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钉钉用户破两亿?
作为一名正在备考数字化管理师的上班族而言,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内心是很激动的,用户突破两亿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我所处的行业开始变得热门了,意味着我考出证以后找工作会轻松很多,未来可以走上升职加薪的道路
好吧,不扯了。那可能都是梦想。
刚开始用钉钉,是公司要求用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不工作我用钉钉干嘛?看我女朋友已读未读?这好像也是个好想法,女朋友消息已读不回,肯定是生气了,男朋友消息已读不回,可能是出轨了。
扯远了,回归正题。
前段时间,人社部公布新工作的时候,电竞选手在里面我非常能够理解,毕竟电子竞技都要申请进入奥运会了,有什么不可能的呢。但是数字化管理师这个被人社部列为新职业,我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毕竟这个工作刚开始,可只是一个简单的钉钉管理员啊,难道钉钉的用户都是新职业了?!
作为一个不蹭热点不罢休的资深上班打酱油闲人,我决定考考数字化管理师。然后我就研究了一下数字化管理师到底是个什么师,结果我发现,数字化,确实已经是新趋势了。
比如说,我现在上班的这个公司,虽然比不上BAT这种大企业,但在本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像我们这种公司,每个月那么多货物,最早的时候有一个托运部负责人负责记录出入库,记在一个本子上;后来用电脑登记在表格上,到地方卸货,拿回单交割,一切都没毛病。
但是如果这个人这个月开始算账的时候,就麻烦了,这个师傅出了多少趟,总价多少,收入多少,特别难算。这对于老板来讲,都是大量的成本损耗。
如果数字化就不一样了,这个人什么时候出车,多少距离,理论运输时长多少,实际运输时长多少,耗油多少,月底总出车量和提成多少,都可以数字化体现,而且是实时提现。OMG,这简直是鸟枪换炮的操作啊。
(此处应有李佳琪表情包)
这么一想,我就非常能理解,为什么钉钉用户破2亿,因为有这么多传统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而钉钉又是最好用的数字化转型工具,而而且,还免费,你说干嘛不用。
所以我准备紧跟潮流,先考中这个数字化管理师,我觉得我老板数字化转型,他需要我。
有人这样吐槽,钉钉是一款特别“牛”的产品……
有已读回执,回复则工作不分日夜;不回复老板就爆发;
还可以钉你,还没有反应,钉钉会给你打电话通知你;
删APP?照样钉你没商量。
我想说,枪,在人民军队手里是保家卫国的武器,在恶人手里就变成了犯罪的帮凶。
恶心的不是钉钉,是用钉钉钉你的老板...他不同钉钉也会用微信或者电话钉你。而且钉钉那么对功能,只用打卡和钉你...确实有点暴殄天物了
而且要知道即使没有钉钉,可能也有锤锤螺丝砖头之类的软件,因为在中国,全靠自觉上下班的话...以我们不占便宜就是吃亏的心里,在国内实行这样的制度,这公司恐怕干不长久。看看以前的某些机关单位吧,想办事早上10点去说还没上班,下午三点去人家下班了....看文章的你可能一边心里赞同确表现的嗤之以鼻。但存在即道理,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想想为什么会有考勤制度的产生就知道了。 可能我们把用钉钉当作上班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心里能好些。
这边好早以前就有类似的软件了,但这方面做的...都懒得吐槽
给你们看看我朋友公司用的考勤和通知系统,万一忘记打卡了补一下很费劲,
功能呢,能GPS定位打卡,请假,能接受通知。管理端能批量导出打卡记录能群发邮件。
就这么个破玩意一个月几百人民币,每加一名员工追加50人民币!
