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0 02:50:25 浏览量:2184
不说年薪50万,单单月薪一万就能淘汰大部分80后了。
绝大部分人,在某一行业,某一职位沉下心来做一辈子,他们的薪资也不会有太高的提升的。
不要说211/985,博士硕士,这些人才占大学生的多少?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没有上大学的(就算985/211这些在某些行业也有好多拿着低薪的工资)。
也不要说互联网金融,创业老板,这些人才占整个收入群体的多少?绝大部分人,还是默默地拿着低薪做着底层的事。
多看看实业,里面人的收入真的是低。做了一辈子的人拿着几千块钱的薪资不要更多。
年收入50万,按当前的经济状况,这个数字真的是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需要仰望的数字了。
18.07.07
忽然间多了这么多赞,咋回事?更新一下我的情况,我88年的,这些年工作的同事绝大部分都是80后,我10年专科毕业,机械类。工资1200持续两年左右,公司600多人,平均工资只有5000上下(大部分都是焊接工人,所以工资相对比较高,但后勤的基本都是2000左右),可能还低。后进入某知名汽车子公司,做零部件工艺,工资2250,单休。那是12年,本市平均工资2500左右,公司部长级工资5000-8000,根据工作年限,几百人的公司只有不到10部长,总经理年薪才20-30万(据说),辞职前涨到2900。 后去浙江某公司,工资7000,线上员工一般3000-4000,共有400人左右。只有极个别经理级别的工资在10000以上。然后回北京某公司工资7000,1000人左右,平均工资不知道,我知道的大部分人一般在3500-8000(软件工程部的工资高,基本都在15000左右,但基本都是清华或985的硕士,搞底层算法的,不是机械,只有十来个人)!
所以我接触的都是底层的人,包括我也是在这个阶层混日子的人。我的各阶段同学,各阶段的同事只有极个别工资上万,其他在5000-8000这个范围。而且这个工资也叫我老家的很多人羡慕,因为他们一个月只有2000左右。
18.7.21
再说一下我了解的应届毕业生的行情,当然都是某主机厂机械的。12年我入职军训的时候,有两个研究生班,我们问过他们,他们大多3500一个月(我们班大多的工资是1200),17年底和我原先的领导吃饭,他说科室刚来了一个天大的研究生,工资4000。17年不知道互联网行业是多少,但是最少也得两个天大研究生吧。这种心里差异,我想学历越高,越加不能接受吧。
18.08.18
算了个数,假设85到89五年间,每年出生人数按2000万算(应该差不多吧,或者少了?懒得找资料了),共计一亿人。按5%的月薪一万以上的概率算,可是有500万人呢。500万的概念可以想象一下,太多了(就算这五年的人啊,不要杠别的岁数的),而且这些人大部分还是积聚在一起的。所以有很多人会感觉月薪一万以上的人太多了啊。可惜有的时候要考虑的是绝大多数县城,农村,小城市的数量。
2018.11.05
加一句话,在数量上,我也知道月薪1万以上的很多,真的很多,我上面已经计算过了,但是,我说的重点是比例,比例真的不高!
2018.11.27
一脸懵逼,这两天赞忽然多了那么多,咋回事?
我当年所上的大学属于211。学校虽然一般,但是,我所在的学院是电气学院,而我们学院在开设了电气相关专业的学校里不算太差。我没资格说85后,就说说80后的吧。
我们班50人,基本都是80后,现在都有十几年的工作或社会履历了。
因为我们班有自己的同学群,每年还有不少同学选择聚会,所以基本情况基本了解。
除了做生意的,有五六个人吧,基本都能做到50万以上,还有一个穷二代,年入能破千万,但人家不仅仅看准了行业,也踏准了节奏。其余的,大多数是上班族,几千月薪是常态,也有破万的,凤毛麟角,不超过20%。
这是中国社会整个收入层级化的缩影。
做生意做得成功的,一年收入是千万级别,可能是一般人一辈子的收入,这样的人,我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同学。
做生意一般的,有赔钱又去打工的,也有年入50万+的,但也是少数,10%的比例。我在这10%的行列。
少数打工成功的同学,月入上万,过着一二线城市还房贷、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生活。
但更多的同学,是拿着几千温饱收入,月不敷出的活着,仅仅是活着。每个月愁房贷,愁学费,愁奶粉钱,愁医药费,愁份子钱,过着每天为钱发愁的生活。
作为普通90后,身边年入50—100万的真心不多,举几个典型的85后的例子吧。
①高学历正规职场路子
师兄M,85年,某985院校硕士毕业,混迹过中兴、华为、某500强外企,最近刚收到阿里的offer,高级项目管理岗,年薪70W+股票。同时,还收到了某央企某所的录用通知,年薪45W。出于待遇考虑,他决定选择前者,目前正在办理离职手续。
②低学历野路子
