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样子的?
1989年,我父母刚结婚,那时候别说私家车,出租车也没有,从饭店办完仪式出来穿着婚纱坐公交车回家。上车的时候司机看见是新人,朝后面喊了一声,“有结婚的!让个座!”
我父母第一次在公交车上两个人能坐在一起从头坐到尾,还没有人挤撞。
因为平时公交车太挤。
1990年,我妈怀我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吃大虾,最后急得哭了。我爸爸没办法,跑到工会的互助会,借了40元钱出来,跑去大连友谊商场的食品柜台买了两斤大海虾,全被我妈吃了。
我爸做好了大虾,看我妈吃,差点没忍住。
因为他那时候工资才58元,哪有钱买这种东西。
1991年,我过周岁生日那天,父母带我去照相馆照周岁相,被放到照相台上以后不是特别乖,怎么哄也不好,急的摄影师直跳脚。
因为那时候一张底片非常贵,而且还不好买。
即便是照相馆也不敢浪费底片。
1992年,我身体不好,姑姑听说南石道街有家人拔火罐特别厉害,让我妈带我去去去火试一试。我妈去了一次,果然我好长一段时间不再发烧。可是太贵了,不敢再去了。
我爸回来拍板,他从食堂打饭回来给我妈,第二天我妈再带到学校热饭吃。
我妈就这样吃了小半年的隔夜饭。
以上是我知道的那时候的家里经济情况,仅供参考。
这么看……我从小就挺费钱的……
感谢父母没把我扔大街上。
我是91年出生的,所以对于91年还没有什么记忆咯。不过我知道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家里只有一张床,我和爸妈挤在一起,我爸说他天天都在睡床边。
小时候身体还不好,天天生病,我妈说每次带我去看病就要丢一辆自行车 ,后来我发现我家抽屉里放了好多自行车证件和钢印本,都是因为我看病丢的车……
没办法说整个中国什么样子,只能说自己身边的生活。
91年,离本地第一家KFC开业还有2年。
基本只有红烧肉,还不是天天能吃到。其他的荤菜牛羊肉什么的一般只有过节能见到。
家里是双职工家庭,中午基本上都是我负责热好青菜,热的同时里面打俩鸡蛋。
没有双休,每周都是礼拜一上到礼拜六。
衣服基本过年换新,运动鞋老回力之类。
相机什么都是奢侈品,有的人也不多。
路上汽车基本都是公家车,偶尔能坐次小轿车非常的开心。
记得没错的话,那是学校里还没有校服,校服是到后来才有的。
老师基本摸鱼放羊,会向家长吃拿卡要。
已经开始有小霸王游戏机了,有次晚上睡醒了看见我爹偷玩借来的雅丽达,233。
家里的电器是电视机、冰箱和电风扇,还有个洗衣机,其他没有了。有线电视有了,但是我家没装。
电话只有固话,要3000元初装费,一般只有家里公职人员公费安装。
100元去外面小卖部或小摊贩,可能会找不开。
印象中就是如此。
1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4640685625061376九六年的时候,我在广东省的第二大城市(韶关,后来封矿换林,城市工厂绝大部分倒闭,现在沦为三线,GDP全省后1/3),当时改革开放不足20年。
我家在市中心,说是中心,实际上街边只有两家超市,只有日用,没有果蔬肉菜,可能没有保鲜技术吧,我喜欢把商城当博物馆逛。那个时候康师傅泡面只要8毛钱。
去超市要经过三叉路口,没有机动车,路中央是垃圾山,都是生活垃圾,很夸张的那种,有三座,相当臭,因为当时的市政服务连垃圾处理系统都没钱建立。只能每个月,等周围住户把它堆到没法走路了,开动挖掘机把它们弄走。