我们公司是从2016年开始使用钉钉的企业版的,国外不支持使用定位地点打卡和签到,但国外手机号码也可以注册钉钉使用,考勤打卡规则设置为WIFI打卡也很方便,不用每个月挨个统计工作时间方便很多。作为钉钉发展的路人见证者,说下个人看法。
其实一般的公司如果只用钉钉app,对钉钉的理解大概只局限在软件上。像我在国内的一位朋友,他们公司今年才开始用钉钉软件,跟她聊起钉钉,她的第一反应是:一个软件有什么好聊的。这其实也是不了解钉钉的人存在的刻板印象,钉钉早就拓展智能硬件领域了,15年钉钉刚推出的时候,恐怕很难相信,钉钉居然去做硬件。
M1智能考勤机,这款很早,我没用过,后续推出的M2人脸识别考勤机,这款我另一位朋友公司在用,我去参观的时候见过。圆形,像一面镜子,比成人的手掌略大。面部识别速度非常快,一秒不到,根本不用可以打卡,从它身旁经过就能被识别了。
魔点D2智能人脸识别门禁机,这款推出时间我记不清楚了,再到最近的新品M2S,其实能看得出钉钉的进步,M2S已经是跟达摩院深度合作了,能听、能说、会认人,甚至会思考,功能相当于半个hr了,当然都说了是新品,我还没体验过。
PS,两亿用户...全人加起来才一亿多。所以就互联网方面国内以后发展绝对会超过。
我玩知乎的时间其实挺久的,所以或多或接触过一些产品人,虽然本职工作不是产品运营,但耳濡目染也略知一二,我得到的经验就是每一个产品,背后的逻辑性很重要。
比如你这个产品是为谁服务,与其他竞品有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否以使自己占领领等等,一个成功的产品的背后必然有着清晰的产品逻辑。 如何看待钉钉用户破两亿,那我今天想从钉钉的成功来聊一聊产品逻辑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钉钉CEO陈航最开始是搞来往的,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并不看好来往
来往 它实际上是想从微信的熟人社交之中分的一杯羹,所以 来往 这个产品的服务对象一开始就是普罗大众,而微信已经经过多年的深耕,微信已经在熟人社交领域做到足够的成熟,用户基数已经庞大,想在这里分蛋糕,是很不容易的 。
后面 来往 的发展也证明大家的看法是对的,这年头实话实说要靠“抢”是很难“抢”的,用户已经形成了用户习惯,产生了用户粘性,陈航他只能另辟蹊径。
人们追逐的始终是新鲜事物,目光盯上了职场。职场与生活是大家离不开的话题,选择职场还是回归生活,你搜一下知乎大概有100个类似的问题。钉钉启动的方向选择很对,既然生活被占了,或者说熟人社交已经很难涉足,那主攻职场。
而职场之中,需要的是足够有效率的沟通,这就成了很好的切入,所以钉钉这个产品是为企业服务的。
然后就是逻辑,钉钉的产品逻辑一直以来只有一个:解决企业问题。各种版本迭代以及配套设备都是根据这个产品逻辑产生的,市面上有许多成功的app产品,但后续支持以及产品更新慢慢脱离了最初的产品逻辑。
而在我用过的APP之中,违背自己的产品逻辑的情况,最严重的就是网易云音乐,主音乐次情怀的模式,最后变成主情怀次音乐,最主要的功能越做越差了,主次颠倒,逻辑混乱,导致用户大量流失。
而钉钉这几年的发展证明了为企业服务这条产品逻辑走得通,为员工服务的产品也有,像脉脉啦,领英啦,不过他们的逻辑并不明确,脉脉现在已经变成员工匿名吐槽公司的集中营了。
诚然在知乎上也有很多人抱怨什么不喜欢听到ding的声音,不想被老板ding啦,而问题却是钉钉是一款办公产品,是为企业服务的,而大家吐槽的其实不是钉钉,吐槽的是工作本身。
在实际使用中,钉钉还是十分方便的。就比如ding或者说已读未读,我在请假或者着急审批的时候就可以ding老板,反而感觉还挺公平的。
我一直觉得在某一领域深耕,一定会有收获,不忘初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一产品如果能有自己清晰的产品逻辑,就一定会保持常青。
从产品逻辑来说,钉钉做的足够优秀,坚持以企业为服务对象,着力于职场角度构架生态,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这大概就是我对于钉钉用户破两亿的的看法。
以上。
恰巧27号刚参加完钉钉的未来组织者大会,就来谈点自己的理解吧~
来参加这个会的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坐我旁边的是授客学堂的产品经理,一个女强人,姓黄,从聊天的感觉来看,她对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在无招发布会上宣布用户数突破2亿时,她鼓掌鼓了最久。其实2亿,1000万,常人看来just普通的数字,我对这个数字也没啥感觉,毕竟不是专门做这行的,如果后面加个名词比如美金,我可能会感兴趣…
真正触动我的是这些小企业家的态度,真的听得很认真:
这些企业规模从几十人到一百人,成立时间大概也就3—5年左右,一点不夸张,我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企业,能跟一家公司与有荣焉。“与有荣焉”这个词还是跟黄小姐聊天时,她顺口说的,然后我就问她,一家企业为什么会因为另一家企业的成功而自豪?
