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频道总站
首页资讯主页 儿童玩具批发 批发市场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如何看待上海闵行开市客Costco开业疯抢导致临时停业?

2019-08-28 02:54:16  浏览量:1685

如何看待上海闵行开市客Costco开业疯抢导致临时停业?

Costco国内第一家店开业,大妈抢购,人挤到爆,无奈中午暂停营业。

似乎一直都走在社会潮流最前端的上海,今日迎来国外大受欢迎的会员制零售超市Costco,在国内的第一家线下门店开业。

有人说国内淘宝什么都买得到,人挤人有什么意思。

但由于今天开业首日人太多,Costco已经暂停营业。

01

根据今天前往上海闵行区Costco的网友所描述,在正常营业阶段,Costco超市入口排起长队。

据官方透露,Costco非食品类的百货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价的30%到60%,食品类则低10%到20%。

今天周二啊,去抢的都是有钱或者有闲的大佬。

周边道路极度拥堵。

这家Costco超市共四层,其中1层是商场,2-4层是停车场,可停1000多辆车。

此次开业的闵行门店,共四层,其中1层是商场,总购物面积近1.4万平方米,2-4层是停车场,设有1300个停车位,是其全球门店中最大的停车场。

而平时2公里多去超市的路程开车只要6-7分钟,今天开了二十几分钟。到中午11点不到,人流已经明显超过商场可以容纳的客流,被迫进行限流,保安在商场附近举着牌子告诉前来的人:停车需要3小时、排队买单需要2小时。

有网友表示,Costco超市门店在上海闵行区朱建路235号,导航搜开市客就有了,为什么要导航,因为对多数人来说,这位置有点远。会费299元,前几天办会员送一百抵用券,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了。商品价格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歹也是入了关的。

02

Costco到底是何方神圣?

它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式会员制连锁超市,只有办理会员才可进店购物。Costco北美地区的续卡率为91%而全球的续卡率为87%。

Costco没有公关部门,也几乎没有广告投入,但允许会员携带多位亲友一同购物,因为会员们才是最好的免费推销员。

在实体店大佬们被电商魔王亚马逊踩在脚下摩擦的今天,这家线下超市却神奇地保持每年4%-6%的营收增长。

其实,全球第一个仓储式会员制超市是美国邮政局内部的员工团购机构 Fedco,专门从厂商那里大宗批发便宜的商品惠及员工。

不过这种非盈利性机构,仅仅向每个员工收取5美元的终身会员费……最终倒闭在21世纪的前夜。

其中一家模精品这类模式的商超 Fedmartt也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但老板索尔?普赖斯却很用心地栽培了一名年轻入。

这名年轻人在零售行业打了30年工后,决定重新开启这种商业模式,于是他辞职并拉上了自己的司事创立了 Costco。

作为唯一一家面对互联网冲击还能逆势而上的超市, Costco: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精选商品。与动辄两三万库存的传统卖场相比, Costco只卖四干种产品,每个品类只选两三种爆款。

低价。批量采购和较短的账期使得 Costco在供应商面前有很强议价能力。Costco对保持低价有着深深的执念,比如经典热狗苏打水套餐,该套餐25年以来从未涨价,一直保持在1.5美金。

无理由退货。除了低价,还得有出色的购物体验。

在 Costco,一个员工的时薪是20.89美元,吊打零售业同行,是沃尔玛同岗位的两倍。

最高管理层几乎全部提拔自公司内部,98%的店铺经理都有一线工作经历。在美企员工满意度调查中位列第品仅次于谷歌、也是唯排入前25的售企业。

1976年,第一家采取会员制的仓储批发俱乐部Price Club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成立,7年后,另一合作伙伴Costco会员制仓储批发公司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成立。1993 年两家公司合并为 PriceCostco公司,1998年正式更名为开市客股份有限公司(Costco Wholesale)。目前Costco在全球11个地区经营逾770家卖场。

03

Costco此前在国内发售的会员卡,年费优惠,一张会员卡199元/年,附赠一张家庭卡,可同时进6位成人,还可另外带一两个小朋友。今天起,会员卡的年费已恢复到正常价299元/年。