走过路口,可以看到并排的商场,是当时最具现代化的建筑。沿街骑楼,木结构,水泥加固,都是小商贩。没有奶茶,没有雪糕,没有甜品。倒是有烧烤,我喜欢和奶奶一起逛街,她比妈妈有钱,当时有一种酱油炭烧腊肠的东西,一块钱,奶奶一次可以给我买两根。常常吃,妈妈总说“不干净,吃了会拉肚子的,我从来不吃”,我每次吃完都平安无事。除去烧烤店,都是五金,成衣,批发食品(喜之郎,徐福记,当时的明星品牌)
记得当时的路边还有一家中药店,是穿道袍的老中医开的店,他手指甲是黄的,拿着苗条小杆秤,抓药,打算盘,都是古人的配置。店里发霉气味很重,暗得很。
去远一点的地方就要搭巴士了,当时是有人售票的,我记得一次坐车,看到卖票的是一个凶狠的长发女人,冬天冷,她穿了一件上世纪八十年代、通红起球的女性西装,两边肩膀的裁剪是非常死板的直角走边,整个身子衬托起来是一个很标准的长方形,颈部别了一个蝴蝶结。她十分泼辣,正在用粤语和一个乘客对骂,可以学到很多粗口。
整个市区很小,很快就没有大路,如果要去乡下,就要乘坐环城巴士,到最边边下车,然后沿着江边的石子路,一直走,得从中午走道傍晚才能到最近的村庄,那个时候的村子并不落后,有电,有自来水,有一条不通公交的窄窄的公路,人不能走,因为开着小车回乡下炫耀的土大款多不会看路,死过人。
我喜欢待在城里,当时的商区是一栋九层高楼,装了一台对那个时代而言十分高端的玻璃观光电梯,我喜欢让我妈带着我走进去坐到最高然后再下来,那个电梯里有一个很凶的按钮管理员,通常会把我们骂出去。
我家住在三楼,家里的现在看来装修也很复古,天花板中央有一个像有着无数晶体生长和分支的钟乳石群落,天花板四周是雕花,四面墙也都贴蕾丝一样的白花墙纸,是当时的洋气装潢。
(未完待续)
就记得那年的冬天,苏联解体了,我家老爷子有玩摄影,于是有订阅关于摄影的报纸,那段时间,整版整版的都是苏联解体的照片,印象很深的是一个老人冻死在列宁墓旁边,坐在地上,背靠着红墙。当时觉得特震撼~~~很担心中国是不是也会这样。
那时候其实国内的改革才开始的,摄影报纸上经常有希望工程的照片,我还记得拍照的记者是谢海龙。
那时候才出现万元户这些名词,大家都想着怎么赚钱。
印象很深的,还有车匪路霸,也是在摄影报纸上看到的。
总之就是意识形态很混乱,经济开始提上日程,各种观念冲突很厉害。
我是94年的,老家是甘肃南部某村庄,我会根据我爸妈平时说的一些事情来描述当年我们那个地区的生活环境,可以参考一下。
在那几年生活水平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每天都可以吃白面了,油水也不怎么缺了,但吃肉的话还是比较少,一个月能有一顿的算是不错的家庭了,而且当时大部分人家都会养鸡养猪,每年过年时几乎家家杀猪,杀猪都会请关系好的村民帮忙,帮完忙主人家里都会煮肉分食。
当时每家都在种地,年轻人大都也都在村里,满山的梯田几乎种满了作物,主要有小麦,菜籽,红麻,土豆,玉米等,也有种菜的,收小麦的时候,全家动员割麦,割完用牲口拉架子车运到场里(这个场是我们当地专门用来放各家麦垛的露天平地,中间要留出来空地,各家的麦垛放在四周,但要把出入口留出来)再由队里决定先后顺序,然后一整队的人帮忙给一家一家的开场脱粒,当时可没脱粒机,先得把麦垛拆来铺在中间的空地,然后村里的拖拉机拉着石碾子(我小时候有了铁碾子,小了好多,脱粒快还不伤麦子)一直转,然后拖拉机退场,人们拿着叉子把秸秆挑开,下面就是脱了粒的粮食,这时候还不能装,粮食里还混着麸皮和尘土,这时候几个人拿着木铲子把粮食扬起来,有风是最好的情况,没风的话就把粮食扬远一点,也可以把粮食分出来,然后才能装袋运回去,开场的当天,粮食的主人家里要负责乡亲们的伙食,一般是中午凉面,晚上臊子面或者浆水拌汤和馒头菜,在场里忙的时候主人家里会买几扎啤酒,有时候还会有冰棍,话说人多吃饭就是香啊,我小时候也吃过开场饭,印象很深刻,体力劳动很容易饿,一般一个汉子凉面吃个五六碗都很正常,大伙吃完基本不会有饭剩下的,没吃饱的也没事,家里肯定有常备的馒头油饼,凉菜也都随手能做,绝对不会有人能饿着。