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一提影响因子,很多人就不淡定了,也难怪,现在文章的影响因子太重要了,搞科研的童鞋大多都无奈的被影响因子左右着,它与文章奖励费、评职加薪、升官发财、房子大小、车子好坏都挂钩了。我辈多是俗人,天天看着别人的花团锦簇不免眼红,但一定要守得住本心、受得住煎熬才好!
多年前,曾帮助一个老外申请国内的合作项目,需要提供十篇代表性论文。他发过来了十篇文章,但是其中影响因子高的寥寥,我单纯的以为他没有好文章呢,就整理好转呈我们领导。领导一眼看出问题了:让他把影响因子高的文章放上去一些吧,通讯作者也标出来。于是我把领导的意思邮件传达给老外,他很快更新了文章列表,其中Science都有两篇。对原列表中被替换掉的三篇文章他还解释了之前那么选择的原因:①这篇是我科研生涯中比较重要的文章而且比较贴合现在申请的合作项目;②这篇虽然我不是通讯作者也不是第一作者,但文章的实验部分是我设计的,文章本身也是我写的,而且对我的后续工作很重要;③这篇对我很重要,是我和夫人的第一篇合作文章,当然文章本身也很不错,顺便提一句,当时她还不是我夫人。挺有意思的是不是?然而又有什么用呢?Who
cares?在这个快餐的时代,谁有耐心去听你的一二三?又有几个基金项目评委愿意通读这些文章并探究其中的真实含金量?这个可爱的老外,就这样在我们的明示下选择了入乡随俗,影响因子第一。不知道这是科研界的进步还是悲哀?虽然反对声国际国内都有,但是大家唯影响因子马首是瞻的情况却愈演愈烈。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际遇,一个人若有好几篇可不就是别人几辈子的福祉了。当高影响因子文章成为至高时髦的追求,当Science和Nature用相似的图表向我们演示国人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数量逐年上扬的数据线时,大家其实并没有多少鼓舞,和你有关系么?没有,门槛高到你摸不着。
现在各种基金申请和奖学金申报也要求标注文章的影响因子。按理说,以影响因子作为考量,也该考虑学科方向,以及作者本身在其中的含金量才对,但这些多数时候被自然的忽略掉了。比如说:当某人只是某篇高影响因子文章的作者之一时,在项目申报时却常常由于独立申请人的身份使该文章成了自己的代表性工作,瞬间秒杀一片。若是作者本身天赋异禀、贡献突出,而成为高影响因子文章的作者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若有人只是处在了历史的最佳点位,瞎猫逮了个死耗子,或者说由于老板莫名的厚爱而使这份荣耀落在了肩上,那么让围观者情何以堪?呵呵,不堪又能怎样呢?发好文章也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运气永远是成功的一部分。只希望这些幸运的作者能继续增加修为,以承其重才好,不然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生活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目前没有实力或者欠缺运气的小伙伴也不要气馁,长路漫漫,厚积薄发,下一个荣耀也许就是你的哦!
眼前浮华纵好,万万不能就此迷了双眼岔了道儿。影响因子固然重要,但一步一个脚印,也能殊途同归,莫急莫急!
SCI编辑类的我不是一线人员,肚子没货
我只是个代发的,非我文风,作者是他 @小贱贱
五分类供浏览&收藏
硬货······软货······飚车······观点······其他
六专栏供投稿&订阅
『科研』···『小组』···『论文』
『点子』···『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