Costco亚洲区总裁张嗣汉,自7月1日开放会员申请后,目前闵行店已经积累了数万名会员,远超过了此前预期。

为了进入大陆市场,Costco在2014年首先开设了天猫旗舰店,了解市场和消费人群。张嗣汉说:“这5年时间,让我们去调整,让我们去准备,让我们去培养品牌,培养我们的团队,所以这5年是值得的。如果我们跳进来(大陆市场)什么都不懂,一定会吃亏。”

而首家门店落户上海的决定,也来自于天猫旗舰店的运营经验。从过去5年的订单来看,Costco的主要消费者集中在华东地区,其中上海最甚。

04

两个月前,国外与Costco一样,实行会员制并名声大噪的零售商超山姆会员店,在上海市青浦区开了它的第二家门店。

山姆会员商店是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会员制商店。

山姆会员可在店内享受普通商品10%至20%的会员优惠。与Costco 299的会员年费相比,山姆普通会员的年费为260元,卓越会员年费为680元,会员均可享受主卡一张和亲友卡一张。

中国第一家山姆会员商店于1996年8月12日落户深圳,成为大陆地区首家会员制超市。目前,中国25家山姆门店分别坐落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上海青浦店将是大陆地区的第26家门店。

同样,山姆会员店还在7年前开始了电商发展。其线上共有3大类,分别为自营电商平台,包括官网和APP;一小时“极速达”服务,覆盖了全国部分城市;山姆会员商店旗舰店和全球购,利用了京东配送网络,可将商品送至没有山姆门店的城市。

国外的会员制零售巨头,纷纷来国内开店,还搞得这么红红火火,让国内正在走下坡路的线下零售商们恍恍惚惚。

网友@茶馆酒仙认为: 市场价这种东西仅供参考,量大价优的地方多了去,会员费,交通成本,时间成本都要综合考虑,因为便宜就去买大堆的回家占地积灰不见得就是划算。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9704127952011264

超市开业前没做好充分准备,外籍老板没想到工作日也有这么多人来买买买吧!在一公里外就开始堵,超市周围各个路口都堵住了,通往超市的主路更堵的可怕,直行左右拐都不行。进商场排队,后勤小哥看上去都快中暑了,路边的警察叔叔说今天这个超市开业已经把周围8个警察局的警察都调过来,心疼警察叔叔30秒。进商场里发现全是人,哪哪都是人,结帐排队估计得排上三四个小时,外籍老板摇摇头。两手空空的我来了、正如我两手空空的走。













Costco没有选择在中国的某个周末开业,而是选择在一个普通的周二开始了它在中国的线下之旅。不过,Costco的首店开业大吉之日进行的并不顺利。虎嗅12点半从其上海闵行门店离开时,由于车流人流太多,周边交通几近瘫痪,多名上海交警顶着37度高温在维持秩序,笔者呼叫的专车足足等了50分钟才到达现场,上车后我和司机一致表示,这是我们彼此经历过的最离奇的打车经历,因为这个等候时间,是我从闵行门店去虹桥机场车辆实际行驶时间的两倍。

我上车后不久, 就从多方渠道获得消息,Costco首店随即决定今日暂停营业,以疏散人流。对于一家零售商而言,人流拥挤到不得不闭门谢客,这一般被用来证明该商家大受欢迎。但是根据笔者一上午的探店体验来看,这绝非值得骄傲,而是一个近乎灾难性的上午。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和新零售起源地的上海,这一切更加显得不可思议。

无论谁曾经为Costco背书,将其捧上神坛,从其首店开业的表现来看,不能说它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甚至可以说,这家公司的过分自信与傲慢,影响了Costco的准备工作。虽然Costco已经在天猫上开店已逾两年,但是在线上通过纯粹的商品力与消费者沟通,和线下通过鲜活的门店现场与这座城市沟通,其意义和难度,都不在一个量级。

灾难级的通行体验

在昨天的数博会上,马云说,美国是一个在车轮上的国家,而中国是一个互联网上的国家。但是在上海,上海早已成为一座指尖上的城市。无论是最后一公里还是最后半小时,上海人民已经习惯了手机一点,送货上门。

但是如果你在8月27日早上9点以后来到上海闵行的联友路,这条闵行门店的必经之路,你会看到一幅奇特的情景。无数老人结着伴,有的带着小朋友,用双腿走完了去Costco的最后一公里。还有不少人像我这样拖着行李箱,有的拿着相机,不用问,那都是媒体同行。那些带着相机的媒体同行还不知道,他们稍后会碰到什么样的“待遇”。

