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这段悲壮的历史,不该被沉没!|美军|战俘|战争|幸存者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传承电线电缆的辉煌历程 开启历史与未来的时空隧道
豆瓣9.3,这段悲壮的历史,不该被沉没!|美军|战俘|战争|幸存者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传承电线电缆的辉煌历程 开启历史与未来的时空隧道,
豆瓣9.3,这段悲壮的历史,不该被沉没!|美军|战俘|战争|幸存者
本故事完全基于事实
——《里斯本丸沉没》
文丨旧故麻袋
1841年1月26日,英军占领中国香港。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8日,日军自中国广东进攻香港。
1941年12月25日,英军投降,香港沦陷。
1942年9月25日,1816名英军战俘被送上日军征用的改装货轮“里斯本丸”号。
1942年10月1日,中国舟山群岛以东海域,美军误认“里斯本丸”号为日军运输船,将其击至重伤。
1942年10月2日,“里斯本丸”号即将沉没的危急关头,中国渔民自发赶来救援,他们冒着风浪和日军炮火,最终救起384人。
没有人记得这段历史,没有人提起这段历史,它就像是现实世界里的另一艘“里斯本丸”号,沉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直到201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者、电影制片人方励在东极岛偶然听闻了这一骇人事件,决定探究这一历史事件,才打开了这段尘封了足足七十二年的真相。
或许你对电影制片人方励的名字有点陌生,但事实上,他曾担任过多部大热电影的制片人,比如爱情电影《观音山》、《万物生长》;公路电影《后会无期》;剧情电影《苹果》、《百鸟朝凤》等。
最让他出圈的一次,应是电影《百鸟朝凤》面临市场冷遇、排片艰难的困境时,他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求影院增加排片,这一跪,虽饱含辛酸,却也唤醒了无数观众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最终让《百鸟朝凤》获得了将近九千万票房。
这一次,《里斯本丸沉没》遇到了和《百鸟朝凤》上映时同样的问题,不仅排片少,还没宣发,靠着自来水和影评人一波一波口碑推荐,目前票房也没能破两千万。
面临同样的窘境,面对记者关于“曾经为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下跪,这次轮到自己的电影上映,您是否还会下跪?”的尖锐提问,面对媒体关于“倾家荡产拍电影”的质疑,方励表示:“钱是个资源,资源只有消耗在有意义的事儿,它才有价值。”
在方励看来,电影不仅仅是娱乐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历史记录的重要工具。就像他决定去拍摄《里斯本丸沉没》时的坚定,即便要付出时间和金钱的巨大代价,他也要在茫茫人海中去找寻那些幸存者和亲历者,去找寻那艘印刻着历史真相的沉船。
《里斯本丸沉没》电影开头有一句话——“本故事完全基于事实”,而这句话背后的代价是方励寻寻觅觅的八年和身无分文的悲壮。他要还原那段被尘封的历史,给那些牺牲者应有的纪念,给后人以战争的警醒,同时也要让世界看看中国渔民的善举和日本军阀的残暴。
电影搜集了大量详实的史料,在中国香港走访历史学家获得事件概览,在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走访当事人及其亲友获得一手口述和文本史料,到英国、美国、日本调取一手录音和文本史料……这些史料构成了复原历史的坚实基础,并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在中国东极岛实地勘探找到了沉船位置。
历史的真相,就这样通过严谨的研究、详实的史料被抽丝剥茧,以偏静态的动画复原“里斯本丸”号沉没前后的事件,然后通过镜头,从英、美、日、中四方视角出发,展现了“里斯本丸”号里英国战俘的绝境与逢生,每一个镜头都会辅以相关录音、现场口述、文字或影像记录,作为佐证材料,证实了真相的可怖。
1942年10月1日,欲将英国战俘运往日本做苦力“里斯本丸”正经过中国舟山附近,船上没有做任何战俘标识,由于美军的误判,船体遭到了美军重击,一时间船上一片混乱。
“里斯本丸”号本就载满了战俘,战俘们挤在狭窄的货舱中,伤病缠身,船体遭遇重创后,海水慢慢灌入,沉船只是时间问题。
日军为了逃生,想到了弃船,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想给英国战俘留活路,于是打算封死战俘船舱,战俘求生与日军搏斗,最终很大一部分战俘都成功逃离船舱,想要通过跳海逃生。
可谁能料到,其余跟在里斯本丸号后面的日军船队赶来,为了不留活口,对着逃生的战俘疯狂扫射,一时间哀声遍野。