发小Z,88年女生,从小就不爱学习,喜欢和社会闲散分子在一起,属于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坏孩子、严禁往来户。比我高一届,当年高考连专科也没有考上。
高考后,去了浙江打工,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普通造型师),两年后,回了老家省会城市,开始办美容院、小型培训学校、开火锅店。
目前,她有7、8家火锅连锁店、2家小型美容院、1家造型培训学校。具体年入多少,我没问过,小几百万应该还是有的吧~
③努力上进踏实型
也是一个发小H,88年女生,长得不错,学习很努力,可是就是成绩提不上去,高考后上了某大专。毕业后,被分到了某流水线工厂。
一年后,辞职,去了某办公用品经销商公司,从事销售工作。
两年后,基本摸清行业情况,和男友一起,举债办工厂创业,初创阶段,没有渠道,可以说举步维艰。后来他们决心走电商路线,几年过去了,小工厂办得有声有色,有两家皇冠淘宝店铺,月销量能保持在几十万,每年利润也有小几百万的样子~
嗯,怎么说呢,知乎上总是推送一些类似如何年入百万、月入十万的话题,也有不少高票答主各种以身说法,要给大家传道解惑,不能说他们说得不对,但是落实到个人,大多是没有可操作性的。
至少在我看来,身边年入百万的朋友,不是有高学历强素质厚背景,就是经历了漫长痛苦的前期积累,才能够获得今天小小的成功。
世界上是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凭空想象、读几本成功学、听几个人讲故事就可以达到的~
利益相关:
关于理工科转人工智能
我(打酱油)与牛津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医学图像博士后(同为85后)将于9.23开办一场知乎Live。(渡博士是Google引用1400+的大牛)。
理工科的你想要转AI?快上车!PS:『运筹OR帷幄』长期招募Live主讲人,欢迎乐于分享的你联系我们。
背景:
85后一枚,211本科应用数学,美国应数硕士,德国运筹学|人工智能博士,现于德国某车厂从事自动驾驶中的计算机视觉(研究)算法工程师。
不说自己,朋友圈内很多遍布全球、各个方向的博士朋友,举例一二。
朋友A
德国Top 3运筹学博士毕业,临毕业前半年仅一篇非顶级paper,在『运筹OR帷幄』微信学术群讨论学术,遂被潜伏在群内的业界大佬反套。顺势申请一波,轻松拿下该大厂实验室供应链管理部门的Offer。
第一年全部加起来60W左右,另外由于是全球Top 150名校博士毕业,当地政府再奖励32w一年*5年。
前五年的年薪至少是92W。
朋友B
法国巴黎某工程师学校运筹学博士毕业,澳洲Top 3运筹学博后俩年,领域内非顶级4篇paper。近几月在『运筹OR帷幄』微信学术群讨论学术,遂被潜伏在群内的业界大佬反套。顺势申请一波,轻松拿下该大厂物流管理的Offer。
年薪100W,当地政府没有A的那些政策。
朋友C
德国Top 3运筹学博士毕业+半年多博后,领域内非顶级8篇paper,德国人。
入职全球500强德国企业管理软件公司,算上各种奖金年薪6W欧/年,俩年后可以拿公司车(福利)。
约合人民币40W/年不到。
朋友D
德国Top 3生物信息博士毕业,申请国内某初创公司研发岗。
第一年30W左右,由于是全球Top 150名校博士毕业,当地政府再奖励32w一年*5年。
前五年的年薪至少是60W。
朋友E
德国Top 3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博士毕业,申请国内某IT大厂研究院和事业部,申请时一篇领域内顶会。
研究院被拒,遂被事业部收走,做算法和工程开发(做的不是博士研究方向)。
研究院待遇好一点,60W/年,事业部是50W/年。
由于是全球Top 150名校博士毕业,当地政府再奖励32w一年*5年。
所以加起来82W/年。
朋友F
德国Top 3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博士毕业,俩篇非顶级paper。在Linkendin上被猎头反套,推的第一家车厂就轻松面过,俩周拿到offer,加上奖金7W欧/年(在德国属于高收入)。
约合人民币55W/年。
朋友G、H、I等等等等
太多了,这里还没有说美国的朋友--美国硕士甚至本科毕业去大厂安安静静当个码农即可50W人民币。
总结一下:
这里的选择,指的是专业和研究方向
留德华叫兽:你认为有哪些大学专业填报时千万要谨慎?
身边的生物、材料、化学博士,尽管名校,回国的很少听说50W。
选对了热门的方向,海外拿个博士|硕士,回国|海外年薪50W不是难事。
运筹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是成熟学科,因此职位不多、薪资不高(朋友C)。
运筹学在国内春天已到(朋友A、B),其分支: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管理科学、运营管理,各大厂都疯狂缺人,其中最缺的是既懂理论数学规划模型,又有以上项目经历的运筹学算法工程师。
据本人海外8年朋友圈经历,全球范围运筹学华人数量不足,因此在国内的薪资绝对不比人工智能差!