我小学暑假回老家也基本是这个景象,但人少了很多,有些出去打工了,到现在村子里除了节假日,平时也就是些老人和孩子了,那时候家家都有的牲口也很少见了,倒是有了不少拖拉机,但种地的少了,拖拉机也就用那么几天,也得亏有了自动的脱粒机,要不然真的不知道那么几个老人家要干几天才能忙完一家的,山上的梯田也基本都荒了,只有山脚下好走的路旁有那么一些老人种种地来打发时间。
然后当时整个村里也就那么几个黑白电视和电话,家里有电视的孩子会格外的受欢迎,十几二十个人挤在电视前,最受欢迎的就是西游记了,只要有频道播出,不管看了几遍都会想去看,当时村里还经常会放幕布电影和请唱戏的,几乎会吸引全村的男女老少,一些少年还会打一桶井水,放些色素,放些糖精,做成简易的饮料,五分钱一马勺,挣点零花钱。说远了哈,再说普通人家里的配置,电器的话估计就只有手电筒可以普及了,不过只要不是太穷的话,缝纫机,自行车这些还是有的,现在我家的老永久还在老家放着积灰,缝纫机沦落到当桌子,没有自来水,每家都有压井,从上边的口灌点水,然后使劲上上下下的压把手,好井的话几下就可以出水。然后是每家都有的炕,别以为只有冬天烧,我老家在秦岭边上,夏天不管白天多热,太阳一落你就得穿上外套,有时候一下雨会很冷,不烧炕的话回返潮,睡不住的。
先更这么多,有人看的话再更
我们村有两条河,东边一条,南边一条,两条河在村东南方向汇合成Y字形,东河是公路旁边的,住的人少,所以像我家那样的大部分居民是在南河边住的,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条河是渭河的分支,结果前两年过年时才从爷爷那知道这条河是汇入长江的,在91年的时候那条河很宽,有十来米,但不太深,最深的地方也就到十来岁孩子的脖子那,所以我哥那一代的孩子夏天最喜欢到河里去玩,那时候河里的鱼还是很多的,鲫鱼,草鱼,面鱼,板鱼,泥鳅,还有螃蟹和河蚌,在河里游泳洗澡,之后再摸鱼,先用泥把河水马马虎虎的截一下,留个口子,一两个人用装过土豆的尼龙袋子兜住,然后几个人跑到上游往下来赶,能抓住不少鱼,有的直接开伙就烤着吃了,有的拿回去养,有时候没东西装的话又会丢到河里。夏天雨多,也会经常发大水,到那时清澈的河水会变得和黄河一样,水最大的时候会从山脚蔓到河堤,水流会很快,遇到大石头的话会激起很大的浪花,我小时候也见过,觉得很壮观,雨停了后过不了几天又会恢复,毕竟也不是水多的地方。到现在的话这条河应该可以叫溪流了,夏天的水量还不如以前冬天枯水期的多,听说是上游截留给其他城镇供水了,前些年也不知道是哪的采砂的挖沙子,弄得坑坑洼洼的,很多河边的地方都不能走人了,虽然水小了,但被挖出来的坑弄得很多地方水很深,所以小孩都被警告过不要到河边玩,不过河里也没什么能玩的了,鱼基本绝迹了,只有一些蝌蚪还在里边游,而且长出来的大部分都是蛤蟆。