她说了很多关于为什么选择钉钉的原因,我简单总结了一下:
授客学堂一开始有自己的独立应用,老板对互联网行业有着高敏锐度,预感到在钉钉上发展会更好,优势有两点:
1) 产品易用性:企业学习培训系统不是独立的,作为toB的应用产品,做独立应用也需要打通企业的oa,eip等,现在只需要打通钉钉接口,对接开发成本降为0。
2) 成本降低:授客学堂独立应用只有大企业用的起,而且是上千人的企业。内置钉钉后,变成了百人到千人的企业都可以使用。
当然这种老板的行业敏锐度我学不来,不然我早就自己当老板了。总之,老板宁愿几个月不盈利也要选择saas模式,最穷的时候卖车给员工发工资。最后全线业务放到钉钉上来all in,现在他们用户已经突破了1700万,公司从青岛发展到了杭州,boss定期参加钉钉举办的培训会。
这个培训会很有意思,都是企业负责人参加,每次都有一个主题,请来的嘉宾也是阿里资深人士,对这些小企业遇到的问题会提出解决方案,黄小姐讲到这个的时候一顿猛夸,让我挺想也去一次。
还有一家小企业是蚂蚁分工,大多数人没听过,因为是初创公司。我午餐啃着肯德基的时候跟他们工作人员聊了下,他们专程从西安赶来参加大会,选择all in 钉钉的原因跟授客学堂差不多,就是低成本提供高质量服务。
体验了下他们的产品,每一份工作内容都被细化得很清楚,有免费体验的时间,大家可以在钉钉应用市场用用看,特别是管理者,可以节省不少整流程的时间。
听他说,三月份钉钉搞了开工节,蚂蚁分工的月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万,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百万就是一道槛,他说自己本来是没信心突破60万的,谁能想到开工节威力这么猛。
记得之前钉钉CEO无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钉钉要成为10亿级产品。他说自己曾见过谷歌高管,对方曾略带炫耀地问他,谷歌有好几款10亿级产品,你们有吗?