抓紧入坑:
『运筹OR帷幄』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运筹学人工智能在全球都是新兴领域,因此全球范围都非常吃香,职位多、薪资高(朋友E、F)。
最后,生物拖了人工智能的后腿,AI应用在生物领域工资普遍降低(朋友D)。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以上案例都是海外硕士|博士,对于全球留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飞跃计划』DIY全球留学申请、生活A2A
2017年初的时候,和一个某一线城市中心区的中介店店长聊,他当时正在考虑换车。
换一辆新的BMW 5系。
他和我讲他门店里的员工2016年平均收入是40万,都是20岁刚出头的,在逼呼er的眼里可以算作渣渣,因为他们很多根本就没读过书,农村孩子。
今天是2018年中,今年中介辞职关门了多少?
短期的高点没有意义,而且越是短期的收入高点越容易激发短期的高消费,这些20出头刚入社会的,赚这么多钱,未必是好事。由奢入俭难,后面的路会怎样呢?
未必是好事。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混沌逐渐走向规范。
对于普通企业而言,不是世界500强前50的。
2000年之后,外企员工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内地企业。
2008年之后,互联网企业员工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其他企业。
2012年之后,国进民退,热点产业的收入仍然高,如金融、IT,但在大多数普通行业,国企的收入逐渐回到的中上水平。
2012年之后的情况才是正常的,中国经济的运行形成了由内及外的利润递减模式——由国资到民资,由体制到市场,由稳定到飘摇……的一套体系,
很多码农、金融狗,在各种类型的企业里996、724,拿着高薪,其实是辛苦钱,是青春饭,时薪并不高。
而热点行业不会永远是热点,现在行业的颠覆越来越快,电力不会永远高薪,石油不会永远高薪,运营商不会永远高薪,未来互联网也不会。
而作为员工一旦过了40岁下场可能很糟。因为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市场没有温情。
薪酬是一个长跑,基本上在外打拼的,过了35岁,不做老板,剩下的就是逆水行舟了。
普通人如何才能不风雨飘摇,只有两条路。
①尽量靠近中国经济的内核,越靠内利润越高,越靠内越不市场。
②用资本赚钱而不是用你自己来赚钱,资本没有年龄,money never age.
如果能两者结合,则无往不利。
我只能说,如果不在风口专业/行业,靠打工很难年收入破50万。
许多人都是拿到了项目奖励,还有许多奖金才能勉强够这个数。
我曾经说过,在传统制造业,按现在的物价水平,月收入有几个坎。
由低到高分别是:
6000块:这是诸多应届本科生毕业后工资的一个坎儿,尤其是是四大天坑这种的专业,6000块是在本行业很难跨过的一个坎儿。
弗兰克扬: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劝退指南9000块:这是传统制造业从业人员硕士毕业后工资的一个坎儿,拿四大天坑行业举例,一般硕士拿到的行业内的offer在6500左右,深圳的可能会到8000,一般都会卡在年薪十万的这个坎儿上,一般工作五年内的本科生在本行业的坎儿也在这个地方,许多人都是卡在了年薪十万的地方上不去了。
15000块:这个是应届博士生毕业后进入工业界拿工资的一个坎儿,尤其是对于四大天坑专业的学生来讲,抛去博后博士各种地方政府的补助,公司实打实发的工资大多数不会超过15000,所以你会看许多四大天坑的博士毕业后,不想做博后的,去一些企业开口要工资,都会很胆怯地来一句,希望年薪15到20万之间,因为他们心里就有这一个月薪15000,年薪18万的坎儿。另外这个坎儿也是工作五年内的硕士的坎儿,许多跨过十万块的坎儿的硕士都卡在18-20万的那个地方了。
25000块:这个是许多工作五年后的博士,以及行业内所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的一个共同的坎儿,许多博士毕业后拿到二十万的待遇,很容易涨到月薪两万,但是年薪三十万在传统行业的许多领域都是大公司的部门经理以及中小公司总监级别的工资,每个公司都只有个位数的这个职位,所以许多人是跨不过年薪30万的这个坎儿的,可能有时候运气好,拿了很多的项目奖励和奖金,会跨过去,但是基本工资基本上走到三十万就到头了。
所以你看,目前的行情就是,普通行业打工者,年薪三十万就是一个大坎儿,大部分人都会被卡在这里,再想往上走,基本上就是低概率事件了,就像当年高考一样,大部分人刻苦努力考一个普通一本还是难度不算太大的,但是考上一流985甚至清北,就很难了,但是有的人考上了一流985还觉得自己很平凡那是因为他周围全都是一流985及以上的人才。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跟你说认真工作,准点下班,热爱生活,你信吗?
