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为焦虑居民疏导情绪 思维导图 | 逆境中的毛泽东,从不谈焦虑
心理咨询师为焦虑居民疏导情绪 思维导图 | 逆境中的毛泽东,从不谈焦虑,
心理咨询师为焦虑居民疏导情绪
盘锦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周老师接受线上心理咨询并疏导情绪。
“孩子在家不认真写作业,怎么办?”“封闭在家,夫妻教育孩子方式不同矛盾激化。” 5月8日,盘锦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周国会带领5名心理咨询师在盘锦市兴隆台区丰裕、恒泰社区等多个社区开通疫情心理疏导热线,心理咨询师们认真接听居民来电,引导他们调节情绪。
记者在恒泰社区看到,来自盘锦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的周国会、王亚萍等公益心理咨询师在社区心理咨询室内,耐心接听居民来电。
“一名43岁的母亲因疫情还有孩子教育问题等因素,20多天,脾气暴躁,已经有不好的倾向急需心理疏导……”周国会会长介绍:复燃的疫情让很多市民出现应激性心理疾病,这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正常状态,为了缓解这位母亲的暴躁情绪,心理热线结束后,我和5位公益心理咨询师又来到她家中,并邀请来她的妈妈和丈夫,全家坐在一起开家庭心理疏导会。
“通过3次家庭心理疏导,43岁的妈妈已经认识到自己暴躁情绪给家庭带来的麻烦,逐渐平复内心情绪,”盘锦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周国会介绍,目前拨打防疫心理咨询热线的以学生家长、独居老年人、中年妇女居多,也有人咨询婚姻家庭问题。除了接听防疫心理咨询电话外,每周六上午,社区心理咨询室还针对社区老年人开展线上“抗疫养心”健身活动,让老年人调整心态,积极抗疫。
此前,盘锦心理咨询师协会在第一时间参与了由省精神文明办组织、辽沈晚报协办的百万志愿者圆百万“微心愿”活动,已经是第二次认领完成“微心愿”。
“让社区居民积极心态面对疫情,”就是我和5名公益心理咨询师的“微心愿”。
辽沈晚报、辽宁文明网特派盘锦记者 徐刚文并摄
思维导图 | 逆境中的毛泽东,从不谈焦虑
原文传送门:
原文摘要:
1893年,毛泽东在湖南出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面对被撤职、被孤立,甚至被质疑,毛泽东没有躺平气馁,而是默默学习、调研和等待,最终证明了他的正确性,也带领红军走向了胜利。
在生活中,我们也无法避免逆境和挫折。若想不断进步、事业成功,就有一个不断接受挑战、不断克服逆境的过程,甚至需要在绝望处求生存、谋发展。
今天这张图,让我们一起从毛泽东的经历中,学习他在面临逆境时的思考和方法。
长征为什么在中共历史上具有那么神圣的意义?
因为长征的胜利,使得每个人都有了这样的感觉:这样的逆境都可以经历,还有什么逆境是不能承受的?
所以,逆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逆境的看法。
毛泽东把逆境生活,看作是换一种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正如他后来(1949年)给柳亚子的诗中所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这是人生的体验,是哲理,也是一个成熟的革命家应有的品格和风范。
当你经历了逆境,你才会发现你可以走以前你根本不敢走的路,打以前你根本不敢打的仗,下以前你根本不敢下的决心,取得以前你根本不敢有的胜利。
所以说,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在逆境和挫折中成长起来的。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