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川茶产业——小红书电商宝藏主理人电商赋能培训在成都成功举行 小红书的流量都被谁薅走了?
助力川茶产业——小红书电商宝藏主理人电商赋能培训在成都成功举行 小红书的流量都被谁薅走了?,
助力川茶产业——小红书电商宝藏主理人电商赋能培训在成都成功举行
助力川茶产业——小红书电商宝藏主理人电商赋能培训9月12日至13日在成都茶文化公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小红书、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主办,茶店子街道育新社区、律动流光(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活动聚集了四川川红集团、蜀茶集团、川茶集团、理真茶业等茶业公司和个人主理人,旨在借助小红书推动川茶振兴,为商家解析小红书茶行业发展新趋势及新风向。
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会长、易解《茶经》的策划人及发起人何修武对于小红书服务商在推动川茶方面所表现出的坚定立场与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期望各位商家通过深入且集中的学习,特别是近两日的密集培训中,能够成功捕捉市场的新趋势,实现对客户群体的精准识别与定位。
四川省的茶叶生产规模庞大,其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四川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和00后开始接触并欣赏中国传统茶文化,茶叶消费群体正逐渐趋向年轻化。年轻一代消费者预计将成为未来茶叶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依托四川茶叶的卓越品质,结合小红书电商平台的特色,深入挖掘四川茶叶的文化底蕴和年轻化潜力,探索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营销策略,通过创意包装和互动体验,将四川茶叶的魅力精准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同时,结合小红书的社交属性,搭建起茶农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让每一片茶叶背后的故事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进一步推动四川茶叶品牌年轻化、市场多元化的发展。
在小红书上创作,你是否也时常感到迷茫与困惑?为何他人发布的主题能够迅速成为爆款,而你辛勤劳作的内容却总是默默无闻,浏览量寥寥无几,粉丝增长也令人沮丧?是否总是忧虑自己可能无意中触犯了平台规则,导致内容被限制流量或遭到屏蔽,内心忐忑不安?这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内容策略的巧妙运用。
小红书作为月活用户超3亿国内头部社区平台,过去一年,在小红书电商月销500万及以上的商家增长达3.5倍,小红书购买用户数增长4.3倍。基于社区内容,以人为本,小红书电商致力于推动生活方式电商的发展,挖掘、孵化和扶持生活方式电商背后主理人的成长壮大。
主理人品牌依托于小红书的社区特性和粉丝群体特征,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一种商业形态。小红书的生活方式电商与传统的货架式电商、兴趣电商、直播电商有所不同,它是在平台独特的社区“种草”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商模式。
越来越多的主理人正涌入小红书,并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在小红书上,主理人通过分享个人的生活细节和使用心得,利用图文、视频或直播等不同内容形式,借助小红书的算法推荐,帮助他们吸引到具有相似生活方式的粉丝。
小红书蒙奇奇老师带领学员深度了解小红书平台店铺开通、账号建设等内容
小红书安文老师分享直播间搭建与话术 、数据分析与复盘等相关内容
此次培训围绕账号建设、直播运营、运营模式、商业思维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干货十足的分享,为主理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深度解析了爆款内容的共性,从选题创意到视觉呈现,逐一剖析了其背后的逻辑,帮助主理人们掌握内容创作的核心要点,以及如何巧妙利用小红书的平台特性,提升内容的曝光率和互动性。至此,助力川茶产业——小红书电商宝藏主理人电商赋能培训圆满收官!预祝各位商家和主理人在小红书大放异彩,脱颖而出!
(本图文来源:茶旅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红书的流量都被谁薅走了?