这一景象让人惊讶,不仅因为这是移动互联网无比发达的上海,更因为在资料中,Costco被描述为一个仓储式超市,其商品以大包装为主,如果真的如Costco设想,一个月来一次采购足量足以,那么不仅需要消费者有较大的力气,而且需要较大的车载空间把商品运回去。从卖场内的购物车也可以看出,购物车的长度,足够一个学龄儿童躺卧车中睡觉,可见,这里是鼓励大批量采购的,与其说是零售商,到真不如说是“批零商”。

早在开业之前,很多上海媒体都提醒过,作为一家主打家庭采购的会员制超市, Costco必须要考虑上海的交通状况。这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体验。笔者9点从江苏路出发,9点半才侥幸打上一辆出租车,通过走高架,10点就已经到达了距离闵行门店3.5公里的地方,这时手机导航发出了不幸的消息,告诉我们未来这3.5公里,我们至少要走30分钟。虽然远高于我的预期,但是笔者还是决定既来之则安之。

随后我们的车辆开始停在北青公路上一动不动,看到前方不断有司机冒着37度高温出车探望,我们感到大事不好。接近中午11点,我和那位彬彬有礼的上海师傅聊完了我们能聊的所有话题,最后司机不顾风度的骂了句上海话,问我要不要改道。最后我们决定绕道10公里,从华徐公路绕道反向靠近联友路,但是在距离联友路路口数百米的地方,车又不动了,我一咬牙,下车拖着行李步行1.4公里,终于抵达了门店。

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11点50,也就是说,平时需要40分钟车程的路,这一次走了接近2个小时。

来到门店立刻又遭遇当头一棒,保安告诉我,由于限流,此时只能出不能进。

会员制?

如果不是几位上海阿姨的及时出现,笔者不知道还要等待多久。但是很快门口传来了吵架声,几位上海阿姨用标准的上海话与保安交涉起来,此前司机师傅告诉过我,上海阿姨很厉害,跟着她们不会吃亏。笔者跟了过去,保安们显然招架不住,于是手拉手决定放出一个小口子,放几位阿姨进去。

这还由得了他们?口子一开,笔者连人带行李箱就跟着上海阿姨就被后面的人流推进了门店内。耳边传来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声嘶力竭的呼喊:“会员卡!”但是声音很快被人流忽略而过。

在卖场内,笔者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各种大包装和特色商品,包括号称比姚明还高的玩具熊,不可否认卖场内人气很旺,结账的队伍从收银台一直排到了墙那一头的面包烘焙区。关于商业模式以及商品、运营方面的分析,虎嗅会在明天提供更为深入的报道。

或许是人流太大,卖场内的工作人员在人流的映衬下显得凤毛麟角。对于顾客的询问,大多也无力给出更为细致的回答。

在卖场内,经常能看到有人在争吵,包括购物车与购物车相撞。一位媒体同行告诉我,他今天数次被上海阿姨的购物车撞到腰和屁股上,不知道算不算工伤。笔者曾经参观过很多零售业同行的门店,即使是中国大卖场的鼎盛时期,即使是超市大促销,顾客把食用油的货架挤倒的时候,情况也不过如此。

但是平心而论,这绝不是Costco想要的效果,他们可是会员制商店啊。什么是会员,就像机场的VIP休息室,是快节奏城市的慢生活,是泱泱众生中的高品质客户。开业一周前,Costco邀请上海本地媒体参观卖场,向他们展示干净整洁宽敞的卖场环境,现在看来,那就像是挖好了战壕,但是还没有布满子弹孔的军事演习阵地。

不可否认的是,卖场的混乱,或许让我们失去了真正了解Costco商品力的机会。一位上海阿姨在我耳边喊着,这家超市就是骗钱的,充了值东西还那么贵,不过我看到她的购物车确实塞满了商品。从销售额来说,虽然现场混乱,这半天的销售额应该仍旧可观,如果公司方面愿意公布数据的话。

