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12:19:35 浏览量:22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榕树加马鞍墙是一条腾飞的巨龙 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李可染……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作品展呈现百年学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榕树加马鞍墙是一条腾飞的巨龙
本文转自: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1月31日讯(记者 石磊磊/文 林凯航/摄)虎年春节将至,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回到福州过年。31日上午,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宝金委托,市长吴贤德代表市委、市政府在榕拜访了范迪安院长。两人在交谈中聊起了福文化和“有福之州”城市LOGO设计。
吴贤德拜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范迪安院长告诉记者,作为福建人,他每年春节假期大都是在家乡度过的。
近年来,福州始终积极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把闽都文化国际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在31日的交谈中,市长吴贤德也向范迪安院长展示了“有福之州”城市LOGO设计。
看到这个设计稿,范迪安院长觉得十分亲切,他对设计的创意赞赏有加。他说:“从图形上说,LOGO设计用了三坊七巷闽派民居的元素,也使用了榕树符号,它将福州的历史和自然生态结合,有时代感,也有新意。特别是从整体图形上看,榕树和三坊七巷的马鞍墙,连在一起,构成了一条腾飞的巨龙。”
范迪安院长认为,在古代,“州”不仅仅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地域的称呼。因此,“有福之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展示的不仅仅是地名,也是展现新时代城市的内涵特色。“有福之州”城市LOGO,能引起福州乃至福建人民的情感共鸣。他说,将“有福之州”这四个字加入到城市LOGO中,从视觉上说,有着更广泛的传播效果。
范迪安院长也从专业的角度,对“有福之州”城市LOGO提出了一些提升意见:“这个设计本身已经很优秀了。我希望它在图形上,能将想传达的信息表达得更加清晰。比如马鞍墙的元素能更清晰,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采访的最后,范迪安院长表示,作为福建人,他希望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福文化,传递福文化。
发布于:北京
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李可染……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作品展呈现百年学脉
转自:上观新闻
春山可望,秋水当歌。“中国画”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至今历史最久、底蕴最深且从未间断的教学专业,近百年的成长脉络绘就的是一类画种的学院长成史。
9月20日,“光华旦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启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
该展也是中国画在江南沉淀近百年来首次全面展现学脉的系统性大展,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至最新本硕博生的200余件佳作首度整体亮相。
展览现场
展览以“学脉”为核心,“时间”为轴线,“学统”为底色,通过四大板块“临云”“粲风”“觅神”“问道”,展现了中国画学脉的百年塑造之旅。
展览现场,“临、粲、觅、问”四种姿态,对应“云、风、神、道”四个阶段,尽含传承的敬意与诚心,也包含中国美院中国画教学的谆谆要求。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早在建校之初,便以传承和传播民族优秀传统绘画艺术为己任,始终秉持“兼容并包”和“传统出新”的教学理念。在近一个世纪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和教学经验,涌现出了众多中国画名家。
现场,可以看到李可染创作于1982年的《无尽江山入画图》。这画让观众想起李可染“为祖国山川立传”的理想与抱负,以雄厚精进的创造力,把个人所有转化为时代所有,把艺术所有转化为历史所有。
展览现场
时至今日,中国画学院坚持以“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赓续经典、锐意革新”为教学主旨,接续自新之道,持续日新之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发展路径,探求更高目标。
主办方表示,中国画从来就不仅是一个画种,更关乎民族文化的承继与开拓。从围绕革新与改良的自知之论,到学科整合背景下对民族艺术的功能讨论,再至深化学科理法的学科构建,“中西调合”的诗性根脉和“传统出新”的写实根脉交融相长,源流互质的“根源之学”深耕其中,中国画坚定又多元的自我刷新生生不息。
开幕现场
展期将持续至10月27日。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