你不信的。
哪怕我这么一个人杵在你面前,你也不信的。
我知道你更喜欢听那些吹牛逼的,但是给吹牛逼的点赞并不能年薪50万。
越赞越不能年薪50万,心态崩了,智商堪忧,凭什么年薪50万呢?
大多数人才,注意我不是说普通人,我是说,大多数人才会在年薪30万左右遇到一个门槛。
能不能突破门槛,全靠命啊。
这个程度往上,我跟你说大部分决定性的面试全看眼缘,你信吗?
我认识的,年收入过50的。
除去那些顶着光环一路走进top2甚至走的更远的天才们。
再除去985211,金融互联网这种热门专业,硕士毕业,继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且所在的公司在行业内发展不错的。
再除去那些借着父辈积淀,自身素质又好,纵横商界的二代们。
剩下的,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毕业后没有放弃学习,一直在追求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尊重自己的前辈和行业规则,再加上一定的运气。
嗯,几乎没有例外。
1、出身名校。
2、有大公司或者知名项目的工作经历。
3、工作能力强,人品靠谱。
4、让自己变得突出和优秀,找到了愿意带自己的人或者“伯乐”。
5、发现了机会,有已经正常运营的创业项目。
老王说的这几条,不一定每个年入50万的85后都满足,但是至少具备其中几个。尤其是第2条和第4条。
有的人可能会说,自己不具备名校学历,想进大企业也困难,那么怎么办?老王告诉你,尽量积累更好的项目经历,多学习,多到线下和牛人讨教,没准就会遇到更好的机会。没有任何一个年入百万或者50万的人是过着养老一样的日子就实现了这样的收入水准的。
老王认识一个做运营的男孩子,87年的,学历很普通,非名校毕业。自己对运营很肯下功夫去学习,在线下活动中认识牛人。还报了某个非常知名的学习机构去学习运营,现在在某非常知名的电商公司带领团队做项目,实现了年收入50万以上。
时刻准备着,每天学习,经历大项目的历练,这是所有的人最好的“捷径”。
想了解中高端职场内容,请关注老王的微信公众号“猎头老王”。
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比较迷茫,或者面临职业困惑,欢迎找老王做职业咨询。
戳链接,进入直播间:面试3500+人和修改过500+份简历的11年猎头经验的老王教你如何做到:7步打造高质量简历,让面试官眼前一亮。
行业关系,接触的毕业5-10年的年轻人比较多
首先,以本科22岁毕业来看,85年的现在已经毕业11年了,这个群体里面年入50w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上,后面想到了再更新
先说下我自己的基本情况,15年硕士毕业,到今年正好工作三年,目前在大厂做运营,收入的话,加上年终奖,税前五十万左右,我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感受:我可以坚持每天学习2个小时,以前是4个小时,这么多年一直不变,而且效率很高。
以我为例,因为我是教育世家,本人在it行业工作,年龄今年40岁,我把认识的亲戚朋友分为几类:90后,坐标香港,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参加工作第五年,目前年入100万+
相信这个在香港不是很罕见的事情,真正的要点在于,外企"同工同酬"这点贯彻的很好,通过岗位来定的工资,而不是通过HR和员工讨价还价得出来的结果,所谓的"工作年限",做什么样的事,拿什么样的钱。
之前在某国企香港分公司上班,正因为工作年限不够,入职的时候薪水非常低,即便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和团队负责人,薪水确远不如团队中的资深员工,甚至不及他们的一半。 但是我觉得国企的平台非常不错的,抱着锻炼的心态,一直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到做好。
或许老天真的是眷顾每一个奋斗的人,我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家顶级外企有个职能类似的职位(做我这个职能的整个行业不算太多),并通过扎实的实战经验,加上英语一直都还算ok,通过了8轮面试和筛选得到了offer,幸运的实现了工资爆炸式的上涨。
总结:
刚参加工作不要过分关注工资,平台和工作职更加关键。
一个牛逼的好老板,好师傅,愿意给你机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项目,比前期多几千块钱的工资重要太多。遇到这种领导,多待一段时间,绝对比跳槽涨的几成有价值。
自己一定要好好的踏踏实实的工作,平台再好自己不争气也没有用。
最后,英语不要丢,英语不要丢,英语不要丢!重要的事说三遍!和传统的中国/港企不同,外企对于年轻人会更加open和平等。但是如果你语言不过关,沟通都不能,专业技能再扎实也是没用的。
我深知自己收到命运女神眷顾,一点都不敢膨胀,反而变得更加不安,要200%努力,生怕自己配不上这份工资和信任。另外也希望这不是个瓶颈,能早日成长起来,步入下一阶段。
谢谢。共勉。
86年。分享我的经历希望会对题主有所帮助。