在开业前,Costco通过线上电商渠道测试中国市场,虽然Costco声称是服务周边30-40分钟车程的客户(江苏路恰好在其服务半径边缘),但是实际情况与想象大相径庭。任何零售活动一旦回到地面上,就不再是地图上的理论值,就像将军指挥打仗,不能对着一张地图去排兵布阵一样。特别是Costco这种批发零售模式,更像是宜家来到一座城市,一家门店服务的人群,可能就是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城市人口,Costco必须真实的理解这些人的起居出行,生活节奏,真正提供从商品到服务到体验的全方位卓越的差异化的体验。

离开了电商界面,Costco是在时间、空间、地域文化多个层面与这个城市交流,Costco是这个城市的产物和组成部分,而不是这个城市的天外来客。从这一点来说,今天的Costco,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今天是周二,人还能把店挤到停业......

据媒体报道,Costco开业首日,茅台、大牌包包等被疯抢。停车需等位3小时,结账需排队2小时。

(啧啧,真是有钱又有时间!

Costco——开市客(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22日,注册资本8600万美元,实缴资本2000万美元。

原来译名不是“抠死抠”,而是“开市客”~

Costco作为仓储式会员制超市可以做到无条件退货、试吃到饱以及保持所有超市最低价,听起来的确还挺诱人的~你们会去排队吗 :3

都是这只鸭子,到处流窜搞坏了风气。

波及了优衣库、西安711,现在又祸及上海开市客。

冲个屁啊,炖了你。

680山姆卓越会员来强刷一波存在感~

希望山姆慌两天,促销半价搞起来!!

记得北京的第一家肯德基吗?

90年代结婚甚至还会选择在肯德基里,你敢信?开业第一天被挤爆,是好事还是坏事,是人性的缺失,还是道德沦丧。。。

Costco的成功早有耳闻,在国外盛行多年的会员制,在国内却一直没人做。看评论中也有很多唱衰Costco的,这里我要站一下Costco,理由如下:

1、第一家costco在中国开业,在上海,实际是试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一次开店跟预期不同,不是很正常嘛?

关于交通,内部引流,整个的购物流程,确实有很多可以优化,但是这不是costco不被看好的理由

2、costco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海外进口货物,在超市的实际体验感;解决了线上海外购物需要等待快递的时间;解决了人的虚荣心;解决了海外购物美价廉的问题。

3、关于会员问题。大哥,这种就是商业模式就是要靠着收会费赚取利润,并且锁定用户,理发店办的卡是一个道理。

那为什么别人家不成功?因为不是唯一选择,有些会员超市重视价格,有些重视种类,但costco,从价格、商品种类、商品质量全部都重视,这可是高频刚需啊。试问毛利率低,但是销售额高,零售企业能不能接受呢?当然能啊!

costco要解决的问题:

1、周边服务要快速跟上,线上和配送要做起来。国内可不是国外,大家很重视便捷度和舒适度,就开业第一天这个状态持续一阵,估计也没什么人愿意再来了。

2、costco在新鲜劲完全过去之前,要快速跑马圈地,做出优势的差异化部分。costco的对手其实就是周边大超市,目标人群就是30+的人群,因为年轻人是很难大量采购东西,或者跑这么远买的,楼下711解决。最不用担心costco的就是这些便利店。

3、合理的扩张,在市场允许,利润可控情况下,继续扩张,线下店是闭环的终点,也是开始,招牌在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品牌广告,又何尝不能带动线上呢?

希望Costco能把好的东西带到国内,给零售业带来点不同,刺激刺激TB,做点创新和新的东西。

国内很多零售企业都说自己是Costco模式,什么是Costco模式呢,从他们做的事情来看,简单地理解为会员制:通过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给付费会员更好的购物体验。

但是目前完全执行会员制的零售企业,几乎看不到。大部分采用的是双轨制:普通会员+付费会员。甚至于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 all in的策略是Costco的改进版。

不过我们看到的是,不管怎么改进,Costco九成以上的续费率是他们永远达不到的高度。

国内夹杂着双轨制的会员制,使企业策略上畏畏缩缩:付费会员的价格要低多少?不挣钱的话意义在哪?低的力度不大的话,会员的敏感度不高,付费会员占比不大,最后会不会流失掉?

