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手的阳性样本,至少被检测两遍”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陈逸欣 整理
3月18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61位志愿者,赶赴上海宝藤医学检验中心支援核酸筛查工作,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是“90后”,有人从没值过夜班,白天即便很累也睡不着,但凭着大家的一腔热情,检测效率逐步提高。
3月26日,样本分装小组部分志愿者合照。 受访者 供图
讲述人王瑜
上海宝藤医学检验中心志愿者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我们是分白班和晚班的,女生尽量在白天工作,男生大部分都去上夜班了,工作时间是晚上的12点到第二天早晨的8点。
我这个组是夜班,一组6个人,刚开始的时候,12小时能做5000管左右,不是很快,但通过磨合,我们把整个实验的流程建立起来后,可以8小时做12000管到16000管,整个团队从一天1万多管,到后来可以做到一天6-7万管。
检测一共有4个步骤,第一步是登记样品信息,登记完后第二步是把样品传递到分装区,第三个部分是核酸提取,第四个步骤就是核酸扩增,Ct值小于一定数值的,被判断为阳性(越小代表病毒载量越高,例如Ct=20的代表病毒多于Ct=30的),初步判断阳性的,再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复核,也就是说被判定为阳性的样品,都是至少经过两遍检测的。
干活时大家都很有热情,检测的效率一天天提高。因为管子的规格不一致,有许多需要人工加样,在我们之中,做得最快的是赵晓明同志,他也是从中科院上海分院调来的志愿者之一,最快时9分半加样一个96孔板。大家都尽力去干,希望尽早地出结果,尽早把报告发出去。
此外,我们平时很少上夜班,刚开始时,下了班即便很累,我也睡不大着,这是比较难的地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一些暖心事,研究所和导师都非常支持我们。导师经常打电话关心,研究所给每个同学准备了水果等大礼包,我的导师还寄来了维生素等。
3月26日,是我们在检验中心的最后一个班,之后,我们要去指定酒店进行隔离。那天,我们中科院上海分院第一批次的志愿者和所有夜班志愿者合了个影,合影是大家整理好实验室之后自发提出来的,那时候心情挺激动的,一起喊了“中国加油,上海加油!”。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又或者信息不真实等情况请发邮件到2435147949@qq.com 告知,本站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