不同城市和不同家庭背景的人感受会是很有区别的,1991年时贫富悬殊有可能比现在还大,比如,我家有个邻居有海外关系,家里是一水的进口家电,电视是22寸彩色的,而我家还在看12寸黑白的夏普(1978年买的,1993年才换彩电),但是还有很多家庭连电视都没有。外出肯定都是自行车,但是如果在好单位工作,收入和待遇也是很高的(相对而言)。比如,我在1991年时基本已经把全中国有名的地方玩了个遍,因为那时我在某体制内,国家级别的单位,打着会议名义游山玩水,参加各种公款旅游。1991年的时候去了一趟广州深圳香港,住的都是四星级以上,来回飞机,车接车送,大吃大喝,全部公款报销。那时去香港那边买黄金才70多人民币一克。大家收入可能都很低,但是优势人群地位待遇是很高的。社会矛盾和复杂度其实比现在更高(要么怎么会有动乱呢?),反正,这种生活,我后来是再也没有了。怀念。其实现在社会发展不仅仅是经济进步,整体社会关系,比如官员,公务员的管理,都比那时好很多了。
91年,17岁,省会城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普通家庭。
和现在的老公当时的男友兼同桌正在上高二,热追圣斗士星矢,每天晚自习间隙会去小卖店买个五毛钱的面包,顺便蹭一集星矢。一周有十元的零花钱,周末偷偷约会时会去吃羊肉串,2毛一串,俩人吃二十串再加俩瓶一毛五的汽水,一共四块三。
还没有超市,有副食商店,第一次在柜台里看见矿泉水,八毛一瓶,以为得多好喝,咬牙跺脚买了一瓶,发现和白开水一个味儿,心疼不已。
家里条件好的同学开始穿牛仔裤,用飘柔洗发水,用力士香皂洗脸。我用蜂花自我感觉也不错,因为还有同学在用洗发膏。
家里房子是爸爸单位分的,二室一厅,大概50多平米,有20吋彩电,单开门冰箱,双缸洗衣机,我有辆26斜梁自行车,我哥有辆28的。这条件在同学中也算中等不好不坏。
单休,周日会上课外班,多少钱忘了,肯定不贵。
以上,想起再?充。
山东济宁梁山农村
用电刚普及,基本还是用来点灯泡,有个收音机都是稀罕物。
娱乐就是晚上吃完饭在大门口扇蒲扇扯淡聊天,还有村里不定期会有大白布幕播放电影。
后来比较有钱的人家卖了个黑白小电视,特别小,估计屏幕也就12寸,全村人都搬着板凳去围观。
其实电视里演的啥后面的人根本看不见,就看到一个会说话会发光的盒子而已。
吃水基本还是村里的两三口大井,每天天刚亮就有人排着队打水----【好吧 并不排队】。
过来几年才出现的压水井,需要加引水,才能压上来,冬天还会上冻,得拿开水烫开,压水这活小时候我经常干,真的锻炼身体。
自行车那会真是好东西,因为当时学生上学基本都是徒步,有个自行车幸福感比现在有个小轿车还高,起码不堵车,还有个干农活的,叫地牌车,木头做的,俩轱辘横着,就这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
一大家子人就两头牛,地还多,牛真的可以骑的,只要是别再牛屁股后面晃悠,不过牛都挺喜欢我,因为我经常在牛旁边抓牛蝇玩,学名叫啥来着,不大清楚,就是个头挺大,长得跟苍蝇差不多,不过是吸血的,嘴是真的硬,别说人皮了,牛皮都能捅进去吸血。
一毛钱真的很经花,糖都是一分两分一块,袋装汽水也是,那会拿粮食鸡蛋可以直接去商铺换东西,馒头,青菜,小商品,泡泡糖,果丹皮,不说了 ,想起来就脸疼。
那会结婚也没这么多琐事,毕竟一家好几个孩子,没现在精贵,几床被子,弄点新家具,凑点钱,弄点粮食,土培几间草屋,俩人就领证了,也有不领证的,其实很年轻人根本没到年龄,都是先到一起去过日子,到了年龄再领证,这习俗现在还有,不过也因此不少男方被坑了钱,媳妇交了礼金办个婚宴,领家去,过段日子两口子闹矛盾,媳妇跑了,可以再嫁人,反正也没领证,大家都是头婚。
刚刚说到土培房,这真是好东西,墙体一般厚三十公分甚至更厚,住进去真的冬暖夏凉。