而个人的观点是,Costco的核心不是简单的会员和便宜,而是客户群体的细分与市场定位。


一个越来越明显的事实是:夹心层的钱越来越难挣。可以通过大量的传统零售公司甚至外企逐渐撤出看得出来。

如果把客户分层,可以大致分为三层,最底层是那些只在意低价的用户,典型的例子就是拼多多的用户群体,他们不知道拼多多上都是冒牌吗?不知道质量不如正品吗?他们知道,只是在绝对低价面前,对质量不敏感,只要是可接受的底线就行。

而最上层的是高端客户,他们除了对于价格以外,对品质也非常看重。比较在意的是额外的附加价值,我喜欢说的例子是神州专车,普通大众的第一感受是贵,但是它的盈利水平其实大于滴滴,还有一个例子是各大银行发行的高端信用卡,收取高额年费,提供诸如机场贵宾厅这样的服务,这部分客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非常大。可见这部分客户的量也是非常大的。零售企业中,山姆、Costco这样的公司,本质上定位就是服务这部分高端客户的,虽然也会用低价策略,但是这只是他们的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给高端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满意度。他们的会员收入水平是远大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否则,那些平价的茅台、包,普通人即使平价也达不到抢的地步。

我一直强调的是,有的人觉得山姆并不便宜,这不是山姆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同理,一个高收入客户用了拼多多吐槽品质不好,也不是拼多多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他们定位明确,一开始就没把你当成自己的目标群体,是你自己走错片场了。Costco瞄定的就是通过“会员制”、低价、服务等等来给你提供更好的体验,你如果说感受不到和路边小卖部的区别,也可以理解,毕竟你找个农民去吃牛排问他感受,他一定会告诉你没吃饱,还是那句话,自我定位不清吧。

而夹杂在中间的这部分人,是最难伺候的,他们在意价格,也在意品质,既想便宜,又想装逼。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传统型的零售企业越来越难做了,关店的关店,撤出的撤出了。这样的群体怎么做,我觉得需要通过更多的维度去更加细分市场,当然咯,前提是这个市场足够大。具体的看,像无印良品、优衣库这样的公司过的也还可以,7-11在西安收入营业额也达到40万,所以,方法是有的,更考验你的经营能力。

回到问题,怎么看待这个情况的出现?我个人认为有三点,第一,用事实证明了高端用户群体比你想象的多,简单来说,有钱人真特么多。第二,这个情况对于Costco来说,并不在乎甚至于不该存在。因为媒体一窝蜂的报道突出的都是低价,弱化了其他方面,比如说SKU丰富度,比如这样的价格屠夫式销售,它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采购的能力是难以想象的。最后就是,这种情况会逐渐冷下来,这也是对客户的一个筛选过程,那些一上头办了会员又难以复购的客户会逐渐流失掉,也会有客户逐渐发现也不是绝对的便宜,而逐渐流失,但是这种情况对Costco来说是预料中的,我不需要保证所有的会员都会续费和复购,我只要保证划定的那部分客户续费和复购就好了。

不管怎样,Costco还是用一出好戏教育了国内那些想着all in市场的四不像公司: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线下Costco,线上排魔兽

一个是中年人的现实,一个是中年人的情怀

开业是在周二,不是双休日

这个地方很远,交通不方便,没有地铁,自驾车比较好

那么,很疑惑,年轻人上班,去的主力是退休老阿姨老爷爷,而且要开车,也就是说,上海原来有那么多开车的老年人啊?平时没发现啊,这个人群很强大

生意还是做老年人的好,他们购买力强大

作为当时某民工企业给costco设计运营流程的人员,表示,Costco能引起这么大轰动真的很开心。

从一片荒土到开业爆满,更多地我们还要看costco的本土化能力和利润情况,后者可能更加重要。

如果闵行这第一家costco成功,以后便是星火燎原之势。祝福costco!

好市多就两个字,便宜,谁会跟便宜过不去呢……

美帝国主义好坏啊 !用低价拉我们劳动人民下水,让我国人民丑态尽出,政治觉悟丧失!

利益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上海人民给了美国人一个教训!

在中美贸易战正酣的时候,上海人民用自己的购买力给美国人上了很好的一课,妄图用加征关税来击败中国人?我看那些出口企业转内销,怕是只用上海人民的购买力就救活了吧。


至于对付美帝国主义企业最好的办法,不是抵制它,也不是像当年对家乐福那样示威游行,而是像上海人民这样,买到它停业!挤到它关门!