在抖音、快手的冲击下,月活还能突破1.5亿的内容形态产品只有三个,微博、B站和小红书。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网民都快不够用了,但小红书却依靠着种草氛围逆势增长。这背后得归功于小红书营造出的“媛宇宙”氛围。
根据最新数据,月活已达2亿的小红书,有4300万分享达人,其中一半都来自一二线城市,72%都是90后。内容即营销的种草内容,叠加高线女性用户,使得小红书在资本市场里颇受追捧。
去年11月,小红书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高达200亿美元,相当于1.5个B站、1.6个微博、7个知乎。
甚至连字节跳动、淘宝、京东和抖音都尝试围猎“内容种草”。
最新的消息,是抖音App于近日测试了“种草”一级入口。这个入口放弃了抖音过去所向披靡的单列模式,尝试了类似小红书的双列瀑布流,内容形式还增加了图文。抖音内部甚至成立了研究小红书的项目组[1]。
但风光无限的小红书却面临着流量被薅走的困境:被称为“红品牌”的完美日记,交易在天猫,私域流量却沉淀在微信里;被小红书捧红的KOL,经常跳到抖音等商业化更强的平台[2];电商业务一波三折,始终没有完成商业闭环。
本文尝试回答两个问题:
1.小红书的内容种草为什么这么强?
2.小红书的流量为什么会被薅走?
小红书为什么能抵挡住短视频App的虹吸效应?这涉及内容社区生命力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活跃度与内容质量。
活跃度是社区的生命力来源,只有持续的用户参与,才能维持社区的正向氛围。小红书的UGC内容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小红书发展至今,UGC内容占比在97%左右,粉丝在1万以下的腰部KOC、素人们是平台,也是内容贡献的主力军。头豹数据显示,互动量超过一万的小红书笔记中,腰部达人产出占比43%[3]。
用户的高活跃度和内容质量在某些时候可以说是矛盾的,以UGC内容为主的社区往往会出现质量低下的状况。小红书能做到高质量活跃,得益于两点:内容属性和运营能力。
首先,内容属性降低了参与的门槛。小红书也被称为“三次元社区”,它分享的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从这个维度上来说素人的内容甚至会更真实,更符合平台的调性。比起知乎强调知识深度,“刚下飞机”才能作答,在小红书,名媛和贫民窟女孩都能分享自己的爱用好物。
小红书的笔记由图片+文字组成,轻量级,易生产。通过滤镜、标签、贴纸等辅助工具,能够围绕“好看的图片”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及降低UGC门槛。这类似早年的B站,借助弹幕这种极低难度的输出形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视频供给的难题,在小众死宅天堂时期保住了UGC生命力,没有重走优酷的老路。
近年的Slogan变化反映了小红书有意做内容泛化。
从买得更好(全世界的好东西)开始,到变得更美(全世界的好生活),再到活得更好(标记我的生活),再到近两年来官方叙述里强调烟火气与人情味,拓展笔记品类,小红书正从多个领域找到新流量。种草+万物,小红书甚至可以包圆好好住、下厨房、Keep等一系列垂类App的用户。
其次,运营能力提高了参与的质量。一个失败的反例是天涯,试图转型时运营不善,导致论坛风气变差生态失衡,核心创作者不断出走,被微博等后浪产品狠狠拍在了沙滩上。
小红书是非常重视运营的,官方会亲自下场调教内容。早期,小红有“薯队长”、“美妆薯”等十几个拟人化的官方账号,他们积极参与引导用户参与互动、通过话题引导内容生产,配合积分激励机制搭建起社区氛围。
小红书的算法机制也偏爱普通人。小红书的算法推荐,更接近兴趣交友,你喜欢就行,有没有人气不重要。因此小红书能不断从内容池子里捞出一些高质量、低曝光的内容。作为对比,抖音的算法机制类似偶像选秀,就是要选受欢迎的。
高质量的种草内容也博得了广告主的偏爱。即使是广告投放整体下滑的2020年,微博、微信能分到的预算有所收缩,小红书却越战越勇,在大盘中的营销预算分配占比提升22个点,增长幅度达119%。KOL投放上,小红书的投放价值增速仅次于抖音[3]。
那么问题来了,叫好又叫座的小红书,为什么流量却被薅走了?
2018年起,完美日记将小红书作为重点渠道运营大力投放,直接带动其销量开始快速上升。随着完美日记打造的“大牌平替”等标签出圈,完美日记的销量随之快速上升,到6月份销售额接近5000万,双11完美日记一跃成为天猫美妆销售第一的国货品牌。
这些亮眼的成绩里,却没有小红书的身影:通过小红书打爆的“小黑钻口红”,是在天猫中创下了10分钟卖出了2万支的记录[4];2018年完美日记六成以上的销售额在聚划算上[5]。
更糟糕的是,完美日记从小红书上薅的流量,却被沉淀成了微信里的私域。完美日记有上百位私域运营员工,负责把各个渠道的顾客捞到微信群,过去数年在“个人微信号+朋友圈/微信群+小程序商城+公众号”沉淀了600万会员。
那么,小红书的流量为什么变现效率不高?