现在钉钉已经完成了5分之一,如果到了10亿,我再来更新。
微信的10亿日活就是一颗巨大的气球
过去的挑战者都失败了
直到有一天,一款足够聚焦的产品,精准无比地扎向气球壁较薄的地方,狠狠地撕开一道口子。
这款产品叫钉钉,背后的公司是阿里,钉钉撕开的口子叫企业内部通讯,也就是企业IM。
为什么微信做不好企业IM
微信不是没有企业IM产品,早在2016年4月,微信就推出了企业微信1.0版,可惜一直不见起色。
根据去年5月微信发布的《2018智慧企业数据报告》显示,其注册企业仅150万家,仅是当时钉钉的1/5。
(当时钉钉的注册企业数在700万左右)
企业微信做不起来,按照前腾讯副总裁吴军的说法,是“腾讯没有to B的基因”
虽然他说完这句话后被骂惨,但实际是有道理的,腾讯没有to B的基因在我看来大概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娱乐化、消费化的形象给人不安全的感觉。
2018年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曾说过
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的,随便看,这些问题非常大。我是比较苦恼的,因为(担心)我们很多商业上的秘密总是暴露在人家的眼前。
有这种想法的老板不止一个,早在2015年,360就曾给全体员工发内部邮件,禁止员工使用微信讨论工作,并要求解散所有微信工作群。
老板们的担心也应验了,2016年知乎就有人讨论企业微信的安全问题
另外一个是缺乏地推经验。
阿里巴巴有一个著名的团队叫中供铁军,这个团队出了很多牛人,比如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美团前COO干嘉伟等。
据传当时这个团队实行的是611工作制度,早上6点起床,晚上1点睡觉,一周无休,为什么加班这么恐怖?因为他们一天要拜访8个有效的客户。
地推是真刀真枪用命拼出来的,在这一点上阿里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而腾讯缺乏类似经验。
处于风口的SaaS
最近裁员的新闻频频刷爆网络,前两天蔚来汽车才曝出裁员1200人,占全部员工15%的比例。
裁员潮的到来一方面因为全球经济放缓,市场没有那么好做了,另外一方面则是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主都抛弃过去“堆人”占领市场的做法,转而表示了对内部降本提效的渴望,这实际给了SaaS行业新的机遇。
除此之外,国家政策也在大力支持SaaS,根据36氪8月13日的报道,“5G+工业互联网”全国现场工作在上海召开,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呼吁
要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
未来5G的进一步普及对SaaS也是一个大利好。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过去几年中国SaaS行业确实增长迅速,基本每年都实现了翻倍的增长。
起飞的钉钉
尽管处在风口浪尖,钉钉起飞的速度也让人惊讶,2017年底500万注册企业,2018年700万,到如今2019年的1000万,即使是巅峰期的slack也比不上。
中国目前有8亿就业人口,根据8月27日钉钉CEO无招宣布的2亿用户数,钉钉目前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5%,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
网上有很多钉钉和企业微信的功能对比文章,细数了一下,除了基础的IM功能,钉钉的特有功能比企业微信多很多,这个其实非常打动企业主,能够一站式满足所有需求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刚需。
这些功能点据说是钉钉地推团队一点一点跟企业主面谈收集的,在这方面,14年创立的钉钉比16年的企业微信多出2年的经验。
有趣的是钉钉这款产品实际是脱胎于来往,最开始钉钉的名称叫“来往工作圈”,而钉钉的团队也大部分来自之前来往的团队,据内部员工说,来往给后来的钉钉在IM上沉淀了很多优秀的技术。
回头看之前来往倒下时很多人对阿里的看衰,实在是非常打脸了。
说到钉钉,就不得不提起中国的SaaS。钉钉用户突破两亿,入驻组织数超过一千万,在我看来,是中国SaaS的里程碑事件。Emmm,别急着反驳,我不要你认为,我要我认为。