当然院墙也是这种材料,就是麦秸黏土添水一层一层培上去,然后墙头还能重点仙人掌防小偷,真不知道有啥可防的,家家户户都穷,不过那种扁的仙人掌会结出红色的果实,也就是小仙人掌,可以吃的,很甜,就是扎嘴。
更早的时候,村子里都是分族的,有族谱,我家族谱刻在一个墨砚上,长辈可以无条件教训晚辈,晚辈不能顶嘴,不过到我这辈不兴这个了,我其实是九四年生,在大家庭里属于长子孙,就是老爷爷的大儿子的大儿子的儿子。
按照规矩,我长大了,这一大家子人都要听我的,奈何老夫也没啥本事,所以名存实亡,不过后面出生的小老弟们是真的听我的。
其实那会人并不都是很没心没肺的,相反还很小气,要是两家拌个嘴闹个矛盾,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带说话的。
暂时想到这些。
大家都在说物,那我就说人和事吧。
直到0几年
半夜出门需要你够穷,还够胆大。
安全感这东西大概是没有的,从银行取几百块钱,需要左顾右盼,遮遮掩掩。
现在谁家小区遭贼了,能吸引一堆人看热闹,小偷这个以前天天见得到的东西,现在成了活跃在论坛上的稀罕物件儿。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也多!”
如果现在的小偷,地痞流氓的数量是1的话,91年起码是20。
乱葬岗附近有大批棚户区。
一边是死人,一边是活人,中间是垃圾场,外围是屎尿成堆的河,很多人生活环境比现在的流浪狗还差老远。
我父亲那个时候去火车站当搬运工,收入还不错,隔壁的老大爷干不动了就收废品。
隔三差五听到老大爷哀嚎,不用问,他收的废品被人偷了。
农村的青壮年不少,除了干活,还要负责干架。
李家的水渠整大了引得水太多,就要拿起锄头去说理,说不通就堵他家的水渠,再不行,两家人上演武斗,头破血流也不罕见。
王家的二娃下海经商回来,人模狗样的,然后骗了一村老小的全部积蓄,留下自己的父母天天以泪洗面,面对乡亲们的讨债。
出一趟国,回来可以吹好几年,中国的首都五十年比不上泰国的曼谷。
日本产的,就是最优秀的代表。
尽管后来大家发现最耐艹的还是国产品牌。
农村人比不上城里人,城里人觉得铁饭碗厉害,铁饭碗羡慕能移民的。
砸锅卖铁也要移民。
多少年以后,再见远得不能再远的二叔时,他请求我帮他孩子弄一个学籍。
我记得他。
那是因为整个家族,每到过年都会用又羡慕又酸溜溜的语气讨论他,直到深夜也不停歇,都在猜测他在国外是不是可以天天吃肉,是不是人人都有铁饭碗,不用工作也可以天天有钱拿。
直到有了智能手机,过年的时候,再也没人提起过二叔了。
那时住在上海市区的石库门弄堂里,烧东西用煤炉,装蜂窝煤的
卫生环境挺差,每天早上要倒马桶,墙角有蒙着灰的蜘蛛网,现在肯定是无法忍受那样的居住环境了
买来大米里面会有虫,黑色的估计是米象,白色像蛆的可能是米象幼虫,用量米的量杯盛半杯水,挑出虫子放到水里淹死
那时候印象里小轿车都是桑塔纳
日常出行是乘电车,两节的,中间有转向盘
对了,当时有个它:
说个电子数码领域的:
-电脑还是命令行/黑底白字的界面,那个时候DOS还是主流平台。
-冰箱还是机械旋钮温控,开开停停的。不像现在有数码控制+变频。
-电视还是隔行扫描的彩色CRT。(95年以后的电视基本上都支持NTSC 480i 60 了。95年以前很多PAL单制式的,576i50闪的一批)
-听磁带/CD,看VCD。
-小霸王还很火。
-有一种傻瓜胶片相机,旁轴的,照片上会打印出黄颜色的日期时间;一卷只能拍36张。
-日本电器最火的时候。松下CRT彩电,松下洗衣机,夏普录音机...