在危难之际,浙江舟山的渔民划着舢板船在水中捞起了384个英军战俘,但仍有828位战俘在此次事件中死亡。
为了弄清“里斯本丸沉没”的来龙去脉,方励带领团队辗转世界多地,采访了幸存的英国战俘及其家人、里斯本丸号船长经田茂的后代和日本历史学家、按下鱼雷导弹发射键的美国鲈鱼号机械师的后代和救人的中国渔民和他们的子女。
你会发现历史真的很可笑,可笑到这四方亲历者对这一事件完全不同的感受。
首先是受害方英国。
幸存者们大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在漫长岁月里,他们即使活着,也经历着“黑夜孤寂,白昼如焚”的折磨,他们的灵魂早已变得空洞。不仅会深夜惊醒,连吃饭都要躲到桌子底下,甚至有的时候会产生意识偏差,误以为身边的亲人是日本人。
而那些死者的家属们,经历着蚀骨之痛,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在什么地方死去,更无法挽回缺失的亲情。
他们的眼泪,他们的欲言又止,他们对自己的父亲、兄弟、丈夫葬身异国他乡,感到痛彻心扉,但他们无能为力,甚至找不到他们死在了何处。
然后是肇事者日本。
“里斯本丸”号船长及其后代对这一事件没有悔恨,只有尴尬。虽然他们知道虐杀战俘是不道德的,但他们也只是平民,不得不服从军方的命令。
然后是袭击船体的美国潜艇兵。
美军潜艇兵及其后代坚信当时美军潜艇是在完成战争中的任务,这不存在任何道德上的缺陷,他们同情英军战俘的不幸遭遇,甚至觉得自己在这一事件中应当负有责任而悔恨终身。
最后是救下战俘的中国渔民。
渔民们冒着枪林弹雨把落水英军战俘救上船,给战俘穿衣、给战俘做饭、给战俘看病;他们在日军登岛把战俘都抓回去时,还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3名战俘,还将他们送到重庆英国使馆。
一位渔民的后代说:13岁时他爸爸出海没回来,15岁时,他就出去救人了。中国渔民们的行为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出于最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的本性。
英军战俘幸存者事后称:“那些中国人一出现,日军就不敢射击了!他们害怕自己的罪行被曝光到全世界。”
还有英军幸存者表示:“那些中国渔民在那天所救的人,远远比他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可笑的是误击船体的美国人尚且知道悔恨,而始作俑者日本却毫无反应,甚至未对死去的这些战俘有一丝一毫的忏悔。
甚至你会看到这些人的后代们对待这一事件的看法,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英国战俘遗孤哭诉父辈的惨痛遭遇,美国大兵后代感到悔恨与同情,日本船长后代为父辈开脱,中国渔民后代平静讲述。
纪录片用模拟动画再现了“里斯本丸”号沉船的始末,但大篇幅以对当事人及其家人的现场访谈为主。
没有先入为主的视角,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批判,只有真实的呈现,令人肃然起敬。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历史的见证,是对战争的反思,是和平与正义的呼唤。
2019年,遇难战俘的后代来到中国东极岛沉船上方,向父辈告别、向恩人致谢。影片最后定格在了“里斯本丸”号沉没的坐标位置。在那里,历史虽已经远去,但那些逝去的生命值得铭记。
《里斯本丸沉没》历时8年拍摄完成,电影完成了,那800多个年轻人的灵魂也可以安息了。
电影在拍摄时采访到两名当年的幸存者,以及东极岛参与救援的林阿根老人。但影片上映时这三位当年事件的亲历者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荧幕外,电影也在发挥着它的余热。
片中英国士兵约翰和中国女孩“梁素琴”的爱情故事牵动人心,由于时隔久远,方励一遍遍寻找,也找不到这个中国女孩,电影播出后,为了能让约翰的家人能与这位素未谋面的“舅妈”相聚,方励只能通过网络寻人。
欣慰的是中国姑娘找到了,她叫“梁秀金”,遗憾的是梁秀金已在1997年过世。
接下来,方励将搜寻马航370,找到里斯本丸坚定了他去找马航MH370的信心。
方励说:“我年纪大了,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但是这件事我是不会放弃的。”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传承电线电缆的辉煌历程 开启历史与未来的时空隧道
电线电缆作为科技发展、社会生活的“血管”和“神经”,是现代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电线电缆制造大国。