中国SaaS行业有一个有趣的“十倍论”,即中国SaaS市场具有至少10倍的发展空间。这是怎么计算的呢?中国拥有美国3倍的企业数量,但中国SaaS产值只有美国的24%,用SaaS产值除以企业数,中国SaaS市场的企业平均ARPU值是21.6美元,而美国是255美元,差距在11倍。也就是说中国拥有广阔的SaaS市场,但SaaS的服务只覆盖了中国小部分市场。中国的SaaS依旧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换句更残酷的话就是,中国SaaS与系统化的美国SaaS行业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中美SaaS存在差距的原因很多,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国内SaaS行业的起步时间是晚于美国的。当美国在SaaS行业形成了属于自己市场的规律和公式时,中国的SaaS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相较于美国,中国的SaaS是缺乏时间积累与经验的。
下图是中美SaaS发展阶段对比,来自易观智库
再者,中美两国市场发展不同,对SaaS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作为SaaS的主流市场,中国的大中企业并不是很能接受SaaS,基于安全隐私各种因素,大中企业更偏向于寻求私有部署服务,而相对于国外企业较高的付费意识,中国的中小企业更偏向于免费服务。这对中国SaaS而言是一个急需克服的难题。
再来谈谈钉钉。阿里钉钉在中国SaaS市场中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背靠阿里巴巴这个金主爸爸,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在SaaS最重要的产品体验方面,阿里钉钉的服务一直是可圈可点的。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刘慈欣曾描述钉钉说:“无招和他的钉钉团队,把科幻描绘的工作场景实现了。”作为全球最大的软硬件一体智能移动工作平台,钉钉深度运用了阿里达摩院ASR(语音识别技术)、NLP(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方向的前沿AI技术。可谓在产品体验方面下足了功夫。
然而一直以来,钉钉因为免费广受同行诟病,被称为SaaS市场的“破坏者”。从坏的方面来看,钉钉的免费使用会挤压同种类型的SaaS的发展空间,对SaaS付费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因为别的产品没有阿里这个财大气粗的金主爸爸)
从好的方面来看呢,钉钉的入局会极大地加快中国企业接受 SaaS 的进程,带来中国SaaS市场的革新,市场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也会有所改善。我一直认为,钉钉更应该被称为“搅局者”而非“破坏者”。
所以呢,钉钉用户突破两亿,入驻组织数超过一千万,对中国SaaS是有巨大的意义的。除了技术上与产品使用上的突破外,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中国传统企业对SaaS的心理认同,让SaaS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如今中国SaaS发展速度已赶超美国,无论钉钉这些杀手级平台受到多少诟病,不可否认的是BAT这些互联网巨头正在带领着中国SaaS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我一般随身带个废了的老手机(红米第一代)上面装钉钉然后放抽屉里,消息是不可能看的,老板问我为什么不看,废话,卡成这样打都打不开
首先这个数据对评价钉钉来说没什么意义,有意义的是企业用户有多少。哪些企业?
不然破两亿,一亿八千万都是被动用户,也没什么用户粘性,甚至还有抗拒性。有什么用呢?
再以一个被动用户的角度:
钉钉的成功标志着劳动者与资本家的距离极速拉进,将导致矛盾的深度激化。
钉钉也许会创造历史。
建议下班时间发的信息直接同步到劳动局
钉钉拥有的从来不是两亿用户。
而是一亿八千九百万被迫使用它的广大劳动人民。
他们恨钉钉恨得要死,你能说他们是用户吗?
他们不是,他们是这款软件“高端收费用户”的生产资料而已。
我们又被用户了呗。
前单位有段时间要求注册钉钉,不过一直没投入使用,注册的时候我都已经恶心的不行了。不过一旦有了这个趋势,领导层的态度和想法基本就可以确定了,我很快离职了。