91年,上小学了,坐标,北方中等水平地级市,吃饱是肯定没问题的,基本上能够顿顿炒菜的时候放些肉片,逢年过节大鱼大肉也问题不大,就是过年买点黄瓜蒜苔西红柿很贵,但老妈也会买点。。。
不少人家有彩电,但我家黑白的当时还没淘汰,差不多那时候爸妈在商量换彩电。
电话安装很贵,那时候全市还有个电话黄页。
家里有游戏机,超级玛丽什么的,感觉很好玩。但是我妈只让周末玩。(修改下这里,游戏机好像是年底还是次年初换彩电之后买的。。)
家长也会在我生日时候送个玩具,买奶油蛋糕,但那时候的蛋糕很大,不好吃,奶油特甜,上边有裱花,蓝色粉色黄色,也算好看。反正那时候觉得还好。
有个相机,乐凯胶卷最便宜,所以用的多点,富士和柯达贵,好像一张胶卷36张?偶尔有时能冲洗出多一张就很高兴。
小城有公园,要收门票,偶尔奢侈一下可以划船。我妈一般不舍得。
四大天王很流行。
城市有两个商场,感觉有点高档,逛是真的去买东西,所以很少去,不像现在各种餐饮和幼教机构,但是有卖雪糕的,特奢侈,我妈就没给买过,每次都说一样的东西比外边贵。。。呜呜,然后商场的布料区还挺红火,好大一片。
足球巧克力,红豆冰糕,巧克力瓦夫是比较常吃的零食。
看动画片圣斗士星矢?
小城有新华书店,大部分书不舍得买,所以偶尔蹭书看,还有磁带,贵。
过年很重视买新衣服,我妈会给买大一号的,说可以多穿两季。
那时候我6岁,读小学一年级。
坐标四川的一个小镇。
回家肚子饿了,没啥吃的,外婆准会给我做一碗酱油饭。一勺猪油拌上酱油,就是当时的人间美味。
穿的是老式的运动衣运动裤,谁能穿上一双从沿海带回来的旅游鞋,那就是这条gai最靓的仔。
什么阿迪耐克都是传说,最多在电视上看见过。
陪伴我的除了外婆做的布鞋,就是这种塑料凉鞋,扣子极易坏,一个夏天就能穿成“拖鞋”。
学校里最流行的饮料是凉水, 五分钱一杯,自来水加糖精再加色素,花花绿绿的,不存在健康不健康这一说。可乐,雪碧,矿泉水,根本没见过。读到二年级的时候,在漫天的广告轰炸下,家里给买了一瓶果珍,每天用开水冲了放在水壶里带去学校。
提到了水壶,就多说几句,那时根本没有现在的密封保温水壶,就是一次性的塑料饮料瓶,水的温度一高就会变形。
91年最流行的小孩玩具是这个,《恐龙特警克塞号》,当然,家长给我们买的都是山寨的。
据说县城里有卖变形金刚玩具的,一个就要好几十,根本买不起。
那时候,看孩子的家境从文具盒就看的出来。
这种,普通人家的孩子。
这种,家里多多少少有点关系的,或者老爸在沿海打工。
91年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很微妙的时期,很多商品都有两种价格,一个是官价,一个是黑市价,记忆中经常拖着鼻涕牵着外婆的手去乡下买大米。
弹指一挥间,外婆已逝去多年,我也长大成人,记忆中的那个世界原来越远,每次回到家乡,回到成长的小镇,都觉得恍如隔世。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小时候幻想的生活都变成了现实。