1、小时候的上海还是素质教育,但已经慢慢有了竞争意识。高中的时候由于住的远,所以每天要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到学校。路上要在黄浦江坐一次摆渡,上岸后,我喜欢把自己设想成F1中最后出发的一辆,每赶超一辆前面的自行车我就给自己排名进一位,当时只是为了打发路上无聊的时光。高二即将结束,我还是普通高中一个年级的倒数,整天只想着打球和谈恋爱。有一天我得知我们学校只有前30名才能考进大学本科,那时由于一些其他原因,我突然想试试看能不能做到大跨步追赶。于是花了一个暑假,高二升高三的夏天,把所有高一开始的主课书全部拿出来重新自学,在高三开学的第一次分班考时,考到了全年级第七还是第八,这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以前从没发现的道理:
1)努力是有用的,尤其当身边的人都在低程度向前走的时候,做那个最用力向前奔跑的人;他们会说很多影响你的话,不要太认真去听,一旦你认同了,其实是向平庸低头,是向内心的从众低头;
2)看似前面的人很多,和骑车一样,追赶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程度成正比。
2、大四的时候终于再一次开始要正面踏入社会的问题,我记得有一天我在寝室睡不着,YY有一天如果月工资能有1万那是什么概念啊!结果第一份工作,工资条上写着1800元,那是2008年7月。那时的我有两个压力,第一,要和大一认识的姑娘结婚,需要钱;第二,要买一套房子,需要钱。
3、压力倒逼自己要去审视自己的工作,如果是为了赚钱,一个普通家庭普通大学的普通人,最理想的就是去试试销售。2009年,我误打误撞进入金融业的销售工作。那曾是内向的我极力不愿意做的事情,觉得点头哈腰低人一等,但为了不错的起薪,做了。2009年7月,工资3500元。
4、这份工作需要电话推广和地推,目标是私营企业主(给他们的企业贷款),公司给了我一个电脑(百度引擎)和一部电话,就这么开始了。身边的人要么是受不了辞职,要么是推不到客户被干掉。我坚持了1年,熬下来了。不仅熬下来了,我的自尊在初期被打碎,然后自信被重新建立。第2年的时候,已经能做到top sales的程度,于是公司给我晋升了管理职,这对于后面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从那个职位上,学习到了销售管理的很多技巧,我把它们类比在人生上,受益非浅。那就是建立目标+建立计划+执行力+定期检查。
5、在这家公司的三年多,由于每次评等都是AA+(最好),每年的薪资以30%-35%的速度成长,11的年终奖我第一次超过了10万元。结了婚买了房(松江那个时候的房子首付12万)。这个时候我开始给自己定了下一个目标,我要进入世界500强工作(镀金)。
6、履历漂亮,加上12年的跳板,金融业的快速发展,13年初如愿达成目标。那个时候再次定下目标,我要在30岁之前(16年)达到年薪百万。13年那年年薪36万。
7、在成熟的大公司架构,要再向以前那么按每年30%+的速度增长薪资已经很难了。一方面只能坚持把本职做到最好,达到公司既有的涨薪上限(实际到年年薪65万+),另一方面只能谋取其他收入,于是有一天给自己量了量价值。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去思考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工资,什么是雇佣,谁在向我付薪。一个机会,一个我的客户邀请我去做新成立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我权衡了之后拒绝了。但是由于他成立的新公司业务和制度他不会,他信任我又重新聘我为顾问和兼职风控副总,酬劳适中,每周出差去坐班半天。于是在2015年,我合并了工资和顾问收入,第一次年薪过了百万。提前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但我之后才意识到,比完成目标更重要的是,我在那两年里所收获的创业经验、比销售管理更宏观的公司管理、风控策略等等让我又在价值上上了一个档次。
8、2016年,开始谋求更进一步。我觉得百万年薪太慢,松江的房子卖了70多万,换了市区270多万的房子要还贷。我还想带着家人环游世界,以这个速度太慢了。虽然百万年薪,但一年能存下来50-60万不错了。(我让夫人离职在家带孩子)。我想要再试一下,很多人在我辞职前都劝我慎重,意味着我会失去很多努力换来的东西。我再次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我给自己定下了下一个目标,创业,年收入过千万。在40岁之前财务自由。
9、创业是很焦虑的。不止我,还有一起的两个同事,我不知道他们如何,我经常失眠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我在凌晨一点醒来,我看着老婆孩子熟睡的样子,她们给了我勇气去正面焦虑击败他们。创业的过程崎岖,不赘述。但基本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我在这里只想分享一点:知道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去找那些需要我这个价值的人,然后用我的价值来为他们创造财富。这就是之前我想到的问题,公司是什么?他是一个平台而已。它把资源互相对接,然后用制度和流程让资源运转起来。谁在给我们付工资?是我的领导吗?不是!于是我进而想到社会运转是怎么样的本质,进而想到什么是政府什么是国家。我在2017年的时候看了100本书的峰值,其实阅读量一直保持在每年50本以上,书启发了我也验证了我。我巩固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大部分人都在人云亦云。这是一种本性,但也确实很容易克服。找到目标即可。