目前的公司不需要用钉钉,我手机上也没有钉钉,不过钉钉肯定把我算作他们用户之一了。
钉钉应该把企业主算作他们的用户,这才是主动使用者。
还在说可恶的是老板而不是钉钉的也是够了。钉钉团队就是为各种老板提供一把定做的皮鞭,原罪确实不是他们,不过也好不到哪去。
另外谁知道这1000W家企业哪里能找到名单,以后入职前先在里面搜索一下。
听说离职的时候拿钉钉的考勤通讯,
告公司申请加班补偿一告一个准的。
不是很懂钉钉为什么会被喷成这个样子。
明明这个软件很好用,生活微信,工作钉钉,完美分开。
看了钉钉板块下的大部分吐槽。槽点简直莫名其妙。
钉钉只是个工具,作为工具,它应该大而全。功能可以不用,但是必须要有。钉钉差评如潮最大的原因是使用工具的人,心里不舒服,请直接diss没有好好使用这个工具的人。
1:说领导老板疯狂发消息的,难道用微信就不找了吗。都是承载消息的平台,还分谁比谁高贵吗。
2:抗拒已读不回的。讲真,这个功能很好用,找别人对接的时候,难道各位不希望对方能第一时间回复吗。工作是工作,不是娱乐社交平台,只考虑自己回复的难度,不考虑别人等你消息的急切吗。
3:上面看到有位网友回复,钉钉一小时未回复算旷工。如果是下班时间,可以理解。如果是上班时间,我建议加强一下自身职业素养吧。
4:钉钉的文件传输和管理,甩微信好几条街。微信真的只适合生活社交,不适合作为工作工具。
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钉钉到底是哪里不好用。希望对钉钉有偏见的各位,可以试着平常心对待一下。就算没有钉钉,其实微信也是一样的,该找还是找。钉钉不该成为宣泄工作负面情绪的对象。
我没收钱,也不是托。只是基础岗位用了一年多钉钉的搬砖工。
很神奇,这世界上几乎所有app之所以被用户下载使用,无论高端的还是低俗的,扯淡的还是实用的,文明的还是色情的……
都是因为这个app被用户喜欢、需要、且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丁丁恰好完美滴避开以上所有优点,用户不喜欢、不需要、而且它会制造一些很令人讨厌的问题。
2亿用户的确很伟大,但是提及这个软件,能让极大多数用户大骂“傻批玩意”的只此一家。也算是一种成功吧。
看评论有人讨论,姑且把我的想法也放上来:
其中大部人怕是被迫使用的吧。
仔细盘点下我们日常使用的APP,都是服务于个人用户的为主。但唯独钉钉这款app服务对象是管理层,资方和老板。这就是大部人对于钉钉认同感如此之差的主要原因。
钉钉买单者是企业主,公司老总,资方。所有的一切功能,都是为了讨好这些出钱的人来定制的。而劳资分歧始终是存在的。然后钉钉把这事给放APP上,大家都看到了。
定区域打卡,消息未读已读。这两条就让员工完全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老板通过APP把他的意志,把他们的身影衍生到了员工的手机上。
可以这么说,老板日常管理有多么不人性化,那么钉钉APP就多么不人性化,员工也就更加厌恶钉钉。钉钉成了boss的化身。你说讨厌不讨厌。
日常管理,不管好或者不好,总是会有些管理者非常喜欢独断专行,日常行为不给员工空间,出了问题员工背锅。
没有钉钉的时代,电话,微信,短信,可以假装没听到,没看到,延时回复。员工想办法给自己留出点空间,缓冲的时间。可以思考,合理安排,进行解决。
但钉钉的未读消息,让这种缓冲空间和时间消失了。也许员工的反应是够快了,但对于需要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和成长的员工来说,会让他们更加难受和疲惫不堪。
《奈飞文化手册》(Netflix)帕蒂·麦考德在书中很强调一点,Netflix只招成年人!
大家都是成年人,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工作过程更多是一种合作过程。但目前我们很多企业,公司招聘了很多巨婴,不负责的人,做事能力不行的人,很会偷懒的人。Boss们也并不信任那些给自己工作的人(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信任还是要招聘员工)。于是BOSS把所有人当作不信任的人来对待,来管理。
钉钉的出现,钉钉的设计,恰恰让这些管理能力低下的BOSS们找到了一个符合他们需求的管理软件。他们的需求就是,”如何管理这些不听话的员工“
从员工的角度,既然不得信任,那么自然做事不会100%投入。
从BOSS角度来说,员工是不得信任的,于是工资待遇自然不会100%提供,反而会努力去压榨。
那么作为BOSS化身的钉钉软件,自然非常不受待见,但不得不用。
死循环一枚。
从解套的角度来说,钉钉应该多开老板管理培训班,先把老板培训好了,大家才能真正的开心的使用钉钉。
钉钉也多一枚大大的收入业务不是吗?