乌拉!上海人民万岁!

这事,成本真的不高

我估摸了一下

三百万能拿下

一百万请人当托,开业那天故意去疯抢

店家故意临时停业

搞个大新闻

剩下两百万

投到各个主流媒体,网站做宣传做噱头

嗯。。。如果请一千人的话,每个人一千块钱

太高了

看样子,这场营销成本三百万都不到

可能100万到200万就能搞定了

培养会员制的土壤-中国同行介入竞争-黯然退场

剧本已经写好了,外国人负责开发新模式,中国人负责发扬光大。

整个纽约曼哈顿岛上,也只有最最边上有一家costco。costco真正成功的地方,都是高速发达、人均1.5辆车的美国大农村地区。

其实本质上costco压根目标人群就不是坐公交的那些人。你在大城市downtown住,出门全靠公交地铁,你去costco买了一大袋子苹果,十几个鸡腿,三桶杏仁,一袋大米,三长条的可乐,这么多东西你怎么提回家,怎么上地铁呢?

costco的最典型消费场景,是在美国农村那些100%靠汽车出行的城市外围的中产区,出了超市直接推车,在停车场花一家四五口一块儿卸在后备箱里,然后开车回家,一家四五口再一起把东西搬进厨房,然后一家四五口再齐心协力把鸡腿、苹果、白菜、零食快速消灭掉。

上海跟纽约非常像,如果城市中一多半居民靠公交出行,那么势必不能运输大量物品,所以大部分市区商店都是一瓶瓶地卖可乐、一斤斤(一磅磅)地卖生肉,菜市场的西红柿辣椒都论个卖,一次性只买这么少势必会导致货物单价更高,大概率不会像costco一样“无籽西瓜不错,直接搬仨回去”的场景。

所以哪怕是上海闵大荒,都不是costco。costco应该开在北极。

一个新超市开业当天如果还不爆满的话,那直接关了吧。

一来是新开张吸引顾客尝鲜,二来是东西品质可靠价格实惠,三是他们低估了国内(特别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的人口密度和消费能力。

Costco在美国都可能被挤爆,更何况在中国?美国人口密度较低,通常很少出现排长队的现象。除非是一些特定场所,例如飞机场安检和登机,热门的餐厅,和主题公园;或者特定时间,例如感恩节圣诞节。

但是Costco就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加州的Costco早上10点开门,挑个工作日早上10点15分去了看到停车场停满了三分之二的车你敢信不(但是内陆三四线城市人流量会少很多)?很多墨西哥大叔大姐先美滋滋地吃个早饭,然后推一个满满的购物车一箱一箱地自己皮卡上搬。再挑一个内陆的一~二线城市堪萨斯城,周六早上也是10点多去想调换个轮胎,排号排到20几号,要等俩小时才轮到我。把车放下打了个lyft去附近逛街吃完午饭最后1点多才拿到车。很多 Costco自带加油站,像加州这种油价全国领跑的地方,傍晚时候Costco加油站排队20分钟也不奇怪。在傍晚和周末买菜高峰,Costco 里经常出现结账柜台全开然后每条队伍都排5个人以上,或者商城里各种试吃小摊食物一拿出来就被周围顾客一拥而上吃光的壮观景象。

所以,美国一二线城市的Costco尚且如此,何况中国上海Costco首发日?不把你买到关门算我们输啊。

其实Costco不光是一个量贩式超市,它更多的是一个全方位的会员服务。它还卖车,车保险,人寿保险,配镜,提供房贷,房屋保险,家庭饮用水或者安装净水器,旅游折扣等。对于自己有小生意的人,Costco还提供商务打印,logo设计,刷卡机等业务。

也希望Costco未来慢慢在国内也逐渐完善这些业务,而不纯粹是一个买买买的菜市场。

免责声明:本站是一个免费货源信息发布平台(非购物网站)属于非盈利性质平台,全站内容信息及图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版权、知识产权、法律责任均归上传者所有(请自行斟酌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本站仅免费提供信息储存服务与货源信息参考用途,所以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温馨提示:市场有风险,请注意!如有违法信息或不诚信行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