10、我还在努力向第二个目标进发,同时我体会到时间的稀缺性。我把自己的生活时间占比调到了80%以上,把工作时间降下来。实际上,当你掌握了诀窍,根本不需要做重复劳动去换取报酬,只需要让轮子继续转而已。打工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禁锢,有点类似于大象的故事。大象明明不需要惧怕人类,但很多被工具化的大象看到人类很听话,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人类恐吓和训练,他们的内心里有一个小房间,那个小房间里人类是无比可怕的巨型怪兽。当然,身边10个人有9个人都想去创业,我也要说创业是非常艰辛的,你要做好完全的心里准备。
11、最后,我说一个朋友的故事。他和他老婆几年前离开金融业去淘宝开店卖洗发水。我一直觉得这个还能赚钱?都已经饱和了啊。(实际上每年年入几百万)他在今年一次酒桌上和我说,他从自己身上悟出一个道理,就是看起来很难,别的人都是这么想的,而真正去做并把它做好的人是很少的,那是机会,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机会,但大部分只会羡慕和埋冤。对的,我又想起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我想起老师在家长会上说,我们学校只有年级前39才能考入本科。我脑子里浮现出很多人低质量的向前走。原来是同样的道理。
可惜,在这个时代,太多人只是在假装努力,也在似是而非的活着。时间对于有些人珍贵的要命,对于大部分人,只是去看综艺节目还是刷刷手机的选择问题。
12、以上是我的分享,记忆有可能美化了部分,请忽略。
工程行业,只能到管理岗位上去,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正科级)以上,设计院总工或者副所长以上,甲方技术部副总监,或者投资部资深员工。
所以工程这行,毕业生想拿高薪,就是甲方的投资岗!
至于技术年入50W+的,我所知道的,只有华为的同学和互联网公司写代码同学的,其他的就没听说过了!
我本专业,做设计的,对不起,画图的,我暂时还没见过画出50W一年的!不论他是985,211,我都没见过。
勉强算85后,年薪50w
07年毕业的野鸡大学的大专生,自考了一个本科。毕业月薪1500,现在2018年,月薪40000+,工作比较轻松,没啥压力,每月上班不超过168小时,无加班。三薪班如果加班加班工资丰厚。
我算是职场开挂的。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做微商传销,就是在不断更换单位和努力上班的路上工资一路上涨。第一份工作拿到录入通知的时候,还被做了一辈子老师的老爸嘲说台资企业,会不会没有发展。
嗯,我是一个人对未来没有想象空间的人,只顾眼前的事情,做好了开心欢乐。现在的收入是10年前不敢想想的。那个时候大学有一个男朋友,幻想着他1500,我1500,在二线城市每月两个人可以存2000,五年就可以存10w,那就太有钱了。
可能就是因为我只看眼前的个性,专注把当前的事情做好,所以每分工作我觉得做到了我要的成绩,我就拿着成绩单被猎头拉到另外一个平台,现在在顶级的奢侈品公司做管理。
最近想再造一下英语,看看还有没有开挂的空间,嗯,生命不止,努力不止。
22岁年薪百万,我要辞职!「两个阶层,两种人生」
1
比100万更重要是
目光的长远
“一年有100多万吧。但我想辞职。”
22岁的小诺说这句话时,眼神回避了我一下。
“为什么给你开这么多?”我有点惊讶—— 毕竟她才22岁,还是打工。
“我爸可以每年给公司带几个大客户。”小诺咬了咬上嘴唇,“平时很多人找他办事,你知道的。”
“为什么要离职呢?” 我做过那么多起职业咨询,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这个收入不稳定,它和我的能力没关系。我爸要是退下来了,单子就没了。而且我不喜欢做客户经理,想换个更有意义的工作。” 她说。
家庭背景强大的人,往往目光更长远。她们在一开始,就更多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2
跨阶层竞争
就是戴着镣铐追跑车
“最难的时候,我一个月卧床不起,完全起不来。” 远在英国的小林和我微信语音,述说她的抑郁症。
如果你第一次见小林,你完全理解不了她会抑郁:她在中国就读于最好的艺术院校。工作两年后,又考上了一所英国名校的艺术硕士
“我想做艺术品经纪人,在顶级拍卖行工作。” 小林说,“但是,当我在伦敦实习,另外一个女孩比我表现好太多了。她社交能力强,我不太会和人打交道;她家庭背景好,资源比我多太多。我们一起进的公司,但她现在已经是我的领导了。”
小林补充道:“其实我来英国读书很勉强。家里掏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钱。”
“我明白了,你之所以会抑郁,是不愿意接受一个现实。” 我叹了口气,“你不能接受:你们一起赛跑。她开着跑车,你却戴着一副镣铐。”
跟阶层更高的人竞争,需要你戴着镣铐追跑车。
3
你不是没能力抢钻石
而是从没人告诉过你
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你以为,读书就能改变命运吗?
