些地方会继续涨,具体指一二线;有些地方会跌,具体则指经济情况不太好的四五线,比如鹤岗。
在我国,多的是像鹤岗一样的,产业单一、产能落后、劳动力人口净流出的五六七八线小城市,为什么好多地方的房价依然过万呢?肯定还有别的原因嘛:
a. 高城镇化率。鹤岗是一个十成十的工业城市,人口近110w,城镇化率为82%。楼市多头们皆以城市化作为支撑房价的理由,而高城镇化率的鹤岗房价却最终走上了白菜之路。意不意外?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在可查到的资料上,鹤岗的城镇化水平在2005年就已经超过了80%,之后的十几年并没有太大变化,结束了由农村到城市人口流动。没有农村人口进入,而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口流动却没有停止。
b. 转型失败。一个眼看着破败的城市当然想到过产业转型,在2009-2012年间,鹤岗也经历过热闹非凡的全民炒房活动,把房价炒到了6k/平,是隔壁稍大城市佳木斯的两倍。在资产金融化的时代,所谓的产业升级或者转型很容易走上炒房之路,比如长三角的常州、苏州、昆山,还有珠三角的中山市,原来的经济发展靠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出口拉动,当境外资本开始转移迫使其升级改造的时候,均不约而同地“转型”到了房地产、金融领域去收割国内韭菜,赚尽最后一颗铜板,还美其名曰拉动内需。这种操作的结果就是过早消耗居民的购买力而错过了结构转型的最佳时机。其实2015-2017年,全国都是这个节奏,只不过以上城市更为典型而已。
c. 存量市场的低流动性。消费市场的价格说到底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需求端push房价上涨的驱动逻辑是:
(1)城市化。“新市民”安居购房;
(2)投资。投资者屯套;
(3)人口结构。青年人搬离原生家庭组织新家庭而购房;
(4)置换。改善型需求。
鹤岗的情况是:城市化已到头;过去多年炒房需求旺盛致房产供应过剩;青年人跑出去就不再回来;只剩下改善置换需求。
住房改善固然会产生对新房的需求,但同时意味着二手房市场上会多出一套供应,且需求端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湮灭掉一个需求,如此一定会造成住房市场的供求失衡——旧房卖不掉,资产失去流动性。
以上便是进入存量时代房价必然会跌的逻辑,孙宏斌在前天的讲话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他的原话是:“过去有那么多增量,所以大家日子都好过。但是到了现在以后,就是存量了,就是这15万亿存量,在这上下,这个时候就难做了!"
d. 持有房产的成本,黑龙江的冬天是要交取暖费的,曾一度传闻鹤岗的房子租出去甚至不要房租,租客只要承担取暖费就行。所以,还在嘴硬说房产税降不了房价的,一定是缺心眼。
按以上因素来分析,鹤岗的前生就是我国很多地方级工业城市的现世,只是很多人还沉浸在房价上涨带动的财富膨胀效应里,看不清来路。当投机型需求耗尽,离蔫儿也就不远了。只是时间还没到而已,不过也快了。
BUT 鹤岗的例子带给大家的不是教训也不是启示,而是证据——证明中国房价并不贵。谁说房价贵了?有便宜的房子呀,让你买你买么?
似乎是想说“贵有贵的道理”——大家都想买的地方当然贵了。于是有人就给建议:一线城市打工的到二线买房,二线打工的到三线买房,三线打工的到县城买房,县城打工的回农村老家盖房。好像有点道理,现实中的戏码似乎也是这么安排的。
但这个问题经不起推敲,比如:
(1)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普遍不能够到当地房价的情况是合理的吗?(注意,这里用的是普遍,请不要用极端情形来杠)
(2)这样是否意味着大家都住不进自己的房子了?如果不住的话,买它作甚?如果住的话,就意味着要放弃掉之前的社会积累,从一线转移到二线,二线转移到三线……你会发现问题又会回到(1)——当一人主动降级定居目标后所去到的城市,其工资水平能够满足他在该地还房贷及养育子女等支出吗?
这些问题,提建议者肯定是不会细想的,若是有人抱怨房价高,他们会回怼:“嫌xx贵?鹤岗便宜,你怎么不去买?” 没想到,还真有人去鹤岗买房了,而且理由还很感人:
(1)海员,一半时间在海上漂着;
(2)独身,没有牵绊;
(3)想要个让自己安定的地方;
(4)哪里都一样,有网,快递能到的地方就能安家。
该文中化名为李海的主人公挑上了鹤岗来落脚,其实没什么不好。他活得挺明白的,知道自己的位置,也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有一种经历流浪后的淡泊。而很多的人的痛苦恰来自于想要的太多而能做的太少。
不光李海这么做,从文章的描述中我们知道还有很多人也都在这么做:
我去办过户手续的时候,发现在这边买房的都是外地人,没有本地人。我问过中介,中介说鹤岗本地人一般都有个两三套房,来买房的十个人里八九个都是外地的。中介一个月能卖十几二十套房,来买房的外地人都是从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这种离了十万八千里的地方来,很多都是不用在当地找工作的,像是设计师、游戏代练、网上兼职、做直播的、开淘宝店的……住鹤岗蛮舒服的。我发帖子之后,也有几个跑船的同行想过来看看。
住房成本如此低廉,有什么道理那些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家挣钱的“自由职业者”们不考虑呢?