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秉承“光明使者 畅通世界”的企业使命,传播线缆光明,传承文明曙光,用心打造了国内唯一一家由民政部审批的电线电缆博物馆,是我国工业发展重要展示的窗口和全民科普的教育基地。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坐落于奉城工业园区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总部大楼内,总投入1200万元,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1200平方米。立足上海、涵盖全球,展品征集历时五年,遍布全球五大洲,收藏各类高端电线电缆展品共500多件,其中文物级电缆展品120余件,馆藏的样品有的距今已有190多年,跨越百年历史的见证者穿过时光隧道与百年后的现代高科技在此面对面。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展品内容贯穿电线电缆整个发展历程,以时间为轴,展示自古代人类通过钻木取火寻求光明为序、到电灯发明催生世界线缆业的起步与发展,回顾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振奋人心的发展历程,成为人类智慧之光与文明之光的缩影!
镇馆之宝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来自南美洲的“铜矿之国”智利,采掘于智利最大的铜矿,是铜含量最高的精品矿石之一,净重1.4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耗时6个月通过海运来到博物馆。铜作为电缆的核心基础材料,这块来之不易的铜矿石就像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石,见证了电线电缆行业的灿烂历史也展望稳步向前的未来。
全馆共分为“序厅”“光·遇”“光·迹”“光·芯”“光·桥”“光·梦”等6个展区,搭建起一座时光隧道连接过去与未来技术与艺术的桥梁,记录和展示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历程。
【光·遇】伟大碰撞,播种光明
展现了人类对光明的热爱,从电的发现到电灯的创造由此开启恒光时代,人类的生活进入全新纪元。
【光·迹】电缆为迹,追寻光明
讲述了从建国前的启蒙阶段到建国后的基础发展、高速发展两个阶段,经过几代线缆人的努力,我国成为电缆制造大国。
【光·芯】电缆为芯,孕育光明
展示了电线电缆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包括金属导体、绝缘层、护层、屏蔽、填充件、抗拉件等。
【光·桥】电缆为媒,传导光明
配以沙盘区域、弧形区域以及鱼骨图等多种形式呈现线缆多元化发展格局与丰富多样的数字媒体技术深度结合,数百种线缆模型编织波澜壮阔的民族工业发展画卷。
【光·梦】电缆为翼,飞向光明
集中展示各类电线电缆主要应用领域的行业应用前景。如风力发电电缆、光伏电缆、海工电缆、核电站电缆、航空高性能线缆、轨道交通电缆、超高压电缆等。
中国第一条商用公里级超导电缆
世界每年的电力传输过程中,对线路的损耗非常大,随着时代发展,科技不断推进,超导电缆的横空出世,使得线路损耗的世界难题得以解决。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行的超导电缆35kv、1.2公里在上海徐家汇变电站至长春变电站成功试用,电缆要在零下196度下无电阻传输大电流。超导电缆是解决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一个重要途径,被称为“史上最强电缆”,是电线电缆行业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目前,中国于上海临港新片区在建设5公里长的超导电缆工程,为超导电缆公里级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也为电线电缆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从稚嫩绿芽走过历史长河,历经岁月更迭,这棵以迎客松造型打造的电缆树,象征着中国电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电线电缆行业从最初的简单绝缘线,到如今的高科技电缆,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无数先驱者的智慧和汗水。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扎根于此记录电线电缆工业发展的历史华章,于机遇中开拓新变,于时代中引吭高歌!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这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时空隧道已经对外开启,迎接八方来客。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