有点天真。
命运早就定好了,高考只是走个形式。即便你闯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低头一看,双脚依然戴着阶层的镣铐。
什么是阶层镣铐?格局、资产。
先说格局。举个例子,你的父母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很早就把儿子送出了国。他说:“我不希望孩子参加高考。因为本质上这种应试教育就是为了消耗年轻人的精力,省的他们精力旺盛瞎折腾。目的并不是让他们学习。那点东西一年就能学完,剩下的反复训练只是kill time而已。”
能否跳出既定规则看问题,是上等阶层和普通人的分界线。
如果父辈格局高,那么他可以非常具体地给子女指出捷径。当你们在为一块金子争得头破血流时,另一小撮人拿起一块钻石就走了。你不是没能力去抢钻石,而是从始至终就没有人告诉过你,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传统的教育体系一直在给我们洗脑,往我们脑子里塞了很多屎。可笑的是,只有你塞的屎够多,你才能从底层获得一丁点上升的机会。但又因为被塞了一脑袋屎,所以又阻碍了你和更高的阶层竞争。
一位富人妈妈对自己女儿高中辍学毫不在意,相反她还拿出2万块支持女儿去开咖啡店。她说:“就当交学费了。”
咖啡店倒闭后,她又把女儿送去德国留学。女孩回国后,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当了ceo。
这位富人妈妈感叹道:“如果小孩生在二三级城市,就是让她死也要死在学校里边。”
4
资产陷阱:
剥夺你选择的权利
说完格局,再说资产。
一个普通阶层的女生考上美国名校,她对室友说:“如果受了很好的教育,在思考能力、见解、自律和勤奋程度上,我相信我们会超越很多人,我并不认为我低于身边的官二代富二代,相反….我倒认为他们中有些…糟糕而浅薄的人不跟我在同一阶层。”
她的美国室友停顿了一下,有些震惊,又有些悲悯。她说:“哦,这不一样。职业平等,人格平等,但你们确实不在同一阶层。他比你高,阶层的划分最根本的,是资产。”
你以为在同一所学校,就是同一个阶层了吗?
你以为在同一间写字楼,就是同一个阶层了吗?
在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请与这样的我恋爱吧》,有个叫李萌的男嘉宾生动演绎了资产的意义。
他24岁刚毕业,他妈就通过关系让他做了演唱会导演,一年一两百万的收入。
28岁之前,他尝试了n多工作:程序员、舞蹈编导、模特经纪人、话剧制作人、演唱会导演,还开过古董店。现在在开一个酒窖。
背后支撑他选择的权利是:他妈给他在北京置办了四套房,在天津置办了两套房。
作家龙应台曾对自己儿子说:“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但是,决定你选择权大小的,是资产。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做过一项实验。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的生活,她隐瞒身份,断绝朋友来往。只靠1000美元的积蓄,她开始去不同的城市打工。
一个普通人工作一个月才1250美元。因为收入太低,她不得不住到很远的地方。尤其是在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那几天——因为没有稳定的住所,只能住旅馆,很快就会把1000美元积蓄用光。等找到工作,第一笔薪水就是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1.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很远。
2. 因为住很远,所以上下班要花大量时间。
3. 因为花太多时间在路上,她用来提升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4. 为了支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做更多兼职(这些工作很难让她提升技能)。
5. 因为做了太多兼职,她变成一台工作机器,无法再做其他事情,直到最后情绪爆发。
然后换一个地方,开始下一次循环。
就这样。换了6份工作。不管有多努力,也换不来一个未来。
这就是阶层镣铐:资产限制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又反过来锁定你的阶层。
5
如何打破阶层镣铐
1. 改变的前提是接受。
当你看到一个贫寒子弟在北京辛苦打拼,最终成为同龄人的佼佼者,拿着20万的税前薪水。这些收入,他要还全家供他念书的债,要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而另一个富二代只用出租家里的房子就年入20万。
你那么努力却连别人的起跑线都赶不上,或许这就是一个扎心的现实。但如果你想往前跑,你只能接受这不公平。否则,你就会像小林一样卧床不起。
总有人拼尽了全力,才能勉强追上别人的背影。正是这些人,让我们看到一丝丝的可能。
2. 强烈的野心和事业心。
阶层突破的本质就是在社会的游戏场中干掉尽可能多的人,一步一步升级。而要打破阶层镣铐,就是要在资源不如人的情况下战胜别人。这个时候,强烈的野心和事业心必不可少。
有一种狗叫比特犬。它们的驱动力是如此之强——它们咬住了该咬的东西,就算生生被打死也绝不松口。它们不会因为对手的强大就放弃或屈服。因为它们想要。当赢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它们眼睛睁圆,嘴角咧开,耳朵竖直,浑身肌肉绷紧,彷佛一触即发!