真正让我陷入思考的是:这是否会开启另一种趋势?一种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从拥挤纷扰、房价高昂的大城市往轻松自由、岁月静好的小城镇流动的趋势?
那篇文章之所以能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一定跟打开了人们的另一条思维路径有关——都是在小城市生活,舟山跟鹤岗又有什么差别呢?选择低成本的城市有何不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那个万物互联的5G时代,网络、物流、交通越来越发达,人口迁移越来越随意,越来越便捷,成本越来越低,年轻人还需要挤进地铁,通勤一个多小时赶到CBD,排队挤进电梯,上到写字楼,走进格子间,然后打卡上班?
如果真有这样的趋势,大城市的高房价一定会对部分年轻人口形成挤出效应。咳咳,难道人口会流动到房价低的地方吗?有人就问了:“那还有房价更低的地方呢?比如甘肃玉门,到处都是卖不掉的房子。”
之前我去过甘肃玉门,那边几乎是空城,商品房整片整片废弃,没有人,什么都没有,所有的楼房都是空的,门也没关,小区门口的大铁门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玉门一套六十多平米的房子只要两三千块钱,有的楼水电都没有,有水电供应的地方条件也不好,水质差,经常停水停电。房屋证件倒是都齐全,但是二十公里范围内连一间卖东西的小店都没有,想买菜都要跑很远,这怎么住?我那次去玉门就待了大半天,看到是这样的状况,赶紧走了。
李海他们不考虑玉门,是因为那里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服务,变得不适宜人类居住。光房价低有什么用呢?日本多的是只要有人愿意去住而不用付钱的地方,但是依然难逃破败。劳动力人口的流失会逐渐造成公共服务的缺失,从而影响居住质量进一步导致人口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彻底衰败。
李海的口述中也提到了在鹤岗修理阳台顶的麻烦,说明鹤岗已经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了:
阳台顶漏水,小区物业说给做防水,不用自己做,说了几个月也没影。
青年人口是一个有活力的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面临转型、正在衰败中的小城市若是无法扭转青年人口净流出的局面,一旦连最基本的市政服务都无法提供,那么这个城市就会彻底败落且再无重建的机会。鹤岗的施政者是非常明晰这一点的,他们也曾经承诺给新招收的警察送房送车,给高端人才每年补贴现金5万,连续补贴5年(似乎改成一年送一套房,连续送5年更震撼)以吸青年人群。
缺少青年人,公共服务难以为继的时候,连老年人都无法留守,那么甘肃玉门和日本那些荒芜的小镇就是我国大多数小城市的未来。虽然未来的事情很难说得清,但我们面前有两个趋势是确定的:一个是经济持续下行;另一个是少子化和老龄化。
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入到青年人口(劳动力+主流消费人群)停止增长的存量时代。存量时代的博弈是零和游戏,换句话讲就是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所以“抢人”是我国未来各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命题,更是鹤岗及其他4、5线城市最后的机会。
大城市抢人靠的是有更多优质的工作机会,从鹤岗的例子看来,小城市抢人要靠生活成本低廉。然而现实是,很多4、5线城市明明啥也没有,却在资产炒作的道路上一骑绝尘,殊不知在信息通道越来越扁平的时代,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自绝生路。
现在的情况是但凡提到鹤岗,人们就想到那里的房子几万一套。若是它借此打造出一个对接直播客、自媒体作者、小视频作者、淘宝店主、线上设计师等互联网执业者的“内容创意社区”,摆出一副温暖包容的扮相,难说不是鹤岗再造生机的一次机会。连宣传语我都给它想好了:
给你岁月静好,无需负债前行。
来这儿,梦想不被房子拖累。
有些人不死心,缘着前文分析鹤岗房价崩溃的内容而反对:“那里的房子已经丧失了投资价值,不值得买。”
但我想说的是,在很多人的价值序列里,投资增值其实并不是第一位的,他们更想要的可能是破解那种孤苦无依的漂泊感,在陆地上有个家就成,有靠谱的交通、干净的空气、便捷的网络和价格公道的小店足矣。
何况,眼下的资产配置思路早已从淘金变成了排雷——赚不赚不奢望,别踩坑就行。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更不意味着明天仍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