占大头的广告收入,小红书却面临着中间商难赚差价的尴尬。作为一个UGC社区,活跃的中腰部创作者才是小红书的核心投放价值所在。一个万粉级别的美妆博主几百元就能接广,几百粉的素人发条种草笔记也就赚杯奶茶钱,走官方商单平台的吸引力不强,何况还有10%的抽佣。
现在打开小红书,一条讲日常护肤的笔记里出现了十件产品,可能有一半都是悄咪咪的植入,它们只出现在某张照片的一角,在使用感受中被轻描淡写带过。
2019年至今,小红书陆续上线品牌合作人平台、品牌号、“薯条”等商业化工具,发起“啄木鸟计划”等打击软广的清理行动,甚至把KOC和品牌们最常用的低成本合作方式——寄送产品免费试用——也通过“好物体验官”管起来。
然而,几乎每次管束都会引来社区剧烈反弹,反而给了其他平台挖角KOL的机会。
啄木鸟计划,来源:小红书
广告没法解决流量利用效率的问题,那么电商可以吗?
小红书的电商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名媛们”在小红书上种草了最新款包包,然后到专业的电商平台天猫/京东/考拉上下单,甚至是打开了微信里的代购对话框。
小红书也一直想让用户在平台内完成全套种草-拔草的动作,但要形成电商的交易闭环,则涉及到供应链、物流等等一系列环节。
根据虎嗅报道,2017年之前小红书的电商负责人甚至没有电商经验[6]。在电商起步阶段,小红书并未形成自有产品供应链和物流体系,资源单薄玩不过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巨头。
从品类上看,美妆为主的货品客单价低,没法摊薄投入成本,小红书也没动力进一步钻研供应链。
随后2018、2019年,自营电商GMV两年未完成,小红书做了两轮大的架构调整,业务重心完全转向广告,电商就此搁置。
小红书不甘只做淘宝的导流通道,但供应链缺陷、强烈的社区属性加上犹疑的战略态度,让它不得不选择一种差异性的电商玩法。
过去两年,小红书陆续扶持过民宿、二手奢饰品等商品,这些品类的特点是有格调、高客单价、低频消费,事实能卖得动,但体量不大。
近几年,直播带货的风潮也曾让小红书再现曙光。美妆服饰品类,以及高颜值的达人,天然适合发展直播电商。但2019年小红书正式尝试直播带货时,创作号负责人杰斯却说,小红书直播是“服务创作者的社区产品”。
换句话说,很适合直播形式的小红书还是不愿意为了直播破坏内容社区的调性。
2020年8月,为解决综合SKU不足,小红书在直播间挂上了淘宝外链。同年双11,小红书终于开放直播入口,在此前,用户甚至不能通过首页或者搜索栏进入直播间。
佛系的小红书直播间,也很难看到其他直播间的热闹场面。它节奏慢、SKU低、普遍人气不足,但被官方强调有高客单价、高转化、高复购。
这在未来有可能诞生出新的带货公式。但至少目前,头部主播已经做出了选择:去年10月李佳琪的小助理付鹏在小红书单飞出道,三个月后转战抖音,当天抖音直播间的观看量近400万,是其小红书直播首秀的4倍。
内容平台流量没法高效变现是普遍现象。要真数起来,被薅走流量的不止小红书,B站、知乎和微博也类似。
比起竞争对手,小红书显得更踌躇不定,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动作一直慢半拍。没有稳定的商业模式,会直接导致平台在内容管理上动作失衡: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所以什么都要试一试。
于是,小红书身上发生了各种扭捏的变形:对景点的安利因为滤镜而变味、围绕代写笔记发展出了一套产业链、甚至还出现了推送含有未成年人性暗示内容的乱象。小红书因社区管理问题频频负面缠身,正是其商业化迷局的一个写照。
如果不能解决流量被薅的问题,小红书变“小黄书”的类似新闻恐怕还会有很多。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