你对你想要的东西,也这么渴望吗?
你一想到它,就会流着哈喇子,一个翻身起来工作?
如果你想打破阶层镣铐,请变成一条这样的狗。如果做不到,那就学会认命。享受现在的生活。
3. 利用破坏性创新,寻找增量市场。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既得利益者就会关上阶层流动的大门。连中产阶级都知道在上车之后,盼着公共汽车早点关门,更何况那些掌握更强大资源的阶层?
如果你想打破阶层镣铐,你就必须闯进新的领域,那些既得利益者还不熟悉的领域。一项统计表明,过去几年高净值人群来自新兴行业的占比持续上升到接近四成。在新型行业中,你更容易打破阶层镣铐。
就像19世纪下半叶,无数在英国国内没有希望的白人青年漂洋过海,来到印度,去到东南亚。在那些上层阶级视为蛮荒之地的地方冒险,然后荣归故里。
富贵险中求,世界是属于冒险者的。
4. 熟练使用资源交换规则。
富二代之所以能躺着赚钱,就是因为父母已经为他滚好了一个大雪球。他只要动动手指,雪球就可以滚得更大。
而如果你起步低,你就需要重新制造一个雪球。你的学历可能是个小雪团,你可以用它来交换工作经验,再用工作经验交换更高的报酬,再用报酬交换资产(例如房产、股票等),再用第一桶金交换更多的资产。你用已有的资源不断和别人交换,扩充你的雪球。
你可以好好盘点下你的资源。
至少关注我的粉丝们,我要提醒你:
你的美貌,还有眼光,都是稀缺资源。
End
在微信公众号“莫同”(id: motong6) 中,回复“测试“,获取全网最全的职业测试。
回复1,告诉你我的一个小秘密。
本文来源:公众号 @莫同,一个拒绝百万年薪,来做职业规划师的偏执狂。把干货写得很骚,隐藏技能是直指人心。你的人生如何突围?和你分享不一样的看法。
欢迎关注我的知乎。
我身边很好的朋友们有很多这个上下浮动的(我不是,但是大家玩的比较好,他们大概平均值这水平),而且基于生活原因,大家大多也没什么深刻的背景。
职场上来说,10万是个很大的坎,30万又是一个很大的坎,50万固薪基本上属于很高层次的管理了,一半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在这个水平,这对85后来说基本上很难的。朋友们大多数也不是这个固薪,都是浮动加起来的。
所有人都有一个特点,努力工作,情商高,会做事,然后不乏一些单纯。
但是有能力且单纯真的太重要了,执着得去做成一件事情的能力。
这个缤纷的社会,太聪明的人其实走不了太久的,一直学习,一直努力,一直保持单纯的内心,期望把每件事情做好的,才最终能收获真诚的朋友和未来。而且一直学习和努力才会让你有能够被其他人接受的能力。
我某个姐姐85年的,一点关系没有到山东卫视一号,后来又去做演员,大概收入比这个高不少,自始至终都坚持执着的做好表演的事情。
某个好朋友最开始做模特,后来很执着地做电商,现在做各种电商产品的代言,也是这个样子。96年的,后来找了男朋友,可以帮老公家里打理生意了。
某个好朋友最开始做公务员,后来成为了区里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小地方公务员们都高高在上的时候他总是跑到镇上和企业里,了解企业的发展和需要,是真的了解,到基层了解,不怎么参与所谓聪明人的各种逢迎;后来跳槽去了企业,也基本上达到了这个水平。87年的。
某个发小北大博士毕业87年,中科院和腾讯都工作过,然后跳槽去和同学创业,也到这个水平,他太天真单纯了,只想着写程序,基本上什么都不管,但是也算有声望,大家不管他所谓情商什么的。
某个发小考研数学满分88年,硕士毕业去投行一直在投行行业,现在也是这个水平,也是特别单纯,但是很多人就喜欢他的这种执着的工作态度,所以到现在依然很好。
另外一个发小亲叔叔是之前某央企的一把手,他能力比上面几个差,但是也是硕士毕业,这么多年在央企总部仅仅靠调动涨薪也到这个水平上了。这是另说。
“单纯执着地去一件事情,会唤醒很多人久违心中的梦,很多人愿意帮我,因为我之前就是个很单纯的人”。我们总经理聊天时候说的话,他是60后,但是80年代也北漂过,当然现在别人收入水平接近千万了。
大老板们不太喜欢太复杂的人,这种人他们也用不了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