钉钉用户若超过十亿,我国经济增速会跌破2%。
目前的两亿用户,姑且不论有几成是被迫使用的,只说有多少水。
一款除了考勤,几无他用的软件,就别怪用户专门办理一手机号用于打卡。
作为一千万组织其中之一,拥有近万用户组织的管理员权限所有者,我觉得该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内部管理真得堪忧。
就举一个例子,请假审批的“提前销假”功能。
四年前,这是一个BUG,我曾出过书面的东西,提出该问题。
大概两年多前,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后台删除该审批记录。
大概一年多前,其给出新的解决方案,由申请人申请修改原审批流程。
到现在,钉钉的请假审批都没有一个提前销假的功能。
至于深度开发存在的各种幺蛾子问题,经历过的自然懂,不提也罢。
钉钉上收费的那些模块,比如年费动辄几百上千块的“微投票”,功能还不如用Excel实现。
我司目前在钉钉上挂了近二十个模块,全部为自建系统,在钉钉上挂了个链接而已。曾经尝试过的付费模块业务,均已停止续费。
我相信,如果钉钉的开发、运维、商务团队是微信那帮人,钉钉现在可能不止两亿用户,也不会有这么多骂名。
还有把微信企业版和钉钉相提并论的人,你们起码搞清楚什么是企业IM,钉钉算得上吗?
我还觉得自己是央企高级金领呢,很多人看我的人事命令还真会这么以为,不过低头看看工资金额,唯有一声叹息。
应用钉钉的通常是两类企业,一类是像我司一样,员工众多,层级复杂,制度严密,使用钉钉可以省去诸多纸质台帐的签字盖章,尽可能实现管理扁平化,加快工作流程的进度,有效提高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并辅助完善规章制度。
另一类是钉钉的深度用户。它们的管理者对员工缺少基本的尊重与信任,凡事讲究留痕备查,试试抠细节、讲权威。然而恰恰值得玩味的是,越是这种规模不够大的企业,越应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也就是以道治企而非以术治企。
当企业沦为持有者或经营者的玩物,或是纯粹的牟利工具,不再承担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中该承担的发展、就业、稳定、民生等责任——这些责任也许是企业主动承担的,也许是被动承担的——整个经济和社会就会出现问题。
这就是钉钉做的恶。
作为行业内人士,看到了又不太想回答(毕竟大多数人的态度很明显),但是莫名收到了邀请,简单聊几句吧。
先声明一下(非洗地,不喜勿喷):
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使它产生“罪恶”的是使用工具的人。
(所以大家也并不是想骂钉钉,而是想骂xxx,懂!!!)
对于钉钉:
有些人觉得天天被“钉”着很难受,侵占了自己的个人时间和空间,而有些人觉得打卡很方便啊,终于不用排队等打卡机了;
有些人觉得日报、周报、月报神烦啊,而有些人觉得再也不需要拿着纸质的单据一个个敲开领导的们去签字了,因为钉钉审批的确很快啊。。。
关于这些就不深入去聊了,从另一个角度谈谈钉钉的影响。
1、关于“两亿”
不管这个“两亿”是不是一亿九千万都是被迫安装的,但是它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实际上,还有一个数字大家忽略了,就是钉钉上组织数破“1000万”,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呢?
据官网数据显示,国内目前的企业和组织大概有4000多万,也就是说平均每4家企业就有一家用钉钉!!!所以就算你所在的公司没有用钉钉,你们隔壁的隔壁的隔壁公司有可能在用钉钉。
这两个数字就证明了市场需求在那里,就算不是钉钉,还会有“东东”或者“西西”等替代品的出现(比如与之相类似的企业微信,不过在规模上还有些差距)。
2、关于企业数字化及SaaS
笔者所在的公司开发的产品轻流,是一款无代码企业管理系统搭建工具,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协作效率低、企业管理成本高的问题,助力企业达到降本增效,实现数字化转型。
但是从与客户实际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尤其是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他们的管理方式还非常原始,日常沟通就是口头交流和电话(时间的浪费),业务审批就是手工纸质的单据(易出错且不易保存),这样情况下的企业管理必然是低效率的,长此以往,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必然要被淘汰。
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数字化转型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现有管理方式还如此原始的企业,一下子就实现数字化转型是不可能的,而诸如钉钉之类的软件工具先把企业中最基础的沟通交流、签到打卡、报销审批等业务内容进行了线上化和移动化,它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基础。
另外关于SaaS(Software-as-a-Service)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百科上有解释:
SaaS,软件即服务,即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SaaS平台供应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工作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Saas平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
国内的SaaS发展时间不长,还处在很初级的水平,无论是SaaS企业服务的完善程度还是规模,与美国等其他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相关数据,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
而目前的钉钉目前的市场运作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SaaS行业的发展。
当然,谁都不希望行业内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良好的竞争才能使用户(企业)获益。
所以钉钉用户破两亿,更多的应该是说明市场需求已经越来越强烈了,就算不是钉钉,也会有另外一个产品获得那么多用户。
以上。
鲁迅说过,只讨好你想要讨好的人,而不要管那些哔哔哔的,是你能否成功的基础。
业务追踪、打卡,全方位笼罩员工,完善的公司警告系统,可能老板尤其是有偷窥狂喜欢掌控一切的老板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软件。
这就够了。毕竟掏钱购买服务的是老板。
至于吐槽的芸芸众生,它又何必在意?你给它钱吗你能为它创造收益吗?