希望祖国越来越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人当年小学一年级,坐标西南小县城。91年母上工资百来块,但电视剧1700+,我家倾家荡产买了个电视机,从此每天晚上一堆街坊邻居准时到家里报道,天气好的时候要求把电视机搬出去放宿舍前面的空地上,当年的某几个单身叔叔把他家的桌子拿出去给电视机放。大半个宿舍楼的男女老少大家一起坐着看电视。当时全家住是母上单位宿舍,一室一厅,房间大概10平米,只能放一个床、一个柜子和一个桌子,椅子都放不下,写作业直接坐床上。客厅大概6平米,只能放一个三人沙发和一张方形桌子,桌子兼电视柜和饭桌功能。厕所是几幢宿舍共用的,离我家宿舍70米。没有厨房,烧饭直接在走廊上生火,用的是火炉,每月都要去买蜂窝煤和柴。走廊前面露天的地方有一排水管,整幢楼共用,洗菜洗脸洗脚洗衣服都集中去,一边洗一边聊天。母上他们单位条件比较好,全单位有一个澡堂,男的那边没去过,女的这边一共8个空格,也是烧煤的,澡堂开放时间大概是周六下午2点-晚上8点,每周一次,过期不候,当然过年前2天可以享受连续两天都可以洗。
正如第一位老先生,我首先想到的也是天下最大的事情:那时中国人基本能吃饱了,且副食品在增加,所以粮食消耗有所减少。1991年粮票还没有作废,自由市场粮价比计划供应粮价高,江浙人买粮票赚这个差价,于是城市居民都拿粮票换各种日用品,铝制品、塑料制品等。我换过平锅、塑料架子、盆子。有一位亲戚30年前饿怕了,严禁家人用粮票换东西,后来作废了好多呢。
某川北偏远小镇,万元户家庭:
书包:红军通讯员用的帆布包、其它颜色的方正的精品日本帆布内胶皮的书包。
文具:竹杆圆珠笔<丰华牌圆珠笔芯>、铁盒文具盒、中华铅笔<带金色铁皮卷起的红色橡皮擦>、方正的类似变形金刚可以各种收纳的塑料磁铁文具盒<92年以后了>、彩色笔、蜡笔、卷笔刀、机械青蛙<只拥有过3个,92/94/95年>、火皮枪<92年>。
零嘴:1分钱1个的直径1CM的大糖丸,或2个直径0.5CM的小糖丸,5分钱的冰糕、1角的雪糕、5分钱一根的果丹皮,5分钱/1角一个的黄色透亮的麦芽糖<搅搅糖>、5分钱一根的黄色透亮的麦芽糖、5分钱一根的黑色的牛皮糖、5分钱一个的姜糖、5角钱一斤的米花糖、2角的青青泡泡糖<草莓味>/1元1圆盒的大大卷泡泡糖。
饮料:5毛钱的玻璃瓶装的可口可乐、麦乳精、维维豆奶粉<92年>。
烟:三峡<家人抽>、翡翠<家人抽/待客用>、红梅<贵客用>、红塔山<贵客用>、云烟<没见过,据传第一波下海的人抽>。
家电:14寸青羊牌电视+不知名的绿颜色只有一个指针仪表的稳压器、长城吊扇、双菱/菊花/荷花牌的落地/座风扇。
其它:竹篾吊顶、沼气灶<土墙上到处是胶管>、超薄塑料纸印刷的沿海的美女、蝴蝶牌缝纫机、保温瓶、收音机/收录机、永久牌自行车、红鸡公摩托车<嘉陵50><家人借来骑过2次>、大黄狗、小黑狗、搪瓷杯、军用水壶、马灯、冲锋枪<实际是56自动步枪><家人税务检查站任务配过3-4次>。
财产:1尺厚的土墙的三合院+石板院坝、7亩地+15亩果园承包、牛、猪、鸡、鸭。
