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里的“虎”年味 峨眉山市:千年古镇“非遗”之光闪亮中秋“村晚”
非遗文化里的“虎”年味 峨眉山市:千年古镇“非遗”之光闪亮中秋“村晚”,
非遗文化里的“虎”年味
本文转自:新华社
女书“虎”、年画“虎”、剪纸“虎”、侗锦“虎”……虎年春节期间,湖湘大地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里,展现出丰富的“虎”元素,传递浓浓的“虎”年味。
“祝大家虎虎生威、虎年大吉!”这几日,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浦尾村女书生态博物馆内,几位女书传承人在大红纸上用女书写下虎年祝福,并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大家介绍女书文化。
作为世界迄今发现的唯一女性专用文字,女书仅在上江圩镇及周边3个乡镇流传,女书包括女字、女歌、女工、民间习俗等。2006年女书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女书传承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展示女书“福”字。陈健林摄
“女书的写法都是从右往左,从上到下,字形的特点都是右高左低,呈斜菱形,基本笔画非常简单,只有点、竖、斜、弧这4个。”33岁的女书传承人胡欣在直播间内边演示边讲解,“女书的写法体现着女性的温婉和细腻。”
女书写“虎”字,年画印“虎”型。在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春节前夕,滩头木版年画传承人尹冬香忙着赶制虎年主题的年画作品。作为湖南省少见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滩头年画以其艳丽、润泽的色彩和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2006年滩头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尹冬香(左)在滩头镇福美祥年画作坊印制滩头年画。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滩头年画创作多以祝福新年的喜庆丰登、免除灾祸的古老民间习俗为题材,整体上较为严肃,如今我们加入了十二生肖元素,并加以创新,让画面显得更加亲和、吉祥。我们这次创作的‘虎’系列,画面中加入鱼、桃、石榴、摇钱树等,老虎形态各异,大部分憨厚可爱,这样更受年轻人欢迎。”尹冬香说。
剪纸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百姓的社会生活之中。在永州市东安县,由当地知名剪纸艺术家及爱好者共同创作的剪纸长卷《百虎图》为新年增添浓浓“虎气”。
“虎气”生猛,年味十足。在怀化市溆浦县雪峰山景区的非遗工坊内,融入侗锦和花瑶挑花这两大国家级非遗文化的虎头帽颇受游客欢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虎头帽传承历史悠久,造型丰富、色彩多变,融入非遗文化设计,让古老的“头冠”演变为现代人喜爱的国潮新时尚、虎年好“彩头”。
记者:柳王敏
编辑:贾真、栾若卉
发布于:北京
峨眉山市:千年古镇“非遗”之光闪亮中秋“村晚”
9月16日,主题为“峨眉月满映村晚,佳节浓情聚团圆”的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乐山市峨眉山市示范展示活动在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罗目镇青龙社区精彩上演,峨眉山市国家级、省级、乐山市级和峨眉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纷亮相,为前来古镇游览的客人及当地群众献上了一份浓浓的“中秋节”传统民俗文化大礼。
“村晚”大舞台
据了解,罗目镇又名青龙场,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为宋代著名的峨眉五镇之一,历代商贾云集,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集镇。该镇紧临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距峨眉山市城南十五公里,是峨眉山“道家第七洞天”的主要发祥地。镇内有8条主街7条小巷,引自临江河河水的三条小渠从古街流过,使古镇有了西蜀水乡的韵味。2009年,罗目镇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21年荣获四川第三批“最美古镇”。
中秋逸趣游园会
热闹的千年古镇
此次罗目镇青龙社区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乐山市峨眉山市示范展示活动地,展现了该镇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升群众文化活动质量和水平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活动通过“村晚”大舞台、百姓文化村超、匠心非遗汇、乡土风物市集、中秋逸趣游园会、月满团圆长桌宴,以及中秋古镇探趣行7大内容,展示了千年古镇浓厚的地方风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体现出浓浓的乡村气息、质朴的百姓风采。从上午到晚上,“非遗”活态展示在各点位亮相,深受大众欢迎,成为罗目古镇本次“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村晚”大舞台活力四射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峨眉武术”,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峨眉莲箫”“峨眉堂灯”,峨眉山市级“非遗”项目“峨眉山歌”等文艺节目在罗目古镇人流密集的“红庙子”“村晚”大舞台演出中闪亮登场,并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全程直播,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峨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
罗目古镇“手工月饼”销售
在活态展示中,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峨眉山指画”的两位传承人易树生和刘成明,以手代笔,分别创作了“指画”和“指书”,赠送给参与互动的游客,吸引了广大游客与当地群众围观叫绝;乐山市级“非遗”项目“峨眉派江氏分筋拨络术”传人、四川省武术名家江德忠与弟子蔡瑞,以峨眉派独特的“武医”技术现场免费为广大骨伤患者治疗,并普及峨眉派“武医”知识,深受大众好评。
乡村“九大碗”活动当天,“峨眉山龙池白酒”“峨眉竹编”“峨眉豆腐脑”“罗目古镇手工月饼”“手工酱油”等非遗项目及古镇特色美食以及沿街摆放的50桌乡村“九大碗”,为示范展示活动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让广大游人与当地人民群众,在观看丰富多彩的民俗文艺演出,享受民俗特色文艺“盛宴”的同时,也感受了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度过了一个愉快欢乐的中秋佳节。
(林立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