不能。
那我在乎你们干什么?
这话好难听。但作为一个资深投资人,对于创业者我要提醒创业者的是,如果你想创业成功,那么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强化对目标用户的服务,其它的,哪怕它洪水滔天,都当他放屁。
总结一下通讯工具的几个功能。
商务沟通,管理,熟人社交,以性为基础动力的匿名社交,兴趣社交
以前都是由电话来完成的。现在则立体,分类了很多。
曾经也有很多内部管理软件,像东宝软件,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一套4万左右。管理软件,其实互相之间沟通的不多,多是为了监管,落实。
所以不论人怎么骂,都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这就像卓别林有一个电影,叫啥来着。吃饭的时候都有人帮你解决,你只需要干活就行了。
微信基本上承载着两个功能,商务和熟人。切断了早期野蛮生长时,以性为冲动的社交模式。
匿名社交被qq依然统治。熟人之间的兴趣社交,被微信群取代了。匿名之间的兴趣社交,被qq群取代了。
剩下的社交软件,探探啊,陌陌啊,米聊啊,连信啊,直播啊,还有啥啥啥,都是以性冲动为前提的匿名社交的一个小分类。只是玩法不同罢了!
这些软件一旦失去了性诱惑这个最基本的功能,基本都得玩玩。
唯独玩了一下灵鸽,或许是想主打商务资源整合。具体还要看。
商务微信,也接到过推广,还是补贴的吧,好像,一家公司用,给1000块钱奖励。但是决定使用商业管理微信的只有老板和股东喜欢。
这个需要地推。强大的中供铁军,地推实力确实强悍。
但是有一个幸灾乐祸的猜测就是,等到钉钉把路趟出来以后,教会了别人使用以后,商业微信会出来摘瓜。
微信强大的数据,完全可以做到定向推送给那些老板。
但是,就像电商的繁荣是因为高昂的房价,随着房价平缓,劳动力上涨,税收合规,线上获客越来越贵,线下价格比线上还便宜,
小区的居民逐步稳定,一个个的线下超市,就是一个个的前置仓!
具体咋样,一步一步看吧!
钉钉用户破两亿,这就证明了每4个上班族,就有1个在用。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脑袋真是嗡一下,看到很多人在吐槽:真是个剥削的资本家。
然后有人出来说:钉钉只是个工具,就算没有钉钉,你的老板还是可以用微信和电话找你。
所以各方都有自己的说法,我个人认为,钉钉本身作为办公app并没有错,钉钉错的是逻辑思维放在了如何帮助老板去剥削员工。
这才是钉钉的原罪。
实际上,最受老板喜欢的功能主要是两个:一、打卡;二、ding一下。
先来说这个打卡,非常受老板们的青睐,因为它解决了传统打卡机的一个痛点,外出人员无法打卡。
前阵子去我朋友公司,听了听他们的例会,外出的员工要每隔多久在钉钉上做个什么定位操作。当时我就惊了,这就是根无形的绳子啊,栓脖子上了啊,跑都跑不了。