挣钱方式:务菜<种菜,主要是芹菜>、务农<种粮食>、务果树<桔子,红桔/无核桔/广柑>、贩中药<沙参/白芷/川芎/白芍/麦冬>、两个条凳支4平米竹篾编的板子卖小百货<92年卖调料/调味品>。
称呼:爸/妈、X幺/X爸、爷爷/婆婆、外爷外婆、婆娘/女人、男人、主佬、妇佬、岁娃、X女子/X娃子、老人公/婆、娘屋、舅姥倌。
吃的:2/5是稀饭、2/5是红苕/南瓜/苞谷/洋芋/杂菜混合米的饭、1/5干饭,1周2次肉<当场天割肉/逢场天买肉>。<所以现在不吃红苕/南瓜/苞谷/洋芋以及其制品,极其超级地恶心>
精神:保守;对饥饿/未知恐惧;爷爷老实;婆婆有难民心态,超现实/超物质主义,为自己为家人—导致我父辈基本都是娇生惯养。
衣食住行吧。
衣,我实在记不清了,你看一下91年春晚吧。
食,各地差别很大,就说北京吧,人们出于刚吃上肉的阶段,吃肉不算难,经常能吃,但也不是说每顿都能吃,这还是市区。
住,大多数都住平房,我家17米,实际上现在北京也有很多地方没拆。
17米小屋,下雨漏水,顶棚纸糊的,捅开能放水,拿盆接。
院子是大杂院,很长,我家恰好最里面的,进院门到我家要转六个弯,院子里有棵古树,夏天时候那个吊死鬼(学名尺蠖。平常是呆在树上的,未老熟时不能吐丝。但是到能吐丝了以后,它们并不立即钻入土中化蛹,还会在树上呆一段时间,这时它们就会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吐丝把自己悬在空中,脱离树枝。)看起来就像门帘一样
91年各地差别很大吧,那个年代人们活动范围很小,大部分人其实都没出过城市(乡村情况我就更不了解了)。
没出过城市,什么概念呢?其他城市我不好说,说一下北京吧,二环路内才算市内,并且,很多东西城人很少去宣武崇文,反过来崇文宣武去东西城大概也仅仅是故宫或者西单王府井。
今天看来的名胜,比如颐和园什么的,因为地处二环外,很多北京人整个九十年代其实只去过一两次。
娱乐,电视,没有有线台,只能收到中央台2、8频道和北京台6频道,天津台和河北台也能收到,但这俩台不清晰,满屏雪花,情况好的时候认真看,集中精力看,就能理解电视剧剧情,情况不好彻底歇了。
电影好像是五块吧?记不清了,因为当时电影其实挺贵的,录像带更便宜。
租一盘录像带大概2-5块,4-24小时不等,有时院里一人租了,其他邻居也去看,这样大家不是就降低总体成本了嘛。
2-5元的价格,比电影便宜(电影5元只能一人看),但是看几十集电视剧又有些贵。
所以那时节看了龙哥发哥星仔很多电影,但电视剧83射雕和上海滩电视剧没看过(北京电视台也没播过)
来围观一下1991年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吧,这些产品当时只是在城里家庭流行,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都是奢侈品。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480493761112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